村镇建设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村镇建设与管理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十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城镇化建设日益加快,自从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都不断探索村镇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实际上城镇化是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发展时期都要走的过程,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村镇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总结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的经验能够让我们少走弯路,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村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村镇建设和管理与农村经济的繁荣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国外村镇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为我国村镇建设和管理提供思路和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重介绍国外村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国外村镇建设与管理介绍

1、英国的村镇建设经验

中心村建设。英国人为了使城乡差距变小,开展了中心村建设,通过这种发展规划,他们成功地发展了乡村经济。中心村建设中最主要的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改进可以使村镇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大改善村镇的生活环境和就业环境。但是英国的中心村建设后来也遇到了困难,于是他们转变结构规划,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促进村镇建设,也取得了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村镇建设中的垃圾处理,垃圾处理作为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重视,英国采用了变废为宝的处理方式,英国在多个农村建设了数百座垃圾处置场, 垃圾处理后产生的甲烷用于发电,而且很有成效,全国电力的5%都要归功于垃圾发电,这种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2、日本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村镇建设,在资金、政策、技术上都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政府的优惠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力以赴投入到村镇改革中来,在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很大成效。在日本的村镇建设过程中,不仅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公众的积极参与也功不可没,居民的支持更为村镇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便利。日本有一套成熟的村镇建设规划,首先,村民居住布局较分散,农民可以快捷到达自己的田地、工作场所在地。其次,村镇服务设施较为集中,其实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是采用这种思路,这样可以节约资源,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最后,日本非常注重传统的文化,也不忽略时代气息,日本的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特色,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为了防震,他们的建筑都具有日本的农舍传统“低矮”的特点,但是其中的基础设施非常现代化,与城市设施的差距非常小。

3、韩国的新村运动

韩国的新村运动始于1970年,它主要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新村运动包括约20种建设工程,比如修筑河堤、修建桥梁等能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益的工程,因此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村镇的愿望和积极性,所以在诸多方面的实施都非常顺利。韩国的新村运动也不是采用一套规划,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改变,发挥地域优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地域特色,使每个地区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新村运动当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分阶段的合理规划十分重要,第一阶段主要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就要改善软件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第三阶段自然而然就会收到成效,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镇建设取得成功。

韩国的新村建设的一大亮点是重视教育,新村教育是村镇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关键因素,农业生产和农村管理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4、美国小城镇建设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村镇建设经验。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公路建设,各级州政府也大规模援建高速公路,村镇的公路建设和城市的公路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此外美国还在小城镇兴建水、电、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使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非常小。美国有着不同于中国的制度,市、县、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高度自治。村镇建设规划方案要经过广大公民决断,使得村镇建设的主体——居民真正参与村镇建设和管理,充分表达广大居民的意志,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美国小城镇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其小城镇各具特色但又彼此相似,小城镇建设希望创造出比城市更加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同时提供便利的交通、信息等服务,使得村镇成为比城市更具魅力的居住地。

二、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做好村镇规划

村镇建设和管理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在一个大国,政府的宏观规划是村镇建设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科学的规划对我国的村镇建设十分重要。村镇建设发展至今,我们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制定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既要符合当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保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建设质量,还要制定长期的管理规范,使村镇建设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村镇的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和匮乏,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村镇建设的重要部分必须要不断加强与完善,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制定严格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目标,尤其是在交通、信息、水、电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更要加大投入,使村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能够改善,生活质量能够提高。然后加快建设其他现代化设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将村镇建设向更深入、更具体、更完善的方向推进。

3、鼓励公众参与、加强村镇教育

农村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导致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严重偏低,村镇建设不仅要停留在表面,更要深入农民群众的心里,加强村镇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也是村镇建设的重要工作。从各国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出,村镇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村镇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4、可持续发展

村镇建设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村镇建设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村镇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积极推行新技术解决污染问题,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我国的村镇建设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温向东.部分发达国家村镇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借鉴.城市建设与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3).

[2]马远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村镇建设:国外经验与中国走向.特区经济,2006(5).

[3]方远平,吴智刚,刘望保.国外村镇规划管理组织架构及启示.规划师,2012,28(10).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 F54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村镇建设规划过程中,中央明确指出:在村镇建设规划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并将科学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才能促进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管理主要是政府实施村镇建设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督、公共服务及经济调节等职责的一种手段,对村镇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公共利益协调和保护、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及时掌握村镇建设中存在问题,优化村镇建设发展措施,使村镇建设能够适应城乡统筹发展。

2.现阶段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2.1村镇建设规划体系不够完善

在村镇建设规划过程中,中心村和重点镇未能起到良好的辐射或带动作用,整个村镇建设规划体系较为滞后,不能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村镇建设规划体系较为封闭,未能延伸到外部市场;每个村镇所承担的发展任务、经济运行状况较为混乱、职能过于单一;村镇性质和定位不清,层次不够分明,导致风格相似、特色不突出等现象的产生;重点镇区域优势不够突出,导致其未能在村镇建设中起到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心村区域优势不突出,未能满足基本人居要求[1]。

2.2村镇建设规划编制相对滞后

在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中,虽然很多村镇编制了新的村镇建设整体规划,但是只有部门村镇建设规划编制符合审批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村镇在编制过程中,未对村镇建设进行控制性和修建性的规划,导致很多村镇建设项目仅受到村镇整体规划体系的控制,建设规划和管理过于随意,基础设施、建设容积、绿地配置等指标控制和实施难度较大。再者,很多村镇仍然严重以往的村镇建设规划编制,编制规划过于滞后,设计水平较低,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村镇建设规划发展需求。再者,很多村镇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不够重视,且在经费相对缺乏情况下,导致很多规划编制工作无法落实,未能对村镇建设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2.3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不到位

在村镇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违法使用用地、项目未批先建、土地乱圈乱占等,对村镇建设规划合理性和科学性造成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设项目未制定正规规划设计图纸,建设队伍资质与项目建设要求不相符,导致项目质量难以保证;在村镇建设规划中,为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各种不合理建设现象的泛滥;在违法建设管理上,村镇主要依据影响的法律程序进行强制查处,查处周期过长,管理难度较大;“建新不拆旧”管理上,涉及部门多,联合执法力度相对缺乏,导致很多空心村的产生。

2.4村镇建设规划投入与环境治理需加强

从现阶段村镇建设规划情况来看,虽然各村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并以生态村镇作为建设理念,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并取得显著性的效果。有些村镇在建设规划中,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影响,主要依靠村镇政府和企业进行集资,而在环境治理上仍然沿用以往的突击或者命令的管理形式,导致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治理难以落实、环境卫生差等现象的产生。

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科学性

3.1完善村镇建设规划体系

建设规划体系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总指导,对村镇建设发展、科学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力扶持区位重要,且具有良好经济基础的村镇,以发挥其在整个村镇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例如,区域村镇、县城村镇等卫星乡镇,虽然离中心城市较远,但是具有良好的产业优质及经济发展条件,能够对周边相对落后地区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村镇政府在这些村镇建设规划时,实施优惠政策,并给予大力扶持,以促进重点村镇发展。其次,把城市郊区村镇纳入到城区管理工作中。例如,某城镇虽是建制镇,但已与城区相互连接,对与这种类型城镇,必须进行单独规划,并纳入到城区范围中,按照城区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并明确其在城区中的功能[2]。尤其是位于中心城区和城市组群间的村镇,不仅要对其建设规划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要建设规划做出积极引导。再者,对于区位优势和经济条件较差的村镇,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以保证其建设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很多村镇人口开始慢慢涌入导致重点村镇或城区中,导致偏远地区村镇人口不断减少,对村镇建设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必须对上述现象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得村镇得到有效发展,并慢慢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

3.2保证村镇规划编制合理性

首先,村镇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在编制村镇建设规划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协调各个村镇间关系,使得村镇建设规划与整个村镇建设规划布局得到有效优化,并将中心村镇作为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村镇经济和特色文化,明确中心村镇在村镇建设规划中的功能,避免重复建设问题的产生。同时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使得村镇企业慢慢向着工业化区域发展,而住宅则向着生活区域发展,有效保证了村镇建设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其次,加快村镇整体规划修编工作,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3]。村镇作为城市与乡村连接纽带,是新农村建设中心,其与城市建设规划是不同的,必须对村镇经济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并在规划体系引导下,明确村镇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优化村镇规划设计,并充分挖掘村镇特色文化。再者,制定建设规划管理标准,提高村镇建设规划编制质量。在以往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中,存在覆盖率低、控制性差、指导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村镇整体面貌过于相似,没有鲜明特色。而通过完善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制定相关管理标准后,村镇建设规划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避免不合理建设用地现象的产生。

3.3加大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力度

首先,完善各村镇管理机构。为了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加大建设规划管理力度,才能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次,健全村镇建设规划监督机制。严格按照我国村镇建设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建设规划审批工作,加强建设规划许可控制制度,健全村镇安全施工和建设质量监督机制,规范村镇建设产权交易,以保证村镇建设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不合理不合理建设规划行为的产生。再者,对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管理和执法能力。制定适宜的人员培训方案和计划,对建设规划管理人员进行分组培训,并实施持证上岗制度,以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有效培训,以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并依据建设规划管理法律法规办事,有效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3.4做好资金投入与环境治理工作

在村镇建设规划及管理过程中,必须转变村镇建设规划观念,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工作。首先,在村镇建设规划过程中,不能完善依靠当地政府和企业来集资,必须不断扩展村镇建设的集资路径,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其次,通过完善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模式和技术指导,以保证村镇道路卫生、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语

村镇建设规划对村镇建设后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村镇居民根本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完善村镇建设规划体系,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合理性,加大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力度,做好资金投入与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保证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和科学性,促进村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旭前,胡中.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9,8(04):98-99.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城镇建设;管理原则;误区;管理建议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city changes a course,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s, urbanization has briefly outlines three aspects misunderstandings, and management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inciple; mis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我国城镇建设管理原则

1.1保护生态和农村特色

在做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时应该尽量保留现有资源在农村、景观、自然形态、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防止出现盲目的改造农村农民公寓的现象,盲目城市化、机械化、电气化将会毁灭村庄、位置、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有机共生的关系。

1.2坚持功能和空间的有机混合

乡村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土地和空间组合是一种有效率的存在。例如猪、家禽必须在农房散养,只有这样才更加适合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如果盲目的按照城镇之中集中喂养的模式来改变农村,必然会改变当地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应该尊重传统育种模式和“拾遗补缺”式的优化,而不是根据城市“一起”模式将从头再来。从种植业来看,所有农作物栽培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农田、水和作物),一个指定的时间(气候类型、季节、病虫害、周期),为了特定的目的(有一种需要或特定的交易对象)。尽管有这些特殊机械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城镇经济的发展,这是以工业化的方式来发展农业,从长远上来讲这是对城镇自然环境的破坏。

1.3保持乡村生态循环

农村居民在生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周围的良好的环境,保持清洁的水、土、良好的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城镇规划。它也将第一个成为农民的需求,正在被吸引到国家旅游,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农村的农民在资源的供给能力、农业农村生态共处能力和废物吸收分解是如此的城镇规划必须更多地关注“生态能力”。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农民的生存之本,它与城市的情况不同。这个城市是通过科技和工程是一种人工复合改性的生态环境,通过农村、农业是保持和保护的方式维持共生的人类和生态环境。

2.推动城镇化应避免哪些误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中小型城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快速的发展起来。城镇化的发展除了要坚持好保护生态农村特色、坚持功能空间结合以及保持乡村生态循环的三大重要原则外,还要提前认知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误区。以下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避免以下三个误区,仅供参考。

误区一:以土地城镇化代替人口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为了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土地硬化,建成区面积增加”的城镇化模式作区分,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过去几十年,各地政府普遍存在着“土地财政”的现象,通过土地融资,以摊大饼的方式推动城市化,这一过程构成了过去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城市建成区扩大了,但失地农民及进城农民工却未实现市民化,城市政府并没有解决进城农民的福利保障待遇。简单来说,土地城镇化给政府带来收入,但人口城镇化却意味着政府要拿出一大笔资金来让进城农民工及失地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出于财政考量,部分地方政府推动人口城镇化的动力不足。现阶段中央政府提出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将地方政府从以往单纯土地城镇化的道路上拉回到人口城镇化的道路上来。

误区二:以现有城区现代化代替城乡统筹城镇化

总理强调,“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从本质上说是城市文明不断在城市生长、并不断辐射小城镇及农村的过程,城镇化不仅是中心城区单方面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小城镇及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在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体制、且城市政府机构基本放在中心城区的情况下,城镇化就演变成中心城区单方面的现代化,城市的楼越盖越高,马路越来越宽,设施越来越先进,而部分小城镇及农村则逐步衰落,越来越失去生产生活的吸引力。

当前,随着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并不愿意务农,他们更希望住在家乡附近的中小城镇,即“返乡不返农”,这给加快小城镇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小城镇能够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在优化布局中打造更多有活力的小城镇,并通过农业现代化解放农村人口,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让更多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

误区三:以生搬硬套的城镇化代替因地制宜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避免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不同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不一样,有的地区资源及生态条件不符合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要求,对于这样的地区,盲目的造城运动,带来的只能是一个个空城。有的地方适合发展现代化农业、旅游业,那就不能忽视自己的优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引进工业项目。

以广东地区为例,珠三角地区通过扩权强镇,增强中小城镇实力,从而提升珠三角地区发展质量;粤东西北地区通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高经济总量,释放两翼地区后发优势。发展阶段不同,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城镇化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总之,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根本是人的城镇化,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需要认准这一点,并通过各项配套改革去推进。当前,惠州正在加快扩容提质建设,其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扩容提质,重在提质”,这里的“提质”不仅仅是提高中心城区城市建设质量、不仅仅是提高城市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提高所有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小城镇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这也正是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3.对城镇建设管理的建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增加城镇建设与管理能力,促进社会主义城镇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县还活跃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和对策。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4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

乡镇卫生院在我国医疗系统中属于第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担负着在农村中进行医疗、保健以及预防疾病的角色。然而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制于卫生院医疗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人员构成以及管理水平。护理管理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部分,是卫生护理工作的关键。随着医改的深入,乡镇的卫生院逐渐壮大,人们对医护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而且,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导致纠纷突出,成为社会热点,为跟上医疗制度的改革步伐,卫生院护理管理人员应该注重应对护理管理缺陷。护理工作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其意义得到扩展,护理工作不仅针对于病患也针对于健康人,护理工作不仅关注患者身体上的伤痛也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工作需要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服务。护理工作的质量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重要标志。本人从事卫生护理工作18年,对26家乡镇卫生院在护理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于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1一般资料与调查方法

对乡镇卫生院开展摸底调查,通过筛选、询问家属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等方法,就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医护人员的在培养问题进行了调查询问,确切了解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现状,并对他们开展了康复护理指导。得到调查结果以及病人的康复情况。

2结果

通过以下结果表明,工作人员与患者对于监督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医护人员的素质水平三方面问题的看法略有差异。尤其在监督管理方面,工作人员认为较为满意,监督管理已经到位,满意度达到48.1%,而患者方面则是认为监管力度不够,存在乱收费现象,满意度为15.7%。并且,对于组织体系,医患双方都表示,组织体系存在问题,满意度较低,工作人员认为缺乏工作指导,患者则认为这方面问题不够公开透明,工作人员方面满意度达到30.0%,而患者方面这一问题满意度仅为12.6%。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认为自身素质良好,满意度达到75.0%,而患者则表示参差不齐,诸多方面需要改进,患者方面这一问题满意度仅为21.4%。可见医患双方对于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患者对工作人员的期望高于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要求,这要求卫生院加强自身的监督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医护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详见表1。

3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领导重视程度不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以及人员构成远远弱于县市级医疗单位,因而其医疗质量相对较差。为了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院长将更多地精力用于关注如何提高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在医院管理中常常是强调医疗质量忽视护理工作,错误的将护理工作当做是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附属阶段,多数医疗从业者认为护理工作技术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认为其可有可无。在本次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调查走访中发现,许多医院管理工作重视医疗轻视护理工作,医院资金主要集中在医生培训、职业考核、评职称上面,在护理培训上面的经的投入微乎其微,而且护士的数量极少,专业护士更是少之又少,没有完整的护理体系。在福利待遇上,医护相差悬殊,严重影响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医疗质量。

3.2护理人才少,护理队伍不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医院医护构成不合理,导致医疗队伍整体不稳定,最终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在本次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调查中发现,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大多为毕业年限较少的护士专业的学生,而聘用的护士的薪资待遇偏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不够,护士跳槽的现象很严重,多数护士将乡镇卫生院视作实习的场地,视作其向县级医院晋升的跳板。甚至在一些乡镇卫生所出现护士人才的缺乏现象,随着护士从业时间的积累,护理经验的增加,医院的治疗需要更多的人才,其便进入到护理管理层,致使护理人员数量更少。然而晋升进入护理管理层次的原护士人员由于其管理才能的欠缺,不能够实施有效的管理,这些都使得护理工作发展缓慢,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

3.3护理人员缺乏培训由于乡镇卫生院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忽视,护理工作培训的力度和机会都很少,护士几乎接受不到任何专业行的技能培训,缺乏交流的渠道,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升缓慢,对于一些有厌倦情绪的护士,低待遇枯燥的工作,使得其无心于医疗护理工作,护理水平逐渐降低。在对26家乡镇卫生院的走访中发现,近半数护理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轨的医疗护理培训,其中有很多是从事护理工作达10年之久的老护士。通过对医生的询问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认为护士只是做一些简单的辅助治疗工作,会打针、发药就能够做一名护士。护士管理者能力决定着护士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护士排班、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护士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是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护理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参加专业培训,接受先进的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才能够带领护理团队为医疗工程提供有效的辅助。

目前卫生院中重病人大多采取逐级转诊,而主管部门对于卫生院在护理管理方面缺乏监管,有些卫生院甚至5年来都没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而且不重视护理人员技术和理论的培训的学习,虽然有些卫生院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对医疗和护理质量却依然都不够重视。继续护理的教育水平滞后,乡镇卫生院因经费及人力不足,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未到上一级的医院进修,8O%护理人员未参加过院外学习,15%的医院都未组织过护理业务的相关学习,护理人员无法吸收新的知识及新技术,护理工作仍停在低标准及较低水平之中。

3.4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差,管理监督力度弱在临床护理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临床护理中,工作责任心是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保障,工作责任心越强工作中就越不容易出错,工作态度越严谨,医疗事故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在乡镇卫生单位因为护理人员马虎造成医疗事故的几率远远大于城市医院,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淡薄,出现医疗事故后通过法律解纠纷的意识淡薄,这也助长了医护工作者疏于职守。由于乡镇卫生院规模较小,管理者护士管理体系,医疗医护监督体系的建立,没有完善的医护规章。对于巡视病房的工作没有准确的日常记录,救护室急救器械准备不足,日常医疗器械使用记录,书写不完整甚至没有记录,医院又没有护理检查部门,护理人员仅凭自身约束力进行护理工作,监督力量的缺乏导致长期从事护理的人员责任心逐渐减弱。

3.5基础设施落后,设备更新速度慢政府对乡镇卫生院的财力支持力度较小,卫生院所使用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在26个乡镇卫生院中有个别卫生院仅仅具备血压计、体温计、注射器等基本医护设施,床位数量较少,医疗环境不能满足村民的要求。群众反映其医疗能力较差,村民生病都是去县城医院进行治疗。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的投资力度,施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村民对乡镇卫生院的需求还是较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于治病,还倾向于优越的医疗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舒适清洁的医疗环境更加吸引他们。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与县级医院相差很大,医疗效果也明显弱于县级医院,因而现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无论是从基础医疗设施还是医疗护理能力都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3.6护理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一个相对完整的护理管理体系,包括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护士长、护理质量监督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然而在走访的26个乡镇卫生院却发现: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分门诊输液室、手术室等一系列护理单元,只在病区有护士长,却没设护理部和总护士长,而且无专职人员协助护理。护士长同护士样,从事一线护理工作,还要协调关系并承担琐碎的后勤,导致重心偏移,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护理管理上。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个部门或人员要负责多项工作,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加重,而福利待遇的偏低又无法激发起工作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护理规条制度自上而下的贯彻,最终会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失去群众对医院的信任感。

3.7护理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常常落实不到位。而且,质量控制管理的标准不规范,质量控制流于形式,使得护理人员的分工不明,给患者带来很多隐患。如果质量控制的工作不能做细做实,那么,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便无从追综和解决。护理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住院的患者缺少管理监督,患者擅自离院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少数的一级护理以及要监测血压的病人,有些医生也会默认其离院;老年住院病人较多,生活并不能够完全自理,病人又无人照顾,进而易发生坠床、跌倒等事故;住院病人的安置又极其不合理,多个病种的患者混住易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而且,患者额身份查对制度并不严格,有些床位并无床头卡,而且患者没手腕带。甚至有些家属和病人会在病区吸烟,患者的吸氧装置用完后又不及时取走等情况频频出现。

4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现状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多渠道引进专业护士人才,壮大护理团队护士人才质量决定着医疗护理工作是否成功,最终会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专业的护理人才大多集中于医科院校,乡镇卫生院需要为护理队伍注入影响丰富的新鲜血液,就必须在专业护理人才的引进上加大力度和投资,乡镇卫生单位应该走进医科院校,与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专业护理人才的引入打通通道;不仅如此还要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好的团队需要能力卓越的领导者,在引进专业护理人才的同时也要注意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管理者。经常组织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将先进的护理理念引入自身的工作中,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护理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4.2稳定乡镇卫生院护理队伍,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完善有关规范,稳定临床一线护士队伍,为护士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创造有利于护士安心在护理岗位上工作的环境,为护士们创造有利条件至关重要。并加强道德教育,为她们树立勤勉敬业、病人至上的职业风尚,护理实践中,让护士将服务规范的规范化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邀请表现优秀的护理同行现场报告,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制定岗位管理制度,并控制临床一线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转入护理管理岗位。落实优惠政策。坚持在一线的护理人员是卫生院护理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她们需要更多关心。因此,提高她们的待遇,并在奖金分配、进修学习、职称晋升、各种保险方面给予照顾,鼓励她们安心于护理工作。

4.3加大医疗设施投资,改善医疗环境医疗设备是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院方应通过自筹资金或是申请财政补助等措施积极购置先进的医疗设施,在设施引进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采购设施的检测,防止引进劣质医疗设施。改造陈旧的医疗环境,增加制冷、供暖设备。对护理站的急救设施进行更新换代,设置专门的医疗器材室,合理有序放置药品、常用器械等。

4.4健全护理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落实护理工作质量的监管制度卫生院必须重视护理工作,并成立专门的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学习计划,并分批进行培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制定完善制度和质量控制的体系与标准。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以及工作质量,而且乡镇卫生院相关领导层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认识护士们的价值,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约束、有活力的护士管理的机制。就本县的卫生系统而且,乡镇的医院占医院总数的67%,如不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水平,那么整个卫生系统护理质量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各级领导以及护理人员要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以及服务水平。

4.5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核心制度对于护理质量的相关问题,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制定可行的护理工作指引,并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各个环节,进而开展前瞻性与回顾性相互结合的质量管理模式,使得质量控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使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的状态,形成质控循环。并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防范护理事故发生。熟练有效地加强护患沟通,促进护理水平提高,避免护患矛盾。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学习伦理学、演讲与口才学等知识,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同时征求群众意见,改进不足,为提高整体的护理水平尽职努力。鼓励护士参加学历教育,并撰写护理方面的相关论文,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个体化、差异化的教育方式,使得护患双方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让患者的信念、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改变,认识到危害自身健康的因素,进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采纳有益的健康行为以及生活方式,减低甚至消除影响自身健康的因素,进而达到预防疾病,并促进健康的目的。

4.6与县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乡镇卫生院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县市级卫生院建立帮扶关系。通过外聘形式请县市级医院专家定期对其医疗护理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不断与先进的护理理念接触,提升自身护理工作的质量。通过医院自身人员职业技能考核选拔工作骨干输入到县市级医疗单位进行学习,并为工作能力突出者提供深造机会,使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逐渐提高,逐渐缩小与上级医疗单位的护理差距,弥补因护理从业者的学历等不足而导致护理能力差的缺陷。利用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获取最新的护理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逐步提升基层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综合能力,使乡镇卫生院能更好地适应乡镇居民的医疗护理需求。

5总结

通过对2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走访调查,分析乡镇卫生院的护理现状,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在护理管理的不足之处,并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措施,使乡镇卫生院护理团队不断壮大,护理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护理质量逐步得到提升,并使其能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的服务于乡镇居民,提高我国乡镇居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燕红.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中华护理杂志,2011,43(5):390-391.

[2]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0,39(3):191-192.

[3]郭燕红.贯彻《护士条例》保障护士合法权益.全面履行护士义务.中华护理,2009,43(5):390-391.

[4]吴鑫虎,邱俏檬,卢中秋,等.镇静药物急性中毒86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17:2721-2723.

[5]李小寒.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3-34.

[6]丁贤枝.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缺陷及应对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56-157.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 :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管理;建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政策从“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型,村镇规划建设日益提上日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地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准确把握村镇规划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村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村镇规划进行引导调控,才能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村镇规划的内涵十分丰富,狭义的村镇规划是指乡、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以及村镇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合理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广义的村镇规划是运用规划学、策划学、市场经济学、现代行为科学、社会学、环境美学等理论方法,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人力、财力、物质、信息的最优分配和利用为手段,以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导向,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科技、环境及区域定位、分工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做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是村镇未来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是保证村镇建设时空连续性、整体性的依据,是管理的准则和法律。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对于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发挥城乡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村镇规划建设深化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和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村庄建设一直是自然自发的过程,基本谈不上什么规划,处于自然推进的状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村镇规划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抓村镇建设就是抓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观念,真正把村镇建设作为事关农村改革与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目前村镇建设规划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一直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基本成熟和规范。但村镇规划建设机构很不健全,各地机构设置不一,五花八门,再加上建设项目资金短缺,很多时候工作重点主要偏重规划编制。村镇没有专业的建设管理分工,乡镇一级大多没有专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科室,即使专设也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兼职运作、素质不高等问题。还有的村镇规划机构人员工资无着落,机构运转艰难,对于庞大的村镇规划建设工程而言,显得很不适应。

2)村镇规划定位不准。表现在部分村镇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现象。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3)村镇规划盲目攀比,“求大、求洋”。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不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但不少村镇规划不切实际地用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庄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建生活安置小区、造大广场、宽马路、小洋房等,导致规划中出现很多形式主义工程,村镇失去原有特色。因此,村镇规划建设一定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大拆大建,提倡生态文明。

4)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严。尽管国务院曾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条例》无法很好贯彻执行。多年来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一户多宅、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农转非”户、进城就业户,所闲置的农村住房没有及时清理,土地浪费严重。

3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措施建议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抓住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有利时机,适度超前,有序推进,实现村容整洁、青山绿水。

1)要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做到专人负责、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充分调动政府、专业机构、农民的积极性,邀请地方建筑设计院所,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村镇总体规划控制。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努力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来,适应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自然景观,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条件好的村镇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2)要加强管理,确保各方责任到位。乡(镇) 及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搞好配合。乡(镇)重点负责做好规划经费的筹措,规划方案的编制、专家评审、技术论证、按程序报批、公示以及规划人员的办公用品购置等工作,建设部门要在乡(镇)规划经费到位的情况下,负责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提供、规划方案的技术指导、村镇规划测量、规划成果上报备案等工作。土管部门负责提供乡域和分村土地利用规划图纸等有关资料,提前做好规划建设用地和企业占地的划界定桩工作。村庄和农民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规划,在涉及拆迁、回购等问题上要服从大局,确保建设规划落地。

3)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村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规划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貌、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在加快农民致富的进程中保留一片青山绿水。

4)要加强配套支持,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要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在市规划局单独设立村镇规划管理科,配备专人对全市村镇规划进行综合指导。乡镇也要建立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村镇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和专业素质。严格把关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落实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查处违法工程,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法的宣传普及,在村镇试点工作中,加大对相关规划建设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

村镇建设与管理范文6

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实施绩效的表达方式

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评价是指在村镇建设活动的各个节与各个阶段使用村镇建设标准系,对村镇建设工程的成、质量、度以及村镇建设产生效益的影响行面估计、分析和评审,建立特定的评价指标系,运用调查研究、数理统计等法,对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效果做出公正、客、准确的综合评价。以评价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效果为出点,结合村镇建设标准系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将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实施绩效以3个维度行达,即实施主和实施客的馈维度、建设阶段的实施效果维度以及产生的效益维度。对于实施主和实施客的馈维度,村镇建设标准系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分为系的实施主和实施客,实施绩效主要为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能够帮助他们更高质量、更效地成工作的程度;对于建设阶段的实施效果维度,实施绩效主要为在村镇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立项决策、建设准到工程的施工、竣工验收,标准系的实施对各阶段、各节建设活动的影响程度;对于产生的效益维度,实施绩效主要为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所产生的效益分析,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境效益。将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落实到馈维度、实施效果维度、效益维度3个维度中,每个维度的指标间互联系,根据实施绩效的达式,建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系。

2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适用性、学性、通用可比性的原则,结合我国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的特点,在查阅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咨询村镇建设标准领域的专家,建了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系,如1所示。该指标系基于实施绩效的达式从3个维度行分解,划分为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保证了指标系的客、系统、面,从而保证了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的学、规范、合理。

3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的内涵

在馈维度中,村镇建设标准系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是系实施的与者,系的实施对管理者的日常组织管理、宣传广、培训、监管工作以及使用者劳动生产的提高、施工工艺的改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实施主和实施客行问卷调查,深、系统地研究系的实施对工作效率的提高程度,其中的7个评价指标均为定性指标。在效果维度中,从国的村镇建设工程中选取村镇建设标准系的示范试验基地,从立项决策、建设准到施工、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实施标准系和实施标准系的对比分析,研究系的实施对各节建设活动的影响程度,其中立项决策阶段的评价指标和村镇建设工程设计的标准性、村镇建设施工安的影响程度、竣工决算编制的合理性为定性指标,其他的6个评价指标为定量指标。在效益维度中,效益评价是系实施效果的。实施村镇建设标准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村镇建设行政部门的年度报告中的定量化数据计算,社会效益和境效益通过专家调研法和实地调查的数据同评价,其中村镇建设标准系的普及、建设标准系人才培养、村镇建设工程的节能减排为定量指标,其他的4个评价指标为定性指标。

标准体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如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是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的核心问题。一般权重系数的确定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基于“功能驱动”原理的主赋权法以及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客赋权法[10]。根据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中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的特点,文选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中的“加法”集成法确定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此法基于主赋权法中的集值迭代法和客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应用“加法”集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系数,令综合评价的结果更加学、合理,为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提的思路。

标准体系实施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受多面因素影响,实施绩效的评价涵盖了微到的多层次综合评价,评价指标间可能存在不容的问题[11]。通过对多评价法的选对比,终采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建立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对物元的要素变换及物元变换,可效避评价指标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所带的影响[12]。模糊数学与物元分析法的机结合,良好地解决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综合评价[13],从而更加面、客地馈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效果。

绩效评价各类模糊复合物元的建立

根据上文建立的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指标系,将绩效评价分为5个等级详2。评价指标中涵盖n项主要评价指标和p项次要评价指标,Iij示第i项主要评价指标所属的第j项次要评价指标,与其对应的模糊量值用aij示(i=1,2,...,n;j=1,2,...,p),建立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的n维合物元Rn;由应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模糊量值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xsij示aij对第s等级的隶属度(s=1,2,3,4,5),建立5个等级的n维模糊合物元R5n。由于每个等级的各主要评价指标的隶属度比较分散,将其集中为一个值是其必要的,所以建立次要评价指标的权重合物元。为了对村镇建设标准系的实施绩效行综合评价,建立各主要评价指标的权重物元。由此确定各级指标的集中模糊合物元Rb,bi示每个等级第i项主要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的集中值。wij示每一个等级第i项主要评价指标所属的第j项次要评价指标的权重。

实施绩效评价的应用

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为度量村镇建设标准的实施效果提了可行的法。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客上在村镇建设标准化过程中形成,一标准化过程包含系的建立、系的实施以及一定的时间。由于我国建设行业管理多年一注重以城市建设管理为中心,近年村镇建设和管理刚刚起步,因此造成于村镇建设标准及其系缺失。阶段我国村镇建设标准系正在研究与制定阶段(只较的几部村镇建设标准在实施,部分村镇建设标准待编),形成系尚需一定时间。因此,村镇建设标准系实施绩效评价尚不能行实证分析。根据我国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划,村镇建设标准系将在十二五期初步形成。随着急需的村镇建设标准的不断编制、善和标准系的形成,其实施绩效将在村镇建设过程中实,文所确定的评价法将可以应用与实证,并促村镇建设标准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p#分页标题#e#

结语

上一篇培训报道

下一篇读书卡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