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1

论文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医院统计工作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医院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经验管理,而应实现科学管理,随时掌握医疗市场的变化。医院所拥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其产出的效益与效率,医院经营中每一环节的质量及目前存在问题等等,都离不开对各种综合统计数据信息的运用侧。综合统计工作是为上级卫生部门、医院领导决策、科室工作需要服务的。

1综合统计的优势

    它是医院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检查监督医院各项计划实施进展的依据;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

1. 1医院综合统计为医院管理提供医疗、预防、诊疗、保健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医院行政部门及时了解医院工作情况,对医院的规模和医疗质量进行监控、规划、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服务。

1.2医院综合统计拥有大量的资料数据,能保证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反馈于医院的决策机构,它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具有统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1.3医院综合统计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型和管理型的医院统计指标体系[ls1,全面反映和监督医院经济运行的状况,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1, 4医院综合统计在评价医院在社会、医院和患者三者利益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着医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患者的利益,使患者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得到最佳服务,同时医院获得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1.5医院综合统计可以反映医院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它反映了医院在过去各个时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水平以及医院发展过程中的每项成果。

1.6医院综合统计参与了医院管理决策,对医院管理工作起着“智能团”的作用。一是及时准确地提供领导做出决策目标的统计信息;二是在决策目标确定后能够提供辅助论证决策方案的统计信息;三是在决策付诸实施后提供有助于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借鉴性统计信息;另外善于抓住医疗服务、管理和经营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1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带来良好的工作效果。医院应完善相关统计工作制度,做到制度留人,管理留人,工作留人。通过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考核,评估季度、年度统计分析报告,促使统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

2. 2统计人员开展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综合统计工作包括了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调查表,并将统计业务扩展为统管全院医疗业务、医务人员、卫生经费、医疗费用、医疗设备等的综合统计。统计人员开展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院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

2. 3建立、健全医院统计信.息网络在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应急性的统计任务。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医院统计信息网络,不断拓展和累积医院的信息量,增加统计信息的利用率,不断深化统计内涵,拓展新的统计项目,充分发挥统计预测、评价、咨询、监督的职能。

2. 4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医院综合统计需要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统计专业知识、娴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统计专业队伍,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监督功能,才能发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的作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这就对统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统计工作者要达到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川,只有通过自身的在岗培训,自我加压,自学充电,才能不断的更新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统计综合分析与文字处理能力。医院要把培养一批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良好的数理统计技术和基本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的统计专业人才列人议事日程。

3不断加强并发展医院综合统计工作

3.1综合管理统计就是要强化统计管理职能,将统计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把统计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去,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统计工作直接参与医院管理,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力求以统计数字、图表、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情况,使统计更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准确把握领导决策对信息需求的特点,发挥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作用。

3. 2综合分析统计医院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医院信息。综合统计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把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率统计等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①人员的构成对医院工作所产生影响的分析与评价;②对业务技术质量和数量的分析与评价;③对病床使用程度和仪器、设备利用程度的分析与评价;④对各部门工作协调性的分析与评价;⑤对收人与费用支出等经济活动的分析与评价;⑥对经济指标与业务工作指标联系的分析与评价。采用定期、不定期、专题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向医院各级领导提供信息数据,参与医院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铁路统计;综合素质;作业标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5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铁路运输统计质量是铁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灵魂。铁路统计数据不仅可以为铁路运输企业成本核算提供依据,而且为运输部门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收入分配计划等铁路发展建设计划提供依据,为编制运输工作计划、正确合理地组织指挥运输生产提供依据。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工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集通铁路集团公司运输统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统计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站段的统计工作大多是由其他工种人员兼职,由于缺乏正规、专业培训和理论学习,以及对数据来源、报表间各项数据关系缺乏深入理解和掌握,造成了统计数据的偏差。

2.对统计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多数统计人员认为,统计工作只要是做好报表,不出现统计数据差错。这种想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统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统计数据是铁路运输组织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统计人员缺乏对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参与意识。统计人员不仅要负责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使用好数据。只有关注数据产生的全过程,参与每一个环节,才能发现运输生产、经营管理的变化规律,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统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横向联系不够,集团公司、调度所(车务段、机务段)、车站三级统计人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掌握的信息量也有差别,这种情况造成了各个层面统计信息的不对称。站段统计人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没有主动、积极地搜集信息进行横向对比,造成只注重“点”的统计质量。统计数据是铁路各业务部门、各方面的综合反映,统计部门只有加强横向沟通,积极融入生产经营的中心,认真了解各业务部门、生产一线的需求,确定统计分析目标,才能将被动提供数据转变为主动出谋划策,统计数据由“原料出口”转变为统计数据的“深加工”。

二、影响运输统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1.统计队伍存在着“三少两多”现象。“三少”是专业对口的少,具有统计专业职称的少,专职做统计工作的少;“两多”是年龄大的多,技术职称低的多。因此,目前的统计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人才不配套等问题。

2.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目前铁路统计队伍中存在只关注本部门直接管理的统计数据的人多,而思考统计软件开发应用、开发统计信息资源,以及完成信息采集、编辑、发送的人少;只关心自身利益、应付上报统计报表的人多,联手互动、互相协作、关心整体的人少。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技术性和全面性,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统计数据意义的深刻认识,没有认识到统计报表数据是铁路运输组织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是统计工作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提高铁路统计质量的措施

1.优化统计队伍结构

统计队伍是确保统计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首先应从统计人员的选拔入手。统计人员应既懂统计原理,又掌握先进的统计技术和技能。应从年龄、文化、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方面综合考核聘用、选拨统计人员,建立健全统计人员招聘、录用制度,将文化素质高、掌握统计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中,加强考核,实现持证上岗。

2.加强统计人员培训

统计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明确统计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分层指导。

(1)加强统计培训方法。在培训内容上,统计专业人员应加强统计业务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运输生产流程及统计数据在运输经营中的作用,提高统计数据分析能力;在培训方式上,应将培训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使其明确统计数据的来源、去向,以便实际工作中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2)加强统计工作预见性。统计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和跟踪铁路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研究统计工作的新变化。通过开通高层次的专业骨干培训班,达到开阔视野、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统计工作需求,全面提升素质。

3.规范作业标准

根据《铁路货车统计规则》、《铁路客车统计规则》、《铁路机车统计规则》、《铁路旅客运输统计规则》规范行为,明确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专兼职统计岗位工作标准、基层统计工作等,将统计报表管理、统计数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统计质量监督检查、统计信息系统管理,以及统计信息传输程度和统计报表传递程序纳入规范。

4.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1)加强基层单位基础信息化建设。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关系到统计信息的质量,以及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为此,应该保证原始记录准确可靠,统计台账、统计报告真实可信。在统计标准、信息传递、统计信息服务等方面应加强规范化建设,如客票、货票、司机保单、列车编组顺序表和列车编组通知单是铁路原始记录的最主要来源,应该明确填写要求,规范填记,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2)加强部门间的协调统一管理。由于统计数据来源广泛,覆盖部门多,因此客运、货运、运转等部门应及时沟通,加强协调,对源头信息统一管理,确保源头信息准确完整,传递信息畅通无阻,为准确提供统计数据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运输统计数据是运输部门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依据。统计队伍建设是统计事业发展的基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效性,能更好地适应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发展形势的需要。另外,还应坚持实事求是,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集通铁路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卫生统计;现代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84-02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统计数据的性质

(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二、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 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 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 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统计  管理  现状  发展

        1 统计的定义及特性

        1.1 定义 从微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好像照片一样能够直观的反映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1.2 特性 统计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 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点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础就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所做的科学的,切实可靠的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根据其动态变化,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对于工程项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和结论,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计划的综合管理过程。影响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就会导致事到临头,毫无警觉,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统计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2.1 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即本月的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根据现状或动态指标制定工程计划及保证措施。

        2.2 可以反映工程项目的效益与效率。可以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投入的人、材、机等诸方面的统计、汇总与合同清单进行盈亏分析,另外还可计算人均产值来反映项目的生产效率。

        3 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3.1 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

        3.2 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统计人员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3.3 统计指标提供的及时性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了。

        由于上述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了统计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往往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进而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更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②认为统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负担越重;③认为统计对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管理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④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经营项目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统计无能为力。

        4 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我们必须在原有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的改革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5

摘要: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同时医院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因此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

一、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三、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6

【摘要】通过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基本数量进行分析,掌握医疗活动的经济动态和规律,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统计分析 管理应用与体会

统计方法常用于医疗质控和医学科研。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注重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使医院管理中一些工作数据化。通过对基本数量的分析,了解掌握医疗经济的动态和变化规律。应用统计方法,对加强医院管理,提高两个效益,具有量化监控作用。现将应用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 基本方法和步骤

抓好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三个环节。

原始资料的收集:要求统计人员在经常化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报表制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不弄虚作假、含糊错漏。严禁用“估计”、“推测”、“大概”、“可能”等文字来代替客观情况。要做到原始登记真是完整,工作过程严禁有序,统计数字准确及时,统计资料系统丰富。

统计资料的整理:要求统计人员严格审核资料无误,将具有科学性的数据规格化、系统化的分组归纳汇总。数据经集约化整理后,应能反映出该项目资料的客观规律和特点。统计结果可编制成统计图表。这样即通俗易懂,又便于对比分析。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医院管理者应选定项目指标,有目的、有对象、有范围的采用一定方式进行抽样调查,以确定统计结果的可靠性。有了经过统计整理的客观资料,就可以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二 统计分析的应用

(一)、医院统计项目中,有些连续性的统计资料,往往能反映出事物的规律性特征。

图1表示ⅩⅩ医院2007―2009年各月门诊人次情况比较。每年2月份门诊量下降,这不是医院管理方面的缺陷,而是春节期间社区居民医疗需求减少。根据3年的图线规律,可以预测下一年度各月门诊量的大致情况。如图1示:门诊人次

(二)、图2是ⅩⅩ医院2009年底全院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结构上的分布情况。

图形直观的显示22-30岁年龄组人员几乎断层。而35-39岁和50岁左右年龄组人员相对密集,特别是37岁人员呈绝对性集中,将来要同步进入退休年龄。提示人事工作应注意年龄结构阶梯,及早考虑做好技术人员替补更新工作。全院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平均年龄40.0岁,其中男性43.9岁,女性39.2岁。男女性人数之比也欠合理。如图2示:

图2是ⅩⅩ医院2009年底全院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结构上的分布情况

三 体会与讨论

医院的统计机构作为医院的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信息、咨询、监督3种职能。影响着决策与执行的运行。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基本任务,应是对管理单位的医疗技术经济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现统计监督,达到统计调控的目的。

医院统计是卫生统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统计的一部分。医院统计资料是制定医院工作计划、检查考核计划完成情况、改善医院经营管理的科学依据,是一种信息资源。统计方法用于医院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两个效益,加强医院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