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佛教祝福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佛教祝福语范文1
2、福慧增上,道业有成,六时吉祥!
3、愿您六时吉祥,功不唐捐!
4、吉神相随,凶神远离!
5、威德巍巍,相好光明。
6、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7、福德自然,植众德本。
8、吉祥吉祥恒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9、愿您家人现世安稳,后生善处!
10、吉祥如意,如意吉祥!
11、愿您安稳少恼,起居轻利,上下和睦!
12、法体安康,道业精进,速证佛果,恒顺众生。
13、愿您资生无忧,所愿称遂!
14、佛光普照,佛日增辉。
15、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
16、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17、逢凶化吉,遇难程祥!
18、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佛教祝福语范文2
2、盏盏心灯照暗夜,把把红炬遣无明;愿你福慧双增,扎西德勒!
3、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离心,多闻是领子,善巧是袖子,戒律是扣子,禅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装方便,穿上吧。祝你新春吉祥!
4、祝您:新春吉祥,吉星高照,百福并臻,千祥云集,万事亨通!更祈祝您:佛光庇佑,有求皆应,所愿速成,早成佛道!
5、年复一年无量寿,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观自在,时时刻刻妙吉祥。末学合十。向同参道友恭祝新年快乐日日精进!
6、祝福是一束清净纯美的青莲,飘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愿戒定慧的熏香去除您所有忧伤烦恼,带给你幸福清新的一年。阿弥陀佛!新春万福!
7、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8、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破除烦恼,法喜充满,吉祥如意!
佛教祝福语范文3
卫拉特蒙古受到宗教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习俗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习俗。据文化人类学家研究指出,居住习俗最早追溯于原始时代,它与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卫拉特蒙古的居住民俗就深受其宗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居住习俗。居住习俗最主要的三方面表现是:衣、食、住。下面做具体阐释。卫拉特蒙古一般是搭蒙古包为居住地,卫拉特蒙古人一般讲究室内的陈设摆放,如佛龛摆放的朝向是他们最为重视的。在新疆土尔扈特蒙古包内,日常用具的摆放位置都是十分讲究的,柜子的朝向正对着蒙古包的门,在柜子上摆放着佛龛,卫拉特蒙古人如此重视佛龛的摆放位置是因为佛龛中的佛是他们最尊敬的神。另外,有些卫拉特蒙古人家中,佛龛朝向蒙古包的西北方向蒙古人如此重视佛龛的位置,就是因为受到他们崇拜原始宗教萨满教“翁衮”的信仰的影响,后来藏传佛教传人到蒙古族,人们便开始信佛,供奉的对象也转向了佛像。另外,还有些卫拉特蒙古人家的佛龛是朝向正北方向的,这也是受到当地藏族的宗教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开始佛龛的朝向是西北方向,因为他们视西北方向为神灵,后来他们的宗教观念发生了改变,用正北替代额西北,于是佛龛的朝向就成了现在的正北面。由此可见,卫拉特蒙古人的生活上的习俗是深受人们信仰的宗教观念的影响的并且是随着宗教观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的。
据有关文献记载关于卓罗斯的两支——准噶尔和吐尔伯特的神话,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后期佛教的色彩,但是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卫拉特蒙古人崇拜萨满教的信仰。这些宗教思想观念一直影响着卫拉特蒙古人,并且充斥了他们的生活习俗。现在卫拉特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中央通常会放置一个炉灶,这家人经常会以炉灶为中心,围绕着它全家人进行祭祀活动。卫拉特蒙古人崇拜火,而且火中会藏着神灵即火神。火神在他们心中是至髙无上的,并且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能够帮助人们去净化不洁之物,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的祭祀活动,他们希望火神能够保佑他们家人一切安康。
二、人生礼仪
又k礼仪是翻译佛教术语而来的,它的简称是通过礼仪。卫拉特蒙古人的人生礼仪深受巫术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人生礼仪的习俗包括生育礼仪、婚姻礼仪等。从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结果看来,每个民族的人生礼仪信仰都与这个民族的信仰息息相关。在藏传佛教进人卫拉特蒙古族以后,人们的人生活习俗处处带有藏传佛教的影子,包括牧民迁移牧地、婚姻丧葬、生病、天灾、出门远行等。但是卫拉特蒙古原始崇拜萨满教的信仰一直保留了下来,体现在卫拉特蒙古人的洗婴仪式即诞生礼中。新疆卫拉特蒙古人在给刚刚出生的婴儿洗澡的时候,会举行仪式,货在洗澡水中放置羊骨,或者放盐。这是因为在卫拉特蒙古人看来,盐是人们日常所必需的,是有益于人民的一种东西,用盐给婴儿洗澡就是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像盐一样造福于人民。在洗澡的时候,卫拉特蒙古人还会在婴儿的脚底下铺上两块石头,这是深受新疆卫拉特蒙古人所信仰的白色习俗和崇拜岩石佛教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希望婴儿长大后能有像岩石一样坚强的意志力,能够为国建功立业。
在萨满教信仰和藏传佛教二者的结合下,卫拉特蒙古人的婚姻习俗和婚姻观念打上了宗教信仰的烙印,体现在卫拉特蒙古人举行婚礼的过程中。在婚礼的仪式上,都会先驱邪,然后拜日、月、天这是出于卫拉特蒙古人对日、月、天的崇拜观念。另外卫拉特蒙古人还有着浓厚的崇拜大自然的信仰,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日日月月都是神灵,体现在他们的婚礼上从头到尾都会唱赞祝词,向天地、山水祈祷让他们能够白头到老等,可见卫拉特蒙古人的婚礼习俗深受他们宗教信仰的影响。
三、节曰庆典
中国各民族的节日庆典来源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们的宗教信仰,这点在少数民族的人民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卫拉特蒙古人的节日庆祝方式体现了浓郁的额宗教色彩,下面以白节为例。
白节来源于卫拉特蒙古人对白色的信仰。在他们看来,白色是纯洁、美好、坦白、善良等美好品德的象征。因而卫拉特蒙古人特别注重对白节的庆祝,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在庆祝这样的节日中祈祷自己和家人万事如意。在白节到来之时,卫拉特蒙古人在除夕一直到初三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他们张灯结彩、祭祀长辈、载歌载舞、骑马拜年、互赠水饺、摆放吉祥物等。如在初一的早上,他们会去向长辈拜年,他们会互相赠献哈达,互相说祝福语。另外他们还会将食物放人火中,以祭火神,体现了卫拉特蒙古人崇拜火神的观念。人们在白节的活动多种多样,几乎都与他们的宗教信仰相关,包括藏传佛教信仰、拜火信仰、英雄崇拜信仰,英雄崇拜观念和自然崇拜观念等。他们希望通过这个节日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同时卫拉特蒙古人的其他节曰也体现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四、结语
佛教祝福语范文4
【关键词】流行事物;语文;知识
fashionable language——popular thing and language study
wu kexia
【abstract】the language is ubiquitous. it not solely exists in the apricot blossom misty rain, nearby small bridge over the flowing stream, more time it in ours daily necessities basic kitchen necessities tea, in we goose bumps. but each time’s fashion, the popular thing have natural contacting with ours language. now, we face after the students are 90, they are grow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ow to insert the popular thing which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 some they love, stimulates their interest, arouses their enthusiasm, this both has manifested language utilizable, and has manifested the language humanity.
【key words】popular thing; language; knowledge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它不单单存在于杏花烟雨里,小桥流水边,更多的时候它在我们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在我们身边的鸡毛蒜皮之中。而每个时代的时尚、流行的事物更是与我们的语文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也是生活的。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都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个速食的社会造成了他们宁可沉浸在那些所谓的青春作家们写的无病的文字里,也不愿对课本中那些经典的文章投去一瞥,更不用说学习运用相应的知识了。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些他们身边的喜闻乐见的流行事物,如:流行音乐、节日短信、电视广告等。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既显示了语文的趣味性,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展现了语文的人文性。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浅略探讨。
1 流行歌曲中的语文知识
流行歌曲以其广泛的题材、优美的旋律、洗练的歌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学生们没有注意到的是流行歌曲里也可以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
比如歌名叫做《青花瓷》的流行歌曲,在学生中传唱度极高。它部分的歌词: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部分的第一句话“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就运用了引用、拟人等手法。化用自“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此句语出五代后周柴世宗,是柴世宗对其御用柴窑的赞语,意思是:陶瓷中最上等之颜色为雨过天青色,同时希望国家的将来也如同这种天青色一样,朗朗晴空没有任何阻碍。此外,“帘外芭蕉”也是引用自李煜的词《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这些引用增添了歌词的典雅气息,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听者的想象与联想。
再如:
“帘外芭蕉惹骤雨
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这三句话都用到了“惹”字,“惹”字在这里用得妙,它的用法与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那首著名的偈语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惹”字的用法异曲同工。因为“何处惹尘埃”其实也可以写成“何处‘沾’尘埃”,或“何处‘染’尘埃”,但因为“沾”与“染”的语意都没有“惹”来得强烈,“沾”与“染”只是一种与他物接触的用词,但“惹”字却有不请自来的招惹之意,主动性很强。所以此处用一个主动性很强的“惹”字,似乎是摇动的芭蕉自己去招惹的雨滴,门环主动沾上的铜绿。一个“惹”字境界全出。
除了以上的例子之外,还有些流行歌曲的歌名本身就运用了同学们都很熟悉的修辞手法。比如《发如雪》《爱如潮水》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莫斯科没有眼泪》《认真的雪》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好想好想》《不怕不怕》等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死了都要爱》《爱你一万年》等运用了夸张手法,《跳吧跳吧》《今天你要嫁给我》等运用了呼告的手法。歌名中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简洁明快,意蕴丰富,达到了吸引眼球召唤耳朵的目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流行歌曲中学到很多的文言知识。比如《潮湿的心》中的“是雨声喧哗了我的安宁,听不清自己哭泣的声音;是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留不住身边匆忙的爱情”。“喧哗”、“美丽”这两个词本是不能带宾语的,这里带了宾语,明显是使动用法;《牵手》中“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两句中“快乐”、“悲伤”则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你的悲伤为悲伤,以你的快乐为快乐”。
2 祝福短信中的语文知识
佛教祝福语范文5
布宫壁画上的古老传说
“肉的宝座上有木的宝座,木的宝座上有大海,海的宝座上有雪山,雪山上落下来5只飞鸟”。这则关于糌粑的谜语在整个藏区颇为流行,人们从小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童,认识自己的文化。
藏族人把青稞称之为养育众生的母亲,糌粑被视为她的无价长子,青稞酒则被称为滋补身心的甘露妹子。“吃糌粑的人”是藏族人最经典的自我称谓。在所有的藏人聚居区域,青稞的藏语称呼都称作“Nas”。 青稞生长季节,农牧民除去杂草。
在古代文献《吐蕃王统世袭明鉴》中,猕猴转化为高原人和种植青稞的故事相伴而生:
传说上古时期,有一只被观世音菩萨点化的猕猴,在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被一岩罗刹女纠缠,要求成为夫妻。猕猴不允,岩罗刹女苦苦哀求。猕猴征得观世音的指点,与之结为伴侣,生了6只性情各不相同的小猴,将它们送归果林各自寻食生活。
3年后,猕猴前去看视时猴数已增至500,树上的果实即将枯竭,群猴饥饿呼号。猕猴再往普陀山向观音求救,观音从须弥山的缝隙中取来青稞、小麦、豆子、荞麦等五谷撒向高原,雪域大地便长出不种自收的五谷。猴群饱食五谷,体毛与尾渐短,以树叶为衣,操人语,始为人。
作为藏族人民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这一故事被描绘在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等处的壁画上。
第一块青稞地被认为在今天山南地区的“泽当”,是传统中藏民族的发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砻河谷,被称作“猴子玩耍的平坝”,神猴同罗刹女创造藏族人的美丽神话就诞生在泽当镇的贡布日。后来藏民族在这里创造了文明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第一部经书邦贡恰加,第一部藏戏巴嘎布,这一切都源于第一块青稞地的开发。
由猕猴向人类转变时播撒下青稞的第一块土地,在纵深阔远的历史中被赋予了神圣感,一种神奇的植物从此进入了的漫长历史。
Muesli――源于喜马拉雅的健康秘法
在英国流行病专家菲普斯利提出提出“膳食纤维”概念之前,瑞士著名医师Maximilian Bircher-Benner通过对喜马拉雅一带的饮食观察发现,喜马拉雅山麓由于物产单一,农牧民仅以裸大麦(青稞)、小麦等磨碎后与当地一种干果混合的食物作为他们的主食,但这并没有使他们的健康受到影响,相反个个身强体壮。这一区域的居民因天然膳食纤维摄入高,现代文明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及便秘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欧洲。
根据这一观察结果,Maximilian Bircher-Benner医师模仿喜马拉雅一带人们的饮食方法,在欧洲发明了一种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Muesli”――以麦片为主料,混合牛奶、水果、果仁等。 由青稞制成的糌粑,是藏族同胞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
身患各类疾病的病人聚集于Maximilian Bircher-Benner医师位于苏黎世小山上的疗养院中,食用“Muesli”。1904至1994年之间,疗养院接待了4万位病人。其中包括以色列第四任女总理葛达・梅依(Golda Meir)、美国小提琴家、指挥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和德国作家托玛斯・曼 ( Thomas Mann )。
这种被称作“Muesli”的营养早餐麦片,风靡欧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瑞士白玛藏药公司研制上市后,在欧洲掀起了“饮食革命”。其中有供幼儿、妇女、大众食用的三种不同口味的Muesli,蔬菜混合口味的Muesli,可用于做Muesli的糌粑及其他口味的Muesli。
由于Muesli的研发以及在欧洲带来的深远影响,喜马拉雅地区被称为“欧洲人20世纪以来健康的源头”。
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谷物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不无关系。青稞具有“三高两低”(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和低脂肪、低糖)的结构,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和β-葡聚糖。β-葡聚糖又称水溶性膳食纤维,是膳食纤维的一种,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
青稞中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60%,优良品种可达8.6%,是小麦β葡聚糖平均含量的50倍,也高于燕麦及大麦4.8%的平均含量,是世界上β-葡聚糖含量最高的谷物。
对于人来说,青稞不仅是食品更是良药。在藏医典籍《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中,均将青稞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代研究也表明,在广大农牧区,痛风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01%,与长期食用糌粑有关。
经科学证实,青稞具有四大功效: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癌微生物作用,预防结肠癌;降血脂和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改善消化系统,控制体重。
2006年5月,FDA根据多种科学文献和临床报告对食品标签法作出新的补充,即在每日食用量中提供3gbeta葡聚糖的全麦谷物(包括青稞)产品包装上,可以明确标明此产品可帮助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几率。
欧洲食品安全局关于青稞类谷物中的beta葡聚糖,也明确了四大健康功效,并通过具体法规允许在此类产品包装上宣称这四大健康功效:维护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正常含量;通过增加饱足感,减少能量摄入,从而帮助维持控制体重;降低餐后血糖反应;改善消化系统。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所有疾病死亡总数的40%。高胆固醇、高血压与糖尿病被列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每天三次或更多次食用全谷物食品,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得病几率20-30%。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主要方法之一。膳食纤维可延缓胃排空,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胃肠内吸水后呈凝胶状,增加食物的粘滞性,减少食物与消化液的充分接触,使葡萄糖吸收减慢,摄入量减少,血液中的糖分只能缓慢增加,从而防止餐后血糖水平急剧上升,即或胰岛素稍有不足,也不致马上引发糖尿病。由此改善葡萄糖的耐量和减少血糖药物的用量。专家建议正常人每天摄入30克膳食纤维,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调节便秘;糖尿病人每天摄入40克左右,可以有效稳定血糖。
此外,青稞的膳食纤维,还可延缓饥饿感和减少营养吸收,增加“饱足感”,对控制体重也有积极作用。与细面相比,青稞还可有效降低卡路里的吸收。
顺应自然的古老有机种植
青藏高原的高海拔、空气稀薄孕育了多变的自然气候,造就了昼夜温差巨大、阳光强烈、雨水丰富的得天独厚生长条件,养育了青稞这一充满能量的谷物。
有机农业是对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持续农业系统,目前已成为促进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大众追求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可实践的技术与措施。青藏高原是地球上迄今受人类活动影响和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土壤富含营养成为,其青稞种植的传统方式中不使用农药,藏民族以敬畏心和自然互动,尊崇生灵,歌舞相伴享受劳作,堪称传统有机的种植典范。
在山南的昌果遗址,考古人员发掘了距今3000年前的青稞碳化粒,处于的早期金属时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目前由此推断,青稞在青藏高原的历史至少可追朔到3000年前。
《本草纲目拾遗》当中最早有了青稞的记录:“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以西种之”。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
青稞在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类型有70多个,也叫“元麦、淮麦、米大麦,裸大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青稞耐瘠薄和高寒,生长期短,高产早熟,在海拔3000以上的局部高海拔高寒地带,是唯一可以正常成熟的作物,主要产自我国、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
在,青稞种植的传统方式贯穿着环保、绿色无污染、生命互动的生态理念。从开始种植到最后成为食粮,各个生产环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质,与藏民族其他的劳作形式一样,整个过程始终与歌舞相伴,敬畏土地,尊崇生灵,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共处,在世界农业文明当中具有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气质。
播种是一个隆重而吉祥的过程,藏历新年后准备播种前,藏民族会延请宗教人士卜卦预测,确定播种的日子以及在田块中开犁的方向。开犁耕种当日,人们以美好的饮食庆贺,有些地方会把当年吃剩的骨头扔到自家田地里;其后请宗教人士阿巴进行火施(“斯日”)仪式(当牛粪饼或者干净的柴薪烧成无烟的炭火时,加入青稞粉、茶叶、干净布条、酥油等作为供养物,燃之),以防冰雹(传统观念认为山神生气时下雹)、病虫害,取悦于土地神。这一方法主要存在于康区。
而自治区农业地带的人们则在每年过完藏历新年后,根据当地不同气候条件,选择最吉祥的日子,每家每户的犁手和播种者以及家庭主要成员身穿盛装,手捧吉祥的“切玛”和美酒,请出收藏在自家的“白石庄稼神”,让它在青稞田里守护庄稼,秋收后再把它请回家中供养。人们从家中出发之前,每家的耕牛都装扮得十分美丽,用青油把牛角擦洗一遍,让乌黑的牛角更加闪亮,再用五色染成的羊毛编织成具有日月或喷焰图案的护额,脖子上披着缀满小贝壳的彩缎和大小铜铃等。人畜共同来到田间,点燃起桑烟,举行耕种仪式,唱起耕地歌,开始耕种。
在日喀则萨迦县流行的耕地歌如下:
呀啦尼索,吉祥的太阳升起了,金色的种子撒下去;
呀啦尼索,洁白闪光的庄稼神哟!请你守护农田保丰收。
青稞生长过程中如有虫害时,会实施“火施”仪式来防治虫害发生,而不会选择农药来伤害生命。遇到天旱,藏民族会请僧人们到湖边或泉水边祈雨,与天地沟通互融。
八月左右的时节,娇嫩的麦芽苞将转化为殷实麦粒,是决定青稞生长质量的关键时节。为避免早晨阳光灼伤和霜冻的双重侵袭,藏民族会采取极富特色的保护措施,清晨四、五点钟,男子们到田间进行“放桑”仪式,桑烟有效隔绝了强烈的太阳光和霜寒,麦芽在相对恒温的状态下,安全过渡成长为殷实的青稞粒。
防雹仪式的原理虽然尚未有科学实证,但遇有雹雨等自然天象显现,传统上则延请宗教人士“阿巴”念经持咒,吹响白螺或者牛角,以期驱散乌云,防雹减轻灾害。
九月间藏历七月十五之时,田里的青稞穗呈现喜人的丰收景象,藏民族也将迎来藏地秋收前最重要的节日――望果节。“望”是田地的意思,“果”是“转圈”之意,“望果”既是巡田或者转田埂的意思,大致源于祈求丰收的一种宗教仪式。这一天,农人们着盛装,举着幡、达达、麦穗、青稞穗等沿着田埂转圈巡游。同时也在这一天,人们进行歌舞、赛马、欢宴等活动。
传统青稞种植的另一特色是土地轮休使用,一块田地种植使用,另一块田地则须休养,以防止土地使用过度,土地养分减损,土质破坏,从而保证了青稞的高品质。土壤的纯净程度和长效性由此可见。
首先,为防止土地使用过度、养分减损等不良情况,藏民族自古对土地实行轮休使用,从而保证土地的纯净度、来年青稞的品质。
为保证肥源清洁,藏民族积肥的方式是将轮休的其中一块田地,一年至少进行两次杂草耕犁并将杂草埋入地下,让埋入地下的杂草成为自生肥力。
青稞传统种植的过程始终与歌舞相伴,敬畏土地,尊崇生灵,从开始种植到最后成为食粮,充满浓厚的文化气质,体现着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一位一直关注的台湾著名企业家曾经说过,青稞的优异品质得益于“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和干净的人心”。
青稞的N种吃法
上天往往会赐给某个族群以一种特定的食物,比如赐给西方人的是小麦,给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人的是水稻,给美洲土著民的是玉米。而赐给藏族人的,则是青稞。
在整个藏区,青稞的吃法非常丰富。一般,青稞在全手工炒制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研磨加工以后拌糌粑食用,或舂碎之后煮粥,亦或做青稞面等等,还被酿制为青稞酒。比较有特色的青稞饮食有糌粑、普兰的尼雾汁(醪糟煮油汁),巴擦玛尔库(酥油浇面粒)、玛尔森(酥油面糕)、扎卡森(藏式薄饼)、加热(酒饼)、内图(青稞肉粥)、仲图(青稞粥)、糌图(糌粑糊)、观典(青稞酒奶酪红糖汤)等。
炒青稞时,先烧起牛粪火,在灶上驾一口大铁锅,倾入洗净的细河砂,待砂子炒热后,再把青稞粒倾入,用一头缠着布的木杖反复炒拌,布头的一端在锅里。待七八成熟,将砂子筛尽,剩下的便是炒得香气四溢的青稞,有点像爆米花,这时,再放入石磨中,研成青稞粉。
藏族选择以青稞为主食原料,是由于乳酪、酥油、牛羊肉在饮食结构中比重较大,而青稞能清热化湿、祛风寒、宁肺定喘、治疗阳虚肾亏、降血脂等功效平衡了这种不足。仿佛是天赐,长期的饮食结构充分证明了藏族人对食材的选择独到,同时又与高寒高海拔的自然环境高度契合。
到了藏区,学会吃糌粑不仅对身体有益,也是入乡随俗、感受地域文化的最好方式。
过去,青稞把果实奉献给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而现在要把它奉献给全世界的消费者。今天,青稞的用途已经远远不止用来磨糌粑和酿青稞酒。青稞面包、青稞月饼、青稞饼干、青稞啤酒、青稞小食品……各种现代青稞食品层出不穷。
青稞这一古老的食物,通过藏区一些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不断适应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天麦力健康品有限公司公是一家通过了青稞制品有机产品认证、青稞原麦有机产品认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现代化企业。公司致力于有机青稞及青稞保健、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采用国际先进的谷物加工技术,对青稞进行综合精深加工,目前公司已申报青稞相关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27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以青稞为主要原料,天麦力生产珠峰天米(青稞养生米)、藏青稞茶、青稞饼干、青稞糕点、青稞面包、青稞精华压片糖、青稞膨化食品、谷物营养粉、青稞β-葡聚糖、青稞膳食纤维等青稞系列产品,向市场提供优质的青稞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不断将雪域高原的有机青稞的精华浓缩成市场方便接受的系列产品,发展净土、健康产业,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青稞、喜欢青稞。2012年,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藏族作家旦巴亚尔杰到美国纽约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惊讶地发现主办方提供藏族传统的糌粑作为会议早餐。
永续佑护雪域子民
佛教进入后,青稞成为藏传佛教仪式中重要的供养物之一。
青稞分为黑、白、蓝、紫、红几大类。在向雪域护法女神班丹拉姆(吉祥天母)祀祷和向她占卜吉凶时,要选用紫青稞供养;在宗教火供仪式中,则使用黑青稞。
“朵玛”是由糌粑捏成用以供神、施鬼的食品,在藏传佛教的宗教活动中用途颇广。一般分供施用的朵玛为三份,一份上供诸佛菩萨,一份中献十方护法,一份下施六道众生和邪魔厉鬼。在驱逐妖魔鬼怪时专门为武器抛掷的食子,叫驱魔朵玛。
措糌是一种奉献给神灵的贡品,由青稞粉、酥油、奶渣、红糖拌合成粑,中心夹红糖,捏成平底类似桃子形状,用一种植物(朱莫合)的根部和酥油一起熬煮出红色,涂在粑的上部分。
佛教徒在结束一次念经诵咒之后的供曼扎,就是手结供养手印,并把手心里的青稞粒向空中抛撒,以供养和感谢降临的神佛,获得庇佑。
藏传佛教里有大量的金刚和护法神,都要用青稞酒来供养,藏族人亦喜欢用新酿制的青稞酒来供养神灵,以祀求今生来世的幸福。
藏族的诸多节庆活动,也少不了糌粑、青稞粉、青稞酒等。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年节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正月初一天亮后,穿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手捧“切玛”和青稞酒,给长者拜年。“切玛”也称“珠素切玛”,斗形,内衬拌好的酥油等做的称“孜布卓”的彩花板,插有青稞穗、花卉等饰品;有的还用酥油塑造的绵羊头,现在多用其它材质的代替,整个“切玛”象征吉祥和五谷丰登、牛羊兴旺。长者先从“切玛”中取些青稞粉,向上弹三弹,放一点在嘴里再用无名指蘸着青稞酒向上弹三弹,或三杯或一口一杯喝了敬酒,祝以“扎西德勒”等祝福语;平辈人互致节日祝福,互敬青稞酒。
佛教祝福语范文6
当前受政策调控及诸多原因的影响,大家普遍认为奇石收藏和奇石经济处于一个低位运行阶段。一些著名的奇石市场近一半的门店因经营困难而被迫关闭(比如,有的石友说,目前,柳州1966市场几乎关门;柳柴市场比较集中,但大户陆续撤离,2016年展会结束后有许多赏石经营者们将会转行;柳州白云市场消失;奇石城也萧条,留守门店开价也高得吓人,所以总体上低迷、不景气)一些过去影响较大的奇石展会的规模和人次逐年缩减,成交量不高。(比如,阿拉善展会人次比去年少一半)。据新疆一些地方协会的会长讲“市场低迷,短期内不会好转,特别是中低档商品石销售困难,除非降价微利以售”。上海沪太路的有些石商们纷纷诉苦说目前“普品难卖,精品难寻”。就南京市场而言,南京的雨花石市场由原来主要集中清凉山公园内,后因公园重新改造和赏石市场经营微利,所以被分流到大世界茶城和~臬桥古玩市场;郊区主要集中在六合横梁镇的菜场楼上。从市场层面来看,经营比较困难,几乎处于门庭冷落鞍马稀的状态。
但是,也有些人指出,奇石收藏及石市出现回暖的迹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从品种和展会来看,矿晶、海洋玉髓、长江石、雨花石以及进口石种的收藏热潮在升温。据中石协统计,全国石展每年约2000多场。重庆赏石媒体人说,你看长江石的石展,一年排到头没有停,而且越来越上档次。
二是国内的三级市场的精品仍然坚挺。以雨花石为例,今年年初,在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枚4000元起拍的雨花石,最终以11万元成交;一枚题为“宋元古画”雨花石,经过多轮竞拍后,竟然以60多万元落槌;一名南京收藏家亲口告诉我,他花1万元购得的一块象形石玉猫,被朋友看中后,爱不释手,这位朋友当晚就拎了一包200万元现金上门准备求购这枚雨花石;还有一位工艺美术大师对雨花名石“阿诗玛”心仪已久,提出用自己的作品进行换购;最近在仪征砂矿,一枚大品胭脂红的蛋白,被一名石农获得后,当天就叫出18万元的天价。近日,一枚精品石成交50万元,创下2016年雨花石成交的新高。
三是奇石的衍生品价值也在不断攀升。例如雨花石的烟标、火花、磁卡、菜肴等不断涌现,以名石作为商标的交易量不断上升,单笔十万的也屡见不鲜。由香港一家国际拍卖公司在上海、香港举办的拍卖会上,由工艺美术大师以仿雨花石形,或者绘制雨花石图案,或者嵌入雨花石的紫砂壶,在拍卖会上的价格都稳定在50万至百万元之间。我认识的一位南京石友,他抓住上海世博会的机会,选中雨花石中的四枚有“中国上海”字样的文字石,印刷在折扇上,成本20元不到,而在上海的售价是100多,共计售出2万多把折扇,净赚了160多万元。
通过上述的分析,目前市场低迷,主要集中在一级、二级市场,这一块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未来几年内的形势会更加严峻。但是,三级市场,尤其是精品石的收藏与交易仍然会高位运行。从某种意义讲,赏石已进入精品的时代,经过这么多年时间的沉淀,这些精品、名品、高价石的实际价值会通过价格的形式显现出来。
因此,我的观念是,目前市场低迷是价格回落到价值的水平线,真正体现出奇石本来的面貌,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正如我们南京百家湖艺术品公司CEO黄炳良所说“价格实沉到位,市场规范上扬”;有些藏家分析认为“低谷后面是希望”,也有些藏家乐观认为“低迷是好事,我们正好能够购买到真正有价值的石头”,有些石商说“现在正是奇石抄底的好时机,过去看不到的好石头终于出现了;过去天价的石头,也可以降价处理了”。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
当前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但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赏石理念滞后于当代艺术实践,不敢突破传统的赏石理念,尤其要回归到古典赏石的老路。二是收藏的重点不够突出,精品石的认定缺乏权威性,很难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三是市场经营和收藏模式陈旧,配套措施不完善,功能单一而弱化,纯粹以赏石为主的市场较多。四是从业者的艺术素质和经营理念亟待加强。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及原因,我就如何走出困境,确保奇石收藏及奇石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如下不成熟的建议:
1、树立现代赏石的理念。
先举例两个例子。
例1:南京有一个石商对我说,你看我现在石馆的装修都采用西方现代博物馆的装饰,这种工业化的、简单的,能够适应现代年青人的审美趣味。这批以80、90年后为主的年青人,他们的想法与60、70后这代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们希望与家居结合起来,而现代的家居都是现代和后现代装饰的风格,所以他们希望选购的石头,也是具有这种装饰性的效果。他从柳州进回去南京的石头,大多是消费者是年青人,最高的销售利润一年达700万元。
例2:这几年南京雨花石纷纷走出国门,先后到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展销,盛况空前,但是成交量比较少。走俏的都是万元左右的小籽拼盘,受到外国友人喜欢和青睐。对于高价位的雨花石,外国友人则欲罢不能,心存疑虑,提出两个问题:一是看不懂你们中国人所确定的赏石主题,尤其是你们所谓像什么,我们却看不出像什么;二是有没有像金银珠宝钻石那样的质保书?以此来确保高档奢侈品的品质,维护他们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大家知道,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或者说,在赏石经济刚起步时,传统的赏石理念,尤其是古典赏石的理论,在赏石市场上曾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们审美趣味提升,一些弊端逐步显现,甚至成为赏石事业的绊脚石。如果继续高歌猛进,就有可能会唱衰已有的赏石基础。当务之急,要针对当前艺术消费群体青年化、审美趣味的现代化、艺术功能生活化的实现情况。
一方面,要从传统,尤其是从回归古典赏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迅速地融入到现代和后现代艺术的范畴中,着重从叙事赏石转变为抒情赏石,从具象赏石转变为抽象赏石,从独立赏石转变为综合赏石,强调赏石的装饰性、视觉性和艺术性,以适应年青一代的审美情趣。(所谓叙事性赏石指的由一块石头说好一个故事的欣赏,转变为不需要一目了然的主题和思想,只要触目惊心,又耐人寻味,在摩挲五色光和呢喃细语中,去体味石头带给我们的和美感)。
另一方面,要适应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时代的要求,以生活为主线,把赏石作为艺术生活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家居、社区、商场、娱乐、园林、街道绿化、博物馆、酒店等等社会公共场所渗透和延伸,努力构建一种满足现代家居、社区、公共场所等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赏石新理念和新模式。
2、坚持以精品收藏为导向。
综合各地协会的领导、藏家、投资者的意见,普遍认为“收藏应该以精品石为主,价格虽然高,但是升值空间也较大”。从拍卖和成交的情况来看,也都是以精品为主。所以,石界崇尚精品,“名石”即“鸣石”,“人因石名,石又因人而贵”,“精品石是稳步提升整个赏石市龇比俚募崾盗α俊薄5是对精品石认定,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人群认定的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的通过国标认定,有的通过展会认定,有的通过拍卖认定,有的通过口耳相传认定,但是,这些所谓的精品中的一部分,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反复的推敲。因此,我的意见是,只有那些群众拍手、专家点头、市场认可的观赏石,才可能堪称精品,才可能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举两则例子:
例1:河北雨花石收藏家李玉清,又是企业家。他告诉我,他早年拿到的雨花石最贵的单枚二十五万元。前后投资两千万元左右。他采取高端介入,“看准下手,以藏养藏”,囤集精品,伺机出手。
例2:江苏淮安金康达集团董事长(兼金康达观赏石博物园负责人)姜滢,三年花费3个亿,购买了6万块灵璧石,他投资理由有两点:一是观赏石是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国家实现环保政策;他的微友有两千多个,平均每月看石1000块,还有专家团帮助他把关,他声称要把所有灵璧石的精品一网打尽,做全世界的灵璧石收藏之王。通过网罗精品,他就获了精品资源,从而掌握了话语权和交易的价格权。
3、不断提升赏石者的欣赏水平。
那种过去拼资源、拼价格、拼人脉关系的时代已结束,单纯靠政府政策支持的时代也已结束,目前,我们赏石界最缺乏的是审美。一些生意做得好的石商告诉我,目前,普品难卖,精品难求。台湾石友直言不讳地说“大陆赏石如果没有审美做底线,很难走出一片天地”。一些石友深有体会地说“玩出艺术,石头才有价值”。比如,沪太路一石商告诉我,初到上海生意不尽人意,后来他通过学习赏石知识,钻研艺术美学,针对上海人的审美特点,既要精致,又要有味道,而且价格不能贵的特点,深入到原产地,在小品精品上下功夫,强化包装修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意稳中有升。
因此,我们要走集约化和艺术化赏石经营之路,不断地加强艺术修养,提高赏石水平,强化内功,摸清行情,按照“市场需要什么石头,我们就寻找什么石头”服务于消费大众,做到与市场无缝对接,走出目前的困境。
4、发展以赏石的衍生品为主的文创产业。
当前文创事业正在我国兴起,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获得国家政策扶持的文化产业园及项目不断增多,所以,我们要通过借鉴、嫁接、捆绑、乳化、拼凑等方式,把赏石文化与文化创意结合起来,争取政府文化资金的扶持,推进赏石产业的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文创,把普通的观赏石尤其是卖不掉的石头,变为工艺品,化腐朽为神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精品赏石的衍生品,提升精品的美誉度和含金量。
例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浦效信老先生用“中国上海”四块雨花石文字石制作成扇子,成功售卖一万多把,这就是把雨花石文化产业做活了,体现了雨花石名石的附加值。南京雨花石协会会长戴康乐先生,把收藏的精品雨花石,申请商标,目前用于香烟、白酒等产品,充分发挥了雨花石商标产权的价值。
台湾花莲一石友,利用玫瑰石和珠子石做成的创意礼品,销售旺盛,主要得益于文创。他们在一块石打上自己的标牌,然而,在另一面写上祝福语、许愿话,佛教词,以及个性图案及书法,生意火爆,产品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计。
5、不断调整和拓展赏石市场的功能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