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大学;娱乐;网络;传统方式
大学期间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就业意识,上学的费用多来自于父母,也没有经济负担。充足的课余时间就为娱乐创造了条件。娱乐活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精神平衡、精神休息的手段。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年代,大学生的娱乐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成为大学生活中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那大学期间都有哪些娱乐方式呢?
一、网上娱乐
1.网上现状及前景。网略娱乐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娱乐方式,在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学生依然是作为最大的群体而存在,占比25.5%。而且截至2013年12月,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
2.网上娱乐方式。网上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有人气的就是网略游戏、网略购物、网略视频、网略音乐、电子书等。
3.娱乐设备。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和电脑。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3G网略和无线网略的普及,促使手机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网上工具。手机普及度相对于电脑而言较高,适用于一些小型的游戏,而且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的聊天、听音乐,给大家带来很大的便利。而电脑体积上相对较大,一般放在宿舍。据调查,2013年上半年全国大学生电脑普及率为80%。而且很多人认为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是在大学期间用于大学生在宿舍时娱乐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4.娱乐地点。大学生娱乐地点一般为以下三种:一是在宿舍,二是在学校机房,三是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随着电脑的普及率提高,大学生上网场所一般选在宿舍。如果玩大型游戏,或是宿舍网速不好,那么学校机房和网吧就会是很好的选择。手机体型较小,所以上网地点不固定。
二、传统娱乐
1.传统娱乐分类。首先,传统娱乐是指没有互联网的常规娱乐。按有没有制度规定分类,大学期间的娱乐方式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但这两种之间并不是孤立而存在的。其次,课内的娱乐活动主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由学校组织与安排,并以保障实施来开展的。活动设计主要采用兴趣与锻炼相结合的方式,以团体的形式,按学生的自己的意愿挑选选修课,进而进行定向的培养,例如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舞剑、太极……课外的娱乐则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一般包括团体和个人两种。团体的多人娱乐一般表现为社团的各种活动与晚会,个人的娱乐方式则是多种多样。旅游、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购物、K歌、看书、玩牌、聚会、轮滑、街舞……不论是课内还是课课外,我们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而对娱乐的项目进行简单的分类,并不是将两者完全的割裂开来。
2.娱乐偏好。与很多人想法有出入的是,读书并不是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以济南为例,在2012年的1000人的调查中,67.6%的学生阅读平均时间在1小时以下。按照性别来分,课余时间,男同学偏向于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聚会吃饭,或是在宿舍打打牌、玩玩网游、进行短途旅行;而女生则是喜欢逛街、绣十字绣、跳绳转呼啦圈、打羽毛球、街舞、轮滑等偏女性化或是男女皆可的的活动。
3.娱乐设备。一方面是学校公用的健身器材,如篮球筐单双杠,有些则是学生为了自己使用而自费购买的小型便于携带的用品如乒乓球篮球等。
三、两者间的比较
1.娱乐用时。终端设备的普及为网上娱乐提供了条件,学校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的空闲时间。所以网上娱乐相对于传统的娱乐方式更受到大学生的欢迎,用时很长。据调查,大学生在看看新闻、信箱、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主要内容中利用互联网娱乐的占的比例最高,40%以上。男生上网时间大部分分布在1至5小时之间。而女生上网时间大约在3至5小时之间。在好几个大学的调查比较中,传统的娱乐活动中男生与女生相比要多一些,但是在课外的活动时间一般没有网络娱乐时间长。
2.运用偏好。从网络娱乐上讲,男生平均的上网时间比女生要多。一般有网略游戏聊天听音乐等等方式。其中网略游戏受到大多数的男同学欢迎。而女生则偏向于像连连看这样的小型游戏,网购、电子书也是她们的最爱。传统方式上来说,男生的娱乐方式主要是体育活动,偶尔去K歌、健健身。而女生则倾向于逛街、去格子铺。
3.娱乐地点。网上娱乐因为需要网络设备所以上网地点相对固定。而传统的娱乐方式则没有太多的约束,像街舞、象棋、篮球等活动既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
总结
通过对以上的描述与比较,我们了解到,与大学期间网略娱乐相比,传统娱乐的欢迎度大不如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比如视力变差,身质因缺乏锻炼变弱等等。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通知》中,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之后。怎么控制上网时间,怎么去调节网略与传统娱乐方式之间的平衡,我们又该发起怎样的活动去改变现在的娱乐现状,都值得去深思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李素丽,尚俊杰.青少年网上娱乐方式调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3.03.10
[2]于本凤.从英语国家人们的娱乐方式看中国人的娱乐方式的改变.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5
[3]潘颖,王贵.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4]范翟,樊祺崇,赵顺,程.大学生网略行为调查报告.湘潮(下半月),2013.01.25
[5]林桦.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调查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体适能 健康促进
前言
2010年《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近二十年,中国大学生的体适能在持续下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已经不单只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教育问题,更成为了全社会各部门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研究表明,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更严重的是可诱发学生心理的“亚健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体适能是评价人们身体健康状态最新的概念,不仅是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针对心理健康及工作能力。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接受。[1]
1 体适能的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1.1 体适能的概述
体适能源于上世纪60年代西方运动生理学界,后经台湾、香港的学者翻译为“体适能”。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所下的定义是:除了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目前国际上把体适能作为健身的一项主要目标。体适能因个人需求的不同分为两种,一是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这是运动选手为在竞技比赛中夺取最佳成绩所追求的体适能;二是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2]
1.2 健康体适能检测方法
⑴身体质量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为KG,身高单位为M。)
⑵坐姿体前屈(测试柔软度):评估关节的可动范围以及肌腱与韧带的伸展性。
⑶一分钟屈膝仰卧起坐:评估身体腹肌的肌力与肌耐力。
⑷立定跳远:测试瞬发力。
⑸三分钟台阶测试(适用于35岁以上人群,35岁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测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适能。
1.3 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改革开放36年,我国人民早已摆脱了物质贫乏的旧生活,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大多数人对于健康的理解过于片面,一味注重营养的补充而不重视全面健康。我国大多数学生的食物营养不仅足够甚至超标,但学龄十几年保持身体锻炼的却少之又少,我国的体育健康教育远远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3]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数量也随之增加,形成的庞大学生人群是我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重要载体,其身体素质对我国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相比于国外运用体适能作为健康评价体系,我国则长期以“体质”作为评价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核心。体质是指人体自身的质量,是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可以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运动能力的水平。在九十年代制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里,主要强调的是对各种运动技能的达标,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评价的分值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标准,国内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1985年~1995年的研究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身高发育基本停滞,男生体重增长显著,女生体重增长不显著,耐力和柔韧素质是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1985~2000年研究调查发现,我国男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总体水平有进步,形态发育、男生上肢肌肉耐力、女生腹部肌肉、耐力、爆发力等素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肺活量等均不同程度下降;肥胖及超重学生比例增加;学生近视率较高。[4]
“体适能”概念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更从身体与学习、工作的配合度,心理健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体适能”在我国愈来愈受到学者的关注,但正真开始实施“体适能”健康训练或身体检测的教育体系寥寥无几,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4 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能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很多且由来已久、牵涉广泛。第一是思想观念的偏差,无论是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在中小学时期学生脑力、体力发展最为旺盛时也是应试教育最为突出的时期,给学生造成严重负担,并且形成了轻视体育运动的的观念,伴随着轻视体育的观念成长使大部分学生即便到了大学还是难以消除既定思维。这种观念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虽然当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和增强体质健康的作用持积极地态度,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坚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体育锻炼,大部分人缺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机。大部分学生因为长期的错误认识没有建立正确的健身观和体育观。
第二是没有明确体育课程改革方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制定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让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淡化了体育竞技。大多数人清楚并理解健康身体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认为没病就好,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需要参加长期有序的体育锻炼,或者是认为课业、休闲、人际关系等都比身体健康来的更为实际,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身体健康越走越远。[5]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不会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除了一小部分学生会在体质检测前进行短期训练,更多的同学不会主动进行锻炼。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二年级的学生最多,最少的是大四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大四学生没有体育课,再加上找工作、考研、写毕业论文等事情使自己难于脱身。
2 健康体适能
体适能不是由任何一种单一的组成因素或单一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健康体适能、运动体适能和生理体适能构成的完整体系,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的完整体。
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们在拥有维持基本的身体健康前提上,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水平。其包括:肌肉适能、心血管适能和柔韧适能。肌肉适能与人体的爆发力和耐力,心血管适能与心脏病、高血压,体脂肪含量与学生中出现的肥胖症、营养不良等等都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对肌肉适能、心血管适能和柔韧适能的检测可以获得人体的各项机能状况,充分反映个体的健康状况。
3 体适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更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健康是人体的一种身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不会有任何疾病,各种生理参数也都处在正常变化之内,对生活和工作持良好心态并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
我国对体适能的定义是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的一种能力。一种满足生活、工作及娱乐需要的能力,并且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能力。与“体质”相比,“体适能”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人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机体健康状态、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全面表现。[7]
体适能是指机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等因素的应变能力。健康则强调了机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的体适能是身心健康的必要生理基础。身体表现为健康的状态,体适能就好;身体表现为非健康状态,体适能则差。反之,体适能的好坏也是能体现健康“状态”的好坏。[8]
4 大力发展大学生体适能评价体系
健康促进作为一个新的公共卫生理念,是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科学理论,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如何培养人们的体育兴趣,是每个人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体育活动技能,主动积极广泛地开展体育锻炼,已成为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校是实践健康促进的主要场所,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实施领域。[9]
社会和学校应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的目的。因此,应着力构建体育健康促进体系,在充分发挥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的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提高生活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论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健康评价体系已经充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所要求的检测项目,然而如何使体适能评价体系在应用中落实,并且去影响大学生对自身健康和体适能检测的认识,从而主动积极的去了解是我们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注重学生对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强调以为人为本、为核心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江崇民.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研制[J]. 体育科学,2004(3):33~361.
[2] 陈菊平,付克翠,孙健,等.1985~2005 年广西壮族和汉族大学生体质比较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1):104~106
[3] 赵洪中.山西省忻州市成年人国民体质监测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35~137.
[4] 魏晓光,试析发展学生“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5):15-17
[5] 毕春佑,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实验观察,[J]体育学刊2003(1):50-52
[6] 刘蓟生.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01-107.
[7] 任晋军,李瑞年.对中国大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分值的研究. 体育科学,1997,17(4):61-63.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3
关键词 身体素质 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
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项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身体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年轻有活力、有头脑、活跃而精力旺盛,但这些都是要以健康为前提的。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当代大学生只有有了健康体格,身体素质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才能走上社会,报效国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
目前一些学院规定大一学生跑早操,但已经成了一种形式,只要签到就行,只有极少数班级坚持跑步锻炼。由此不难看出在本学期接近尾声体育考试紧锣密鼓的进行时,不少同学开始为体育考试发愁,担心跑步不能达标的学生大有人在。只要注意就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跑一小会儿步、爬一下楼梯就会气喘吁吁。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做的一些睡眠调查发现,早上八九点钟,当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时,却还有许多上午前两节没课的学生还窝在自己的床上,有少数学生的生物钟是完全颠倒的,凌晨两三点甚至三四点睡觉,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起床,常常是课都不去上了。可想而知,这样怎会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呢?长此以往,身体垮下去了,就会相应影响学习成绩了,所以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们的注意了,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办法,促使学生去锻炼,哪怕是硬性规定强迫学生不得不去锻炼也好,也总比没有锻炼好。
二、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如此现状的原因
(一)作息没规律还不参加锻炼
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现状普遍感觉良好或一般,大多数学生都感觉较好或很好,对自己身体比较满意,其中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身体不太好,是有体质的原因,更多的学生忽略了主要原因是平时锻炼不够。
据一些调查报告显示:在平时锻炼的时间方面,男女生之间差距比较明显。男生每周锻炼时间从1小时到12小时不等,大多在3—5小时。而女生能坚持锻炼的就不多,只是极少数可以坚持每周运动2—3小时,大部分女生表示除了上体育课,平常很少锻炼。
另外,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生活变得散漫、无规律,作息时间极不规律,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学生体质的下降。我们都知道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当代大学生只有有了健康体格,身体素质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学习服务,才能走上社会,报效国家,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是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并没有做到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非常有益的体育课程的开设。专家指出,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课普遍没有中小学多,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课也只开设两个学期,大二就没有了,且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体育锻炼时间明显不足。只有管理者重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才会有益处。
(三)上网对学生身体素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相对较少,而作息时间又很自由,网络的吸引力致使一些学生每天拿出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在网络上神游,从而占用其锻炼身体或从事户外运动的时间,严重影响身体素质的提高;上网时间长了,网上交流多了,依赖网友、疏离现实朋友的为数不少,有些学生甚至痴迷于网恋,严重影响学习;由于学生们平均每天花三个多小时以上的时间上网,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造成视力下降,对手腕和腰椎也有损伤,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一些高职院校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宁肯花更多的时间在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上,而业余时间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培训和选修课程学习,从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学生们参加身体素质锻炼的时间,忽略了体质是智育德育的载体,身体素质不好了,又反过来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
许多时候,当看见那些坚持早晚在体育场锻炼身体、看见每个空地上坚持打拳练舞的老人家们时,会认为他们才是最具激情和活力的。有人说:这些老人们因为是已到安享晚年之时,他们有一整天的时间去进行身体锻炼。真的是时间问题么?诚然,高职院校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课业紧张,学习压力大,但时间如海绵里的水,你挤它就有。假如,挤一些睡觉的时间、挤一些玩乐的时间,你是否能有一些时间进行即使只是每天半个小时的运动呢?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特别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院校应该提供更有利的教育条件促进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应不断的完善学分制和教育制度改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把握住教育的大方向。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各种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丰富校园体育生活,给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加广阔的生活和锻炼空间。
(二)改革课程内容体系
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科学研究,修订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改革教材教法。向以全民健身为主体的教学,促进学生们自觉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开选修课、组织冬季长跑和体育竞赛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比如效仿其他一些全日制大学,在本校开展冬季长跑项目等等。例如:江西宜春学院院长姚电带头参加长跑,在他的带动下,校园里到处都有师生活动的身影,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冬季长跑让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告别了冬天早晨暖暖的被窝,告别了懒散,学生们在博客上写道:“长跑养成的良好习惯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北京大学仅体育一项就有45门选修课,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都必须学会游泳、太极拳、健美操,倘若考核不过关,就毕不了业,拿不到毕业证;清华大学则采取“强迫教育”,到了下午4点,学生必须参加室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等等。
近年来,教育部门组织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不仅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大学生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乒乓球、网球、跆拳道、健美操等项目也成为大学生们的挚爱。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同样可以组织本校学生进行这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要在建立学生体育社团上下功夫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从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要依靠社团的集体活动,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争取做到在校期间体育课不断线,在体育课中增加一定比例的身体训练要求,督促学生加强身体练习,必要时进行统一的身体素质测试,加大学校运动会的改革力度,改变运动会只有少数运动员参与的现状,将运动会变成全员参与的体育盛会,积极推行班级、宿舍等单位的体育竞赛等。
参考文献:
[1] 9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使康调查报告[R].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4
普通员工缺口巨大
在综合性体育用品行业,因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普通员工缺口大成了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最缺的还是普通员工,特别是技术性人才,比如,熟练的车工。”361°国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监钟庆辉表示。2009年,随着361°五里新科技工业园正式落成,公司于2010年年初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人才招募工作,短时间内招聘普通员工达4000余名。2011年,随着五里工业园二期工程的完成,361°的招聘重点仍然定位于普通员工并已开始着手安排招聘布局。
钟总监透露:基层员工招聘的渠道比较多,按照计划361°会在各地劳动部门的协助下召开现场招聘会。同时,还会通过提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更好的福利待遇等措施吸引人才的主动加入。
361°成功上市后,企业在快速扩大规模的同时,也于2010年对企业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升级:引进高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并进行相应的人才配置。因此中层员工的招聘也是201 1年招聘计划中不容忽视的一块。谈到中层人员的招聘,钟总监笃定地说:“我们会通过两种方式,第一,通过我们的培养,内部提拔。第二,我们会对外招聘,引进合适的‘空降兵’。”
择才标准:人品+职业道德
企业在择才时会坚持怎样的甄选标准?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钟总监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管是招聘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我们最看重的是人品,其次是职业道德。”能力是有成长空间的,而人品却没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品的重要性,成为招聘录用条件中的首要条件,不少企业甚至打出了“人品比能力更重要”“人品一票否决制”等口号。
钟总监在采访中也对记者再三强调:361°在招聘过程中会对应聘者的人品做重点考察。对于应聘管理人员的应聘者来说,公司还会进一步通过背景调查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考核。
招聘的第一步是把现有的员工留住
钟总监告诉记者:“招聘其实有两部分,一部分你要把现有的员工留住,另一部分才是招聘新员工。留住人才是招聘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361°为了成功留住现有员工、吸引新人加入,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为了帮助新员工顺利入职,公司会组织入职拓展培训,培养新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帮助他们塑造一个健康的心态:为了保证员工的日常生活,公司在五里科技工业园区开设了三个装修华丽而又温馨的食堂,以达到以竞争保质量的目的,同时还在宿舍配备液晶电视、洗衣机\空调、热水,在生活区开设超市等;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361°增设了一系列的娱乐休闲设施,如阅览室、健身房、台球室、乒乓球室、网球场、电影院……尤为重要的是,公司还建立了员工心理咨询室。
钟总监还特别提到了一点,考虑到偏远山区的求职者家境多半比较困难,361°还为其报销路费,甚至在上车前就给他们买好车票,让他们把生活用品带好,直接来公司就可以了。
361° “重女轻男”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课余时间 现状调查 时间管理
一、我院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属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怎样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怎样在大学阶段塑造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都需要我们用心观察、思索、学习、实践。安排好业余生活,做有意义的事,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开展这项调查,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对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大三近千名学生,以及10位老师进行了调查访问,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我院学生对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主要如下。
(一)课余时间统计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显示,我院有58%的学生平时课余时间达到1~3小时左右,有38%的学生平时课余时间达到4~6小时,仅有8%的学生的平时课余时间达到6个小时。从这些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还能够到达3~5小时,课余时间量应该说从客观上属于比较合理的一个范围,可以保证学生的丰富课余活动及休息保障,能否合理使用安排这些时间取决于每个学生对其管理能力。
(二)对课余时间能否进行合理安排的自我判定情况。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拥有比较多的课余时间的学生中有79%的学生觉得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9%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能力很糟糕,而且有12%的人对时间管理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那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根据我们的调查,我院的学生课余生活主要用在了学习,参加社团活动,运动健身,网络电玩,睡觉、无所事事打发时间,兼职打工,恋爱等活动中。
(三)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的占比情况。
下面我们分析学生课余时间活动项目上的占比情况,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我院学生时间合理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状况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大二学生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的仅有5%,而大三学生达到19%,呈现一个大幅度的上涨,大三中用30%~50%的时间学习的人数和大二的相比却减少很多,而将小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的人数大二和大三的基本保持平衡,这说明在大三学生中有一部分人面对着毕业的压力,而将用于学习的时间增多,而大二的学生没有毕业的压力,仅仅只有少数的人将一半以上的时间用于学习中,而且在晚自习的利用率上更是普遍较低,学生的自主安排不合理,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在学习上,除了学生的自觉性以外,学校老师不仅要加以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2.在参加社团活动方面的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在大二学生中有70%的学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社团活动上,而大三学生中却有57%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社团活动上,产生这一原因的不仅是大三的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热心,还主要是因为大三的学生中有很多人在社团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担任职的学生在制订活动计划,准备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消耗很多的时间,而大部分大二的学生无法参与这一过程。所以在责任和职务上,天平不仅应该向大三学生倾斜,而且应该让很多大二学生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不仅如此,70%的大二学生中有很多的学生仅仅是为积点而参加社团活动的,积点管理老师表示,虽然这部分学生为了积点而参加,但是在参加的同时可以或多或少地吸引到那一小部分的懒惰神经也是好的。
3.运动健身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二学生在运动健身上仅有33%的学生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在大三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仅占37%,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为何我校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所在在运动健身上,学校除了在规定晨跑之外,还可以考虑免费开放体育馆,让更多学生参与运动健身。
4.网络电玩游戏时间占比
网络游戏是我们尤为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在今天,所有人都处于网络社会这张巨网之中,所有人都受到其冲击和诱惑,网络尤其也大大影响今天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甚至是课堂生活。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二和大三学生中都是各有一半的学生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甚至在校园里出现“你不是在网络游戏上,就是在去往网游的路上”这样的笑话,其实很真实地反映学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其实适度的网络游戏可以达到放松的效果,而当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时,那就是有害无宜。而且大部分学生并不明白,网络本身可以带来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它不应仅仅是游戏机、电视机,更是一个大家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大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更多有益的信息资源。另外,当前的网络监管机制不是非常完善,面对网络游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差,所以在引导方面尤为重要。
5.兼职和打工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发现大二学生中有27%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兼职和打工上,大三学生中这一比例占20%,这一比例很明显不是太高,兼职和打工有利于将来学生走入社会,但老师们都不希望学生本末倒置。但是在这项调查中,我们还没有涉及打工兼职是否和专业有关联,包括打工的动机是什么,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进一步调查了解。从目前调查所能了解的是,我院学生打工兼职占有时间并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参与社会度不够,也或许是吃苦精神不够。
6.恋爱时间占比状况
根据调查显示,大二学生中有41%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恋爱上,大三学生中占到这一比例的仅有16%。在恋爱方面大二学生所花费的时间比大三学生要高出很多,可能是因为大二的学生,刚步入大学生活没多久,对恋爱表现出来的兴趣与向往比大三的学生要浓厚得多。学校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开设相关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除此以外,大二学生有49%的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睡觉发呆上,大三学生这一比例高达60%,这表明大部分的大三学生愿意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宿舍中。这表明大部分人在管理和分配时间方面较混沌,状况堪忧,没有明确的目标。
二、我院学生时间管理集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根据这次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另外也结合教师对我院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访谈结果,总的来说,我院学生对时间管理能力是比较差的,把课余活动时间花在有益身心的活动上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尤其是不管大二还是大三,受到网络世界的冲击都较大,时间花在网游及娱乐甚至无所事事上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大学生活质量差强人意。若将这一状况与“学生中有79%的学生觉得自我时间管理能力还可以”这一调查结果作比较,则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院学生对自我时间管理能力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客观,自我评价偏高。
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这样一些:自我约束能力差、自由散漫、外界诱惑增大导致干扰因素变多、惰性强、意志力薄弱、网络冲击、浮躁静不下心来、缺少目标、对未来没有合理的规划导致迷茫、缺乏意志力、自律能力弱、课程比较紧张等因素。
三、提高我院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措施
调查结果反映了我院学生的现状,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也进行了思考、交流和总结。要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其实一方面是学校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是学生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培养。
(一)学校方面。
1.制度管理
目前我们学院学工处团委对学生推出了积点管理制度,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例如通过开展比赛、文艺活动、公益活动、沙龙、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他们走出宿舍,走进校园各项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素养。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弱,时间管理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帮助他们较好地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避免他们消极堕落;对于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本来他们也能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在制度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于那些自律性比较强的学生,是否可以适当降低积点要求。而对于那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来说,相应地抬高积点的门槛,促使他们把时间利用起来,免于荒废。总之,在改革完善积点管理模式的时候,应该注重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让学生自愿参加,积极参加,真正发挥作用。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否可以考虑,设立相关制度,要求学生大学期间必须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专业相关实践,促使学生不仅走出宿舍,更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勤工助学和实践部相关部门应提供一定的条件和保障。
2.思想引导
学院整个思政条线都要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理念渗透。我院学生生源素质相对比较低,学习能力等方面比较薄弱,所以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时间管理的引导,那么很多自律性差的学生就会容易陷入迷茫和失重状态。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利用思政条线,例如主题班会、思政课堂及相关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这其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在此认识基础上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
3.教学理念及方法
面对今天这样一个网络世界,面对网络新生代,老师也要通过适时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对授众对象。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课后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课内的学习任务一定程度地转化为课后任务。另外,对于职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更愿意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尽力开发每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课后更多地参与到一些实践活动中,既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于互联网这一头猛虎,我院辅导员们提出,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互联网课题研究、学术探讨,从而在刺激其大量查阅有效知识资料的同时提高其对互联网的利用率。类似这样,需要每个老师发挥智慧进行引导。
(二)学生也该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培养自我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应该在大一开始,就有意识进行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规划好三年大学生活。大部分专业老师提出应把时间花费在自己今后的专业拓展上,以增强自己将来的竞争力。而主任则是对学生们提出多读书多看报以陶冶自己的情操,社团活动也可以分散一些精力。或者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辅导员则提出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这些建议,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好好思考并付诸行动。
四、结语
这次调查既是一次全面认识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机会,又是推动我院学生自律意识及时间管理能力的实践。而参与这个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本身,对于我们来说,是课余时间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只要适度地引导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4).
[2]周晓燕,聂丽霞.学习时间管理研究.基础教育,2011(6).
大学生健身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街舞;健美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39-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陈尊(1982-),男,安徽合肥人,助教,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一、前言
现代教育发展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树立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主动地掌握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充分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突出个性的良好发展。街舞作为具有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体育新型项目,由于自身的特色与功能,越来越多被大学生所接受,也为高校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可能。
二、街舞起源及特色
街舞,就是所谓的HIP-HOP DANCE(中文音译为“嘻哈舞蹈”)。 HIP是指臀部,HOP是指单脚跳,HIP-HOP则是指轻扭臀部的意思。它是一种民间舞蹈,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与涂鸦(GRAFFITI或WRITING)、打碟(DJING)、说唱(MCING)这些同时代产生的黑人地下文化并称为嘻哈四大元素,HIP-HOP就是各种街舞的总称。街舞起源于美国街头舞者的即兴舞蹈动作,这些街头舞者以黑人或墨西哥人为主,他们生活穷困,孩子们成天在街上跳舞,并自然而然地形成各种派系,发展出不同的风格。街舞与其他舞种的区别:基本律动UP-DOWN,是贯穿于HIP-HOP的每个动作,给人的感觉是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似乎都是灵活而弹动的,随时都会随着音乐节拍而保持伸缩的动感。街舞注重身体的协调,跟着音乐律动,这种新风格的舞蹈很快掀起了一股风潮,它是全世界开始流行NEW SCHOOL的起源。“街舞”最好地诠释了健康、时尚与动感,表达了一种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自我的愤怒艺术,虽然强调一些表演性及技巧的难度,但本质上还是年轻人借以释放精力、宣泄激昂情绪的方式[1] 。街舞运动所特有的刺激性、放纵性、宣泄性、冒险性,能释放人的心理潜能,减轻心理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的都市人越来越感到生活的负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街舞的运动方式来调剂生活。
三、高校体育教学引入街舞的可行性分析
1.开展街舞教学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课程建设已经牢固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许多专家与体育工作者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衍生出如“快乐体育”、“成功体育”、“终身体育”等各种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对促进教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2]。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各高校也对体育教学进行了许多有实践意义的尝试。许多受欢迎的休闲体育项目走进了课堂,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大学生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个性发展、竞技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大学体育十分注重开展特色运动项目,以多重角度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使其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进入社会后仍然能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从而具备终身体育能力。街舞健康、时尚与动感等特点正是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2.开展街舞教学是适应现代大学生的文化发展需求
作为一种青少年所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街舞在全国各地已经广泛传播开来。无论是作为健身项目,还是社会娱乐活动,街舞都是时尚、健身的结合体,多一份潇洒、随意,少一些循规蹈矩,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健身方式。将街舞引入高校,是高校学子的又一种个性选择。
大学生是街舞的主体,青年阶段的主体文化需求是街舞流行的重要原因。首先,青春期,人的自我意识快速形成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和欲望不断增长。有着很强好奇心,而街舞的技巧性能满足青年人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其次,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着创造与反叛的个性,这是他们自我张扬的表现形式。街舞没有指挥、命令、被排斥和被替换的压力,它在群体中完全是个人活动,非常自由,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因此,大家都平等,且都有机会展示自我魅力,同时也要尊重他人表演的权利,并予以欣赏。这意味着自主、独立、平等、自我支配性的权利和地位的获得,而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街舞又是“流行”文化,它动感十足,本身具有流行品质,而大学生往往是“流行”的带头者和最强有力的支持者,所以虽然从诞生到流行只有约三十年的时间,但所到之处掀起的流行风暴,引得许多大学生持续“发烧”[3]。从字面上看,HIO-POP是轻扭摆臀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它的休闲娱乐特色。它是大学生在工作、学习、睡眠和其他必要的活动之外用于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就运动本质和发明初衷来说,是寓运动于娱乐之中,强调休闲的娱乐方式。大学生精力旺盛,追求个性,娱乐与运动的二合一是最适合他们的休闲方式。同时,作为休闲文化,街舞也是青年人进行情绪宣泄的途径之一。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使大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缓解由于长时间的学习而带来的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在跳街舞时可以随心所欲,沉浸于毫无拘束的舞步中,这非常符合“快乐体育,休闲体育”的宗旨。同时,街舞创造的是一种新的文化生存空间,它是在不断突破旧的、不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规范与生存格局的基础上形成的。街舞于20世纪90年代才在中国开始流行,是新兴的运动项目,而青年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那些陈旧的东西已不能使他们感到新奇,所以街舞更让大学生欣喜。
3.开展街舞教学是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完善的要求
现在较流行的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舞蹈和美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体育项目, 该项目动作新颖别致,音乐优美和谐,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作为一门重要的选修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4]。随着时代的发展,健美操的变化日新月异,社会及学校对健美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健美操课程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安排上一般为16周,共32课时。时间较短,教学效果延续能力不强。在江汉大学部分学生调查报告中显示,80.2%的学生认为健美操课程中,应适当的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喜好设置课程内容,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激情与主观能动性。在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来推动其向前发展,学生心中的健美操是创新的,是健康活力的,那么将街舞引入健美操课堂应该是符合学生期望及目前教学现状的要求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选修健美操课时提出希望增加新颖的教学内容,例如:街舞、爵士、有氧舞蹈等。街舞与健美操在起源、发展过程、运动技术特征、美的表现形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似的健身效果,但是街舞更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引领时尚潮流需求。根据街舞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运动量,提高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对完善大学健美操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在当代高校体育课堂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值得在高校中进行推广。
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街舞教学的要求
现在有一些学校进行了街舞教学的尝试,从教学效果上来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街舞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开展街舞教学应该通过引进相关人才或进行专业进修形式提高专业老师的技术理论水平;第二,在街舞教学计划制定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区分教学层次,确立各种教学目标,拟定教学方案。第三,在街舞教学的组织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场地设施、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因素的进行有效配置和调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四,要掌握街舞教学特色,教学过程进行针对性、适时性、客观性、灵活性、经济性和特殊性的控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五,在健美操课程中引入街舞内容要把握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发挥二者优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第六,街舞教学要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风,张金.街舞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科技园地,2007,(8).
[2]董颖.对普通高校体育课中推广街舞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