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律与生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律与生活范文1
目前对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无非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论述,一是要从教学的设计上实现生活化的教学;二是从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三是从教学的评价上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总而言之,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活化教学的解读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课程设计上实现生活化。一是要在教学的目标上贴近现实生活。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所期望实现的结果,它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选择依据,因此,教学目标的设置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比如,教学目标要从重视理想过渡为重视现实。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德育教学中对学生寄予了高度的厚望,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育实现思想的转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教学目标脱离了现实,仅仅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目标。高职学生是普通的学生,他们不是完美的,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现实的教学目标,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的目标。再比如,由于高职学生的能力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差异性,所以有必要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每一个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所受的教育都不同,这使得他们在思想境界上存在不同的层次,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可操作性与接受性,一些听起来很美好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难以操作。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不同学生的特点,将个性与共性相结合,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找到努力的方向。二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首先要保证教材是源于生活的,与生活相联系的教材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被学生所接受。同时,教材的生活性特点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特征,体现时代性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道德也不断受到冲击,与之相应的德育教育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充满时代气息,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素材要能够体现高职学生的矛盾与困惑,选择他们关心的问题,用这些事件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感悟与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二,教学的过程要体现生活化。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生活化的教学应该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主要目标,德育教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封闭教育,而要与社会和现实接轨,不然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一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途径要与生活相接轨。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途径,说得再多都不如亲自做一次,因此,高职学生需要社会实践来加深对道德的体验。除此之外,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下,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化的途径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二是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生活。首先是德育教师要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知识源于生活,而各种问题的答案也在生活中,高职学生在进校之前都有带着对生活的疑问接受教育的,教学的过程就是释疑的过程。其次,发挥三种合力的综合作用。家庭、学习和社会三种教育力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从最初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同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渲染,如果这三股力量能够一致用力,才能呈现出德育的效果。
第三,教学评价体现生活化。教学评价要做到回归生活化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要回归生活,这是要求德育教学评价要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都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尤其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教师需要根据客观情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评价需要坚持多元化的、以人为本的评价方式。评价不是结果和目的,而是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和提高的动力,为此,要改变过去以成绩论高低的一刀切评价手段,力求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优势中看到不足,形成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标准,促进不同个性学生的共同进步。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思想道德积极向上、品质健康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对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者,目前的评价方式还存在量性评价,过于重视分数的现象。德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不可以用量化的方式来考察。高职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是比较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完善量化的评价模式,将质化与量化的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客观地呈现给学生。
2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问题
首先,目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缺乏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虽然当前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但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理想化的痕迹,高职院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原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对走进高职院校是黯然的心情,因此,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应该让高职学生树立自己的成长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而目标过高会导致其只停留在口号阶段,难以付诸实践。
其次,当前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手段脱离生活实际。当前高职院校对德育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结合的方式进行,有些教师给予的案例较多,有些敬爱是给予的讨论时间较多,但是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素质和道德的主要手段与途径,但是很多教师还将授课方式停留在传统的讲解上,教学方式单一,只有理论教学而无实践操作课,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对上课失去了热情,教师也变得消极怠工。
最后,教学评价忽视了对生活化的评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除了法律知识可以用课堂时间进行理论传授外,思想和道德的教育都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养成习惯,体现教学的效果。但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期的坚持,再加上学生在生活中道德修养的表现教师并不是完全掌握,往往对这部分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这难免会流于形式。随着教学评价的日益改革,教学评价逐渐加大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但是学生的思想与道德以及法律的修养难以用分数来衡量,在这种矛盾下,德育教师只有通过课堂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会存在课堂上思想道德表现良好,但是现实生活中却缺乏道德的约束能力,不能很好地践行道德要求的现象。
3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第一,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的设立要考虑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必修课程,但是高职学生都是一个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将国家的德育方针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二是重视教学目标的生活性和现实性。德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目标过于理想化则难以实现,最终会沦为空想。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顾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操作性。三是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应该体现其完善学生人格的特点。人格的完善才是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正处于人格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如果教育得当,会成为学生人身的营养。与此同时,教学目标生活化的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分层次和循序渐进为原则。
第二,教学方法体现生活化。一是重视养成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需要漫长的时间,与其生活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需要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思想、道德与法律的知识。二是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多用案例的方式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模拟和体验当事人的态度,从而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行为,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学方法。
法律与生活范文2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法律知识;现实生活;联系
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展开,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核心,它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与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初中生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在思想上正在逐步发育走向成熟,为了能够积极健康成长就必须了解并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利用法律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难题。初中政治课法律知识教学的开展,需要将理论教育与现实实例结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政治课法律知识教学的意义
1.教授法律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今充裕的物质条件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学生在家长的庇护下成长,缺少约束与教育,使得更多的初中青少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性格,甚至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积极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法律的约束,进而约束他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自制力,从而形成正确的守法理念。
2.法律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
初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力与判断力,然而由于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的差异使得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社会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法律知识,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列举案例来为学生解释一些违法现象,解说一些法律常识,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产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才能对一些社会现象从法律的角度产生独到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法律知识教育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的方法
1.教师主导,解答式教学
政治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价值观的引导,具有一定的说教、引导特征,特别是法律知识由于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权威性、强劲的理论性,需要教师发挥必要的主导功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与引导,侧重教师对法律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内容与特征,从而收获必要的法律知识,具备积极的法律意识。同时,也要采取解答式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这样才能有效解除学生疑惑。
2.结合案例,引入学生现实生活
法律知识相对理论性强且抽象,单纯的法律条文或理论的灌输难免会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这样就必须结合生活案例,引入学生现实生活,将法律知识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教师也要本着兴趣引导的原则,注重案例的生活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将案例以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的语言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说案例中的是非,自由发表看法,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用更加犀利的眼光去理解生活、观察生活,从法律的角度正确分析现实生活,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达到形象化教学的目标。
3.丰富教学形式,社会实践引导
法律知识教育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学课堂中的理论灌输,因为学生即使熟背了法律理论知识也不意味着就能够科学地运用法律,因此,要适当丰富创新法律知识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法律知识学习。例如,可以邀请专业的法律人员来校进行讲座,为中学生输送必备的法律常识;组织学生亲临开庭现场,旁听法庭审理与宣判;鼓励学生参加法律宣传活动,从思想与行动上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掌握法律理论常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法律知识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意义。
此外,法律知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将学生约束到一定的条条框框之内,而是要积极开拓、创新思维,在牢固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发挥自身能力,能够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法律,积极理解并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环境以及他们所养成的处事风格,也就是要将法律教学同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力争实现对每一名学生的正确法律教育与积极引导。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课法律知识教育必须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案例来解说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效率,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毅鹏.书本知识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初中生之友,2011(12).
法律与生活范文3
第一,重视家庭伦理的规则。过日子就要有家庭,家庭必有夫妻、父母与子女。男女不能随意结合,必有规则,中国人的第一规则便是家庭伦理规则,其中包括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则,夫妻之间的规则。这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第一准则。第二,重家庭财产的规则。古代中国,平凡百姓,数间草房,几头耕牛,数亩薄田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人看重财产,决不会随便让与。中国也有过土地私有制,否则宋代以下田土买卖不会习以为常,所谓“千年田换八百主,今日一年换一家”。但这个视自家财产不可轻与他人的观念,并非以个体为本位的“个人权利之私”,而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伦理个体之私”。第三,重契约履行的规则。这三种规则塑造了宋代人的生活原理与文化意义。
首先,家庭生活中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父母子女之间财产关系的分配虽受分家习惯支配,强调诸子均分,但这并非是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界定,而是基于生活所需的异财同籍,是和谐思想下的相给相与,不是你我之间的权利义务。
其次,中国历史上,无论是田宅还是牛马等动产,都在绝大多数时间内为私有制,但是这个私有制存在着诸多附加条件,宗法乡族与国家皆在此私有制上留着权利,构成现代民法意义上的所有权负担,如国家赋税、田不出族、房不离宗等。故私有制神圣在中国历史上不曾实现过。即便是如今的民法,在土地不是私有的情况下,完整的物权无法建立,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如果离开了党的政策及其特别民事法规,仅靠制定民法典、单行的物权法、侵权责任法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最后,中国文化以善为本位,以诚信为导向,国家制定法以惩治罪恶为依归,司法中的民事判决倡导示信于证,各种契约的履行以诚信为本。
综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结论:
法律与生活范文4
关键词: 科技词语 汉语词汇 生活化 发展规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也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是全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交际工具,这就决定了语言的稳定性。人类利用语言相互交流对自然界的各种认识,交流各种社会经验,如果语言要很好地发挥这种交际工具的作用,就必须敏锐地反映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各种认识和各种社会经验,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语言的这种交际工具的属性,决定了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使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这在语言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更多的科技词语的出现,以及科技词语的生活化。
所谓科技词语是指在科学技术上运用的专门用语,是表述某学科、某技术领域内科学概念的词语。从意义内容上来看,科技词语可分为信息科学、物理、生物、地理、天文航天、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气象、交通、军事、医药等几个小类,例如,防火墙、辐射、蛋白质工程、断层、黑洞、太阳能、水体绿化、大气候、接轨、导弹、生物疗法等。科技词语在产生之初,主要运用于科学技术的研究、交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浓厚的科技性,其重要的特征就是语义内涵单一、严谨、精确,不允许内容模糊,有歧义。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一部分科技词语突破专业限制,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民大众所掌握。它的从无到有、从有到词义的发展、演变、扩展,如同汉语其它普通词汇的发展演变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汇的发展规律。
一、简约化规律
词语走出学科、专业限制进入大众生活中后,就由原来的几个音节缩短成两个或更少的音节。例如,空气调节器简称“空调”;电化教育简称“电教”;微型电子计算机简称“微机”;能源消耗简称“能耗”;科学研究简称“科研”;汽车修理配件简称“汽配”;监视和检测简称“监测”;妇女流产简称“人流”;“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简称“四个现代化”,再简称为“四化”,等等。在保持原义的基础上,这些科技词语由原来的几个音节大多缩略为两个或更少的音节,形式上更为简约。科技词语要求严谨、精确,表述不能随意改变,但一旦进入生活领域后,这种约束力就大大减弱了。这一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是任何语言总是向着简单、经济、便于交际的方向发展的。
语言是交际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传达信息、表达感情时总是力求简便。这些词语缩略后长度减短但表达的概念不变,起到了简洁的修辞效果。“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必然不断得到发展、丰富和完善,而表达的手段则日趋简单和方便。这种内涵的不断丰富和表达手段、形式的不断简便,是语言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内部规律”。[1]现代汉语单音节和多音节向复音节转变是语言发展的一个规律,同时从交际的角度看,多音节词语的存在无论对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而言都费时费力,这不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缩略语是语言精简的结果,它使用的语言符号少,主要的信息显豁,易于识记和交际,这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经济简约、迅速高效的原则,也符合人们求简趋易的心理。所以科技词语一旦突破专业限制,进入生活领域,作为普通交际语言时,它的缩略就应运而生了,而这种缩略正是词汇简约化规律的有效反映。
二、丰富化规律
科技词语最初产生时都只有一个义项,这也是科技词语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且每一个词语都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单一性、系统性,不仅只标记一个概念,而且力求精确,与相似的概念相区别,在一门科学或技术中,每个术语的概念在这一专业的整个概念系统中才能规定。它“排斥生动形象、附有感彩的词语,文中不用叹词、语气词、儿化词和口语词”。[2]
后来一部分科技词语进入日常用语后就不只具有一个义项,而是由一个义项发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例如“焦点”一词,本是物理学术语,《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1)某些与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有特殊关系的点。如椭圆的两个焦点到椭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和是一个常数。(2)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或抛物面镜反射后的会焦点。(3)比喻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3]
“焦点”本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是光学系统的重要概念之一。透镜(或凹面镜)将光线汇聚所形成的点,因光线聚成一点可将物体烧焦而得名。现在又引申出了比喻义,即比喻事情或道理引人注意的集中点。例如:(1)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有九层楼高,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中心焦点温度达4000℃。(2)一盆价值估计达1亿港元的“报岁兰”是全场焦点,不少市民闻讯特地到兰花展来一睹它的风采。
再如“弹性”,《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1)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2)比喻事物以实际需要可以加以调整变通的性质:弹性立场、弹性外交、弹性工作制。从对弹性的解释可以看出弹性有两个义项,一是物理术语: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变形后,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例如:(3)纤维无拈曲,虽不能纺细纱,但柔软纤细,弹性好,耐压,适宜做座垫和枕芯。(4)骨中含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所以骨的弹性大而硬度较小,容易弯曲发生变形。二是比喻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等伸缩性。例如:(5)驻足不前,成交量自然逐渐减少,极难恢复往日的成交量水准,股价弹性大减。(6)入境处和香港政府各部门已做好准备,将灵活和有弹性地调配资源。
又如“克隆”,《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1)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2)比喻复制(强调跟原来的一模一样)。例如:(7)一位美国科学家17日在伦敦宣布,他克隆出了一个人类胚胎并于两周前将其植入了一位妇女体内。(8)银行的网站也采取了添加“防伪标识”等措施,以防银行网站被黑客克隆。
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词义是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词义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词义是一个历史现象,由于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改变,原本相对稳定的词义也会发生变化。科技词语由原来的一个义项发展演变为两个或多个义项,不必另造新词,减轻了人们学习的负担,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是词汇发展的丰富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科技词语常常通过比喻、引申、借用等方式在原意的基础上衍生出其它意义。这些衍生出来的意义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使话语变得幽默风趣、生动别致,能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应用到文学作品中,扩充了文学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语言不断更新。它由一个义项发展演变为两个或多个义项,并且增加了词语的修辞效果,丰富了语言,有效地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抽象化规律
语言结构成分抽象化规律,在一切语言中都起作用。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由具体事物中所抽离出的抽象事物的描述会有点含糊不清,有时也会有些含糊不清的指称对象,例如,“快乐”,当作为一个抽象化时,可以指涉能使人快乐的人、事物。抽象化使用了简单的手法,将其具体的细节保留成含糊、或无定义的样子,这类词语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
语言的抽象化规律在词汇上表现为抽象的意义在具体的意义上发展而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些较为具体的语言事实转化为抽象的语言事实,抽象的程度不断增加”。[4]比如“硬件”、“软件”,这是科技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物。硬件是计算机硬件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的统称。从基本结构上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储存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现在也借指生产、科研、经营等过程中的机器设备、物质材料等。软件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指挥计算机进行运算、判断、处理信息的程序系统,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现在也借指生产、科研、经营等过程中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例如:(9)从今年开始,北京王府井将从硬件设施、经营理念、经营结构、信息化程度等六个方面进行升级。(10)集中力量加快南宁市及相关城市机场、港口、道路、市政、通信、旅游、宾馆、口岸等硬件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南博会相配套的管理、服务、人才等软件建设;统筹谋划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会展、商贸、旅游、信息、房地产、咨询等产业经济。
“群体”本是生物术语,指由许多在生理上发生联系的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整体,如动物中的海绵、珊瑚和植物中的某些藻类。现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整体,例如,英雄群体、企业群体、建筑群体。
词语的概念有从具体到抽象运动的趋势。“硬件”和“软件”本是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进入大众生活后,也用来借指生产、科研、经营等过程中的机器设备、物质材料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群体”原为生物术语,现在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整体。它们都在原概念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新的概念,且这些新概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具有共同的特性。无论是“城市机场”、“港口”、“道路”还是“市政”、“通信”、“旅游”、“宾馆”、“口岸”,总的来说都属于设施建设。例(9)只提到“硬件设施”,没有具体说明它所包含的内容,虽然指称的“虚”、“泛”,但覆盖面广,泛指一切基础设施。“英雄群体”、“企业群体”、“建筑群体”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样的英雄、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建筑,都统称一个“群体”。这些词语在原来有着具体的指向、意义明确的基础上发展出抽象的指向、意义含糊、无定的意义。
科技词语是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而出现的,它代表着词汇的新生力量,当它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进入大众生活后,在形式上由原来的几个音节缩略为两个或更少的音节,形式更为简约;在意义上,由原来的一个义项发展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意义更为丰富;在概念上,由原来的一个具体的概念发展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概念更为抽象。作为新词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发展、演变在某个程度上可以反映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可以揭示词汇发展的某些规律和特点,这对于词汇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本和.谈谈汉语中的缩略语[J].河南大学学报,1989,(5):95-97.
[2]杨靖轩,刘爱兰.用科技词语充实普通词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150-157.
法律与生活范文5
【摘 要】小学英语科目在我国的系统教育起步时间并不算长,虽然受到的关注目光较多,投入的教研力量也在增加,但无可否认的是,小学英语课堂还残留着不少传统教育思想,缺乏富有生命力的教学导入。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还不容乐观,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小学英语教学转变观念,注入活力,要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丰富多彩的,是容易掌握的,从而走向学生主体化、个性化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引趣,因为学生刚刚踏入英语的天地,会有想了解的好奇,也有陌生的不适应。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只有将兴趣引导作为教学主线才是正确的方向。当学生融入到英语的空间,自然会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点,从各个角度展开教学设计。
一、善用体态语言,让教学生动活泼
教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路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第一印象,对英语的趣味感知,都是直接来自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都会牵动牵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导引作用,将单纯的口头教学语言拓宽成更有带动力的体态教学语言,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表情,也可以是略夸张的肢体动作等,这样既能化解严肃,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快速“活”起来。例如,在三年级课文In the library的学习中,我就利用课文定的环境,在单词学习和课文理解中融入了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我挥舞着双手大声喊到: Good morning, students.学生们看着我夸张的表现忍不住笑起来,我接着引导:如果这是在安安静静的图书馆,大家会怎么做。“赶紧跟老师说小声点。”“引人注意会很难为情。”我竖着手指在嘴上“嘘”了一声,皱着眉,眼睛四周望着,特别小声地说: Don’t shout.这下学生们笑的更开怀了,几个动作和表情就将学生们引入到学习课文的热情中来,后面的内容,学生们都学得兴致勃勃。
二、注重多媒体工具,让理解形象具体
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如今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普遍,多媒体工具的影音效果为学生们带来了更直观的学习印象。但是不少教师却容易陷入多媒体应用的误区,也就是滥用多媒体,过于形式化,有的教师不精心选材,认为学生感兴趣的只是多媒体这个媒介。其实不然,要将多媒体应用得当,必须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成功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多媒体工具成为一条醒目的课堂引线。例如,在进行四年级I can play basketball的教学中,我发现课文的插图特色性不强,于是准备了PPT图片,从第一页的a basketball实物介绍开始,学生们就有了眼前一亮的神情。我笑着说:同学们,这可不是一般的篮球,而是大家都熟悉的NBA专用basketball哦。“哇”,一片赞叹声,接下来出现了姚明打篮球的画面,熟悉的名人让学生们再次激动起来,我顺势带入课文内容:Can Yao Ming play basketball?”“Yes,he can.”全班几乎齐声说,我补充道:He can play basketball very well. look.一番多媒体图片引导后,教学过程格外顺畅,学生的理解力明显提升了,课堂气氛也乐融融的。
三、展开生活化引导,让课堂熟悉亲切
新时期教育思想提倡人性化,生活化,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少一些僵硬的舒服,多一些实际体验。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单调枯燥的讲解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让学生的接受力加大容量,加深记忆,就一定要重视生活化的引导,不要让学生脱离了语言的源头,忽略了语言来自于生活的本质。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切身的体验,能够让学生获得更直观、更详细的体验,因此,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文内容将生活周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认同接受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深入探究。例如,在四年级课文Seasons的学习中,课文内容比较概括,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我联系当前初夏的季节实况,问学生们:除了Ice creams和swimming,你们还能想到有关summer的什么事物?学生们不吭声,于是我让学生走到窗口观察校园,很快有学生高兴地说:大家都穿着短袖。“不错,In summer, we wear T-shirts.”接着我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There are many flowers ”学生开口了,我连连称赞。有了好的开头,对剩下几个季节,我也顺利引导学生们拓展了生活思路,学到不少新知识。
四、巧设合作竞赛,让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英语教学着重于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学生总是在背记中打圈,而新时期英语教育更看重于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实践应用,而通往学生思维之路的桥梁往往缺少不了充实、快乐的课堂体验。一方面,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英语实践,能够均衡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让他们互动带动,取长补短,锻炼思维;而竞赛的形式更激起学生们的求好心理。另一方面,合作竞赛作为别开生面的课堂活动能够轻易带动起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学得毫无压力。例如,学习到三年级课文What time is it时,我为学生们安排了这样的分组竞赛: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出一个时间场景,以最有新意者获胜。每个小组都相当投入,有的默契配合,有的细致分工。最后的结果展示中,有的小组中规中矩制模仿了课文的漫画形式,有的小组是用杂志贴图的形式,最让我满意的是冠军小组,他们用硬纸做了一个立体的闹钟,而分针展开来就是一张图文并茂的场景对话卡片。分组竞赛让学生们一边动脑一边感受学习的快乐,一举两得,学习效率节节提升。
法律与生活范文6
[摘要]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47.7±5.3)、(48.7±5.0)分]低于对照组[(54.2±6.2)、(52.4±5.6)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78.56±3.76)、(79.46±3.95)、(78.38±3.72)、(76.95±3.53)、(77.57±4.18)、(75.54±4.86)、(79.26±4.92)、(78.32±4.28)分]均高于对照组[(74.15±4.11)、(75.20±4.10)、(73.90±4.37)、(73.24±3.45)、(74.05±4.15)、(72.18±4.23)、(74.64±4.36)、(73.88±3.94)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 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激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激励式护理干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b)-0132-04
The effect of the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mental state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with anxiety-depression
CAI Jianli DAI Lixue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zhou Cit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Zhejiang Province, Huzhou 31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mental state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with anxiety-depression. Methods 11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nxiety-depress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general profess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general professional nursing of disease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anxiety-depression.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ve scale (SDS).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quality of life scale (SF-36). Results After one month of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7.7±5.3), (48.7±5.0) point] were bot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54.2±6.2), (52.4±5.6) point], the difference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1). After one month of intervention, the life quality score such as the scores of total health, physiologic function, physiological role, somatic pain, vigor, social function, emotional role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8.56±3.76), (79.46±3.95), (78.38±3.72), (76.95±3.53), (77.57±4.18), (75.54±4.86), (79.26±4.92) (78.32±4.28) point respectively]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74.15±4.11), (75.20±4.10), (73.90±4.37), (73.24±3.45), (74.05±4.15), (72.18±4.23), (74.64±4.36), (73.88±3.94) point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ere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 0.01). Conclusion The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nspire the confidenc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ombined with anxiety-depression to overcome the disease, and can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and life quality.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spir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Anxiety; Depression; Life quality
[基金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ZHB01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的器官病变,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并发焦虑抑郁情绪,为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有文献认为[2],对于此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尽早给予相关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了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3]:①符合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②焦虑抑郁患者;③有一定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④自愿参加研究者。排除标准[3]:①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②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或智能障碍者。观察组55例,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6±7.5)岁。对照组55例,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1±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常规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入院后即由护士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初步对患者性格、文化素养程度及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做出评估。①健康教育: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到一定的医学知识,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更好的认识,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②激励干预:对于患者的任何努力和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患者感觉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增加患者面对困难与挑战的信心。同时,改善病区环境,经常与患者交流,减少其后顾之忧。③心理支持:让患者的1名以上亲属共同陪伴,帮助患者建立信心,针对患者焦虑、恐惧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运用语言技巧,发挥信息支持的作用,促使患者亲属关心鼓励他们,让其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温暖,消除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参考文献[4-5]制定标准:采用Zung撰述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有36个条目,8个维度,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7.7±5.3)、(48.7±5.0)分,低于对照组[(54.2±6.2)、(52.4±5.6)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 < 0.01;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
2.2 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5.871、5.549、5.789、5.574、4.432、3.868、5.212、5.660,P < 0.01)。见表2。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本身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活负担,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生理压力,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使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终可能导致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出现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以及抑郁、敌对、焦虑等心理障碍[6]。吕云霞等[7]采用SAS和SDS对冠心病监护病房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较正常人群更易发生抑郁焦虑状况,SDS标准分(50.96±11.45)分与SAS标准分(45.78±9.65)分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做相关性分析得出女性患者的抑郁症状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老年(≥ 65岁)、经济状况差者焦虑及抑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文化程度低者,焦虑的发生率高。谢南姿等[8]对7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了平均(8.0±5.8)个月的随访测评,应用综合性医院情绪测量表、贝克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分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基线期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后抑郁程度虽然呈现自然下降趋势,构成比例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仍需早发现,早治愈。
心内科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决定了患者的预后,良好的护理能够保证医疗安全和救治的顺利进行[9]。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中[10],激励式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及情感支持[11]。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给予患者持续的生理、心理、体力支持,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从而缩短治疗过程、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2]。本研究中,笔者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专业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提示激励式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生活质量成为临床研究备受关注的结局变量[13],而整体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均有显著的作用[14]。文献还认为,根据SAS、SDS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定,从而对负性情绪实施综合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张登科等[16]采用综合心理干预的方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1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SAQ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有显著增加,SCL-90量表中各项分值均显著降低,结论认为综合性心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式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激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焦虑抑郁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宇,杨莉莉,陈晶,等.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13-3514.
[2] 吴勤,刘文娴,赵晗,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4):27-29.
[3] 黄国明,黄绍烈,钞雪林,等. 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1,32(9):68-69.
[4] 郝爱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11-112.
[5] 李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积极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4):246-247.
[6] 王珠秀,侯瑞田,赵红莲,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研究[J].河北医药,2009,31(13):1582-1583.
[7] 吕云霞,刘东亮,郑明空,等.我院CCU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83-2383.
[8] 谢南姿,马文林,刘光辉,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随访[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1):49-51.
[9] 王幼糯,许一平,杨科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诊救治与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09-110.
[10] 陈璐,王芬.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肿瘤病人化疗呕吐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8):1299-1300.
[11] 施宇,殷艳玲,刘文平.激励护理对神经内科康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9,23(23):2131-2131.
[12] 郝爱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11-112.
[13] 马文梅,郭秉青.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4):267-269.
[14] 连萍红.整体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6):134-135.
[15] 张娜,甄莉莉.综合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264-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