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1
20__年暑期普通高中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帮助广大教师整体把握、[!]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和有效实施高中新课程,促进我省高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培训对象与条件
培训对象为全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师,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报名,全员培训,原则上不得缺额。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中“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要求,对学校尚未开设的课程,也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
高中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培训期间平均每天学习视频课程2学时,每天参与学校及区域组织的面对面研讨和在线交流研讨时间不少于4小时。
三、培训时间
全省高中教师按市地分两批培训。
第一批:7月13日—25日(淄博、烟台、东营、枣庄、潍坊、泰安、临沂、聊城)
7月13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14日—25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第二批:7月27日—8月8日(济南、青岛、济宁、日照、威海、莱芜、滨州、菏泽、德州)
7月27日,完成公共课程的学习,6学时;
7月28日—8月8日:完成各学科6个专题的研修;
高中政治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0天,每天6学时,共计60学时。其他学科课程学习时间为12天,每门学科课程分为六个研修专题,每个专题2天,每天学习6小时(其中观看视频2小时,其余时间为教师面对面研讨、提交作业和参与网上研讨时间),共计72学时。
每个专题第一天学习通过高中新课程的视频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进入情景,直面问题和不同观点,各抒已见,互动交流,并以作业或讨论等形式,发表看法,分享智慧。第二天学习,通过视频讲课、专家文稿、相关文章、评论、课程简报,学员提交作业及互动交流,获得相关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各学科研修进度以课程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培训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集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教师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研修平台参与讨论。
四、培训方式
采取远程网络研修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远程培训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管理与互动研讨。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校管理优势,推动远程网络为平台的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
——学员学习:包括学习视频课程、参与面对面研讨、参与在线研讨和专题讨论,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与指导教师及课程专家互动答疑;
——指导教师:组织、督促学员学习,进行学习指导,评判作业,点评学员观点,组织并引领学员进行研讨;
——专家团队: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网络平台系统:提供学习资源、交流平台,记录学员网上学习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互动研讨点评情况、讨论记录和作业成绩等,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培训工作流程
1、管理系统数据审核(6月1日—10日,各高中学校)
各高中学校利用已经注册的“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补充、修订、审核确认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及个人信息。
2、综合管理培训(6月9日,各市教育局)
各市教育局选派相关人员参加省项目办组织的集中培训,熟悉“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了解数据审核、报名、编班以及指导教师配置等工作要求与流程。
3、报名、编班和配置指导教师(6月11日—15日,各高中学校、各市教育局)
各高中学校利用“山东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填报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本工作于6月10日—13日完成。各市教育局按照区域就近原则(以县区为单位,对于教师人数少的学科,各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跨区域,或以市为单位组班),每学科、每100人左右编为一个学科虚拟班级;各市教育局根据相关标准(附件)选拔成立本市的指导教师团队,根据本市各学科班级数,为每个学科班配备指导教师1-2人。此项工作于6月14日—15日进行。
4、指导教师团队及技术人员培训(6月19日,省项目办及各市教育局)
6月19日,省项目办通过山东省教师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对各市指导教师及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各学校领取课程资源,并下发至参加培训的教师手中。
5、熟悉学习平台(6月21日—7月10日,各市教育局、各高中学校)
指导教师、各级技术人员熟悉学习平台,下载整理各类手册,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检查各校培训场所、设备是否正常,为正式培训做好准备。
6、试点培训
6月21日—7月初,拟组织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培训。试点培训方案另行通知。
7、培训实施(7月13日—8月8号):
(1)各学校根据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播放已经准备的课程资源,组织各学科教师观看;
(2)学校在区域教科研部门指导下组织本校学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互动研讨;
(3)各市指导教师在学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下对研讨内容和学员作业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点评和互动研讨。
对于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账号密码错误等问题,由各校技术人员在本校依托“山东教师继续管理系统”予以解决。
六、考核评价
为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省项目办将制定、下发课程专家团队、指导教师团队、技术人员工作手册和学员学习手册;制定优秀、合格组织单位(市和学校)、指导教师、学员评价标准,明确工作职责,量化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2
一、狠抓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山东省10万高中教师暑期远程全员培训工作三年来,我校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获得泰安市暑期远程研修先进单位,2009年获得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组织单位。2010年泰安市初高中教师远程研修现场会在我校举行。今年我校又获得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示范学校。徐春华、张纪广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王栋被评为优秀管理员,王英珠郭金萍陈西强李振郑传军巩玉兵刘晓桑征林苍劲等39为教师被评为优秀学员。
(2)骨干教师培训。我校非常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榜样的带动作用,2010年又有2名教师被评为泰山名师,1名教师被评为教坛英才,1名教师被评为教学新星。2010年9月份,为进一步加强学科课堂教学的跟进、研究和督导,通过150多位一线教师的“公投”,在全体教师中“海选”出了五位特级教师、泰山名师和骨干教师成立了“学科课堂教学指导小组”。该小组是独立于学校教务处、教科所等职能处室之外的“民间组织”,其职责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跟进、研究和指导,二是对于学校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培养和推广,三是负责部分教学督导和教学检查工作。学科教学指导小组的成立,充分证明了该校对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体现了“办名校、出名师、育英才”的办学宗旨。
另外,学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加强教师与兄弟单位的互相交流研讨。2010年4月15日,张校长带领教务处、教科所主任和高三级部备课组长到二中听课学习,共同研讨高三复习课的思路和上法。2010年9月25日下午3点在报告厅举行了一场题为《学校西点执行力》的专题讲座,香港联成教育集团的于兆兴教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二、狠抓教科研课题研究,向教科研要质量
(1)集体备课和听评课制度落实的扎扎实实。本学期在王校长引领下,老师们对于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评课,形成了听者大胆说,教者虚心听,评后认真改的好现象。
(2)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阵地,“十一五”期间有我校承接了了国家科技部课题“青少年科技主题创新活动研究”,省创新教育课题“先学后教模块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市级课题“分层次教学的研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等。2010年“分层次教学的研究”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课题由市教科所专家鉴定并顺利结题。
(3)学科走班的措施得力。在总结高二高三选课走班经验的基础上,高一数学学科实施了“选课”和“选师”走班教学实验。通过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反思、总结、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较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收获。这项实验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三、狠抓课堂教学研究,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1)2010年9月我校实施“校长分包学科”制度,王校长带头分包艺体教研室。每位校长每天都要所包学科参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在校长的带动下,教学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学校形成了“人人关注课堂,人人变革课堂”的好现象。这一做法收受到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专家的好评。
(2)做好第八届创新课评比工作。我校第八届创新课评比活动,老师们特别重视,共有37位青年教师参加。有6位教师推荐到市直参赛,其中李莉(数学)、李玲(英语)获得第八届创新课评比泰安市一等奖;郑海青(语文)、周密(英语)、王兵(数学)获得第八届创新课评比市直一等奖;刘兴华(地理)获得第八届创新课评比市直二等奖。创新课总结会于11月23日召开。会上对创新课的过程进行了总结,特级教师宋士兰、张校长分别对创新课的上法和高效课堂的四个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四、加强网络教研,抓好学校博客群组建设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3
网络研修,一改传统的、呆板的传授模式,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它为学习者的研修提供巨量、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它又以学习者为主体,利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提供动态助学,通过案例学习、问题探索、交流研讨、自我评价等方式帮助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网络研修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互动的局限性,使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和专家们一路同行。
如果把这种高效的新型学习模式嫁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上,一定能对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大的改进。
首先,这种网络研修模式能够顺利嫁接到高中信息教学中,因为在硬件设备上条件已经成熟。
其次,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特别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来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不重视、不想学、不愿学的现状。
造成“学不会”或“我都会”的现象,首要原因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而我们目前的课堂模式多为“设置学习目标―布置任务(任务驱动)―学生讨论―教师演示―学生模仿―作品展示―小组评价”等。教师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教学,不能够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那么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所以“学不会”或“我都会”。
再次,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些操作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对某一问题反复操作,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而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仅演示一遍,然后学生模仿练习,这种演示教学法,学生仅能掌握十之二三,所以学生“学不会”!
第四,教师课堂上讲授的操作技能“学而不能用”或“用得太少”,不能在“应用中学习”,学生会忘记得很快,不可能巩固提高以致熟练掌握。所以“学不会!”
最后,课时少(每周一节),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果没有有效地复习,下节课就已忘得(上接第69页)“一干二净”,所以“学不会!”
“学不会”的东西谁还会有兴趣去学?更何况信息技术又不是高考科目!所以课堂上学生不愿学,课堂纪律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网络研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它让学生“学会”,所以就能产生兴趣,有兴趣就会“想学”,“想学”就能变成“会学”!
1.网络研修可以真正做到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可以充分利用微机室每生一机的有利条件,通过博客、共享文件夹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分层目标、学习任务、技能演示、评价标准、拓展资源等),展开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2.网络研修可以做到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操作技术需要反复学习和练习,远程研修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让资源随时呈现,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教学资源,进行操作练习。
3.网络研修可以解决课时少,不能好好复习上节课内容的问题
教师可以把每节课的教学资源按顺序存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能及时解决上节课遗留问题,复习、巩固原有知识。
4.网络研修还可通过在线答疑、讨论板或QQ等即时通讯工具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即时交流,接受老师的指导或小组合作学习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4
教育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济宁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济宁市于2002年开始规划和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网络,根据《山东省市县教育城域网建设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济宁教育网以济宁市教育信息中心与各县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为骨干,市和县区教育信息中心构建教育城域网接入网,构建了覆盖济宁全市、中小学校园网全部宽带接入的教育城域网络,成为济宁市教育系统进行信息、网上协同办公、网上视频会议、网上教育培训,支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网上备课与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一个基础网络平台。截止到目前,济宁市教育城域网联网的各类学校达1600所。
一、构建市县统一的宽带基础教育网络
济宁教育网建网之初就组织专家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确立了全市网络建设管理的七个统一,即统一的网络架构、统一租赁线路、统一ip地址规划、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外网出口、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管理要求。济宁市教育网主干光纤环网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1.统一网络架构
全市采用统一网络架构和互联方案,即网络采用宽带以太网技术,建立市、县信息中心,市、县信息中心采用光纤环网结构互联,各信息中心到校采用星型结构连接。市信息中心到12个县区信息中心的连接使用三个带宽为1g的光纤环路。东环:市信息中心—兖州—曲阜—泗水—邹城—市信息中心,南环:市信息中心—鱼台—金乡—微山—市信息中心,西环: 市信息中心—汶上—梁山—嘉祥—市信息中心。在环网上启动ospf动态路由协议。各县信息中心再以100m或1000m光纤与学校进行互联,为所属学校提供接入,济宁市中区、任城区及市直属学校直接以100m光纤联至市信息中心。
2.统一租赁线路
考虑到光纤线路投资较大,教育没有足够的资金来铺设专线,济宁教育城域网采用租赁线路的形式进行组网。通过价格和服务竞争,全市统一租赁联通、广电光纤线路进行了组网,有效实现了在合理价格范围内规范建设网络系统,并为线路服务质量提供了保证。
3.统一设备选型
为便于全市设备统一升级、统一培训、统一配置和便于互联互通,12县市区信息中心使用了统一的网络设备。建网之初市、县信息中心统一采购了华为交换机,市使用了8609高端路由交换机,12县市区信息中心统一采用了华为65系列路由交换机,随着网络设备的更新,全市现在已统一更新为h3c系列交换机。设备的高标准和统一选型统一了技术服务标准,节省了人员培训成本和网络维护成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4.统一ip地址规划
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山东大学网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济宁教育网申请到了3*16c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公网ip地址,全市联网学校网络出口的互连ip地址全部使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公网ip地址,由市信息中心统一分配使用。公网ip的使用,一是方便了学校的网站建设,二是方便了对学校的网络管理。
5.统一外网出口
全市统一由市信息中心对外互联。市信息中心以155msdh专线直接通过cernet济南主节点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后根据联网需要,租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出口,实现多出口与国际互联网的互联,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管控、内外互联互通的地市级大型教育城域网络,为构建绿色教育网络奠定了基础。
6.统一技术培训
统一的设备选型和统一的网络架构为统一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于2003年、2005年、2007年在山东大学对200多名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专业网络技术培训,有力地促进了济宁教育网的建设管理和应用,为济宁教育网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以此为基础,全市每年都开展联网学校技术人员的全员培训,为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队伍保障。
7.统一管理要求
为保障济宁教育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一是出台相关规定来规范教育网的管理,二是从技术上来确保教育网的安全运行。
在有关规定上,我们依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用户守则》,与市公安局联合制定了《济宁教育网管理办法》、《济宁教育网用户守则》,同时还印发了《济宁市教育局 济宁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济宁教育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规定》,从管理上确保了教育网的安全运行。
在技术上,市信息中心部署了四个系统平台来确保了教育网的安全运行。一是网络互连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市、县和重点学校光纤线路的物理连接情况,确保物理链路问题的及时发现和畅通。二是流量分析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看网络上所运行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可对病毒和网络攻击等起到预警的作用。三是流量控制系统。由于全市中小学都在网内,为保证对外互连的网络带宽,满足学校的正常网络应用,我们对下载和视频进行了适当的时段性控制,保证外网出口峰值在1.8g左右,确保外网访问速度和网络的正常应用。四是日志管理系统。由于全市联网学校全部使用公网ip地址,通过日志管理系统,可及时洞察和发现每个学校的网络不良信息,保证教育网的信息安全,按有关要求日志可留存90天。
“七个统一”,为全市教育网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管理和维护、应用和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夯实了济宁教育信息化发展和腾飞的基础。
转贴于
二、加强资源建设,推进网络应用
良好的网络架构、1000m主干环网线路,为广大中小学提供了高速、安全、稳定的网络交换平台。网络建设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办公的自动化和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应用,利用教育网络先后建成九大应用系统:
1.教育资源库建设
济宁教育网于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市、县、校三级资源共建平台,平台支持分步建设、分步存储,用户可通过平台在全市范围内自由检索、下载任何一个县区和学校资源库里的资源,也可以自由上传优秀资源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共享。2007年市中心又投入50万元购买了中央电教馆、鲁源、中教育星三家资源库,目前资源库总储量达6t。
2.农村远程教育系统
为充分发挥济宁教育网的带宽优势,2007年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利用卫星系统集中接收存储农村中小学远程卫星资源,再通过教育网向全市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传送资源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为全市农村学校节约了卫星接收系统购置和维护费用达1000多万元。
3.电子图书系统
2005年购买并安装了方正阿帕比电子图书3万册,2009年购置鲁源图书12万册,为内网用户提供便捷舒适的版式阅读服务。
4.电视直播系统
2007年建成电视直播系统,在教育网上实时在线转播3套教育节目和5套综合节目。
5.公文传输系统
2005年自行开发建设了全市教育系统公文传输系统,利用教育网络进行公文传输,为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提供网上文件传输通道。
6.视频点播系统
建立了视频点播服务器,为内网用户提供在线视频点播。
7.视频会议系统
利用教育网络建立了市、县交互视频会议系统,支持全市教育系统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8.网络教研系统
在市、县信息中心建设了市、县网络教研系统,使全市教师利用教育网络开展网络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9.远程研修系统
在市信息中心建设了两个远程研修系统。一个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校长远程培训系统;另一个是与山东省教育厅教师远程研修系统互连互通的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系统。系统利用教育网进行网络交流和视频传输,到目前共培训校长3000多名,一线中小学教师5万多人。
三、进一步提升网络带宽,拓展网络应用和信息服务
随着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等网络设备数量和应用需求的增加,对整个济宁教育城域网络的接入和出口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网络应用和服务产生了一些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为此2011年对近千所农村adsl接入学校启动了校园网接入带宽的升级改造工程。并于今年6月底,把adsl接入学校改造成100m光纤接入形式,以满足学校对网络的需求。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5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大量的科学探究。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实践性,以前,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但是由于课时数、教学资源等原因的限制,往往不能让学生就行充分的探究,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升华。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山东省初中物理学科的远程研修,在研修中我向专家、教授请教了这一问题,得到了专家、教授的精心指导。开学后,我把学到的理论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我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发现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将我的一点不算是经验的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开放实验室。
本学期伊始我想学校领导申请彻底开放实验室,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开放实验室后我觉得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实验室的开放给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才能的场所和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这样做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的能力。在试验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未知的现象,学生也会提出一些有水平的问题,此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解释和答复,从而也能促进老师建立开放性实验室自身水平的提高。
2、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整合物力资源。
将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进行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暑假研修时当专家、教授了解到我们农村中学的条件比较差,不能满足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进行探究时,他们告诉我尝试一下将信息技术带进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这样做了,并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觉得,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成为了“能做实验”的补充、“难做实验”的模拟;复杂物理现象的展示、抽象物理概念的剖析;微观物理世界的放大、庞然物理大物的缩小。多媒体软件的展示比老师的讲解能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其中不乏有适当的夸张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还有很强的艺术气息。现在只要一提多媒体课学生就甭提有多高兴了。
3、把握好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资源。
教学中我发现我们农村中学现有的仪器设备很难满足探究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一方面对现有的仪器进行改进、设计,如:在讲《乐音的三个特征》时我把电阻定律演示板稍加改进拿到了教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我大力提倡学生随手取材和自制教具,对学生自制的教具和学具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可能这些教具、学具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这些教具、学具在使用时学生会感到很亲切,并且有了这些教具、学具还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
以上是我在开发和整合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一点做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山东省远程研修范文6
(一)老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引导者,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尽可能的去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造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英语初学者,需要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但在非英语国家要创造好的英语环境并非易事。所以,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为小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环境,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是我在参加山东省举办的远程研修中学到的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情境:
1.创设直观情境,贴近英语
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是训练小学生良好口语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室的布置也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设置,比如:在墙壁上贴一些卡通图片,这些图片最好是来自教材或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并把课文中的一句话写到相应的图片上,这样不经意间学生接触了英语,无形间就产生了说英语的意愿。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尽可能更多的使用全英文进行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耳闻目染,真正地学会如何运用语言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设活动情境,角色扮演
英语交际学专家利特尔伍德把交际性教学活动分为功能际性活动(Functionc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和社会性活动(Socic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前者是机械性的句型训练,而后者则是在具体情景中角色扮演活动。针对着两种性质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可以分组练习、分层次练习、男女分组练习、分角色练习等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进行英语课本剧表演。如教授“Who is she?”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表演对话。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