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对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母女对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母女对话范文1

2、人间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生活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春风代我把节日的快乐送给您,妈妈,妇女节快乐!

3、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妈妈,是勤劳勇敢的伟大女性。远方的我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4、有一种爱,缠绵细腻,事事无微不至;有一个人,无私奉献,时时关怀备至。在这个一年一次的日子里,请让我真诚地对您说一句:妈,节日快乐!

母女对话范文2

贫瘠的黄土地,孩子们是跃动的唯一绿色

2009年8月29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7级的研究生吴恒正在积极地准备行囊,因为明天他就要和同伴们踏上前往西部的旅途,到“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的宁夏西吉县开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吴恒是湖北荆门市京山县人,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他一直都很关注乡村儿童的教育,所以刚刚读完研一,他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活动,想趁着自己还没有太多顾虑的时候,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些灿烂的回忆。可是吴恒没有想到,那片贫瘠的黄土地给他的感动和震撼,改变了他一生,或许,也改变了那里孩子们的一生……

8月31日下午,经过长达4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吴恒和同伴们到达了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三合村,三合中学的校长早已等待多时。吴恒终于看见了学校的全貌。两栋三层的楼房,这是自己进入三合村后看见的最好的建筑物。旁边学生和老师的宿舍则和当地的居民住房一样,属于泥砖结构。盛夏的校园里没有一株绿色的植物,学校四周都是黄色的土坡。

按照事先的安排,吴恒将担任六年级三班和四班的语文老师。看着眼前这些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吴恒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两个多月的时间,吴恒渐渐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他开始和学生们一起吃两块钱一碗的浆水面,和所有老师一样每天自己担水用,每个周末固定地去学生家家访……

傍晚时分,因为在教室没有开灯,孩子们在操场上借着微弱的光亮看书,吴恒心里充满了疼痛和感动,是怎样的毅力和求知心,让他们能站在零下五六度的操场上饱受着风沙的吹打;他们一日两餐,却依然能在课堂上用最嘹亮的声音读书。吴恒知道。他们就是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充满希望的绿色。

一声弱弱的质疑,道出背后的心酸秘密

2009年12月的一天,干燥的北风将冰冷的空气凝固到了每个角落,但六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却充满了温暖。

吴恒在黑板上写下了“本末倒置”四个字,然后提问:“有哪位同学能帮我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

话音刚落,底下传来了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你的‘末’字写错了!”“‘末’字下面的一横应该比上面的长。”

“呃。那个是‘未’吧,‘未来’的‘未’,不是这里的‘末’。”吴恒笑着挠了挠头。

“真的错了。词典上就是这么写的!”吴恒看到女孩的脸都羞红了,但是语气却还是非常坚定。

吴恒有些不相信,他走到了女孩的身边,女孩将字典上的“末”字指给他看。吴恒分明看见了“本未倒置”四个字,“嗯?”他有些费解,而此时所有的学生们都在望着他,都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拿起字典仔细一看,吴恒终于找到了答案:从外表看,这本字典至少有十来年的历史了,但关键的不是它的历史,而是那些单薄的纸张,薄到能将背面的字迹看得一清二楚,还有那些印刷模糊的字体,这些都足以表明它盗版的身份。

看着孩子们疑问的眼神,吴恒叹了一口气,“这本是盗版的字典。写错了。”听到这个解释,女孩的耳朵都羞红了。接着吴恒开始对班上有字典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字典大多都是哥哥姐姐用过的,破旧不堪,并且在这仅有的三十三本字典中只有六本是正版的。课后,吴恒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愤懑。这里的孩子虽然贫穷,但是他们有梦想,有希望。因为没有更多途径去学习。他们只能信任和依赖那本小小的字典,可是那些盗版的字典却辜负了孩子们的真诚期望。那一晚,吴恒失眠了。

第二天,吴恒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其他老师,同是来自复旦的彭先红随后发现学生用的英语字典也存在盗版情况。她也开始担忧盗版字典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吴恒私下里开始打算,想办法为学生每人配一本正版的字典。他算过一笔账,三合中学目前有六、七、八三个年级,共715名学生。如果为每一个学生配一本《新华字典》《成语词典》《英汉字典》以及一本经典名著,所需要的钱款总额为44402元。

这对还身为学生的吴恒来说,是一个仅凭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吴恒陷入了沉思。两个月过去了,就要放寒假了,可是吴恒却还没有想到有效的方法。

一本正经计划,让他们能站在起跑线上

2010年2月,吴恒利用寒假到北京参加英语培训,他将困惑了自己几个月的事情告诉了老师罗永浩。“你可以上网发贴寻求帮助啊。”罗永浩的一句话提醒了他,吴恒决定通过网络发起募捐活动。

经对一个月的策划和准备,3月20日22点51分,吴恒将自己的设想命名为《一本天上经计划》,并把这个设想发到了自己的MSN和人人网的主页上。他把活动的结束日期放在了2010年6月1日零时,那是最后的期限,也是他支教期满,将要离开他所喜爱的学生的时候。

第二天上完四节课后,带着些许期待吴恒打开了电脑,一条留言映入眼帘:“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动,支持你!虽然不多,希望能帮到孩子们。”复旦学妹高思源的留言让吴恒感动不山,这是第一个关注并支持自己的人,吴恒及时的跟帖答谢。半个小时后,他提供的捐款账号多出了159元,这是高思源支付宝中仅存的余款。

随后一段时间,留言越来越多,大多都是吴恒的同学和朋友,他们都对吴恒的所作所为表示支持。第二天早上,共有l5个同学捐款,金额达到2496元。

3月21日,留言越来越多。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募捐的透明度,吴恒邀请了当地的老师王学珍一起共同监管这些善款。

“一本正经计划”求助信两天之内在人人网上被许多同学转载。到3月23日,捐款金额已经达到了7000多元。而且吴恒的老师罗永浩在自己的牛博网(现名为焉牛博)上还转发了吴恒的求助信,并放在了首页推荐。这样,许多社会人士找到了吴恒,他们不仅捐款捐物,还积极地献言献策。许多网友将求助信转帖到各大论坛或是自己的空间博客中,截止3月25日

00:16,捐款金额达到了45170.47元。短短五天的时间,求助信以惊人的速度传递着,网友们强大的爱心让吴恒提前实现了他的计划。

虽然“一本正经计划”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捐款金额,但是网友们的热情和爱心并没有就此停止。四面八方的捐助源源不断地向三合中学的孩子们袭来。截止2010年4月6日。“一本正经计划”一共接到了70126元,共接受了六百多条一捐款记录。吴恒认真地回复每一条留言,每天整理通过各种形式汇寄过来的钱和书籍,在网上及时地进行更新,反馈给网友,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也增加了网友对本次活动的信任度。

4月7日,吴恒决定实施“一本正经第二季――天使的翅膀”计划,希望能够找到好心网友与当地的困难学生实现长期“一对一”的帮助。吴恒通过详细的家访,将需要帮助的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如实向网友提供出来,网友可自行选择帮助对象,目前该计划正在实施中。

4月12日,通过半个多月的选购,吴恒给全校715名学生配套的三本字典和经典书籍全部发放到了学生的手上,孩子们那声声真诚的谢谢,让这个青年热泪盈眶。

“北京妈妈”来了,爱心有了新走向

虽然吴恒的“一本正经计划”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三合中学的孩子们也因此拥有了正版字典,但爱心并没有结束,许多网友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开始关注其他乡村孩子,他们是不是也在用劣质的盗版字典?

网友“北京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北京妈妈”杨素云退休前在中国邮电大学任教,2010年3月28日,她从女儿邹瑶口中得知了“一本正经计划”。作为一个在教育战线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大学教师,她被孩子们的艰苦和勤奋所感动,读帖时眼中噙满了泪水。他们同样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为什么却要遭受这么多的不公平?他们的要求不多却为什么连最基础的都不能满足?一系列的问题在鞭策着她,让这个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老师深感惭愧。

绝不能坐视不理,“北京妈妈”杨素云想为那些所求不多的孩子做些什么。经过十几天的深思熟虑,杨素云决定去一趟西吉县,去探访其他乡村的孩子,顺便做一项字典需求调查。

虽然理解妈妈的爱心,但当邹瑶得知她要去西吉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妈妈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前段时间才做过手术,现在去那么远的地方,她怎么放心?“妈,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们捐点钱就行了,没必要过去啊,你的身体又不好……”“瑶瑶,我现在退休了,没有束缚了,可以做一点我想做的事,你不要拦我。”邹瑶说服不了妈妈,但又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去,只好跟单位请假,陪妈妈一起去。

邹瑶200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留在合肥一家电子科研所上班。4月15日,邹瑶乘飞机和妈妈在西宁会合,第3天,她们来到了西吉县石寨乡小川村。母女俩一路打听,找到了当地的村小学,经过调查和统计,发现全校近百名学生中,只有27个人拥有《新华字典》,这27本《新华字典》一大半都是盗版的。六天的时间,杨素云和邹瑶走访了三所小学,访问了37个学生家庭,调查的结果触目惊心:大多数孩子要么没有字词典,要么使用的是盗版字词典。整个调查过程中,家长的热情朴实和孩子们的勤奋向上一直感染着她们。

几天的奔波让杨素云因骨折还未来得及痊愈的小腿再一次隐隐作痛,两天后情况越来越严重,在邹瑶的一再劝说下,杨素云只好回北京就医。这次她没有坐飞机而是选择了火车,她想,省下坐飞机的钱可以多买几本字典。临行前,邹瑶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谢谢你带我来,让我感悟了很多。放心吧,剩下的工作我来完成,我会坚持下来。”

回到北京的杨素云并没有闲着,她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告诉了群里的“驴友”们,她要发起一次西部寻爱之旅:每人去西部旅游时,为孩子们带上20本正版字、词典。她希望全北京的“驴友”都来参加这个活动。帖子一发出就有几十个“驴友”回应,杨素云退休后热衷于户外旅行,结识了很多“驴友”,一起跋山涉水几年,让他们之间有了很多的默契,网友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这次旅行。

4月28日,邹瑶回到了北京。她将十几页的调查资料交到了母亲的手上。5月1日,杨素云带领着17名“驴友”踏上了重返西吉的列车。不同的是。他们的背包里塞满了崭新的正版《新华字典》。

“谢谢吴恒的活动,他让我了解了一本正版字典的力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孩子们,也许我们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会将寻爱之旅坚持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驴友”加入到我们当中。”杨索云的话语里透露着坚定。

母女对话范文3

关键词:远山淡影 空符号 文学伦理学

基金项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类委托研究项目“符号学视域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778)

一、引言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凭借《远山淡影》在英国文坛声誉鹊起,作为一个不愿贴上文化标签的作家,石黑氏希望读者认同他的国际化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近年来,东西方评论界从伦理角度对《远山淡影》做了大量研究,契合了石黑氏的创作初衷与“他性人文主义(Humanism of the other)”理想。“他性人文主义”是法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列维纳斯提出的新型人文主义设想,其核心是首先考虑他者的利益。[1]

《远山淡影》中,叙述者悦子采用叙述分层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悲剧。悦子在超叙述层交代了大女儿景子自杀的事实后,背离读者的期待视域,转向主叙述层,回忆了佐知子母女的故事,并在小说结尾将该故事颠覆。读者从碎片般的不可靠信息中提取出一条可靠信息――佐知子即悦子,万里子即景子。回忆中,悦子是回到历史现场,与过去的自我平等对话的他者。本文以小说中的空符号为切入点,从伦理关系、伦理选择、伦理结三个角度透视作者的“他性人文主义”思想。

二、空符号理论

空符号(blank-sign)是一类特殊的符号,其存在与重要性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被一些西方学者意识到,可惜未形成相关理论。云南师范大学的韦世林教授是将空符号系统化、理论化的第一人,她的空符号学说已获得国际符号学界的认可。韦教授将空符号定义为“以直接的‘空位’、‘空白’、‘停顿’、‘间隔’、‘距离’或其代码作为表现形式,对实符号有分隔、提示、衬托作用,在符号活动中显示出必要性、依附性、可变性、单纯性、一次性的一类特殊符号。”[2]61 空符号“与所在的符号活动和符号系统里的‘实符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控制着符号活动的流程与节奏。”[2]58 韦教授结合符号的构成要素及符号所处的空间维度,将空符号分为六大类――一维空符号(口语、音乐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二维空符号(篇章、绘画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三维空符号(建筑、雕塑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四维空符号(定点、流动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多维空符号(人际交往、教育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跨维空符号(科学研究、网络空间等符号活动的空符号)。[2]72 小说中的一维、三维、四维和多维空符号是解构伦理悲剧的重要线索。

三、空符号与紧张的伦理关系

万里子作为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大部分时间却没有发出语言符号,一维空符号是她发送的最显著的空符号。读者心中产生疑问:“小女孩为何不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沉默的间隙,万里子偶尔发送的语言实符却总是和一个神秘女人有关,重复说:“她说她要带我去她家,可是我没有跟她去。”[3]15事实上,万里子口中的“她”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杀婴后自杀的可怜女人,万里子曾亲眼目睹她将孩子溺死在河水中。在正常的认知框架下,读者会将万里子不寻常的语言符号解释为一种心理障碍,将神秘女人解读为万里子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死亡幻象。一维空符号与实符号的交替出现可被解读为万里子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且有自杀倾向。然而,母亲佐知子对这些符号的反应却与读者的期待视域背道而驰。佐知子对女儿发出的一维空符号不予理会,对其有关神秘女人的符号信息给出的解释项是“那是万里子编出来的……小孩子经常干这种事”。[3]20 佐知子为何对女儿的异常符号活动做出有失偏颇的解释?答案隐藏在佐知子自身的符号活动中。叙述者悦子在“体验”与佐知子的交往过程中,将其描述为独来独往的孤傲女人,不愿与那些嚼舌根的邻居们交流。佐知子只有在面对悦子时,才会源源不断地发送语言符号信息。在佐知子与女儿的对话中,前者总是充当“指令体”,对后者行使支配权。由此可知,万里子的一维空符号在母亲眼里与自己的一维空符号没有太大区别。佐知子坚信日本的环境不适合孩子成长,女儿的沉默被她解读为不良环境下的正常反应。

万里子发送的另一类显著的空符号是四维空符号。韦教授认为四维空符号活动“同时在‘时间+长×宽×高’这个四维坐标系里展开。”[2]92 典型的四维空符号是身体活动的“停顿”和“静止”。万里子的符号活动多次呈现“停顿”或“静止”状态。悦子初次向玩耍中的万里子打招呼时,万里子僵硬地站在泥地里,充满戒备心;悦子探访佐知子母女简陋的小屋时,发现万里子时常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没有动静;藤原太太招呼万里子时,万里子站在马路上一动不动。万里子的四维空符号同样没有被母亲解释为异常行为。

万里子与周围的人刻意保持的心理距离同样是一类空符号,即多维空符号。女儿的符号行为是母亲的一面镜子,反观佐知子,其人际交往的模式与女儿极其相似。佐知子发送的多维空符号屡见于悦子的回忆中,她独来独往,因为一件小事与伯父家断了往来。自身性格中的缺陷导致佐知子无法正确解释女儿发送的多维空符号,其直接结果是母女之间紧张的伦理关系。

四、空符号与艰难的伦理选择

佐知子对战后的新日本失去信心,渴望在男友弗兰克的帮助下带着女儿移民美国,然而,这一伦理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万里子发送的一维、四维与多维空符号没能有效作用于母亲的心灵,她的三维空符号却成功地被母亲解码,迫使母亲反思伦理选择。万里子的三维空符号体现于房屋的“空”。佐知子仅有的几次焦虑是因为女儿离家。空空的房屋传递的空符号唤起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佐知子不得不将三维空符号的解释与女儿可能遭遇的危险相联系。母亲与不靠谱的弗兰克约会导致万里子屡次离家,其中一次经历令人不寒而栗――佐知子在悦子的陪同下发现受伤的万里子躺在河边。万里子此刻传递的空符号强烈震撼母亲的心灵,佐知子“眼睛里有一种异样的神情”[3]45。女儿心灵的创伤引发母亲的反思,与此同时,弗兰克以失踪的方式向佐知子发送三维空符号。弗兰克缺乏责任感,甚至挥霍佐知子辛苦赚来的钱。佐知子表面上坚称弗兰克不会抛弃她们母女,内心深处却对他的空符号做出理性的解释――弗兰克不会信守承诺带她们移民。该解释项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佐知子的伦理意识,驱使她转向新的伦理选择。佐知子放弃移民的计划,决定带女儿搬回伯父家。至此,母女间的伦理关系得以改善,万里子发送的空符号明显减少。

佐知子母女即将走出伦理困境之际,一次远足却给佐知子带来新的伦理困惑。稻佐山之旅是悦子回忆中的重要片段,新加坡学者单伟爵将稻佐山之旅视为小说叙述的焦点,佐知子母女在山上发生的许多事都预示了悦子母女后来的命运。[4] 悦子对稻佐山之行的叙述包含许多关键信息,在山上,有两个人物作为重要的叙事功能单位出场,推动小说的叙事进程。其中一个人物是美国女人苏西,另一个人物是带着孩子的日本胖女人。佐知子熟地用英语和苏西聊天,双方交换了怎样的语言符号信息不得而知,从佐知子随后向悦子讲述的往事中,读者可推断佐知子与苏西的符号交流强化了她去美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理想。自从胖女人参与聊天,愉快的氛围逐渐变得凝重。胖女人一家是战争中的幸运者,顺利适应战后日本的新格局,享有令人羡慕的身份。相比之下,佐知子母女则是从谷峰跌至谷底的典型代表,前途暗淡。对佐知子来说,苏西象征着美好的未来,胖女人则反衬出自己不堪的现在。两个人物的出现导致佐知子对伦理选择摇摆不定。

最终,佐知子坚定了带女儿移民的伦理选择,宁可冒着弗兰克再次失踪的风险,也不愿在伯父家慢慢变老,一事无成。临行之前,佐知子将女儿心爱的小猫丢进河里,这一残忍的符号行为令女儿悲伤至极,同时向母亲发送一维、三维、四维和多维空符号,母女的伦理关系降至最低点。万里子直至夜幕降临也不归家。悦子主动出门寻找万里子,离开时看见佐知子的剪影“坐在敞开的拉门前,身后的天空已经全黑了。”[3]222 随后,佐知子隐退,叙述者分裂的自我首次重合,万里子也转换为景子,母女二人在黑夜中完成了决定她们一生命运的符号交流。母亲以一句“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随时可以回来”[3]224 解开当下的伦理结,同时为更大伦理结的形成埋下隐患。

五、空符号与无法解开的伦理结

回到超叙述层,景子移民英国之后又形成怎样的伦理结?为何以自杀的方式消解伦理结?在小女儿尼基看望悦子的五天中,悦子不时讲述景子在新家不愉快的生活片段。在新的家庭中,景子获得物质生活的保障,却始终无法与家人维持良好的伦理关系,继父和妹妹认定她是难相处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景子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持续向家人发送一维、三维和多维空符号,家人的解码却极具讽刺意味,他们似乎喜欢这些空符号给他们带来的安宁。景子“偶尔心血来潮冒险到客厅里来时,大家就都很紧张。她每次出来无一例外地都是以争吵收场,不是和妮基吵架,就是和我丈夫吵架,最后她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3]64 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悦子保持内心一致性的有效方法是与丈夫、妮基建立良好的伦理关系,景子沦为被忽视的对象。从家庭系统理论出发,景子与家人的子系统边界过于僵硬,缺乏正常的依附性。当景子无法与英国的家人维持良好的伦理关系时,悦子没有及时打破僵硬的系统边界,缓解家庭矛盾,反而与丈夫、小女儿妮基一起将景子逼入绝境。景子自我系统内的关键他者始终对其发送的空符号进行歪曲的阐释,导致她内心的伦理结无法解开,最终选择在远离家人的曼城结束年轻的生命。

六、结语

空符号因其隐蔽性常常被符号阐释者忽略或误释,阐释者必须在“他性人文主义”理念的支配下对符号对象投入更多的关注,才能对空符号做出合理的解释。石黑一雄在《远山淡影》中融入的伦理思考体现了“他性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他性使得总体性向着无限性或‘无限的符号活动’敞开,引领我们超越认知或象征进入伦理层次,这暗示着与他者的无限关涉,因此而对他者具有责任。”[5] 对话、倾听、包容、反思是人类特有的元符号能力,石黑氏用一部家庭伦理悲剧揭示了人类忽视上述元符号能力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Emmanuel Levinas. Humanism of the Other[M].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5.

[2] 韦世林.空符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石黑一雄. 远山淡影[M].张晓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母女对话范文4

女:妈,您那越剧,哭哭啼啼的,一个调儿拖半天,您听着不急吗?

母:你皮痒了是不是?我问你,刚才打电话来的那个男生是谁?

女:同学呗!他问我作业题呢,您老可别乱猜。

母:此地无银三百两!讨论题目也用得着笑成那德行?早跟你说了,女孩子要矜持,你懂不懂啊?那么大的姑娘家了,还成天与男孩嘻嘻哈哈的!我们读书时,男女生之间连话也不敢说半句。

女:时代不同了嘛!

母:时代再不同,你也是我女儿。我警告你:你可别学人家早恋哪!

女:妈,哪儿来那么多“恋”哪!男女同学在一起玩就早恋了?那是友谊!老把“友情”当“爱情”!

母:什么“友谊”?男女生在一起就是“有问题”。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成天想什么,你以为写在日记里锁在抽屉里,就没人知道了?

女:妈,您太过分了!您偷看我日记,这是侵犯我个人隐私权!

母:隐私!翅膀还没硬呢,就有隐私?告诉你,做子女的,对父母绝没“隐私”可言!

女: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母:平等?只要我是你妈,你是我女儿,就没平等!

女:您――这……太不可理喻了!

母:我不可理喻?不可理喻的应该是你!我们小时候没赶上好时机,书没读多少,遗憾哪,后悔呀!没办法,只有把希望全寄托在你身上,尽力给你创造条件,让你读好书!生活上又有哪一点儿亏待你了?给你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只望你能争气考上大学!好话坏话说尽,还不是为你好,全都是指望你好哇!

女:妈,让我说几句,行吗?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你们又确实是在让我做你们自己想做却未能做到的事。我也想上大学,但我有自己的方式。你们一味地加压反而会让我厌倦。您是位好妈妈,但却成不了我的朋友!

母:……

母女对话范文5

在人教社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马尔克斯的名作《礼拜二午睡时刻》被教材编者归入了情感话题,附录于小说后面的分析除了提到该小说的情感魅力外,特别对小说的情感处理方式提出了较为详细的看法。编者认为:

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越大力气煽情,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作者表现出的对感情抒发的节制。

矫情和做作的情感是令人讨厌的。小说忌讳作者自顾自的抒情,而主张把感情包裹于扎实的内容中,交由人物之口去说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适度的情感会使小说充满人性的温情,而过度的情感会令读者反感。[1]

由该小说人物对情感处理的方式而引出的这一段编者议论,其实并不恰当。

如果说,这是要求小说作者不应该在小说中现身来直接抒情,也不应该让叙述者在表达情感时过分放纵,而要顾及小说人物的情感并与之保持整体的协调,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如果把《礼拜二午睡时刻》作为范例,认为这是一种创作的原则,并且要求其他小说人物都像《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女俩那样,有节制地来处理情感的表达,则可能失之偏颇。

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思潮兴起后,作者或者隐含的叙述者尽量克制情感在小说中的直接抒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作者或叙述者的克制情感与小说人物克制自身的情感表达,是两回事,绝不能混为一谈。因为作者和叙述者虽大多是直接面对读者说话的,但小说中的人物,其情感的流露首先不是面向读者,而是面向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哪怕是独处,也有小说内部的特定语境。

当《礼拜二午睡时刻》里的母女俩在亲人遭遇不测后,情感流露呈现出节制性,面对神父,“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样子”,甚至让神父都感到惊讶。这绝不意味着她们感情不饱满,也不意味着她们哪怕有感情也永远是克制其流露的;只是因为她们认为在亲人被杀的环境中、在缺乏同情心的陌生人面前哭泣并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可能招致羞辱,才有意克制了自身的情感流露。那位母亲还特意叮嘱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许哭”,正是这一叮嘱,恰恰暗示了女儿曾经流露过的悲痛之情。

因为节制情感的流露,使得读者有可能通过小说的相关描写来想象母亲丧子的巨大悲哀,比如她向神父述说自己每当吃一口饭时,就会想起儿子参加拳击挨打的情景,对儿子的关切溢于言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陌生人面前节制自己的感情流露,作为小说人物处理自身情感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人物形象的一个组成元素。就作者的写作意图论,这样的处理,首先出自表现人物特点的需要,是人物在自身环境中合情合理的反应。这个人喜欢抒情与那个人的情感内敛,同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不流泪与在亲人面前痛哭流涕(当然也存在相反情况),都有其合理性。就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面对许多人流泪,而薛宝钗通常不流泪,都是合乎其天性的,也都具有动人的力量。因此,不能够也不应该把人物的情感节制问题作为不顾及语境的一般原则凸显出来。就作者来说,一般是从人物自身所处的环境来设计情感的自然流露或者不流露,而不大会首先考虑读者的反应。

据此,在该小说人物节制情感流露的特殊状态下提出情感表现的适度与过度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理解的误区,容易片面地把对情感压抑的特殊处理泛泛地视为一种人性的自然,让人物在任何语境中都这么去做。这反而容易导致人物的矫情,从而塑造出一批矫揉造作的假深沉的人物形象。

对于《礼拜二午睡时刻》这篇小说,与情感流露的节制问题常放在一起讨论的,还有情节处理的空白问题。

在众多解读《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文章中,应慈军的《〈礼拜二午睡时刻〉不应忽视的几个细处》[2]一文(以下省称应文)给人颇多启发,但也留有一些可推敲处。与其他分析文章相似的是,应文也认为这篇小说留给了读者太多的想象内容,这种想象内容,曾被余华概括为读者无法充分感受小说留下的疑问,或被有些语文教师概括为读者总是处在半懂不懂的状态。[3]因此,应文在第四部分,从“无始无终的情节”入手,分析了小说家对情节内容的特殊处理方式。在应文看来,小说情节开始于母女俩所坐的火车从隧道里出来,终止于母亲挽着女儿的手朝大街走去。至于“母女俩从何处来,母亲如何得知儿子被枪杀的消息,初闻噩耗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如何突破围观,来到墓地时的境况又是怎样的,我们一概不知”。应文进而认为,这种内容表达的节制,固然是“作者情感抒发的需要;而这也是作者有意隐藏的内容,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推断,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

在这里,该文从读者接受角度来加以解释,认为小说留有空白,可以给读者制造阅读的悬念,让他们产生阅读的乐趣。这样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也能够被阅读实践所确证,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是主要的方面。尤其是,如果把作者的这种叙述策略简单归因于悬念设计问题或者说为了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就有可能模糊了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本质认识。

即以应文提出的“无始无终的情节”来看,小说把情节的起始点设定为母女俩所坐的火车从岩洞中冲出来,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这跟作者所理解的小说是表现生活横断面的形式有关,也体现出作者对小说的情节内容与生活本质关系的理解。

应文提出的母女俩初闻噩耗时的情景等问题,虽然可能会在一些读者的头脑里盘旋,但作者不交代这些内容,恰恰是这些内容在这篇小说中并不重要,也无须交代,更不是作者有意要引导读者去关注情节外的空白。阅读的兴奋点,本来就应该落在情节的内部。

就情节内部言,死者“母亲”和神父的对话,构成小说描写的重要部分。在对话中,强调了“小偷”作为一个外来者的陌生感,从神父不知其姓名到被“小偷”母亲反复告知,鲜明表现了这一点。这部分对话中还插叙了一段“小偷”死因的描写。耐人寻味的是,在插叙中,视角改换成打死“小偷”的雷薇卡太太,她隔着门把可能是“小偷”的人打死在外面,作者也是在第二天早晨才直接描写了死者的状态。有名的雷薇卡和无名的“小偷”出现在插叙中,也被应文提出来,并加以深入分析:

无名的小偷,因为母亲的到来而有了名字,它是为他勇敢和慈爱的母亲而设的;而“母亲”“神父”却被作者“节制”掉了名字,而母亲的光辉和神父的普世精神在自我表现中闪烁。

可以这样说,卡洛斯·森特诺因为“小偷”而成了叙事的出发点,母亲、神父形象因其而丰满,小说的主题因其而出,以其为原点而衍生出的事件给了世人以深思,虽然他在这个世界上是那么的无足轻重。

在这里,应文从有名的“小偷”和无名的母亲、神父之间的关系来考虑不同的意义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虽然叙事的出发点可以说是因为“小偷”的出现,但小说的开头只应该落实在祭奠的亲人向小镇的进发。

当有名字的寡妇隔着厚实的大门向外面不知道姓甚名谁的“小偷”开枪时,当第二天门口的尸体向镇上所有人再一次呈现了其陌生者的特性时,他就像一个从来没有活过的人被小镇所抛弃。有名的寡妇和无名的“小偷”,只不过是基于小镇群体立场对外来者排斥的一种表征。相对于小镇壁垒森严的陌生世界,“小偷”临死前的一声“哎哟,我的妈!”是绝望中的一次呼告,也是对自己拥有人性的一次证明,这样的呼告和,是陌生的小镇世界充耳不闻的,也只有他的母亲才能加以回应。应文说得没错,母亲的到来就是为了赋予“小偷”一个人的名字,她是为了应答儿子的呼唤,是向一个陌生世界来证明儿子曾有的生命。进一步说,也因为这样一个母亲连同她女儿的出现,使得这个一向自我封闭的昏睡的小镇世界被突然吵醒了,连睡意朦胧的神父都有些慌乱了。(尽管母女俩都不是有意要吵醒这个昏睡的世界。在这里,小镇的昏睡是否有一点象征意味呢?)

这样,我们才明白何以母女俩的出现才成了这篇小说的起点。因为在这之前,“小偷”作为陌生的闯入者来到寡妇所在的小镇,是与小镇这个世界完全隔离的,对小镇的人来说,“小偷”在寡妇的门外被打死,然后作为一个没有姓名者埋葬在公墓里,都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他们也不会有稍许的不安。小镇完全是以自身的话语意识系统来看待和拒绝一个陌生的闯入者。只是当他的母亲到来时,他才被赋予了应有的生命和姓名,同时提醒了神父,他也是一个有亲人牵挂和爱着的活生生的人。

而当母亲离去时,当她勇敢地从前门走出,并把准备放在“小偷”坟头的鲜花有意拿在自己手里从人群穿过时,她向一个冷漠的世界挑战的意味才得以彰显。这种挑战,是在她来到小镇后才被一点点激发起来的。小说此时不收尾,还在哪里收尾?

不是情节所谓的“无始无终”,而是小说只从应该开始的地方开始,从应该结束的地方结束,并且也不是诱导读者去思考故事外面的所谓的空白,这样的理解,才能较好地贴近文本的意义。如果这种开头真让读者感到突然的话,思考这种突然,恰恰触及了文学的本质。用一句名言来说:突然冲进来,打破当前话语秩序的合法性的那种新话语里的力量,就是文学。

参考文献

[1]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8.

母女对话范文6

我忙,你惆怅!

终于,遇到了一个闲暇的午后,你拎着为我买的一大兜营养品与我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沉甸甸的袋子让你的手臂不自觉的奋力向上提,肩膀与水平倾斜出了一个角度。“妈,我帮你拎吧!”话刚说出口,我便为自己感到好笑,这可是为我买的东西啊!“不用,我拎就行了,你学习也够累的!”母亲轻声说道。

橘红色的夕阳已渐渐西沉,我和你手牵手走在林阴小道上,夕阳的余晖毫无保留地洒在地面上,这淡学的美好,实在令人心旷神怡!秋风轻轻拂过,我猛然在你被风吹乱的根根发丝间发现有好多银白色的痕迹,我以为你不同于其他的母亲,即使经历岁月的蹉跎,依然可以保持你那乌黑的秀发,我以为……可现实是残酷的!

脑海中涌现了一幕幕情景:风雨中你正焦急地等待着我放学归来的身影;餐桌上你慈祥地注视着我狼吞虎咽吃饭时的眼神;犯错时你那严厉目光……

抬头仔细看着你,我的心中感到一阵酸楚……

脚步停下,我突然有一种冲动,伸出双的将你紧紧拥抱,就像你多次将我拥抱一样,那一刻,我倍感温暖,我感受到了世上一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情,叫做母女情!

请让我把你拥抱!

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中学九年一班初三: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