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钢琴家影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钢琴家影评范文1
《钢琴家》这部作品受到大量粉丝瞩目是在2003年举办的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它赢取了多项大奖,该作品来自欧洲,为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主导并与德法二国协同出品。罗曼在这部作品里陈述了个人的意见,为此他等了10年。这部影片的整体与《辛德勒的名单》(也曾获取奥斯卡奖)感觉相似,其实在音乐方面是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肖邦是波兰钢琴家属于浪漫派的,影片《钢琴家》的导演罗曼与他一样,拥有相同的国家跟职业渊源,影片《钢琴家》大致都运用肖邦音乐来叙事,使观众跟影片人物能够直白表述,当然肖邦的音乐也通过影片情节内容表现出来,而《辛德勒的名单》的音乐是围绕影片情节、人物变化需求去创作。因此法国影评人有过这样的描述:“《辛德勒的名单》是单一的英雄讲述影片,《钢琴家》则在人性、艺术性、二战历史的真实细腻性上均突破了《辛》剧。”
二、《钢琴家》中音乐与电影的关系解析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少不了这几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情感。为了促进电影的叙事作用可以从这几方面下手,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达到对人物形象深刻描摹的效果,注重剧中人物心理活动描述,加强人物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多编制激烈有争论性的剧情来渲染氛围。就拿《钢琴家》这部影片来说,该影片是二战时期的真实纪录黑白片,有些地方出现些划痕模糊不清,该剧以1939年的华沙街头上人们悠闲安逸各做各的事为开头,为渲染这种精细华美、沉静深切的氛围,又仿佛在透露观众即将有一些无奈伤感情节的出现(典型的肖邦风格),导演便以肖邦夜曲中的精品音乐为背景音乐,逐渐响起于剧中,由于肖邦生前没为此曲调编号,我们叫它为《#C小调夜曲》,1833年肖邦创作并于1875年出版。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夜曲这类音乐体裁——浪漫派作曲家最喜欢采用的一种奇特的器乐题材,最初为英国作曲家约翰·菲尔德所创并风行于19世纪,多采用像黄昏月夜这样有诗意的意境,沉谧模糊的夜景经常能够使艺术家充满幻想跟陷入深刻思考中,多采用以钢琴乐为主、合奏乐跟声乐为辅的形式,高贵典雅又富有诗意。慢慢地剧中场景从华沙街头移到了室内,此刻变成了清楚了然的彩色场景,可以清楚看到与外头监听室只隔一面玻璃的华沙电台录音间一名演奏家,秀气大方的脸孔带着一双少许忧郁但却自信毅然的眼神,他用他那修长富有爱意的双手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轻快柔软地着钢琴键,给人一种潇洒贵气大方又坚定的感觉。这音乐跟片头背景音乐相连没间断,令人身临其境。正当他如痴如醉享受着自己所带来的美妙音乐时德国法西斯的一声巨响打破了这美好的平静,也险些打破了他的弹奏,玻璃外头的人要他赶紧走,而他只是坚定地摇头并接着弹奏,但最后他还是在充满战争硝烟尘土的逼迫下停下弹奏。安闲优逸的环境被炮响打破了,战争的灾难降临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落荒而逃的百姓,而音乐、和平将会和战争展开一场矛盾大较量。
随后德国纳粹分子便大张旗鼓进入华沙,仿佛在庆祝炮轰并占领了这座城市的胜利。紧接着,这里变成了犹太人的人间炼狱,德军将他们做上标志赶出家园并围禁到特定的居住地点,进行残暴的折磨杀害,在这样极度恶劣环境下犹太人死伤无数。剧中主人公犹太人日彼曼同样未能幸免蹂躏,为了全家生活继续维持下去他在犹太人饭店做着弹奏钢琴的工作。之后德军总是蒙骗犹太人并用列车将其一批批运往集中营进行大屠杀。多亏一个来自波兰的伪警察的帮忙,日彼曼才幸免于死难,但他随后却不幸地成为德军的苦力工,受尽苦难。在这期间他熟识了一个女歌唱家,似乎又看到了光明,果然在女歌唱家帮助下他成功脱离苦海,女歌唱家跟她丈夫冒着危险藏匿了他,于是从那以后日彼曼便东躲西藏过日子。在逃亡生涯中,他差点死于病困饥饿,幸得好心人帮忙才存活下来。一次他藏在一个被遗弃的破屋子,里面竟有一架钢琴,他欣喜一番,对着钢琴站立许久仿佛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内心充满敬仰尊重。接着他小心翼翼打开宝贝并坐下,内心沉静了会儿,此时剧中响起了《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作品22号)的引子和主题部分,日彼曼身形似乎也跟着音乐颤动。该作品是肖邦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作于1830年9月至1831年7月并于1836年出版。这首曲子坚毅富有活力,开朗向上,充满豪情壮志,矫捷热忱,这些气节衬托出了一个民族的骄傲感。此时,如泉涌般的音乐音符在观众脑海荡漾,人们的心境也慢慢开明广阔了,之前的那些悲伤暗淡的曲调似乎从人们脑海中抹去,只剩下激情壮志。镜头里日彼曼的脸庞慢慢下移并触碰到手跟琴键……啊!毕竟是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丝毫不敢发出一点声响,他的手只能在琴键上空演绎漫舞,不敢触碰到键盘。为了活下去,此时他被迫抑制表现出自己对音乐、钢琴的热爱,只能把它们藏在心里,当作一种诉说,那是一种热爱祖国的感情,对未来美好憧憬的信心,支撑着日彼曼坚持活下去,珍爱生命,达到胜利的彼岸。即使这个场景不长,但导演的心血意图却从小插曲中成功地展现了出来。
1944年的8月,俄国军队就要打过来了,此时的德军已节节败退,德军便疯狂毁坏城市,留在眼前的都是废墟。日彼曼东躲西藏逃避德军,饥寒交迫。一个难得宁静的夜晚,黑暗死寂的废弃建筑中透射出一屡光亮,这时舒缓的音乐,轻柔美妙,这正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日彼曼那饱经战争摧残的心只有在这宁静的夜晚才能得到片刻的抚慰。贝多芬的音乐充满着人性之美,他作品“贝九”中的《欢乐颂》呈现了他美好愿望:世界和平,然而讽刺的是他的后裔却把世界变成了屠宰场。
一个夜晚,日彼曼竟然找到一盒罐头,他欣喜万分,但开启时不小心掉到地上,他急忙去捡,而眼前突然出现一双高腰皮靴,他急忙抬头,一个德国军官严肃地立他面前,日彼曼惶恐不安。故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场杀戮,当了解到日彼曼曾是一名钢琴家,故事有了转机,德国军官把他带到一间有钢琴的房间让他演奏,日彼曼心生惶恐却不得不来到钢琴前为面前德国军官演奏钢琴曲。他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演奏,最初是一连串舒缓、深沉而从容不 迫、铿锵有力的琶音,随后肖邦《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呈现在观众面前,缓慢而忧郁。
在影片的结尾也发生了传奇的转折,就在波兰的华沙电台那间录音室里,日彼曼静静地弹着那首《#e小调》,优美的旋律下满是辛酸和沧桑,此情此景,日彼曼感到一种莫名的物是人非酸楚。看着录音间外幸存下来的同行,回想当初,日彼曼不禁潸然泪下。日彼曼弹起了那首《降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乃兹舞曲》,辉煌的音乐厅、万人瞩目的舞台已经阻挡不了他的激动与热情,他将自己传奇的人生融入肖邦的音乐述写波兰民族的尊严的不可侵犯,演奏辉煌华丽的人生乐章。
三、《钢琴家》中电影·音乐·人的艺术融合
影片《钢琴家》取材于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斯皮曼1911年出生,天资聪颖是一名钢琴神童,后来被保送柏林继续深造,1933年,他人生的第一场钢琴演奏会获得欧洲音乐界高度赞扬,并一举成为当时波兰最年轻、有潜力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他的亲人相继被送到集中营,犹太人斯皮曼幸免于难,同时也开始了流亡的生活,悲苦不堪,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钢琴曲打动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并在这名军官的帮助下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迎来了祖国的解放。此后,他述写这段经历,即《死亡的城市》,后更名为《钢琴家》并在美国发行,曾一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电影真实再现了那段艰苦难忘岁月,启迪观众透过那段难忘而痛苦的人生经历体验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即便国家沦陷,家园毁坏,流亡他乡,但艺术是无国界、无法被征服的。人们追求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满足,即便你家财万贯,衣着光鲜,名车豪宅,总掩饰不了精神的落寞,只要精神财富得到了满足,你便拥有了前进的动力。也许你会为纽约地铁里的乞丐为了能听上一段舒伯特的《圣母颂》付钱给艺术家们感到惊诧,乞丐也需要精神的支持;在地铁里演奏的艺术家们,他们屈膝于窘迫的生活,但却对未来满怀希望。
艺术家们全身心投入,陶醉其中,甚至不顾生命安危。肖邦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波兰,国家被侵略,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人民流离他乡,朝不保夕,他的音乐作品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表现,彰显了对祖国无限的关怀和对人民的同情。肖邦曾将“我愿意使我的作品成为战歌” 写入他作品的扉页,肖邦的音乐是给予敌人的精神炸弹。肖邦流离他乡,从未停止思念祖国母亲,每天打探有关祖国的消息,尽管身体欠佳,经济窘迫,仍坚持开音乐会为祖国募捐,为自己的祖国母亲尽一份小小的责任。历史总是在重演,无论生活多么窘迫,无论自己是否安全,无论 “钢琴家”在电台的录音室还是在侵略者的面前,艺术家总能融入音乐,感动自己,感动所有热爱音乐的人们。
“契合”在《辞源》中意为“融合”“相符”,指事物间的结合达到一定的有机程度,所产生的一种理想关系。而影片中达到了听觉视觉空间的契合,精彩的画面与复杂的情节相契合,钢琴演奏与人物表现相契合,电影艺术巧妙地将视觉的客观真实与音乐听觉的主观表现性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视听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钢琴音乐始终伴随着主人公的辗转漂泊或高昂、或低沉、或激情澎湃、或平静如水,把观众带入那段伤感的历史,得到了认同,因此电影《钢琴家》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口之与味有同嗜也”,音乐艺术减少人与人相处时的隔阂,缩短情感的距离,可以唤醒人的真、善、美,危急时刻唤醒良知;音乐使人们忘记战争带来的痛苦,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给予灵魂以洗礼和升华,享受和平、温暖与幸福。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 冯志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 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上海: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钢琴家影评范文2
编剧:李念修
主演:张榕容 / 黄裕翔 / 李烈 / 许芳宜 / 柯淑勤 / 纳豆 / 黄采仪 / 尹馨
类型:剧情
制片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3-06-08(中国大陆) / 2012-09-21(中国台湾)
片长:107分钟(中国大陆) / 110分钟(中国台湾)
又名:Touch of the Light
我不曾在天空留下羽翼的痕迹,却为曾经的飞翔欢喜。
人们总是羡慕别人身上的光环,却不曾看到他们默默付出的努力。一个人总是要很用力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寻找的过程,注定曲折,注定漫长,注定甘苦自知。但,请一定不要放弃,时间太快,给自己一个间隙,停下来,听听心里的声音。
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出乎意料的惊喜,很温暖很干净,秉持了台湾电影一贯的风格,淡淡的小清新类型,自然流畅不矫作。影片是以导演张荣吉的记录短片《天黑》获得台北电影奖“最佳剧情短片奖”之后,花费两年时间重新写作剧本而成,张荣吉也凭借《逆光飞翔》荣获了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该片还代表中国台湾,参选2013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项的初选。
影片是以盲人钢琴家黄裕翔的真实故事为题材,并由黄裕翔本色出演。片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在裕祥跟妈妈相处的过程中,在裕翔教看不见小朋友上音乐课的时候,在小洁带着裕翔感受大海的时候,在黑暗里裕翔忘我的琴声中,在小洁逆着光起舞的瞬间……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温暖慢慢流淌过心田。
裕翔和小洁都是自尊心极强而又不够自信的追梦人,他们的身上拥有相同的特质,内心坚持却常常犹疑,但都不愿放弃。两个人偶然的相遇,更像是在彼此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可以推你一把的人,让你更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为了不给别人带来麻烦,裕翔在妈妈的引导下熟悉地从宿舍到琴房,仔细记住每一个楼层的台阶数,要路过多少根柱子多少棵树,他甚至摸过每扇门,一遍又一遍,他只是想说:“我自己可以。”谁说小提琴一定要用拉的,谁说一定要得了奖才能被看见,谁说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谁说一定要朝着光飞才有出口。学期末社团的汇报表演,当所有人看着舞台上四个人的尽情演奏如痴如醉的时候,舞台突然停了电,那一刻一片漆黑,只有裕祥的钢琴没有停下,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黑暗,他沉浸在演奏中。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温暖而强烈的钢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抚慰人的力量。而裕翔心里的愿望也不过是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走进一家咖啡屋,要一杯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影片结尾在一家明亮的咖啡馆,裕翔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紫色的花开得正好,他正聆听着这世界的声音。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这一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小洁在跟裕翔相处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跟随心声的勇气,“不急,不急,听一听你心里面的声音”,舞蹈老师轻柔地提示说出了小洁的心声。虽然一直到最后,小洁在舞蹈比赛中还没有拿到名次,依然在饮品店打工,但分明她的眼睛里多了一份从容,少了之前的阴郁,她还是会努力不断地靠近舞蹈,靠近内心的声音,这样的方向给了她安定的力量。
整部影片都伴有淡淡的钢琴声,闪烁在忽明忽暗的光影里,这样细腻的拍摄总给人温暖的安慰。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就像看着身边的两个普通人在用力地生活,同样让人感动的还有在身后支持他们的亲人、朋友、老师、老板,让他们更有勇气去追求内心的声音。
网络影评
整部影片从头至尾萦绕着醉人的明媚,人与人之间流动着一股暖意,温和却不会将人灼伤;刻画亲情,很容易掉入煽情的窠臼,而影片中的母爱落在边角细节上,母亲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简单的:“我在你后面,不要怕!”陪着儿子一步步走向他的梦想,虽然琐碎,却真实内敛,跟真实比起来,演技就不算什么了。
――澍溪
张榕容的内敛与黄裕翔的本色,竟然也可以融合得那么好。我终于相信为什么张榕容的每一个角色都可以那么出彩的原因了,以励志片的标准来讲,这就是黄裕翔的个人自传,张却凭此拿了台北电影节影后。尤其是后半部分,女主角卸下包袱重新上路的那段舞蹈与独白,居然具有那么强的震撼力,是的,虽然这只是一部小清新的文艺片,但是有笑有泪,有鼓舞人心的部分,也有叫人内心一暖的部分,这不就够了吗?看完以后,有几个细节忍不住回看了几遍,现在已经很少有电影能让人这么做了吧。
――Aisu
钢琴家影评范文3
一部口碑好到“零差评”、获奖无数的台湾电影《逆光飞翔》(以下简称《逆光》),因各家院线低得离谱的排片量,成为近期微博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被网友封为“刷新烂片底线”的《天机·富春山居图》(以下简称《富春》)反在全民吐槽中借助院线力推,捞得盆满钵满。
《逆光》根据台湾盲人钢琴家黄裕翔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的是人在面临尊严和生活等种种挑战时追寻梦想的故事。作为一部投资约800万人民币的小成本电影,该片在2012年金马奖上斩获“最佳新导演”等三项大奖,同时参与角逐201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陆续在全世界12个电影节上获得15个奖项。《逆光》在普通观众中的口碑也很高:豆瓣网收获“零差评”;时光网综合评分为8分—《富春》仅得2.4分。
但因演员寂寂无名,《逆光》自6月8日上映以来,大陆排片场次仅为7.1%;随着林志玲、刘德华等主演的《富春》上映,更跌至1.9%—与此相比,《富春》的排片量一直在40%左右。6月10日,《逆光》出品人、一向低调的香港导演王家卫在微博上写下致影迷的公开信,质疑内地院线排片标准:“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还是影院在替观众选择电影?连看一部好电影,都得及时行动?”
以6月14日这天的北京院线排片情况看,101家影院共有1132场次上映《富春》,放映《逆光》的只有48家影院 102场次,且排期多不是黄金时间。网友吐槽:“看《逆光飞翔》不容易啊,起早贪黑的,贼辛苦。”
《逆光》宣传发行费只300万
争议虽大,香港资深影评人列孚却将《逆光》的排片遭遇称之为“注定的悲剧”。“影院卖电影票,跟航空公司卖机票一样,这条航线飞的人不多,自然而然就会开得少。所有排片都是以票房为依据,黄金档时段尤其是这样。影片上映之前,则以制作、阵容这些作为依据,《富春》有林志玲、刘德华,自然排片量大。没什么好说的,这是市场规律。”
对这场“注定的悲剧”,《逆光》的投资发行方“银都电影发行公司”似乎也早已心知肚明。“一家电影公司要想长久生存,要做主流商业电影,但也要做质量好的文艺片,有些电影是明知道会不赚钱也得做的,《逆光》就是这样的片子。”银都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逆光》属于一开始就不被看好票房的“新人系列”,对于该片在内地的发行及宣传,银都的总投资只有约300万。“因为没有明星效应,宣传铺得再大,效果都不会太好。考虑到这类电影的票房不会太高,我们在宣传投入上也有所控制。这样的电影,达到收支平衡就是成功。”银都负责人强调,“因为成本控制得好,《逆光》不会赔钱的。”
银都电影发行公司是香港银都机构在内地的全资子公司,早前曾发行过《寒战》与《一代宗师》。对《逆光》排片遇冷的遭遇,银都方面的回答有点“与人无尤”:“现在影院都是自主排片,端午节前,整个市场大盘走低,所有影院都指望大制作的片子能够振奋市场,抢满三天票房,所以在排片原则上肯定优先考虑那些有商业卖相的电影。”
为人诟病的中影垄断
“是观众在选择电影?还是影院在替观众选择电影?”对王家卫的责问,银都负责人的说法是:两者其实都没选择权。“责任不在院线,也不在观众。我个人认为是由于我们的发行放映环节太粗放造成的。所有上映的电影都是一个标准、一刀切,这个情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内地目前存在大大小小数万家发行公司,但彼此之间没有差异性。列孚谈到这个问题时,语气明显激动:“中国实际上只有一条院线,基本没区别,排片都是一样。内地市场就是垄断,都是中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行。怎么可能让院线有区别呢?”
台湾资深电影评论人麦若愚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目前大陆主要存在三类发行公司:一类是凭借本身实力而做大的发行商,或是拥有极强的广告电视传播力或是在院线上占有优势,前者的代表是近年来佳绩不断的光线传媒,后者的代表是华谊、博纳等自身拥有院线的发行公司。“有自己的院线,自己的势力范围,排片当然有优势”;第二类则是一些中小型发行公司,这类公司发行的电影,往往只能看片子的实力、阵容,考虑短期商业利益更多。
中影则属于第三类。作为大陆最大的发行商,中影每年的发片数量最多,业务涉及电影制作、电影院线等,其组建的七条电影院线票房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左右。最重要的是,在2003年华夏电影成立前,中影是大陆唯一可以发行进口外片的公司。之后,华夏电影的成立虽然打破了中影“进口大片独家引进”的格局,但其本身也与中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华夏成立之初,中影对其持股11%。
中影的市场垄断地位一直为人诟病。“你不跟他合作,他就在这个档期里放两部进口片跟你火并,放狗咬你,这种做法……他是庄家,没人敢招惹他。”新画面影业公司董事长张伟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概括。
2011年,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就曾向媒体踢爆,在中影的《建党伟业》创下8亿票房前,《变形金刚3》等进口片不允许上映。此次《富春》上映,尽管多数圈内人认为院线排片自主,由“市场规律”决定,但由于该片是由中影集团携手凤凰卫视、派格太合等公司投资的缘故,也产生了“中影排片优势”的质疑声。这一点,“非中影大片”感受颇深。与《富春》同期上映、同样大牌云集但票房惨淡的《光辉岁月》剧组近日终于爆发。“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的排片场次占到35.6%的份额,《光辉岁月》竟不足3%,这绝对不是天灾,是人祸!”剧组在微博发表愤怒声明。
小众电影的生存之道
“想做的事,没尝试,怎么知道你能做到多少?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逆光》里的这段台词,放在大陆坚持做小众电影的人身上,再合适不过。
“说实话,《逆光》是不错的电影,但是演员方面缺乏号召力,像这类艺术电影也不大符合主流影院的放映风格,观众对于导演、演员陌生。拍摄手法、故事人物的处理都是用写实方法,观众不是很容易接受,一句话,它不是主流的电影。”列孚无奈评价。
钢琴家影评范文4
费明仪女士,声乐家、音乐活动家,一位令人尊敬的艺术家,她是香港音乐界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紫荆勋章的第一人。现任香港艺术发展局音乐及舞蹈小组委员会主席、明仪合唱团音乐总监、指挥及香港合唱团协会主席等二十几个职务。多年来,费明仪热衷赞助和推动中国的音乐事业,并致力于音乐学术交流,她为两岸四地的音乐行政、艺术教育、文化交流诸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费明仪出身于书香门第,先祖曾任清代御医。祖母王漱芳出身士大夫家庭;父亲费穆被称誉为中国电影界的“诗人导演”,其导演的影片《小城之春》在80年代被海外影评家评为“中国电影十大名片之首”,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二叔费彝民为香港《大公报》创办人。这三位长辈对费明仪来说,无论是在献身艺术和民族气节方面都对费明仪具有重要影响。
在费明仪幼年时期,父亲费穆引领她进入音乐殿堂。费明仪早年师从丁善德教授学习钢琴,后进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继而跟随易开基教授继续主修钢琴。1950年在香港随赵梅伯教授正式专习声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1956年,赴法国里昂音乐学院主修声乐,稍后转学巴黎,随世界著名女高音洛特・轩纳(Lotte・Schoene)夫人继续深造。1960年,费明仪学成返港,从事声乐教学事业,举行过多场独唱音乐会。1964年她成立了明仪合唱团,推广合唱艺术,成为香港合唱艺术的垦荒者之一。活动至今,培养了几代青年音乐爱好者。费明仪曾应邀到新西兰、美国及亚洲各国演唱。1980年以后,她多次在国内各大城市举行演唱会。
几十年来,费明仪一直致力于音乐表演、研究和教育工作,她对合唱艺术的推广,在香港音乐界具有深远影响。1964年,费明仪创办“明仪合唱团”,至今已经走过了44年历程。费明仪成立此非牟利性合唱团的初衷在于:“与其一个人唱,倒不如大家一起唱更好,这样可以为推动音乐文化、合唱艺术的发展做更多事情。”该团成立最初十多年演唱西洋歌曲居多,但后来开始大量介绍中国歌曲(例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与香港颇具影响力的林声翕、黄友棣、韦翰章“岁寒三友”长期合作);八十年代更开始重视新的创作(例如委约林乐培、许常惠、陈永华等作曲家的作品)。明仪合唱团每年的音乐会最少90%是新曲目,44年来每年都唱不同的歌,这是明仪合唱团最大的特色。“明仪合唱团”不仅广泛选取中外歌曲进行排演,同时还特邀多位客席指挥做权威性的指导,如来自内地的严良摇⒙砀锼场⒀詈枘辍⒉芏≈富樱还有来自台湾的戴金泉、杜黑指挥等。
1986年费明仪又组建了“香港合唱团协会”。该协会为香港注册、非牟利团体,是继“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香港作曲家联会”以及“香港民族音乐学会”之后,公开成立的全港性合唱艺术协会组织,其宗旨为:“团结及联络合唱爱好者、推动香港合唱艺术和提高香港合唱水准。”该“协会”成立之后,集中众多合唱团体,组织大规模演出,传唱许多中外优秀合唱作品,同时改进了香港业余合唱团体长久以来松散、各自为政的局面,推动了香港的合唱整体水平提高的进程。“协会”成立至今已20余年,目前有二三十个合唱团加入,在香港这样小小南海一隅的艺术舞台上已属蓬勃兴旺。
多年来,费明仪与香港中乐界建立了深厚的渊源关系。虽然费明仪是西洋音乐歌唱家,非中乐出身,但她在中乐界却是地位崇高的前辈。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明仪合唱团”成立之初,该团即抱着开展中国民族音乐的推广和普及为目的,就与中乐界合作演出“中国民歌及乐器演奏会”(1965年)。本次新书会上,阎惠昌介绍说,从中乐团成立的七十年代起,“费老师”就非常关注中乐团的发展,关心民族音乐发展,与中乐界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协作关系。她是香港中乐团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会副主席,在理事会荣休后,又成为中乐团第一位资深顾问。与费明仪经常在音乐上合作的陈永华教授讲述了在1986年第一次与费明仪合作时,她刚刚完成眼科手术,视线模糊,但她仍然将那次演唱的新歌背下来,令人钦佩其对艺术的尊重与敬业态度。陈永华很佩服费明仪在1999年心脏病发的那段时期,做了几次大手术,进出医院之间仍抽时间参与艺术发展局会议。陈永华教授称:“如果香港再多十位八位费明仪,西九龙文化区可能很快便能建设好。”卢景文院长告诉大家,原来费明仪无意中成了他们夫妇的“媒人”。卢景文说:“她(费明仪)对我个人的生命影响好大,内子当年为她伴奏,命运在她不知不觉中带来这段缘分。”卢景文觉得费明仪所做的工作都不是为自己,她处事样样都很公正。他希望这本书除了让人们了解一位具有高贵品格的杰出女性之外,更让人们学习费明仪对音乐的贡献。杨鸿年教授致词说:“费老师用她的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新书的出版弥补了内地对香港音乐历史研究的不足,充实了中国近现代音乐(香港部分)的史料佐证。她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艺术,对声乐,一生都充满了爱。我们都知道,前些年费老师身体不好,即便是在身体最艰难的阶段,她都给予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许多帮助。费明仪不仅是沟通的纽带、桥梁,同时她也见证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进程。内地来到香港的学子当中,虽然与费明仪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但都得到了她各方面的关照,给予了许多年轻学子们无私的关爱。”杨教授还评价――费老师非但是表演艺术家,她对民乐交响乐、她对合唱、独唱等均有涉业,几乎囊括了音乐所有体裁方面的投入。杨鸿年教授还补充说:“这是一个值得喜庆的日子。我会将这一重要时刻和场面,转达给内地的音乐各界”。
会上,该书的另外两名作者周凡夫、谢素雁夫妇也提及《律韵芳华――费明仪的故事》这本著述的动因――1999年发生在费女士身上的那场为海内外音乐界所牵挂的心脏变故。在历经了一年半间的9次入院手术治疗之后,她得益于自身乐观顽强的意志品格,宛如凤凰涅一般重新获得了新生,此后便孕育出这部口述体“费明仪的故事”――截至2006年,费明仪录制了十盒录音带,讲出她的人生历程,由谢素雁女士整理之后转给费明仪审阅而成。
在新书会当晚,明仪合唱团的成员在费明仪的指挥下,现场演唱了两首歌曲,庆祝老师的新书出版。费明仪以她一贯温柔却坚定的声音向出席的嘉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这才令世界多姿多彩。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快乐与忧虑的时候,悲观不如积极向前,前进一步,相信会活得更好。最重要是对自己、对音乐坦诚。世界上有美好,也有令人丧气的事。但,这就是人生!若不能面对困难,就不是完美的人生。”
《律韵芳华・费明仪的故事》中记录了这位杰出女性的生活与艺术履历,令读者从中不难获悉这位完美女性对艺术的尊重与追求,更让后辈学子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此外,最令人敬佩的是多年来,她积极奔走于两岸四地,协助与沟通多方建立对话关系,打破长期以来的隔膜。把台湾、香港、内地音乐交流的路打通,花费了费明仪几十年的心血,当初也只有她在三地都有着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让民族音乐成为三地沟通的使者。为此,她成为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紫荆勋章的第一人,并且在音乐界至今只有她一人获此殊荣。
附 言:
洪波从香港带回费明仪女士送我的、全面介绍她个人成长,以及她作为一位热心促进香港音乐艺术事业和一贯促进“”音乐交流的“故事”。在初步浏览该书的同时,除了对明仪女士一生的辛勤贡献深感钦佩外,还令我想起我个人与她多年交往的种种难忘的往事。我与明仪女士的直接接触是在上个世纪的1987年,我到香港讲学期间,由校友、学生屈文中亲自陪同前往她的寓所拜访。之后20多年来我们之间的书信、电话以及各种方式的见面等联系应该说不能算不频繁。她书中提到的许多事情我也是当事人之一,还有一些故事书中还未提到,但当前还难以如愿执笔,将来有机会我会另文作些补充。只能现在洪波的“侧记”中附言向明仪女士表示祝贺、感谢,并诚挚地祝愿明仪女士身体健康、永葆青春!
汪毓和附言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200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