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维生素k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维生素k范文1

认识维生素K

人们都熟悉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等,可对维生素K却不甚了解。其实,维生素K是维生素大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生理使命是参与血液凝固机制,防止出血。比如,当你不小心弄破了皮肤,就会流出血来,但受伤处的血很快凝成块,将伤处覆盖,血就止住了。这得归功于人体血液中有一套自我保护的凝血系统,其包括13种凝血因子。不过,这些凝血因子需要互相配合,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效力,缺一不可。而13种凝血因子中有4种因子,必须在维生素K的参与下才能在肝脏内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K,就等于缺乏了凝血因子,自然容易出血或出血难止。正因为维生素K负有此项特殊使命,它还享有“凝血维生素”的美名。

获取维生素K的2大渠道

主渠道――食物。

副渠道――依靠肠道中的有益菌(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等)合成。

维生素K,广泛分布于苜蓿、菠菜、白菜等绿色蔬菜中,猪肝、蛋黄等日常食物也是其“富矿”,加上肠道菌群平衡,有足量的有益菌为维生素K的合成而忙碌,因而成人一般是不会缺乏此种维生素的。

宝宝缺乏维生素K的3大原因

原因一:胎盘阻隔,储量不足

维生素K不太容易通过胎盘,因此胎儿难以从母体储存足量的维生素K,以致出生后体内没有多少库存可用。

原因二:肠道洁净,细菌较少

初离母体的小宝宝肠道内还是一片洁净的世界,没有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来“安家落户”,即便逐渐有了,但数量少,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有限。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大多吃母乳,母乳虽说营养充分、全面,却唯独维生素K含量偏低,仅为牛奶的1/4。因此,单纯以母乳喂养的小宝宝,出生后24小时至3个月发生维生素K缺乏的几率相当大。

原因三:药物影响,含量下降

如果在宝宝出生前,孕妈妈使用了鲁米那、苯妥因钠、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加快维生素K的氧化降解,造成体内维生素K含量下降,进而导致胎儿的储备量也趋低。宝宝出生后,因患上感染性疾病而不得不较长时间服用广谱抗生素或磺胺药,抑制了肠道正常菌群生长,无疑也使维生素K缺乏“雪上加霜”。

宝宝维生素K不足的后果

宝宝体内维生素K不足,必然导致凝血障碍,从而引起出血,出现诸如皮肤青紫、皮下血肿、鼻出血、便血等症状。最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血块可直接压迫大脑中枢,引起抽风、昏迷等严重症状,直接威胁宝宝的生命。

4大对象构筑宝宝的安全防线

对象1: 孕妈妈

1、 做好孕期保健,避免产伤、感染、缺氧等影响宝宝营养摄取的因素。

2、 孕期慎用药物,尤其要避开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如前面提到的鲁米那等,保证胎儿出生前有足量的维生素K库存。

对象2: 哺乳妈妈

多吃些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苜蓿、番茄、蛋类、动物肝等,以增加乳汁中此种维生素的含量。

对象3: 母乳宝宝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适时添加富含维生素K的辅食,如深绿蔬菜、植物油、鱼肝油等,以弥补母乳中维生素K的不足。

维生素k范文2

维生素k1属维生素类药物,是肝脏合成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K1注射液是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主要用于各种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等所致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新生儿出血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致的体内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因其可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近年来我院也常用于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咳嗽的治疗。维生素K1是一类注射前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药物,临床上急性过敏反应较为少见,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我院出现了3例因静脉注射维生素K1导致的急性过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病例1:黄某,女,42岁,因感冒咳嗽不止入院治疗,静脉注射维生素K1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约5秒钟后患者自诉头痛,喉头有阻塞感,继而舌强失语,医生初步判断为维生素k1过敏,立刻停止输液,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患者休息片刻后症状逐渐缓解,半小时后症状消失。

病例2:李某,男,2岁,因感冒咳嗽入院治疗,遵医嘱静脉注射维生素K11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约5秒钟后出现颜面潮红,呼吸急促现象,医生初步判断为维生素K1过敏,立刻停止输液,给予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约5秒钟后症状逐渐缓解,20秒钟后症状消失。

维生素k范文3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出血;婴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phylaxis of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Methods:26 cases with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se infants were 22.5 d and among them, 20 cases were breast feeding. The bleeding parts include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racalvarium, subcutaneous tissue and injection site. Conclusions: The infants fed by breast are more prone to suffer from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s the main type and often with unfavourable prognosis. The survivals usually are followed by lingering effects. So we should take mor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hemorrhage caused by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Key words] Deficiency of vitamin K; Hemorrhage; Infants

1999年英、德、加、荷四国儿科代表国际出血与血栓协会附属儿科委员会对与维生素K有关的新生儿出血症进行了正式命名,建议用术语“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取代以往的“新生儿出血症”[1]。并定义了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概念,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1]。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晚发型引起的颅内出血是造成婴儿伤残的原因之一。现对2002年2月~200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最小10 h,最大56 d,平均日龄25.5 d;足月儿20例,早产儿6例;母乳喂养20例,混合喂养3例,牛乳喂养3例;早发型2例(消化道出血1例、脐残端出血1例),经典型8例(消化道出血5例,合并皮肤淤癍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1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晚发型16例(消化道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儿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出血(呕血、便血)16例,脐出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合并皮肤淤斑2例,注射部位出血2例,针刺“马牙”致牙龈出血不止1例,外耳道及鼻腔出血1例,脑疝1例。本组试管法凝血时间15~30 min;血红蛋白50~125 g/L 12例,红细胞计数(1.8~5.0)×109/L 12例。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时即给予维生素K1 5 mg、酚磺乙胺0.25 g静脉注射,1次/d,连用3~5 d;新鲜冰冻血浆25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出血严重时可给予立止血,合并贫血者输新鲜血10~20 mL/kg。胃肠道出血者暂禁食,静脉营养。根据伴随症状对症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等治疗,同时保证热量的供应。

2 结果

26例患儿治愈18例,其中早发型2例及经典型8例均治愈;晚发型治愈8例,好转4例(住院2~3 d后病情好转自动出院),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脑疝形成导致呼吸衰竭死亡1例,脑室内出血出现频繁抽搐窒息死亡1例)。

3 讨论

个人认为,新生儿出血症概念不准确,因为新生儿出血症晚发型有部分病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28 d以后,本组病例有10例在新生儿期后出现),和儿科学对新生儿分期的定义相抵触,故概念称为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更为准确。本病的特征为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力低下而导致的自限性疾病,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早发型、经典型、晚发型。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发生于生后24 h以内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新生儿出生1~7 d内发生的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出生后8 d,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段(1~7 d)发生的出血[1]。本组26例患儿即以此分类。早发型多见于生后24 h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可表现为头颅血肿、颅内、胸腔、腹腔内出血,但本组早发型2例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及脐残端出血。经典型多于生后2~3 d发病,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或便血)、皮肤受压及穿刺处,一般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1周后出血者极少。晚发型多见于1月后发病,与某些因素如长期腹泻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肝胆疾患和母乳喂养等有关,颅内出血多见,做头颅CT及头颅超声检查可以明确颅内出血的部位、程度,预后不良,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本组26例中发病年龄都在3个月内。实验室检查多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正常,也可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血中凝血酶原前体蛋白[2],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是诊断的金指标,即使补充维生素K数日,PT正常后,仍可检测到凝血酶原前体蛋白[1]。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胎儿的维生素K要靠自身合成。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出生时肝内维生素K贮存量亦低,早产儿尤甚。(2) 人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远低于牛奶中的含量。母乳喂养者,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机会是牛奶喂养者的15~20 倍。(3) 维生素K可由肠道细菌合成,其吸收需依赖胆汁的存在。新生儿初生时肠道无菌,奶量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新生儿的胆汁中胆酸含量低(尤其是早产儿) ,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4) 其它继发因素如:母体产前使用过抗凝剂、抗癫痫药、抗结核药等,可发生与维生素K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要避免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就要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寻找致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以去除病因。在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及早发现颅内出血,积极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降低死亡率。

从本组26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分析,纯母乳喂养16例,占80%,而且大部分患儿来自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欠发达地区,有些患儿出生时未肌注维生素K1。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有15 μg/dL,为牛乳的25%。母乳喂养儿肠道内主要为乳酸杆菌,合成维生素K少,致内源性维生素K产生不足[3],如合并有感染及使用抗生素后,则加速了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2例牛乳喂养儿有口服抗生素病史,抑制肠道细菌维生素K合成。其余2例病因不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大部分患儿遗留有后遗症。因此,预防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减少婴儿伤残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预防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建议在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 1 mg。但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曾认为肌注维生素K1可能增加白血病和癌症的几率,主张口服维生素K1 1~2 mg,后经多年对照观察证实,维生素K1无论肌注或口服均未增加癌症发病率,而口服维生素K1却有引起晚发型维生素K出血者,因此,仍主张以肌肉注射为妥[4]。另外可以通过母亲口服维生素K以提高乳汁维生素K水平,而达到预防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目的。预防方法是:新生儿出生时口服维生素K1 1mg,之后每周1 mg,共12次[1]。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出院前或满月时再肌注1次维生素K1,以减少晚发型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会丰, 王卫平. 认识和警觉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J]. 中华儿科杂志, 2003, 41(1): 56.

[2] 乔惠民, 傅惠敏.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 20(2): 4748.

维生素k范文4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各种急性腹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患者臀部6542针10 mg肌注解痉止痛,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K3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 维生素K3 穴位注射 急性腹痛

腹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常用维生素K3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腹痛,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于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急性腹痛150例,男性98例,女性52例;年龄8~79岁,其中急性胃肠炎84例、急性胆囊炎11例、胆结石7例、泌尿系统结石15例、痛经11例、胃癌疼痛3例、急性阑尾炎19例,疼痛20 min~24 h就诊。全部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1]的诊断标准。急性腹痛指疼痛持续时间<24 h[2]。

2.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对照组64例。治疗组: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对穴位注射有所了解,消除他们的顾虑,增强患者的信心,以取得很好的配合,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双下肢自然伸直,放松双下肢肌肉,足三里穴局部消毒,用5 ml针管,6号针头抽取注射用维生索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3939),成人每次8 mg,儿童每次4 mg,注射以针头与皮肤呈垂直方向刺入足三里穴位,进针1.0~2.0 cm,令进针部位产生酸胀等感觉[3],稍许回抽,确认无回血,即将维生素K3注入足三里穴内。术毕,以消毒棉球按压穴位1~5 min左右即可。一般注射5~10 min起效,作用可维持2~5 h[4]。所有患者均未再使用其他解痉或止痛药物。一次给药10~60 min,并于12 h后随访。对照组:给予患者6542针10 mg臀部肌注解痉止痛。

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断疗效。对使用维生素K3或6542后1 h内腹痛缓解程度进行判定。腹痛明显改善能忍受开始记时,腹痛消失后再记时,治疗后疼痛30 min内缓解为显效;治疗后疼痛1 h内缓解为有效;治疗后疼痛无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等于显效加有效。

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 果

1.两组疗效与显效时间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5)。见表1。治疗组显效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5,P<0.01),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8,P<0.05)。见表2。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注:两组疗效比较,χ2=5.581,P<0.05,有显著差异。表2 两组疼痛缓解时间统计(略)

2.治疗反应及不良反应

治疗组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K3可使注射点迅速产生酸、胀感,随之迅速减轻、消失,同时腹痛亦随之减轻或消失,未发现有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臀部注射6542后少数患者诉有口干、脸红、头晕、视物欠清、排尿困难,余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讨 论

临床上治疗腹痛最常选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6542等解痉止痛,但这些药物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多,也较常见,如有口干、心动过速、皮肤潮红、眩晕、瞳孔扩大、尿滞留、兴奋、烦躁、谵语、惊厥、眼内压升高等[5],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为避免上述药物的毒副作用发生,同时又能很好地为患者解除疼痛这一临床症状,尤其是对于小儿及老年患者,近年来维生索K3(亚硫酸氯钠甲萘醌)日渐受到临床工作者的亲睐。

维生素K3(亚硫酸氯钠甲萘醌)可以用于镇痛,主要用于:①腹部痉挛性疼痛,作用机制是维生素K3有选择性直接松弛平滑肌,同时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有关。②癌性腹痛,机制是维生素K3在体内参与原型辅酶Ⅱ电子转移,干扰细胞内氧化还原代谢过程,钙离子在细胞膜上转运失控,使钙离子浓度偏高于平衡值,导致细胞死亡。还可能使维生素K在体内被体酶还原而产生半醌型自由基,阻止细胞的增殖,并能提高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可为肿瘤放疗的增敏剂使用。③肠炎,治疗机制是维生素K3除能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外,还能增加胃肠黏膜细胞中ATP的含量,增强肠黏膜的主动吸收,还可延缓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分解,同时具有类氢化可的松的作用,而减轻肠黏膜炎症,加速黏膜修复。④痛经,维生素K3治疗痛经可能与该药有拮抗去甲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F2Q[6]引起的子宫收缩作用有关。⑤泌尿系统结石[7],维生素K3对肾输尿管平滑肌解除痉挛而松弛,达到止痛效果,同时对肾血管平滑肌亦解除痉挛扩张,使肾血流量增加、尿液分泌增多、排泄加快,促使输尿管畅通。急性腹痛发作时,上述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于胆道、肠道、泌尿道等处平滑肌,使其痉挛或急骤性扩张,或由于平滑肌的痉挛刺激内脏神经,使其成为急性腹痛产生的主要机制,而这些都是应用维生素K3的药理基础。

维生素K3尽管有使转氨酶升高及造成溶血性贫血的副作用,但本组试验避免了这些因素,经临床应用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无耐受性及依赖性,而且价廉、治疗效果好。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其他药物如阿托品等用量过大而引起的口干等副作用,并且足三里穴位注射方法简单易行,作用迅速而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7-78.

[2]Feldman M,Seharsehmidt BF,Sleisenger MH.Sleisenger and Fordtran'S gastrointestinad and liver disease[M].Philadelphia:W.BSaunders Company,2001,81-86.

[3]陈玉璞.穴位注射654-2与维生素K3治疗急性胃肠炎腹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1873-1874.

[4]樊德厚,王永利.中国药物大全(西医卷)[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37.

维生素k范文5

【关键词】 新生儿出血症;维生素k1;剂量;疗效

Investigation on the suitable dose of vitamin k1 in treating 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ZHANG Mi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quanyi district in Chengdu, Chengdu 6101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 vitamin K1 in 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Methods 100 cases of 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 divided randomly into 2 groups: 50 of large dose group (the treated group), 50 of low dose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eturn time of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the recover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were found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Low dose vitamin K1 is effective and suitable and large dose vitamin K1 is unnecessary in treating hemorrhagic disease of newborn.

【Key words】 hemorrhagic disease; newborn; vitamin k1; dose; therapeutic effect

维生素k1参与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X,临床广泛应用于新生儿出血症的治疗。但对其使用剂量尚有不同看法。笔者对新生儿出血症患儿100例随机分组进行大剂量与小剂量维生素k1治疗疗效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儿科救治新生儿出血症患儿100例,按就诊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观察。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健康新生儿生后一周内发生自然出血现象。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点、出血斑、大血肿,或脐部残端出血,口鼻出血不止,也可发生体内各器官出血,如胃肠道出血,关节出血,血尿,颅内出血。血小板和出血时间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3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和止血敏静脉滴注。治疗组:维生素k1 10 mg静脉注射,以后几天内视情况重复使用,对照组:维生素k1 1~2 mg静脉注射,以后几d内视情况重复使用。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种剂量治疗效果无异。即用药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出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一般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以生后2~3 d最多见[1]。主要是凝血因子II、VII、IX、X的前体蛋白的谷氨酸残基必须在肝细胞微粒体内羧化成Υ-羧基谷氨酸,以螯合生成更多的Ca2+,才能激活凝血因子,而这一羧化过程受羧化酶活性和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2]。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这4种因子均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3]。当维生素k摄入、吸收或合成不足,或由于肝脏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时,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发生新生儿出血症。由于孕母Vit K通过胎盘量少,胎儿肝内Vit K储存量低,新生儿出生时肠道菌群尚未形成,因此早期新生儿体内Vit K含量不足[4]。正常新生儿生后2~7 d有生理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II、VII、IX、X中度下降而引起出血[5]。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少,母乳喂养儿和围产期未用维生素k预防者易发生新生儿出血症。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I、VII、IX、X所必须的物质,故维生素k可用于新生儿出血症的治疗。本组结果表明:小剂量和大剂量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出血症疗效无显著差异。维生素k1大剂量可加重肝损害,引起新生儿溶血,高胆红素血症,加重黄疸。因此我们认为对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的治疗,使用小剂量维生素k1即可。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15.

[2] 何新荣,何映谊,叶铁真.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给药方案探讨.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87.

[3] 谷强,马雅静,杨春燕,等.凝血酶原复合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凝血功能的影响.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6):465.

维生素k范文6

【摘要】:目的与方法: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4年至2009年2月对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与结论: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有效率达93.3%。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晚发性 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护理 凝血酶原减低症 神经系统疾病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约60~80%伴有颅内出血。我科2004年至2009年收治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对患儿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颅内严重出血者30例,男22例,女8例。入院时年龄为1月至5个月,均为家中分娩,24例占80%单纯母乳喂养,出生后未接受过维生素K3预防注射,3例占10%全部奶粉喂养.其余混合喂养;家住郊区及农村的占大多数26例占86.7%。患儿就诊时多为哭闹不安、惊厥、拒乳、呕吐、面色苍白、精神反应差、嗜睡,前囟饱满为首发症状,CT检查均有异常,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实质出血8例,脑室内出血5例,硬膜出血5例。入院确诊后,立即静滴维生素K35~10mg,连用5d,并输血浆或输血,以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给于吸氧,镇静,降颅压等综合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1例。

2病情观察

2.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患儿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不规则、屏气或暂停均提示病情危重。

密切观察双侧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应。如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常提示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提示病情危重。

2.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以兴奋和抑制状态相继出现为特征。常见的兴奋症状有:患儿烦躁不安,易激惹,脑性尖叫、惊厥、拥抱反射亢进、双眼凝视等。抑制症状常表现为患儿嗜睡、昏迷、肌张力下降、全身肌肉呈松弛性瘫痪、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2.3颅内压增高的观察:患儿颅内压增高时,前囟紧张、饱满,眼球震颤或斜视、凝视、瞳孔大小不等、呼吸不规则、拒奶或喷射性呕吐等表现。

2.4用药观察:应用脱水剂时,应注意心、肾功能,防止肾衰发生。应用速尿时,及时观察尿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应用镇静剂时,注意呼吸和精神状态,谨防用药过量造成呼吸抑制。

3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抬高患儿头肩部25°~30°,以减轻颅内压,以右侧卧位为宜,防止患儿呕吐物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发生。

3.1.2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但要避免对流风。注意保暖,体温不升者或早产儿可置暖箱,随时根据患儿的体温及体重调节箱温,箱内湿度为55%~65%。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2℃~24℃,每4~6h测体温1次,使患儿体温保持恒定。

3.1.3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头部制动。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稳,尽量减少搬动,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加重颅内出血。

3.1.4吸氧: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浓度,改善缺氧。输氧时应保持导管通畅,鼻导管应柔软,粗细适宜,每班更换。头罩给氧应监测氧浓度。

3.2特殊护理

3.2.1做好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易擦破引起口腔炎,不能用手指、布类擦口腔,在喂奶之后喂约5ml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若发现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能是鹅口疮,可用4%苏打水洗口腔或制霉菌素溶液涂口腔黏膜,每天2~3次。

3.2.2皮肤护理:保持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穿着柔软、宽大易吸收的绵织衣服。

3.2.3脐部护理:每日检查脐部,更换消毒纱布,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清洁干燥,防止脐炎。

3.2.4红臀的预防: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5%鞣酸软膏。选用柔软易吸水的尿布;尿布不要包扎过厚过紧,尿布外层更不能用塑料布包扎,尿布要清洗干净,并在日光下晾晒,或用消毒液消毒后清净用烘干机烤干。

4体会

4.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头颅CT检查对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的早期诊断很有意义,为早期治疗创造条件。因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少,故母乳喂养易发病。该病一经诊断,早期应用维生素K1及输鲜血,能迅速控制出血,减轻脑组织受压,以防远期后遗症。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该病的早期诊断依据为:①纯母乳喂养的1~2个月小婴儿;②男婴多见于女婴;③自发性颅内出血发病率高;④大多数伴有感染;⑤严重的凝血障碍,PT延长;⑥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该病颅内出血发病率较高,因大多数患儿都有突发性高颅压征象同时伴有急速进展的贫血或/和全身出血倾向,故早期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警惕性不高会遗误诊断的时机。因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颅缝及前囟未闭,有缓冲高颅压的作用,所以早期及少量出血时征象不明显。如果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如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颅内出血的可能,未接受过维生素K治疗的小婴儿,贫血迅猛,并出现烦躁,阵发性发绀,双目凝视,阵发性肢体痉挛,脑性尖叫,前囟紧张等。

4.2喂养

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如患儿吸吮吞咽困难可用滴管法或胃管鼻饲法喂哺。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后可开始喂奶,以少量奶试喂,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渐增加奶量。喂奶时切勿抱喂。母乳是婴儿的理想食物,最好以母乳喂养。喂奶时要认真观察患儿情况,如出现面色发绀,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哺乳,给予氧气,待患儿情况好转后再改用其他方法喂养。危重患儿应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可输入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等。

4.3预防

及早发现异常胎位,及时处理孕妇的慢性病,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有效的预防措施: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难产儿,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 10.5~1mg,1次/d,连续3d;生后1~2周及足月时重复注射维生素K 11次可有效地预防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发生。新生儿后期乳母常规补充维生素K,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可有效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长期慢性腹泻或反复应用抗生素、肝脏、胆道疾病患儿应补充维生素K。

参考文献

[1]早川惠子;王永继;;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和严重出血倾向[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1年01期

[2]苏鸿熙;胡小琴;李功宋;郭加强;徐乐天;;心内直视手术后颅内出血及血肿[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