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1
关键词: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方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广为流传的现成话。它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的造句材料,同成语、谚语、惯用语一样,是词汇体系中的特殊成分。”①由于歇后语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了解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成为重中之重。只有了解了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歇后语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
一. 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
(一)歇后语的构成
整个歇后语由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而前后两个部分采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去表示同一个意思。前部分叙述一种情况,它采用形象的比喻、夸张或谐音等方式来引人联想,与后部分紧密配合去表达本意。而后面部分是对前部分进行解释,是整个歇后语的真正的语义所在。歇后语的前后两个部分相互配合使得汉语具有了生动、活泼、形象、风趣的特点,进而达到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所讲述的道理的目的。
(二)歇后语的类型
1.喻意歇后语
歇后语的前部分运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解释、说明,并点出真正意义之所在,这就是喻意歇后语。
(1)本义喻意
本义喻意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直接的,不需多加联想的解释说明,即解释说明的意义是字面上的意义,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大海里丢针——无处寻”。
(2)转义喻意
歇后语后部分的解释说明不是用它的字面意义表示的,而是用字面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即需要人们进行联想的转义,这就是转义喻意。如“木头眼睛——看不透”的“看不透”不是说眼睛是木头做的所以看不透,而是引申到不能透彻理解认识的意义。
2.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后部分借助词语与事物之间的音同或音近从而造成一音双关效果,即一个歇后语有两种解释说明,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用意。此类歇后语的表面意思是次要的,而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例如,在“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中,表面上的意思是萝卜冰冻的结实,其实则是是说人心发生了波动。谐音歇后语主要有以下两类:
(1)音同谐音
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均相同的谐音是音同谐音。如在“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中,就是由于“掸”与“胆”两字的同音而造成的谐音。再如,在“牵着胡须过河——牵须(谦虚)”中,音同谐音是由“牵须”与“谦虚”两词的造成的。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2)音近谐音
音近谐音是指几个字或几个词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相同的部分,即音与音之间仅是声音相近但并不时完全相同。如“酱萝卜——无缨(因)”的“因”与“缨”是声母和声调相同,但韵母不相同,音相近。
二.利用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进行教学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种独特语言形式,是智慧的结晶。同时,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即由类似谜面的前部分与类似谜底的后部分结合方式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决定其成为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可以利用歇后语的类型和构成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把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以促进歇后语教学的成功,同时也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与汉字教学相结合
以歇后语表现方法中的析字法为理论依据,把汉字教学与歇后语教学相结合。例如,“自大上加一点——臭”,骄傲自大是不好的,而比“自大”还过分一点,那不就成了“臭”。“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心上放上一把刀,这肯定会使人感到很不痛快,所以当然要“忍”了。利用析字法我们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进行汉字教学,同时也教授了歇后语。
(二)与语音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其中的“音”就是语音。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学习语音,因此语音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语语音中,声母、韵母和声调是最基本的,并成为教学的重点。而在歇后语中,谐音歇后语利用语音来达到独特的效果。例如,“张飞妈妈姓吴——吴氏生飞(无事生非)”,“吴氏生飞”是对前一部分的直接说明,是字面意义,而它的实际意义是“无事生非”,这种实际意义的表达,要通过“同音”词语的转换才能实现。
(三)与修辞教学相结合
歇后语不管是从构成方面还是类型方面,它都大量的运用了修辞方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认为以歇后语具有的修辞性为理据,利用各修辞格的特点去拓展学生想象力,促进歇后语的教学。如,“大海里丢针——无处寻”运用了夸张和比喻两个修辞格。此歇后语夸大的把丢了的物品比作“针”,寻的范围比为“大海”,从而得出结果“无处寻”,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歇后语意思。
(四)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语言是文化的凝聚体,是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文化的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而且文化的积累也是通过语言保存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的。同时,在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中,学习他国的语言语无疑是了解一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方式。歇后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生动的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表现了现代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但是,文化的不同能够导致学习语言的障碍。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将文化教学融入歇后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利用文化知识加深对歇后语的理解。例如,在“张飞穿针一大眼对小眼”中的“张飞”是三国时代的人物。《三国演义》给张飞塑造了“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的形象,并多次出现“圆睁环眼”、“大眼”等等的描写。因此“大眼”是张飞的突出特征,并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在讲文化故事中教授了歇后语,并还加深了对歇后语的理解,培养了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歇后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本文具体分析歇后语的构成和类型,从而引入歇后语的教学方法,即把歇后语教学与汉字教学、语音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提高歇后语教学质量。(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2] 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万艺玲.词汇应用通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4] 夏雨、楚风.歇后语集萃[M].北京:国纺织出版社,2009.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2
一、巧用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的年龄段,在日常教学中我就利用他们喜欢探究的特点,在介绍名著的时候故意留一些悬念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在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鲁滨逊到荒岛后还发生了一些很有趣的事,比如他自己建造了结实的房子,制作出了好吃的面包,最有意思的是,他还驯服了一个野人,这个野人的名字叫做星期五……”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却笑而不讲了。结果很多学生为了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便找来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书,不但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还饶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二、妙用教材,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在高年级陆续安排了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作品改编的课文,如《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这些课文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金钥匙。我便尝试着以教材为起点来实施名著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我巧妙地紧扣关键字“借”,以评书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课外拓展:
“在《三国演义》中,仅诸葛亮一人,就把一个‘借’字运用得出神入化。他借过火,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藤甲军;他也借过水,他借襄江之水让关羽水淹七军,他还借一夜东风和周瑜火烧赤壁,借天降大雪大破铁车阵……更神奇的是,《三国演义》还精心构思了曹操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借荆州以立足的妙剧,谱写了谋借的千古绝唱。”
在听了我对诸葛亮“谋借”的介绍后,所有的学生都特别想赶快读读《三国演义》。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从教材片断的理解到名著整体阅读的过渡。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得法课内,得益于课外”。作为教师,只有妙用教材,才能做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利用影视,提高阅读兴趣
现代社会中传播着的许多影视信息都是可以被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在教学中,我总是及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推荐《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如易中天的《品三国》、鲍鹏山的《新说水浒》等。学生就能直接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近年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相继热播。我便巧妙引导学生收看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干脆让学生给电视剧“找茬”,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原著的精彩之处。可以说,电视是学生爱上名著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看了电视剧后,产生了阅读原著的愿望,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四、借用活动,体验阅读兴趣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不仅可以拓展读书视野,加深对名著的理解,更能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真正的亲身体验,从而实现名著的“悦读”。
我常组织学生举行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他们自己设计必答题和抢答题,内容主要涉及作品、人物、情节等。他们热情很高,参加竞赛的同学摩拳擦掌,其他同学为参赛的同学出谋划策,整个班级的名著阅读热情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
每当学生阅读完一部名著后,我都要及时召开一个讨论会,让学生谈谈读书体会或对原著的认识。在讨论会上,学生总会提出许多自己的看法。针对名著中的某一情节或某一人物形象,如“你怎样看《水浒传》中的宋江”,我就让学生以各抒己见的方式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宋江仗义疏财,是个好人,要不怎么会叫他“及时雨”呢。还有的同学认为宋江主张招安,才害得梁山好汉不得善终,是个坏人等等。
五、读写结合,拓展阅读兴趣
古人说过:“学起源于思,思起源于疑”。阅读名著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兴趣,我注意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和书籍进行心灵的沟通。
《三国演义》是一部半文半白的古典小说,小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就先让学生搜集与三国人物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找的歇后语、成语来读原著中的有关章节。这样,无形中扩大了阅读的范围,使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读完名著。
每年的寒暑假,我总要让学生阅读一部名著,我则根据名著的内容设计一些有深度的、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喜好写成读后感。我曾给学生设计的思考题有“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我最敬佩的‘红岩’人物”“我看阿廖沙”等。这些问题使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而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对名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3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其故事早在晚唐民间已有流传。宋朝市民经济兴盛,已出现“说三分”的表演专家。并被大量搬上舞台。宋末元初出现粗具《三国演义》规模的《三国志平话》。此书民间性强,文词简陋,描写粗枝大叶,情节离奇。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罗贯中对前人的创作加以改造和创作,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结构之于作品,犹书法之间架,绘画之构图,唯仔细雕琢,匠心独运,方能为读者所接受。《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代表,其情节错综复杂,时间跨越近百年,叙述的事件虽然依时序渐次发生,但又往往平行交叉,首尾重叠,再加上作品人物众多,有的人物的时空位置还不断变化,这更给创作增加了难度。然而罗贯中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具体分析,作品在情节结构方面有以下特色:
尊刘贬曹,主线突出。《三国演义》整个作品以刘备集团、曹操集团、孙权集团的兴衰变化为三条基本的叙事线索,这三条线索或单独行进,或并驾齐驱,或交叉错综,将百年人物和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刘备集团的兴衰变化是三条叙事线索的主线,无论是在群雄逐鹿之时,还是在三国鼎立之后,都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全书120回,描写刘氏蜀汉的竟占了104回,几乎写成了《蜀汉演义》。这是因为作者在作品中始终将刘氏集团作为正统,有人说:“蜀汉代表了中国人圣君、清官、侠客三个梦。”而曹操代表的是“小人”,是奸邪的代表,作品将他作为一条和主线相辅相成的副线,孙权集团则相应地处于次要地位。三线并行,这样就便于集中笔墨突出重点,且所有的事件都能围绕主线加以选择,自然能使作品的情节虽错综复杂,但却能纲举目张。
章回体制,前后勾连。《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特色就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全书共120回,每回都有对偶的语句作为标题,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等。这样就为全书设置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致精巧的结构框架。这样的情节建构,使作者每一步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每一回都能阐明一到两个事件,从而可以更稳重地把百年风云徐徐道来;而为避免章回之间的断层,作者又巧妙地运用勾连的方式,即在前一回的结束处也是情节发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留下“扣子”,篇末固定是“且听下文分解”,然后在下一回的开始,作者紧接着“扣子”,叙述“扣子”的结果,使前后两回首尾相接,构成一体。这样的结构,既便于作者的写作,更能指引着读者一步一步走进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中,遍览其丰富的历史画面,而不是面对文字海洋迷茫失措。
形式多样,张弛有度。《三国演义》一书涉及人物众多,大小战役40多次,但读者读来却不感到重复和紧张,原因在于作者采用多样的形式,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手法。一是采用时间为序,依次展现事件和人物,“不求复杂,而求清晰,使得事件,人物来龙去脉,各有所归,清清楚楚”。如果有多个人物或时间同时并行,作品一般先集中笔墨叙述一个方面的情况,然后用“且说”、“却说”、“话说两头”等过渡词引出对另一个方面的描述。这样不仅能使时间清晰,更重要的是局部交错参差的时间又得到了灵活的处理,满足了使结构紧凑的需要。而在紧张的战事前夕,作者往往有意安排一些不同性质的事件来舒缓,如在赤壁大战之前,作者加上了一节曹操横槊赋诗的事件,这就让心跳加快的读者情绪得到了缓和,增强了情节结构的和谐性,使读者在阅读中始终能获得持续的美的享受。
中考中,考查《三国演义》情节,主要有3种考查形式:一是事件情节的考查,也就是考查某一事件的名称、情节以及前因后果等;二是考查人物事件的相关情节。如某一人物所经历事件名称及情节;三是点评某一事件情节,也就是对某一事件或情节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说明你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收获等。
备考时,考生应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构建,熟悉重点情节的来龙去脉,把握重点人物的相关情节,并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例题1:①《三国演义》中
一战,曹军八十万大部烧死,曹操率残余狼狈逃跑,到乌林口被赵云截杀,又中张飞埋伏,几近全军覆没,眼看过了
就能逃出重围,可又遭遇武艺高强的关羽。绝望的曹操只好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当年曹操对他的恩义,违诸葛亮军令放过了曹操。
点拨:
情节的考查主要涉及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历史转折时期的情节、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情节以及名人的成就和失误情节等。备考此种题型,可以以名人为抓手,对人物的主要事件进行梳理,把握每一个事件情节的记叙六要素及故事情节开端、发展、和结局等。
参考答案:赤壁,华容道。
例题2:《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相关的情节是(
)。(2010年桂林市)
A. 七擒孟获 B. 赤壁之战 C.火烧连营 D.水淹七军
点拨:此种题型是将名著考查与课本内容相联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活化知识。考生在复习课本相关知识时,一定要细处探究,明确事件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典故,一定要到名著中去寻找相关情节,认真备考,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从容应对。
参考答案:A。
例题3:判断正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2010年云南省红河市)
点拨:此种题型是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考生只有对作品的主要情节了如指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繁杂,因此考查一般限定在大家熟知,流传极广的事迹以及人物转折或成语俗语中涉及的情节。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把握这些,并学会归纳,归类处理,以备考查。
参考答案:正确。
例题4:请你就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使南人永不复反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点评。
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八十七至九十回这样写道: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为报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以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赵云、魏延为大将,率蜀兵五十万,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征犯境侵掠的蛮王孟获。经七擒七纵,终使孟获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匍匐帐下,肉袒谢罪,永不复反。诸葛亮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令其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
点拨:阅读名著,贵在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考查名著的故事情节,也不例外。这就需要考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读出体验,读出智慧。切不可走马观花,只追求了解就满足。解答此种题型,考生应结合名著事件,并结合自己对此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正确解答,解答时一定要注意思想健康积极,能体现你的宽广胸怀和人生智慧,还要注意文从字顺,表达凝练等。
参考答案:诸葛亮正确地处理蜀汉政权与蛮王孟获的关系。评分说明:抓住这一点进行点评给满分。
1.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2008年甘肃省金昌市)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2分)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2分)
2.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关于打斗的精彩描写,下面是摘录的两段:(2009年浙江省台州市)
【甲】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乙】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
【甲】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张郃,【乙】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庞德,两段文字均出自《
》。
3.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什么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4.“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6.《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7.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示例如:三顾:三顾茅庐。
参考答案
1.(1)罗贯中 (2)《三国演义》是小说,旨在刻画人物,作者正是通过细节的刻画来表现刘备的礼贤下士;《三国演义》是史书,着眼于叙述历史事件。 (3)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2.张飞(张翼德) 关羽(关云长、关公) 《三国演义》。
3.黄盖行苦肉计: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
4.青梅煮酒。
5.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地利胜:南方多江湖,北军不善水战;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处处占先。
三国人物歇后语范文4
[关键词]民间说书 通俗小说 评话 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7-0132-05
我国古代的通俗小说是在民间说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影响民间说书。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说:“明代已有《三国》、《水浒》等成书,晚期并有《三言》等成书。所以明代的说书,大抵是根据文学作品再加发挥的”,“到了清初,《水浒》、《三国》、《说岳》、《西游记》等渊源于说话的长篇小说,《三言》等渊源于说话的短篇小说,早已广泛流传;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出版后,《红楼梦》也接着问世。这些,都为说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1] (P614) 既然民间说书多以古代通俗小说作为取材或演说的对象,那么它们对于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推广,就必然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古代通俗小说的普及得力于民间说书的传播
清末黄人在《小说小话》中说:“平话别有师传秘笈,与刊行小说互有异同。然小说须识字者能阅,平话则尽人可解。故小说如课本,说平话者如教授员。小说得平话,而印入于社会之脑中者愈深。”[2] (P267) 此言甚是。潘建国在《明清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一文中曾指出,明代民众的识字率还不足百分之一,而识字量能达到阅读小说的水平,并且买得起小说、有兴趣和时间阅读小说的,更是寥寥无几。[3] 可现有文献资料却显示,明代的“愚夫愚妇”对通俗小说竟然耳熟能详。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4] (P883) 清人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也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些“村哥里妇”、“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为何竟能熟知“小说演义”呢?其实,主要就是靠民间说书和戏剧的传播与推广。解|在《觚庵漫笔》中就指出:“《三国演义》一书,其能普及于社会者,不仅文字之力”,同时还“得力于评话家柳敬亭一流人,善揣摩社会心理,就书中记载,为之穷形极相,描头添足令听者眉飞色舞,不肯间断。”老舍《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一文也指出:“有人说《三国志演义》是最伟大的通俗作品。是吗?拿街头上卖的唱本儿和‘三国’比一比,‘三国’实在不俗。不错,戏班里,书馆里,都有多少多少以‘三国’为根源的戏剧,歌词,与评书。可是这正足见‘三国’并不易懂,而须由伶人,歌者,评书者,另行改造,替‘三国’作宣传。‘三国’根本是由许多传说凑成的,再由不同的形式宣传出去,专凭它本身的文字与内容,它绝不会有那么大的势力。”[5](P10-11)《三国演义》如此,其他小说在民间的传播也不例外,下面以评话(评书)为例,来探讨民间说书与通俗小说传播的关系。
二、民间说书对古代通俗小说名著的宣传与推广
《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明中叶问世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因而很快便成为民间艺人争相演说的对象。徐渭《徐文长逸稿》卷四《吕布宅诗序》即说:“始村瞎子习极俚小说,本《三国志》,与今《水浒传》一辙,为弹唱词话耳。”钱希言《戏瑕》卷一《水浒传》说:“文待诏诸公,暇日喜听人说宋江,先讲‘摊头’半日,功父犹及与闻。”袁宏道游无锡时,听朱叟说《水浒》,认为其所说“与俗说绝异,听之令人脾健”,并赋诗赞曰:“一语快西风,听君酣舌战。”[6] (P353) 李延昱《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一“寄托部・莫后光”条云:“莫后光三伏时寓萧寺,说《西游》、《水浒》,听者尝数百人。虽炎蒸烁石,而人人忘倦,绝无挥汗者。”可见,艺人演说的《三国》、《西游》、《水浒》等,颇有艺术感染力。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还举例说:“里中儿代庖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其实,不光“里中儿”如此,甚至就连明末一些义军首领居然也会被说书艺人宣扬的忠义思想所感化。陈康祺《燕下乡脞录》说:“明末,李定国初与孙可望并为贼,蜀人金公趾在军中,为说《三国演义》,每斥可望为董卓、曹操,而期定国以诸葛。定国大感曰:‘孔明不敢望,关、张、伯约,不敢不勉。’自是遂与可望左。”[7] (P616-617) 有些义军首领还曾从艺人演说的《三国》中汲取了丰富的军事智慧。刘銮《五石瓠》卷五说:“张献忠之狡也,日使人说《水浒》、《三国》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7] (P563) 明末清初著名说书大家柳敬亭,则以擅长说《水浒》、《隋唐》、《三国》等而名噪一时,张岱、钱谦益、吴伟业、冒襄、黄宗羲等即对其精湛的说书艺术倍加称赞。
清代民间说书更为盛行,尤其是扬州、苏州一带,民间说书可谓盛况空前。康熙时费轩《扬州梦香词》即说:“扬州好,评话晚开场,略说从前增感慨,未知去后费思量,野史记兴亡。”并具体记述:“评话每于午后登场,设高座,列茶具,先打引子,说杂家小说一段,开场者为之敛钱。然后敷说如《列国志》、《封神榜》、《东西汉》、《南北宋》、《五代》、《说唐》、《西游记》、《金瓶梅》种种,各有专家,名曰正书。煞尾每云:‘未知去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8] (P81) 可见,当时扬州评话多以小说作为敷衍对象。乾隆初,董伟业《扬州竹枝词》说扬州地区是:“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9](P188) 诸明斋《生涯百咏》卷三《说书》也说:“一声尺木乍登场,滚滚滔滔话短长。前史居然都记着,刚完《三国》又《隋唐》。”[9] (P193)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虹桥录下》则更具体地记载了乾隆时扬州的说书情形:
郡中称绝技者,吴天绪《三国志》、徐广如《东汉》、王德山《水浒记》、高晋公《五美图》、浦云玉《清风闸》、房山年《玉蜻蜓》、曹天衡《善恶图》、顾进章《靖难故事》、邹必显《飞蛇传》、谎陈四《扬州话》,皆独步一时。
在这些著名的说书艺人中,吴天绪演说的《三国》独占鳌头。李斗还举例说:“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惟张口努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这种以形传神的表演技法,真让人匪夷所思。
与李斗大约同时的清凉道人,在《听雨轩笔记》卷三《余纪・评话》中,也对浙江杭州地区流行的评话有所评介:
小说所以敷衍正史,而评话又以敷衍小说。小说间或有与正史相同,而评话则皆海市蜃楼,凭空架造,如《列国》、《东西汉》、《三国》、《隋唐》、《残唐》、《飞龙》、《金枪》、《精忠》、《英烈传》之类是已。
据此可知,评话《列国》、《东西汉》、《三国》、《隋唐》、《残唐》、《飞龙》、《金枪》、《精忠》、《英烈传》等,皆由“敷衍小说”而来。评话与小说之不同在于,“小说间或有与正史相同,而评话则皆海市蜃楼,凭空架造”。
乾隆以后,演说小说名著的评话艺人,更是名家辈出。如生于乾隆后期的邓光斗,即以“跳打水浒”闻名,而宋承章演说《水浒》则以口锋泼辣见长。后来,王少堂继承邓、宋两门书艺,兼取各家之长,致力刻画历史人物,描绘三教九流,借助丰富的生活积累来塑造形象,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变革、发展,形成说表细腻、神采夺人的艺术风格,成为扬州评话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咸丰、同治年间,李国辉则以擅长演说《三国》而享誉书坛。时人桃潭旧主《扬州竹枝词初稿》赞之曰:“粲花妙舌吐珠玑,《三国》评词李国辉。”① 著名的“康派《三国》”创始人康国华即是其高足。康国华擅说以诸葛亮为中心的“三把火”,即《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他以其精湛的艺术功力说活了孔明,形成了独特的“康派《三国》”艺术,他本人也被誉为“活孔明”。其传人有康又华、康重华等。与李国辉同时的说书艺人任德成,谙熟《三国演义》,博览汉魏诗文,并在说表艺术上有所独创,成为“任门《三国》”创始人。蓝玉春则是“任门《三国》”最有成就的传人。他于《后三国》中增加了不少“刀马书”,如《葭萌关》、《定军山》、《汉中大战》、《独挡斜谷》等,着力渲染和烘托打斗的精彩场面,因此自成一家,人称“蓝派”。清末至民初,在扬州常有数十人同期演说《三国》。与扬州评话《三国》相映生辉的是苏州评话《三国》。同治、光绪年间评话艺人许文安,演说张飞,神态活现,有“活张飞”之称。其徒黄兆麟则有“活关公”、“活赵云”之誉。黄兆麟之徒张玉书,以评说为主,重说表,擅组织关子,描述人物形象细致,注意人、情、理的结合,因此成为苏州评话说《三国》的杰出代表。
与南方评话艺人遥相呼应,北方的评书艺人也爱说《三国》、《水浒》等小说名著。清代北京说《三国》的艺人,已知最早者当推康熙、雍正年间的王鸿兴。清末张岚溪,曾专在皇宫内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说《三国》,在评书界甚有影响。后来,吴阔瀛在鼓楼市场说《三国》,长于变口,如摹拟关羽时用山西口音,摹拟司马懿说话时用河南口音等,皆饶有情趣。[10] (P92) 说《水浒》的著名艺人,则有双厚坪、高胜泉、徐坪玉、蒋坪芳等。双厚坪长于说“武(松)十回”,能够巧妙地传达人物神韵,对原著情节多有丰富、发展。其说书沉稳细腻,一段“挑帘裁衣”,即可说上半个月,仅王婆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的所谓“十分光”就能说两天。[10](P673) 安太和为评书界说《西游记》的掌门,因学孙猴儿惟妙惟肖,故有“猴儿安”之称。其弟子恒永通,“每演《西游》,不论大小场口,坐客满堂,真有追着听的座儿”,[11] (P155) 其演说猪八戒最佳,当时观众有“见者如观真猪八戒”的评价。
由此可见,正是借助于民间说书的传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代小说名著才得以家喻户晓,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曾说:“今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所谓‘大碗酒,大块肉,分秤称金银,论套穿衣裳’等思想,充塞于下等社会之脑中,遂成为哥老、大刀等会……。呜呼!小说之陷溺人群乃至如是!”[12] (P7) 其实,如果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在下等社会的传播途经,那么就不难明白“小说”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实际上是与民间说书的大力推广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的。
三、民间说书对古代通俗小说名著的充实与加工
说书艺人在演说古代小说名著时一般都不会照本宣科。著名评书艺人连阔如就说:“他们说的书和本儿上要是一样,听书的主儿如若心急,就不用天天到书馆去听,花几角钱在书局里买一本书,几天能够看完,又解气又不用着急,谁还去天天听书,听两个月呀?”[13] (P267) 因而,有经验的说书艺人往往都会结合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理解,在演说的书目中融入丰富的生活细节、风俗民情和民众的爱憎情感,从而使其所讲的人物故事活灵活现。大致说来,他们对古代小说名著的充实加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小说原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书目的故事性、传奇性和连贯性。我们看扬州评话《三国》,就会发现艺人们只以曹、刘、孙三方面的龙争虎斗为主要线索安排回目,敷衍故事,刻画人物,故而其情节冲突就更紧张激烈,结构也更为紧凑连贯。如《前三国》只从关羽《土山约三事》讲起,小说中官渡之战前面的内容就舍弃了,而接下来的关目如《身在曹营》、《斩颜良》、《诛文丑》、《挂印辞曹》、《五关斩六将》等,又都紧紧围绕关羽展开,与关羽无直接关系的情节也都被摒弃或简化了。《中三国》只围绕《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做文章,以曹操、周瑜等为陪衬,重点突出诸葛亮的过人才智。苏州评话还围绕赤壁之战,改编出“东吴十条计”:周瑜叫鲁肃送“安营图”给孔明修改,欲借孔明改图犯法杀之,为“诱人犯法计”;周瑜令孔明至铁聚山劫曹军军粮,欲借曹军之刀杀孔明,为“借刀杀人计”;周瑜于三江口设宴请刘备,欲杀掉刘备倒掉孔明依靠的大树,挖掉孔明生存之根,为“倒树寻根计”;蒋干盗书为“反间计”;周瑜欲借造箭未完成任务为由杀害孔明,为“挖坑逮虎计”;周瑜打黄盖为“苦肉计”;庞统献连环计为“连环计”;周瑜派兵封锁孔明南屏山借风返回之路,待东风一起即杀孔明,为“瓮中捉鳖计”;孔明在南屏山以周瑜之弟周济为替身,自己乘赵云早就准备之船逃之夭夭,为“金蝉脱壳计”;刘备招亲为“美人计”。这十计中原作只有五条,另五计为艺人增添。十计环环相扣,关子特别抓人,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开打交战丰富多样,故有“大书之王”之称。由此可见,艺人在改编小说时,总要煞费苦心地围绕主要人物与主要矛盾来设计关目,经营和组织扣子,以便使故事情节既惊险又曲折,一环扣一环,使听众欲罢不能。
其二,对小说原著既有继承又有丰富和发展。继承,主要是从原著那里获取“书梁子”(主要人物故事和情节框架),以便根据原著提供的故事情节和叙事脉络来加以演说;丰富则主要是在原著情节叙述的空白处或粗疏处增添了大量的生活化细节,使情节血肉丰满;发展是指根据原著提供的情节逻辑,进行合理的虚构和拓展,增加原著所没有的故事情节,或对原著的某些故事情节予以改动、矫正,使其更符合生活情理。其中,细节描绘的丰富细腻,可以是民间说书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前文曾提及北京评书名家双厚坪说潘金莲“挑帘裁衣”,能说半个多月,仅王婆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的所谓“十分光”就能说两天。当然,这与他们喜欢节外生枝有关,但说表之细腻,无疑是极重要的因素。老舍曾说,评书艺人善于“从四面八方描写生活,一毫不苟,丝丝入扣”,他能“把书中每一细节都描绘得细腻生动”。[14] (P418) 比如,“说武松喝酒,便把怎么喝,怎么猜拳,怎么说醉话,怎么东摇西摆的走路,都说得淋漓尽致。他要说武松怎么拿虱子,你便立刻觉得脊背上发痒”。[5] (P44-45)(老舍:《大众文艺怎样写》)那么,艺人们为什么要在原著的基础上大量增加细节呢?这显然与说书艺术规律的制约不无关系。说书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它对听众意识的刺激是短暂的,必须立即奏效。因此,只要是应该交代的事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要一一交代,不能遗漏,而且它还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造成形象、可感的画面,才能使听众“听得到”,“看得见”,心里头明白,所以它不仅要叙述人物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还要不断地说明人物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至于人物的善恶、美丑,事情的来龙去脉等,也都要交代得一清二楚,来不得半点马虎。艺人行话即云:“交待不清,如钝刀杀人。”“表书不清,听客不明;衬托不到,听客直跳。”[8] (P639) 这样一来,其细节描绘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在文字上自然要比小说显得“噜苏”一些。说书艺人往往还会矫正小说原著中的思想局限。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能借东风,是因为他“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能呼风唤雨”,这就把诸葛神化了。而扬州评话《火烧赤壁》则把诸葛借风,归因于他熟习荆襄一带冬天的气象规律,说他借风是蒙人的,是为了分散周瑜的注意,趁机溜走。这就比原著合理多了。
其三,说书艺人还喜欢在演说小说名著时加入当地的风俗民情。如扬州评话《水浒》演说的武松、宋江等人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北方,但是艺人却有意以扬州的市井小民为对象,描绘和塑造书中当时当地的各色小人物,诸如衙役、书吏、丫环、使女、贩夫、走卒、堂倌、屠夫等等,无不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呼之欲出。另外,它在描绘书中环境时,也大量地插入当时扬州的建筑设施、民风习俗,赋予书目内容以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时代气息。苏州评话艺人说《水浒》,也在有关回目中敷衍了江南的人物风情,《武十回》中王婆、乔郓哥、何九等,均被描绘成苏州式的市井小人物;《宋十回・初会牡丹亭》中对琵琶亭、浔阳江的描写都体现了江南园林建筑的景色。这样做,显然容易让当地听众倍感熟悉亲切,恍若身临其境;同时,也可以赋予书目以生活实感和时代意义,使书目常说常新。
其四,说书艺人在演说小说原著时一般都要千方百计地强化或增加人物、故事的趣味性,以便调剂书情,活跃氛围,迎合听众的审美口味。各地行艺口诀中都有“无噱不成书”的说法。研究扬州评话的著名专家陈午楼甚至说:“趣味性是扬州评话的命脉,幽默感是扬州评话的个性”,“要求处处有科趣,时时见幽默,且用精湛的扬州方言表现出来,这是扬州评话最显著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15] 不过,说是“地方特色”,不够确当,因为对趣味性、幽默感的强调和追求,是许多说唱文学共有的特点。所以,老舍说:“提到趣味,通俗文艺或者比任何种文艺都更聪明一些,仿佛它早就晓得‘沉闷是文艺的致命伤’这一句话。”[5] (P20)(老舍:《通俗文艺的技巧》)那么,说唱艺人是怎样来制造趣味的呢?一是利用人物言行与情节冲突来生发趣味,艺人谓之“肉里噱”,如张飞、李逵、程咬金、猪八戒等,就是说书艺人用来生发趣味的喜剧性人物;二是艺人穿插在书中的趣闻、笑话和科诨等,艺人谓之“外插花”。评书大王双厚坪即精于此道,他“当场能抓现哏,诙谐百出,真有‘翻堂的包袱’。什么叫翻堂的包袱哪?江湖艺人,不论是哪行,在台上把人逗笑了,调侃叫‘抖包袱’。多好的书料也不如好包袱有价值。……若能把全场的书座全都逗笑了,那调侃叫‘翻堂的包袱’。”[13](P266) 可见,趣味性是直接关系到书目能否叫座的重要法宝之一,故艺人才会常说:“噱乃书中宝。”
其五,说书艺人在演说小说原著时,还存在一个如何将小说原著的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话语的问题。因为故事主要是讲给复杂而众多的听众听的,书面语尤其像《三国演义》那样“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听起来不容易接受,所以说书艺人就不能不把书面语转换成听众所熟悉、了解、欢迎的口语甚至是方言俚语来讲,这样才能保证不识字的文盲也能听得懂。如此一来,改编本的口语化色彩就要比原著浓厚得多。例如,扬州评话《三国》就是以口语方言讲述的,甚至还经常活用当地流行的俗话、歇后语,频繁地使用语气词、象声词(常见的就有:啊、噢、嗯、哎、呔、嚯、、喳、嘘、啊哟、嘿嘿、嗨嗨、嗯咳、呜呜、哦哦、咦喂、噗咚、咕噜噜、哗啦啦、嚓嚓嚓、咚咚咚咚、哈哈哈哈等),故而当地群众听来就亲切易懂。这也可以说是说唱文学区别于原著的一个重要特色。
总而言之,民间说书对古代通俗小说名著不仅起到了宣传和推广作用,同时还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加工,正因如此,它们才能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为民众喜闻乐道。侯宝林等所著的《曲艺概论》说:“实际上,刘备、关羽、诸葛亮、武松、李逵、鲁智深、唐僧、猪八戒、孙悟空,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所以能够家喻户晓,说唱艺人显然立下了不朽功绩。在劳动人民还不掌握文化的旧时代,是曲艺和戏曲艺人使这些英雄形象变成群众的亲密朋友。”[16] (P116) 因此,当我们谈到明清小说名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不能忽视民间说书对于小说名著的宣传推广、充实加工等所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士莹. 话本小说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黄霖、韩同文选注. 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下)[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潘建国. 明清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J]. 复旦学报,2001,(1).
[4]丁锡根编著.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老舍. 老舍曲艺文选[M].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
[6]袁宏道. 听朱生说《水浒传》[A]. 马蹄疾. 水浒资料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朱一玄、刘毓忱编.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8]中国曲艺志(江苏卷)[Z].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
[9]周良编著. 苏州评弹旧闻钞[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0]中国曲艺志(北京卷)[Z].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
[11]张次溪. 天桥丛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夏晓虹编. 梁启超文选(下)[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3]连阔如. 江湖丛谈[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4]老舍. 谈《武松》 [A] . 王派《水浒》评论集[C]. 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90.
[15]陈午楼. 从长篇小说发展到长篇评话[J]. 扬州师院学报,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