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备课;高效课堂;生命教育

五年前,张文质老师在我校进行的一场质朴而生动的演讲,拉开了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序幕。五年的时间我们对“生命化教育”从陌生到熟悉,从探索到构筑起“生命化高效课堂”,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一名“生命化高效课堂”的探索者、实践者,我想从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备课,来谈谈我对“生命化高效课堂”的一点看法。

我们都知道,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窦桂梅老师曾说过――“精彩的课堂设计,就是精彩的人生设计;课堂设计得精彩,就是人生设计得精彩。”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生命,从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教学、对待课堂,这正是生命化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在“生命化高效课堂”的探索过程中,我从自己或同事的很多课例中总结发现:只有在备课的过程中贯彻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并用心地、认真地备课,课堂的实施才可能是高效的,才可能是充满生命的、灵动的。反之,很多课堂上的无效或低效其实是源于备课的无效。要真正实现生命化高效课堂,要课上得精彩,必须课前刻苦。

一、因材施教――备学生

特级教师邓彤说:“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而最合理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其特点确定适当的学习方案:此之谓现代心理学背景下的‘因材施教’。”他又说:“理想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现状为起点,同时又以学生的发展为终点。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案将是最有价值最为科学的方案。”简而言之,备课不能是自己想当然,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特点、接受能力。例如,在备《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我考虑到我班上的学生大多远离家乡,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很少,我这样设计自己的教学:让孩子先跟自己的父母或祖辈了解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并收集家乡春节时特色的食品带到学校来,和同学分享,并介绍相关习俗。在备《跨越年的美丽》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居理夫人的了解较少,为了丰富居里夫人在学生心目中的象,更好地理解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我在设计教学中想到要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阅读居里夫人的小故事,居里夫人的名言。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让学生学得充实、轻松,让课堂更加高效。

二、有的放矢――备目标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选择,可以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而现实中,很多时候老师只是把教参上的教学目标抄在教案上,并没有认真解读、推敲。我认为,在设置教学目标方面,主要应该思考两个问题:(1)针对每节课的内容来备教学目标。每节课都不是孤立的,必须从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理解每节课,思考:本单元在教材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的知识体系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基础怎样,会存在哪些难点。(2)必须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希望学生能学到什么,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及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三、智者问得巧――备课堂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智者问得巧”正点出了课堂提问的要点。纵观现在的课堂,问声一片,但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更为普遍。有一节课提几十个问题的“满堂问”,有一口气提五六个问题的“轰炸式”提问,有一个接一个地让学生站着坐不下的“苦苦追问”,有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的“口头禅式”提问,这样的提问均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备课时我们应当认真思考:这堂课要设计哪几个问题来贯穿这节课的教学,如何提问最巧妙。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课堂则看似热闹,实则无效或低效。

四、分层设计――备作业

作业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提高,纵观教学现状态,不难发现我们老师乐于、勤于布置作业,却只重视量的积累,不注重质的提高。存在布置作业随意化,临时想到什么布置什么和让学生购买众多练习,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让学生学得辛苦,老师批改得辛苦,却终是得个心安而已,这样的作业注定是低效的。容易导致学有余力的学生做起来觉得容易因而丧失兴趣,学得吃力的学生做起来难度大根本不会做,同样丧失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分层次布置作业: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得到提高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认真设计作业,杜绝作业布置的随意性。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2

一、小学生文本细读的心理过程

什么是小学生文本细读的心理过程?这是心理学中相当重要而又意见纷呈的问题。从现代学习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来看,行为主义、结构主义、实用主义三种学习观所强调的学习过程,正好是其文本细读反馈环路的不同组成部分。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在效应器(R)和感受器(S)之间引起了行为变化,即R-S;结构主义――强调刺激由感受器传输给脑神经(O),从而形成认知结构,即S-O;实用主义――强调心理活动对适应刺激时所引起的效应器官的机能活动,即O-R。如果把这三者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反馈环路。

较清晰较具体的小学生文本细读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知识刺激阶段、思维操作阶段、言语表达三个阶段,刚好形成一个学习反馈控制环路。其中,后两个阶段的主体是学生,第一个阶段则主要由外部环境给予提示和控制。当内外和谐一致时,便体现出小学生文本细读的心理过程:1. 感官的知识刺激(听、读、看);2. 大脑思维操作(加工、处理、贮存信息),发出言语指令,将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机能活动(说或写);3. 反馈到所接受的学习目标,检出偏差、纠正偏差,达到和原来的学习目标一致。

二、基于细读心理,优化教学设计

1. 知识刺激阶段――目的、兴趣占先机。

小学生文本细读心理过程的知识刺激阶段又叫“信息输入阶段”。指在细读文本之前,先确定知识刺激点,即确定明晰的细读目的,然后围绕细读目的,补充相关知识,形成认知前提,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情感前提。形成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的这一行为又称“前置性反馈”,整个“前置性反馈”的过程便是知识刺激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提供具体明晰的细读目的,补充与文本契合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细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细读目的的引领下,以兴趣为内驱力,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前抢占先机。例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伊始,就以“看到课题时你的眼前会有怎样的画面?”引发学生畅所欲言,学生纷纷表达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之后,窦老师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圆明园被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呢?”的思考走进课文学习。明确的细读目的,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和细读文本的极大的兴趣。

2. 思维操作阶段――圈画评点不可少。

小学生文本细读心理活动的思维操作阶段又叫“信息编码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小学生根据细读目的进行阅读。在阅读理解中,有运用旧知识、旧方法,有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在新旧知识和方法的相互碰撞中,使小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得以同化顺应,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了发展。这个阶段内隐的心理活动要求小学生必须在强烈的目标意识下,使思维活动紧紧围绕学习目的展开。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运用圈、画、评、点等有形的阅读方式阅读,使学生的内隐心理活动留下可供观察的思维痕迹。例如,张祖庆老师执教《金钱的魔力》,在进行到第二板块――聚焦托德的“笑”,要求学生默读第六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想一想这个片段中哪些文字具有漫画风格;也可以在关键词边写一两句批注,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如,盛新凤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时,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自己做好的批注,然后向学生提出,默读课文中相关段落,思考文中写到居里夫人几个疲倦的原因,并像老师一样做好批注。

正是这样指向细读目标的圈画批注,引发了学生具有思维价值的交流。同时教师或同学在“细读”过程中提供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成为调节“细读”活动的重要依据,使文本细读活动始终指向于目标。

3. 言语表达阶段――说写讲练共徘徊。

小学生文本细读心理活动的言语表达阶段又叫“信息输出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通过“细读”进一步推进学生做出相应的言语反应,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操作活动,把内隐的思维活动变换为可观察的言语行为,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终极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地说(讨论、回答问题)、读(各种方式的读)、写(做练习、写模仿文),通过观察学生外显的言语行为,判断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并把学生的言语行为同细读目的相对照,及时调整、纠正或补偿教学行为,使之不偏离细读目的。

例如,王崧舟老师执教《与象共舞》,在该课结尾处以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朗读对文本进行了精彩的演绎:第一轮,王老师出示课文人象共舞的段落,要求学生把文本中的“观众”“人群”换成“我们”,引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很快进入情境,读出了此时观众陶醉其间的场景。紧接着,王老师再要求学生把文本中的“象群”换成“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此时更加兴趣盎然,许多学生边读边模仿大象跳舞的动作,课堂气氛高涨,连听课的教师也沉醉其间。正是王老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高超的导读技术,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深刻体会到人象合一,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同时也内化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再如,曹爱卫老师执教《找春天》最后板块时,出示了一组春天特有的景物图片:春雨沙沙,小鸟叽叽喳喳,桃花朵朵,柳枝飘扬。向学生提出:“小朋友,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还会躲在哪里?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一写吗?”随着曹老师的这一问,小朋友在之前的学习铺垫下,轻松动笔,写出了不少精彩的句子……

纵观名师们的经典课例,可以看到名师们用他(她)们精心的教学设计、高超的教学艺术,为我们呈现一道道精彩的课堂风景线,而这些设计无一不是暗合了小学生文本细读的心理过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课堂 教材设计 兴趣 感触点 求知需求 求新求变

课堂,顾名思义,即学生上课学习的地方,它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生本教育理论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观点。课堂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是真正为学生打造的学堂。而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习还是属于直觉型的,觉得这堂课有意思,合他的胃口,那就有兴趣,积极性高,否则就较被动。那么,怎样的课堂才具有学堂的特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呢?下面就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略谈几点认识。

一、抓住学生的感触点展开教学。

感触点指的是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的共同感受、情感体验或思考点。如果想要师生、生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交流与互动,学生有更主动积极的表现,有一种方法,就是找到学生对课文的感触点展开教学,那么就等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习兴趣之门也就容易打开了。

这里就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感触”,是大部分学生读这篇文章的共同情感体验,如果教学针对学生这个感触点展开,那么这堂课便会处处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而且学生也乐于让这种情感在课堂中得以更丰富、深刻的体现。因此,可以抓住感触点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寻找欣赏人物,可以是正能量的抑或是负影响的。菲利普夫妇,我,于勒,船长等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从不同侧面都折射出当时社会世态人情,要从这几位中推荐一位,那么会喜欢谁呢?请讲讲他的故事。

(二)寻找感触细节、欣赏地方。

老师按组给同学分配任务:

①从于勒身上寻找感动点。

②从我身上寻找闪光点。

③从菲利普夫妇语言、神态、心理的多变善变中寻找负能量私性格。

感动后的思考

要求学生从学习、生活延伸出发,比较思考。

三个环节(整体感知――深入品味细节、丰富情感体验――审视、提升自我)始终围绕学生感触点――感动,展开教学,尊重学生阅读体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所以,自始至终学生都保持着很强的主动性,学习兴趣很高。

“感触点”是学生自己给出的,若作为一个教学支点,学生就乐于利用它去撬动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根据初中生的求知需求设计教学

(一)初中生思维特点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思维特点:由于初中生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活动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形象思维不断加强,逐渐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他们试图对各种经验作出规律性的说明,用理论来表述观点,不断地把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能够初步独立地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出本质属性,独立地作出结论。[1]

由此可见,初中生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都得到了协调发展。虽然有些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学习主观能动性弱一些,但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本身求知欲望同样是很强的,接受能力也是很强的。他们追求独特、深刻的认识,他们需要一定的挑战性。因此,语文课同样需要足够的含金量才能吸引住学生。不能因为担心学生基础差难消化,就把语文课设计得过于简单浅显。

曾经听过一节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上课老师可能是出于对学生基础的顾虑,上课内容比较浅显,主要有三大任务:找出课文讲了居里夫人哪几件事情;找出文中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的语句;找出关于居里夫人内在品质的语句。结果,学生上课积极性很低,课堂很沉闷。上课老师很困惑,这堂课内容应该不难了,可学生为什么还是不愿意学?不少听课老师也有类似困惑。其实,问题恰恰不在于教学内容还不够浅,而是太浅了,一堂课的设计都处于字面上的“搜寻”,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对学生形不成挑战,因而无兴趣。

(二)初中生的实际需求

为了了解初中学生对语文课的需求,我曾经做过一些问卷调查,现举两例以供参考。

例1.约谈: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老师?

统计结果:教学认真、讲课生动,讲解细致见解独到,重点突出又能较多地联系实际;能传授较多的知识,能较宽地拓展知识面。

从学生对好老师的要求中,我们便能探知学生对语文课堂的要求。

例2.问卷:

我曾经对六个班级共198位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牵涉到班级有寄读班走读班,希望能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所了解。这里截取三个问题作为参考,结果见下表

备注:调查总人数198人

39.4%的学生学习语文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41.9%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首先该具备“丰富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功能,其次才是为“学科学习服务”。可见,初中生从内心里渴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有39.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课能对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有益的影响,可见,我们的学生在成长之路上的迷惘,极需要有人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因此初中语文课堂具备作为“知识殿堂”的特点,具备深入学生情感世界和心灵的能力。

(三)通过课堂看学生求知需求

怎样的课堂才能满足学生需求,从而引发他们兴趣呢?还是让课堂本身来说话吧。请看这样两堂课(同题异构)。

第一堂课:

一、二环节仅仅停留于课文内容,学生只要熟悉课文,就可以完成任务,因而对学生没什么挑战性。第三个环节,看似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其实学生的思维根本无法展开,只是停留于人物性格分析的层面,泛泛而谈。就如给了学生一口井,井水深而甜美,学生却没有办法喝到,因为缺少取水的工具。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堂课收获寥寥,无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的课堂无法成为学堂,它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第一堂课:

一、二环节仅仅停留于课文内容,学生只要熟悉课文,就可以完成任务,因而对学生没什么挑战性。第三个环节,看似给了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其实学生的思维根本无法展开,只是停留于人物性格分析的层面,泛泛而谈。就如给了学生一口井,井水深而甜美,学生却没有办法喝到,因为缺少取水的工具。所以,对于学生而言,这堂课收获寥寥,无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求知需求。这样的课堂无法成为学堂,它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第二堂课:

这堂课更有分量。因为分角色复述,学生要有自己对语言把握和朗读,所以更具挑战性。学生不仅要熟悉情节,还要通过情节解读小说“巧设悬念”的特点。不仅要把握形象,还要通过形象分析小说“蓄势”“悬念”的特点。特别是第三个环节的两个问题打开了学生思路,把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升华了主题,陶冶了学生的价值观。这样的课,学生更有兴趣,因为它是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求知需求。

总之,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不能偷工减料的,要真正满足学生这个年龄段的求知需要,把课堂打造成学堂。

三、遵循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组织教学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总是有一种本能的爱好,他们对一成不变的单调无法忍受,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又相对较弱,所以,我们在一堂课上就尽可能多一些变化吧。请看《成语复习》的两个教学片段,如何让单调的复习课因变化而生动起来。

【教学片段截剪:归纳常见错误类型】

语段: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晚上又殊途同归。

爸爸是优秀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划脚,任劳任怨;妈妈是称职的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忙忙碌碌,见钱眼开;我是学生,每天在课堂里心不在焉,充耳不闻。

我家的三个成员相敬如宾。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会火冒三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全身遍体鳞伤,五体投地。妈妈只是冷眼旁观,从来不曾见义勇为,也许她确实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

要求:找出用错成语,归纳出错误类型。

这是这堂课的第一个学习任务,它改变了以往“经典例题分析”的固定模式,而是给了学生很有趣的一个语段,让学生找错误明类型,学生马上来了兴趣。

究其原因,除了训练方式求新求变外,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有了变化。结合整堂课看,学生解决成语的一、二种错误类型时,主要用辐合思维(呈直线型思维),解决第三种错误类型(褒贬不分)时,课堂已过半,学生易生倦怠心,所以,就有意用到了发散思维,让学生根据要求填成语,多多益善,从而把学生兴趣推到了高点。

课堂的变化总是能驱赶学生倦意,保持学习热情。

我们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摸索着,一直想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有个理念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钻研教本,处理教材,设计教学,努力把课堂打造成学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许不尽如人意,但善于处理、努力尝试总会有点滴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