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教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学

美术教育学范文1

要把握学科教学应用于基础美术教育的方向,首先应当清晰了解基础美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概念。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基础美术教育的定义,基础美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对美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美感认知获得思想品德的优化,从而完善自身品格,与此同时增加学生美术技术的操作,从形而上的学习方式过渡到理论、操作实践。学科教学以社会就业为根本,将学科融入切实的实践生活,从而解决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实际就业问题。从基础美术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概念可以看出,二者的实际结合方向在于:一方面重点对学生进行品德塑造与审美感觉培养,另一方面以实践为主,以社会就业为目标进行教学,二者相辅相成。因此,笔者认为学科教学应用于基础美术教育应当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当下社会主流的艺术欣赏思潮作为具体教学的指导方向,紧跟社会风气,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技能应当偏向于当下的艺术流行方向,为学生走出校门就业打好基础;第二,美感欣赏教学也应当注意把握学生的思想道德方向。社会艺术并不都是健康的,一些艺术形式是病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摆脱因社会不良艺术风气的困扰,加强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加强美术学科教学与社会的联系。

二、基础美术教育学科教学内容及形式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基础美术教学内容应当偏向于道德塑造和与社会主流艺术形式相符合的方向。但是这一方向并不适用于所有层次的美术教学。如,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就不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不切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较为适合中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因此可以将其定位为大龄学生的美术教学基础,大龄学生由于身心的发展已经能够接受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因此有利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普及。具体教学内容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正统美术教育,还应当以基础教学、基础技术为主,以社会主流艺术引导方向为辅进行教育;第二,教学内容应当切合实际,侧重技能学习,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大师,而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就业岗位、在短期就能够掌握技术的人才。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教学要切实贯彻落实基础技术教学的总方针,将美术从艺术形态向技术形态转变,以便学生能够依靠艺术美感完成技术上的创新,为其就业提供保障;第三,教学内容应当避免浮夸的艺术形式培养,转向切实的“技艺融合”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良好保障。基础美术教育学科教学的形式应当从内容上进行变化,教学形式从来不是固定的、单一的,而应当向多元化、适应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综观学科教学这一教学类型,其教学形式应当凸显一个“变”字,不拘泥于美术学科,不拘泥于艺术形式,向最切合生活、最适应生产技能的方向靠拢,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演变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保障。

三、基础美术教育中学科教学的难点

探索是艰难的,在研究基础美术教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在教学中,美术教师遇到涉及其他专业的内容时怎样解决;由于课堂中活动丰富,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把握课堂节奏;美术教育学科教学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知识的度,即渗透多少、渗透到何种程度;等等。通过调研分析,可知基础美术教育学科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反思,它所凸显的问题也恰恰是今后校本教研的方向和目标。新课程实验中,一些教师的观念、行为与改革目标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基础美术教育学科教学正在处于一个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加强、完善。课程改革的过程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即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重建以学生实践、就业为主的教学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必定是漫长的。因此,基础美术教育的学科教学是一种理想,要求基础美术教育从内容到方式都要发生变革。

四、结语

美术教育学范文2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创新能力;方式和方法

长期以来,中职美术教育在我国很少受重视,学生认为它多余、家长也视其为“没有办法的办法”,这间接导致我国中职美术教育水平越来越低,其教育方法也变得越来越落伍。然而,中职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艺术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文艺工作能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鼓励学生发扬自身创新性思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更好更优秀的画作,这理应成为当今中职美术教育的主题。

一、中职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中职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美术教育则在中职教育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毫无疑问,中职美术教育对培养从事美术行业的优秀人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尽管目前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它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学生铺就走向未来的康庄大道的作用却是值得关注的。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绘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我们都知道,美术是一种鼓励实践的学问,创新则是提升人思想水平及思维境界的思考模式———立足于中职美术教育教学的基础,除鼓励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教师也应诱导其在鉴赏及模仿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养成创新性思维。这样做无疑将提高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创作欲望,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激情投入美术中去,从而在未来创作出能真正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

二、中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中职美术教育的实质是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创作潜能,以求引导他们创作有价值的绘画作品,而在中职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正是激发其创作潜力的最佳方法。

1.教师自身具备发现创新的眼光

教师是美术教育的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创新意识,进而在不断更新自身创新意识及审美情操的同时,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凝聚创新性思维。在带领学生欣赏《头戴珍珠的女郎》的时候,我就首先从自己做起,树立创新意识以促使学生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欣赏艺术。画中的角色微微发胖,但却恰到好处,她的五官很是端正,头戴树叶花环的她由于因一片叶子投下的倒影而显得好像是“戴着珍珠”。柯罗的这幅画彰显出了别样的生命力,同时也呈现着一种与自然格调相吻合的朴素质感,在与学生一同欣赏这幅作品时,我告诉大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柯罗在绘制人物肖像时,并不会像其他画家一样要求模特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对此,学生们都感到很诧异。于是我继续说道:“柯罗在画画时不会生搬硬抄,他渴望在画作中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在他看来,人是有生命力的,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你画画时切记不必生搬硬套,绘画的目的是展现生命、展现生活,你需要的不是一潭死水。你应当在你的画作中展现出自己的创意!事实上,柯罗之所以能成为名画家,之所以能留下不朽的画作,正是因为他在不断钻研绘画技巧、不断磨练绘画艺术的同时没有就此止步。他对绘画有追求,又立足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个人创新———而我也相信,通过自己的介绍,学生们一定会理解创新对于绘画的意义。

2.优化课堂内容

如前文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具备一双发现艺术、发现创新、发现美的眼睛,当前中职美术教学往往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手法,在指导学生美术创作的时候,教师通常会采取让学生不断通过绘画训练来提升创作水平的方法,而这无疑是不够全面的。

3.创设课堂情景

人的审美方向存在着差异,不同的人具备不同的艺术审美能力,因此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多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出评判不同审美观的平台,以求让他们在交流心得的过程中养成创新性思维。在带领学生欣赏《肯特海滩》时,我就鼓励他们自行判断画作中想要表达的含义。在激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有人认为“这渲染了大浪即将吞没小船的绝望”,也有人认为“这表明了自然力量的伟大”,还有人觉得“即便身处在狂风巨浪中,人们也还是在奋力挣扎,这高歌了生命的不可战胜。”事实上,这幅画正表明了一种激昂奋进、大胆狂想的态度,无论作者创作这幅画时的心情是什么,这幅画都在它存在的年月中不断给欣赏它的人们带去了无限的思考与创作的激情。随后,我带领学生们借着这股激情展开了一场绘画,要求大家遵照自己所联想到的事物随意作画———这其实正是一种鼓励创新的体现。总而言之,中职美术教育对凝聚学生的创新意识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主动探索适合自身的绘画风格与技巧,鼓励他们将鉴赏、临摹、绘画与再创作等方式结合到一起,让他们将所接触到、所理解到的内容转化为画笔下的色彩,这正是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启迪。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学范文3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25-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个专业都在自身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进步。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人才也加强了培养力度,为了使本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高职院校正着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国家对于高等院校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为了全面贯彻这一精神,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加大实践培养的教学力度,也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总体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对于美术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对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当前美术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对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展开不力

对于国家的号召,尽管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响应,并已经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来加强这一教学工作的落实,但是对于新的教学方向与旧的教学指导和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有关部门的化解矛盾工作并没有做好。要想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就需要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通过加强一些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校企合作的大规模展开、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等,要加大力度使学校的一切制度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相吻合。许多高职院校,虽然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有所认识,但从根本上并没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至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成果。

另外,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政策也不够完善,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中出现了政策短缺的现象。学校对于具体计划的实施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使教师和学生在执行过程中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很多可行性很高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没有真正展开。实践活动的准备不足、评价机制落后等,众多因素导致社会实践活动大部分被搁浅,而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1.2 教育理念有些过时

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美术教学工作的展开,是完全基于传统的教育形式的,即使学生专注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堂练习为主,而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另外,高职院校的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没有将实践能力培养很好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学是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一门学科,学生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练习才能使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像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听得多、练得少,势必会导致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出现。

对于美术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自身也没有充分认识,以致在教学中过分重视各科的单纯教学,而没有将美术这门学科的各个艺术原理加以融合和联系,学生在学习时只能分别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成果。学生在独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大大增加了,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

1.3 学校安排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合理

高职院校对于美术类学生的实践时间安排普遍集中在毕业前夕,而在刚入学时主要进行基础课程教学,几乎没有实践活动。这种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在前期学习的知识由于没有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导致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后期实践活动中又没有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做指导,综合影响导致学生的实践水平不足。

1.4 学生自身不够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有一些高职院校的美术类学生在学校期间由于不重视自身实践水平的发展,在学校时更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而忽视了对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临近毕业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践水平,导致就业情况不甚理想。这些学生虽然平时表现的非常积极活跃,但是自身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1.5 高职院校对实践基地的开发力度不够

随着教育方向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各个高职院校在近年来开始加大了教学实践基地的投资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贯彻执行了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但是,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上所做的工作并不足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全面需求。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这项工作时也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有些学校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实践基地的规模非常有限,很多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到,根本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基地建设方面,没有将工作细致化,也没有组织专人负责,导致这一工作项目长时间的搁置,没有取得一定的进展。

2 改善美术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2.1 全面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美术教育学范文4

关键词:美术教学;高师美术;艺术体验;教学实践

美术只是美术教育中的基本内容,教育的目的是要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得以传承,实现“以美育人”的根本。而面临当今改革后的美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甚至是陶冶情操。更是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对视觉图像的阅读和理解,乃至对艺术的综合体验,最终能够应用这种非语言的——视觉表达方式。美术教师承担着美术学科的教学,曾有人用这样一个公式表明教师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教学质量。当然这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量化标准,但在这个公式中却将教师的作用提高到了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高地位。如果教师起到了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那么其他因素都有可能成倍的增加推动作用,相反可能会给教学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就将教师置于一个最大的能动因素[1]。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发现美术教师的培养一般是:第一,从美术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看,包括美术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和教育方面的知识。第二,从培养美术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上看,包括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从态度、言谈、行为上吸引和影响学生。第三,从培养美术教师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上看,包含思想、品德的修养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

1高师美术教育中,融合实践教学体验,强调美术课程设计理念

在高师美术教育中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使学生具备美术知识和技能只是满足了作为美术教师最基本的学科知识,而更应该在对学生讲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融入体验过程,从而找到美术教学中对美术课程设计的合理方式。例如,学习美术的基本元素时(线、色、形、肌理、空间、明暗等),在实践教学的逐一体验后,学生就应该考虑如何融入适合儿童、青少年学习这一知识的因素。美国初等教育美术教师的培训中,就在高师美术教师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用胶水和蜡笔结合的方式表达形象的轮廓,以照片和颜料混合的方式描绘物体,运用软纸或吹塑纸绘制独立的线条并能制成浮雕画等[3]。

2高师美术教育中,结合实践教学体验过程,完成美术教学

2.1在进行理论和文化的学习方面结合实践教学体验

在学生进行美术理论和文化的学习中注重学生的感受,从自身实践体验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这一过程中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感受,便于他们今后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美术文化知识的心理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的思考,注重教学的维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和体验式的理解。

2.2在美术教育课程的学习中认识到实践教学体验的重要性

在美术教育课程的学习中应更重视实践性,从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在美术学习中的发展状况、如何能激励学生进行创作、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何进行课程教学的设计、开发新颖的教学内容等问题出发研究美术体验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教育方面的理论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

2.3高师美术教育中,使学生充分认清美术知识和技能与“以美育人”的关系

既然美术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对视觉图像的阅读和理解,乃至对艺术的综合体验,视觉表达等。那么,这样的培养目的就是通过美术的语言,也就是美术的基本知识来实现,离开了美术知识也就不是美术课堂的教学[4]。但是我们对美术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要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从艺术体验的视觉表达中获得新的感受、完善其人格等,所以美术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载体。

2.3.1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认清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在美术教学中以美术教科书和课程标准为主要的依据,美术教科书中的课程是围绕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安排和设置的,是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给予一定的重视,在内容标准中都是围绕美术知识和技能设计的教学活动建议,在评价建议中也包含对美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检测。从“学”的角度思考“教”的方式。

2.3.2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认清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在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总目标)包含着三个层次,也是总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知识和技能只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达到的第一个目标,通过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中掌握过程与方法,而最终达到“学生获得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深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因此,在高师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更应该结合学生在将来实施美术教育的过程会遇到的问题入手。从自身对美术的体验和感悟中,从自身对艺术创造的思考和实践中,从自身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传达中,发展美术教学。

作者:崔佳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金忠明,著.教育十大基本问题[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78-180.

[2]尹少淳,编著.美术教育学新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2-366.

美术教育学范文5

关键词:审美教育;中学美术教学;欣赏

一、引 言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精神产品中美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实现美化人的体态、语言、行为,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审美教育能够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人们的审美理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培育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生活理想。因而,审美教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美术课程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挖掘视觉造型的形式美,把充满美感的视觉信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二、中学美术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具体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来改变人们的知、情、意的教育形式。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形式,而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而,应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美学知识和技能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第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生活中从来不缺美的事物,但是人们总缺乏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只有通过系统的审美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辨别是非、对错、美丑的能力。特别是在低俗文化泛滥的社会环境中,中学生很容易受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蚀。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学会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中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的方法

在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多数教育者已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仍以升学率为中心,忽视审美教育。因而,应以美术课程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审美教育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欣赏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在中学美术审美教育时,应将精力放到“怎样激发学生的审美思想上来”,诱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如清澈、秀美的河水;高大、雄伟的山川;大气磅礴的宫殿;繁华、热闹的都市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2]

第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应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美术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形式,学生接触美术时首先感受到线条、色彩、造型、质感等,如山势的雄伟、花卉的艳丽、溪水的清澈、小鸟的灵巧等,当学生整体感知景物的形式美之后,才会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感知。因而,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作品陈列展、名作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作品欣赏能力。[3]例如,在学习《绚丽的阳光》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以及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让学生对比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差异。再如,还可以让学生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感受北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欣赏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

第三,将美育与技法训练结合起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知识学习和绘画技能训练,还包括审美思想、审美情感培养等。在美术教学中,笔墨、线条、色彩、造型等绘画技法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记忆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因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将素描、速写、水粉等美术技法训练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如在学习中国画笔墨语言时,应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粗细、干湿、浓淡、刚柔、轻重等,让学生感受线条的形式美。在学习色彩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风格不同的电影海报、色彩绚丽的霓虹灯、时尚的广告牌等,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的色彩美,感受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学习《多彩的风景》时,可以将身边的美丽风景制作成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分析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引导学生体会自然色彩创造的视觉印象,提高学生对自然色彩美的感悟能力。

第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审美想象力。审美教育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最重要的一事……也可以用想象使之有形”。例如,对家乡风光的写生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家乡美的景物,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学习八年级美术中《触摸美丽》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欣赏教材中列举的各种形式美,让学生列举自己所见到的各种美的事物,并让学生说明理由。[4]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此,应将审美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之中,以推进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祖文婷.对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04)

[2]舒启学.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考试周刊,2013(05)

[3]关云,王俊刚,关红梅.浅谈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思想的传达途径[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03)

美术教育学范文6

1.美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相对于一般教育学科而言,美术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美术教师的缺乏,受过专业美术教育和培训的教师不多。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直接制约大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大学扩招以后,学生数量增加,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愈发凸显,这不利于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对美术教学存在认识偏差,重视度不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部分高校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这样便造成了忽视美术教学的现象。学校经费使用方面,偏向那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拨给美术教学的经费相对较少,这样便制约了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3.美术教学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绘画能力的提高

与一般课程类似,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美术是一门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学科,更注重的是学生绘画能力和绘画水平的提高。有的大学的美术教学把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颠倒了,除了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外,基本上都是传授理论知识,这给美术教学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大学美术教育的改革策略

1.改变认识,高度重视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成才与未来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会从事美术教学或者室内设计等其他与美术相关的工作。所以大学要对美术教学有正确的认识,提高美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让美术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大学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美术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大学美术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指导。

3.大学美术教育要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美术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活动应该是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4.以就业为导向,提高美术教学的针对性

大学生一般都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基本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大学美术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于有从事美术教学的意向的学生,教师就要在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想在美术上取得造诣的学生,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其专业素质,争取做到精益求精。提高美术教学就业的导向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总结

上一篇地理试题

下一篇自查自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