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运维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范文1

【关键词】企业;SAP系统;运维管理

很多企业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SAP系统,多数企业SAP系统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满足业务和管理的需求,目标是通过SAP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投入了更多多的时间和精力。SAP上线后企业关注的是系统的性能和不允许间断作业。于是SAP系统的日常管理及安全也提出了大量的挑战。而企业的SAP多数是兼职人员来管理,能力有限,企业更多的时间是为了满足和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因此,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了满足不断增多的用户,不断增涨的业务需求。安全性成了重中之重,企业也往往只关注SAP系统的性能和不间断来满足业务需要。安全方面任何行为或操作都不允许影响业务。

SAP系统,它在企业中的位置绝对是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任何闪失都不允许出现的。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打造SAP系统,看重就是业务功能的实现。功能在业务部门眼中绝对排第一位,任何可能影响SAP系统正常运行的行为都会被扣上一顶影响生产,影响业务的帽子。造成了SAP后台管理人员害怕、也不敢提出对SAP系统的任何变更和调整。因为谁也禁不起这顶大帽子。这就造成了后台管理人员工作明显倾向于稳定、性能。可是,稳定和性能是非常耗时耗力,在努力解决SAP系统稳定和性能的同时,安全往往被忽视。

企业只重业务,轻视安全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是多数企业的通病。出了安全问题才会亡羊补牢的事件也时有发生。SAP系统能够影响业务,影响生产,如此重要,企业更应该重视其,安全不要被遗忘,不要被忽视。

本文重点讨论SAP系统安全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任何方面对安全而言都是重点。

其一,权限。SAP实施之初就会规划和设计用户权限,SAP系统本身的权限设计也非常到位,非常精细,可以看出SAP公司重视安全管理。多数企业初期把权限管理的都比较好,但随着企业的运行,业务人员感觉对权限的需求永远满足不了其实际业务的需求,于是业务人员的权限会申请更大的权限。造成的结果就是权限形同虚设,到处都是权限过大的用户,一旦发生泄密事件,系统管理人员无法排查。因此,建议企业不要因为业务需要而放任权限的审核。即使很麻烦,即使效率低,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使之防患于未然。

其二,操作系统。是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SAP系统安全的一部分。SAP系统所有数据在数据库里,数据库在操作系统下,因此取得操作系统权限就相当于获得了整个数据库,进而取得了整个SAP。因此操作系统安全不容忽视。

其三,备份。SAP系统备份是必须的,虽然它可能永远也用不上。备份是运维管理人员的定心丸,也是SAP系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企业往往只重视备份,而忽略恢复。备份不是主要的,定期的恢复测试才是备份的意义所在。

其四,接口。企业中同SAP系统集成的系统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安全容易被忽视,SAP系统集成需要有一定权限的用户,用户创建后,授权限,接口开始使用,需要慎重管理这些用户和密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入口。因此,建议管理这些用户,或实施接口尽量减少这些用户的权限。

其五,数据库。也是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SAP系统安全的组成部分。SAP系统安装过程中要求配置了多个数据库的用户和密码。上线后,这些用户将被彻底遗忘。SAP早期版本system的密码是Oracle数据库的默认密码,后期几乎不会被用到,当然也无人管理。多个用户设置成同一个密码,而且很可能非常简单,能否记住创建的哪些用户,实施顾问可能也无法说清楚。关注这些被大家遗忘的用户能够降低系统的风险。

运维管理范文2

关键词 :运维 标签 网络 信息

随着社会的网络信息化覆盖面越来越广,通信机房的设备越来越综合化、多样化,越来越多的远端机房的应用,机房的规模随之增大,面对大面积、远端的通信机房、众多的设备、大量的日志,传统的标签、书面记录、视频、网管系统的应用,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通信的实际需求,必须寻求一种现代化的软件来代替原有传统的运管模式,使得复杂、多样的运维管理能够简单化,从而提高故障处理、资料管理、数据查询、设备监管等工作效率。由此我们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主要功能

1、站点导航

为使得长江沿线通信机房均能使用运维管理系统,软件考虑设计了站点导航功能,通过站点导航的图片,可以轻松地导航到长江沿线的各个机房,实时查看到机房内的资料,以及业务管理情况。

2、运维规范

任何工作都有其规章制度,规范、流程对于运维管理来说更为重要,如果期间出现差错,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规范、流程应及时更新,在功能设计时,应该提供可更新、添加功能。其次,规范应能轻松进行查阅,当运维工作人员遇到紧急业务时,可快速查阅。

3、设备管理

通信机房,最重要的莫过于设备资料的管理,随着设备越来越多,通过原先的标签和文档来注明各种资料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资源不能很好地共享,经常出现设备资料只有固定的少数几个人掌握;另一方面,由于设备集成高,体积小,端口多且复杂,电路的来龙去脉比较繁杂;再则综合机房、远端机房温度偏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口标签经常会出现脱落现象,由此也给设备判断带来困难。

鉴于此,设备资料通过信息化管理更为合适,不仅能够解决上述困难,而且给运维工作人员减轻负担。

4、值班信息

值班信息主要功能是对机房日志资料的管理,通过包括值班记录和基础数据,值班记录是对值班信息的实时电子记录,实现用电子台帐来代替传统的文本台帐。利用电子台帐来进行管理运维日志后,可实现日志的数据库管理,可以轻松进行统计和查询,可方便实现月度、季度、年度或者任意时间段信息的统计,同时也提高值班记录的痕迹管理,加强了值班、维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性和自觉性。

5、故障处理

维修记录主要实现设备维修的记录历史,各个设备有各指示灯对设备其运行状况、端口属性和特性指导作用,工作人员根据设备技术说明书、对其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经验,进行相应的记录,同时系统会自动统计该设备的出现故障的处理方式以及出现次数的多少,根据记录,当日后当再次出现故障时,可根据该系统功能模块进行逐一排查、比对,对其常见故障进行优先检测,从而提高故障的处理效率,缩短故障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系统展望

运维管理系统实现以上功能投入使用后将会大大提高运维机房的工作效率,但我们感觉到系统的功能要不断更新,不断适应现代化机房的发展需求,结合我们近期工作的情况,还探索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设备编码问题。目前通信机房的设备五花八门,新产品越来越多,如何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成为运维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面对沿江全线通信机房成千上万的设备,全部用设备名称加以区别显然不可行。必须通过科学的分类和编码手段进行标准编码。

运维管理范文3

关键词:银行业:IT信息化建设;IT运维、流程驱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195-02

银行的IT建设已经进行多年了,纵观银行IT发展历史,从早期的单机版,到城市综合网,到全省数据集中,再到全国数据集中,再到各系统的整合,再到以后的新一代核心业务……我们的IT建设一直轰轰烈烈。不过,随着数据的逐步集中,我们的IT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已经从建设阶段逐步转变为以应用维护为主的运维阶段。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IT运维工作的经验,从IT运维的角度来简单谈谈自己对IT运维管理的几点粗浅认识,谈谈怎样做到卓有成效的IT运维管理。

一、 IT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化的集约型IT运维管理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IT运维管理者的思维问题

现在的IT运维,在各单位依旧存在诸多挑战。管理者习惯沿用建设时期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这与现阶段的管理需求已不相适应。IT如何才能和业务充分融合,管理者如何使信息化真正能够带给业务价值,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二)开发转运维的问题

一个IT项目,如何从开发自然平稳地过渡到运维,是一个难题。我们的开发没有问题,但是从推广建设,到后期的维护,如何平稳地过渡,却不容易,牵涉到很多问题。开发的人不能参与运维,运维的人如何能更加了解系统,以提高运维的效率?

(三)IT运维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IT运维的监控管理十分重要。运维交易系统的安全稳定,不仅对银行的声誉,而且对社会的安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将对问题的解决赢得宝贵的时间,可以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

银行为提高监控管理水平已分别采购了部分监控软件;同时,开发人员在开发应用系统时,也提供了一些监控手段;IT运维人员在日常运维工作中,也开发了一些监控脚本或监控程序。但是,现有监控手段存在种类繁多、范围不全、功能有限、数据分布散乱等一系列的问题,基于目前的管理现状无法形成一套集中、实用、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而对于运维问题的处理,则完全依赖系统的主岗,依赖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IT问题解决的快慢和质量,完全取决于维护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

(四)IT运维价值难以体现

对现在的IT运维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家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不出事情还好,出了事情就找IT,就是你运维的责任。这种激励约束机制,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现在IT运维人员都比较小心翼翼,害怕出现误操作,或由于忘记按时间点检查而被罚,心理上有一些负担。而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免责甚至推卸责任,而不是如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此,IT运维的价值如何体现?

(五)IT运维与人员进步、个人发展的矛盾问题

IT运维工作大多是比较机械、简单的重复劳动,缺乏创造性,个人的发展空间有限。而IT运维则需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IT运维团队,要留住人,就需要满足人的需求。IT运维的稳定与个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 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IT运维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逐一解决,进行卓有成效的IT运维管理?

(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IT运维的重要性

对于IT运维,现在很多人仍然沿用建设时期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与现阶段的管理需要已不相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缺乏科学的IT管理理念;作为IT管理者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经验和能力,而是缺乏卓越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完善的IT治理机制与IT管理理念。

现在的IT信息化生命周期中,运维阶段占了80%,大量信息化效益的体现也是在此阶段。信息化工作真正体现价值和效益,离不开运行和维护阶段,如何提高运维水平,才是IT管理的重点。

(二)合理、妥善解决开发转运维的问题

IT运维工作始于设计,在立项的时候就要考虑运维的主体、要求等。第二个阶段是需求分析,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只是考虑功能层面的,非功能层面的也要考虑。比如说可用性指标、内控指标等,对于运维的特殊要求,都必须在需求分析阶段考虑清楚。在上线阶段,管控更重要,从测试到上线的过程要有规范化的步骤和文档,确保真正能够对系统能够运维。上线稳定运行之后,开发人员仍然需要扮演二线支持的角色,解决应用系统疑难的问题。真正上线之后,IT运维工作必须由运维部门来负责,不能让开发人员随便动生产环境。开发、后台运维和前台应用维护必须严格分工,开发人员不能参与后台运行和前台维护业务,负责后台系统维护的人可以参与开发前期方案设计,但不能参与开发编程工作。如果开发人员参与后台运行和前台维护,就有盗用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实施内部作案的机会。

(三)引入ITIL流程驱动方法进行管理,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问题

积极引入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用流程驱动方法进行管理。通过引入流程管理工具,可以规范运维人员的日常操作,减少人为失误;服务台提供了面向用户的统一接口;有效维护的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可以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

把各系统的运维监控整合在一起,建立方便,直观的集中监控管理平台。问题发现后,IT运维人员只需要按照系统相关知识库该问题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操作下去就可以了。做到“哪怕是一个只有基础技术能力的陌生人,也能做专业IT维护”。当然,这需要建立完整的系统资源管理数据库和知识库,包括所有硬件设备的配置情况,所有软件的参数配置、购买日期、维修记录等。这样,几乎所有问题都可通过流程化的管理工具解决,因此,对于IT运维人员来说,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就可以进行维护支持。

(四)IT运维的管理者要学会如何展示IT运维的价值

IT运维是什么?不同角色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技术部门认为IT运维是技术;业务部门认为IT运维是资源、是服务;财务、人事部门认为IT是运维是工具;管理者认为IT运维是成本、是开销。其实IT运维是一种关系,即作为服务提供者的IT部门和作为用户的非技术部门之间的供需关系。IT运维人员做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那么效果体现在什么地方?IT部门的管理者须要把业绩用业务部门和主管领导看得懂或者是听得懂的方式去展示,不能只有技术的IT运行月报,还需要有面向业务的IT绩效报告,以体现IT运维的价值。

(五)深入发掘,积极创新,为IT运维人员创造发展空间

运维管理范文4

运维管理概论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标准,变电运行实施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各基层的变电站将具体规划落实到变电运维站。变电运维站对所管辖范围内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变电站基本工作,如日常巡视、站所维护以及倒闸操作等进行具体分工。在实现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过程中节约资源,同时要提高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做到精细化,安全管理深入化。安全生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由于各运维站的工作繁重、复杂,为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运维站在显眼的位置贴上安全生产提示卡。变电站的巡视与倒闸是工作重点,已在各变电站实施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与设备精细化巡视,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运维管理现状分析

首先,由于我国变电站比较分散,参与变电管理的人员不多,力量不集中,操作不均衡等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用电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变电站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变电管理人员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电网的发展速度。受管辖区域的限制,各班组操作量不均衡的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检修工作一般集中于某一时段某一区域,对于当值的运维班来讲,早出晚归也忙不完,即使轮休与当值人员共同参与也同样人手紧缺。然而,非检修区域却相对清闲,这样一来,操作量不均衡的矛盾显而易见。

其次,车辆的分散调度使资源得不到充分运用。运维班都配置车辆以完成日常维护、工作许可、倒闸操作以及事故处理等工作。当某个班组维护量大时,需要往返接送工作人员,车辆明显紧缺,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其他运维班的车辆则闲置,得不到充分的使用。

再次,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区电网的管理模式落后,无法适应新时期电网发展需要。现阶段,运维管理在各区域变电站广泛应用,即以一个相对集中的变电站为管理中心,辐射周边区域各个不同等级的变电站。在电网设备相对较少、质量不高、技术含量差、事故多发、抢修任务繁重的情况下,这种区域管理模式运用就近处理的原则,能提高事故反应速度,进而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然而,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这种区域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电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现有的电网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管理模式效率不高

随着电网升级改造不断加快,各运维班底所管辖的变电站改造扩建量加大,同时老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大,导致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原变电站的设备陈旧,型号复杂多样,而且初期的建设要求不高,在实施主网管理后,面临大批量的设备改造、检修工作,进而导致工人工作压力大,内容繁重而复杂。

造成大量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浪费

变电站一般都距离城市较远,维修、检修成本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每次停电检修时各运行单位与检修单位全都要赶赴工作现场,造成大量的人力与车辆的重复与浪费。

巡视检修的反应时间太长,导致事故处理不及时

通常运行人员巡视后把视察结果反馈给总部,再由总部把任务下达给检修班组,检修班组安排事故处理,这样一来不但耽误事故处理的时间,同时造成重复工作,增加检修费用。

电网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运行班组与检修人员都只熟悉自己负责的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由于培训不到位,工作人员不能适应不同设备和工种的工作需要,综合能力与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运维管理水平的策略

为加快完成“三集五大”的战略发展,实现电网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完善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电网企业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运维管理水平,才能完成战略发展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实施安全提示卡管理策略

安全是第一生产力,是各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电网企业实施安全提示卡管理制度,把安全提示卡放在变电站的各个开关箱、刀闸箱、室内外开关端子箱、继电保护室的测控屏与保护屏上。安全提示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与运行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检查、维护与操作前认真核对各类按钮、设备编号等,预防误分、合断路器等,提示设备必须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与维护。安全提示卡根据其内容与设备来定,颜色以具有警示性的黄色为好。在巡视与操作过程中要先核对设备名称与编号,避免走错间隔。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严禁非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操作。在操作保护压板的过程中,保证压板保护功能与压板编号,保证压大舞台的接触性能与分合到位;在第二次操作过程中,要核对编号避免造成二次空开。

实施运行巡视卡管理策略

巡视是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设备运行巡视卡要紧临安全卡的位置摆放,内容是对每次巡视的情况进行汇总,必须标明设备编号与名称、设备及开关的运行状态、各种指示的情况是否正常、巡视的时间间隔等。巡视卡的颜色以畅通标识的绿色为好。工作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按卡片内容逐项检查,提高检修效率。

实施操作安全提示卡

操作提示卡必须放置在开关箱、刀闸箱及继电保护室的保护屏或测控屏上。其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以及操作步骤等,操作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电源小开关的闭合,保护压板拆退,切换开关的具置等。此卡的颜色以醒目的红色为好。具体操作为:在合上保护屏之后再进行操作小电源开关;检查保护压板是否正确投入;检查开关的指示标识位置是否正确;对测控屏内的远控、就地切换把手的就地位置标识是否明确;操作把手的分合闸通过测控屏进行操作。操作卡的作用是在倒闸操作的过程中,监督者对操作正确性进行肯定,确保倒闸工作的准确无误。

实行班组运维职能与工区相融合的一体化管理

把变电的运行、检修与维护业务统一汇总到变电运维中心,在管理上实行运维一体化。班组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变电运维站内把运行与维护职能归到同一班组中,加强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既具有变电运行业务能力又具有检修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确保这些人才通过考核后能独立完成运行与维护工作。

实施运维工作人员的业务与技能相结合

运维管理范文5

[关键词]输电 运维 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22-01

1.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机制

输电线路的运行中,电压的不稳定变化会导致一些参数的设置发生变化,如果参数的设置变高,就意味着对输电线路的运行要求变得严格,包括安全性能、稳定性能、效率性能等。如果外部环境中遇到突发的天气状况,比如雷电、暴风、覆冰等非人为因素,就可能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带来严重损伤。然而在这个方面进行改革和维护,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制定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案是非常迫切的。

为了掌握线路各个部件运行及沿线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威胁,需要对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开展定期巡视,检查线路运行维护水平,运维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

输电线路运行中的运维管理是现在电力系统的一个较为先进的举措,这个管理措施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其结构参数的水平较高和传输的过程中运行的参数的设置,如电压水平远远高于一般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连接使用塔高和输电线路绝缘子串的连接需要加长,瓷瓶片的数量增多以及重量较重,这样就会加重工作负担。第二方面是在运行维护系统开始工作时,由于很多内外部因素的不能预测,从而会导致不正常的磁场强度变化,这样对输电线路的正常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再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带来不稳定现象。

2. 影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因素

影响输电线路的因素可以分为三方面,分别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政策因素,人员需求因素。影响因素的不同,带来的后果也不同,因此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稳定运行,必须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的找原因。

关于对输电线路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从社会政策因素来分析可以得出:法律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输电线路所属的电力系统管理中,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对输电线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相对于自然环境因素,具有不稳定的变化,比如天气的突变、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是植被的生长特点,这些都能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比较严重,那么对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的不仅是设备的损失,还有可能是人员的伤亡,因此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3. 制定输电线路运维策略

在制定输电线路运行的运维管理策略之前,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一定要仔细分析各种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因素的利与弊。

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因素不能只靠电力系统部门的政策去解决问题,还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比如说个人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等,这些因素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仔细分析,和平解决而不能意气用事,这样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如果发现是由于人为的因素造成的,那么可以先进行电路的故障排查,经过检测看是否有较大危害,然后采取措施。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输电线路故障,可以通过后期补救,及时请示上级,加强人员的监测,定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修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可采取大量宣传,召开会议的办法,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

4.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要点

区域电网自身的特点和环境决定着使用后的维护以及日常维修电路两者的区别。对于日常维护,员工应该制定好相关措施,按照规定去执行相关任务。最好的实施方案就是能够结合高压输电系统的自身特点,考虑实际情况,做好全方位检查。这样才能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不会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输电线路不同于普通的线路,不管是在参数设置还是数量上,它都是有着比较特殊的特征,因此在维护的时候不能只按照以往的经验,要综合考虑,实行正确的维护措施。

输电线路区别于其他输电线路的另一个特点是,输电线路的电压过高,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本身会具有巨大的能量。这种情况在复杂的地形上尤其突出,所以在维护时,应特别注意。

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系统对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因此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系统是一种必备的措施。输电线路运行中往往会出现故障,比较常见的有,内部的热故障、外部的热故障等。这些故障的出现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十分不利的,对于内部热故障指的是固体的绝缘材料中所产生的电路问题,而相对的外部热故障指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接触不良。不管是出现内部热故障还是外部热故障,都会导致线路温度增高、摩擦增大,这些都是导致电路出现事故的关键。所以减少内部热故障和外部热故障的出现十分有利于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

5. 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运维管理

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电力能源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如果没有了电力资源,我们很难在现代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各种工厂企业都不能正常经营,那么经济也不会发展,所以说电力资源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输电系统的出现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它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让输电线路在工作中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加强运维管理,十分有利于电力系统的发展。

输电线路的发展,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网上保护模型用来研究和开发线保护设备的操作、讨论必要的测试方法、开发与之相关连的软件系统,通过计算机科技去控制输电系统的运维,这是现代科技发展带给输电线路的一个有利方面。在系统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错误的出现,并能及时生成错误报告,进行维修,这是一个即便捷又省人和力的方法。在计算机科技中,高压输电系统可以采取一个电子设备,用于高压线路运行时,进行全方位检测,从而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减少错误率出现。

在安全性能方面,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措施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是在很多因素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还是有一些不能预料的事情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措施应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上,定期定点实行检查,尽力把一些事故遏制在最低点,以减少人员受伤和保护财产安全。

6. 结论

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分析,输电线路运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对输电线路运行的运维管理是一个不能松懈的事项,只有建立健全安全设施,才能保障生产生活有效进行。如果失去安全性能的不断更新,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设备也会出现更大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才会减少失误。因此对输电线路运行的运维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运维管理范文6

随着整个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迅速发展,电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整个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危险点不仅使得电力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隐患,更是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本文基于此,首先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阐述了相关的预控措施,望对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变电运维;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

1引言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各元件之间通过电路或是电磁效应相互联系,并协同完成整个电力的输送。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不同行业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在这样一个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结构,开始彰显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就变电站而言,其自身的复杂性、高危性等一系列特点决定着其在安全生产的责任承担方面与其它电力单位存在的一定的不同,故加强相关的变电运维管理工作,同时针对其中的危险点做好相应的预控工作,对于保障我国电力生产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2变电运维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分析

2.1倒闸操作票编制

变电运行过程中,不同的设备往往具有不同的运行情况,例如设备由热备用切换到冷备用状态,或是由检修切换为运行状态时,均需要进行倒闸操作票的填写,从而使得其在为电网倒闸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的基础上,加大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往往不能做到分工明确与各司其职,擅离职守、跳项操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此外,考虑到倒闸操作在变电站运行工作中的特殊地位,部分变电站虽然已经加强了对倒闸操作的重视程度,并实施了操作票制和工作监护制的工作方式,确保只有在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持有操作票的工作人员才有权利对倒闸进行操作。但在实际运维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往往不能在下达任务→复诵任务→逐相勾票→操作汇报这样一个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倒闸操作票编制,给变电过程中的危险点控制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

2.2接地刀闸的误闭合

接地刀闸的误闭合往往出现在电压互感器的检修工作之中,如检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将位于合母线侧的接地刀闸误合,引起电力供应中断。实际上,根据运维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操作人员需要明确接地刀闸的闭合之后其接地范围的大小,尤其是对于母线上连接多个接地刀闸的情况,操作人员必须对每组刀闸的情况了然于心,最大限度避免误操作的情况产生。如果变电站为智能变电站,所使用的电磁式互感器可能还会因连接排端子未能紧固、传感头及套管缺乏完整、遮栏外表层脱漆等一系列情况出现发热现象,此时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已经停电,相关人员不允许进行切换电压和反送电等一系列操作,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线路烧毁,酿成更大损失。

2.3倒闸静电伤人

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时偶尔会出现验电困难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一些电气设备和电网系统在设计上存在严重漏洞。变电站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处理,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很容易出现带电挂地线和静电伤人的情况,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故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变电站可考虑采取熔断器或者利用引出线对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进行放电等方式预防静电伤人事故的发生。

2.4压板的检查与使用

部分变电工作人员在对一些电源设备自投压板和低周保护压板进行检查与使用时,未能明确压板的正确使用与安全操作之间的重要联系,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某变电站工作人员曾在对主变保护进行定期检查时,由于不在停电间隔,故未能按照相应规章要求将主变相关的保护压板退出,检查人员也未能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隐患,导致35kV后备保护过程中,母联断路器出现误跳的现象,最终酿成了变电站的失压事故。实际上,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保护压板未能正常退出的现象极其普遍,相关的变电站可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压板功能的普及,并将三跳保护压板和综合重合闸的短延时压板等危险点控制工作交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操作事件的发生。

2.5接地线的安放

根据相关的制度要求,变电站操作应当将接地线放置在正在操作的间隔而非随地放置,但在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差,当接地线被提前送至接地地点时,较为随意地对其进行随意安放,进而导致带电挂地线的误操作的误操作,甚至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此外,接地线的安放处需要避免操作用具的堆叠,但由于很多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对操作用具的安放和操作用具的使用情况缺乏明确任职,往往会操作用具安放在错误的间隔,从而引起误操作或是埋下安全隐患。

2.6操作完成后的检查

在相关的变电操作工作完成后,相关的操作人员需要对操作质量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从而最大限度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在实际的过程中,这项工作并未得到有效执行,部分安全隐患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暴露,进而酿成巨大的安全事故。以变电站中用于数据传输的网络交换机检查工作为例,相关的检查工作包括采用电气指示或遥信信号的方式对所有保护、测控、电度表、合并单元、智能接口等设备相连接的接口进行检查,只有当两种不同方式的指示灯都对应变化后才能说明设备运转正常,但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部分操作人员仅仅采用单种指示灯进行简单检查,动静触头的接触是否良好、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等检查工作更是无从谈起,使得出现故障时运行人员难以判断故障发生点。

3变电运维技术管理过程中危险点的预控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帮助相关操作人员明确操作的总体要求

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涉及非常繁杂的操作过程,包括充电、并列、切断变压器、解列、带负荷等等,基于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变电站运行防误操作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章程,对于防范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严格落实安全运维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操作人员的具体职责以及变电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任务分配,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工作特点及危险性,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管理人员能够不定时进行变电运行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时及时予以纠正,及时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②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方法,包括建立起岗位责任制、考核制、质量标准制等激励制度,形成优秀的工作氛围,确保一系列变电站操作顺利进行;对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忽视安全、放松管理的错误管理理念,借助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模拟考核等工作进行改观,实现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最终达到不断提高整个变电运维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

3.2完善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中的操作票制和工作监护制

考虑到倒闸操作在变电运维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完善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中的操作票制和工作监护制,是变电站运行中加强危险点管控的重要措施。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确保在执行操作票的程序时,从任务下达开始,经过复诵任务到监护人逐相勾票、操作汇报,到最后的任务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从而使得操作票制能够真正达到其效果。而在履行工作监护制时,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把关,尽量做到监护到位,对重要环节进行谨慎小心的操作,如隔离开关操作完成后确保三相同期且拉合到位,操作完成后动静触头的接触良好等等。通过严格的执行现场检查,严格的控制质量能够及时的纠正工作人员的措施行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素质,进而从根本上减少倒闸防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3.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优化设计

随着21世纪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完善,变电运维过程中很多复杂的计算过程和模拟过程都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完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设计的精确度,也使得变电站的部分操作交由计算机进行控制。以电力系统中分布的大量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为例,这些相对简单的局部控制的协同作用构成整个变电站复杂的实时控制,但这同样也是变电运行中的威胁点,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快速的处理能力,因此在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实时控制中同样能够发挥出重要功效。

4结束语

随着整个社会电力需求的增长,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意义也不断上升。对于变电站而言,提升自身运维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做好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控制,防止误操作酿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管理人员则需要采取岗位责任制、考核制、质量标准制等一系列方法,不断的提高操作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光流转,针对变电站运维技术管理的流程会日益完善,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将有着更大程度的提升。

作者:詹砚 单位:国网四川彭州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寅国.电站倒闸操作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3,4(20):19~21.

上一篇医药企业

下一篇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