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同桌的你小品台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同桌的你小品台词范文1
关键词:春晚小品;语言表达;诙谐;讽刺
赵本山的小品真可谓扬名海外,妇孺皆知。他素有“喜剧之王”“小品王”“东方卓别林”等美称。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赵本山连续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曾有15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央视台聘请赵本山担任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副总导演,兼任语言类节目总监。赵本山的小品可谓中国小品的王牌,成为中国亿万百姓在除夕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他的小品在带给观众无限的欢乐的同时,小品的个性化语言也引人深思,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无数经典语句也成为时下的流行语,广为流传,语言耐人寻味。
赵本山的小品能蝉联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冠军头衔,除了题材贴近百姓生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以外,他的小品语言独具的特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幽默、平实的语言表达
1.巧用生动的顺口溜、俗语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口溜、俗语、口头禅、歇后语等是来自民间的中国文化现象,能充分展现出东北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因句子长短不一,纯用口语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这些语言也能够反映出东北农民现实生活,展现他们性格中具有的风趣、乐观质朴等特点。
近年来,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小品红遍大江南北,有的词语甚至成为当时社会的流行语。这些顺口溜、俗语、口头禅、歇后语是功不可没的,塑造了一个个鲜明、逼真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东北人民的乐观、率真的性格。如,小品《不差钱》中的两段经典台词:“洪湖水,浪打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把我爹拍在沙滩上”“人这一生可短暂了,有时候和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再如小品《捐助》中“一起种地,两家合伙,除了老伴儿,不分你我”;还有小品《拜年》“耗子给猫当,挣钱不要命了”“产房传喜讯,人家生了”等等。这些顺口溜、俗语、歇后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构成了赵氏小品特有的标志。这些语言在带给人们欢乐与感动的同时,又带给观众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2.不同语体风格的词语混用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具有明确一致的规范,语言使用者有着共同遵守的语言规范。“搭配主要是指词语或义位的固定性或习惯性的组合体,其次是指词语或义位的相对自由组合体。”人们创造性地破坏习以为常的标准,使人们的猎奇心理得到满足,言语的发出者为了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合情理”而又耐人寻味的新鲜语句,使接受者体验最初表面的模糊不解到思路回转,迁引联系后的“豁然开朗”的过程,使语言取得好的修辞效果。
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巧用这种词语搭配偏离的语言组合,看似有悖常理,却用这种“曲解”原意的方法制造笑料、幽默,如,小品《同桌的你》赵本山:“这啥呀?”小沈阳:“信,我爹给你的匿名信。”台词明明交代了写信的人,可小沈阳却还说是一份匿名信;小品《不差钱》中,毕福剑:“这孩子长得挺委婉啊。”人的长相怎么会有固定的标准呢?这样的搭配无疑是在语境的制约下,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语用效果;又如,小品《捐助》中,赵大爷对记者说:“你喊啥啊,他耳朵好使,嘴聋”,大家都知道“聋”是听不见声音的意思,而嘴巴是人体发出声音的器官,小品中的赵大爷打破了这种常规词语的搭配方法,来化解亲家说出实话的尴尬,给观众带来了快乐。这种语言的使用,看似搭配不当,但又觉得增强了幽默感。这种语言的使用在赵本山春晚小品中比比皆是:《不差钱》“这孩子从小就一身的艺术细菌。”“我叫丫蛋,今天我的心情非常的冲动。”“苏格兰调情”;《拜年》“你就是给我们喝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等等。这类语言的使用都出其不意地带给观众幽默。
3.巧用公众名字制造笑料
在赵本山的春晚小品中,作者常常使用公众名字这一方法,既形象地雕刻了主人公幽默的性格特点,又给观众带来了欢笑。就像在小品《捐助》中,小沈阳:“大爷,您是怎么评价您亲家这个人的呢?”亲家:“他这个人就好比当年的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小沈阳:“为什么都是小孩呢?”亲家:“大人谁能干出这事儿来?”本山:“他啊,他的意思……他就是说我有一颗童心。是,童心是有,我是有时候像个老小孩儿似的。他也有同情心!同情心谁都有,他这个人不是我说,他就是没赶上,赶上了他啥都能豁出来!(亲家又想要插话)现场直播!”此时,亲家恰到好处地说出了三个动画人物的名字,以这种幽默的说话方式给观众们带来了欢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方法在其他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如,《同桌的你》赵本山:“你叫啥名啊?”王小利:“余则成。”赵本山:“这都潜伏咱们家多少年了?”“余则成”正是当年热播电视连续剧《潜伏》的主人公;《钟点工》宋丹丹:“你这消费观念不行。你看我,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我这鞋阿迪达的、裤子普希金的、衣裳克林顿的、皮带叶利钦的。你再瞧!我这兜里用的都是世界一流化妆品,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抹啥我抹啥。”这些公众的名字都在特定的语境下发挥出了非同寻常的艺术效果,令人捧腹大笑。
二、诙谐风趣的故事题材
1.新奇、真实的故事内容
赵本山2007年的春晚小品《策划》,是以一只下了蛋的公鸡为题材展开的。小品的故事源于生活,是百姓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是实实在在的大众文化。下蛋公鸡是百姓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让一些观众感到有亲切感;而对于不知道这件事的观众,又激发起了好奇心,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好奇。
2008年作品是《火炬手》,这个故事紧紧围绕当时的社会环境。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手这个题材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儿,深受观众喜爱。
2.具有讽刺、警示的意义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青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赵氏小品字字玑珠,讽刺了某些社会现象,他的小品不仅仅给大家带去欢乐,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他的小品对现实生活以点带面地讽刺,警示人们。
设想如有对下蛋公鸡进行策划宣传,会有追赶时髦的消费者好奇购物,赵本山的《策划》就是一剂醒脑药,让人们用理智的思维来看待这种炒作现象。《买车》系列不仅讽刺了爱占小便宜、贪图小利这类人,又在警示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头脑清醒。《钟点工》无疑是对当时社会的现象的一种讽刺。
赵本山的小品堪称是小品中的典范,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讽刺的社会现象,更像是生动的课堂,警示观众要保持头脑清醒,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
参考文献:
同桌的你小品台词范文2
赵本山和“春晚”花了22年时间,用21部小品回答了宋丹丹在《钟点工》中提出的问题:如何把大象关到冰箱里。答案是,只要大象愿意减肥,冰箱乐意扩容,大象进冰箱是完全可能的。
赵本山是艺术大师,更是生存大师。读懂了赵本山,也就读懂了当下中国的文化环境。
赵本山与“春晚”的组合,是“江湖”与“庙堂”两个话语系统的对接。回顾赵本山的奇幻之旅,应该从一个秘密讲起。
从江湖到庙堂总要做点减法
老赵不只被1994年“春晚”拒之门外,1995年那次也差点掉。《牛大叔“提干”》一炮走红,小品中“牛大叔”讽刺了公职人员的“扯蛋”行为,赵本山的声誉也随之水涨船高。
讽刺权贵赢得掌声,不是赵本山灵机一动的发明,而来自深厚的民间传统。
东北乡间的二人转小剧场,冷场时有几招救场的杀手锏——挖苦权贵、精英、缺德的、残疾人、傻子……简单地说就是把高的拽下来,把低的踹一脚。这些杀手锏中最锋利的一把,就是讽刺当官的和当差的。
吉林乡下一家小剧场——原本猥琐的角色换了身制服,忽然趾高气扬起来,只见他举着个大喇叭开始吆喝:“拉车的担担儿的,逛街的卖菜儿的,靠边靠边!那小子,说你呢!再不滚蛋秤杆子给你撅了!”
只有现场才能理解这个桥段的笑点,那是一种用鼻音哼出的,权力大得都懒得用的人才配拥有的半梦半醒的吆喝。演员话音刚落,全场掌声潮起。
稍静,穿制服的这位忽然转身冲台下自我辩解:“我可不是学城管啊!下面这么多人,咱知道谁是城管啊!”全场爆笑,欢声如雷。
面对类似的讽刺,基层官员一般都不以为忤。因为演员模仿官员时流露出的情绪往往是羡慕嫉妒,最后才是隐约的恨,始终保持着一种能收能放的弹性。东北民风剽悍,无论谁,如果被外界视为“黑社会”,内心甚至可能有种沾沾自喜的强者的感觉。
从江湖到庙堂总要做点加减法,这道算术题比小品本身复杂得多。
1996年的《三鞭子》里,“反面人物”是县长的司机,而县长则是体察民情、真抓实干、清廉善良的官员,在狐假虎威的司机前形象愈发高大。如果从另一个方面看“讽刺”,不是“如来”不对,而是下面的“妖怪”搞事。
虽然没有官员直接站台上现形,但赵本山扮演的牧羊人的话却句句扎人。县长的车陷在山路上,赵本山说:“陷得好!……深啊!”继而断定官员又是来大吃大喝:“你这一摁喇叭就像当年消息树倒下一样,别说人哪,就那些喘气的:鸡也不听喝了,猪也不让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吓休克了,都怕轮到自己上桌了。”司机说不是来大吃大喝的,牧羊人说:“哎呀,别谦虚了。就你这腐败肚子,光吃不拿就挺好了。”
1998年的小品《拜年》讽刺对象是乡长的小舅子,讽刺手法是反衬——官是好官,但赵本山扮演的老头见官如过堂,战战兢兢,手足无措。当他以为范乡长被撤职之后立刻“原形毕露”,原来在他心目中,范乡长不过就是晚辈三胖子而已。“腐败啦?”这句平淡无奇的台词一时火遍全国。
东北乡下天高皇帝远,小剧场里明示暗示,调侃权贵不问级别,没有上限。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则只能讽刺秘书、司机、小舅子。对世相的观察和积累,在电视剧中得到释放。2002年春,《刘老根》在央视一套播出,冯乡长和胡科二位官员终于以小丑的面目出现。
冯乡长和蔼可亲,礼数周到,话语贴心。但几集看罢,他一笑观众心里就发毛。刘老根要山头养猪,冯乡长的索贿方式婉转而又强硬:“我批给你吧,还怕别人有意见。我还真就倾向于……我硬批给你也行,大不了他们告我去!你那样吧,你等我两天,我考虑考虑,好不好?”
索贿不成,冯乡长怂恿亲信胡科去山庄捣乱:“挑点毛病还不容易?你不会挑毛病那就是你眼睛有毛病!”
冯乡长整刘老根的办法很简单,把他二儿媳妇的民办教师身份解除了。刘老根求情,冯乡长说理——任何人不得干扰教育改革。
当然,《刘老根1》有个光明的尾巴。胡科被抓,冯乡长灰头土脸,山庄敲锣打鼓。
《刘老根2》中,作奸犯科的冯乡长改当局长了,胡科则在没露面的哥哥胡言的帮助下成了企业家。多年过去了,冯乡长和胡科这类先遭查办后又官复原职,甚至官升一级的现象在现实中已经屡见不鲜,回头再看,这两个人竟有点“拓荒者”的味道。
赵本山讽刺权贵,小品到小舅子为止,电视剧到乡长为止,远没有民间讽刺的规格那么高。
“三观”全是正宗的中国梦
赵本山一直说自己是农民,大家也都乐意把他当成农民。事实上谁也无法否认,赵本山早已迈入社会精英的圈子。赵本山十分乐意亲近学者,自己在家也苦读诗书,泼墨挥毫,书法口碑颇佳。
他的小品中最具精英气质的台词当属《策划》中的一段话:“(公鸡下蛋)它下蛋前心里特别矛盾,非常压抑。细想想,不是它要干的活它要干,丢不丢人?不对,是丢不丢鸡?它的同行怎么看?鸭怎么看?鸡怎么看?文艺界怎么看?又不对,是鸡界、家禽界怎么看?那些和它好过的母鸡们伤不伤心?鸡仔是该叫它爸,还是妈?”荒诞的情节,哈姆雷特式的内心追问,民间的二人转表演中百分百没有。
赵本山对精英的态度相当温和,完全没有扒皮撕脸的冲动,只有调侃没有讽刺。赵本山最喜欢调侃的对象,是冒充精英的草根,典型人物就是《刘老根》中的药匣子。此人半通不通,他的“理论”能使他在邻里中占点儿小便宜;可一旦拿到台面上,“理论”总是能被冯乡长之流利用,反过来整他。
讽刺不好弄,冯乡长不喜欢。全国人民,官知工农兵学商,众口难调,小品如何才能让全国人民都喜欢?
写实很压抑,老百姓不喜欢,这似乎是个新现象。
传统二人转中苦情不少,只要结局美好就行,现在就算有好的结局,苦情戏也难以讨好了。刘老根太累,马大帅太苦,范德彪太惨,观众不喜闻不乐见。范伟单飞,主演了表现下岗工人的电影《耳朵大有福》,有个铁杆粉丝跟他说了两句话,太真实了!太压抑了!
赵本山不喜欢用理论方法切分哪儿是讽刺,哪儿是写实。他说,演员想要掌声就得演得真。但是你真演得太真,你没讽刺也是讽刺……
赵本山小品的巅峰时期,他的电视剧也风头无二。但他心里清楚,无论是讽刺还是写实,路都走到头儿了。
赵本山本人没有当道德楷模的志向,但其作品的“三观”全是正宗的中国梦——夫妻恩爱,父慈子孝,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社会清明……
放下价值,专营欢乐
2001年正月,赵本山在吉林的一家剧场看了张小飞的表演,笑得前仰后合,当晚收张小飞为徒。
放下价值,专营欢乐,这应该是个没有麻烦的营生。二人转三百多年,纯娱乐剧目长盛不衰,这点赵本山心里有底。
接下来,赵本山和徒弟剔除二人转中的脏口儿和粉词儿(黄色台词),打出“绿色二人转”的旗号,创立了“刘老根大舞台”,雄心勃勃,试图走出东北,走向全国。
小沈阳火了,刘老根大舞台遍地开花。事实上,从小沈阳冒出来的那一天开始观众就问,小沈阳能走多远。今天看来,这个问题的实质是,纯搞笑能走多远?
2010年“春晚”,小品《捐助》继续纯搞笑,反响平淡。
2011年“春晚”,小品《同桌的你》,赵本山在纯搞笑之外加了点猛料,讽刺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我最不爱看他(赵本山),年年都出来,挺脏、挺大个脸”,“你像我们这些人看他那玩意儿太俗,受不了!”
电视剧方面,纯娱乐的《乡村爱情》虽然没有《刘老根》和《马大帅》那种爆炸效应,但上下都喜欢,此剧收视率从不发愁,同时还能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乡村爱情6》在2013年上演,全是家长里短,你情我爱,没有彻底的坏人也没有彻底的好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老根》中扮演坏蛋胡科的王晓曦在《乡村爱情》中扮演齐镇长。那是一个正派的官员,讲情面也讲原则,顶多也就是老婆收点小礼物之类。至于真不真,恐怕也没人计较,他的戏份远没有胡科和他大哥冯乡长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