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问题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1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它需要在教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开发。孩子在幼儿时期,主观学习的意识几乎不存在,需要从游戏中获取知识,因此,幼儿教育应该在乐趣中进行教学。可是我国现在的幼儿教育对幼儿有着较强的约束力,使学生的天性得不到发挥,也不能进行自主学习。本文在以下内容中阐述和分析了当前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存在于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1.1没有规范地开办幼儿园
现在,我国幼儿园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主要就是因为幼儿园的开办不够规范。而之所以会出现幼儿园开办不规范的现象,是因为目前有很多私人开办的幼儿园,这种幼儿园很多都不符合幼儿园开办标准,都是在私人住宅中设置幼儿园,根本没有建筑在正规的学区。引发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只有市、县级才有公办幼儿园,而数量还不是很多,致使对幼儿园数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私立幼儿园。
1.2没有先进的教学方式
幼儿教学过程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方式不够先进。主要就是因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教师为主,而忽视学生这个主体。在幼儿教学时,幼儿作为获得知识的主要个体,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同时提升创新能力。而现在的幼儿教学中有着较为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式,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智力的发育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1.3幼儿教师素质较低
幼儿教学中,幼儿年纪非常小,不能分辨对和错,所以经常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做事情。针对这些孩子,教师通常都是警告孩子不要做什么,甚至对它们进行严厉批评,而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孩子当中,对他们进行引导。教师如果持着这种态度进行教学,学生不但不能主动学习,还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幼儿教师慢慢的也会产生倦怠情绪。这样幼儿教师对工作没有了热情,对职业规划也变得茫然,开始疑惑自己的价值以及事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幼儿园创办的不规范,培养教师的能力也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并且对教师也不存在正规的考核标准,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都得不到相应的提高,致使幼儿教师的素质逐渐降低。
2针对幼儿教育提出几点策略
2.1规范幼儿的行为
幼儿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规范幼儿的行为。幼儿通常都是按照自己个性对自我进行表现,表现行为都较为自我。想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幼儿园需要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幼儿行为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朋友,并以这种身份在教学中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总结,并用自己的行为来指导学生行为。幼儿园还要制定规范教师和幼儿的行为准则,然后由教师来指导幼儿的行为,这个过程中学校一定要时刻关注和监督教师的行为,使幼儿的行为得到规范。
2.2应用多媒体对幼儿进行教学
现在,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多媒体教学备受人们关注。应该在幼儿教学中能够合理的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应用,有效利用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让幼儿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使幼儿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绵羊”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绵羊的图片,还可以找些绵羊视频在幼儿面前播放,然后设置一些关于描写绵羊的问题,让学生观看完视频和图片后回答问题。幼儿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将很快地把问题解决。在幼儿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可以很形象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3对幼儿的德育加强重视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活动较为枯燥。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应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其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其中。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面前树立榜样,并构建正确的规范准则,从而使幼儿道德情感得到培养,并得到相应的提高。
2.4激励幼儿勇敢去做
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设计,激励幼儿在教学中勇敢去做。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按照自己和幼儿长期接触的经验选取适合的教材,构建手脑一同应用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教学时,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事先制定的教学情境中,鼓励学生单独进行操作,不对幼儿进行限制。表扬那些表现突出的幼儿,鼓励那些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一直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并选取合适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幼儿好胜心理加强重视,从各个方面肯定他们,让幼儿可以主动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3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使幼儿教育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定要对目前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考虑,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其与新时期的教育要求相适应,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远珍.浅谈当前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魅力中国,2014,(15):140.
[2]胡继平.玩教具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135-136.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2
1.1忽视现代行业技能标准,缺乏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技工学校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专业科研的经历,缺乏所教专业的行业技能标准及技工教育理念,沿用传统教法,技能训练教学环节连贯性不够,技能的实训教学也缺少趣味性和实用性,教学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企业工作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教学,忽视了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以培养学生的抽象、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符合技工学校教育宗旨。
1.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一体化教学有形无核
在技工学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中,大多采用“一体化”教学,将“教-学-做”合一,虽加强了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是,在实践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将理论和实训拼凑合一,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由于目前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基础不强,缺乏空间想象力和运用旧知识去建构新知识的能力,普遍感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必定丧失专业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
1.3缺乏各课程的相互渗透,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专业课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前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教学。而部分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缺乏各课程项目的关联认识,未能运用现学的课程知识去解决课程项目问题,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简单地把各课程项目设置为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未能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贯通。因此,必须改革这种各自为阵的教学模式。
1.4匮乏现代教学理论的运用,导致专业教学随意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但由于技工学校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培训和实践,以及少部分实训教师是由企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而长期在校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却缺乏在企业的实践锻炼,不了解社会企业的文化、新知识、新技能,这必然导致这些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教学理论于教学实践中,他们当中有的教法单一,有的不知道如何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于专业教学,更谈不上综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理论。这样的教学,培养的人才难以跟上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2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上述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教学中进行如下探索和实践:
2.1校企合作打造教学团队,更新教学技能
高素质的教学要有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然而,教师的来源各异、素质能力有别,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只是主攻本专业某一方向、对专业各课程项目也难以贯通熟悉。为此,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工学”基地、利用企业资源,让教师到企业挂职培训,融入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大力培养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教师,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专家到校指导专业课程建设、教材开发、专业师资培训和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各课程项目知识的贯通培训、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专业教学课件制作培训,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以提升专业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积极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清楚地掌握本专业的“说课程”、“说专业”,以提高教师的各课程项目及其教学的相互渗透、贯通,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2.2加强项目化一体化教学,提高综合素质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基础不扎实、易厌学、好动、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尽可能地在专业授课中,采用项目化的一体化教学,即项目化的理论与实训合一,让学生在“做-学-训”中,加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上的一些机械原理、工作过程、电器元件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通过“做-学-训”的“一体化”学习,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加深理性记忆。例如,汽修专业在“汽车起动机”的项目教学中,将机械构造、电路原理、维修工艺和故障诊断排除的教学学习内容实行分层递进、知识与技能贯通教学。学生通过汽车起动机分解、测试检验、安装复合和维护修理、调整测试并排除故障的“做-学-训”,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知识技能。
2.3围绕能力整合专业课程,强化任务驱动
专业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学习内容要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与未来工作岗位相吻合。针对性地选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着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生未来职业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整合课程、注意各课程的相互渗透、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课题学习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并有趣味性的任务,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完成各课程相互渗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迁移能力。
2.4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情景”,课堂学习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建构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新技能有兴趣,就会深入地去建构这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求知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进而,让学生感到学会知识就可加以运用,做到兴趣和能力相统一。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例如,在《汽车电气、车身电子控制》的“电压调节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汽车仪表板的充电指示灯或电流表,知道是否正常充电?激起兴趣,运用已学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继电器原理”和“电子分压器原理”,分别去分析“机械式电压调节器”和“电子式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建构新的专业知识。
2.5灵活运用各“现代教学理论”,激发“对话”教学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3
一、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幼儿教育普遍使用灌输式教育模式
幼儿处于个人发展的初始阶段。幼儿学前教育活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前教育,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基本定型。把好学前教育大关,影响幼儿的一生。然而,当前的学前教育实施并不顺利。近几年来,一些幼儿家长不认可幼儿园的教育,认为其存在弊端,而将幼儿带回家实施家庭教育。许多幼儿园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开展幼儿教学,只顾着向幼儿传递知识,学字、背诗、算数,不顾幼儿天性与个人发展需求。灌输式教育模式的使用,让幼儿成了学习机器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读,幼儿跟读,一些拗口的古诗,教师不顾幼儿是否理解,只要求幼儿熟读背诵。这种方法对幼儿来说太过枯燥。不重视幼儿其他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教育工作者青睐掌控式教育
许多幼儿教师知道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价值,但很难将这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一直控制幼儿的学习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未进化,没有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角色。教师习惯于掌控幼儿的活动行为,将一切展示自我需求的行为理解成不守规矩。久而久之,幼儿不敢在幼儿园展示自己的个性。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对策
(一)重视启发教学模式的应用
幼儿时期是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创造力很强,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幼儿的智力及各项能力进行开发。让幼儿的每一种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才能让学前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幼儿教育要快速发展,就要满足社会进步的需求,对教学的问题加以解决。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积极落实素质教育,重视教学活动的启发环节,关注幼儿的每一点成长需求,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天性,启发幼儿一点一点地认知社会,这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形成。幼儿好奇心强,利用这点进行启发引导,有利于丰富幼儿知识与积累生活经验。比如,一些幼儿会对颜色很感兴趣,他们会指东指西问老师那是什么颜色。幼儿教师要据此适时启发其思维,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知识。当告诉幼儿窗帘是黄色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区域内找其他黄色的东西。对幼儿进行启发,让幼儿在思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建立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主导,幼儿必须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如今幼儿教师要建立起平等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应该在活动中控制幼儿的语言与行为,要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处理事情要理智。平等的幼儿教育理念,会让幼儿学习活动的氛围更加开放,更加自由,幼儿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此而提升。教师要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学习热情转变成为探究动力,让幼儿成为学习活动的掌握者。尊重幼儿,多与幼儿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实施。比如在引导幼儿做折纸的时候,教师不需要在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跟着自己折某一种东西。教师尊重幼儿的喜好,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喜爱的纸张,动手折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幼儿折纸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肯定,让幼儿越折越有劲头。幼儿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够促进幼儿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能让学前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与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一致,直接关系着幼儿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家长会,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到园参观日常教学活动,并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与需求,设计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感受正确的教育模式。
三。结语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4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门在国外只有硕士研究生才开展的专业,在武汉各高校已非常普遍。但是通过对一些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的访谈,了解到社会公众普遍对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印象是知识学得泛而不精,缺乏良好的学术本领和扎实的技能技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也普遍反应学习的知识和内容太广太泛,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缺乏实践锻炼。因此,有必要对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反思,思考这个传统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和改革的必然性。通过走访武汉市10余所高校、网络问卷调查、对该专业已经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的同学和相关老师进行访问调查等方式,收集到问卷347份,访谈笔记33篇。笔者分析研究了武汉市各所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进一步思考我国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和优势,针对突出性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此次调查涉及范围广,主要针对武汉各大高校,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涵盖了部属省属等各种综合性大学。
笔者从每个学校抽取30人作为样本,发放了问卷。此次问卷发放360份,回收347份,回收率96.39%,其中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87.9%。调查涉及大一到大四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其中大二、大三学生作为现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参加主体,在调查问卷中所占比例为75.4%。通过调查发现,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类别比较丰富,开展的形式主要有课程案例分析、认知实习、综合实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其中,课程案例分析主要指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过程中加入现实案例供同学分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从而达到掌握课本知识的目的;认知实习指专业老师带领同学进入企业参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询问的方式学习知识;综合实验则是包括管理游戏、创业大赛、管理决策大赛等综合性极强的竞赛项目,社会实践主要指同学们在寒暑假进行的兼职或实习等社会性的活动。由于毕业实习涉及的主要是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同学,不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此文不着重叙述。从调查的12所高校可以看出武汉市内各大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上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差异,但总体情况参与率较低,被访者中参加过课程案例形式的比例为63.2%,参加过认知实习的比例为58.8%,参加过社会实践的达到43%,而参加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较为重要的综合实验的学生比例仅为14%。
从数据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武汉市高校的实践教学依然没有突破以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听为主的模式,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课本内容的学习范而广,因而社会实践,综合实验对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意义重大。但是调查中却发现上述两种方式学生参与率较低,这直接导致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被社会普遍认为学习的知识广而不精,在毕业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课程案例和认知实习的参与率相对较高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武汉市高校的教学资源在学校内部相对集中,而校外的实践平台相对缺乏。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实践教学比较关注的同学比例高达81.7%,方差为0.2449,可以看到武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关注度非常高。但是同时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程度非常低,仅为18.7%。其中,大一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最低,有60%的学生对实践教学都知之甚少。假设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和满意度成线性相关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系数ρ=0.0045,看出学生关注度与学生满意度没有直接关系。学生非常关注,想通过实践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学校在实践教学中收获的效果又不是令人非常满意的。
2实践教学对学生素质的提高
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被访者中认为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学生比例高达93%。那么在实践之后,学生什么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什么方面的素质亟待提高?通过认真分析和论证,以下12方面的能力涵盖了大学生实践教学所需的基本素质:商务礼仪技能、商务谈判能力、投资决策能力、统筹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信心和勇气、挫折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上述12项素质的量表,把对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定性分析,分为对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有帮助、帮助不大、有点帮助和没有帮助5个选项。从图2中可以看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后认为对自己的能力很有帮助的同学比率,同时调研了实践教学对学生总体而言的帮助程度,认为很有帮助的比例仅为38.6%,没有同学认为实践教学对自己的能力没有帮助。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学生普遍认为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举足轻重。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却没有达到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期望。
3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
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211学校,同学们对其实践教学满意度并不比一般高校的满意度要高,反而较低。不论是从实践教学的方式还是成果来看,名校和普通高校都无明显差距,对实践教学的关注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自然导致了学生们普遍对于实践的不关注,大一同学中有多达60%的同学不了解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意义,甚至连大四的同学中也有40%不了解实践教学。调研中同时发现,同学们中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影响非常大和较大的比例高达82.5%。师资力量的欠缺是实践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障碍。一方面,学校为实践教学配备的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从教师自身来看,大部分教师有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再抽出时间来指导学生实践就比较繁忙。同时在指导同学实践的教师中,又有一些老师只注重教学和科研,实践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强,导致了指导实践的效果上有一定的差距。
3.2测评体系不完善
通过走访相关老师和同学,了解到测评体系不完善是阻止实践教学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老师们认为花费大量精力在实践教学方面,却不能立即看到成果,其隐形的、长久的作用不能通过相关机制得到证明,这不能为老师努力付出提供有效激励,因此导致了个别教师的动力不足。学生方面则认为参加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挑战杯”创业大赛、沙盘模拟大赛、国际决策能力大赛等,这些比赛在花费了参赛同学大量时间后还不一定得到好的名次,这就造成了虽然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不但影响了学习成绩,甚至不能被老师、同学理解,也得不到相应的鼓励。也有71.9%的同学认为设备对实践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
3.3改革创新意识不强
对于工商管理的学生来说,要想能掌握并运用好所学知识,除了实践别无他法。然而对于每个学校大量的工商管理学生来说,仅有的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开展的次数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导致每次参加竞赛型实践活动的同学数量十分有限,调研中就有84.2%的同学认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自己的影响较大。部分同学感觉部分课程学完后,理论知识无法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和应用,尤其是在综合利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和会计等专业的时候显得十分不足。对于一些非211高校,参加国际性或者某些专业领域实践活动的机会更少。一方面,部分学生是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去参加,另一方面是很多学生没有办法了解与比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另外,不管是学校还是相关人士对于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传统几种实践活动已持续了许多年,同学们都在声称社会对于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专,然而相应培养各方面能力和技能的项目却迟迟未见。
3.4学生不重视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在调研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自身就对实践教学不是非常重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因为学生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从思想上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大家虽然说实践教学对自己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意识上的懒惰,在实践活动中懒懒散散,导致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3.5企业接受能力有限,学生缺乏系统的实践
企业接受能力有限,实践教学的环境差也是一个突出因素。多数学生反应,学校对于文科性质的专业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室和实践点。学校的产学研基地也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设置,即使是在校外进行的企业认知实习,也因为企业的容纳能力有限和实习成果不显着而备受争议。学生缺乏了企业这个作为知识与能力连接的桥梁,自然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同时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战略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践应该有序、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实际的能力。
4关于实践教学的提升性对策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5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传统
引言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四诊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局面,是一种较难掌握的中医技能。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脉诊教学的常见问题,供同道斧正。
1指力运用
教材中讲述“举按寻”即浮取、沉取、中取时,描述“手指较轻地按在寸口脉搏跳动部位”为浮取,很多学生浮取时用力过大,所以教学中宜明确“用摸触皮肤的力度接触到皮肤,这个力度叫浮取”,宜反复强调接触即是浮取,并在实践中反复纠正学生浮取的指力。推荐方法之一,教师和诊脉者同时诊察受诊者的左右手脉,同时“浮取”,由受诊者依据教师的指力大小判断诊脉者所用指力是否正确。推荐方法之二,教师充当受诊者,判断诊脉者在教师腕部所用指力是否为浮取[1-2]。与此类似,教材中描述“手指用力较重,甚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称为“沉取”,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每次沉取都需“按到筋骨”,而是“按到指下明显有抵触感(脉下肌肉抵触)时,即已按到位了”。那么,“指力与位置均介于浮取和沉取中间”即为中取。中医本身多为定性而缺乏定量,学生难掌握,所以教学中需要尽量精准描述,辅之以反复的操作训练才利于学生掌握。上述推荐方法同样适用于纠正学生沉取和中取的指力。
2左候右,右候左
“即以医生的左手候患者的右手寸口脉,以医生的右手候患者的左手寸口脉”,这一点在教材中有提及,但没有得到重视,这是传统脉诊的规范要求,现在网络上很多脉诊图片的纰漏正出于此。仔细分析其中缘由,医生用左手候病人右手的脉,是从寸口脉的外侧来切入,这样比较方便。如果医生候完一个手的脉,再用相同的手去候病人另外一个手的脉,就只能从寸口脉的内侧切入[3-4]。因为医生的食指必须放在腕关节的寸部,即靠近腕关节这一侧,所以为了保证食指仍然是候寸口脉的寸部,就只能从内侧切入。这样内外侧切入的角度不同,会影响医生对指下感觉的体会。所以在临床上操作规范是左候右,右候左。
3定关方法
中指定关,教材上多数采用桡骨茎突内侧定关法,即桡骨茎突往内一点即关脉的位置。其实临床准确的关脉位置正好对应尺骨小头,临床上多采用中指循手背定关法。医生用中指的指掌关节的连接处顶住病人的尺骨小头的顶点,然后循手背与前臂作一条垂直线,中指与寸口脉皮肤的交叉处就是准确的关脉位置。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出来的关脉与桡骨茎突内侧定关法所定的关脉略有差异,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的关脉往肘关节这一侧后移了半个指头。尺骨小头这个点要比桡骨茎突这条线的骨性标志更为明显,更方便准确定关,也有临床证据表明中指循手背定关法所定的关脉更为精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要求诊脉者先把受诊者关脉中点的位置用笔画出,确认正确后再定寸尺。
4运指次序
教材上列举出各种指法,如举按寻、总按单按,但未明确各种指法的运用次序,造成学生指法运用的混乱与遗漏。《临证脉学十六讲》中明确了运指次序,使学生有章法可循,久而久之即可养成良好的诊脉习惯。运指次序如下:“用‘浮取’法总按三部用‘中取’法总按三部用‘沉取’法总按三部调整后(根据已感觉到的患者脉搏的浮取力度与沉取力度,来调整中取的力度与位置),再用‘中取’法总按三部回到‘浮取’法总按三部再行‘中取’法总按三部再行‘沉取’法总按三部三指定格于‘寻脉’(直至候清其总体脉象为止)食指‘浮取’寸脉食指‘中取’寸脉食指‘沉取’寸脉食指定格于‘寻脉’(直至候准寸脉为止)中指同食指候寸脉法候关脉无名指同食指候寸脉法候尺脉结束[5-6]。”
5脉图与指感
在脉诊操作时需要潜心细致地体会指下感觉,这种感觉是客观和可靠的。与平面脉图相比,指下感觉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体会。“通过我们的指尖感觉(主要是触觉),至少可以从脉搏搏动中体会到六种情况,即脉搏的位置形状、速率(快慢)、节律、力度和来去之势(如来的时候的紧张度等)”所以脉诊的训练主要是一个手指触觉逐渐训练至灵敏熟练的过程。比如涩脉,“所谓脉的流利或不流利,实际上是指诊脉者指下的这样一种感觉:无名指感到尺部脉搏动后,又迅速从中指和食指先后感到了关部和寸部的脉搏搏动,这就叫脉流利;反之,若无名指感到尺部脉搏搏动后,却‘迟迟’才能等到中指触及关部脉搏的搏动,然后又隔‘良久’才能在食指感到寸部脉的搏动,这就叫脉不流利(最不流利的病脉叫涩脉)。”反复训练之后,学生就能体会并掌握这种指下感觉,但前提是静心细致候脉。教师示范运指时随时记录受诊者典型脉象,随即让学生体会具体脉象的指下感觉,体会后在其他受诊者中找寻相同脉象,让教师确认,可以大大提高具体脉象的教学效率。以上几个问题在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中较为常见,按照上述方法调整教学后,脉诊教学效果明显上升,推广运用可以大大提高中医脉诊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忆勤.中医诊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吴传云,董昌武,吴云龙,等.基于“可汗模式”的《中医诊断学》脉诊教学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02):5-6.
[3]刘燕平,祝美珍,黄岑汉,等.《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1):101-102.
[4]杨牧祥,王占波,于文涛,等.《中医诊断学》教材脉诊内容评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05):909-911.
[5]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教学问题分析范文6
首先总结了高职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包括观念上不够重视、培养目标模糊以及教材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给出了相应的针对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高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59-01
高等职业教育也简称高职教育,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职业型和技术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培养方向等方面都与一般大学教育有较大不同。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被赋予基础文化课的定位,既不同于中学语文,也不同于本科大学语文。前者侧重于工具性(即应用能力)的培养,后者侧重于人文性(即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高职大学语文介于两者之间,同时包含了这两重功能。高职语文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1 高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高职语文既是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必要的综合课,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观念上重视都不够。
首先,受社会就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和相关主管部门狭隘地理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任务,仅仅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视了综合人文素质。如,认为像语文、英语、哲学这样的文化课程尽可能少开甚至不开。尤其是语文,想当然地认为汉语就是母语,即使不学也会,没有把语文课上升到一定高度来认识。于是,缩短学制、大量削减和占用文化课时的现象司空见惯屡见不鲜。这无疑会对教师和学生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其次,很多教师对高职语文教学不够重视。单纯地把语文当作一门语言教育课程,忽视了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功能。该课老师还有可能是其他岗位的兼职教师,就更谈不上对课程教学用心钻研和悉心提高。再次,学生自身的认识不足。认为没有学习语文的必要性,甚至觉得语文课程可有可无。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
(2)培养目标模糊。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应该是既要立足职业的需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事”,更要培养提高他们如何“做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在其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就具有这样的独特的专业优势,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些院校过度重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人文性和审美性的培养,甚至漠视大学语文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缺乏合适的语文教材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一方面,目前应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为本科生和普通专科生编写,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针对性不强,也与其语文素质和能力情况整体脱节。一些教材仍然按照中学语文的编排方式;一些又在内容选择上过于偏重文学性,几乎没有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有些过于偏重中国古代文文学,缺乏多形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另外,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教师倾向于满堂灌,剥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时间,也难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在知识的联系迁移方面,也还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讲授,还没有结合相关专业展开。合班上大课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这样就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大学语文处于尴尬的境地。
2 高职语文教学对策
为了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其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以及实现全面培养学生成才的终极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进行阐释。
(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如果要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改变参与语文教学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观念。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其教学的积极性,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来说,要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大学语文观,加强对语言的重视程度,认真对待语文学科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人文素养。
(2)编写合适教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要编写适合不同高职专业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要注重人文性、工具性和职业性等特点。首先,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必须突出人文性,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生、人性、人格的完善,陶冶情操。其次,培养学生写总结、计划、会议记录等应用能力。再其次,根据高职教育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特点,还应多选用与今后工作学习有直接有关的实用性内容。另外,在教材内容的选取方面,应从实际出发,增强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贴近大学生生活为他们所感兴趣也是一条依据,从而激发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中的内容,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改善学习效果。当然,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依据。教学内容不能囿于教材的限制,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专业要求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也即是教材服务于教学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
(3)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授课内容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课上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教学组织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如,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之中辨别是非。可以角色互动,具体有研讨式和提问式两种,前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后者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预先设计若干问题,由学生自学回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写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鉴赏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开展诸如诗歌朗读与创作、办板报等课外创作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专长,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也能事半功倍,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意境之中,自觉地体验文章的意蕴美、哲理美。在教学形式方面,应多采取尽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组织教学,充分运用网络和多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更多的内容,知识图文丰富、声情并茂、印象立体,轻松活跃的气氛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也有助于其理解。
(4)改革考试办法。
当前的高职语文考试类型无非是填空、判断、选择、阅读理解和作文,除了作文和阅读理解的部分,其余类型基本沿用了中学的标准化试题。这种考试方式是以教材为基础,造成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对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益处不大。考试不能仅仅关注若干语文知识点,也不能只限于培养单纯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而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需要。通过教学和考试的检验,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可将考试分为语文知识、阅读、作文三个部分。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常识、语法、修辞、写作常识等,该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阅读主要从文章的语言、主题和中心思想等方面考核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作文根据教学重点,考核学生对于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的写作水平。另外,还可以结合实际职业特点和相关知识考卷适当增加主观题目,尽量能测试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尽管目前其教学存在一些观念上或者方式方法中的问题,试想各位同仁不断探索总结,必定找到比较完善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周剑.如何突破高职语文教学困境[J].商界论坛,2012,(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