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半截蜡烛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半截蜡烛教案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1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应成为教师获取的第一反馈信息。教师要及时从学生的神态、表情、动作中得到学生对这节课听得不否明白,学得是否轻松,能否产生浓厚兴趣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就语文第六册教材来说,倘若学生学习《李广射虎》一课时为李广的神力而惊呼;学习《庐山的云雾》时被庐山的云雾的美所吸引;学习《赶海》时非常向往小主人赶海的种种乐趣;学习《水上飞机》则不时流露出新奇的目光,这样的课堂便反映了学生的精神专注投入,与课文的情感融为一体。那这样的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较高。反之,学生神态目然,该活跃不活跃,该沉思不沉思,该笑不笑,该难过不见得难过,那即便教师的课讲得精彩生动,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从整节课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从一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五环节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

二、关注学生朗读、答问、质疑,因势利导,适时点拔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朗读,答问质疑是教师的主要教学手段。但也应该认识到,这也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

一些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为完成教案中计划安排的朗读内容而布置朗读;为按自己分析课文的需要而进行提问,至于朗读的时机是否合适,提问的问题学生是否在具体课堂中已经能解决,以及为质疑而质疑,这些在课堂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恐怕就无暇顾及或认为无必要顾及了。一节课下来,只着重考虑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完成与否,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收益有多少。这些现象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并不少见,这是造成语文科教学耗费时间多而实际收效小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教版教材《半截蜡烛》一文中有一句话别“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师: 你认为怎样才能将这句话读好呢?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瞧!”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德军官兵的注意力。(生感情朗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度“先生们”因为这样的称呼很礼貌,甜言蜜语更容易吸引敌人上当,从而麻痹敌人。(生感情朗读)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这盏灯”因为这样一来,灯总比蜡烛亮,自自然而然就有可能以灯换蜡烛,从而可以保住即将暴露的情报。

生:我认为应该重读“亮些”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敌人把目光投入到灯上来,让敌人以为灯亮更容易看清屋里的一切,这不是敌人正需要的吗?这样一来,偷梁换柱的计划就会成功,情报就会保住,她们一家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生感情朗读)

当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出如此细腻的程度,感情朗读代替了机械的传输和填鸭式的强加,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解读,这比师只为完成教案定出的教学任务(以朗读铺路,提问点缀,不管懂与不懂,照样完成教案任务)的实际收效不是会好多吗?

三、了解学生的书面练习,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经过一个教学环节或整节课的辛勤劳动,学生掌握有多少?缺弱在哪里?学生的书面练习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信息,我们应该学会获取和正确利用这一反馈信息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所说的书面练习,当然包括课外的,但我这里特别强调课堂上的。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书面练习(如:抄写、组词、造句、特别是作文)都安排到课外去了(尤其是高年级),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就检查一节课是否实效来看,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既应从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角度去加大堂上书面“练”的份量,也需要为从学生的书面练习中获取反馈信息的角度去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而当学生进行书面练习时,教师及时进行巡视督导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尽管也注意经常布置一定的课堂练习,但他们所要得到的反馈信息还往往要待到一两天后的批改作业时才了解,而作文练习就更要推迟一星期了。因反馈信息来得迟,攻缺补弱就不能及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自然会被动多了。我们不是经常可以从学生作业中看到“重做”的批语吗?但老师可曾想到“重做”二字不但反映学生做了“无用功”,而教师本身也付出了不少无效劳动呢!

半截蜡烛教案范文2

一、亲历实践,获取资源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我们中心小学组织语文课题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家乡工矿企业、社区街道,了解家乡地理风貌,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广泛慎重选择家乡独特资源,细细地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拍摄,撰写,编辑。几多焦虑几多辛劳,凝聚众人智慧才得以形成《鱼米乡情》这本校本课程。独特的资源优势,触动着学生的心灵,也激发孩子了解家乡、情系家乡的热情。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符合少年儿童发展的身心规律,力求做到形式多样性,内容开放性,操作便捷性。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如:利用休息日或适当时间,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厂矿企业……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资源。因此,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灵活整合,有效生成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关注教材,而且还关注生活中随手可取的很多语文资料。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而且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锻炼学生的体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各年段要求,根据体裁特点,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校本课程,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这里列举一到六年级与校本课程相匹配的课文,更清晰地帮助我校师生用好校本课程资源。

⑴文章题材:独特风景。课文选目:《春到梅花山》《草原的早晨》《台湾的蝴蝶谷》《槐乡五月》《九寨沟》《桂花雨》《黄果树瀑布》《鼎湖山听泉》《三亚落日》《烟台的海》。校本课程匹配内容:《秀丽的荣炳公园》《古老的银杏树》《母校的变迁》。

⑵文章题材:神奇传说。课文选目:《沉香救母》《开天辟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校本课程匹配内容:《龙溪的传说》《凡石桥的来历》《“旗杆巷”的由来》。

⑶文章题材:英雄名人。课文选目:《歌唱二小放牛郎》《军神》《》《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半截蜡烛》。校本课程匹配内容:《威震敌胆的“凌铁拳”》《车一轮》《家乡的好儿子——林晖》。

教师们在教案设计中力求体现灵活整合运用校本课程的环节。乡土资源的形成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让语文课堂芬芳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灵动渗透,高效教学

学生所学课文,篇篇都是精品,几乎都极具代表性。但是比照校本课程和文本的题材,适合拓展,有效整合的课文应该因文而异。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措施,运用灵活的方法让校本资源走进文本,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也利于增添学生真正了解家乡,心中有家乡的情结。在欣赏了《三亚落日》《烟台的海》两篇美文美景之后,我引导学生放眼家乡,发现身边的美景,同学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华山(荣炳境内)、靠背山、三叉湖……同学们讲的最多的,最感兴趣的还是家乡的“荣炳公园”。于是我和孩子们拿出校本课程,从课文中欣赏家乡的公园,并且我择日带着孩子们走进公园,亲眼目睹家乡的美景。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的感觉溢于言表,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奔走于喷水池广场,有的流连于湖面的荡漾碧波,有的行走于曲径通幽的小石径,还有的栖息于凉亭之中……公园里的假山亭台,青草鲜花,翠竹绿树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一个个活泼的身影也成了公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真是“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我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要求孩子们将此情此景此感抒发于习作之中。孩子们热情不减,拿起笔写下了亲历的情景。

我来到荣炳公园,左脚刚踏入其内,便被眼前这一派盎然的景色惊住了:那高大的白杨与柳树都已抽出了新的枝条;花花草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样子。月季红、牡丹……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手和足都颤抖起来,情不自禁地冲向其中,欢笑着,吼叫着,大叫声引来了许多同学的目光。我冲到湖边,眼前的情景真让人心旷神怡,湖边绿草如茵,湖面上碧波荡漾,感觉自己像站在水面上漂流,我突然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这一刹那我仿佛融入了大自然,融入了春天,感觉到了春天的美妙,接受到春天美好的礼物。

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欢快的笑声,天真的身影,留恋的情形,也深深的感染着我,深深的触动着我——一个教师的思索,原来让校本资源走进文本竟会产生如此精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