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力资本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它与人力资本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源只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这种能力未发挥出来,它就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若开发出来,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只有当人力资源在它不断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大的新价值来,人力资源才具有资本的属性。因此,一个企业能否将其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一个关键。
一、人力资源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分析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中,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但是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力,人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我们把它称之为人力资本。同时,舒尔茨认为,人力作为一种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切其他形态的资本生产能力的总和,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对一切其他形态的资本的投资收益率。1961年舒尔茨对1929~1957年的美国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两个著名结论:一是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在劳动收入增长中的比重是70%,另一是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起的作用是33%。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是如何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我们知道,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是人力成本小于人力产出的差额,人力成本是指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关的成本,涉及到招聘、挑选、培训、报酬等费用:人力产出是指企业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具体表现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创新性。一个企业的人力价值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人力资本存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指经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存量可以用人力价格或人力成本来间接衡量。对于企业来说,每个员工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本存量。
但是,并非人力资本存量大,便一定可为企业创造价值,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人力资本利用率问题。对于有一定资本存量的员工,衡量其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关键要看其人力资本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就越大,给企业创造的利润也就越多(但有一个极限)。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三者之间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人力资本的价值=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利用率
其中:
人力资本价值小于人力资本存量,则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从个体来看,各个员工的人力资本利用率大于1,即人力资本价值平均高于人力资本存量,能产生剩余价值,但企业并不一定赢利,因为企业除了人力成本以外,还有诸多方面的支出。但是,如果各个员工的价值或产出平均低于人力成本,企业必然亏损。例如,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是每个员工的社会劳动量不足和劳动生产率低下,使人力资本的价值或产出低于人力成本,由于“富余”人员是企业多余的人,那么企业有多少这类人员,企业就会亏损呢?粗略的计算并不困难。企业“富余”人员比率为F,即:
这个公式仅适用赢利企业。该公式的意义是:企业若再有F的“富余”人员,企业就将亏损,如果某企业尚无“富余”人员,该公式则表示某企业至多只能容纳F的“富余”人员,超过这个比率,企业则发生亏损。如果是一亏损企业,上述公式则为:
此公式意义为:造成企业亏损的“富余”人员至少有F的人数。或者说,企业要扭亏,至少要辞去F的人数。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生产、销售的企业的“富余”人员的比例,如果高于该企业资金利税率或产值利税率,企业就很可能发生亏损。例如,根据《中国工业年鉴》(1994)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的资料表明,1978~1994年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连年滑坡与亏损,资金利税率连年分别下降了14.4%和13.5个百分点,到1994年,分别仅有9.8%和11.4%,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都在15%~30%。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与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有着很大关系,它不仅取决于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利用的程度。当一个企业人力资本存量一定时,如果该企业的人力资本利用率小于1或等于1,说明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小于或等于人力资本存量,亦即人力的产出小于人力成本或自给自足,这时人力资源就没有转变为实际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只有当人力资本利用率大于1,企业人力资本的价值大于人力资本存量,且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超过一定水平时,人力资源才能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本,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利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的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量调节
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不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另外,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人力太少就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优势和协作优势,有时还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的利用率。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及生产率状况,分析现有人力的余缺,余则分流,缺则补充,确保企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例如,我国许多企业投入人力过多,因此,减员增效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措施。(二)合理配置
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率下降。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例如,我国某人造板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销量连续八年均全国第一,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产品由供不应求转为严重积压,最严重时库存达1万多立方米,超过了正常月产量。经分析是销售部门太薄弱,全厂750人只有6个人搞销售。从2000年7月起,厂领导从全厂职工中选拔了30名优秀人才充实销售部门,并建立了市场分片责任制,产品销售量立即迅速上升、重新出现供不应求局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特长不同,在不同部门及岗位上的生产力也不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目标和任务,按照量才录用,用人所长的原则,对员工进行合理配置和组合,努力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能,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教育和培训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三个基本途径。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指数曲线关系,如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108%,大学毕业提高300%。舒尔茨早在20世纪60年代也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可见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企业要把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对培训工作加强管理。当前特别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对培训有全面的计划和系统安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对培训的内容、方法、教师,教材、参加人员、经费和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第二,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教育培训工作应与员工的考核、提升、晋级、调动等今明两年结合起来,以提高人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第三,要加强一线员工的培训。过去,企业考虑培训人选时,往往优先考虑上层管理人员,对一线员工考虑较少。但是应该看到,整个一线员工队伍的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十分必要的,捉高一线员工知识技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四,要对培训项目加强评估和总结。培训评估的首要工作是确定评估标准。
(四)人员激励
人员激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四个基本途径。组织激励水平越高,员工积极性越高,组织生产力也就越高,这既是一般常识,也是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如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可发挥其能力的80%~90%,而在仅保住饭碗不被开除的低水平激励状态,员工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我国很多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与不合理体制压抑员工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因此,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又一个关键。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激励方式应有所创新。除了提供员工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企业可尝试通过知识资本化的方式,将那些管理和科学研究中有贡献、有创新、能为企业增加效益的人员,用科学的方法把他们的知识转化为资本,鼓励他们对企业参股、入股,从而使他们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激励他们更好的工作。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下,员工将普遍具有职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和抱负,这就要求企业在确定了组织发展目标后,协助员工发现专业性及实现个人专长的契机,使员工的素质既能符合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对此,制定员工个人发展计划,职业生涯管理发展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五)企业文化建设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2
1.1基于人力资本、R&D及R&D溢出的模型(1)参数符号。H—人力资本;SR—R&D溢出;X—其他因素;LRD—R&D投资。(2)构建模型。根据文献[1],笔者构建一个类似C-D生产函数的知识产出函数,TFP为产出变量,将影响TFP的各因素作为投入变量。(1)人力资本与物流行业R&D及行业间R&D溢出的相互作用项,用XP表示,XP={H}×LRDit,H×SRUit,H×SRDit。在模型中加入人力资本与R&D相互作用项,可以描述人力资本是如何促进TFP的增长。(2)物流行业特征。定义如下虚拟变量:式(3)中,HIi表示物流行业的技术特征差异对TFP的影响。如果等于1,则表示R&D对TFP的影响随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反之亦然。(3)行业所有制结构(SOE)。如果SOE为负,则表明所有制结构限制TFP的增长。
1.2利用生产率指数对TFP进行测算和分解首先使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计算出生产率指数。根据得到的数据单元,构造一个前沿生产面。在确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单元实际产出到前沿生产面的距离就是生产率。
2实证数据处理和统计描述
2.1数据处理本文所用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选取2005-2012年物流行业数据进行处理。(1)TFP衡量及分解。本文使用物流行业中每个公司的实际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以固定资产、期间再投入和年末该公司人数作为生产投入,应用式(7)计算Malmquist指数。(2)R&D存量。用物流行业中各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技术改造经费等来确定R&D的值。将前5年的年投资增长率作为整个投资增长率。在考虑折旧情况下,R&D投资存量表示为:(3)人力资本积累。西方国家一般用员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但要准确的知道每个人的受教育年限并不现实,因此使用每个物流企业中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占全公司人员的比例作为人力资本变量。
2.2数据描述物流行业各代表性企业的Mi、EC、TC和SOE的统计描述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5-2012年SOE的平均增长率为0.39%。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经济比重逐年下降,经济比重的下降体现着物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进一步说明人力资本是在逐年累计的。
3实证回归结果分析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3
(一)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概念同样可以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例如针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培训,对于提供培训的小学来讲,该培训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质量。对于其他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讲,该培训也同样发挥作用,因而该培训属于一般培训范畴。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都有益处,而且其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一个较好的例子是教师学历提升培训。由于学历培训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综合素质,因而无论教师到哪所学校,教学效果都会得到同样的提升,因而可以看作完全一般培训。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作用。例如一个地区只有一所财经类职业中学,那么针对金融课程老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属于特殊培训。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例如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关于学校各种情况介绍的培训内容就属于完全特殊培训。
(二)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相对性无论是企业中的在职培训,还是学校中的在职培训,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都是相对的,当讨论范围和制度条件发生改变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也会发生改变[2]。1.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讨论范围贝克尔的理论是以单个企业作为讨论对象来区分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但假如将讨论对象改变成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时,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划分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培训同样如此。例如对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的培训,如果在小学范围内考虑应该属于一般培训,因为该培训可以提高小学老师的教学水平,这在所有的小学中都适用。但如果突破小学范围,而是考虑一个地区的所有学校,那么这种培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对于幼儿园、中学以及大学,这种培训对于教学水平便没有直接影响。2.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要明确制度条件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是建立在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之下。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劳动力是可以自由流动的。但是现实中存在着很多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如果考虑这些制度因素,那么对于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划分便会发生改变。以教师流动为例,现实中编制、长期合同等制度制约着教师在学校间的自由流动。例如,一些教师为接受在职学历教育,需要和学校签合约,保证拿到学历后在学校继续服务,否则便需要退回学费补助或缴纳补偿金。在这种制度的制约下,本属于一般培训范畴的学历培训就变成了特殊培训。由于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互相转换,因而在现实中,当我们讨论教师在职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应明确讨论范围和具体的制度条件。
二、教师在职培训模型分析
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模型。
(一)假定条件1.以单个学校作为讨论对象。我们在讨论教师培训中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时,是对一个学校而言,而不是对一个学科或一个地区而言。2.学校所处的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学校追求效用最大化。3.学校是在职培训的提供主体,即所有的教师培训无论是否由学校举办,其培训费用都由学校先行支付。
(二)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构建1.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根据假定条件,学校作为经济学所讲的“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根据经济学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即多雇佣一位教师带来的收益等于为该教师进行的支出。由于我们假定学校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因而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为边际产品等于工资。令MP代表边际产品,W代表工资,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由于学校的教育生产并非一个时期,而是拥有多个时期,那么在均衡状态下,每一期的边际产品都将与工资相等。多时期情况下,学校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就可以表示为:2.引入在职培训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当学校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学校现期的支出将会增加,而现期的收益将会减少。但从长远考虑,在职培训提升了教师的能力与效率,学校的收益将会增加。这样,在职培训的存在使得学校每一期的收益不一定等于每一期的支出,但是在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态下,所有期的收益总和和支出总和的现值一定相等。令Rt和Et代表t期的收益和支出,i代表市场贴现率,那么学校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假定培训只在学校教育生产的第一期进行,并且根据假定条件培训费用由学校支付,那么学校第一期的支出就有两项内容:工资以及培训费用,其他期的支出只有一项内容:工资。但是第一期及以后各期的收益都与边际产品相等。如果K代表培训费用,那么(3)式可以进一步表示为:该变量表示学校未来收益大于未来支出的部分,即学校未来从培训中得到的好处。引入新变量后,(4)式可以表示为:3.引入培训机会成本后的学校效用最大化模型对于学校来讲,为教师提供在职培训的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又包括机会成本。培训的直接成为即为训费用,而培训的机会成本为教师由于接受培训而减少的工作量。令MP’0表示教师在不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MP0表示教师接受培训情况下的工作量,那么MP’0与MP0之间的差额即为学校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令C代表学校提供培训的总成本,即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那么C=K+(MP’0-MP0),则(6)式可以进一步写作:
(三)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一般培训不仅对于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于其他所有学校也同样有益处。在所有学校中,完全一般培训将带来边际产品相同水平的提升。因而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学校必须提高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而且工资的增加幅度必须与边际产品的提升幅度一致,否则教师便会到其他可以提供更高工资的学校就职。以上推理可以用公式表示: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必然有MPt=Wt(t=1…n-1),即根据以上公式推导,G=0意味着提供培训的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因而学校也没有任何动机负担培训成本。W0=MP0-K意味着培训期间教师所得的实际工资是其实际边际产品与培训费用的差额,即教师通过实际工资的减少而负担了培训费用。总之,对于教师培训领域的完全一般培训来讲,受训教师获得培训带来的全部收益(其未来的边际产品以及工资会增加),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即培训费用与教师减少工作量造成的损失)。
(四)教师在职培训中完全特殊培训分析在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只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而对于其他学校没有任何影响。从理论上讲,教师培训领域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1.学校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当教师接受在职培训后,其在工作中的边际生产力将会提升,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并不提高教师的工资,只是享受生产率提升的好处。此种情况下,学校必须负担培训费用K,因为无法要求教师对自己无用的培训负担费用。此外,在培训期间,即便教师因为参加培训减少了工作量,学校也不能减少教师的工资或课时津贴,因为教师会因为在其他学校可以获得更高工资而另谋高就。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根据(5)式和(7)式,提供培训学校的均衡状态可以表示为:如果全部培训收益由学校获得,那么必须有W0=MP’0,否则教师将另谋高就。此时G=C,即在均衡状态下,学校从教师培训中获得的总收益等于为培训负担的总成本。也就是说,如果学校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也必须承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对于学校来讲,只要培训收益的现值高于培训成本,就有提供培训的动机。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学校从培训中得到的收益应与为培训支付的成本相等。2.教师获得全部培训收益的情况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将获得更高的工资,而且工资提升的程度与边际产品提升的程度相同,但教师必须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此种情况和完全一般培训的分析非常相似。上述分析可以用公式表示:教师获得全部收益,意味着学校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为零,即G=0,那么(6)式可以表示为MP0=W0+K或者W0=MP0-K.上式说明如果教师获得全部收益,那么教师在培训期间获得的工资将降低,这一方面由于边际产品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必须支付培训费用,即教师既负担了培训的直接成本,又负担了培训的机会成本。总之,教师通过在培训期间获得较少的工资来负担全部培训成本,通过在未来各期获得更高工资来享受全部培训收益。3.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的情况在现实中,究竟是由学校还是由教师来获得培训收益呢?根据贝克尔的观点,这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在学校负担教师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接受培训的教师另谋高就,学校将承担损失。反之,在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情况下,如果学校解雇接受培训的教师,教师将承担损失,因为该培训是完全特殊的。因而教师的流动性决定了学校和教师负担培训成本并获得培训收益的动机大小。在现实中,对于完全特殊培训,往往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培训收益并分担培训成本。例如,学校可以略微提升接受培训教师的工资,将一小部分收益转给教师,以此来降低教师流动的可能性。这样,学校将享受大部分培训收益,同时也承担大部分培训成本。
(五)教师在职培训中混合培训的分析1.混合培训模型分析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培训。贝克尔认为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在混合培训中,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大,则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在职培训对于教师在其他学校可得到的收入影响越小,则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根据本文此前分析,教师承担完全一般培训的成本,学校承担绝大部分完全特殊培训的成本,因此总体来讲,在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可以用公式来表达:根据此前论述,G代表学校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教师由培训得到的收益的现值,令G"表示总收益,则G"=G+G’。令α代表学校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αG"。那么1-α就代表教师所得到的总收益的比率,即G’=(1-α)G"。根据此前论述,C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总成本,K代表了培训费用,即培训的直接成本,MP’0与MP0之间的差额代表了提供培训的机会成本,那么就有C=(MP’0-MP0)+K。其中,教师分担的成本可以用MP’0-W0来表示,即教师在培训期可能得到的最大工资与教师实际工资的差。那么,学校分担成本即为C-(MP’0-W0)。在模型的均衡状态,总收益应该等于总成本,即G"=C。由于G=αG",则完全均衡时G=αC,这样(7)便可以写成:即学校所负担培训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α。也就是说,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都是α。对于混合培训,培训的成本和收益都由学校和教师共担或共享,分担或分享比例α介于0与1之间。α的具体数值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各自的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0,完全特殊培训所占比重越大,α越接近于1。2.适用于所有培训类型的模型以上针对混合培训的分析模型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类型,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都可以看作上述模型的极端情况。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一般培训,学校从培训中得不到任何收益,即α=0,此时(13)式回到MP’0-W0=C情况,教师负担培训的全部成本,也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对于教师培训中的完全特殊培训,如果由学校获得全部收益,则α=1,此时(13)回到W0=MP’0的情况,即学校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并获得全部的培训收益。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全部由教师获得,那么α=0,情况同完全一般培训相同。如果完全特殊培训的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则0<α<1,其中α值更接近0还是接近1取决于劳动力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即α值接近1。总而言之,由于混合培训可以视作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组合,因而对于混合培训的分析是一般化的,可以涵盖所有教师培训的类型,此前关于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分析都可以纳入其中。
(六)教师培训模型中政府行为的引入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有两个主体:企业和个人。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也有两个主体:学校和教师。在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既包括政府,也包括学校和教师个人。近年来,在职培训作为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级政府在经费负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而本研究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引入另一主体:政府。
1.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激励效应假定政府支付全部的培训费用,那么在教师培训基本模型中有K=0.根据本文之前的论述,在均衡状态时学校从培训中所得的收益等于为培训分担的成本: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只要α≠0,短期内G>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学校有动机提供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αC。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只要α≠1,短期内G’>(1-α)C,即从培训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为培训负担的成本,教师有动机参与更多的培训,直到长期均衡时,培训收益再次等于培训成本G’=(1-α)C。这说明如果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无论对于学校提供培训还是对于教师参与培训都存在激励效应。再考虑两种特殊情况,当α=0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教师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教师存在激励,对于学校并没有影响。当α=1时,所有的培训费用都由学校承担,政府的行为只对于学校存在激励,对于教师并没有影响。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分配效应根据本研究此前部分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长期均衡状态时:从教师角度来讲(13)式成立,即MP’0-W0=(1-α)C,说明教师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1-α。从学校角度来讲(14)式成立,即C-(MP’0-W0)=αC,说明学校负担培训成本的比例同分享收益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率都是α。当政府负担培训费用,即当K=0时,α与1-α都不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不管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是不变的。换言之,在政府承担教师培训费用的情况下,对于学校和教师不存在分配效应。
三、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现实意义及局限性
(一)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结论贝克尔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中提出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概念以及在职培训模型在教师培训领域依然具有适用性。在教师在职培训领域,一般培训指此种培训不仅对提供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学校也有益处。完全一般培训是一般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不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他所有学校也都有益处,而且带来的益处是相同的。特殊培训是指一种培训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其它学校并没有显著益处。完全特殊培训是特殊培训的极端形式,指一种培训仅对提供这种培训的学校有益处,对所有其他学校没有一点影响。现实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职培训既不是完全一般培训,也不是完全特殊培训,而是二者的混合。本研究将贝克尔的在职培训模型应用于教师培训领域,构建教师在职培训基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行为,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收益分享与经费分担模式也有所不同。(1)对于完全一般培训,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也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2)对于完全特殊培训,收益可以全部由学校获得,也可以全部由教师获得,还可以由学校和教师分享。如果由学校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学校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教师获得培训的全部收益,教师也必须负担全部的培训成本。如果由学校和教师共享培训收益,双方也必须分担培训成本,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取决于教师的流动性。现实中,学校往往将一小部分收益和成本转给教师,而由学校分享大部分的培训收益,也承担大部分的培训成本。(3)对于混合培训,收益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享,成本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分担。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收益分享和成本分担的比例是一致的。该比例取决于混合培训中完全一般培训和完全特殊培训的构成比重:完全一般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教师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并的比重就越大;完全特殊培训所占的比重越高,学校获得培训收益并负担培训成本的比重就越大。2.政府承担培训费用存在激励效应,不存在分配效应。(1)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对于培训费用的承担主体都存在提供或参与培训的激励效应。(2)无论教师培训类型属于完全一般培训、完全特殊培训或者混合培训,当政府承担培训费用时,不会改变学校和教师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的比率,即不存在分配效应。
(二)教师培训模型分析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为分析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提供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崭新的理论视角,并引入了经济学的学科方法。在研究教师教育、教师培训领域的经费问题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必不可少。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为分析教师培训经费问题提供了理想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该框架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深化并完善了对于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的认知。2.本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培训费用应由谁来负担的问题,并为评估现实中教师培训经费分担制度与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本文研究,教师培训费用理想的分担模式取决于教师培训类型究竟是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教师培训就是政府的责任,或是必须由某个主体负担。针对现实中种类繁多的教师培训,应该首先判断其属于一般培训、特殊培训还是混合培训,然后根据培训类型设定其合理的经费负担模式,如此才能保障教师培训经费体制的效率与持续性。3.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资助教师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为评估政府在教师培训中的行为提供基础,并为政府出台教师培训经费政策提供参考。根据本文的模型研究,一方面由于激励效应的存在,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会提升学校及教师提供或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这会导致现实中教师培训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并不存在分配效应,政府负担教师培训经费不会改变培训经费在学校和教师间的分担比例,这意味政府的资助未必会达到减轻教师负担的效果,教师本人未必是政策最大的受益者。只有当教师培训经费的负担主体是教师时,政府资助才会直接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直接受益。在现实中,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师在培训中需负担的费用比例更高[3]。这意味着如果政府将培训经费更多地投入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将更有效地减轻教师负担,使得教师个人更大地从中受益。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4
(一)投入指标拥有人力资本。因此,本文选择高技术产业每年从业人员平均数作为人力资本投入数量的评价指标。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等特点,人力资本投入的质量也是影响高技术产业产出的关键因素,本文选择R&D人员数量作为人力资本投入质量的评价指标。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来看,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包含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健康投资、迁移投资这四个方面,而在高技术产业里,这些方面的投资主要包含在人员劳务费中。以上投入因素分别记为X1、X2和X3,其中X1表示从业人员总数;X2表示R&D人员数量;X3表示人员劳务费。
(二)产出指标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不仅具有产值方面的产出,还具有创新方面的产出。因此本文选择了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衡量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值的指标,记为Y。
二、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模型
对效率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Chames等提出的DEA方法为代表,该方法无需设定函数形式,从而避免了主观设定函数的影响,且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度量上具有优势。但当有过多的输入和输出数目时,如果用DEA模型进行效率评价,往往会出现绝大多数的决策单元都是DEA有效。二是以Aigner等提出的SFA方法为代表,该方法采用计量手段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可以对得出的参数进行统计检验,有更为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而且在测算过程中可以控制个体冲击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技术非效率。与DEA方法相比,SFA可以有效区分随机误差项与技术非效率项,并且可以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选择SFA方法作为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评价方法。由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所具有的经济含义直观且与其他生产函数得出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小,本文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主体,构建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创新效率评价模型,即lnyit=β0+β1lnx1it+β2lnx2it+β3lnx3it+vit-uit(1)式中,yit表示i省第t年的新产品销售收入;x1it表示同年该省投入的总人数;x2it表示同年该省投入的R&D人员数量;x3it表示同年该省投入的人员劳务费。
三、实证研究
(一)实证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长三角地区2009~2012年数据进行研究,上述四个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但是由于各指标之间存在量纲的差异,因此首先将原始数据用百分制表示,按照公式(2)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其化为1~100之间的数。
1.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
从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保持增长趋势,目前处于较高的水平;从各个地区来看,江苏省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最高,上海次之,浙江最低,但三者之间差距不大;从五大产业来看,五大行业间效率值差距明显。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最高,达到了0.907,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效率最低,仅为0.548,但是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值增长最快,四年来增长了22%。本文认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早,现在其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起步晚,虽然其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值较低,但发展迅速。
2.投入因素分析
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总人数的产出弹性最大,对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目前提高人员的数量比增加人员的质量对提高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更为有效;人员劳务费的弹性也较高,说明产业应当注重员工个人激励,提高技能培训,优化组织结构,促进员工交流与学习;而R&D人员数量的弹性为负,表明目前高技术产业中R&D人员数量已经冗余。本文认为可能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目前各个产业、地区间R&D人员的评价标准不明确,存在差异,影响数据统计时的准确性;二是高技术企业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R&D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相比较将资金用于研发之中,企业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广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从而导致缺乏R&D资金,使得R&D人员相对冗余。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确定了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指标体系,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评价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各因素及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二是揭示了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09~2012年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效率最高,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效率最低,有一定上升空间;同时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比较,地区间差异不明显。三是分析了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投入因素:投入因素均会对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从业人员投入数量弹性最大,增加人员的数量比提高人员的质量能更有效地提高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二)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和劳动者自身的有限理性,人力资本存在“异化”倾向和“异化弹性”,从而形成人力资本外流。我国目前是人力资本外流十分严重的国家,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我国的人力资本外流问题,可以探知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抑制人力资本外流,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
自20世纪50年代末始,人力资本理论在舒尔茨、明塞尔、贝克尔等人的努力下得以确立并逐渐形成。随着罗默的知识积累模型和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的推广和使用,人力资本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人力资本属于西方经济学范畴,是指人们在教育、训练、获取信息、移民和维护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支出所形成的资本。威廉·配第曾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按照劳动的运作形式不同,将劳动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在当代,由于知识作用的大大提升,特别使活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作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增强。劳动力资本是劳动力商品概念的逻辑延伸,是指“劳动者对自己劳动力要素的资本所有权”口,,包括对其自身具备的体力、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所有权。因此,劳动力资本也同样可以分为从事简单劳动和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力资本可以看成是西方经济学范畴的人力资本。
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人力资本正在迅速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外流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人事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6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达10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仅为27.5万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在国际移民大潮中,海外的中国大陆专业人才超过了30万人,许多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中国现在已是全世界人力资本外流最严重的国家,而且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果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本外流问题,可以发现其深层的原因。
一、人力资本的“异化”与人力资本外流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力资本不是其所有者即雇佣工人的资本,而是占有者即资本家的资本,即劳动力资本存在“异化”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非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存在,即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存在,劳动力资本也存在“异化”问题;在公有经济中由于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不存在,则劳动力资本不存在“异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不断追求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因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和周其仁都把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看作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但是产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等多种权利,因此从产权的角度来说,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分离性。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实现其资本价值的过程中,由于服从、妥协或是无意识的作为而损失或让度了部分产权,客观上存在着“异化”倾向。只是相比较而言,普通的劳动力资本在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处在弱势地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愿意遵守契约;人力资本则由于其能力资本高、增殖性强,在与企业的谈判中相对更加主动,甚至对契约会产生一定的背叛性。这样,普通的劳动力资本由于其能力资本弱,其“异化弹性”相对较大,而人力资本则由于其能力资本强,当对其不利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离开企业另谋高就,其“异化弹性”相对较小。由于不同的制度安排和所有者自身的有限理性,人力资本仍然存在弱化或“异化”问题,只是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其“异化弹性”相对较小。作为主动性的特殊资本,只要存在“异化”倾向,人力资本肯定会从“异化弹性”较大的地方流向“异化弹性”较小的地方,如果超出国界,从一个国家流向另外一个国家就形成人力资本外流。
二、人力资本外流的原因分析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是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从一个部门来说,它的价值量是由该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世界范围来说,它的价值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从国际范围来考察,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的价值低于其应有的价值,长期出现与价值规律不符的现象,在政府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大量的人力资本外流成为必然。这样,对于人才流人国,是以有限有偿的人力资本现期投人(较好的经济待遇、生活与工作条件、业务培训等),获取了超额的投资收益。而对于人才流出国,则是在进行了大量人力资本投资之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
按照剩余价值理论,人力资本能创造大于自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创造的剩余价值更是存在累进性,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外溢性,与它的贡献相比,人力资本对剩余价值的索取明显存在反差。在发达国家,拥有技术和知识的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逐渐成为稀缺要素,劳动雇佣资本正逐步取代资本雇佣劳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理应在获取工资的同时取得其资本部分产权出让的收益,以分享剩余价值作为投资回报。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企业利润分享制、企业价值分享制、企业所有权分享制等方式参与剩余价值分瓦,而这恰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人的原因,阎。因此,价值源泉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虽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依附于劳动力,但在可分配收人中,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全体和个体来看,其收益权并不能完全实现。而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等量投资并不能取得等量收益,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存在差异。但人力资本作为主动性资本,其所有者必然要追求收益最大化而形成人力资本流动,我国的人力资本外流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人力资本素质越高,则出国的预期收益越高,从而导致大量的精英滞留国外,其中很大一部分形成永久性的人力资本外流,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抑制人力资本外流的思路及对策
按照国际通行计算方法,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出国留学人员的回归人数与滞留人数比例的最佳状态是2:1,这个比例被称为“最佳黄金回归比例”。在现阶段,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很难彻底摆脱人才国际流动中的不利地位。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中得到某些启示,将消极因素转变成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就能够减少人力资本外流及其造成的损失。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的内涵、外延和具体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脑力劳动与复杂劳动日益居于主导位置。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人力资本对社会的价值贡献具有“马太效应”的增长趋势,使生产的收益呈递增状态。更有意义的是,在不可再生资源匾乏时,人力资本积累还可以促使人们创造或发现新的资源作为替代物,这对存在严重资源隐患的中国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生产出一个超额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剩余劳动表现为剩余价值的形式。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同样存在剩余价值。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我们如何来看待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卢卡斯将人力资本的增长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投资,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地抑制人力资本外流,为经济增长提供不竭的内生动力。
首先,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宽松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只有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留住人才,同时吸引外流的人力资本回流,初步改变永久性人力资本外流与过渡性人力资本外流的比例,最终彻底扭转人力资本外流现象,实现人力资本的双向与均衡性流动。
其次,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加大人力资本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比例,同时把对剩余价值分配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结合起来。这实际上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内容。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一种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网。
第三,建立健全人力资本市场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消除对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流动和职业的自由选择上的障碍,使人力资本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经济自由选择权,促进人力资本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合理流动。
第四,把“绿色通道”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并逐步加以完善,吸引人力资本和激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海归“绿色通道”的建立是对保障留学人才合法权益的很好定位,但政府还可以把它上升到立法层面,以便更好地吸引海外人力资本的回归。
人力资本论文范文6
需要决定行为的动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Weiner,1985)。按照心的解释,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人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需要主要由其性决定的,而人的需要主要是由人的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人的社会性主要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知觉表现出来的。因此人的需要的以及满足需要的手段也和动物不同;由于人有意识,人的需要会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种类。按照起源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阿尔德佛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简称ERG理论)。麦克里兰也从管理的角度把人的需要分为权力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和成就需要(简称成就需要理论)。他们虽然对需要的分类有所不同,但是都是围绕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提出的,只是分类的标准不同而已。正是人们有不同层次的需要,所以才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只有合理的需要才可能产生积极的行为效益。
二、需要对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
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行为,从广义而言也是一种行为。知识经济是知识、技术的生产、交换与分配的经济,而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人,其核心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投资的产物,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和积累的。它表现为人们所具有和运用的文化知识、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专门的职业技能、健康等等。与物质资本相似,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知识存量、技能存量和健康存量的行为都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多方面的。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把人力资本投资归纳为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卫生保健投资等形式。“对卫生和营养的投资可以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对个人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技能;接受正规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并有助于能力的增强;而对和开发的投资可通过外部的效果来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1]。这些投资方式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和社会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
需要决定人的动机,动机决定人的行为,行为产生绩效。人的行为效果是导致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当然,这包括个体的行为也包括群体的互动行为(群体内部的个体与个体的互动行为以及群体之间的互动行为)。人力资本的投资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需要的影响。因此人的行为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掌握和了解人类的各种不同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投资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满足人的正常的生理需要,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可以根据人的精神状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满足人的需要可以丰富人的知识技能,启迪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本质上就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所以对人的投资可以分为生理性投资、精神投资、教育投资和社交投资等形式。
生理性投资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投资,是保证人具有健康的体魄,从而能够发挥人的正常的社会功能的基本投资。这类投资又包括饮食营养方面的投资、健康医疗保健方面的投资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家庭生理性投资和社会生理性投资。在基本生活需要未达到满足平衡点之前,每满足一些这方面的需要就能提高一些人力资本存量。关于饮食营养方面的满足有人在塞拉里昂针对农户劳动力做过一项调查,农户劳动力摄取的卡路里水平每提高10%,家庭农产品量就增加3.3%。[2]另一项对斯里兰卡涉及营养水平与工资的相关关系的研究显示,对于男性劳动力来说,卡路里摄取量每增加10%,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就提高2%。[3]有人估计,卡路里摄取量从1500千卡提高到4000千卡,对于人力资本的效果,相当于从文盲进步到高中毕业的水平。[4]另外,疾病对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世界银行1991年对9个国家的调查显示,。秘鲁平均每个成年工人每个月要生病4.5天,并误工1天;加纳平均为3.6天和1.3天;美国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工人平均每月损失1/4个工作日。8个发展家因疾病原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相当于全年收入的2.1%~6.5%。[5]。
医疗保健投资是保证人力资源优良的体质所进行的投资,分家庭性和社会生理投资。它包括个人、家庭、地区、组织和社会等为此所付出的投资。具体地说,有个人影响着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力和精力的费用,国家建立、疗养院以及购置医疗设备和建立疾病(流行病)控制中心,培养医务人员等的费用等等。
安全投资是社团等支付的医疗保险、保健及工作安全、养老保险等费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生理性投资的总体水平上升,但是占GDP的比例会有所减少。这可以从不同国家的居民生活的基尼系数可以推出。
以上是人的物质需要方面的投资。除此之外,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投资,即对人交流、理解、教育发展和成就需要等方面的投资都是精神投资。它可以分为有形的精神投资和无形的精神投资,它主要包括教育投资、文化娱乐投资、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等投资形式。其中教育投资是精神投资中最主要的投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教育投资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之所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由于它是人类社会化的基本行为改造过程。人类和其他动物本质的不同就在于人类有良好的有目的教育活动,人的社会性是通过教育达到的。没有教育我们的祖先也是在原始森林里和其他的动物同处一处。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的知识、技能、体力等方面素质的总和。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根据萨卡罗普洛斯的估算亚洲国家个人投资教育私人收益率初等教育为31%,中等教育为15%,高等教育为18%,远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6]读书与文化娱乐需要方面的投资,也能使人寓教于乐,拓展视野,扩大交流。
社会交往投资与群体交流投资既不能在数量上进行统计,也无法用货币所以也称无形精神投资。如工作中人际环境的投资、社会风气的投资等等。社会交往投资也会增加人力资本是因为人际关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人生观、个性心理、文化背景、道德观念、认知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所谓“物以类聚”,说明人际关系网中的各个成员具有某些共性,他们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中有一些不成文的规范,制约着每一位成员。学校中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教师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对学校教育的主流文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人际关系影响着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向和投资效果,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际关系还会导致人际关系网中各成员人力资本差异的缩小。人际关系可以减少迁移、流动成本,促使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际关系会出现人力资本投资的“马太效应”,即好者更好,坏者更坏。[7]
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在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群体中人际关系交往中的信息交流对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信息交流,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及各地发生的事,扩大视野,增加知识量;通过信息交流,获取各自感兴趣的信息线索,减少信息搜索成本;通过信息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技巧,增强各自的学习能力,提高接收与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关系网中成员的信息交流具有很强的信息搜索功能。只要一个成员提出感兴趣的信息要求,其他成员就会在自动检索自己头脑中的信息库后,直接提供相关的信息内容。而其他的信息库大多要读者自己去检索信息。随着交流的增多,信息交流程序会逐步简化,容易直接切入感兴趣的内容,增强信息交流功能。
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交流为组织提供免费的人力资本存量。组织内部非正式群体成员会讨论与工作有关的内容,交流一些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尤其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更会增强这种交流的气氛,相互之间提供经验、献计献策,集众人的智慧,往往给工作带来良好的效果,增强了组织的人力资本,这样就无形中形成学习化的组织。任何组织都要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建设好组织文化,使组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优势,以便在组织内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非正式群体的交流对人力资本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三、需要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向与特点
需要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持续性。无论是从组织、社会还是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投资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全过程。
首先,人的生命健康保健和人的生命相依存;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健康需要的投资会和人的生命相始终。人生对健康需要的投资呈倒U型趋势,越是年少或年老的时候健康保健的投资越多。少不更事时,是父母对其进行健康投资;年轻时精力旺盛,常常缺少健康意识但是锻炼身体等必要的保健投资是不可缺少的;到老年时感觉生命有限,健康被提到生活日程,这时是自己主动对健康投资。
其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也使人的教育或学习持续一生。1972年UNESCO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正式确认了终身教育理论。我们面对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从广义而言,教育将是终身教育,即学习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有句名言“未来唯一的竞争优势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一体化、知识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由教育投资为核心形成的人力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竞争加速教育的发展,竞争加速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竞争主体为了不被淘汰,就不断地追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出现高等教育逐渐升温需要,学历追求不断攀高的需要。个体终身学习化强调学习者主体地位,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张扬。在学习内容上,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塑造经世致用的改造社会的竞争性人才。学习终身化显著表现在家庭对教育投资逐渐成为各种投资的首选。
再次,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交往、联系的持续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人是社会的成员有各种社会需要,更重要的是人在改造自己、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必然要和他人发生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与时俱进的,并随着社会性质的变革而转移的。它也伴随着生命相始终,具有时间广度上的持续性。
不同的社会导向性导致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偏向。个人的需要因社会制度和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而变化。不同的时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导致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重心不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也不同。集权制国家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需要服从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成为个人需要的导向。西方国家讲究自由、民主、博爱,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的导向。但是西方社会也吸收了东方的集权治理机制,加强了国家的集中权力,也倡导个人需要服从国家需要。集权制国家在民主的浪潮中,也加强了民主的进程,在个人需要服从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允许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
个人需要的层次不同,人力资本具有个人投资偏好的选择性。有人曾经作过“钱该怎么花?”的专题调查,结果是钱多和钱少选择大不一样;有钱人投资方式也不一样。有人挣钱投资房产,有人储蓄养老,有人投资股票,有人投资教育,不同的人根据个人的需要有不同的投资偏好。根据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的需要具有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递进规律。大多数人只是满足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越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的人越少,只有极少数人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氏认为只有像爱恩斯坦那样的才是追求最高层次的需要。所以人力资本的投资也呈现金字塔型。大多数人选择物质需要的投资和心理需要的投资,少数人选择精神需要的投资。这就形成了纷繁复杂而又五彩缤纷的世界。
总之,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有满足人的需要和提高人的素质的双重功能。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是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了解人的不同需要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开发与管理、培养与投资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对人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投资,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愉悦精神;对人的教育需要的投资可以提高知识技能,形成直接生产力。:
[1]胡鞍钢等,大国兴衰与人力资源开发,[J].第5页,2003,4-5期
[2]侯风华,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第60页,转引:斯特劳斯,更好的营养能提高生产率吗?学杂志,第94卷,第2期,1986
[3]侯风华,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第61页,转引:萨恩•阿尔德曼,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和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发展经济学杂志,第29卷,第2期,1988
[4]蔡肪,穷人经济学,第168页,湖北:武汉出版社
[5]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面临的挑战[M].第54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6]曾满超等译,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M].159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