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技术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技术发展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1

欧盟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经验

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些重大创新发现多产生于欧洲,欧盟已占据了全球生物产业28%的份额,而且这一比例正在不断增加。欧盟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与各国政府的推动分不开的[4]。重视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欧盟第6个科研计划框架中,把“生命科学、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基因组技术和生物技术”确定为7个优先发展领域之一,并放在首要位置。将45%的研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欧盟于2003年成立了生物技术委员会,并在《欧洲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别强调:“生物技术是下一个技术革命,是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柱”[5]。确定生物技术研发重点法国2004年启动新的生物技术研究项目,主要针对重大疾病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因组学、癌症的研究、传染性疾病以及再生生理学的研究[7]。英国政府在《生物技术制胜2005年预案和发展展望》的报告中,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大国。英国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是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德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以工业生物技术最为著名,在分子生物、发酵工程、化工、植物基因学等学科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在生物技术向工业转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5]。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性研究英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30多个诺贝尔奖。DNA结构及单克隆抗体构造的发现,DNA指纹印的发明以及抗体工程的进展等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英国生物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主要由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和维尔康基金会(Well-comeTrust)资助。到2014年英国国家健康中心在健康领域的研发投入将占整个国家GDP的2.5%[8]。加大生物技术研究投资欧盟决定在2010年以前将科研方面的投入增加到3%,提供总额达87亿欧元的投资,其中至少15%的投资将分配到中小型公司,22.5亿欧元的投资被指定用于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在过去10年中,法国政府用于生物技术的资金增加了10倍[5]。安永国际会计咨询公司2008年报告显示,2007年欧洲生物制药产业各类投资达到了45亿英镑。英国是欧洲各类投资最多的国家,在风险投资方面仅次于德国。风险投资目前是德国生物技术产业最大的资金来源,有超过1/3的德国生物技术公司接受过风险投资的资助。改革税收制度英国为了进一步鼓励风险投资,政府将对小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减免20%的公司税。小公司的职员可以用税前工资购买公司的股权,政府还将考虑简化对知识产权的税收管理。英国政府还将引入针对中小企业(年研究开发投入超过5万英镑以上)的研究开发税务信贷,这些企业可以享受150%的研究开发费用免税[8]。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促进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英国位于剑桥的桑格研究院(SangerInstitut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将基因研究转化为商业用途的重要基地。牛津大学周边集聚了6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英国政府将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员列为培训重点,其中在牛津、剑桥大学设立功劳奖,以减少人才外流和强化工业培训等措施,来加强对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专利技术保护德国专利可为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提供20年的法律保护。在专利有效期内,第三方可与专利所有者协商以许可证的形式使用发明成果。生物技术产业孵化器法国政府在31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中,利用10多个专门或部分孵化器致力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巴黎以南30公里处创建的“基因谷”聚集着法国最有潜力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德国巴伐利亚、科隆、汉堡等地区建立了生物技术示范区、挪威建立了挪瓦姆生医学科技园以及莱因河上游生物谷等。

日本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政策经验

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现状虽然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起步晚于欧美国家,但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和企业界的努力,日本的生物技术市场呈逐年增长态势。日本的医药市场居世界第2位,日本拥有雄厚的专家技术资源,日本生物技术产业的科技文献和专利申请量分别居全球第4位和第2位,说明日本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9]。与国外先进生物技术公司合作是日本生物技术产业增长的动因之一,也使得日本成为生物技术创新的国际中心。日本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发展战略,加强政策和计划引导1973年科学技术署成立了生命科学发展促进办公室,专门负责生命产业的发展。1982年日本国际贸易与产业部成立了生物产业办公室。1999年1月,日本政府签署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提出和确立了把“生物技术产业立国”战略作为日本新的国家目标。为此日本政府成立了“生物技术战略委员会”,并于2002年颁布《生物技术战略大纲》。从财政和税收方面给予支持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逐步加强了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2006年日本的生物研发经费为2万亿日元,比2002年增长4倍,重点放在加快生物基础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化步伐等方面。另外还有多种信贷、税收减免及折旧制度,大大调动各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研究机构和高校改革一系列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给日本的国立高校和研究机构更多的竞争压力,促使它们向自治、具有独立管理权限机构的方向转变[10]。立法上的支持日本于1998年8月通过了TLO法律,该政策允许学校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许可组织,进行专利的授权和市场化推广,各学校从中受益匪浅。1999年的复兴产业特别法,更是加强了TLO法律的作用。促进产官学合作日本政府于1986年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科技署连续制定了前沿研究制度、省际基本研究制度和地域流动研究制度。近年来,日本政府推出了产学合作的产业研发促进计划、风险企业实验室计划和面向未来的研究计划。日本科技预算用于产官学合作的资金大幅增加,近年来的国家级高新科技计划大都采取了产官学联合方式[10]。金融市场改革日本企业上市门槛较高,为了在公开市场创造更利于培育创业企业的环境,1995年日本开始了柜台登记特股种制度,日本的风险投资市场方兴未艾[11]。

其他国家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经验

印度印度是世界上首个成立“生物技术部”的国家,近年来印度生物产业迅速发展源于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制订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印度生物技术部制订了印度生物技术10年发展规划———《印度生物技术十年展望》。此外,印度还建立了邦级生物技术协调委员会和区级生物技术委员会[12]。②税收优惠政策。出口型企业享有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可在国内保税区内销售其总产量25%的产品。③法律保障。印度政府对《专利法》做了新的修改,即对除有关人类基因的生物技术成果不授予专利权外,对一般转基因动植物可给予专利权保护。④建立生物技术安全体系。为保证工作者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安全性,印度颁布了生物技术安全规则和关于遗传工程生物及其制品的生产、进口、利用、研究、保存和分发的条例[12]。古巴19世纪90年代古巴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出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4]。古巴由一个科技小国一跃成为生物技术大国,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②积极引入风险资金。古巴政府通过产品出口以及与外资合作研发等形式引入风险资金。③注重教育,培养高科技人才。古巴有3万多科研人员在220个研究中心里工作,每1000名居民中有1.8名科学家,相当于欧盟的水平。④加强国际合作。古巴政府采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发、销售产品[13]。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问题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关产业相比,尚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缺乏完整的产业发展战略和部署。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和统筹规划,以及完备的产业配套政策。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生物技术产品的重复研发现象严重,创新源头匮乏。②投入严重不足,且投入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由于我国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只能通过提供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③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弱。我国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率普遍较低,研发往往以科研院所为主,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低;风险投资机制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科技中介机构不发达。④产业化人才匮乏。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2

【关键词】 生物技术;伦理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深远。而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世界的焦点议题。如何合理的应用生物技术造福人类和社会,是众多学者和科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新进展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许多与生物无关的角落。生物技术的发展至今已经揭示了许多生命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但生命现象极其复杂,目前仍有许多课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在克隆、胚胎干细胞、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组计划、组织工程等研究和实际应用等领域取得了成果。

(一)克隆技术。克隆原意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是相同的。克隆技术首先用于动物,动物克隆就是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由动物细胞产生的遗传形状相同的动物个体。克隆羊多莉是首例克隆成功的动物。动物克隆为我们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妙及人类的自我认识展现了全新的视野。

(二)胚胎干细胞。干细胞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干”作用的高度未分化细胞,它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干细胞分为三大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之所以全能,是指它可以分化成人体全部细胞类型,进而构建心、肝、肾、肺等多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全能干细胞再进一步分裂、分化中又形成了各种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是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三)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以这种生物为原料,加工出来的食品都被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在欧美应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资料表明,在欧洲,玉米钻心虫每年要毁坏4000万吨玉米,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7%,但是如果把分离出来的抗钻心虫基因植入玉米中去,就可培育出抗虫害的玉米,这种玉米就是转基因食品。

二、现代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克隆人的争议。从“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待几年来其他克隆动物的尝试,克隆技术正不断发展。目前科学界把对人体的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科学界和伦理界对治疗性克隆普遍支持。但生殖性克隆,即克隆完整的人则遭到很大的抵制。克隆人给伦理道德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现有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外,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乃至颠倒,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以及权利与义务观。

(二)胚盘干细胞研究中的生命伦理问题。由于胚盘干细胞的制备是离不开人类卵子、胚盘以及克隆技术的,而卵子与胚盘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宗教界被视为是生命的起源,与活着的婴儿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在许多国家是被严格禁止的。坚持认为可以用人类胚胎做实验的人认为:1、早期胚胎仅是一团细胞,尚难称其为人的一条生命,从胚泡内细胞培养成人的胚胎干细胞,并没有杀死细胞,只是改变细胞的命运;2、培养胚盘干细胞是用于治疗现在还无法治愈的组织坏死性疾病,让病人恢复健康,完全是合乎人类伦理道德。

(三)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对转基因食品发展有两种态度:支持者极力宣传其带给人类充足的粮食和新型抗病虫策略;反对者则强调人为地用基因技术改变神武,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危害。基因表达调控是个复杂的生命现象。目前,人类对基因的活动实施了解还不够透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中组后的结果。1993年英国的一份报告列出了一些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应用的来努力方面的主要担忧:1、人类基因转入食品动物,如将人类基因因子与凝血的蛋白质的基因转入绵羊中;2、某些宗教团体禁止食用的动物基因转入他们通常食用的动物中,这可能触怒犹太人和穆斯林,列入将猪的基因转入绵羊;3、动物基因转入植物中,可能会引起一些素食者的特别关注。

三、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存在的伦理问题对策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发人深思。为了促进生物技术的和谐发展,应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科学预言,21世纪是生物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普及大众伦理学知识尤为重要,设置伦理学咨询机构,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伦理学知识,增强大众的伦理学意识,提高全民族的整体伦理水平。同时,我们还应改变传统伦理观念,发展中国特色的生命伦理学。总体上,生命伦理学应和国际生命伦理学保持一致,但又要保持中国的特色。另外,培养生命伦理专业人才,解决人才匮乏的局面。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任道重远,生命伦理学人才匮乏问题需要解决,设置生命伦理学专业,加快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势在必行,特别应注重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3

[关键词] 生物技术;体育运动

一、前言

自人类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在各门自然基础学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又使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在提升人类身体健康素质,尤其是在医疗工程建设,减少疾病发生,尤其在改善人类身体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战略性进展和重大成就。而在人体生命科学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也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契机与影响。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上,现代生物技术对体育界的渗透与影响,已经成为不少学者专家的重要研究领域。2012年7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2012国际体育科学、教育与运动医学大会上,现代生物技术与竞技体育发展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文献,立足前人研究成果,对现代生物技术与竞技体育的结合发展进行讨论,为体育竞技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提出新思路。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1、作为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自上世纪50年代DNA螺旋结构被揭示以后,迅速发展,并且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也迎来新机遇。其中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发展基础而创立的生物技术工程也频频取得捷报。而作为生物技术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则是人类生命探索的重要途径。

2、现代生物技术则在多个学科领域相互交叉发展,不断渗透。现代生物技术对体育科学的研究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领域。学者们大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中的理论,在氧化应激,自由基,细胞凋谢等理论上知道运动实践取得重要成果。

3、在现代生物技术对运动员身体技能和运动状态的影响评价中。作者指出在人们全面认识运动引起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基因调节机制的前提下,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对运动员疲劳,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及其免疫功能进行基因转录水平上的诊断,可以较早地了解运动员在技能上的变化,从而调整训练方式,以此刺激运动员的潜力,取得好成绩。由此可见体育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现代竞技体育发展新方向

1、随着现代竞技体育与人类的物质精神紧密结合,各国对于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不断增强。在运动成绩的构成系统中,有人的身体,心理,技术等竞技因素,还有营养,膳食,休息,恢复等生活性因素,更有工具,仪器设备,运动服装等技术性因素,而在这种种因素背后,无不牵涉对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依赖。而原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的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模式已是必然选择。

2、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从单一的运动员赛场较量,逐步发展成为场外教练,其身后竞技团队之间的较量。这种新的较量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则体现在各自竞技团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运动营养补剂的研发一直是竞技体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竞技运动员使用国际奥委会非禁用的营养素和特殊保健品作为提高运动强度和体力恢复的手段已十分普遍。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在营养补剂的研究中,利用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可以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补剂配方,更好地发挥营养补剂的生物活性,提升运动能力,促进运动疲劳的恢复以及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对蛋白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到运动对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采用人工手段干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而转基因技术可以改造营养物质,使之更符合运动项目特点,实现运动营养药物的创新。此外,生物技术芯片已经开发运用于监测运动员心理情感,身体变化,这方便教练团队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心变化,增进教练员对运动员的了解以及替运动员提出高效的训练方式。这些高科技含量的“个性化”设计无疑增添了运动员获胜的筹码。纵观近年国际赛事,运动员身后团队的科技较量亦成为一大亮点。

四、现代生物技术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再给竞技体育带来发展新机遇时,也同时带来新的问题。现代生物技术一方面在兴奋剂检测上取得重大成就,专用于检测兴奋剂的检测生物芯片研制成功,并且我国已经开发出兴奋剂检测生物芯片。这是一种蛋白芯片,可同时对9种刺激剂和麻醉剂进行检测。经过对1 300多例运动员的实际尿样检测表明。该蛋白芯片与经典的气质联用方法的符合率达到100%。但与气质联用方法相比蛋白芯片具有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的优势,可以满足大型运动会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筛查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上,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与运动相关的基因,它们有的与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有的关系到运动速度能力,还有的则与肌肉力量产生联系。有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世界顶级运动员都或多或少携带有一些特殊的“增强表现”的基因。对于动机不纯者,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他们提供另一条直达名利的更加有效的捷径.运动员在接受基因治疗后,获得基因改变后的“功能性”强化,这将违背竞技体育的出发点。

2、现代生物技术也给竞技体育带来伦理性问题。竞技体育本身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这是自奥林匹克运动以来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共识。然而,随着生物技术发展,通过对运动员的基因治疗,进行所谓的“基因培优”,通过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基因改进,是运动员有更佳表现。那么这些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竞技是产生的争议则远远不是停留在公平层次,而是对人伦扭曲的争辩。他们由于国家等政治因素的干预而成为“非自然人”,如果准许其参加比赛,则是对自然人的公平假设将不复存在。如果将他们禁赛,对于基因改变的”运动员”来讲,这是一种歧视,由于非自身意愿改变基因,种种事端将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五、实现现代生物技术与竞技体育发展新思路

1、加强现代生物技术新进展与竞技体育研究成果有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进展是非常迅速的,并在各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由于人财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处于不同地位,像 HGP 和克隆技术等,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它的进展,特别是其成果可能运用于与体育相关的领域的发展状况,并加强在此领域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现代生物技术对竞技体育的作用,并能像兴奋剂那样,反对兴奋剂,或反增强基因型运动员等有充足的技术和思想准备。

2、加强对生物技术利用的监管以及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一方面从立法和国际条约规定下手,增强对生物技术滥用的打击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对于竞技体育的规则进行严格管理,牢牢把握竞技体育的精神,反对一切形式的违反竞技体育精神的行为。

六、结语

21世纪,现代生物技术与竞技体育的结合发展将会更进一步实现。尽管结合发展中存在争议与分歧,但是它在运动医学领域中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运动心理过程中身体机能和状态的评价,运动性疲劳的诊断,运动员营养补剂,运动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运动员的心理品格测定及干预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此外,它将会对解决体育中的众多难题提供更科学的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词侠,吴纪饶,王志峰.《现代生物技术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报,2007,3:19.

[2]熊正英,等.DTT、Tau和Vc对小鼠运动耐力、心肌自由基代谢及血清GOT活性影响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4):370-372.

[3]Lee JH,Hwang Y,Cheon KA, Jung HI. Emotion-on-a-chip (EOC): Evolution of biochip technology to measure human emotion using body fluids .Med Hypotheses 2012 Dec;79(6):827-32.doi:10.1016/j.mehy.2012.09.002. Epub 2012 Oct 1

[4]Friedmann T,Flenker U, Georgakopoulos C,Alsayrafi M, Sottas PE, Williams SA,Gill RD. Bioanalysis 2012 Jul;4(13):1667-80. doi:10.4155/bio.12.146.

[5]张缨.《基因与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35。

[6]W. Miller Brown THE CASE FOR PERFECTION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2009,36,127-139.2009 Human Kinetics, Inc.

[7]Muller-Platz Misuse potential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in sport. Drug Test Anal 2011 Oct;3(10):643-4.doi:10.1002/dta.353.

[8]Macedo A,Moriggi M,Vasso M, De Palma S,Sturnega M,Friso G,Gelfi C, Giacca M,Zacchigna S.Enhanced athletic performance on multisite AAV-IGF1 gene transfer coincides with massive modification of the muscle proteome Molecular Medicine Laboratory,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ICGEB), 34149,Trieste, Italy.Hum Gene Ther. 2012 Feb;23(2):146-57.Epub 2012 Jan 26

[9]Duntas LH,Popovic V.Hormones as doping in sports Endocrine.2012 Sep 19.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4

关键词:植物;生物技术;应用

始于20世纪中叶的新技术革命,可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它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理论最新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近20年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及食品工业、医药卫生、农林牧渔等领域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植物生物技术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作物的培育和种植,也为社会生产带来了新一轮的革命。

一、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我国主要是黄豆、玉米、棉花、油菜4种转基因作物,约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栽培面积的99%,其中抗除草剂黄豆占63%,抗虫玉米占19%,抗虫棉花占13%,转基因油菜占5%。其他还有抗病毒南瓜、番木瓜、抗虫土豆、水稻和甜菜等。各国加大转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已超过500多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采用转基因作物最迅速的国家,我国于80年代初期后开始启动,在基因组研究和转基因技术等重要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二、植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1、植物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

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杂交优势被揭示之后,利用植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栽培作物的遗传育种和新物种的创造。当前,已创造了一批不育系,并生产上得以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油菜和烟草不育系培育。

2、植物抗逆性研究

2.1抗除草剂作物。全世界目前约有2000多个品种的除草剂。除草剂的使用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如很多除草剂无法区别庄稼和杂草,有些除草剂必须在野草生长前就施用,而且由于抗性草类群落的出现导致使用量增大对环境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因此,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是最理想的途径。1987年美国科学家成功从矮牵牛中克隆出EPSP合酶基因转入油菜细胞的叶绿体中,使油菜能有效地抵抗草甘膦的毒杀作用。另有人把降解除草剂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宿主植物,从而保证宿主植物免受其害,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选育抗磷酸麦黄酮的工程植物。还有人用基因突变的方法改造除草剂作用底物特定位点上相应氨基酸残基,从而阻止除草剂与酶的结合及生物功能的发挥。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植物将给农业生产,特别是大面积的机械化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目前已商品化的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向日葵。由于抗除草剂作物在选育过程中具有耗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无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2抗昆虫作物。植物病虫害数目多达数百种,几乎所有作物在生长期内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全世界因虫害所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占14%左右。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采用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一方面,全世界每年用于化学杀虫剂的总金额在200亿美元以上;另一方面,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使用造成农药的残留,害虫的耐受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问题。而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培育抗虫植物新品种除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外,还具有成本低,保护全,特异性强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1987年,比利时科学家首次成功地将Bt(Bacillusthuringiensis,Bt)毒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美国用农杆菌介导法将Bt基因导入壳籽棉,育成世界上首例抗虫棉,棉铃虫危害率下降50%。

2.3抗真菌作物。自1986年首次报道提纯的菜豆几丁质酶具有抗真菌活性以来,已经相继从菜豆、水稻、烟草、油菜、马铃薯、小麦、玉米和甜菜等多种植物中克隆到了几丁质酶基因,对立枯丝菌等20多种真菌表现出体外抑菌活性。将几丁质酶等基因导入番茄、马铃薯、莴苣和甜菜,达到抗真菌的目的。

2.4抗重金属作物。由于人类活动,矿山的开采,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空气,土壤,水体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重金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植物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土壤中的重金属主要有Cd、Cr、Cu、Hg、Ni、Pb、Zn、As等。20世纪80年代,提出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但由于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绝大多数重金属富集或超富集植物往往生长周期长,生物量低,植株矮小,因而限制了其对污染土壤重金属的移除效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增加或减少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累积量被认为是进行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以及减少食物链重金属污染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富集重金属的相关基因不断克隆,应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一些转基因植物地上部分表现了较高的重金属离子富集量,并在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2.5抗病毒作物。传统的抗病毒作物,是将植物天生的抗病毒基因从一个植物品种转移到另一个植物品种,然而抗病植株常会转变为感病植株,而且作用范围较窄。目前最有效的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植株获得抗病毒的工程植物。如1986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已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转移到烟草、番茄中。除上述以外,我国还将黄瓜花叶病毒(CMV)卫星RNA基因转入烟草,番茄,黄瓜,马铃薯x病毒(PVX)的CP蛋白基因转入马铃薯等。其中烟草抗TMV工程植株已进入大田试验。

3、生物农药及生物控制

微生物农药具有对人畜安全,不破坏生态平衡,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药效速度慢,专一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的缺点。而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菌种,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型菌种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20世纪70年代末国外就把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毒素蛋白基因(BtICP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通过发酵工程进行工业化大量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目前已转到假单胞杆菌中,由于该菌对环境适应性强,土壤中广泛存在,可望成为更优良的细菌杀虫剂。我国对杂合毒素基因的广谱苏云金杆菌Bt新毒株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植物生物技术将在社会生产和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阔。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5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趋势;产业化

生物制药技术的应用历史已经有五十年左右。在这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生物制药技术从最初的简单DNA重组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抗体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等多种多样的高新生物制药技术,其为人类的健康所做出的贡献的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生物制药技术依然是国际医学界最重视的高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我国,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的时间相对较晚,生物制药技术水平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一段差距,但我国目前正在加大生物制药技术的投入,并建立了一定的生物制药产业基地,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必将得到飞速发展。

一、当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现状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生物制药技术的研究方面相对起步较晚,且在早期受经济、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直到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生物制药技术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生物制药产业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规模。现如今我国已经在肿瘤、心脑肺血管、免疫以及内分泌等诸多疾病的药物研制中充分应用了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出大批特效新药,为这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技术水平提高提供重要支撑。但相对来讲,我国当前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与西方等发达国家,且在发展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新药研发力度不足

在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中,我国对新药品的研发力度依然相对较弱,尤其是在经费投入上 ,更是略显落后。在国外的生物制药技术研究发展中,对研发环节是非常重视的,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一般都会占新药销售额的20%以上,而我国则远远达不到这一经费投入标准,且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与引导。就生物制剂的上市情况来看,我国只有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与IFN-α-1b等药物产品被批准上市,其他的则都是仿制药。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制药产品发展来看,最有市场的生物制药将会集中在单克隆抗体、基因治疗药物、疫苗、反义药物和可溶性蛋白等五个方面,由此可见,我国的新药研发力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生物制药市场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2、融资渠道不通畅

由于生物制药技术产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在研发初期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顺利进行的。尤其是生物制药产业属于医药产业的范畴,其行业特点更是决定了只有巨大的资本支撑才能推动新药的研制。而这数量较大的资金需求除了企业自身资本承担部分以外,还可以依靠政府的相关财政补助,但这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进行一定的融资来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但目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其所具备的风险和较长的资金回笼周期都使得很多投资者不敢轻易给予投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物制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研发成果转换困难

与生物科学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水平并不与之成正比,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较为困难,使得一些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不能很好的转化应用在药品研发生产上,这对于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我国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将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对待,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未来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生物制药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不仅需要在基础设施、上下游配套产业等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同教育培训、专业服务、技术转移中心等相关服务组合在一起,方能发挥高效作用优势。当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我国生物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对于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生物制药整体产业链得到优化,在生产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以后仍会朝着这一方面快速发展,政府也将会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产业集群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业、研究开发、服务创新、教育培训和风险投资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为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

将生物医药技术从科研转向产业化生产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只有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使得社会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当前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没有有效地转换为生产力,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的资源,也使得我国的生产实践跟不上研发,造成了生产的滞后状况。生物医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要求企业通过委托外包策略,建立技术同盟,形成优势互补,使得自身能够专注于自身专长方面,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我国生物制药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势必会朝这一趋势发展,通过外包方式进行新药开发,将技术较强的研发内容分包给具备研究实力的小型公司来完成,充分发挥小公司在某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共同开发新药,大大提高新药开发效率,使新药研发周期缩短,实现技术与资金互补。

3、生物制药新兴技术将不断应用于产业发展

生物制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满足医药水平提升的要求。我国通过不断参与国际前沿生物发展课题来提升科研水平,如在人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方面参与到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药物相关基因药理学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基因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制药新兴技术的发展将会不断应用到产业发展当中来,从而促进产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医疗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具有起步晚,发展滞后的特点,但在国内庞大市场的推动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仍然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再加上我国政府对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加大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未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将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朝阳行业。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发展范文6

我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开展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国家不仅将生物技术列为863计划之首,而且纳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计划。这些措施大大促进了我国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同时使生物技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生物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另外,由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国外留学人才的回归以及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进入,这些因素加速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但是生物技术应用到医药领域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随着生物制药企业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一、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生物技术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技术统称为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生物医药制品主要包括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成为衡量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生物制药产业也成为继IT产业后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

二、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现状

1.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

然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起步较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大力支持下,这一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15种基因工程药物和若干种疫苗批准上市,另有十几种基因工程药物正在进行临床验证,在研制中的约有数十种。

随着国产生物药品的研发不断取得成绩,涌现出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对医药企业的管理上,我国为了更好的与轨迹接轨,对药品生产企业采用GMP管理方法,为医药的国际化奠定基础。这样不仅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而且有利于生物制药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促进国内企业的更快发展,同时可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2.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技术由于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时间较晚,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产业规模小。从销售额看,我国只有5家销售额在亿元以上,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由于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在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2.2产品缺乏创新。我国的生物制药产品主要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原因是仿制的产品费用远远低于自己研发的费用。国外研制一个新药需要5―8年的时间,平均花费3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只需5年左右时间,费用也只需要几百万元人民币。所以在利益的追逐下,导致国内制药企业对产品研发不重视,在产品眼地方上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得我国的生物技术落后,产品研发速度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3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生物药品的附加值高,而且可以通过仿制的手段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回报,所以很多企业,甚至是一些非制药的企业,对生物医药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导致同种产品多家企业生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出现行业的恶性竞争现象。

生物制药产业存在的问题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除了上述问题外,市场开发理念失常、品牌意识缺乏、企业管理方法落后、人才匮乏等也是影响生物制药发展的制药因素。

三、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分析

虽然生物制药产业存在各种问题,但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许多成绩。科研能力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上升。例如中国是第一个批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而且有8家公司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中国的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的新的人重组蛋白药物已经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外生物制药企业的进入,虽然在一定程度对国内制药业形成了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外国制药企业在与国内企业的合作中提供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软实力。国内市场的需求旺盛,也为生物制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另外,国家对生物技术的重视,加大了对该行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为生物制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尽管中国的生物制药企业还很年轻,但是发展的动力却十足,并且正在稳固发展。随着生物制药行业基础结构的改善,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加强和寻找不同资源能力的提高,预计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在未来必定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预计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未来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350亿美元。

三、结语

面对国际生物技术药物的飞速发展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坚持立足创新、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转化医学的最近进展,优化资源配置、确定优先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监管体系和研发机构的联合,建立技术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和优势企业,进一步强化产业化能力建设,同时建立良好的资金运作机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梅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王正国编 《院士笔下的现代医药》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06月第1版

[3]陈德亮,王爱君 《有效市场竞争环境建设的理性选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