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47-01

纵观中国教育的发展,我们发现创新在教学领域里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名词,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尝试、总结和努力,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水平也随着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的提升。通过近三十年的数学教育工作,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剖析,我在这里将从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数学素质的关系、创新能力与数学素质的关系及新形势下自我素质的完善等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创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的理解,希望通过不断地总结,进而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一、新的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的长处是学生有扎实的双基,短处是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教育的宗旨本来是传道、授业、解惑。数学教育则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职校的学生。但是,在过去不恰当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有些学生对数学教育比较抵触,加之数学本来就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容易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众数学”的思想体系极为重要。它作为一种数学教育思想不仅在国外流行,而且得到了国内数学界的认同,其基本内涵是数学大众化,为大众所掌握和利用,是大众必需的数学修养,是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掌握的数学。 “大众数学的目标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好数学,人人学更多的数学;其特点是它要求在教学中要更突出具有共性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要求教学要重过程,重推理,重应用,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它要求教学是发展的,动态的,这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实施数学素质的教育,就必须以大众数学为指导思想,以此来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我在这里提出的教学文化的概念,其灵感来自企业管理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管理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管理原理和我们教学原理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可以运用比较成熟的管理方式,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不断丰富管理文化的内涵,以此使我们的学生受到更大的益处。这里的教学文化包含教与学两方面的内容,以一个教师的角度阐释自己对学生和对职业的理解。

二、教学文化的内涵

所谓“教学”者,乃“教”与“学”也。教学是教授者和学习者这两个主体的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学文化也就相应涉及我们的学生和我们教师自身这两个不同的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所得直接体现着我们教学的成果,我们要做的所有工作都是要围绕着怎么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来进行的,所以,我们要培养他们以下四种能力: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自学,与其说是一种能力,它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面对未知事物或者是遇到问题,都能通过自主的思考、探索、实践、总结,进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精神。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应该逐渐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探索知识的引导者这一角色的转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加以适当的鼓励,从而让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便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创新从来都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定位决定了这种能力的养成与否,如果我们一味认为创新能力就是发明创造的话,那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就太高了,我们况且不敢说有发明创造的能力,显然,用这种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那就更不合理了。我认为我们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着重在他们对于遇到各种各样问题时的思考方式,是思维上的创新的培养,鼓励他们对待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方法,抛弃标准答案,探索能更好解决问题的途径。创新的目的不是创造新事物,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更优化的事物,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这是创新的本质。

3、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的学生是要直接面对社会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具备更快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实际的课题,要想适应社会,就必须要明白社会优胜劣汰的不变法则,所以,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给他们相互比较的机会,让他们心存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明确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社会的现实,再加之过硬的专业技术,对于他们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来说,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4、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除了以上几种能力之外,我们的学生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听起来有点老套,但是绝对的真理,是他们在未来人际交往中的关键。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我们水平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随着创新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职责早已不仅是昔日知识的灌输者,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全方面的发展,而我们的教学理念也正处于一个转型的过渡时期,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的培养。

创新教育范文2

“中国目前处于重要转型阶段,从原来引进和追赶先进技术,转变为培育自己发展的动力。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心的问题。”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之“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分论坛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作如上表述。

出席该分论坛的还有包括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院长盖睿特、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梅丽特・杰诺在内的诸多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 国内创新教育差距大

“我们要重视人文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苏必德观点明确,“教育必须要有社会的担当。创新不仅在于颠覆,更在于创造更多人类共同福利。”

相较于纯粹的商人,苏必德更希望培养出具有团队意识的企业家。他们工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物质收益,而是打造一支能创新的团队。这就需要发挥人文教育的力量,它会让学生从规律性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创新,从而指导具体实践。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所进行的创新,将不仅仅是对某个狭义问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可以连续推出多个创新产品,主动发现新的问题,并用新办法去解决新问题。

“当前,中国教育体系必须进行创新,首先要改革的就是课堂文化。中国的课堂文化是尊重老师,被动地听课、做作业。而未来的课堂应该是交互型的,而不是被动的单向知识传递的课堂,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由各种问题讨论组成的课堂。”苏必德表示。

在高校工作了近40年的朱崇实有更深的体会:“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无论是从教育观念、方法,还是从教师队伍来说,中国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都有很大差距。”

朱崇实指出,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自身的改革做起。要真正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的追求,做到把人才培养当作第一要务。他还呼吁,要给大学更多自,让大学真正依法办学;政府和高校都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全社会应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还要彻底改革高考制度,特别是研究生的选拔制度。不要让18岁、22岁、25岁的年轻人都在为考试消耗自己的时光,至少研究生的选拔不应该以考试为主。 教会学生创新精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盖睿特和梅丽特・杰诺分别介绍了自己所在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盖睿特强调,沃顿商学院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创新精神,“因为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学院建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和IT自由区,在这两个区域,学生可以自由创新,无所顾忌。

同样,沃顿商学院也创新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盖睿特透露:“沃顿的MOOC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课程,共有300万人参与过。其中65000人接受了付费教育。”

盖睿特认为,通过大学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富于创新精神,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高等教育在未来5年至10年最大的增长点不是学历教育,而是终身教育。在线教育或在职培训应成为大学未来的重要工作。

梅丽特・杰诺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议:“要想推进更高层次的研究、促进创新,关键在于做好科研成果、投入收益比、教职员工和学生素质的评估。此外,还要把最好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安排到教学一线;发展好每一个学科,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联系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建立全球的交流网络等。”

促进中外高校教育合作,也是提升中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径。梅丽特介绍,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尽管目前交流已经颇具规模,但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如探索联合学位方面的合作、教职人员的交流等等。 创新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创新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教育;着力点

一、明确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

高校创新教育就是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开拓受教育者的智力存储和思维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而且善于在实践中将这些素质以高度综合的形式加以升华和应用,并转化为生气勃勃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从知识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种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对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和能力[1]。高校办学的目的决不是要使学生成为“书厨”,成为知识的“匣子”,成为只会沿着线性思维单纯寻找因果关系的模仿沿袭者,而是要应用、要创新、要不断地形成新的观念,产生新的东西,实现新的飞跃。因此,高校创新教育要围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展开,充分开发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获得扎实而灵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广博而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而准确的观察力,严谨而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甚至是奇异的想象力,也就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充分运用大脑智慧,凭借多元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立足于科技前沿[2],不断开拓创新。

人文素质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一种积淀,它是创新教育的内在动力。科学与人文是共生、互动、互通的,李岚清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一次会议上,告诫中国的大学师生不要只“精于科学,荒于人文”。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是时代潮流与历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创新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在赋予学生创新能力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对大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文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尚实精神、崇真精神、探索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等,由此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才。

二、抓住关键——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创新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既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具体来说,在创新教育中,不仅要在理念上而且要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于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把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以“听”为主转变为主动的以“取”为主。实现创新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创新素质和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激励自己努力追求新知,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从“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新而教”;要求教师通晓创新的方法和方式,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即“要学”比“学好”更重要,“会学”比“学会”更重要;要求教师将教学和科研融合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现创新教育还取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保证。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始的创造精神使他们对探求未知、寻求真理有着较强烈的兴趣和追求,这正是需要大学创新教育者去呵护、开掘和发展的。因此,高校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不把学生看作消极的管理对象,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主体,具有丰富个性的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具有张力的思维空间。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个性教育和个性发展,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掘自我优势和潜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强固基础——重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培养模式的主体而言,一部分是课堂教学,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二者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却不能互相取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靠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完成。

课堂教学是筑牢学生创新能力根基的最重要的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关键又在于创新课堂教学、活化教学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宜道式讲授法,引人体现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过程的“发现式”教学方法,寓创新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必须营造积极自由的课堂氛围,留出“时间空白”,在课堂教学中不把学生紧紧束缚在过去和现在之中,不用现实去锁定学生的思维,不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地被塑造的客体,而是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不断地认识、追求、探索、发现和完善自身、形成个性特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体现创新教育的真谛。

要创新就必须重视实践。实践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相关的创新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通过亲身的观察、体验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仍是书本理论,而将实践教学看成是课堂教学的附属环节,以验证理论为主,对实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言,实践教学可能比课堂教学更重要。因此,大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者并重,大学的实践教学要像课堂教学一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有相应的条件和实施方案[1],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得到启迪,产生智慧,进发创新的灵感。

四、构筑平台——加强创新教育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创新教育的软环境包括校园精神、学术环境和管理环境等,应该体现出宽松和谐、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等特点。从校园精神来说,必须具有倡导创新、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办学理念,建设推崇创新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创新教育的合力效应;从学术环境来说,应该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搭建多学科相互融汇、各种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形成促进创新思想火花进发的氛围;从管理环境来说,关键在于尊重人的主体性,即“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形成有利于调动师生创新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创新教育硬环境的建设是创新教育的物质基础,是师生创新活动的有力保障,主要体现在基础条件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上。近年来硬环境建设在高校创新教育中得到较为充分的重视,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其效益,力求让学校的物质资源充满着创新的智慧和功能。

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目标,面对这项涉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准改革的着力点,努力实现传统型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从而更好地担负起为国家、民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创新教育范文4

一、 从应考前,看纪连海老师的创新教育

应考前是学生的备考的最后阶段,从学生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学生惶惶然、不知何从。纪老师觉得此时学生的心态和身体特别重要,放松身心效果最好。但几乎所有人关注的都是知识和技能,却把心态和身体放在一边。纪老师讲,“我看到,大多数学生越到了高考前学的越累,不轻松的心态会让身体特别疲惫,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其实,身体很重要,没有一个好身体,高考就可能失败。我经常见到学生在高考前几天得病,这是非常要命的。”正因为纪老师看透了关结,所以他所进行的教育很特别,不是强调知识与能力,而是“我经常跟学生说,你们没得病的赶紧得病。得完病高考那天就没什么事了。”季老师的教育是有道理的。“弓满了必然会断,你晚断不如早断,早断了还来得及修复,真等到高考那三天得病,那真的就是一切都“病”了。这就是纪老师的创新教育,正给我们高中毕业班任教老师的不可含糊的启迪。

二、从应考的对策上,看纪老师创新教育的光点

显然素质教育在改革中取代了应试教育,但是应试考试依然独占鳌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势头仍是有增无减。面对着这种现实,纪老师在他的教育中亮出了他的对策,实在让人从中获启。第一个对策,“考完前一科后千万不要对题”。他认为,在高考中,很多学生经常受头一科“考砸”的影响,其实这里面大有说道。实质这就是一个心理问题,会影响到下一科的考试的发挥。纪老师给出的对策是“考完了一科、就想下一科。考好的学生,感觉不错,下一科的考前状态就更好了;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只要自己认为别人比自己答的还要差,心理状态就会好多了。第二条对策,是临场考试时要注意答题的章法。纪老师讲,在他眼里,临场很简单,前提要看自己的性格。平时比较自信的学生,倒可以在答题前先粗略地流览一下整个试卷,从头到尾那么两三分钟的时间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选择地先做比较容易的题,再做比较难的题,这样有利于时间的合理分配。而对于另外一种学生(一坐到考场里,心就发慌的),千万不要采取上面的做法,干脆就按着顺序一道道的做,不会的先空下。对于不会的题,千万不要着急,一定要沉稳。在此时要鼓励自己,你不会的题,别人也不一定会,这样就可以放松多了。第三条对策,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纪老师强调、现在高考试卷实行标准化,大都是选择题。在答完题检查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第一印象。许多考生在交卷前往往有十几分钟的剩余时间,往往特别喜欢用在选择题的复查上,对自己的第一次答案产生怀疑。纪老师在临考前对学生心理教育上、强调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第一印象,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要改变自己已经想想好的答案。(这是心理学中的下意识)

从以上三条对策来看,虽然对点不同,但从纪老师的教育上,亮点却相同,他闪亮的是重在心理教育,他把心理教育至于知识教育之首,这是他重要的创新教育的主体

三、从课堂教学,看纪连海老师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范文5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节奏排列的课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张节奏卡片,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接着我让学生五人围成一组进行讨论: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双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闸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

例如,在教授“爱唱什么歌”这个专题时,我让学生欣赏《青蛙合唱》这首曲子,首先向学生用多媒体展示夏天的池塘,然后对学生说:“夏天到了,池塘里的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们又开始了唱歌比赛。你听……”,我开始模仿青蛙爸爸和青蛙宝宝的歌声。并问学生:“你觉得哪个是青蛙爸爸在唱歌?哪个是小青蛙?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呢?”接着我给学生播放钢琴曲《青蛙合唱》这首曲子,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做游戏:听到小青蛙的声音迅速站起来,听到大青蛙的声音迅速坐下,反应迅速整齐的小组获胜,得到青蛙合唱团送出的智慧星。游戏做完后我组织学生学习歌曲第一段。我说:“小青蛙看到小朋友的表现如此的出色,它要为小朋友唱首歌奖励大家。可是……它把歌名给忘了,请聪明的小朋友听完后帮它起个歌名。”随后,我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唱第一段歌词。之后我对学生说:“想不想学小青蛙唱歌?”学生们很积极,于是学生用听唱法学唱。学生学完之后我对学生说:“看着小青蛙唱得那么开心,其他小动物都坐不住了了,你还能替它们唱出自己的歌?”于是,学生们替小蜜蜂、老虎、小鸟等唱歌,氛围十分活跃。之后,我向学生揭示本次课题为“爱唱什么歌”。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并让学生模仿,给学生开阔了想象的空间,体现了自主、开放、创新这一教学新理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探究能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慧•音乐教学中的合作与创新•湖南社会科学,2005(3).

[2]汪宓•对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探讨•中小学电教,2008.7.

创新教育范文6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