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使人吹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1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里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3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3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比较高。

(4)鉴赏分析题。解决这类习题,要在深入了解文本核心内容和思想之后,进一步见上文本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基本上和现代文课外阅读是一样的。

项籍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用/给下面文字加划分节奏停顿。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解释加点词语。

略知其意: 梁以此奇籍:

3.翻译句子。

毋妄言,族矣。

4.选文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5.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南宋词人李清照曾作诗怀念他,请写出其中的名句或写出与之有关的一个成语。

-参考答案-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奇:以……为奇

3. 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 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 名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成语:“破釜沉舟”等等。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③弋〔 yi〕,将绳子系在箭上射。

⒈解释加点字。

①景公好弋 ②诏吏杀之

③使烛邹主鸟 ④寡人闻命矣

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使烛邹主鸟( )。

A 掌管 B主持 C主要的

②而亡之( )。

A 同“无”,没有 B丢失,逃掉  C灭亡

③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

A查点 B计算 C 列举

⒊翻译下列句子。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⒋本文的题目是“ 晏子谏杀烛邹”,其中“谏”是“劝告”的意思。那么,请你说说,文中晏子是怎样劝告景公勿杀烛邹的?

-参考答案-

1.射鸟。命令。让。接受教导。

2.ABC

3.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4.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鲁人身善织屦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或谓之曰: ②以子之长:

2.翻译下列句子。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①有人 ②凭

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今者臣来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大行:远行。 ②方:正。

1.翻译文中“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这个句子。

2.“此数者愈善”句中“此数者”指的是什么?上文的大意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3.上面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参考答案-

1.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

2.马良、用多、御者善。成语:南辕北辙

3.行动和目的相反。

齐宣王使人吹竽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处士请为王吹竽:

②宣王说之:

2.译下边句子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

1.①给。 ② 通“悦”,喜欢。

2.①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②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

3.成语:滥竽充数。

邹孟轲母(节选)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③,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④。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炫卖,叫卖。③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④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乃去,舍市傍: ②及孟子长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

启示:

-参考答案-

1.①离开 。②等到,至。

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3. 主要内容: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启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徙衽以从阴:

②其阴逾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移动;②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齐宣王使人吹竽范文2

一、 笙的概念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传说是女娲所做。《礼记・明堂位》有:“女娲氏之笙簧”,《世本》则说:“S作笙。”笙义即生,女娲化生了人类万物,成为生的象征,自然的就成了笙的创造者。笙是民族乐器里很独特的一件簧管乐器。从外形上看,主要有笙身和笙斗两大部分。连接笙身和笙斗的是笙脚,在插入笙斗的笙脚斜面上装有簧片。由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长度的竹管耦合震动发音,故准确的说,“笙是件自由簧管气鸣乐器”。笙的品种繁多,外形样式有大的、小的、圆形的、方形的、长嘴的、短嘴的等多种。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簧、21簧、24簧等以及改良高音键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音坐笙系列。

二、 笙的传承

笙最早是皇家宫廷使用的专门乐器。在历朝历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礼乐器具,具有皇家宫廷的庄重典雅气派。据《周礼・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竽、笙、埙、a、萧、篪、a、管。”“笙师”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也簧。”《韩非子・内除说》:“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乐之。廪食以数百人。”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是重要的吹奏乐器,在宫廷、贵族间广泛流行。正是由于笙拥有这种特殊的位置,使笙能够堂而皇之传承延续下来。有史为证: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有黑漆朱描图案,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记载的笙的簧数不同。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清代宫廷所用的17簧笙,木斗,另置长吹嘴,绘龙纹和云纹,笙管也刻有纹饰。皇家宫廷保存传承下来的各种制式的笙,为研究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这是除了官方传承笙的又一重要的传承途径。走出皇家宫廷的笙,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当时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这就使笙的传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乐器,只有得到民间的认可,它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在,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都是不可或缺的吹管乐器。流行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冀中管乐;在婚丧喜庆活动及僧道宗教仪式中演奏的山东鼓吹;流行于山西五台山,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八音会;十番锣鼓中的笙吹锣鼓;欢快流畅,清新活泼的江南丝竹;喜庆活动与迎神赛会演出的福建莆仙地区的十音八乐;流行于台南等地区的十三腔(音);其它还有潮州大锣鼓、潮州苏锣,以及用于男女爱情、生活、婚丧葬仪式、踩堂走寨场合所演奏的苗族芦笙乐队等等,这些传统器乐乐种中都有笙的主奏、助奏角色。

由于笙的普遍发展和自身魅力,也成为历史上寺庙音乐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之一。历代的寺庙也是传承笙的场所,史书上都做了记载。北京智化寺现在还保存着一件十七簧笙,笙管十七根,笙斗用牛角制作。智化寺是明正统(1436―1449)年间太监王振舍宅建造的寺院。寺内一直拥有一批擅长演奏管乐的乐僧,现存乐谱,年代最早的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第十五代僧永乾所抄。由于乐僧有严格的师承传授,故其所传的笙及其演奏方法,又是明代民间实际存在的形式之一。日本的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内,也保存着我国唐时制作的吴竹笙、竽各两支,假斑竹笙、竽各一支,皆为17管,其排列方法均呈马蹄形,唯弯曲的吹嘴特别长,斗上都有油漆彩绘的人物或风景画。至今笙仍是寺庙音乐(佛、道)的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皇家梨园就有笙师这个官名。《礼记・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竽、笙、埙、a、萧、篪、a、管。”“笙师”为官名,其实就是宫廷里梨园负责人。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多用来为戏剧、歌舞独奏、合奏(齐奏)或伴奏。从出土的西汉百戏陶俑和东汉石刻百戏画像中,也可看出笙在百戏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笙在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笙在江南丝竹、河北吹歌、常州丝弦、福建南音、山西八套和西安鼓乐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配奏乐器。还用于昆曲、越剧等地方戏曲音乐伴奏。在梆子腔诸剧中(秦腔、晋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笙均属于主奏乐器之一。在歌舞音乐方面,使用笙来作为主奏的,以西南少数民族的芦笙舞最具代表性。其吹笙舞蹈充分地表现了边疆民族善于歌舞之民族特性。在曲艺艺术中使用笙的,则包括了福建南词、绍兴平胡,酪铡⑺拿髂洗省⒐笾萸偈椤⒀锔琛⑻旖蚴钡鳌安徽琴书及徐州琴书等等,笙与其他的管、弦、打击类乐器共同作为说唱之伴奏。由于笙在音乐中具有的融合力、丰富的和声、以及具有固定音高的特点,在传统音乐中许多民间乐种都有重要的角色。

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笙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国外也得到了传承,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史书记载,笙最早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传入欧洲。在盛唐时又东传日本,目前在日本使用的还是我国唐代流行的17管笙。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笙传到欧洲。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由此可见,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笙在戏曲音乐中的应用

近年来,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笙在演奏技巧、音域广度以及音色统一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提高,并日趋成熟。其高音区音质轻柔、清秀;中音区甜润;低音区圆润、丰满、深厚,已形成高、中、低音十二平均律系列,可以流畅演奏十二个调。目前已成为戏曲音乐伴奏乐队中非常重要的常规乐器。

戏曲乐队俗称“场面”。它具有人数精干、使用乐器简练等特点,因此,每件乐器在乐队中都必须充分地发挥特性。笙的音响美妙辉煌,富有渗透力,其和声饱满,音量充实,能使小小的戏曲乐队丰富多彩。可以说,笙是一件戏曲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但是,在戏曲伴奏中必须注意和“主弦”乐器的隶属关系,声音既不能盖过主弦乐器,更不能压过唱腔。一般来说,有唱腔时用单音伴奏,有时甚至停吹,在间奏过门中或跳荡、或热烈、或悲愤、或激越,这时则可放开吹奏,发挥笙的威力。因此在戏曲乐队中它有着“一支笙十把嗡”之说法。文场的伴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剧情和板式的发展需要,有时与唱腔并行,即所谓“唱腔满跟”,有时不完全随唱,而在行腔的间隙出现,亦即将唱腔继续加以伸展和补充。同时又将几个互相间隙的唱腔片段连接成一个整体。即“拖腔保腔”,有时则不用伴奏,让演员尽情发挥,待到感情达到的一瞬间,笙和其他乐器突然加进来以造成情绪上大的起伏。总之,笙在戏曲伴奏中,采用你简我繁,你繁我简,简繁交错,以高就低,高低相应,上连下带、下带上连,上下结合等手法,使笙与唱腔、主旋及其他乐器珠联璧合,达到烘云托月、水融的效果。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个剧种既有其共同的民族风格和传统程式,又因各地的风俗习惯、语言特点及民间音乐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争奇斗妍。但无论是柔婉秀丽的“昆山腔”,高亢激昂的“梆子腔”,韵味隽永的“皮黄腔”,还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柳子腔”等,笙都以它丰富的和声,粘性的音色,充实的音量和多采的演奏技法,在戏曲乐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全国各剧种的欢迎。

同时,笙作为一种吹奏乐器,由于它声音高亢、宏大,粗犷跳跃,适宜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奔放的场面,很受群众喜爱。原来大多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解放后由于戏曲事业的迅速发展,戏曲的伴奏音乐中也加入了吹奏乐器,而且多为领奏的主要乐器,使戏曲伴奏音韵更加丰富,更能充分表现戏曲中的喜怒哀乐,对剧中人物的性格塑造,场景气氛烘托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现在的戏曲,不管是流行全国的京、评、越、梆,还是颇具地方特色的秦、徽、黄、卢等剧种,在乐队中均有吹奏乐的地位。■

参考文献:

①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笙专业委员会,《中国笙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月。

上一篇汪曾祺作品

下一篇艺术学院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