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喜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喜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喜剧

校园喜剧范文1

当我看到书架上的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当时我深深的被这本书给吸引了。

看完这本书,我过目不忘的一个片段还是“校园插曲”那个片段。

那一次饶校长居然退居二线,让“牛皮”来当一天校长,“牛皮”学习不怎么样,表现也不怎么样,可饶校长就看在他会吹牛,胆子大,让他当了一天校长。“牛皮”还真有模有样的,对他平时的铁哥们都不叫绰号了,而是在名字后面都加了同学二字,还真可以以假乱真。他让“刘鼻涕”当他的联络员(秘书),让“白煤球”当教导主任,让“黑牙膏”当总务主任。他们学校刚一开好晨会厕所就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的问题被解决了。接着他又使了一招调虎离山,把家里养鸡鸭的老师都假装叫到办公室来开会,正当扫荡好的哥们来向“牛皮”报告时,老师们才知道自己中了他的计。又让“黑牙膏”解决了缺水。他还去教室听课,发现老师讲得课文文不对题,备课本上又是一片空白,便让老师去闭门思过了。他中午把哥们留住,把饭菜差的情况也解决了,还给同学们提早放学,同学都让“牛皮”继续当校长。

他当校长并没有无理取闹,也没有把他当作是一种权势,而是把平常学校的缺陷都补好了,让学校更完美,让学生更有兴趣读书,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把鸡鸭赶走不会扰乱课堂,早上不会让更多的同学因还在上厕所而被罚站……他帮校长解决了一切问题,使学校有了好的读书氛围。他让我刮目相看,我们要向他学习,学习他为学校着想的那一份心,学习他以智慧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他是我们的表率,让我们跟他一样为学校出份力吧!

校园喜剧范文2

―――新编历史情景剧

主题: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运用小品的表现手法,借古写今,洋为中用,展现当代青年干部对学习、事业态度和认识,以及积极的人生观、和对爱情与家庭的看法。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形式活泼、不落俗套。

场景:大宋国户部(主管盐铁、度支和户部)在全球范围内招纳人才,经过层层选拨,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进入了面试阶段。今天参加面试有五位,特邀主考官三人,应试者依次入场,他们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经历谈了谈自己对于理论与实践,人生价值、爱情与事业等问题的看法。

人物(8人):

应试者:

1、阿甘(美国人,富有正义感;回答对于人生的感悟)

2、至尊宝(国家一级运动员、奥运跳高冠军;回答事业与爱情)

3、孔乙己(学术高手、理论功底深厚;回答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4、木兰(战斗英雄、干部;阐述对于户部的认识,提供国防、公共服务等,以及实现人生理想)

5、简爱(英国人,新时代自尊自爱的妇女代表;回答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

主考官:

1、老包(公正严明、识人能力强)

2、东坡(大文豪,著名学者)

3、桂英(女中豪杰,精明过人)

舞台(道具灯光音箱等):

等候面试席和面试考试同在台上;

五人在舞台左部等候;面试在舞台中右部进行。

灯光、音响相机而动;

服装道具尽量专业,以造成最佳舞台演出效果。

剧本正文:

东坡:(上来,擦桌子,猛回头)今天是咱们大宋国户部面试的第一天。这次招考,面向全球,广揽英才。今天的面试学生都已经通过了公务员笔试、专业考试,老外还加考了中文托福毛笔考试。户领导让我来凑凑热闹,当个主考官,还有两位,(指台左)大法官老包――!(老包从舞台左踱入舞台、致意、就座)另一位,女英雄桂英-----!(桂英,从台下跑上舞台,挥手,就坐)。

老包:今天共有五位面试者,三位中原考生和两位西方考生。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面试。第一位,美国青年,阿甘!(阿甘拎一盒巧克力,跑步入内,就座)欢迎你报考户部,请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下,并谈谈你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

阿甘:小的时候我的智商是75,但是我真诚、善良对待人生和他人;我打了四年橄榄球,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在我妈妈去世前,她告诉我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往往出乎预料。(拿出一颗巧克力吃了)

东坡:恩,你说得太好了,生命就象一盒巧克力,其中滋味往往出乎预料。你觉得户部会是一块什幺样的巧克力呢?

阿甘:只有我自己去品尝,才会知道。并且,每个人的感觉可能都不相同。生命也像一只空中羽毛,随风而飘,不知会在那里停泊。我妈妈相信,我会把握自己的命运。我会竭尽全力发挥上天赐予我的力量和智能。一定要能在回首前尘时感叹:至少我没有庸庸碌碌过一生。我希望我的人生就在户部停泊,为了大众的利益,我会不停的努力奔跑,我相信我会有同伴加入,不断会有更多的同伴加入到这一个事业中来。

老包:好的,下一个,木兰。(木兰健步而入)

桂英:请你谈一谈报考户部的动机?

木兰:作为一个干部,我谈谈我自己的想法。当我离开亲人奔赴前线的时候,当我戍守在边关的时候,当我和战友们奋勇杀敌的时候,当我们凯旋后跨过黄河会家乡的时候,我想,因为我们的保卫,我们的人民在后方可以快乐的去上班、上课、上网,是多幺幸福的事情啊。

桂英:我们都很感激你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木兰:谢谢,与此同时,我看到和想到,战士的鞋和袜,还有那衣和衫,打仗的矛和枪,大米和军响,都是我们户部的同志提供的阿。我这一次转业回来,就想加入到户部,继续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老包:你说得很好。好的,下一个,至尊宝。(木兰下,至尊宝跳跃上前)

桂英:有人说,事业和爱情,好比鱼与熊掌,很难兼得,如果你面临事业和爱情的抉择,你会怎幺做?

至尊宝: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男猴,我也曾经面临过事业和爱情的痛苦抉择。

老包:是吗?可以说一说吗?

至尊宝:五百年前,唐僧救了我,还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印度留学学习佛经专业。我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我就会扬名中原的。可是,当时我心爱的紫霞姑娘希望我留下和他结婚,我痛苦万千的留下了我的爱情,踏上了西去的征途。如今,由于我虽然功成名就,朝廷也给了我来户部工作的机会。但是,我的心里一种声音,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至尊宝边叹息边回去了)(东坡、老包和桂英,唏嘘不已,桂英拿出手绢擦眼泪)

桂英:我好感动啊,多幺凄美的爱情故事。(啜泣)哦,对了,你师傅唐先生最近身体可好?好些日子没看到他了。

至尊宝:自从那年4月份“非典”以后,师傅就成了soho一族。听说最近出了歌曲专辑,其中有一首是写给抗击“非典”的白衣天使的。

桂英:什么歌曲?

至尊宝:(深情地唱了起来) only you……

老包:(抬手打断)好了,以后有机会再唱吧!

桂英:(朝老包看了一眼,表情尴尬)对不起!下一个,简爱同学。(简爱上前)有人说,女人为爱情而活,男人为事业而生?同为女人,你怎么认识?

简爱:首先,我认为男人和女人虽有差别,但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男女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我心目中的好男人是既有事业也有柔情的人。而女人,对待爱情既要勇敢的追求,也不能在爱情中失去自我。我曾经对罗切斯特说,“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象现在我难于离开你。”

桂英:那么女人该不该有自己的事业呢?

简爱:新时代的女人当然要有自己的事业。女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会使自己生活的更美丽。我以前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庭教师,现在我要勇敢的重新开始自己第二个生命,我想做一个为公众服务的人,所以我报考了户部,我相信户部会给有理想的女性一个宽阔的天地。

东坡:多好的姑娘啊。下面是今天的最后一位面试者,孔乙己!(孔乙己缓步上前)请问你如何实现从学者到公务员的转变?

孔乙己:子曰: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我的一生有两个转折,朝廷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我从新站立了起来,有了老酒喝;今天,我觉得自己将会面临人生的第二次转折。我曾在绍兴苦读几十载,博览经文,虽然我只是一个秀才,就和学士差不多,但是我笔耕不辍,发表了不少理论文章。例如,在《户部研究》上的《论茴字有几种写法》以及《对咸亨酒店老酒应纳消费税的数量经济学研究》,《大宋法律》上的《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的法律分析》等等。还有,这是鲁迅先生给我写的推荐信。(递上)

东坡:你的理论功底还不错,你觉得自己这些对你在户部的工作有那些帮助呢,以及你如何转变角色?

孔乙己:通过去酒馆和理论学习,我对大宋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有了较深刻认识,并牢固树立了为老百姓服务的意识。我相信自己可以很好的转变和适应,其一,我有爱心,我爱孩子,爱人民,会给人们更多的茴香豆吃;其二,我有奉献精神,不要问朝廷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朝廷做些什么;其三,我对酒的消费税有深刻的研究。

老包:好的!谢谢你。谢谢你们五位。今天的面试到此结束,五位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让我们难以取舍阿。

东坡:欲知结果,请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后,登陆我们的户部主页

桂英:,

校园喜剧范文3

首先,演出时是否可能发生表演者难以理解的“笑场”?

2013年我在戏院看电影《爱慕》(Amour)。导演汉内克(Michael Haneke)现实且写实,把暮年余光的深情与绝望拍得剔透而残酷。当电影进行到老先生强喂二度中风、瘫痪在床的病妻喝水,老太太却吐了丈夫满身这段,明明是对病况莫可奈何,照料濒临崩溃,惨到不能再惨的伤痛点,一堆观众却笑了。

这真的很怪,但更怪的是,这其实已是见怪不怪。比方说台湾爱乐(NSO)和澳洲歌剧团在2012年合作的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当舞台上面对良人迟迟未归的蝴蝶,唱道自己宁死也不愿再去卖唱,悲从中来哭倒在地,以及被问及孩子名字,却言“小孩的名字叫悲伤。等他爸爸回来,就是快乐”这两段,观众席居然也传出一片笑声。

“前一个段落,我想是因为接下来蝴蝶的小孩就冲上前抱住妈妈,观众大概觉得小朋友很可爱,就笑了。但第二个段落,分明是肝肠寸断的伤心片段,观众却因为诗意的比喻而笑,我就实在搞不懂了。”担任演唱的女高音林玲慧,表示首演后导演发现观众居然发笑,错愕之余想尽办法调整角度,让孩子“看起来不那么可爱”,可终究还是徒劳,一笑笑了六场。歌手与团员都很纳闷,不知这笑从何来。

如果把这些当成单一事件,自然无从得解,但若长期观察台湾观众欣赏舞台剧、歌剧、舞蹈和电影的反应,就会发现这答案其实简单,那就是普遍而言,阅听人的专注力实在不高。

无论是《爱慕》或《蝴蝶夫人》,观众都不是真正目睹惨事,而是“观赏以此为题的艺术创作”,因此不能说观众真的毫无心肝,只能说专注力实在太差,非常不入戏,可以随时因为一点波动就被带离剧情而发笑。

校园喜剧范文4

 

一、美式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Situation Sitcom),亦称处境喜剧,是一种喜剧表演形式,最开始出现在广播中,时至今日将大本营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情景喜剧表演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围绕着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如家庭、职场、校园等。情景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这种形式一般认为出现在美国广播黄金时代(1920年代至 1950年代),美式情景喜剧中大多洋溢着青春活力,能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共鸣。跌宕起伏的情节,幽默诙谐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人物特质,都是人们之所以追逐的原因。作者列举近二十年来热门的美式情景喜剧:《威尔与格蕾丝》(Will & Grace)《男人两个半》(Two and a Half Men)《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宋飞传》(Seinfeld)《老友记》(Friends)《汉娜·蒙塔娜》(Hannah Montana)《老爸老妈的浪漫史》(How I Met Your Mother)《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家有喜旺》(Raising Hope)《破产姐妹》(Two Broke Girls)《极品老妈》(也译为母忧母虑或老妈们)(Mom)《摩登家庭》(The Modern Family)。

 

二、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与学现状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落后

 

许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把英语教学的目标局限于单词、语法、句法的传授,以学生能够流畅的进行口语或书面的交流为根本目的。仅仅注意到了英语的工具性却忽视了英语人文性,因此无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学方法也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照本宣科,没有新意。

 

2、教学资源单一

 

许多艺术院校英语教师仅仅使用学校所规定的教科书以及练习册进行授课。除课本上的知识外很少会为学生注人新的元素。这不仅无法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还导致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热情,主动性降低。

 

3、英语学习氛围差

 

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许多艺术院校中,学生学习愿望不强烈,英语活动少。同学们很少有机会说英语,也很少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导致英语学习氛围差,学生的英语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4、学生英语水平较低、缺乏学习积极性

 

艺术院校的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偏低,底子较差。很多学生持有“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态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也缺乏学习积极性。将学习英语学习看作是一项任务或者负担而非兴趣所在。

 

三、美式情景喜剧在艺术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进行听力练习

 

美剧原版对话时学生全面提升英语水平的绝佳材料,教师根据主题选合适的题材。在教学中切忌不能随意挑选观看剧目,选材上要贴近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师在播放之前要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向同学们分析背景。美剧一般每一集都比较独立,讲述着独立的小故事,剧集紧凑吸引眼球,例如,《老友记》《摩登家庭》非常适合作为课堂听力补充材料。

 

美剧在课堂的放映时间及步骤。第一,在播放美剧之前,先将播放该剧的美国电视台收视率以及播放美剧的关系做相关介绍,使学生了解美剧的播出习惯,该电视台相关的主打剧集,以及故事梗概,具体情节,出场人物及其关系,片中所涉及的俚语以及表达方式及其语境,用英语向学生做简要介绍,在英语听力课堂上,利用美剧在中国大陆的播放机制,即视频网站上每周更新播放的是未加翻译字幕的最新一集,教师可在课堂上先行播放给学生未加字幕的“生肉”,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观看美剧时只看字幕,不用心听导致的听力提高缓慢的问题。隔日或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翻译版本的剧集,并提醒学生及时整理下先前未听懂的部分内容,记录下字幕上出现的新单词,此练习持之以恒,学生的词汇量和听力水平都会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2、利用经典对白进行口语练习

 

《老友记》中生活化和风趣幽默的语言是该剧的一大亮点,比如剧中对白:(第八季第五集)

 

情景1:蒂姆是莫尼卡雇用的厨师,后与菲比成为男女朋友。一段时间后,莫尼卡想解雇蒂姆,此时,菲比对蒂姆的“柔情过分”也已忍耐到头。

 

Phoebe:I'm,I'm breaking up with you.

 

菲比:我要和你分手。

 

Monica:You're fired.

 

莫尼卡:你被解雇了。

 

Tim:Why?

 

蒂姆:为什么?

 

Monica:……But,well I just——I like things done a certain way and the chemistry's just not right.

 

莫尼卡:只是——我喜欢某种固定的做事方式,而且我们并不是很投缘。

 

Phoebe:Oh that's good,the chemistry thing for us too.

 

菲比:对,是这样。我和你之间也缺乏吸引力。

 

相对于传统语法为主的英语教学,学生观看美剧,对其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一则因为其故事情节,以上面的对话为例,教师在听说课上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role-play,分别扮演剧中的Phoebe,Monica和Tim以三人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观看表演的同学可以发现所观看的美剧中的演员的发音与课堂表演的同学发音之间的种种不同,可以注意自己的发音,尤其是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爆、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一系列的音变形式。美式情景喜剧因为语言更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剧集在课堂上向学生补充很多在情景喜剧中出现的高频短句。

 

3、利用经典台词精讲

 

美剧不仅在语言的层面给学生制造了一个真实的语境,而且还提供给他们了相应的文化环境。在课堂上利用剧中的台词,给学生进行精讲,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再如之前(三)中所引用的老友记的片段,该对话中教师可以引入男女朋友之间要分手常用的短语break up。并加以精讲:如果长时间不联络的朋友问及你与女友的关系,你们如果分手了,最简单的表述方式就是We broke up.或者 We got a breakup.如果是女友提出分手的,可以说:She broke up with me。

 

【作者简介】

 

杨媛(198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云南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校园喜剧范文5

关键词:京剧;戏曲;校园戏剧;文化推广

作为中华“国粹”和古典艺术与美学传承的“活化石”,京剧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无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振兴,都具有非凡意义。为达此目标,除专业京剧院团和文化管理部门的努力外,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积极参与,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实际情况地看,目前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情况却并不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开展此项活动时的观念滞后和视野狭窄。长期以来,在专业戏曲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心目中,京剧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文化推广,仅仅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无关宏旨、可有可无陪衬或点缀。高校学生京剧社团或协会大多由一些有热情的师生戏迷、票友组成,其活动的开展,类似戏曲的“自乐班”或“票房”,流于自发性,至于业余性。简言之,京剧在高等院校的文化推广,明显外在于高校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外。

作为中华戏曲的典范,京剧的唱、念、做、打有高度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这无疑对京剧进校园、京剧在高校的推广构成很大障碍。在高等院校,推广京剧不可能像话剧那样简单――只要有学生社团作为阵地,活动就可以自主开展。较之于表演相对简单、便捷的话剧而言,京剧的普及教育和文化推广,不仅需要更多的经费投入和实践耐心,而且需要更多的热情关注和理论思考。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首先转换思维,把高校京剧推广视为校园戏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内置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之内,从校园戏剧的新视野进行必要理论审视和实践探索。惟其如此,高校京剧推广活动才能获得飞跃性发展。

校园戏剧是随着话剧由西方传入中国而出现的。中国话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校园戏剧的产物。由此,在许多戏剧专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眼中,校园戏剧几乎成了话剧的专利。就实践而言,纵观中国校园戏剧节各届参赛作品,戏曲作品可谓凤毛麟角。从理论层面说,就连校园戏剧的忠实践行者也认为,“话剧与戏曲形式上的不同特征,也决定了话剧比戏曲更能适应校园的土壤”。然而,从笔者2010年10月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的经历和体验看,高校校园并不缺少戏曲爱好者,也并非没有戏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只是目前高校京剧活动的开展,大多局限于票友“票戏”的传统路数,漠视了戏曲作为整体的校园戏剧的综合功能与价值。其结果,割裂了戏剧的娱乐审美和教育认知功能。重前者而轻后者,最终导致了戏曲在校园戏剧不受重视的局面。

在校园戏剧大视野的观照下,我们从大戏剧、大教育、大文化三个层面对高校京剧的文化推广活动做具体的分析,提出些许管见和建议。

在目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戏剧与戏曲并列合成的“戏剧戏曲学”,是艺术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以此为基础,当前高等院校教学的学科建制和科研的项目管理都是将戏剧和戏曲视为两个平行并列结构。其潜台词,即认为戏曲是不同于西方话剧、舞剧、歌剧、音乐剧等戏剧样式的一种独特艺术。这种结构,表面上似乎强调了戏曲的独立地位,凸显了戏曲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它不仅强化了戏剧和戏曲之间的隔阂、对立,而且加重了戏曲研究和教育的故步自封。对此,学界不少专家也提出异议。南京大学董健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等人都认为,“戏曲’只是‘戏剧’的一个种类、一种样式,将其与‘戏剧’并称,不仅说明在分类上的混乱,而且意味着研究视野古今对立、中外分别的狭隘性”。为了突破这种狭隘的对立,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大戏剧”观念。他以“叙事性表演”为内核,力图把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甚至电视剧、广播剧等诸多艺术形式都统摄于戏剧的大旗之下。王廷信评价说:“‘大戏剧’概念所体现的包容,不仅是对多形态戏剧的包容、对戏剧新型形式的包容,更是对人的个性的包容、对艺术的自由精神的包容”。

其实,戏剧原本就是一个足够囊括多种“叙事性表演艺术”的大概念,然而周华斌教授之所以不厌其烦,还要在戏剧前再加一个“大”字,可能是出于“矫枉必须过正”的考虑。长期以来,戏剧(其实主要是以话剧小概念来僭越的戏剧大概念)和戏曲的对立不仅体现于高校教育的学科建制中,同时也渗透到专业研究的学术意识甚至潜意识里。例如,就是反对戏剧和戏曲并列平行结构的董健教授,在他编著的《戏剧艺术十五讲》一书中论及“校园戏剧”时,概念的内涵及外延,也全部指向了话剧。浙江大学桂迎教授在她的《校园戏剧》一书中,开篇第一章就把戏曲排除在戏剧之外。她认为,“戏剧是以舞台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员的动作和对话为主要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在迄今举办的历届中国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中,参赛的剧目几乎全是话剧,戏曲全然与之绝缘。

虽然在实践中大学校园不乏京剧乃至各种戏曲的戏迷、票友和戏曲社团――全国高校京剧委员会及其举办的各种活动就是有力的证明。但由于活动组织、承办者观念的陈旧和视野的狭窄,大学校园里京剧社团往往和以话剧为主的校园戏剧之间不可通约:既缺乏应有的沟通、交流,也缺少相互的补充和支持。由此形成的狭隘格局,在无意识中又加深了戏剧和戏曲的二元对立,使二者严重割裂,难以形成有效互动和借鉴提高。这无疑对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和艺术普及构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在许多人心目中,校园戏剧(其实是话剧)是文化现代性的产物,着眼于未来,“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校园戏曲则相反,其视线似乎是投向过去,主要意义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艺术。相比较而言,校园话剧重点在于通过原创剧目表达年轻人的社会思考,而校园戏曲则在于通过学唱经典唱段来体味民族古典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狭隘视野和封闭戏剧观念导致的这种二元对立,使得高校京剧的推广之路越走越窄。历史地看,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中,既不乏话剧艺术追求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以及传统情韵和古典美学的实践,又不缺少戏曲艺术追求改革创新和现代性解放的努力。前一方面有《茶馆》《蔡文姬》《天下第一楼》等,后一方面则有辛亥初年陕西易俗社的“文化新秦腔”运动、当代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宰相刘罗锅》、新编川剧《巴山秀才》和《潘金莲》等。在戏曲革新和新编戏创作中,现代性思考和人性呼吁,鲜活地体现了戏曲在促进中国人在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巨大的文化潜能与艺术魅力。由此我们呼吁,京剧的文化推广一定要立足于开阔的“大戏剧”观念,把自身

纳入到校园戏剧的视野之内。不要把京剧的定位仅仅局限于继承传统和大众娱乐。而要进一步挖掘京剧和戏曲面向现代、关照现实和思考人性的潜力,同时加强京剧及戏曲和话剧的互动交流、借鉴补充。一方面,校园话剧可以大胆吸收戏曲的艺术元素、表现手段和美学特征,通过综艺性的开拓,不断丰富校园话剧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空间;另一方面,校园戏曲的推广活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戏曲唱段的学唱,而应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学生剧社研习传统经典和专业剧团来校表演新创剧目结合起来。近年来,北京京剧院先后推出了《马前泼水》《玉簪记》《浮生六记》《昭王渡》多部“小剧场京剧”。这种新颖的戏剧形式以大学生为目标观众,借鉴西方小剧场话剧的人文精神和现代思维,在与戏曲艺术的融合、沟通中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受到了大学生观众的广泛认同和热烈欢迎。

简言之,从“大戏剧”观念下的校园戏剧视野来观照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我们不仅要重视纯艺术层面单向度、传承性的京剧学唱和演唱,还要重视京剧在文化精神层面和青年人之间的双向对话和思想激荡,鼓励专业剧团创意新剧目的编排创作和来校演出。通过现代精神和传统形式的巧妙融合,以类似“小剧场京剧”的新颖戏曲模式,来不断扩大京剧在大学校园里的戏迷群体。通过不断的培养,逐步在当代青年中构建一般戏迷、资深戏迷和高级票友――三级递进的金字塔结构。借助这一稳固结构,高校京剧学唱的质量、规模以及演唱水平的提高,一定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从“大戏剧”观念来看,中国戏曲百花园也并非京剧一枝独秀。江南塞北,东部西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方戏曲丰富多彩,竞相争妍。因而全国高校也不必“一刀切”地全部学唱京剧。优美动听、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也可以进入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与条件,因地制宜,相机实施。如果条件允许,一所高校甚至也可以创建多个戏曲研习社,百花齐放地和话剧社等其他艺术社团互相滋养,共同繁荣。有鉴于此,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可以成立全国或地域性的高校越剧、高校黄梅戏、高校豫剧、高校秦腔等委员会。地方戏的百花齐放、遍布校园带来戏曲整体的繁荣,对于高校京剧的推广不仅不会构成障碍,而只能“水涨船高”地推动它向更高水准迈进。

校园戏剧是戏剧艺术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由于戏剧艺术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情感体验性和集体协作性,因而戏剧融入教育,往往能比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产生更全面、更持久、更深入的效果。周光凡指出:“校园戏剧不仅培养参与者的审美鉴赏能力,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集体创造的艰辛,感悟团队精神的可贵。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打磨到最终亮相,更会使参与者神奇感受到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简言之,校园戏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如果说以各类知识灌输为主体的应试教育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硬教育”的话,那么以文化艺术熏陶为主导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凸显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知识是外在于人的工具,只有当知识渗透到灵魂和人格,才能称之为素养”。在现代化追求和现代性体验主宰当代生活中,也许只有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才能让人摆脱工具理性和技术逻辑的束缚,回归人之所以为人的温暖、柔软的灵性与肉身。而且,在影像电子传媒控制人类传播、交往的当代大众传媒社会里,广大青年、青少年往往沉溺于虚拟直观的仿真图像和便捷互动的赛博空间不能自拔,极大地忽略、排斥着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切身交往。电影、电视、网络,虽可以和文化艺术结盟,但技术工具和媒介界面却严重阻碍了社会成员之间真实的人际互动和生活交往。相比之下,戏剧艺术真切、现实的实践交往以及回归人自身柔性和感性的“软教育”功能,在当代社会就显得弥足珍贵。

从“软教育”的角度看,校园戏剧的特别意义在于,它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狭小天地,拓展为一种面向全人、融会贯通的“大教育”。在此背景中,高校京剧推广活动也必须努力突破过去狭隘的视野。首先,从国民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而言,高校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里京剧教育、普及活动的开展,反之亦然。遗憾的是,由于戏剧教育在当代中国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整体缺失,因而京剧在大学和中小学的推广、普及,在机制上就缺少了起码的平台。在笔者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尽快构建包括戏曲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国民戏剧教育体系,二是深入研究和阐发戏剧教育的“软教育”性质及其相应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以明确的教育法规的制约性,把戏剧课像音乐、美术课一样,也纳入到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体系和高校的艺术通识选修课目录里去。前两年教育部推行的“京剧进课堂”,虽然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总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标志着时代的进步。从软教育角度而言,戏剧教育不该像应试教育那样,以标准化的分数来一刀切地考核学生在戏剧方面知识多少和技能高低。中小学戏剧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戏剧编剧、导演、演员等专业艺术创作者。由此其考试完全可以取消分数制考核标准,突破课堂的狭小天地,以兴趣小组或戏剧社团为中心,在专业戏剧课老师的带领下,讲戏、说戏、排戏、看戏,让学生在戏剧排演中按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饰演角色和工作侧重,最终在游戏体验式的生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从小学到中学,戏剧艺术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了解戏剧、亲近戏剧、热爱戏剧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无疑为大学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就京剧而言,由于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缺失,学生大多数被剥夺了听京剧、看京剧、学京剧的机会。由此,要这样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爱京剧、研习京剧、成立京剧学生社团,就只能是一种凭空的奢望。简言之,中小学京剧普及教学的缺失,使得高校京剧文化推广既缺乏“专业”依托,又缺乏“群众”基础。目前学生在戏曲方面产生兴趣爱好或拥有一定的才艺,几乎全部来自于他们的戏迷家长的影响和培养,一般都与学校教育关系不大。

大学的京剧推广,离不开中小学戏剧课中京剧活动开展的支撑。反之,中小学戏剧课的全面开设和教学实施,也离不开大学戏剧教育的支持。在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体系中,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机制都很健全。但在艺术师资培养方面,师范大学或相关专业艺术院校有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唯独戏剧教育专业,却至今还是一个空白。从中国戏剧艺术和戏剧教育现实的长远发展看,“戏剧艺术教育”的专业亟待设立,专为中小学培养专业性、综合性与实践性兼备的戏剧艺术师资队伍培养势在必行。当然这里一个大前提,就是教育部必须从国民戏剧教育体系构建的宏观背景中,贯通大、中、小学的戏剧艺术教学,首先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中增设以素养提升为宗旨的戏剧艺术课程,在中小学师资编制中增设戏剧课的教师岗位。在此“大教育”的视野中,京剧的艺术普及和文化推广就可以不仅在大学,而且在包括中、小学在内的整个国民艺术教育体系中全面铺开,实现飞跃式发展。

无论是戏曲还是教育,从根本上说,都是文化的具体表现。所谓文化,静态地看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动态地看则指不同民族的生存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系统。从关乎人类生存方式及其价值追求的大文化视野来观照校园戏剧和京剧在高校的文化推广,可以很好地避免浮躁、肤浅的功利主义倾向,从而在人本意义上实现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汪曾祺在谈及京剧时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称京剧是一种“没文化的文化”。这种观念,其实也是学界一个普遍的看法,即中国戏曲是一种偏重娱乐、没有深刻的思想的大众“俗”文化。这里,先避开戏曲身份的雅俗高低之争不论,权且承认它是一种大众的俗文化。但从作为人类生存状态、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的大视野来看,即便是俗文化,其意义也不可小觑,不容漠视。从笔者的切身经验来说,最早产生中小学应该开设戏剧课的想法,就是受电视上一则文化报道的感悟与启示。那是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才艺展示中,一位酷爱中国戏曲的留学生,扮上了孙悟空的行头、勾上了喜气的猴脸,伴着京剧的锣鼓点,把一根金箍棒舞得真如天女散花一般精彩绝伦、酣畅淋漓。当时我深受感动也深为震撼,不禁慨叹,如此充沛而光彩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校园里莘莘学子的常态呢?如此魅力无限的国粹精华,为什么不能直接纳入到现行艺术课程体系中去呢?

校园喜剧范文6

在欢笑中减压

繁重的工作、紧张的人际关系、多变的社会节奏压迫着每一个都市人,无论你是学生、无业游民、上班一族或是取得成绩的企业家无不感到沉重的压力。无处不在的压力使人们缺少生活乐趣、缺乏生活情调甚至出现焦虑症、压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一系列精神疾病。

雷子乐笑工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他们的口号是“就是让你笑”。笑工厂生产的每一个“产品”都是让大家通过笑声排解心头的苦闷,压抑的情绪。

“请记住我们的最新口号:原创减压百姓喜剧。”在一次剧目开演之前,张成晓勇告诉在场的观众。在此之前,雷子乐笑工厂的口号是“原创减压戏剧”。“百姓”一入,其意自现。

“我们希望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社会百态。观众在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的同时,能够切实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只要观众能从中获得一点点的启示、能够在短短的90分钟之内稍稍减点儿压,能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张成晓勇每次都会告诉观众。

有笑声也有质疑

2007年12月,张成晓勇和雷子乐两个年轻人在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之后,正式成立“雷子乐笑工厂”。在确立“爆笑减压喜剧”的定位之后,凭借《天生我song我忍了》、《哪个木乃是我姨》、《幸福像草儿一样》等剧目迅速打开市场。不仅如此,雷子乐笑工厂还在上海等地专场演出,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一时间,爆笑减压喜剧类话剧成为都市百姓减压新时尚。

但这种新形式也引来了专家的质疑和非议,甚至有人公开宣称:这样的剧目背离了话剧原有的艺术品位。

雷子乐笑工厂总裁张成晓勇说:“我们推出的剧目本身就是给老百姓看的,就为了让他们开心减压。走进剧场,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暂时忘掉自己的不快。你可以没有房子、没有车子,但是你一定要有一颗健康快乐的心。话剧艺术本身就源于生活,如果连老百姓都接受不了,还有什么意义?我们总在提,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在高于生活之前,还是先让它还原生活本质吧。只有观众可以证明一种‘改良’艺术形式的成功与否。”

接受不忘给予

2009年,雷子乐笑工厂再次获得北京海淀区文委颁发的2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基金。

2010年,雷子乐笑工厂将继续兑现每年推出8到10部的“原创减压百姓喜剧”的承诺。今年8月,雷子乐笑工厂还将在海淀区政府、海淀文委及业内专家的支持之下举办“雷子乐原创喜剧节”,主要针对和扶持非戏剧社团以及大学生戏剧社。更有业内专家评出“优秀剧社奖”、“优秀演员奖”等奖项,并以奖金形式扶持非职业原创戏剧的创作。雷子乐笑工厂厂长雷子乐表示:雷子乐笑工厂首次举办喜剧节就是想切实为百姓做事,推动全民喜剧的发展。

上一篇工程管理系统

下一篇山的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