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艺术范文1
【关键词:造型;借助;存在;创造
所谓的民间艺术是针对一些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来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其中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民间艺术也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
在我国民间艺术其实是按照材质分类,有纸、布、竹、木、石、皮革、金属、面、泥、陶瓷、草柳、棕藤、漆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以天然材料为主,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方式制作,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当地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密切相关。从一年中的四时八节等岁时节令、从出生到死亡人生礼仪、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间艺术也有学者按照造型来分类,但是这几种分类都比较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出民间工艺美术极为丰富的内容种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又可以将民间艺术分为绘画类、塑作类、编织类、剪刻类、印染类等等。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民间艺术是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以满足创作者自身需求或以补充家庭收入为目的、甚至以之为生计来源的手工艺术产品。 从生产方式看,民间艺术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以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世代传承的。 从功能上看,它包括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愉悦的民间美术作品,也包括了侧重实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装饰品。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传统玩具是指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传承历史。传统玩具的生产采取了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加工方法,成为代代相传的地方和家族手艺,传统玩具的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现的是民众的信仰、习俗和戏曲、传说、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
传统工艺丰富了中国民间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时,人们既得到了娱乐,亦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共同参与的游戏或竞赛,更使人们增进了情感交流并深刻体会到体育精神的真谛。中国传统玩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类和地方风格,并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时至今日,虽然许多玩具已改头换面,但个中的涵义及先人的智慧却仍长存其中。
例如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三月三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有那小风车,七音哨、皮老虎、草编的蚂蚱笼,足使儿童们兴高采烈了。
而现在我们又将“艺术”重新定义是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美术、音乐、播音主持、表演、戏剧等都是属于艺术类的。艺术类形态有很多很多,主要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两大形式。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又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三种。美术也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等等。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一般来说,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艺术可分为: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视听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在比较新的分法,则根据时空性质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电脑艺术,电脑艺术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
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并在整个社会产品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其客观作用在于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艺术的欣赏就是人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发现和寻找,是欣赏者、创作者及表演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共鸣。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动作、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把自己所曾经体验过的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别人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情感从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对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对功利性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肯定。
不论是艺术或是民间艺术都是由 “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笑微著.《中国民间艺术(上下册)》,辽海出版社,2007年.
民间艺术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36-03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奔放不止,各种艺术门类激荡起一个又一个雄奇壮观的浪花,同时它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下茁壮成长,滋出生郁郁葱葱的林苑,各类艺术形式浓妆重彩,争奇斗艳,装点出一场又一场绚丽的景象,而民间艺术就是其间一朵完美绽放的奇葩,其美艳的身姿令人惊叹,其优雅的气质令人陶醉,其丰富的内蕴令人称奇,完全给人以美的感观,美的享受,美的回味。
“民间艺术是区别于官方艺术的一种较为通俗,但流传甚广影响甚深且较为自由的一种纯朴、率直的艺术形式。[1]”传统民间艺术,也即民间的传统艺术,是明显区别于现当代的民间艺术,其起源、发展和成长成熟均有较长的历史时期,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最具有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至于传统民间艺术的概念,应该来说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且具备多元视角和层面的词义系统。
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
关于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如果从狭义的层面去理解,即源于民间,存于百姓,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工艺、技艺、手艺等各种艺术形式,倾向于以造型艺术和审美艺术为主的技艺形式,主要体现的是实用性、功能性和审美性。
相对于狭义的传统民间艺术概念,广义的传统民间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则宽泛和宏观的多,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工艺和审美,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平台,其源于民间,但高于民间并更贴近生活,起于艺术,但高于艺术且更融合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艺术的门类和形式。
(二)外延
以传统民间艺术深远的内涵为基础和铺垫,传统民间艺术的外延和研究范围已经触及、延伸和涉猎到社会、生活、艺术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包容了审美艺术、造型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形象艺术、说唱艺术、生活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并拓展和升华到中国传统文化、民众审美情趣、艺术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高深层次的领域,综合体现了其生活性、文艺性、思维性和价值性。
二、多元视角理解下的传统民间艺术概念
因为传统民间艺术牵涉广,程度深,故而立足于不同的层面、基于不同的背景、在不同的视角观照和理解下的民间艺术则呈现、传递和释放出多元化的含义和信号。
(一)审美学角度
仅就审美学角度而言,传统民间艺术正如其狭义的内涵,以民间的具备美学色彩、审美造型和审美功能的工艺技能为基点,突显出“美”和“技”,可谓之“民间美术”或“民间美艺”。
(二)心理学角度
传统民间艺术既然冠以“民间”二字,其反映和呈现的一定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潜在的心理感观和情趣爱好,能够折射出民众的艺术心声、心理意识和审美情操,同时也满足和宣泄了普通百姓的心理诉求和实际需要,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民心和民情。
(三)社会学角度
站在社会学的角度,传统民间艺术更突出其生活性,更贴近于民众生活需要本身,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发展、凝练和传承的社会生活艺术,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娱乐性以及交际性。
(四)文化学角度
“传统的民间文化就像是民间艺术的根脉,每种民间艺术都承载着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又赋予了民间艺术以深刻的内涵,并且包含着对民间艺术发展的启示。[2]”按照文化学的范畴,传统民间艺术的宗旨应该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播民间文化,并且发展旅游文化,是以文化为总线,将民间的各类艺术形式贯穿起来的艺术文化。在现当代看来,它凝结了传统民间文艺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文化遗产。
(五)价值观角度
它反映和代表了民间百姓和艺人最平凡、最朴素,也是最本质、最热烈的艺术观念、道德品质、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寄托了人民的理想价值,展现了民智和民生,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最高境界。
当然,除了上述视角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诸多学科层面去阐释它的包容性和宽广性,并可以发现传统民间艺术埋藏的与众不同的耀眼光华,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无论从哪一方面去解读,它都是一门广博精深,异彩纷呈,多元勃发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
传统民间艺术既然包容万千,其研究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两个层面,而是自下而上,自具体而抽象地加以呈现。
首先,从最一般的层面来说,传统民间艺术所研究的对象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例如生活器物、服饰、建筑材料、家具、装饰材料等等,是与人们衣食住行紧密相联的最最基本的事物,是民间艺术最基础的研究对象,也是必须具备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能满足人民大众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并以此逐渐上升到艺术和理论的层面,没有它们,就形成不了民间的范畴,没有它们,民间艺术就失去了物质的载体。
其次,既然称之为民间艺术,则必然是高于日常生活事物的技能、技艺、工艺或本领,是一种十分熟练了的被赋予了技艺性、灵活性、独特性和超众性而令平常人叹为观止的能力,因此,在平常生产生活基础上锻炼形成的技能和技艺自然是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而且是研究的主体之一。
再次,仅仅是日常事物及由此形成的技能和技艺是不能真正称为艺术的,因为其缺少了人类最重要也是最独特的精神领域,因此,民间艺术如果要立足于文化艺术之林,其研究对象则必然涵盖文艺、气质、审美、心理、象征、感情、意念、想象、信念、情趣等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并探究其间的关联性和交互性。
最后,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为更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涉及到艺术思维、文化、社会人生、价值观等等思想观念和思想理论的集合,形成了诸种观念和表象的完整体系和系统,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支配着民众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理想。
四、国内外传统民间艺术的区别
“民间艺术是人们创作的各种艺术形式在民间的形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针对传统民间艺术,国内外的理解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由于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思想观念等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但正是因为这种差别和个性化的特征,才使得全球的传统民间艺术气象万千、各领。
(一)民族文化
勿庸置言,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国外的民族文化迥异,在差别性远远大于其共同性,展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风。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历史悠久,历代传承,接受了悠长岁月的深厚的中华文化的浸染和熏陶,饱蕴着其文化精髓和民族风格,散发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命气息和精神气质,其艺术本质和个性打上了浓重的华夏烙印,有着独特的中国式的理解和意义。而国外的民间艺术自然也有着其独到的民族风情和文化解读,呈现出异样的感召度和亲和力。
(二)历史地位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国人眼中,传统民间艺术是显著区别于纯正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民间艺术的定位起点较低,它的地位明显低于官方的文人艺术和宫廷艺术,也低于宗教艺术,在中国重要的历史典籍和资料中,我们见不到有关传统民间艺术详细的记载和叙述,“民间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受社会文化风尚、群众文化素质的影响,再加上缺少加工提炼,以及流传中的扭曲变异,往往存在著芜相杂、瑕瑜互见的现象,思想上艺术上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4]”长期以来,传统民间艺术虽被广大百姓所喜欢,所推崇,但在上层社会看来,其不过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受不到重视。以中国历朝历代文人名士对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也即《诗三百》的归类和解读为例,他们总体上都是将宫廷贵族、文人雅客的作品、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与民歌民调加以归纳和区分,并按照等级划分依次称之为“雅”、“颂”和“风”,这就是因为“雅”为文人艺术和宫廷艺术,“颂”为宗教艺术,而“风”则是民间艺术。今天,我们从其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实际上“颂”不如“雅”,“雅”不如“风”,但在封建礼仪、等级制度和宗教礼制盛行的中国古代,这样的定位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对于中国,国外的艺术门类虽也有高低之分,但并不是像中国古代这样的等级森严,其民间艺术较好的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保护、发扬和传承,特别是一些精湛的手工技能和制作技艺,从古至今倍受人们推崇,在国外诸多国家,很多能代表其国家的技艺水平和制作水准,往往是传统的民间工艺,而在中国古代,精品和珍品则多出自官方。
(三)地方特色
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由于受众多民族和广阔地域的影响,表现出系统精深、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特色鲜明的征候,如中国56个民族,各有各的传统民间艺术样式,独特且精彩,而即便是占中国人口92%的汉民族,由于其居住地域辽阔,受多元的地域气候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也呈现出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典型的老北京民间艺术、巴渝民间艺术、徽州民间艺术等等,反映了地方独有的风格特色和风土人情。
国外的民间艺术同时具备悠久历史和地域多样化特征的较为少见,二者兼具者甚微,因此,国外的民间艺术只有综合多国多民族和广大地域方能显示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如欧洲的民间艺术和美洲的民间艺术等等。
(四)发展继承
在发展继承方面,中国的民间艺术虽然历史传统悠久,艺术风格独特,但正如上文所说,受到历史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当今片面追逐利益、功利性思维的盛行,还有国际化全球化思潮的渗入,很多纯文化艺术性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得不到重视和保护的情况下,失传和消亡了,而得到发展继承的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变了味,失去了原有的大部分的艺术价值和功能,得到系统的发展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纯原生态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已经十分鲜见了。
国外的民间艺术显然同样也受到了当今现代化、全球化、经济化等各种情况的干扰,但在传承保护方面,或是政府和民间组织系统深入地大量地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专题研究,或是将传统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视作国宝,或是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等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对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文化的重视,其做法十分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演绎方式和无尽的风采魅力在传统与现实中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大众,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拓展了寻常百姓的精神追求,因此,当前及今后,我们要“在挖掘整理传统民间艺术过程中,立足传统,贴近大众,服务现实,适应时代特点,使传统民间艺术得以传承与发展。[5]”
参考文献:
〔1〕陈彬.木版年画的图式――从木版年画的兴起发展及其图式的繁衍看民间艺术的起源[J].时代文学,2008(06):113.
〔2〕陈超.浅谈传统民间艺术的现代化转型[J].安徽文学,2010(6):87.
〔3〕廖志英.浅析传统民间艺术对陶艺的影响[J].陶瓷研究,2005(1):24-26.
民间艺术范文3
【关键词】高密民间艺术;高密“四宝”
高密古称夷安,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和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密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历经世代传承,流传至今。
1 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年画中一种独特的以扑灰起稿手绘年画的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盛行于清代,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扑灰年画反映了高密地区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是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它以挥洒豪放,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工艺制作过程,被誉为“中国一绝”。
扑灰年画这一名称源于它独特的生产制作工艺,先根据所构思的题材内容,取一段柳枝烧成炭条,然后在宣纸上勾勒出图案的轮廓,再用画纸在上面扑抹。高密扑灰年画繁多的品种,丰富的题材生动的展示了高密传统文化中的民风民俗,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题材选择上,画师们注重掌握老百姓的普遍心理和审美情趣,围绕祈求美满幸福、家庭和睦、长寿健康等美好愿望,创作题材独具匠心,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创作于年画中,寓意启迪世人。高密扑灰年画中有相当数量的神话传说题材,比如“八仙屏”、“天女散花”“三仙姑下凡”、“灶神”、“财神”等。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对自然的敬畏,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神灵上,也是解脱精神痛苦的一种方式。其中与高密人民生活最贴近的就是神灵中的灶神,在封建社会,百姓家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吃饭问题,所以灶神年画张贴在灶台边,保佑一家人一年有饭吃。扑灰年画中的灶神形象是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这是年画的一个重要市场,灶神成为年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反映出老百姓自己的道德自律精神,祭灶仪式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活动延续至今。
高密扑灰年画艺术以高密民俗文化为载体,记录着丰富多彩的民俗百态和审美习惯,它是高密民俗文化的产物,研究高密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 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历史悠久,取材广泛,风格独特,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密剪纸从构思到技法,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形神兼备、以神为主、形意结合、以意为主的特征。在颜色和形态的选择上,色调对比强烈,线条刚劲挺拔,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极具艺术效果。动物题材的剪纸,形态生动,技法灵巧,想像力丰富。如《十二生肖图》、《百牛图》等。高密剪纸《金牛奋蹄》成为1997年牛年邮票。“笼上蝈蝈”也是高密剪纸艺术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极具特色,农家的蝈蝈都是养在草编笼子里的,可纸艺人却别出心裁的将蝈蝈放了出来。强壮的蝈蝈用一双坚硬的后腿紧紧地钩在一只精细的笼子上,二目圆睁,双须前伸,欲振翼长鸣,形神兼备。高密剪纸艺术家通过夸张的想象,强烈地表现出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很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代表作《老鼠娶亲》取材于流传民间的民俗故事。《老鼠娶亲》剪纸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诙谐幽默,神态各异的百余只老鼠组成民间结婚仪仗队,那长长的“老鼠娶亲”队伍,看上去似一幅国画长卷,擎旗撑盖,敲锣打鼓,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场面极为隆重壮观,热闹非凡。值得称道的是整个“老鼠娶亲”队伍的顺序全是按照高密民间习俗的结婚仪式而排列的,这说明了传统文化对高密剪纸风格所起的影响。
高密剪纸所剪内容贴近生活,象征性强,既忠实于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高密剪纸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线条刚劲挺拔,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大胆地冲破常规,巧妙地运用独特手法,达到自己的创作目的,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
3 高密泥塑
高密泥塑主要的产地在姜庄镇聂家庄,已有400多年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密聂家庄泥塑是以传统题材为主流,有预示着喜庆丰收的家禽家畜;有象征多子多福,吉祥的图象娃娃;有寓意吉祥、迎财纳福的神佛象;有寓意着驱邪避灾的《武财神关羽》。这些主题形象也都象征着人们对更为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高密泥塑中有很多神话传说的题材,中国无穷的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成为民间泥塑最好的创作题材。有挑战权威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有四大民间爱情故事的《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表现正义清廉的《》等,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民间泥塑玩具形象。高密泥塑造型主要是依附于当地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实用价值的制约,泥塑自然质朴、随意遣性。民间艺人们从民俗实用性出发进行泥塑玩具造型,作为人们的手中把玩之物,其特点体现在首先是非常注重手感效果。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艰辛,但是对于生活都充满了热情。
高密泥塑艺术特色鲜明,造型实用性强、简练夸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需要,超出玩具的范畴成为“文物”的一种。高密泥塑是在民风民俗基础上提炼出来,并传承至今的,具有原始艺术特征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4 高密茂腔
高密是地方稀有剧种“茂腔”的老家,茂腔作为一个较为古老的地方剧种,在山东半岛久负盛名,是山东地方戏曲四大系统中的“肘鼓子”系列。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濒危剧种之一。茂腔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剧目及表演程式,逐步形成为声腔系统。高密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优柔,委婉动听,生活气息浓郁,有深厚的群众缘,俗称“栓老婆橛子戏”。高密茂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早期的茂腔演唱只流行于农村,民间艺术家多以农业为主,在农闲时才搭班演唱,唱腔曲调低沉,旋律简单,唱腔并不发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对唱腔美的要求,茂腔表演者们在创作和演唱实践中,广泛吸收了京剧、梆子等音乐素养,将其恰到好处地融进了茂腔演唱当中,并将京胡、京二胡、月琴“京剧”三大件等乐器搬进了茂腔音乐的伴奏中。茂腔演唱从民间小调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后,很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造就了茂腔音乐质朴的乡土风味。高密茂腔,以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柔怨,生活气息浓郁,通俗易懂,委婉动听,颇有“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之妙,深受群众喜爱,在广大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重要的民俗学研究价值。勤劳智慧的高密先民在高密这片古老的土地历经漫长的历史长河,形成了特定的民风民俗,造就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5 结语
高密民间艺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受到民风民俗的影响。高密“四宝”是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劳作生息的产物,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融会了高密人民的劳动智慧、心血和汗水,以其独特的慧质,自立于世界民间文化艺术之林,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树村.年画[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邵卉.高密民间艺术瑰宝[M].北京:作家出版社.
[3]宋晓蕊.山东高密剪纸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李.高密“三绝”产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
民间艺术范文4
在现代设计中的变迁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亲和力与现代设计大众化审美功能的价值追求不谋而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强化,设计师不仅极为重视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而且伴随着现代设计理念与风格特征的不断变迁,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直观展示”时期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的现代设计开始于“”时期。这一阶段随着国外商品货物在国内倾销活动的日益加剧,尤其是诸多商品之艺术研究2013•03文艺评论间竞争的不断增强,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不少商家借助西方业已成熟的平面广告设计活动,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开启了我国现代设计的商业化发展之路。这些平面广告作品为了能够获得人们的青睐,逐渐从以西方的外国美女、静物风景、外国名画以及骑士形象作为主体的内容转向了对我国民俗文化特别是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挖掘与表现,从而开始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路。这一时期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地区的“月份牌”广告。正如我国民俗学者郑土有曾经说过的:“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步步推进,在古老的东方造就了一座国际化的都市———上海,上海的民俗从此贴上鲜明的‘都市’标签。上海传统民俗体系、中国各地民俗体系、西方民俗体系以及由这三大民俗体系相交融会而成的变异民俗体系,共同汇聚成上海都市民俗体系。而月份牌广告的出现则是这种崭新民俗体系的一个鲜明体系。”由于设计师的广告观念与运作方式尚不成熟,因此,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主要是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出现在月份牌平面广告作品中。首先是月份牌平面广告采用我国传统社会最具群众基础的木板年画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平面作品中内容的布局方式。背景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吉祥文案或者节气图片,旁边印着日历与节气之类的东西,再加上商品的图形展示,极具我国传统“年画”的艺术与功能特征,既可以进行室内装饰,象征着纳吉祈福、驱凶迎祥的意义;同时又具有日历查询的功能,因此,成为近代以来众多商家使用的最广的一种平面设计广告形式。除此之外,当时的月份牌广告还采用了一些其它的典型的民间艺术作为设计元素,其中包括民间剪纸、民间雕刻、民间戏曲故事、民间戏曲人物甚至是民间绘画技法等等进行作品的创作,以此来提高平面广告作品在普通民众之中的接纳程度,提升平面广告作品的宣传效果。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我国民间艺术形式的使用大都是直接借鉴,没有经过任何的修订、改动或者是造型与形象的提炼,可以说是将各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原封不动地挪移到平面广告作品中去,因此,被称为是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直观展示”时期。2、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中西融合”时期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原因,导致我国现代设计一度呈现出低迷甚至是中断的发展状态。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为我国现代设计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由此开启了现代设计在我国发展的新时代。至此之后,我们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认识、学习和模仿西方现代设计,在短短的十多年里遍尝现代设计的各种风格,因此,可以将这一历史时期称之为中国的“追赶型设计”时期。具体来说,伴随着“读图时代”、“与国际接轨”的到来,使得这一时期中国的现代设计体现出明显的“国际化”的特征,简单的模仿和移植西方的“视觉设计语言”成为当时中国现代设计的普遍现象。设计院校中“三大构成”的地位远远高于对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的挖掘和表现,因此,无论是企业主还是诸多设计师都非常注重对当代设计思想、设计潮流尤其是国际性的时尚元素的把握和应用,一方面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应用比较少,往往把这些元素认为是落后、传统甚至是“俗气”的象征,不愿意应用到各种设计作品中去;另一方面在少量作品中也出现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但却呈现出鲜明的“中西融合”的特征。比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便是应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平面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不仅有着一流的设计水平,而且还有着一流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观念。靳埭强先生主张把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思想精髓与文化内涵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之中去,并且强调这种融入不是简单的相加或者是直观的展示,而是在对中国民间艺术深入理解和对现代设计理念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一种有效融合,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很多我国普通民众习以为见的元素,比如传统的纸墨、毛笔、砚台、旗袍、风筝、方胜、古钱、剪纸、木尺、算盘、书法、水墨、刺绣以及各种各样的戏曲人物等等。在当时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普遍西化的社会背景下,设计师对于民间艺术选择方式就是考量其文化认知的一个尺度。在这方面,靳埭强先生从我国本土文化“古老的根”中寻求改革、创新与发展,在西方中心化的文化语境与设计氛围中寻求一个新的更具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由此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很多作品中都融入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由此在当时形成了鲜明的设计风格。比如靳埭强先生设计的《节日系列》平面作品中,采用文艺评论•literatureandartcriticism2013•03艺术研究我国民间剪纸艺术来表现身穿现代短裙、短裤服饰的现代小孩手举花环时欢快愉悦的场景,既具有鲜明的传统艺术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的设计内容或者是表现内容。除此之外,靳埭强先生还采用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来表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由此形成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比如他设计的中国银行铜钱造型的标识作品。整个作品采用人们熟知的铜钱形状为主,下面配上传统毛笔书写的“中国银行”四个大字和正规宋体字“BANKOFCHINA”,简洁醒目,信息传递直接,很好地融合了本土元素与国际现代设计理念,鲜明地体现出中国银行“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形象特点。
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回归本土化”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于2003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提高了与西方社会各个领域竞争与合作的程度,使整个市场的竞争变革更加激烈,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还是服饰设计等等对设计作品鲜明的风格特征、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是西方现代设计对民族的、本土的设计元素的重视与回归;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传统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促使诸多设计师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设计理念、美学韵味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设计方式与表现效果等等,由此开启了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回归本土化”的新的发展时期。首先,设计师改变了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看法,认为这是一种能够提升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和大众吸引力的设计元素,能够促使作品形成不一样的风格特点,因此,在作品中加大了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度,比如对于剪纸与刻纸艺术的表现以及对于皮影、玉雕、木雕、砖雕、雕镌、年画、扎纸、彩灯、风筝等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等等,几乎成了设计界的一种风尚或者是设计潮流。其次,设计师也非常注重对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成熟的造型特征与设计技巧的挖掘和应用,并将提炼出来的抽象化的造型和表现技法与现代企业、产品的发展理念、定位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嫁接,以此来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信息表现的力度、吸引力与传播效果等等。比如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在整体构图与主题表现方面不受生活习惯、题材内容的限制,可以创造性地将各种形象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产生对比、连贯、衬托的作用。这种平面取物的表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剪纸艺术的立体性、主观性、时空性与平面性的表现效果,不仅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而且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蕴涵着深厚的民俗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诸多现代设计中都被广泛使用,包括产品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服饰设计等等。这是当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现代设计中最典型的一种表现方式。
大众文化下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民间艺术范文5
小张说这一张张精美的图画,都是一位阿婆经过多年手艺的练习用纸剪出来的花样。为了更好地还原原版留存下来,阿婆的儿子特别精挑细选买了一台爱普生V19扫描仪送给阿婆。通过爱普生扫描仪独有的专业色彩管理模式,剪纸的色彩和质感得到高辨识度的还原。这样不仅使阿婆的精湛手艺得到了完好的电子留存,还可以高清输出,印刷成册更好地推广,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本图册。
阿婆说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剪纸,从简单到复杂的图案,剪了一辈子,不知道剪了多少作品。但是在过去科技不发达,有的经典样式早已不是损坏,就是遗失了,这不免让阿婆有些许遗憾。
阿婆还告诉小张在以前要想把经典的剪纸花样留存下来,工序是很复杂的。每剪成一个图形,要把它用线缝在另一张纸上,拿到灯烛上用烟薰烤,烤黑,把剪纸图形取下,就留下一个以烟黑为底的空白图形,这样剪纸图样就可以拿去作为服饰刺绣之用了,然后再把原版剪纸样放在一个小册子里封存下来。农村妇女就是靠这样的方法,一代代传承着上辈们珍存下来的图样。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新奇“玩意”越来越多。我儿子给我买这台爱普生V19扫描仪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说有了它保留花样,大量输出花样都可以轻松搞定。刚开始我还不信,等我儿子把我之前保存的剪纸花样全都通过这个机器扫描到电脑里,然后再印刷成册时,我都惊呆了,出来的成品跟我剪的一模一样。
阿婆的儿子告诉小张,因为爱普生扫描仪分辨率高(4800dpi),具有专业的色彩管理模式,才能保证色彩的品质,比复印更高清,更能保证在二次印刷传播中的还原度。
民间艺术范文6
(一)民间艺术的特点
“一提到民间艺术,很多人立即会想到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制作。”的确,较之其它层面的艺术活动,民间艺术具有更为明显的物化特征。民间艺术是艺术的审美形式与实用工艺相融合的产物,是劳动者自己,而非专业美术工作者创造的在乡村城镇中广为流传的艺术,它寄托了民众的美好理想和心愿,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见。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自己身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形式。民间艺术的审美形态和形式种类非常地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丰厚,他的许多造型、图式可以上溯到华夏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源头。民间艺术按照材料工艺分类有:雕塑、绘画、刺绣、印染、编织、金属工艺、漆艺、陶瓷、木版年画、剪纸等。按照使用功能分类有:家具、建筑、服装、环境装饰、节令用品、玩具、文房四宝等。
(二)民间文化中保留着大量原始成分
讨论民间艺术,不能不谈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的源头与母体,无疑是原始艺术,直到现在,很多偏远地区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中,具有他们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仍保持着较浓的本民族原始艺术风貌。从人类出现早期包含了强烈生存欲望而由现实生活方式中产生的原始装饰艺术,自身具有顽强的历史时代特征,从产物上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原生状态民间装饰艺术,同时它本身一直延续影响着今天的民间艺术,因此,我们现在依然能够或隐或现、或淡或浓地看到从原始艺术中承袭着的文化思想、民族情感、审美标准、艺术形式等,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具体图形和艺术词汇。这一特点与人类社会发展中其他社会层面发展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较为鲜明的断代性颇有不同。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陕西安塞一带民间剪纸中将大块平面纸张刻剪成线条后形成的蛙形象与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上所描绘的蛙形象在造型方面非常近似;还有陕西民间刺绣如“双鱼连生贵子图”的图制与在半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上所绘“双鱼生人图”也有着显而易见的沿袭特征。他们都是原始艺术中出现的富有象征意味的图示和词汇。在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原始艺术。
二、民间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影响
在美术史中,各个民族的传统艺术元素都或多或少地被传承了下来,并且很多被运用到了当代艺术创作当中,以下就是说明国内外民间艺术对当代绘画的一些影响。
(一)西方当代绘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当代绘画与民间艺术相融合出现新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当代绘画还是民间艺术都得到了新的升华。在当代西方社会充斥着各种非理性思潮、革新思潮、反叛工业文明及现代主义思潮、颓废与虚无的思潮、反抗资本主义体制的思潮、怀旧即传统回归的思潮,这些新旧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构成了当代艺术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的拼版图,成为当代或后现代西方文化艺术新的重要绘画艺术创作思想。其中传统回归也是其特点之一,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使很多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文丘里是视觉艺术领域早期突出的代表之一,认为建筑师应当是“保持传统的专家”。他提出了“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到旧的或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的大胆观点。文丘里以非理性的态度坚持和继承性地应用传统,他提出在当代保持传统的做法应该是“利用传统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和“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在文丘里、霍莱因、斯特林等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作品中,出自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等历史时期的建筑部件和符号被大量挪用,并且进行了颠倒、转换、异变等方式的重新构合,利用这些传统元素融合新的技术使其产生了新的意义。具象回归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西方架上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倾向之一,其保持和挪用传统的方式同建筑艺术极为相似。在此风格的创作中,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被有机地分割成不同符号化的元素并分别加以应用,进行重新打破再组合和造型上的异化,而非学院式的忠实复制和虔诚模仿。在当代西方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的创作中,“挪用”现象极为多样化,有的被衬托表现气氛,有的被用以强调精神或文化的联系,还有的则单纯只是一种形或思想的“戏似”。对于很多现代西方艺术家而言,在作品中引用传统元素,是审美观念趣味的轮回,也是在创作中试图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和出路的一种方式。如高更、马蒂斯、鲁奥等人都是突出代表。高更早期的作品中虽然表现出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并未摆脱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之后画家多次前往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绘画写生,对当地的自然风情、民间版画多有涉猎,之后又对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兴趣,逐渐摒弃了之前绘画中的写实表现法。高更的艺术思想总是向往着远方,喜爱具有不同民族风格和异国情调的艺术特色,他提出绘画艺术应抛弃古典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产生的矛盾阻碍,回到最简单、最原始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他在作品中抱着极大的生活热情真诚地描绘土著民族人物形象及他们的生活状态。《神日》是高更的代表作,作品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整幅画面简洁、色彩强烈、活泼鲜明、富有想象力。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绘画也将西方先进的艺术思想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新的艺术风格。
(二)我国当代绘画运用民间文化元素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的当代绘画应当对民间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圆浑的整体,例如在历经多个时代的古城陕西,无论是目前科考已出土的周、秦、汉、唐文物,还是民间保留的风土民俗、服饰剪纸、戏曲民歌等。中国的民间艺术更富有东方高层次的艺术品质。在我国的传统民间装饰图案中,有许多恒久不变的常用主题,并越来越具有相应的世界认知度,如中国的吉祥图案龙、凤、牡丹、麒麟、鲤鱼、莲花、福字等,这些具有相同主题和意义的图案虽然会随着每个历史朝代的更替具有形象的变化,但是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及造型没有较大差异,这些具有传统民族特点的图案纹样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绘画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当代的艺术特点。对民间文化艺术重新认识、全面认识、并广泛重视,是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文化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撞击,使中国艺术从“现代艺术热”转向对传统文化反思后的“寻根热”,激发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空前热情。不少美术家吸收民间艺术元素,使自己的作品风格为之一变,更加具有原始味、民间味,并不断有思想独特、形式新颖的作品出现,创造出了新的艺术风格,同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顾黎明就是当代中国新艺术风格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结构的造型符号为作品构成基础,以中国民间广泛且多远的艺术词汇为作品母体,在深入进行文化思考前提的同时,对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符号进行文化的创造性解构,开辟了中国油画后现代主义意识探索的新思路。在作品的造型上画家采用审美造型,参考民间传统造型中的创作形象,汲取中国意象造型的特征,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精确刻度把握。色彩观念方面则大胆地将当代因素、时代特征带入民间传统绘画色调,以富有文化感、历史感的情绪表达画面中每块色彩的情感倾向性,以期改变以往绘画中一旦借鉴传统中国民间年画风格即在画面中大量使用红、绿、黄、蓝等直接色和强对比色组合的简单化的表达。他创作的《门神—线版•色版》系列的文化感塑造得极为深刻。画家从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刻印制作过程中,由民间年画的意象表现认识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从而感悟中国民间艺术工艺操作的文化内涵,领悟中国民间艺术在本质上是以操作、实用过程获取审美满足感的人文艺术。画面中传达出的高冷艺术与民间画工制作的矛盾交融,透露出历史感、文化感的灰色与民间艺术艳丽色彩的互补,使画面表现出富有极强思想性的艺术水平。
三、民间艺术元素对艺术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