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梅花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梅花的古诗

梅花的古诗范文1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唐·张谓《早梅》

7、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唐·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8、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9、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梅花的古诗范文2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19、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20、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21、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22、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23、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24、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25、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26、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27、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28、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29、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30、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31、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杨妃新浴罢,薄罗裙系怯君看。

32、九畹兰花江上田,写来八畹未成全。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33、西江绝妙赣州兰,曾买盆花几上看。画里不知还得似,故乡风露未全干。

34、山上山下都是兰,香芬馥郁是一般。可恨世人薄幸眼,只因高低两样看。

35、昨日寻春出禁关,家家桃柳却无兰。市廛不是高人住,欲访幽宗定在山。

36、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37、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38、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39、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梅花的古诗范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

画眉说:“为什么要回去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

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苹、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

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

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

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

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材料所蕴涵的观点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如果我们从画眉鸟的角度,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立意:(1)内心的限制是最大的束缚或心不能为形所役;(2)要打破惯性思维;(3)必须适应新环境;(4)走出条条框框;(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等。如果从主人的角度,我们可以提炼出: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打破牢笼、不安于现状等。如果从主人与画眉鸟的关系角度,画眉鸟结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身原因,没能突破心灵的牢笼;二是主人没有适当引导。我们可以就此立意为:放手与引导等。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和立意角度具有多样性,但是必须遵循在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的基础上服从材料的整体性原则。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有几点大忌:如果所写内容完全不涉及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将被视为不切题;凡是扩写或者变相扩写(百灵鸟或联想鸟在森林中的生活等),语文素养低下的,以及未完篇等都将在不及格以下,严重的将进入五类或六类卷。

【作文示例】

习惯之后

画眉鸟习惯笼中无忧无虑、自在悠闲的囚禁生活之后,被放归森林却把森林也当成了笼子。那么当我们习惯了生活中的阴暗之后,难道就不再向往光明?

我想到了鲁迅和萧红。鲁迅欣赏萧红的“奴隶”反抗精神,萧红在鲁迅逝世后写下“不是哭你,而是哭着正义”的诗句。他们面对已经习惯当奴隶、麻木不仁的阿Q们,为他们的愚昧感到痛心,却又在用悬崖边那一丝残存的温热尽心尽意地包裹着这个世界的寒光,用力透纸背的笔锋刺痛了“习惯者”们麻木的神经。我感到,如果习惯了苦难,习惯了屈服与退避,如笼中画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本性就将被摧残,留下一个不健全的、奴性的人格。他们不仅做着昧良心的事,还不相信这世界上确有阳光。

前不久,冯小刚为华谊电影公司进行的为民工小学免费播放电影的“零钱电影院”的行为遭网友痛批,网友指责他们为了电影《一九四二》而炒作、作秀,有钱为什么不给孩子买吃的、穿的?诚然,我们经常被一些娱乐炒作弄得晕头转向,那些绯闻后面隐藏的商业动机让我们对他们的炒作感到习惯。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否定他人行善的理由。只要实实在在拿出钱来做善事,都应被鼓励,而不是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果习惯了冷漠,习惯了功利猜疑,那人岂不成了由一座座孤岛连接的荒城?

当功利裹挟了手中的笔杆,作家面对现实的语境,如何处理人性与历史,是某些习惯了“利字当先”的中国作家应该考虑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顾准,现实的寒流把他冻成了“冰碴子”,他却拆下自己的肋骨当火把,照亮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进程。笔蘸忧虑,心怀天下,对自由的向往应是历代文人不可或缺的素质。鲁迅说过,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无论是寒夜中瑟瑟发抖的蝴蝶,还是茫茫大海上孤零零的灯塔,那都是希望。文人即便失去利益、失去名声,当他们真正静下心来摆脱习惯了的喧嘈的、功利的心境,伏案笔耕的时候,心中就会弥散出一片蔚蓝的宁静。他可以失去所有,唯独不能失去作为文人的那份良心!如果习惯了用笔杆去迎合政治、取悦读者,即便像王国维那样学术造诣高深的学者也会在政治中迷失自我,失去对“无用之用”的人文学术的热情。

当你被信仰伤害后还能含泪说出对它的肯定,那才是真正的信仰;当你习惯了人世间的虚妄和失望后还能对它怀有希望,那才不枉此生。其实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死神嘴边的一抹微笑,这微小的价值又岂是习惯被囚的画眉鸟所能够懂得的呢?

(二类文下)

梅花的古诗范文4

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且不说尊老,来说说爱幼。“爱幼”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放学回家。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我暗自高兴,因为我带伞了。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我靠近了一点,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雨骤然间下大了,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哎呀,某某某,你怎么淋湿了!”我停住了脚步。一瞧,一位胖胖的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爸爸还没来么?喏,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二道扛”,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再看看我肩上的“三道扛”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这短短的两句话,令我惊讶万分,她才二年级呀,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真是难得。

看见这件事情,我的心里真像是有千言万语,如果说世界上作恶的人能真正懂得中华美德里所讲的尊老爱幼,能想到做坏事给别人带来的后果,我想世界上的恶人也不会增加了。反过来,会发生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吗?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任之本与!”希望这句话能让每一个人牢记于心,才可以做到扬孝悌美德,做尊老爱幼的人!

梅花的古诗范文5

古诗文的教育渗透,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颗瑰丽璀璨的宝珠。它们琅琅上口,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让学生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领略古诗文辞美古诗大多文辞优美形象生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材料。因此古诗教学就必须紧扣语言文字这个中心,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精确再现语言文字所描摹的情景。电教手段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仔细推敲,品析佳词,领悟古诗的语言美。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采用“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乏味被动地接受。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词的诗眼,通过反复推敲,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古诗《望庐山瀑布》在教学理解“生”字时,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山峦叠起的香炉峰正被烟雾笼罩,一团团紫烟不断地从山谷中升起……录像中美不胜收的景象,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了具体的动态画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学生不仅理解了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领略古诗意境美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下石河小学“立明优秀古典诗歌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古诗教学中,如果仅仅抓住了“言”——诗句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忽视了诗歌的“意”——这恰恰是诗歌的精华所在。因此,领会、欣赏诗歌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仅凭教师的讲解是力所不能及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杜甫的《绝句》全诗虽然仅28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于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在教学这首诗开始,选用了古筝乐曲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的flas,按诗句依次展现“垂柳啼莺”、“高空白鹭”、“山峦积雪”、“小河轻舟”、“杜甫草堂”、“门庭闲阶”等景致。随后再营造学生体味古诗大意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看着这色彩明丽的图画,听着配乐录音范读,抽象的文字变为画面的再现,动听悦耳的乐曲加上雅致的画面使诗句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氛围中学习,自然兴趣高涨,对诗中悠远、开阔的意境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领略古诗音韵美音乐是开启人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别情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一直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的情景。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利用电教媒体,配上《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进一步烘托出朋友离别情深意重的情感,强有力地感染学生,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味诗歌的情感,真正达到了以其之情,动己之心的目的。

在古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中。

梅花的古诗范文6

“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是古代人们对学习的态度。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时会遇到困难,有的同学会因一次的失利而选择了放弃。司马光小时候并不聪明,背课文记生词总比别人慢,他为了多学些知识,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学习,别人在玩耍,他却在津津有味地读书。就这样,司马光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如一地学习,从未间断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历史课堂上,老师曾经向我们介绍过屈原对祖国的忠心耿耿,林则徐的大壮国威。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当我读到《中国小姑娘梁帆找国旗》这篇文章时,十分深切地感受到“爱国”其实与我们密切相关,“爱国”在我们青少年身上同样可以得到体现。一位普通的北京中学生,在国外参加活动时,发现没有中国国旗,她礼貌而坚定地找到负责人,要求升起中国国旗,小梁帆几次询问国旗的事,负责人最后被她感动了,她说:“请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你们中国的国旗,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东亚病夫”是几十年前外国人对中国人身体素质的一种评价,在他们的蔑视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拥有强健体魄的重要。建国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枚枚金牌就是最好的印证。时下篮球成了体育新热点,同时“姚明”这个名字也响彻了世界。姚明9岁进体校练习打篮球,经历过无数的伤痛与超越自我的努力,他于2002年6月27日,在NBA选秀中成为新秀状元。如今的姚明以在NBA入选全明星赛的首发阵容当中,成为火箭队不可或缺的首发主力。YAOMING这个很多外国人能发出的中文词,代表的不仅是体育,它甚至代表了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姚明凭借着他令人信服的球技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赏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