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楹联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楹联知识范文1
关键词:连锁董事 联结 QAP 回归分析 审计质量
一、引言
审计质量一直为投资者、监管部门等相关利益者所关注。就公司治理角度而言,目前文献过于关注董事会的自然属性,如董事会成员数量、董事会的独立性等,忽略了董事的社会关系。因此,从董事的社会关系角度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关注的是由连锁董事形成的公司间的联结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由于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连锁董事作为公司董事会的成员,对公司治理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之一体现在董事会在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上。会计师事务所受其自身的规模、声誉等影响,其审计质量是有差异的。而选择哪一家事务所是由董事会决定的,从董事会的社会关系特征出发,连锁董事联结很可能通过对事务所选择的影响进而对报告的审计质量产生影响。陈仕华等(2012)认为,具有连锁董事联结的公司倾向于选择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既然如此,两家公司的审计质量水平是否也因此受影响而趋于一致?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社会关系层面为判断连锁董事联结是否会通过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而影响审计质量提供新的证据,从而规范连锁董事的行为,规避这种关系网络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在当前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董事的关系属性显得尤为重要,董事的自然属性居于次要地位。Granovetter(1985)认为董事的治理行为受到社会网络的影响。连锁董事在进行决策时,会和所处的社会网不断地交换信息并受到影响。这种网络间的影响既可以促进企业相互交流与沟通,同样也会使连锁董事违背股东利益,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由于连锁董事的作用,目标企业很可能会模仿联结企业的行为,做出相似的决策。这种模仿行为表现之一为选择同一家审计师进行审计。因此,如果联结企业雇佣的是一家审计质量低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低,那么由于这种一致性的行为,将造成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也较低,反之亦然。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若企业间存在直接连锁董事联结,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水平将与联结企业保持一致,审计质量较低;
假设2:若企业间存在间接连锁董事联结,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水平将与联结企业保持一致,审计质量较低
相应地,公司董事会成员可以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尽管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都有机会参与公司治理过程,如审计师的选择,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但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的外部董事往往起到的是“花瓶”作用,并不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管理,内部董事将掌握公司的决策权。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3:内部连锁董事联结对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将大于外部连锁董事联结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年底沪市A 股的8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总体。由于金融保险业公司的特殊性,本文剔除了属于该行业的27家公司,在计算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时,剔除了行业内公司个数小于8个的观测,共得到853家公司。由于本文是从企业间董事的社会关系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总体观测数是由853 家公司的两两间关系构成,即列为方阵形式,共有726756(N*N-N)个关系。本文数据来源是国泰安(CSMAR)数据库。首先从该数据库收集了截至2010年年底沪市所有A 股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管成员名单;其次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获得连锁董事名单及每位连锁董事联结的企业名单(根据成员个人简介剔除重名成员);再次,根据上述结果,确定每两家企业是否具有连锁董事联结,列出关系矩阵。本文运用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
(三)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如下变量:(1)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是难以直接观察的,国内外文献主要采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声誉,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类型,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数值等变量来衡量审计质量水平。经统计,约有50%以上的国内外文献利用计算出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数值大小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本文即采用了修正Jones模型估计出的经审计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数值来衡量审计质量。其模型如下:NDAi,t/Ai,t-1=a1(1/Ai,t-1)+a2(REVi,t/Ai,t-1-RECi,t/Ai,t-1)+a3(PPEi,t/Ai,t-1) (1)
其中,t为估计期的年数,a1、a2、a3由以下模型在估计期回归得出:TAi,t/ A i,t-1= a1(1/A i,t-1) +a2(REVi,t/Ai,t-1-RECi,t/Ai,t-1)+a3(PPEi,t/
Ai,t-1)+εi,t…(2);DAi,t=TAi,t- NDAi,t…(3);TAi,t=EBXIi,t-CFOi,t…(4)
表(1)中部分指标需要上年的数据,运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以均值为界线,大于均值的审计质量为1,代表审计质量低,小于均值的审计质量为0,代表审计质量高。(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的获取主要根据董事联结关系的类型。按联结的关系远近,连锁联结分为直接连锁董事联结和间接连锁董事联结。具体定义如表(2)所示,图(1)中为a,b,c,d,e五家企业的联结关系。根据董事职位类型,将董事间的直接联结关系分为内部连锁董事联结和外部连锁董事联结。(3)控制变量。相同企业性质 不同的企业性质可能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权,进而影响审计质量。本文将相同企业性质区分为同为国有企业和同为私营企业,即当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的单位时,划分为国有企业,其余划分为私营企业。相同地区。已有研究表明,相同地区的企业在选择事务所行为上具有相似性。本文将企业的注册地作为一个控制变量。相同行业。不同行业面临的财务制度环境不同,审计质量也会面临差异。本文根据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标准,按一级代码分类,将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分为13个行业子类。表(3)是对本文各变量定义的解释。
(四)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是本文研究连锁董事联结关系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前提是某个企业的行为不影响其他企业的行为,而网络分析恰以此为突破口,认为企业之间通过连锁董事的联结相互影响。由此,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数据是关系数据,相关变量为关系变量。由于本文的研究变量为关系变量,各连锁董事联结变量的获取均源自于同一矩阵,各变量之间是不独立的,因此不能运用OLS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故本文采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一种随机化检验的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分析方法(Krackhardt,1987)。它能够弥补OLS方法的不足。QAP 回归分析的大概原理为:首先运用Ucinet软件对矩阵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然后对因变量矩阵中的行和列同时进行随机置换,以重新抽样为基础,重复上百次,来对R2和统计量的显著性进行判断。在QAP 回归分析中,本文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将各解释变量逐一引入模型。本文运用Ucinet 6.216版软件进行分析,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DAi,t =β0+β1DCT+β2DIN+β3DOUT+β4IND1+β5 IND2+β6IND3+β7SO+β8NSO+β9SA+β10SI+μ。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经计算,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可操纵应计利润的数值高于其平均值水平的公司有292家,相应地,低于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均值水平的公司有561家。由表(4)可知,若两家公司审计质量都偏低,公司数为292家,构成的关系数为84972个,占样本总体关系数的比例为11.692%。由连锁董事直接联结的企业关系数为1750个,占总样本关系数的0.241%,该比例值是非常小的。经统计,存在连锁董事的公司有645家,占总样本的75.621%。可见,绝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连锁董事,该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外部连锁董事联结共有1590个关系,内部连锁董事联结共有182个关系,二者的均值都很小,这是由样本总体为两两关系,总体基数大所致。
(二)回归分析 表(5)给出了QAP分析结果,由表得知,各模型的调整R2都很小,为0.003。这主要因为:通过可操控应计利润计算出的审计质量构成的关系数与企业间连锁董事联结构成的关系数占总体关系数的比重太小,它们分别占总体关系数的11.692%和0.2%。虽然这些模型的调整R2很小,但却非常显著(即P(R2)都低于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这些模型的整体设计比较合理。以下模型分析是在引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逐一引入各解释变量。(1)模型1仅包括控制变量。从模型1看,相同企业性质因素和相同地区因素的P值较大,说明从社会关系角度考察,企业性质和地区因素对审计质量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无论是两家公司同为国有企业还是同为私营企业,审计质量都不会趋向于一致。相同地区的两家企业的审计质量也不会趋向一致。而相同行业变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为负影响。虽有文献表明,企业处于相同行业,目标企业受联结企业的影响,在事务所选择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两家企业的审计质量水平并不是同时表现出审计质量偏低,相反,两家公司审计质量显著的提高了。可见,行业因素与本文的预期相反,处于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并不会因雇佣了相同的审计师而导致审计质量水平偏低。但是这种一致性的表现仍然存在,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都较高。 (2)模型2主要分析了直接连锁董事联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由表看出,该变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即企业间的连锁董事联结将会显著地导致两家企业审计质量水平趋同,目标企业审计质量也为低水平。可见,连锁董事在企业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考察不同职位的董事的影响,在模型3、4、5中逐步引入内部连锁董事联结与外部连锁董事联结,由表(4)可知,二者都对审计质量的降低有较强的解释力,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其中,内部连锁董事联结更容易导致目标企业审计质量与联结企业审计质量出现一致性,表现为目标企业受联结企业的影响,审计质量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外部董事在公司不具有实际决策权;二是我国大部分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内部董事的决策权较大,其对董事会的治理行为影响也更大。(3)模型6、7、8分析了间接连锁董事联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从表得知,随着企业间关系的疏远,董事的社会关系对审计质量已无显著影响。这说明公司之间远距离的联结关系并不足以影响董事的治理行为。可见,由于企业间距离逐步增大,依靠连锁董事建立的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已是很微弱。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分析发现:如果企业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结关系,则该两家企业审计质量水平将趋向于一致,即联结企业的审计质量低,目标企业的审计质量将降低;在将董事分类后,发现内部联结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外部联结;由于联结距离的增大,间接连锁董事联结对审计质量并无显著影响;控制变量中,企业是否国有,是否处于相同的地区对审计质量并没有显著影响,而行业因素对审计质量呈显著的负影响,可见连锁董事行为的渗透与影响依然存在,只是将导致目标企业审计质量提高。上述结论表明,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审计师行业专长、股权结构等因素,企业所处的社会关系情境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董事间互相联结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可能导致审计师与企业合谋,进而造成审计质量水平降低。因此提出如下建议:证监会在审查企业的审计质量时,应注意董事的社会关系,规范董事的行为。企业应对内部人控制现象加以改善,关注内部董事的行为,同时对担任独立董事职位的连锁董事的行为加以监督和引导。此外,还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话语权。投资者关注企业财务报告时,也应注意到连锁董事的存在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谨慎判断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不可盲目轻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本文的结论将有利于从董事的社会关系角度理解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这将是对现有审计质量文献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仕华、马超:《连锁董事联结与会计师事务所选择》,《审计研究》2012年第2期。
[2]原红旗、韩维芳:《会计师事务所的地区竞争优势与审计质量》,《审计研究》2012年第2期。
[3]刘力、马贤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年第7期。
[4]卢昌崇、陈仕华:《断裂联结重构:连锁董事及其组织功能》,《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5]毛成林、任兵:《公司治理与连锁董事间的网络》,《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6]Jeong-Bon Kim and Cheong H.Yi. Does auditor designation by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improve audit quality Evidence from Korea.Public Policy,2009.
[7]Brian Uzzi and James J Gillespie. Knowledge spillover in corporate financing networks: Embeddedness and the firms debt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楹联知识范文2
一、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这里的外部环境是指供应链知识共享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外部的竞争力量。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联合其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及知识的共享,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但是,考虑到有一部分知识是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不能轻易共享。因此,如何保护共享企业的知识产权及其利益也是对相应法律法规建设的一个挑战。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了,企业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它们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共享中去。
2.知识共享能力有差异。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供应链节点企业应在知识存量、知识吸收、知识传播等方面能力相当,即知识差距较小。如有健全的知识管理体系、有一定的知识存量、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知识编码化程度高、员工能力素质高、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一致等。如果有知识共享能力太差的企业存在,导致企业间缺乏知识沟通,知识接受方很难理解知识提供方共享的知识,不仅要降低知识共享的效率,其他企业共享知识的积极性也会大受影响。
3.缺乏有效激励。同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一样,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也需要支持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部,员工通过自己已经掌握而别人无法掌握的知识来获得自身价值。在供应链中,各个企业通过自己掌握而其他企业无法掌握的知识在利益分配中获得强势地位。把知识共享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企业行为方式相悖的。因此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共享知识的意愿。
4.企业间信任程度。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基于合作、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共享的不断深化,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方的核心业务,从而使共享关系变得复杂化。在供应链中,为了减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信任是不可缺少的。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这是企业间开诚布公地进行知识共享的惟一有效途径。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知识共享的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5.未建立统一的知识共享平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是独立和分散的,在知识的存储方式、传播形式和手段上存在差异,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需要有统一的知识共享平台作为各企业知识交流、协作的基础,使所有供应链成员都能快速方便地共享和获得所需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分类、消化和利用来自链外部的知识,使整个供应链的内外部知识库都得到丰富。
二、基于交易主体意愿的共享策略
1.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激励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就是针对节点企业“经济人”的特点,采取基于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手段,起到诱发动机、规范行为、协调关系的作用,促使成员企业积极参与到知识传播和知识学习过程中。因此,科学高效的激励体系是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效率的重要因素。
首先,对个人的激励。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向对人的管理,突出“人才激励管理”,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位置,以激励有为人才奋力创新。其次,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组织激励。供应链企业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激发各个企业知识共享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知识奖惩机制,通过对供应链企业的员工和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奖励与惩罚,从经济、精神等方面激发员工和成员企业的共享积极性。
2.培育和维护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信用。信任是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顺利进行的前提。加强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建设,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有利于增进供应链企业间相互了解与信任,为供应链知识共享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合作各方的诚信建设,减少知识共享中的不确定性,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3.增强知识共享能力和学习能力。知识共享能力是供应链企业知识搜集、分类、提炼、存储、整合、转化和传递的能力。知识搜集、分类提炼和存储能力在提高可交易知识的质量和企业的知识相容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整合、转化和传递能力用于减少知识质量损失、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
4.培育知识共享的供应链文化。塑造良好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文化,树立共存共荣观念,使成员间的利益和目标完全一致,并就供应链目标、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融合,形成供应链文化。不同企业只有接受彼此的文化差异、相互沟通,才能交互合作,形成供应链的知识共享文化,优化知识交易的外部环境,降低知识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保证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利地流动。企业应该认识到充分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对于实现供应链双赢目标的重要性,通过成员间经常性的沟通扩展原先只存在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知识共享文化,实现各节点企业知识共享文化的集成和汇合,形成一种鼓励知识共享、以知识共享为荣的知识共享联盟文化。
5.打造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技术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变革突飞猛进,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企业知识共享服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支撑基础。技术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促进协作关系的建立,支持知识协作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资源在供应链中的顺畅流动。
三、结束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一个公司要想走在它的竞争者之前,有供应链企业间进行有效的知识共享,提高公司动态学习的能力至为关键。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畅和快速地流动就可实现组织间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反之则成为组织间知识共享的障碍。
参考文献
楹联知识范文3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点拨】
上述例题属于“对对联”类典型试题——所给对联的上联已完成,要求我们对出下联。解答此题,我们首先必须全方位审视、解剖上联的内容表意和语法结构特征:从内容角度看,上联系对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辉煌成绩的回顾;从语法结构角度看,“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可一分为二,“忆往昔”系由动词、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表示时间;“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有了这样的审视与解剖,我们根据命题者所限定的“伦敦奥运会”这一情境要求,紧扣“激励中国代表团”这一主题,对出下联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
【技法导航】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具有汉语内涵和神韵的一种文体。对联具有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知识性广、趣味性浓等特点。
应对“对联拟写题”,我们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对联形式与特征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注意对联拟写要求
1.注重构思。就是要讲究新巧。一般要从所写的对象本身出发,考虑采取适当的表现手法,或正反相对,或虚实相衬,或俗中见雅,以期更好地表现客观对象,抒发主观情感。
2.把握特点。就是要有针对性。从情调上讲,春联应激情满怀,喜联须喜气洋洋,挽联应情谊深深,讽喻联应战斗性强,山水寺庙联应文学色彩较浓。
3.讲究格调。对联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奋发向上的精神,充实而真挚的感情,雄放而高昂的格调。要体现出时代特色,万不可陈词滥调。
4.锤炼语言。对联的语言要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要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具有直观形象感;还要富于音乐美,即要求写作对联讲究平仄格律,注意节奏。
【实战演练】
1.思乡怀土,是人之常情。下面是一副叙写“游子”“旅人”离乡之苦、思乡之情和回乡之难的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对出下联。
上联:更鼓易惊游子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咬文嚼字》是国内一本专门给出版物文字“挑刺”、纠正语法错误的刊物,该刊打算用一副对联作为他们杂志的宣传广告,请帮他们对出下联。
上联: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1.示例:轻舟难载旅人愁。
2.示例: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妙语采撷
心弦上的另一片风景
湖南 罗小军
【名家佳段】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暗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洒满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节选自鲁彦《听潮》)
就站在海边,向往这铺天接海的云霞吧。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白棉花球的堆积,变成了金色的菠萝。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了,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了扁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节选自王蒙《海的梦》)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朴素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节选自冯骥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借鉴点】
再美的景物,如果缺少了灵动的笔墨,也会黯然失色;相反,若能调动精美的文字,即使寻常的风景,也能光彩照人。尤其是在叙事或抒情之时,若能恰当地加点景物描写,情感会更为充沛动人。三位作家的这些写景片段,至少可以教给我们以下几种技巧:
技巧一:详略有致,景物生辉。描写景物,不在乎长短。详细时,你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你可以惜墨如金。像鲁彦的《听潮》,通篇是写景,也正是描写细腻,才让潮来潮去的景象宛若眼前。王蒙先生的《海的梦》笔墨细腻,将海边日落之景描绘得极为逼真。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春景,则是用“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营造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妙效果。文字不多,景物却犹如画龙点睛,令文章光彩夺目。
技巧二:活用修辞,景物出彩。写景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精美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景物会形象逼真;用拟人,景物会平添情感;用排比,景物会美如画卷;作比较,景物会特点鲜明。在鲁彦笔下,波浪像在“轻轻吻着岩石”,又“朦胧欲睡似的”,就连远处的灯塔也变成了“一颗红玉”,其温柔、美丽的特点真是活灵活现。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景物还会有这种动人的风采吗?
技巧三:寓情于景,景物含情。照片上的景物再美,却总是难以让人动情,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们往往只是一种客观的拍摄。要知道,景物如果离开了情感,会大为失色。以上三个片段,均是饱含深情的描写。相比之下,《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表达情感更为直接。文章透过“顶”“沾”“喷”“吵”等一连串动词,以及“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这一抒情语句,将作家对维也纳春天的喜爱之情,状写得淋漓尽致。
【仿写示例】
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如晚霞似秋云。山开了,无数道丝状的花瓣,打着卷儿,使劲从花蕊中抽出来,恰如一位披着金发的小姑娘。它是那样绚丽,那样娇艳。秋风吹来了,那清澈见底、宛如明镜的湖水在这时也荡出一圈圈涟漪。草滩上的草儿都变黄了,好像给天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
(吴芳《秋色》)
冬,持着轻柔的舞姿姗姗而来。萧萧寒风,呼啸于枝头,急驰于旷野。北风卷地,衰草连天,鸿雁早已不见了踪影,寒空中只留一声孤雁长长的哀鸣,雪花不知何时翩翩而起。漫天飞舞的雪花,是隆冬最好的代言。大雪包裹的世界,生命早已入梦。蓝天蒙上了灰色的幕布,那淡淡的浅灰之后,隐藏着的是一片纯洁的湛蓝。轻灵的白鸽也懒于在高空中飞行,没有了白云碧霄的陪衬,它打算放弃长途旅行,静默在高高的屋顶上,注视着这万籁俱寂的世界。
(陈华《生命的四季》)
碎雪团团,随阳光而流转;晶珠粒粒,含霞光而滚动;星光点点,坠寒露而闪烁。百米来长的峭壁上,跃动着数十条瀑布,细如银蛇,长如蛟龙,扭动着,狂舞着,呼啸着,在日光下闪烁出耀眼的银白的光,从苍黑的山石间奔腾而过,仿若无穷白皙润泽的珍珠飞滚落下,熠熠生辉,光彩照人!飞溅的水珠在山石之间轻快、欢乐地跃着,密密地打在水面上,奏着雄壮而又多彩的乐章!这是何等壮观的一片滩流啊!
(林菁菁《流连九寨沟》)
楹联知识范文4
“三只手”多指在网游《英雄联盟》中的英雄角色“机械先驱”。
机械先驱维克托来自于美国RiotGames开发的3D大型竞技场战网游戏《英雄联盟》中的一位英雄。强大的消耗能力和控制能力,范围团控和范围沉默,现已移除沉默效果。可观的爆发伤害,使成长起来的机械先驱可以成为全能法师。初期略显脆弱,技能施法距离较近且需要大量练习预判,需要大量装备的支持。英雄技能有自成长型高阶魔械技术、虹吸能量、重力场、死亡射线等。
(来源:文章屋网 )
楹联知识范文5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发展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对“三农”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解放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业生产关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比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吃饭、穿衣等生活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得以迅速提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较快地实现了小康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相继提出了多品种、少数量、无污染的要求,但我国食品行业现有的软硬件条件还远不能适应消费者“多品种、少数量、保安全”的新型消费模式。再从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水平来看,问题更多,也更加复杂,由于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设计不合理,链上组织和机构之间相互脱节,缺少配合,难以协同运作,从而导致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实际运行不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而且对食品安全的防范、监控和保障能力极其低下。据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不久前公布的统计数据,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大量问题,致使全国每年有总值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的食品在供应链的物流运送过程中腐烂变质,有些国内外学者甚至估计这一损失可能在一千亿美元左右。像新鲜蔬果、乳制品、肉类和水产品等容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售价中大约有七成是用来补贴物流供应链过程中货损的支出。在刚刚过去的两年里,频频闪亮的国内食品安全红灯,无情的折射出我国食品行业表面繁荣背后难以掩饰其的悲哀,从苏丹红、孔雀石绿到夺命小果冻、回收奶早产奶,再到福寿螺、瘦肉精和多宝鱼,这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与食品供应链的无序性、脆弱性有关,尤其是一再引发消费者恐慌的苏丹红事件,更是集中反映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问题[1],也使我国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信心和忠诚度。据调查,在许多大中城市,食品已成为消费者眼下最不放心的商品,消费者对食物类商品的不信任率高达65%以上,他们一方面处于失望与无奈的挣扎之中,一方面又热切地期盼着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食品消费环境。就连食品专家也不得不面对“吃”的难题,深为吃的问题所困。如今果蔬专家不敢吃水果蔬菜,畜牧专家不敢吃肉食禽蛋,水产专家不敢吃龟蟹鱼虾,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2]。
二、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有效运作的主要瓶颈因素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二)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3]。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三)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五)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4]。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
三、舒缓与化解食品供应链瓶颈制约的因应对策
(一)搭建和完善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
通过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增加内陆地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优化全国路网布局,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路网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功能强大、交通方式多样互补、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和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在建设资金的筹措和投入上,可以考虑采用国家扶持、地方自筹、民间集资、中外合资以及BOT等多种筹资形式,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在食品供应链中大力推广应用冷链技术,完善和优化冷链的运作和管理系统,不断提高冷链运输和配送在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输中的比例。尤其要在食品供应链系统的运输和配送环节,增加冷藏冷冻运输工具和车辆的投放和使用。与此同时,加快港口冷藏设备、专用冷藏冷冻仓库等仓储设施的建设,为食品供应链的冷冻冷藏化提供物质基础。通过建立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生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置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防止食品的变质和污染。我国在“十五”期间对冷链的建设投入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国肉类协会在“十五”期间,曾力推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配套发展能适应小包装、冷却肉生产流通需要的储藏、运输、销售不中断的“冷链化”物流计划,提出要以向社会开放、市场化经营、增加配销功能为指导原则,加速冷库的技术改造、经营管理和全方位服务工作,提高冷库利用率和扩大社会服务面;在运输和销售环节则要大力倡导冷藏集装箱运输和按规定温度展销产品的新形式。这些举措的推出和逐步实施,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加快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食品业界内外和上下的一种共识。无论是食品生产企业还是食品物流企业都对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食品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也使得食品供应链渠道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经销、直营、代销、卖场销售、高档食品的酒店销售和快速食品的加盟连锁业务等发展迅速。食品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以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技术的支撑,竞争的关键也演变为以信息化为工具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经营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5]。沃尔玛的全球信息管理系统和光明乳业的信息化、低成本配送的巨大成功说明了信息化对食品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以鲜度维持为例,即使在供应链中的零售店销售阶段,要维持其新鲜度和安全度也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终端销售的食品种类繁多,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就很难对产品货架期和保鲜度进行有效管理。相反,若采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鲜度进行维持,可将每种食品的主文件设定为商品有效期和准许销售期限,在商品入库时输入生产年月,计算机系统就可以自动判断各类食品是否可以入库。对在库商品严格地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作业,每日由作业人员检验商品日期,为保证不出现超过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还可以对将接近准许销售期限的商品提供预警功能,及时提醒食品的保鲜期。
(二)改进和完善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
众所周知,食品供应链的流通加工环节可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从而使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保持较高的新鲜度。因此,要注重加强对食品供应链中的食品冷冻、农副产品分选、食品分装、食品精制等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通过有效实施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提高食品供应链的配送效率和效益。所谓配送和流通加工一体化策略,就是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的同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如生鲜食品要求低温保鲜,对质量、鲜度、营养均有很高要求,因此其配送策略应遵循“当天加工,当天配送”的配送原则,通过设置一条从进货、分割、加工、包装、配送运输直至零售店销售的供应链,使流通加工与配送一体化、集成化。这种供应链组织形式无论是对食品流通加工的有效运转,还是对配送活动的完善与发展,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除此之外,食品供应链改进与完善的核心还在于大力发展以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物流为主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从而实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装卸搬运、保管储藏、运输配送和消费过程的安全化、绿色化。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辟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食品运输通道,并按照区域分工、优势互补和经济合理和的原则将其联结起来,发挥各类运输工具的优势,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卡和收费,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绿色运输网络和联动运输系统;二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的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加工、物流生产配送基地,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餐饮服务业对食品的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对生鲜蔬菜的辅助加工等。与此同时,注意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实行集中处理,以减少分散生产和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三是促进食品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使食品供应链全程都尽可能采用可重复使用单元式包装,在食品包装物上印制的广告与使用说明也应尽量做到规范并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的回收处理食品包装材料,直至实现循环使用各种包装材料的目标。
四、简要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艳洁,金鑫.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从“苏丹红”事件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5).
[2]张振飞,赵鹏,刘泊.食品物流业与食品物流链[J].中国仓储与运输,2006(1).
[3]张连军.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与对策[J].物流技术,2006(1).
[4]平海.关于发展我国食品行业物流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1).
[5]王科.冲破食品工业的物流瓶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1).
楹联知识范文6
关键词: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社会网络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企业在竞争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谁获取了知识并创造了知识,谁就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间通过建立知识联盟来弥补各自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不足。知识联盟的出现打破了组织的边界,为企业获取并创造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其中,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阶段,只有将吸收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会为企业带来正向效益。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基于知识转移发生双方的二元关系视角,强调知识发送者与知识接受者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相对于传统二元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更能够解释企业在更复杂环境中的真实表现。
一、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高级发展阶段,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为了共享、转移和创造知识,从而形成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组织形式。知识联盟的出现为企业间知识的共享与转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联盟企业间进行知识共享、转移和创造不仅可以弥补企业自身资源、技术、市场等不足,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本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可以通过共同学习提升联盟整体的竞争力。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知识转移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阶段,知识只有通过在企业间有效地转移,才能为进一步知识创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二、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知识的一般转移过程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发送和接收两个阶段,因此,在大多数研究中,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主要是基于知识的发送者与知识的接受者二元关系角度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知识源(知识发送者)、知识汇(知识接收者)、知识特性等方面分析。
1.知识源。知识发送者的意愿、能力等因素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发送者会在知识转移前仔细地分析收益和风险,如风险大于收益则会大大降低知识发送者的意愿程度。此外,知识转移的效果还受到知识发送者编码知识的能力高低的影响。
2.知识汇。知识接收者的意愿和学习能力、吸收能力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会影响知识需要接收方的意愿和主动性,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而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
3.知识特性。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相对于容易编码的显性知识来讲,隐性知识更难于在组织间传播和转移。由于知识这种本身的特性,造成知识在转移过程中的障碍。
三、社会网络视角下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传统分析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基于知识转移主体的二元关系,而组织存在于一个更为复杂和变化的社会关系之中,如果简单地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设定为二元主体则不能很好地体现影响知识转移过程的因素。因此,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下分析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就显得更加重要。
社会网络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成为企业管理方向的一个热点领域。每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单独地存在于社会中,而是通过不同形式与其他组织联系和连接。企业的发展更广泛地存在于无直接的组织和个体。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本文将从网络关系、网络节点中心性和网络异质性三个维度研究。
1.网络关系。网络关系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联结,联结最早由Granovetter提出,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Granovetter认为组织间只有维持弱联结才能获取新资源,而强联结由于各方联系紧密会产生大量冗余的资源,从而产生浪费。该观点已得到多数研究者的肯定。但是由于强联结能够提供更加信任、稳定的关系状态,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应将强联结与弱联结相结合,其交互作用会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吸收。
2.网络节点中心性。社会网络有不同的节点组成,处于网络中心节点上的组织会与其他节点上的组织频繁展开沟通与交流,从而获得更多资源,从而容易激发更多灵感与创新。相应地,知识联盟中处于网络中心节点的企业也是联盟中联系其他成员的重要纽带,为了将更多成员凝聚在自己周围,会促使网络中规范行为的产生,从而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
3.网络异质性。如果网络中成员在某一特征上的差异较大,那么网络整体的资源就越丰富。知识转移过程会因知识量大而且重复率低等特点影响从而提高效果。
四、结语
社会网络理
论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面对复杂、多维结构和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传统的二元关系分析不能够完整、准确地体现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而社会网络理论填补了这一空白。未来仍可以就社会网络各维度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朝明,朱雅帅.企业知识联盟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12(5):193-194.
[2]于培友,靖继鹏.企业战略联盟中的知识转移[J].情报科学,2004(5):760-761.
[3]姚小涛,席酉民.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2-23.
[4]M.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1360-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