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作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范文1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而修辞方法则是比较具体的一种句式,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

语或句子构成。其作用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写作手法范文2

蒙太奇是指对构成艺术系统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进行有机组合,以形成具有一定艺术功能的表现手段、思维方法、操作技巧的总和。

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是指蒙太奇是一种反映现实的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是一种艺术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是一种具体的编辑、制作、表达方法与技巧。

运用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将文章中的视听造型元素、表意元素、链接元素之间的组合遵循一定的逻辑与艺术规律,包括各元素间的组合规律与总体组合规律,有匀称和比例、对称和均衡、反复和节奏、暗示和呼应等,主要有表象与主题的统一、和谐与多样的统一。

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的构成有创造运动、再造时空、营造气氛、调控节奏、诱发想象、升华主题、展示风格。这种艺术明显地体现在文学语言的表达与文学形象塑造中,文学蒙太奇在于它采用形象思维,能以叙事和表现手法来塑造艺术形象。

(来源:文章屋网 )

写作手法范文3

蒙太奇最早出现在法文中,是法文montage的中文译音,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接、构成的意思,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被表述;二是代表着一种创作思想,一种创作观念。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知,蒙太奇真的不是吃的,也不是人名,而是一种思维。蒙太奇思维是创作者在想象中形成的连续不断、结构独特、合乎逻辑、节奏准确的画面与声音形象的思维活动。它有三层含义:蒙太奇思维贯穿整个电影创作过程;蒙太奇思维是在电影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蒙太奇思维需要创作者掌握创造独特的银幕时空的能力。

除此之外呢,我们还应该知道蒙太奇的几种手法: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

表现蒙太奇是以相连的或相叠的镜头、场面、段落在形式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冲击,产生抒情、比喻、象征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创造更为丰富的涵义。

另外,叙事蒙太奇是蒙太奇的一座大山,在这座大山上还有几做小土丘值得我们去占领,它们分别是平行蒙太奇(是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将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空间中展开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情节线索组接在一起,互相呼应、联系,彼此起着促进作用的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是将具有因果关联的情节线,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情节,交叉组接成相连的镜头。迅速频繁的交替形式能够造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累积蒙太奇(是利用性质内容相同的多个镜头,取其不同的长度、景别、角度,将其组接起来,累积观众的情绪。)

重复蒙太奇(是在影片中重复出现某个画面、细节、场景等,起到提醒、强调、回忆的作用。)

强将手下无弱兵。既然蒙太奇那么厉害,叙事蒙太奇作为表现蒙太奇的大师兄也依然可以名震江湖,那么表现蒙太奇呢?它会不会甘于逊色呢?表现蒙太奇果然不肯低头,那么,它不肯低头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看看吧,这就是表现蒙太奇:

表现蒙太奇主要作用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某种心理、思想、情感和情绪。它分为:抒情蒙太奇(是通过画面、音响或声画的组接带来诗般的意境,电影画面的结构趋于诗的结构,造成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将不同事物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突现出来,引发观众的联想。在电影中,隐喻是通过蒙太奇手法,将两幅画面并列、对比、交叉,从而产生一种比喻,揭示出一种内涵,在观众思想上产生冲击。)

下面,我将我在一本教科书中看到的蒙太奇的作用摘抄过来,具体内容如下:

一、概括与集中。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选取并保留主要的、本质的部分,省略繁琐、多余的部分,这样就可以突出重点,强调具有特征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使内容表现得主次分明、繁简得体、隐显适度,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每个镜头都表现一定的内容,按照一定顺序组接,就能引导和规范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众的情绪和心理,激发起观众的联想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新闻的内容,而且可以引导观众的参与心理,形成主客体间的共同“创造”。

三、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

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对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选择、组织、加工、改造,可以形成独特的表述元素??画面时空,并且使画面时空在表现领域上极为广阔,在选择取舍上异常灵活,在转换过渡上分外自由,从而形成不同的叙述方式和结构方式,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四、形成不同的节奏。

这里讲的节奏主要是新闻表现的节奏,即指主体运动、镜头长短和组接所形成的节目的轻重缓急。蒙太奇是形成影视节目节奏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将新闻内部节奏和外部的视觉节奏、听觉节奏有机组合,以体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脉律。

五、表达寓意,创造意境。

镜头的分切和组接,可以利用相互间的作用产生新的含义,即产生单个的画面或声音所不具有的思想内容;可以形象地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特定的寓意,或创造出特定的意境。有人认为国外电影导演对蒙太奇的这种理解,最初是受到中国象形文字的启发:

水+眼睛的画面表示流泪;

耳朵靠近门的画面=听;

狗+嘴=吠;

嘴+鸟=歌唱;

嘴+孩子=号哭;

写作手法范文4

阁夜中没有用到的写作手法是记叙(叙述)、议论、说明和想象。前四句都在写阁夜看到的战乱凄凉的景象,后四句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忧虑(或表达诗人伤时感世的情怀)。

①②句描写时光短促,景象的凄凉,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生短促,一事无成的悲凉心情。采用正面烘托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①④句将战乱频繁与美丽的大好河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战乱的悲惨景象,表达作者对时局的忧虑与欣赏美景的矛盾痛苦的心情。采用对比手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写作手法范文5

一、《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简介

在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作者福克纳塑造了女主角爱米丽,且整篇小说始终围绕爱米丽展开。在小说中,爱米丽出场的时候就给人死气沉沉的感觉,人们只想进入她的房子看看是什么样子,而这栋房子给人的感觉也是没有任何生机的。这种感觉也使得周围的人对爱米丽充满了好奇。这栋死气沉沉的宅邸多年以来一直没有人进入,对于爱米丽来说,这栋老房子是家族传承下来的财产,但是如今已经变得像废墟一样荒芜,加上多年来周围都无人打理,更是充满了荒冢的氛围。在这样的宅邸和氛围中,爱米丽拒绝和镇上的人进行任何的交流和接触,直到爱米丽在房中死去,状况也没有好转。没有人在意爱米丽的生死,也没有人知道爱米丽的真实生活,这一切都成为了小镇上的谜。在爱米丽年轻的时候,她是单纯的、善良的,同时性格上也表现出十分温顺的倾向。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这种希望和憧憬使得爱米丽成为了一个积极努力的人。爱米丽在人生中第一个爱上的人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工人赫默,爱米丽对赫默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并且尝试对赫默表白,但是赫默却拒绝了爱米丽的求爱,并且对爱米丽十分的冷漠。这使得爱米丽全部的希望和对爱情的憧憬都化作了灰烬,加上外部压力的增大,父亲和周围社会给予自己的压迫和戒律,爱米丽逐渐对自己的感情和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她对婚姻、生活和基本的人生都失去了最后的寄望,成为一具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同时,这种失望还使得爱米丽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扭转,爱米丽逐渐变得残忍,出现了变态的占有欲。她为了在终极意义上获得自己的心上人赫默,杀害了赫默,并且从此在家中足不出户,作茧自缚。在经过了很多重大的人生变故后,老年的爱米丽更是如同一具僵尸一样,没有任何的生气,呈现出铁锈一样的腐朽的生命。小说一方面展现出了爱米丽的心理变化与腐朽堕落,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当时的女性对外部的控诉和声讨,她用自己的极端的方式获得了自己占有欲的满足。

二、《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写作手法

(一)第一人称叙事

在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比较明显的是人称的设置上,作者福克纳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用当事人的角度讲述了在美国一个小镇上一个没落贵族爱米丽的故事。这样设置小说的叙事角度是比较明智的,使得整个故事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高的可信度。作为读者,也更容易被这样的设置打动,充满了对参与事件的真实性的体现。作者用“我们小镇”一类的故事叙述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同时,在塑造爱米丽这个角色的时候,由于爱米丽的角色本身是怪异的、乖僻的,这就使得读者在接受这一小说形象的时候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和排斥,用第一人称的角度来描述,读者会对这样的性格缺陷抱有围观态度,而对叙述者本身的环境更加信任。同时,作者将“自己”这样的角色置身于当时发生的美国南部的大工业美景下,也更具有时代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和较大的空间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变迁的情况。这种背景的变迁和整个历史时代的延展实际上也是作者福克纳在表现了小说本身的表象主题以后的又一刻意为之的隐含表现。

(二)象征的运用

在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作者福克纳也不止一次地运用到了象征的手法。在整篇小说中,作者福克纳用象征手法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这些象征手法的适当运用,不仅仅使得整篇小说具有了一定生动形象的含义,同时也使得很多含义在表现的过程中更加的贴切和富有内涵。通过象征手法的恰当运用,更是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本身起到了增强魅力的重要作用。

在小说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福克纳对爱米丽的老房子的一些基本描述和记录。在作者福克纳的笔下,爱米丽的老房子是破败不堪的,同时也是危险的、摇摇欲坠的。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房子之中,爱米丽的房子却显出了一种桀骜不驯的态势。周围已经被城市化的进程改造了,只有爱米丽的房子还很霸气地矗立在建筑群中。这样的房子实际上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首先,从比较浅显的方面来说,它象征着爱米丽本身,塑造了一种虽然死气沉沉但是依然同外界抗争的贵族形象,可以说这栋房子实际上是爱米丽的心态的真实写照;其次,这座房子从更深的层次来讲,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美国彼时彼刻的制度与生活。在这座房子桀骜不驯和高高在上的气势下,实际上从另一方面也象征着没落贵族的状态。爱米丽的家族虽然之前是比较显赫的,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与开展,这种富有和高贵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削弱。这就使得爱米丽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可以说是她代表的当时的一部分南方农场主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些人地位的降低就势必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命运的重大转变。在爱米丽的命运中,也不难看出这种没落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副作用。同时,这种南方没落的贵族由于一直以来具有良好的家世和可以支配劳动力的特权,在骨子中有一种飞扬跋扈的嚣张性格。这种性格也使得爱米丽在自己的人生破败甚至不可挽回的时候选择了独自一人观赏宅邸的大门,隔绝了自己和外面的世界。可以说这无疑是一种坐井观天的心态。工业文明对原有的南方农奴制和贵族生活结构起到了根本性的瓦解作用,这种瓦解使得爱米丽家族显然不能够完全接受。这也从另外的角度象征了爱米丽本人的性格特点:偏执、顽抗、不喜欢改变、固守旧的传统等。这种思想僵化的形象和她的破败不堪的老房子相辅相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现素材。

除了老房子具有象征意义之外,作者还将爱米丽说成是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随着爱米丽的死亡轰然倒塌。这样的象征实际上表现了南方的贵族制度的没落和不再复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同时,这样的象征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展开思考,并且在更深的层面上挖掘了文章的主题和内涵。这对于进一步揭示小说的内涵和主题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对整篇小说的升华。

(三)叙述的顺序

作者福克纳在这篇小说的叙述顺序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开篇选用了倒叙的手法。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揭示了主人公爱米丽的死亡和人们对她的纪念。之后开始从爱米丽的生活、家庭和往事开始讲起。这种以倒叙开头的方式能够很好地为读者设置悬念,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爱米丽家族有一个先入为主的结局式的认识,进而进一步猜测和观察爱米丽家族的变迁和造成家族变故的原因。

在开头采用倒叙进而进一步对小说的故事进行描述的过程中,作者福克纳也同时采用了多种叙述方式,比较明显的是叙述方式上的不断变化。除了已经用到的倒叙之外,作者还运用了省略叙述,这种省略叙述的魅力在于:作者能够一晃将几十年的时间直接略过,例如文中提到的故事的经历和爱米丽生活的时间跨度,有40年一晃而过的设置。这个时候,人们对先前爱米丽形象的一种先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或者说是马上将读者带入了另一个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现状中――爱米丽的铁灰色的头发,老态龙钟。这种形象同“不久之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者在这种时间的非常突然的跳脱和变化中马上将爱米丽的一生串联起来。后来,作者福克纳设置了种种情节,回到人们对爱米丽的正常的年龄的探究中,到爱米丽家中一探究竟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她的情人赫默的尸体。这样的一系列的快进、倒退、正在播放的模式将读者的思维引导性地带上了扭转的轨迹。在这样的轨迹中,读者也对爱米丽的一生有了先见、跳脱、自主判断等多种情绪和步骤,可以说福克纳在这方面的设置还是非常具有新意的。

三、结 语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为短篇小说佳作,很好地彰显了作者福克纳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技巧。在整篇小说中,福克纳围绕着小镇的女子爱米丽展开了小说的构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运用到了几种明显而又各具特色的写作技巧,包括时间上的倒叙穿插、象征手法的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等。这些手法的混合运用都对整篇小说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写作手法浅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2] 张方方.从天使到魔鬼――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作家,2010(14).

写作手法范文6

【关键词】康拉德;“黑暗的心”;象征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46-01

《黑暗的心》被誉为本世纪最深刻有力的一部中篇小说,这篇小说是作者康拉德根据自己1890年的刚果之行所创作的,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质。“黑暗的心”采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表面上,它讲述的是一次神秘梦幻的非洲之旅,但实际上它又象征探索人性本身的心灵之旅。这也正是有人把题目翻译成“黑暗的中心”的缘故:“中心”既可以指具体地点的中心,也可以指抽象概念的中心。在康拉德的小说中,象征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一种把握世界的方法,表达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体验,隐秘的内心世界和深藏在表象世界之后的“纯粹本质”。由于象征对象的复杂、多变以及内涵的不确定性,就使得他的象征语言在意义上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模糊、暗示、多重复合和再造的特征。本文试对该小说中象征手法的意义及几个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做一些分析。

一、具体意象的象征意义

作为小说的题目,“黑暗的心”是该小说的主要意象。康拉德赋予它丰富的意蕴,定下统领全书的悲剧性的氛围,同时又具有直观的画面感,可做多方位、多层次的解读。心可以指非洲的轮廓像心脏,黑暗则指这里的居民为黑人;心也可以指库尔兹的贸易站位于非洲的腹部,相应的黑暗则指这里终日为茂密的丛林遮蔽,难见天日;心还可以指作者想要触及的是人的内心世界,即人的灵魂与良心。它是唤起了马洛的良知与内省的心,也是以库尔兹为代表的欧洲殖民者在失去道德的约束后堕落而变得贪婪、残酷的心。在这里,人心的黑暗暴露无遗。欧洲殖民者在这块大陆上明抢暗偷,巧取豪夺,建立了一个黑暗的人间地狱。黑暗的心的另外一重喻意指象征人性深处的黑暗、蒙昧和邪恶。小说开头时,一群海员在泰晤士河的船上听马洛讲故事,此时天色“一片灰暗……一团愁云死死地笼罩着人世间”。故事的结尾也同样是在阴暗的背景中完成的。“远处的海面上横亘着一块乌云,这条通向世界尽头的大河,在黑云笼罩的天穹下,阴沉沉地流动着,仿佛要流入那无限黑暗的心脏深处。”正如泰晤士河连接着刚果河、连接着全世界所有的江河湖海,马洛、库尔兹等人也连接着全人类。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人在本质上和小说里的人物是相通的,都存在库尔兹在蛮荒状态中不能求得身份认同后所产生的身份危机使人性中潜在的“兽性的本能”、“恶魔般的激情”一发不可收地暴露了出来。这种恶属于弗洛依德的“伊德”。所以马洛对库尔兹的寻求,表面上是对现实世界的猎奇,实质上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微,是发现人内心的黑暗世界的历程。故事发生在尚未开化的神秘的非洲腹地,在没有传统的道德与法律约束的蛮荒之地,人们的贪欲与人性中恶的一面极度膨胀,在偏见的催化作用下,在这个昏暗的非洲丛林中上演了一出令人不寒而栗的悲剧。因而,黑暗的心象征着未开化的非洲腹地,象征着堕落和迷惘的心灵,也象征着西方文明的堕落。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尽管研究的角度、侧重点可能会不同,但是该小说的确蕴含着挖掘不尽的丰富含义。

二、文本上的象征意义

除了整体的意义十分丰富以外,作者在小说的细节上也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在传统小说中,细节意象一般不承载总体象征意蕴。但在《黑暗的心》中,康拉德描写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了神奇的生命力,承担了与小说主题相一致的深刻的象征内容。首先有颜色和光线方面的象征,小说里有许多关于颜色的描写,其中以作为对比色的黑与白出现得最多,有其独特的象征含义。“格雷夫森特上空的一片黑暗”,“两个女人一个劲儿的打着黑绒线”,“莽莽丛林几乎一片漆黑”等表现了现实生活的沉闷和压抑,但康拉德并没有用与此对应的白色来表达光明,而是作了一种反衬。白人会计“雪白的领口、雪白的裤子和白白的大手”,这副道貌岸然的外表后面却是贪婪和冷漠,是更加黑暗的现实。小说中对光线的描写烘托出很强的象征效果,也映衬着小说要表达的主旨,即“黑暗”。如小说开始,“白昼在一阵安详的宁静和美的辉光中逐渐逝去,落日西沉了。船上的灯光在海港的航道上移动――大片往来奔波的熙熙攘攘的灯火这里的灯光不是指给他们指明航道的灯,而是暗指那个不知名的叙述者“我”对人类和文明前途的忧虑、困惑和迷茫,折射着一种关切。还有小说两处出现的光线――火炬和蜡烛所发出的光均具有象征意义。它们在此不是指的具体物质上的实实在在的灯,为人们照明的灯,而是给灵魂指路的象征性升华,是主张平等、坚持正义、审判罪恶的希望之光。其次还有对人物和场景的静态描写:布鲁塞尔有“又窄又荒凉的街道”,“每分钟都变得更为阴沉”,这里有穿着“黑衣的女看门人”,“她们结的黑绒线好像是用来做一条温暖的遮尸布”;在非洲,马洛看到的是“腐烂的机器”、“生锈的铁轨”;库尔兹的脑袋“秃得让你过目不忘”,“像个象牙球一般,荒野曾经亲切地抚摸过它”。有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库尔兹咧开大嘴,“好像他要吞掉整个天空,整个大地和他面前所有的人”象征着贪婪;他从马洛的汽船上逃回丛林时,“他用手脚爬行”象征着兽性等等。

总之,《黑暗的心》中的象征手法是鲜明而突兀的它对小说主题的反映和深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作品增添了一层亦真亦幻、扑朔迷离的色彩,在朦胧中显现出作者的主观意向。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缺乏文学修养的读者好比聋子,他听不到美神的歌声,因为他不能领会作家所使用的透视方法。所以我们阅读《黑暗的心》时绝不能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而要钻进去、沉下去,否则就难以捕捉、吃透其意义,领略其意蕴。恰如作者借听马洛讲故事的一个水手之口所表明的看法:“一个故事的含义,并不像果仁一样藏在外壳之中,而是在故事本身之外,围在故事的外层,让故事像白热的光所放的辉雾一般显现出它的含意来,那情景倒有点像人们在月夜的微光之下,偶尔看到一种雾蒙蒙的月晕。

参考文献

[1]黄雨石.黑暗的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版),2002

[2]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