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导师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导师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导师制

科研导师制范文1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3大教育模式。导师制由来已久,最先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20世纪,日本的筑波大学、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导师制方面实施得非常成功。建国后,国内高校在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率先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随后我国多所高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分为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和科研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项制度。它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科研导师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主体性,担任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富有责任心。科研导师制的特点有: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具有连续性,必须从一年级起至毕业为止;④导师与学生互动,做到个性化教育]。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模式:一般采取一年级时选择导师(导师公布自己的学术方向,进行双向选择),由一名导师指导3-5位学生。学生参与模式是:一年级参加社团活动;二年级参加导师课题活动;三年级在导师指导下自行申报课题,从事科研工作;四年级从事毕业设计。学生四年学习生活有机连续,保证科研能力有序提高。

2科研导师制度应用

将科研导师制度引入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就是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协作,考察、创造和分享新知识。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自主申请的研究项目。无论学生参与哪种科研创新活动,都要为其配备一个固定的科研导师,以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层次和水平。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科研导师制度的引入,首先要确定科研导师的能力,挑选那些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教师担当指导教师。学校及院系需要制订相应的措施,以激励科研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科研导师的科研水平。比如,对成绩优异的科研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计算相应的科研工作量等。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到毕业,所具备的知识水平不同,因而,科研导师制度的引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每一个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达到企业需求的目标,具体步骤如下:

(1)将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科研指导教师配对,学习内容与科研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一致

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跟随科研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学习,阅读计算机专业相关文献资料,有利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专业氛围学习,也有利于对以后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计算机专业教师将自己的专业背景、学术业绩、带生数量交给院系,同时学生将自己的学业状况、兴趣特长、接受指导的需求也交给院系,由院系统一整理并公开科研导师和学生的情况,在保障双方都掌握知情权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师生之间通过面试环节扩大交流互动,最终通过双向选择机制确定导师与学生的配对关系。这样一种学生-科研导师的关系在整个大学生涯是固定的,学生跟随科研导师从大一进行学习,一直持续到毕业。在大一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培养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科研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学会写简单的综述,熟悉科研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对科研导师所研究的课题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基本熟悉了科研过程,可以迅速进入科研导师的课题组参与研究。

(2)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大二、大三学习阶段完成。一般高校都将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二阶段,将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大三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下一步承担和实施科研课题奠定基础。

(3)全面提高实践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在大三阶段完成。目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竞赛活动和创新基金课题较多,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独立申请创新课题。在课题申请和完成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科研导师的指导,设计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同时,科研导师可以根据自身所研究的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在考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实际能力的前提下,拟定出一些创新性课题,引导学生选题,为毕业设计做准备。科研导师要定期听取学生汇报学习动态和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交流学术思想,认真执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解决。根据研究进展提出新的要求和研究思路,保证学生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协调发展。

(4)通过毕业实习、设计毕业论文,完美展现实践动手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大四阶段。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科研导师确定,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方案,最终完成论文。科研导师除了要严格把握学生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还要针对学生的论文答辩展开训练,使学生具备展示成绩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或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3结语

科研导师制范文2

关键词:双导师;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一 、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艺术设计类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起步相对于纯艺术专业和其他专业来说要晚一些,因其独特的学习方法、就业渠道、就业方式,2006年以前很少有院校专门开设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研究生课程,而毕业生一般对进一步进行硕士学位深造的期望也不是很高,艺术类学生一般更注重就业,加之前些年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渠道先对明确、就业机会也比较宽广,所以一直以来艺术设计类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数量比较少,学生数量也比较小。

但是这种情况在2006年之后开始转变,除了一些老牌的大学招收艺术设计类研究生,一般大学也都普遍的建立了艺术设计类硕士点,开始公开招生。2008年以后,由于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生源量急剧增长,各校开始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种类更加丰富,就业渠道也日趋多样化,而社会对毕业生就业的指标要求变得复杂而苛刻,这使得社会整体对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学历要求越来越紧迫,艺术设计类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开始快速发展,各大院校开始扩大艺术设计类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科研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是由研究生热造成的高生源量所带来的压力,学校在开设或扩大艺术设计类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模时候,很多是“赶着鸭子上架”,行事仓促,结构简单,科研方向不太明确,而学生接受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态度也不够端正,大量学生来源是由于就业所迫或是就业单位的特殊要求而考取艺术设计类研究生,甚至很多人仅仅就是为了混个文凭而已。由加上艺体类的文化课分数线比较低等原因,非本专业本科毕业生考取艺术类专业的现象也非常普遍。

二、艺术设计类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类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一直是我国当今艺术设计类课程的重中之重。在本科和高职学习中,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创意思维和技术操作的配合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说要少一些。这样做保证了本科和高职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当然,理论上讲,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要比本科院校更偏重一些,这里不做重点阐释。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学习中更高一个阶段,即研究生培养在当今我国艺术类教育中的一些模式,尤这些模式引起的一些问题,并为其寻找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艺术设计类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应与本科和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区分开来,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的诸多原因,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与本科和职业教育同质化比较严重,硕士科研型特色并没有明显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很多学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在科研方面指向性不强,还停留在职业基础技能方面的培养上。

2、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不严谨,没有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行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没有理论依据,或者没有理论研究氛围的基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方向成为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

3、学生成份相对复杂,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科研方面的热情不够高涨,或是由于本研学科转换等问题造成对专业方向研究的迷茫,学生工作热情不足。

4、教师结构与本科同质化,授课内容也与本科或职业教育类似,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甚至出现很多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师授课方面的混乱、投机现象。

5、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增多,教师单位授课人数激增,影响教学质量。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现象造成了艺术设计硕士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下降,对研究生就业和上上岗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并成为一种尴尬的局面:就业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提高竞争力,但研究生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就业仍旧困难。

三、“双导师”制的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法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本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创新、改革、调整。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推行的“双导师制”,这种制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根据教育部教发[2009]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紧缺型人才。经研究决定,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5万名。”2009年,全国增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已经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基本认可。“双导师制”可以使研究生将高校的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

“双导师制”在艺术设计专业方面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个世纪初艺术设计类院校鼻祖――德国包豪斯创立之初已经在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了,而我国的设计院校过于强调设计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在科研和理论方面的导师制度一直是名不副实所以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方面“双导师制”势在必行,因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线工作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除了在校进行校内导师指导科研工作以外,还要得到以成功企业和一线知名设计师组成的校外导师的指导来将科研内容在市场的熔炉中锻打检验。但是值得深思的是,社会企业与教育院校之间相互认可度不高成为“双导师制”的一大问题,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与理论的冲突。企业和一线设计师对于理论研究一般缺乏兴趣,甚至嗤之以鼻,这就造成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这一套非经营式的体制格格不入。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是科研,以非营利性科研项目内容,理论上寻求形而上的总结、提炼和升华。纯粹的一味做商业项目活动并不能与研究生科研与教育并重的理念和出发点完全契合,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辅助作用或一种例证意义。

2、粗放合作与细化培养的冲突。这几年由于国家教委对产学结合的大力推进和政策扶植,是的各大院校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更加深入,收获是明显的,成绩也是突出的,一般院校基本上都形成了一整套的“产、学、研”培养结构,与社会和企业的兼容性也大大的提高了。但是,问题也是突出,一方面“产、学、研”培养结构已经搭建形成,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大的框架已经有了,单内容简单,教育细节上不够饱满。这在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表现的比较突出,也是因为起步晚,艺术类教育工作者整体科研和理论水平相比之下不是很高,这就造成了艺术设计类研究生在接受与企业合作式的办学模式时,更多的导向完成企业商业项目或者完成导师个人的商业和科研项目,研究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个人的学术研究趋于停滞或者敷衍。而另一方面,也正因为这种不够规范的粗放模式和企业对于教育行业的错误认识,造成了对生源的导向性录取出现问题,比如非专业人士的浑水摸鱼、没有科研能力但工作能力很强的人加入研究生队伍、在校研究生对“研究”持否定态度或游戏态度等等。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双导师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国家教委应该更好的协调和整合“双导师制”在各大院校中的合理配置,“产、学、研”培养结构已经构架完毕,下面应该是关注教育细节的时候,应该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改变“企业为至尊”的偏执理念,企业和教育应该在市场环境中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科研价值的寻求应该略高与市场价值的索取,才是教育的本质。

2、对硕士研究生个人要给与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应该将一部分政策或基金的投放目标转为研究生本身,适当降低对于“双导师制”制度中对于企业和校内导师过高的政策和资金投入,涤除功利性、盈利性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过高比例的成份,给予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主体,硕士研究生本人一定的发展和科研空间。

3、学校与企业应该互相谅解、互相补充,改变多年以来格格不入的合作状态,企业和一线设计师参与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业必须以科研和教育为中心,实利性观念应该被改变,应该先自我培养一种科研和理论方面的追求,或起码能形成一种期望。校方对于全日制研究生录取应该把好关,应该从专业角度上来考虑择优录取,放弃那种功利性目的的招生怪癖行为,在所报考的研究生对口专业基础上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对于跨专业考生的招收应该是尽量避免的,并在平常的科研和学习过程中给予研究生足够的科研学习空间,并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资格认定,在科研项目中起码给予基本的名份。

参考文献:

[1]《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赵中建、顾建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2]《大学学习学》李明,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世界教育危机》库姆斯著,赵宝恒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新编教育学教程》叶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期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52WT1222)

作者简介:

韩久海(1982.9-),男,天津人,天津城市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科研导师制范文3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学生工作;素质教育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直到今天仍是牛津、剑桥及许多西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而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高等学校组织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科技学院从2001年起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这种学生管理和教育的新方法,在全院学生中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这一制度的贯彻对于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已经起到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本科生导师的定位

1.帮助学生系统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导师在大学学习生活的每一阶段都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指导。新生进校之初,要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由中学向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指出四年大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导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筹划未来人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在专业学习上进行指导

导师制的核心是改传统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改变过去抑制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个性和能力都不能充分发挥的弊端。在导师制下,学生选择理想的导师和感兴趣的学习方向,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导师拟定课题或者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课题由导师指导,使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认真组织学生课余活动

认真组织课余活动,这一教学环节的充分运用将从各方面开发学生的潜力,为社会发现和推荐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效益。例如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有组织地定期活动。

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1.创设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新型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专业和品德进行具体指导,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科研实践、课程论文、社会调查等必修课的学习任务。

2.让学生个体和潜能得到发展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对以往本科生教学的改革,强调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学生选择了导师和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参与课题研究,了解学科前沿,强化和深化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此外,本科生还有机会与研究生、博士生一起进行科研活动,从而创建了教与学、学与学互动的“交叉往复”的教学新环境。

3.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质和教育能力素质。导师要对本专业进行系统的学习研究,能站在本专业的发展前沿。此外,导师还要知道“如何指导”。所以,导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素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对导师的敬佩心理强化,又会促进教学工作。

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导师的责权关系不明确

学校必须对导师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权利等做出非常清晰的界定,同时应规定每届指导多少学生的人数,导师因所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或是因为教学、科研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很难对每位学生具体指导。我校导师的指导数量是每届6~10名学生。

2.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缺乏对导师的动态管理和中期考评,没有及时恰当的考核和评定。导师制工作的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导师的工作实际,激励导师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工作。

3.没有处理好导师制与现行的辅导员体制的关系

实行导师制是对辅导员制的一种补充和深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辅导员主要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的是具体指导,结合学生个体实际进行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已经在我院以及其他高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要在理论经验总结与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推进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导师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

科研导师制范文4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开放性实验室;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73-02

一、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高校开放实验室被证明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所谓开放实验室,就是将实验室为实验教学、实验技术研究、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必要条件,部分或全部向实验者(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教师、技术人员等)有目的开放,涉及实验时间、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实验资料、实验指导人员、实验经费等要素。在不同的高校和不同实践阶段条件下,已有开放实验室的模式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向实验室所承担的实验课题或课程开放;二是向学生、教师及技术人员开放,为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基地[1~2]。作为一个由师范为主体升格建设的学院,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教学比重较大的学科在进行改革的时候,必然得兼顾师范和创新研究两个方面。加之,科研投入和项目相对较少的实际情况,开放式实验室建设的组织模式不能照搬一些走在前面的先进高校的经验,需要依据自身特点进行探索和实践。下面就我们在化学化工专业进行的本科生导师制与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相关探讨。

本科生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直接辅导、引导和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互动式教育教学制度,是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十余年来积极推动的一项大学教育改革。从指导内容看比较宽泛,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学术)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全员导师制、优秀学生导师制、宿舍导师制等。这种宽泛性也导致在推广中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定位模糊、师资力量不足、运行机制缺失等。笔者认为,运行机制缺失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往往缺乏一个能共同推动师生互动的平台[3~5]。而开放式实验室建设能有效地通过科研教学任务和兴趣把师生紧密聚拢在同一个具体主题上,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了一个学习创新的平台。

二、组织框架的建立

本科生导师制与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相结合,首先要解决组织模式的问题,我们以工业分析实验改革为例,汇报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实践。

1.导师为主导。导师是导师制里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开放性实验室建设领域,导师应该具有较深厚的科研积累,能够与实验室老师协同制定合适的科研和实验项目。我们主要以有科研项目和近年来新进的有硕士和博士研究履历的老师为主要动员目标,获得了很多老师的支持。首先,我们协商确定实验项目。对有项目的老师,我们保留项目的全部内容,在编制新的讲义和实验内容上再明确一下各步操作单元的单独教学意义和教法意义。对尚无科研项目的硕士和博士研究履历的老师,我们请他们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曾经进行过的实验编制新的讲义和实验内容。

2.学生为主体。学生作为组织模式的主体,由学生按兴趣选择一个或时间不冲突的两个导师团队。在保证实验项目能顺利完成的学生人数后,项目团队可以适度多配置数个学生,对学生在各个实验单元里的主次任务进行明确。学生报名踊跃,比如,初试的应用化学两个班学生全部安排给9个项目团队。

3.实验室老师协调。报请系领导批准,实验室老师负责合理整合安排仪器设备及相关费用,协调师生之间的时间安排。在合理整合安排仪器设备及相关费用方面,我们要以“公私分明”为原则。对原有项目的老师的经费和设备不干涉使用、不占用,实验室把教学实验相关费用按人头带入各团队,用于耗材支出。其他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玻璃仪器按实验协调调用。实验室老师还要及时与各实验团队联系沟通,对实验室大型设备的状态做到即时了解,耗材储备补充合理及时,以保障团队仪器交接后立即能进行下面实验。

协调师生之间的时间安排方面,除了学生老师病、事假之类的调配外,我们还要在老师抽不出空的时候主动替代一些实验准备和预习检查工作,时刻做好协调补足工作。

三、开放式的实验教学

科研导师制范文5

[关键词]内涵;必要性;可行性;策略

在我国,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模式。美国和日本的本科生教育几乎都实施各种形式的导师制。国内部分高校,如浙江大学等在一些本科专业试行了导师制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由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与研究生不同,本科生的导师负责制内涵与研究生导师制有很多不同。

1.本科生导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的指引者

本科生对于独立处理生活、学业等方面问题的经验相对有所欠缺,对于新环境下的新问题有时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引对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科生的导师制更强调导师与学生思想的沟通,做到既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又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帮助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本科生导师需侧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加,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觉得很不适应。教师应在学生入校后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给予及时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自己优势特长、专业发展方向相吻合的知识构架,不断拓展知识宽度与广度,逐渐培养其专业素养。

3.本科生导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兴趣

通过进行与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匹配的科研训练,逐渐培养他们缜密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在与导师切磋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理念,这些都将为其今后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本科阶段科学理想和科学信念的树立比取得科研成果更为重要。

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实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体育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和教育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各级体育科学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健康教育管理等机构从事人体机能监控、运动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体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导师制可以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优势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是对传统班建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符合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为学习体育学、生物科学和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运动风险评估、运动伤病的预防与处理等运动科学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人体机能监控、医务监督、运动营养指导的基本能力。通过导师制培养方式,可以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得到更多的科研实践训练,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3.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

将导师制培养模式引入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之中,有利于培养出真正被社会需求和认可的精品人才,反过来精尖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又成为助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积极良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打造精品专业,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健康发展,起到助推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1.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生师比例小

各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较小。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现共有学生45名,专业师资队伍共计19人。合理的师生比例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创造了前提条件。

2.进行科研训练的硬件条件相对完善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相对完善的硬件资源可以满足本科生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所需条件。全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均下设有基础和专业教研室、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和康复医院等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使导师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和专业课学习硬件条件得以保障。

3.师资力量有保障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师资由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康复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组成,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为导师制下培养医体结合型人才给予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

1.制定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导师制的保障。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要建立导师制实施的具体文件条例,明晰导师制实施的意义、目的、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考核指标、监督评价和奖桶旆ǖ取

2.完善导师遴选和师生互选方案

优秀的老师对学生一生的积极影响往往是重大深远的。导师遴选应按照自身修养高、责任意识强、工作热情高、专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等方面要求进行遴选。导师产生后需制定详细方案进行师生互选。

3.精心组织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开展

第一,指导本科生专业课学习。本科阶段是形成专业知识架构的重要基础阶段。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课业学习。导师要帮助学生设计好学业课程结构,培养学习兴趣,督促学生打牢课业基础,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等。

第二,要求本科生进行跟教助教。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要求学生融入导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如协助老师准备教具、审核学生实验报告数据、准备实验器材等。参与导师日常教学工作不仅能使学生熟悉教学工作流程,增长才干,还能在工作中切身体会教师的责任与意义,并能从导师严谨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和学习导师的工作热情及敬业精神,对其今后选择职业发展方向也有一定帮助。

第三,引导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医体结合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本科生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研究生的科研项目、申报校级和省级学生创新科研课题、毕业论文选题等方式,能使他们接触到科研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在与研究生搭建共同研究平台的过程中,除起到科研培训作用外,还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定期进行效果检查

第一,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汇报。学生定期针对课业学习、科研进展和实践活动情况向导师进行汇报。导师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了解学生对人生与社会、对困难与挫折、对成绩与荣誉的理解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定期进行导师指导工作汇报。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要求导师定期指导工作进展,并进行成果汇报。本科生导师制下,教师的职责、任务与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有很大不同。教师要对实施导师制的意义有充分认识,要加强责任意识。学校需要对导师制下相关工作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

在生师适配关系合理、科研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相对完备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个体指导,最大程度地关注学生个性,使他们的优势特长得到最大发挥,有利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生医体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对传统班建制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建议将本科生导师制纳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方千华,黄汉升.从培养方案探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2]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01).

[3]高林.应用型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孙思哲,李俊辉.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5,(01).

[5]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6]于振峰.2l世纪初期中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03).

科研导师制范文6

关键词: 非硕士点;本科生;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41-01

0引言

导师制是学生培养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它最早起源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当新生被录取后到学院报到时,学院当局就给一组新生指定一位导师,由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格修养,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们如何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期间每周必须到导师那里去至少一次,每次半小时以上[1]。事实证明,这一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在人才培养中效果颇佳,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都逐步采用导师制。

在我们国家,导师制特指的是大学生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对研究生的个别指导和学术指导。当然,我们国家的部分重点大学在本科生的培养中也采用了导师制,但多数高校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并没有采用导师制,或者仅仅都是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还有一些没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学校的主体就是本科生,在实践了辅导员制、班主任制以及学分制的各种情况,也开始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地指导培养学生的方式——新生入学导师制。

目前我国一些研究者也从理论上就大学本科实行导师制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与研究。例如:金佩华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2]论文,王建武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3]文章,认为导师制在部分高校的应用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为学生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成才环境。

以上所述文章,都从不同角度或层面上对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予以理论上的论证,虽然不够全面系统,但是也能给人以启发与指导,尤其对于那些只有本科生而无硕士点的高校启发与思考更大,因为此类学校既无硕士导师制经验可以参考,又急需根据校情、现状,探索出一套新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1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且新入学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而目前高校的本科生管理现状是,一个年级只有一个辅导员(或一个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在毕业设计时候才有“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在生活上,这些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部分学生不能从高中教师的“追着屁股学习”一下子转换到“感觉无人管理”的状态,部分学生不能从高中教师眼中的“尖子生”转换到“班级普通生”的角色,还有部分学生不能从原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环境一下子转换到“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做”的情况,再加之入学时的“高强度”军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月圆之夜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落差特别大,他们不能独自解决诸多问题,也不敢向不熟悉的同学教师倾诉,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校园新问题。

虽然在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就为每个班配备了一位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思想教育等方面。但是对于有30个学生的班级来说,班主任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一方面还要负责学生干部的选拔,贫困生认定,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等事情,另一方面还要做到“三查、二会、一谈心”(三查:每两周检查学生早操一次,检查学生上课情况一次,深入学生宿舍一次。二会:每月召开一次班会和一次团支部组织生活会。一谈心:每学期必须与每一位学生有准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一次谈话)确实不容易。从表面看,班主任制度能够有效解决辅导员制度下的一些问题,但是严格执行班主任制度却给班主任带来新的问题,而对于非班主任来说,又将产生学校资源的浪费问题以及教师教学的公平评价问题。

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以及化解当前教育模式下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是每一所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现状,以及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国内高等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因为在非硕士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思想引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成材向导、职业指导等;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呈现了教师更是学生的“知心大朋友”的景象;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而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的过程中,提高了指导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形成主动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

2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思路

研究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它是目前学分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有的班主任制、辅导员制等所呈现出新问题的另一解决思路,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缓解刚入学新生的各种不适应现象,解决学生的心灵问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障。从另一方面来说,研究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它能够改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朋友式”的沟通过少,只重视技术讲授而忽略人格培养的弊端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和学生的素质,促进教学科研和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检索、实地调研、考察学习等途经,开展宏观理论研究,立足非硕士点高校本科生目前出现的诸多的问题以及本科导师制的实践经验,紧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探索研究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我校设计建设合适的多维大学生管理培养平台,引导学生少走弯路,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创新能力,最大可能地扩大受益面,使高校本科的每一位新同学都能受惠,促进学生素质的多方面发展,形成学校、教师和学生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胡守华.高校本科制导师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5.

上一篇自己的路

下一篇黑道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