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物理学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著名的物理学家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1

1、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3、哥白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4、牛顿: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2

1.1970年:奇性定理

霍金70年代研究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他发现在很一般的条件下,空间和时间一定存在奇点,时空似乎被无限弯曲。不过当时还不清楚奇点是否真实存在。伦敦伯克贝克学院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证实,奇点确实会在黑洞中形成。后来,彭罗斯和霍金将同样的想法应用到整个宇宙中,并表明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我们在遥远过去的奇点,这就是宇宙大爆炸。霍金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2.1971-1972年:黑洞定理

黑洞有自己的一套定理,反映我们更熟悉的热力学定理。霍金提出第二定理,其中规定,黑洞的总表面面积永远不会变小,至少在目前的古典物理学方面。又称霍金的黑洞面积定理,这为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谜题。该定理暗示黑洞是热的,否定了古典物理学所认为的黑洞不辐射热量的说法。霍金还证明了黑洞“无毛”定理:无论什么样的黑洞,其最终性质仅由三个物理量(质量、角动量、电荷)惟一确定。即当黑洞形成之后,只剩下这三个不能变为电磁辐射的守恒量,其他一切信息(“毛发”)都丧失了,黑洞几乎没有形成它的物质所具有的任何复杂性质,对前身物质的形状或成分都没有记忆。

3.1974-1975年:黑洞如何消失

物理学家曾经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逃脱黑洞。霍金根据量子理论认为,黑洞应该能够放出热量,并最终消失。这个过程对于正常的黑洞来说是缓慢的。与太阳同等质量的黑洞将花费更长的时间蒸发。但质量较小的黑洞蒸发得更快,它们在临近生命的末期将以惊人的速度释放热量。在最后的十分之一秒,黑洞可能爆发与一百万个百万吨级的氢弹爆炸相同的能量。

4.1982年:星系如何出现

宇宙学一个流行的理论认为,宇宙大爆炸后不久经历了一个快速通胀期。霍金是其中一位首次证明量子如何涨落的科学家。量子涨落,即物质分布的微小变化,在快速通胀期可能会加速宇宙中星系的传播。开始有一些微小差别的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成长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结构。

5.1983年:宇宙波函数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3

一、物理教师要指导学生欣赏物理学之美

物理学之所以吸引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最聪明的头脑,是因为物理学本身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物理学的严谨之美、简洁之美;物理学的形式之美、内涵之美;物理学的创造之美、发明之美;物理学的精确之美、模糊之美。物理学无处不闪耀着艺术的美丽光芒,无不吸引着无数的科学家为之奋斗不息。虽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投身物理学研究,但欣赏物理学之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洗礼,其最低限度也能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

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此简洁的形式,却描述了如此纷繁复杂的天体运动,这是物理学简洁之美的完美展现;而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等二次方反比定律,虽然描述的对象千差万别,但却遵守同样的规律,这是物理学的形式之美的典型表现;经典物理学展示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确之美,人造地球卫星和智能机器人的每一个精细动作无不力证了这一切;而量子物理学却有着科学领域中罕有的模糊之美它使物理学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有志者去探索去奋斗。虽然初中物理中并不真正接触量子物理学,但在学习玻尔模型时也可以稍作介绍,就算纯粹起欣赏物理学之美的作用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物理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与艺术有相通的地方。艺术也要遵循科学规律,科学中也无处不闪现着艺术的光芒。很多物理学家都对艺术有着广泛的爱好,甚至很多科学家就是艺术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的物理学家就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造诣。可见,艺术和科学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进行物理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二、用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激励学生

物理学曾经并正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物理学的骄傲,这是物理学前进的动力。人类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都与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即以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电气化革命,是以经典电磁学的建立为基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电子信息技术革命,是以晶体管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基础。物理学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也是推动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动力。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中,也有很多相关物理知识曾经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有些相关物理知识正在并将要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如正在研究的超导技术、磁悬浮列车等具有极为诱人的发展前景,又如核聚变技术很可能是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这无不激起青年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热情,对物理情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用物理学家传奇的经历、伟大的人格鼓舞学生

榜样和偶像的作用是元可估量的。当今社会却正是缺少榜样和偶像的年代。也许学生们也有偶像,但他们的偶像无非是影视明星或体育明星,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同时这也正反映了我们教育的失败。我们应该完全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伟大的科学偶像占据部分学生心灵的至高点。一旦如此,学习科学、学习物理就有了强大的内动力。

比如大科学家法拉第,从一个报童、订书学徒成长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其传奇的经历、伟大的人格是对学生进行物理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又如以废寝忘食的工作作风著称的安培,他的“在马车后背演算”、“拿鹅卵石当怀表”的小故事是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物理的好例子;而爱因斯坦和玻尔当年的那场著名的论战是进行学术争论的经典战例。在物理课堂上多讲讲这些大物理学家的传奇经历、奇闻轶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而且,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这些大科学家的伟大形象,这正是物理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物理学家成为学生的偶像,学习物理就会有了无穷无尽的动力,这种动力比任何的思想工作都来得强劲有力。

四、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习和物理研究的成就感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4

1、《摆钟论》是荷兰物理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的著作,这本书讲述的是他关于摆的研究,还详细的介绍了关于摆钟的各种工艺,分析了钟摆的摆动过程及特性,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关于“离心力”的基本命题。

2、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出生于16世纪的荷兰,是世界上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在近代自然科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自幼聪慧过人,最开始研究数学,关注面积和体积相关的问题,后来有开始研究代数、抛物线和概率方面的问题,并发表了一些列的作品。

3、在1650年的时候,他完成了流体静力学的相关书稿,1652年后开始学习几何光学,1655后,还制作出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发现了土星的卫星和土星的光环。1656年之后,他更是发明了摆钟,将摆钟运用于计时器之中,使人类进入了新的计时时代。

(来源:文章屋网 )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5

“现在看韩剧门槛好高,不懂点天文物理都看不懂!”一句网友的吐槽,逼得多少“星星粉”翻书上网,恶补起了科学知识。

虫洞是最佳的“抄近路工具”

虫洞的概念,最初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来的。爱因斯坦认为,我们人类所生活的宇宙,不是平直的,而是弯曲的。假设宇宙的形状是图中这幅“尊容”,如果我们要从地球到比邻星去,从宇宙内部走,要经历ABC的线路。可要是我们能在宇宙的两个地点之间开一个洞,那就省事多了!这个洞就是虫洞。

更直观地说,假设我们就是苹果上蠕动的一只肥肥的虫子,我们想到苹果的另一面去,一种方法是沿着苹果的表面慢慢爬,真的有点绕远啊!另一种方法就是学习“崂山道士”――不是穿墙而过,是穿“果”而过――在饱满的果肉中间“咔咔咔咔”用嘴咬出一条通道来。显然,后一种方法会更快更爽!这就是虫洞。

都教授,你的虫洞是洛伦兹虫洞吗?

前面那些都是假设,想的是挺好,可真的有虫洞存在吗?

这个问题必须由物理学家们来回答。而物理学家们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首先,假设虫洞存在;然后,研究虫洞可能存在的方式以及对周围宇宙空间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观察是否存在这种影响。

经过物理学家们的仔细研究,发现可能存在两种类型的虫洞――洛伦兹虫洞和欧几里得虫洞。

洛伦兹虫洞就是《来自星星的你》中的虫洞。这种虫洞可以稳定、长期地存在,飞船可以通过它来往于我们宇宙中的任意两点,也可以通过它飞到其他的宇宙去,然后再飞回来。要真找到洛伦兹虫洞,穿越不再是梦想,通过洛伦兹虫洞,我们可以突然出现在武王伐纣时牧野之战的战场上,也可以回到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不过要是不幸掉在火烧赤壁的战船上,那你就惨了!

欧几里得虫洞是一种可以瞬间产生、又瞬间消失的虫洞。我们可以瞬间通过欧几里得虫

洞到达宇宙的其他地方,而不需要时间,简直就是“来无影去无踪”!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联通南京和纽约的欧几里得虫洞,瞬间把你移送到了五角大楼上,然后这个虫洞又马上消失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肯定会因此手忙脚乱……不过,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认为,这种虫洞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是它非常小,比分子甚至原子还小,而且处在不断产生和消失的过程中。是不是有种一场空欢喜的感觉?这样小的“迷你”虫洞,就算有的话,也没什么用啊。

当然,无论是洛伦兹虫洞,还是欧几里得虫洞,目前都还停留在纸面上,也就是说,是理论计算中存在,并没有真正观察到它们的存在。

虫洞半径达到1光年才能让人安全穿越

停!让一切随心所欲的畅想和无中生有的幻想,统统停下来!让严谨的科学登场发言!

自从虫洞的理论诞生以来,利用虫洞穿越时空的文学、影视作品就不断产生,天花乱坠,浪漫无边,可那都是畅想梦想加幻想。从科学上说,我们真的能通过虫洞吗?

理论研究表明,在虫洞的出入口处,引力的变化会十分巨大。当我们乘坐飞船进入虫洞的时候,由于引力场的巨大变化,飞船头部和飞船尾部受到的引力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称这个引力的差为潮汐力。

当我们站在地球表面的时候,我们的头和脚所受到的地球给我们的引力也是不一样的,也有潮汐力的存在。只不过这个潮汐力很小,就一般成年人来说,这个潮汐力也就三滴水那么重,小得我们毫无感觉。

而在虫洞的入口处,这个潮汐力就很大了,大到了足以撕碎一切物体!再坚固的宇宙飞船,到了这个地方,都不是碎屑和碎片,而是撕碎成一个个的基本粒子――彻彻底底,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也就是说,如果都教授真的想要通过虫洞来到地球,那还没进入虫洞,他就被撕碎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躲开这么巨大的潮汐力呢?

著名的物理学家范文6

异常的数据

最近,一个匈牙利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目的原本是寻找与暗物质相关的粒子。实验中,他们用一束强烈的质子束去轰击了薄薄的锂-7靶。在这过程中,锂-7会变为普通的铍-8,并同时放出正负电子对。但他们发现,观测到的电子对比理论预期要多。这个反常无法用传统的标准模型理论来解释。

不过,他们认为,如果存在一种新粒子,就可以解释实验数据。这个新粒子的能量约为1700万电子伏特,质量大致为电子质量的32.7倍,或质子质量的2%。由于这个新粒子比近几十年来所发现粒子的能量要低,因此,按理说物理学家本应该早已发现它。但是,现在才找到这个粒子,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2016年1月,他们的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了。虽然《物理评论快报》是世界上最具声望的物理学期刊,但是他们的论文并没得到多少关注,直到一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注意到了它。他们也认为,其结果似乎真的不能用标准模型来解释。

新的理论框架

为了解释匈牙利的数据,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

当前,传统的物理学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力,而他们的新理论包含了一种新的基本力,即所谓的“第五种力”。

是否真的存在第五种力,已经讨论了几十年了,物理学家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另一方面,自然界的确存在一些不能用传统物理理论来解释的事物,比如说暗物质。

暗物质通常被认为是由一种单一稳定的、有质量的粒子构成的。物理学家还认为,除了引力以外,暗物质不与其他已知的力产生作用。也许,暗物质可能与某种未知的力产生相互作用,而普通物质却感受不到这种未知的力?

现在,有关这种未知的力的理论提出了很多。许多理论都假设了宇宙中存在一种暗光子,会与携带“暗电荷”的暗物质粒子发生作用。暗光子与光子类似,而光子会与携带电荷的普通粒子发生作用,其作用就是电磁力。不过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不同:光子的质量为零,但许多理论认为,暗光子是有质量的,它可以衰变为正负电子对。

匈牙利研究小组做实验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上面这个与暗物质相关的粒子。那么,他们真的找到了暗光子?

但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认为,找到的新粒子不是暗光子,而是一种“疏质子”(protophobic)粒子,因为这可以更好地解释匈牙利的数据。疏质子英文的字面意思“害怕质子”,指的是它很少或从不与质子发生作用,但可以与中子发生作用。

这种新粒子不带电荷,可衰变为正负电子对。而且,它可以体验到一种未知的力,即第五种力,其作用范围约为12飞米,大致相当于质子大小的12倍。

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表示,除了可解释匈牙利的结果,这种粒子似乎还可以解释其他实验里的一些反常数据。

是真是假?

这可能是真的吗?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欧文分校的研究小组提出的理论有点过于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