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中学音乐;流行音乐;乐理知识;创新教育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唱歌,每次走进教室学生们都会热情地鼓掌欢迎。可是当教师把音乐书翻开开始上课本里内容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学生又没兴趣了。几乎是每节课都有胆大的学生提出要求:“老师,可不可以教我们流行歌曲呢?”为什么课本中经过专家筛选有着深刻意义的歌曲比不过学生心目中的流行歌曲?许多学生说:“我们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音乐课太枯燥了。读了三年初中,我们学的都是老歌,每一首歌曲老师都要有板有眼地先讲一大堆历史、政治背景,再唱谱、练习节奏。好像在上政治课,特别是欣赏课,按理说,欣赏课是让我们通过欣赏得到美的享受,但欣赏的重点却放在了创作背景中,什么时代呀、国际国内的革命环境呀,这简直就是一堂历史课,而真正让我们喜欢的,适合我们现在生活环境的歌曲却一首也没有。”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乐理知识点多,整体内容与现在所处的时代特征相差很大。

一、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各种视听产品层出不穷。现在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个MP4,能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扬长避短,灵活教学。

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投其所好地加入一些适合中学生学唱的通俗歌曲,如郑智化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黄征的《奔跑》、杨培安的《我相信》、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歌曲。还可以安排一次小小的文艺汇演,教过的、没教过的都可以唱。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外都学过其他的器乐,还有不少学习舞蹈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来表演。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能给别的同学带来更多的见识。

二、优化乐理知识教学

在初中音乐课中,学生们最不喜欢学的就是乐理了。有些乐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于是,我在教学五线谱时尝试着把英语带入其中,把四个间的音名连起来就是英语里的Face,然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再来组合,看看还能组合成什么单词。这节课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原来五线谱课这么有意思。我还在课堂上渗透游戏,如课中的识谱练习,如果只是把乐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练习的过程就会非常的枯燥。因此,笔者设计了音阶楼梯学唱谱的时候就搬出来,高音就站在高处,低音就站在低处,这样更形象的体现了高音和低音特点,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音乐课上的主角,及时了解学生的喜好,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兴趣导入上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成为音乐课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比如,在节奏练习时可以加入了指挥的元素,先教学生4/4、4/3、4/4的指挥是怎么打的,然后上来几个学生,请他们自己来指挥班上的同学来唱节奏,看看谁指挥的时候大家唱得最好、最整齐。然后再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分到不同的节奏,每个组的前面都有一个指挥,在同一时间一起打拍子,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好听的节奏,学生们都很兴奋,到最后选出最棒的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整个过程,由于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兴趣被调动,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节奏练习。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2

1964年诞生的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们音乐老师再熟悉不过的音乐作品。对于中国人来说,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一部芭蕾舞剧的意义,其中的歌曲《红色娘子军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末掀起的“普及样板戏”的热潮中广为流传。

选择这个内容是为了上一节公开课,几乎翻遍了网上所有的教案和参考资料,发现上面的教学内容无非就是关于《红色娘子军连歌》的学唱,《女战士与炊事班长舞》和《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音乐欣赏。我不禁反思:单单这么几首曲子的欣赏,我们的学生就真正了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了吗?真正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了吗?也就在那一刻,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现,我要上一堂与众不同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要让我们学生真正了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构课的过程是痛苦的,面对着一大堆的教案,翻阅着一页页的教参,欣赏着整一部的舞剧,聆听着一首首的乐曲,千头万绪,让我无从下手,找不到出口,我要怎么教?我要教什么?经过两天的痛苦思考和与办公室同事的讨论,我想到了《红色娘子军》是中国的芭蕾舞剧,那么我何不从中国入手,探寻它的中国魅力呢?接下来在对舞剧的概念解释中,我又犯愁了,教参中的解释是:舞剧又叫芭蕾。正确吗?经过一番求证和查找资料,为了避免原则性的错误,更贴近于《红色娘子军》的本身,最后我把课题正式确定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有了这样一个课题,此后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题材、舞台布景、服装化妆、音乐、舞蹈这五个方面让学生体会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知道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题材是以中国的革命历史作为创作依托的。通过《娘子军操练舞》等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欣赏,让学生了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舞台布景、服装化妆、道具、舞蹈上的中国魅力。接着通过《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欣赏让学生在体会音乐与舞蹈的关系的同时,分析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音乐方面的中国魅力。丰富的音响资料,视频中舞蹈演员高超的芭蕾技巧,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在惊叹的同时,快乐地感受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

教学反思

初中学生的审美情感虽然略显稚嫩,但已经显露了追求美的倪端,这正是需要扶持和引导的地方。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在获得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也让一种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是教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每一位老师都会根据一定的目标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找准教学“切入点”在教学设计时是尤为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总的设计思路或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安排。同时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到教师的教法,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法;既要考虑教师的知识水平,也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要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激发创造性思维等等。

一、找准教学切入点

教学中的“切入点”犹如化妆师化妆时关键的一笔,犹如美术家构图时的最佳角度。找不准它,我们的教学将无法深入到作品的内部,无法进入学生的心灵。找准教学切入点,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教学切入点尽可能地要小,具有针对性。刚刚开始确定《红色娘子军》作为教学内容的时候,是介绍舞剧概念还是介绍芭蕾舞剧,使我一下子犯难了。最后选择介绍芭蕾舞剧这个概念,最终的原因是缩小知识点,使概念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具有针对性。

2.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要直指作品最具特色的方面。作为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1964年演到今天,创下了近3000场久演不衰的艺术神话,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的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因此,我以“感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为整堂课的切入点,结合芭蕾舞剧的概念,抓住舞蹈、音乐这两大要素展开教学,师生共同探究、体验作品的“洋为中用”之美。

整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序幕加六幕组成,为了突出中国特色,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选取了《娘子军操练舞》《黎族少女舞》《赤卫队员五寸刀舞》《女战士与炊事班长舞》《相亲慰问》《红色娘子军连歌》这几首具有中国特的舞蹈和音乐。在整个教学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安排上,我时刻围绕着让学生感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这个切入点,由听故事――看舞蹈中的道具、服装、舞台布景――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聆听舞蹈中的音乐――演唱主题曲,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同时每个环节之间又有着相互的联系,如: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这个环节中,在让学生欣赏舞蹈的同时,我还请学生关注舞蹈中的音乐,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在舞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压抑恐怖的黎族少女音乐,活泼欢快的女战士音乐,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下一个环节关于舞剧的音乐的聆听和体验。

我力求通过挖掘舞剧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舞蹈、音乐要素,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

二、充分把握教学内容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一桶水”这句话曾在教育界流行一时,在新课程标准下,这句话又有了新的理解: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随时“添水”“换水”,及时地对自己的一桶水更换更有营养价值的“优质矿泉水”和“活水”。

我习惯在备课、上课、课后问自己为什么?从而促使自己多找资料、多看书,尽量避免原则性的、专业上的错误,解决模棱两可的知识点。同时多提问、多思考,可以促使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添水”“换水”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学的细节上。如为了让学生知道《娘子军操练舞》的舞台背景是具有海南地域风情的,我特地去网上查找了木棉树以及它在海南人心中的地位;《黎族少女舞》欣赏时,我找了黎族的相关资料。细节决定成败,于细微处做文章,才能使我们充分地把握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更加严谨、完美,让学生信服。

三、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视频欣赏,感受魅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本节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精心选择的一个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蹈,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眼球,震撼着学生的视听。

2.对比感知,体会魅力。对比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对比欣赏的方法,可以随时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突出知识的特点。为了突出音乐在芭蕾舞剧中的作用,我两次运用了对比的教学手段:第一次,通过舞蹈《黎族少女舞》和《女战士与炊事班长舞》的对比欣赏,使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音乐能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由探究舞蹈的中国魅力过渡到了探究音乐的中国魅力这个环节。第二次,通过有声和无声两个版本的《乡亲慰问》舞蹈欣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与舞蹈的关系,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一次次的对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3.动静结合,提高魅力。“动”和“静”的巧妙结合,会使课堂产生错落有致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和思考,又要让他们热烈地讨论和积极地参与表现,使他们在思考和讨论中掌握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深刻感悟和体会。如《红色娘子军连歌》的学唱环节的安排,在演唱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音乐的中国魅力,同时学生用歌声表达的是他们对于艺术家们创造出这样一部芭蕾精品的骄傲和自豪。最后通过讨论,总结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中国魅力,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回顾和升华。

每一首作品,都有一个清晰的构思之路,是智慧的结晶。每一个音符,都历经长期的酝酿,耐人寻味。只要我们细心揣摩,总会巧妙地摸索出一条通向音乐深处的最佳途径。不同类型的作品,用不同的切入方式,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因音乐而宜,因教师而宜,因学生而宜,定会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色彩纷呈。

学生感受:

807班,罗梦婷:“舞蹈是一种艺术,一种生活,一种情感的表达。欣赏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使我沉浸在舞蹈艺术的神奇圣境之中。人们络绎不绝的舞姿飞舞散开,曲折的身段手脚合并,轻步漫舞似飞燕掠水,真可称‘珠缨旋转星宿摇,花曼抖擞龙蛇动’。演员们用自己的舞姿诠释着生命的赞歌,她们用脚尖描绘着飒爽的英姿,让我们领略了足尖艺术的风采……”

804班,罗文卉:“坐在教室里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我的心底被深深触动了。看着那足尖轻轻一踮,顺着绷直的足背往上是优雅的身姿。《红色娘子军》没有全身洁白的芭蕾舞裙,有的只是一身身充满革命气息的军装,它没有唯美的背景音乐,有的只是慷慨激昂的革命红歌,它没有芭蕾浪漫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令人敬佩的中国精神――坚贞不渝的信念。课后,我迫不及待地欣赏了整部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809班,郑栋栋:“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芭蕾舞剧,第一次接触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改变了我对芭蕾舞剧的看法,它使我觉得芭蕾不再远离我们的生活,反而就在我们身边。”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反思,体会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

我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反思

自从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方的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标准具有发展性,适合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那末具体怎样实施,就是要通过基层教育者反复思考--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听过几节公开课,发现几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歌曲的二部合唱如何处理没有了,启发学生怎样唱出优美的声音不见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几乎消失了,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各种音乐活动,给人感觉像在做秀。这让在音乐教学第一线上的我时常感到困惑,是否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多媒体?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吗?难道常态教学都这样上吗?

我们的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非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借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就可以完全代替教师的范唱、范奏,只要学生高兴、有了热烈的课堂气氛,就是好的课堂教学。其实不然,教学活动没有了知识的支撑,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发展和提高。“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用各种高级先进的设备变着花样得让学生去听,而是要在唱歌、演奏、创作等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音乐教学要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的面貌,如果运用得当,会大大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会课堂时间,出现画蛇添足的效果。如范唱,教师范唱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较容易效仿的感受,就比放不熟悉人唱的光盘的效果好,感觉目标离学生自己较近,当然,在适当的时候作为欣赏可以放。再如伴奏,录制好的伴奏听起来可能会感觉效果很好,但是它有死板、不灵活的缺点,当学生在练习学唱时,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可以灵活的随着学生走,并能够通过变化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比伴奏带更有感染力。诸如此类等等的例子比在一一列举。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没有阐述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依据和支撑。新世纪我们的音乐教育需要进步需要改革,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去其糟帛,取其精华,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音乐新课程实践中的体会

(一)引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不管课堂教学内容多精彩,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始终不好,甚至会出现正常教学无法进行的情况。新课标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于是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研究酝酿合适的导入方法,由于方法得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被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越来越好。例如在《雪绒花》这一课中学生进教室时给他们放录音《哆唻咪》,用音像图画式和提问描述式引导学生:同学们刚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想看这部电影吗?随即给学生播放电影《音乐之上声》片段,学生聚精会神的观看后,不仅对此歌的创作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而且对片中的音乐也逐渐熟悉了,因此,再学习这首二部合唱歌曲就比较容易而且也学的很投入。因为在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段时,已经三次出现所要学的《雪绒花》的旋律部分了,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基本上都记住了主题旋律,都听会了,那教师只要在解决第二声部的难点部分和歌曲处理上进行启发和引导就可以了。

(二)恰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4

一、学生目前的状况

1.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天真烂漫,与城里的孩子相比,这一点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与音乐的接触却十分少。城里的孩子上各种各样艺术兴趣班,有的学舞蹈、有的学钢琴等等。而据我了解,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一个。所以,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得不是很自信,这一点七年级的学生表现尤其明显。我也做过一个小的调查,我问过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喜欢音乐课,结果约有75%的学生都表示喜欢,当然也有说不喜欢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音乐是“非统考科目”不重要,只要学好语数外就好了。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是有的,只是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看法不对。带来的后果就是课堂上学生不够专心,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不去积极大胆地参与完成。

2.学生基础

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很差。在七年级中能识简谱的约占15%,能视唱简谱的约为4%,能唱准音的几乎没有,能掌握课本中出现的乐理知识的学生约占10%,这些数字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我们学生的一些现状。

二、课堂教学现状与反思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学科特点还不够突出

“音乐是情感艺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以情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但事实上,在平时教学中,我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目标,只是为了简单的教唱歌曲,或是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课上成简单的唱歌课。所以,就造成音乐游离于学生心灵世界之外,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与音乐产生共鸣,当然这样的音乐课也就失去了音乐课的意义。

(2)音乐课堂教学不够细腻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学生出现问题或我发现问题时不能很好地去解决,总是草草了事,表面看上去我是点到了问题,可其实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例如,在教学中学生遇到音高不到位,音不准时,有经验的教师可能会用手势或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直到学生唱准。而我往往就是说一下:“这一句音不准,我们再来一次。”等之类的话。唱一遍后也不管问题是否解决又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也试着在课堂上这样做:我用动作、表情甚至舞蹈去帮助学生理解,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争取做得更好。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一、反思: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教案展开的,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夸大教师主观价值,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有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谈及对某音乐作品的理解,备课时音乐教师对该问题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学生回答如果与教师想法一致,就会得到表扬;相反,一旦学生观点与教师想法相左,就会被认为是错误的、不可取的。这种课堂教学的危害是极大的,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价值,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答案“标准化”“唯一化”,遏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2.教学模式单一、封闭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师自身魅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这一角度来看,对音乐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音乐课本身是一门集艺术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学科,但目前我们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封闭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上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模式上缺乏与其他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致使原本生动活泼的音乐课渐渐公式化、定义化、流程化,教师教起来“煎熬”、学生学起来枯燥,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缺乏保证。

3.强调专业性,忽视欣赏性

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追求教学进度和升学率,与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将音乐课作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将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绍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体的关注,未能认识到音乐本身的欣赏价值和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对音乐课的认识上发生了扭曲,渐渐地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出路: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品质的策略分析

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前进步伐。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乐园,在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的音乐课不再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唯一场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无时无刻不在输出音乐,通过日常生活音乐的积累,小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音乐喜好和修养。音乐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转换,明确自身不再是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兴趣及审美情趣形成的引导者。只有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表达、思考,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的形成。

2.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主动跳出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多样化。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制作音乐手抄报、音乐贺卡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理解音乐;充分利用校广播台的作用,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富有欣赏价值的音乐作品,并对作品加以解析,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达到音乐教育与欣赏的目的。

3.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就音乐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高雅艺术,欣赏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音乐本体,重视音乐欣赏,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透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感受音乐本身所表达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今天的音乐环境较之过去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已经不再单一地局限于音乐课堂,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远不能适应现代化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实践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小学音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音乐课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音乐课改;面临问题;改革措施;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中教育的改革范围越来越广,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而对高中音乐课的改革更是我国高中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音乐在新课改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但通过有效的措施,改革还是有所成效。在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应将其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高中音乐新课改中面临的问题

1.高中音乐教育目的不明确,课时过少

目前的高中音乐课程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要求高中音乐教育能提高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转换教学理念,使其能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相结合。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太过独立,无法和初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相衔接。

我国各高中院校将高考中必考项目列为教学的重点科目,导致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忽视了高中音乐课教学的重要性。正是如此,我国高中音乐的教学课时十分少,一个星期至多只有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时间也只有短短45分钟。当高中学生即将面临考试时,高中音乐课的时间也会被占用作增加其他主修科目的复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量完全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

2.高中音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其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高中音乐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院校无法正确认识到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未能将高中音乐教育进行合理定位。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材选定不合适,因而,导致高中音乐课程无法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新课改的高中音乐课程仍存在不足之处,尤其在其教学评价方面。由于高中院校对高中音乐课程的不重视,导致高中音乐教育中缺乏系统、明确的评价机制,无法促进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措施

1.完善高中音乐课教学内容

在制订高中音乐课程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基于音乐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设定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现代流行音乐,来确定选修音乐课程和特色音乐课程的内容。通过对这种既符合学生学习要求,又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保障音乐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2.健全高中音乐课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系在我国已逐渐普及。一个好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评价中,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交由音乐教师统一评价,也可发展多元化的评价,利用社会、家长各方力量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公平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3.保障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成效最终是体现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的。因而,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极为重要。只有保障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需从教研和教师素质这两方面来进行。因而,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新课改后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不同于高中其他的课程,因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起对基本音乐知识的掌握,高中音乐课程应更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是一门艺术,是需要学生用心体验和感受的,而不是仅靠教师讲授就能学得好的。因而,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播放《音乐之声》经典之作,以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2.丰富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

目前,各高中院校的高中音乐课程多是着重于歌曲欣赏,但歌曲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小小部分,是无法满足高中生对音乐的需求的。因而,高中音乐教学中可加入一些简单的乐器学习,例如,竖笛、口风琴等。加入乐器的元素,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实现音乐素质教育。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高中音乐课在课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课改后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仍取得了重大突破。高中音乐课在经历课改后,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磨合,以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金奉,龚家胜.高中音乐新课改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华章,2011(1).

[2]缪存恳.新课改下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浅探[J].文史月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