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翁柳宗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翁柳宗元范文1
永州是不毛之地,地处湘粤交界,人烟稀少。一千多年前,当满怀疲惫、创伤的柳宗元被贬于此,一住十年,长期过着寂寥孤独的生活,他却又不乏独立执著。永州山水成就了他的才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有志难伸,他转而著书立说,作文赋诗。此间,诞生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江雪》等一系列名篇佳作,其思想性可谓影响直至千年之后。最为著名的当数《小石潭记》,不时浮泛着柳子的隐隐心态。
人们称整个社会为“朝野”(朝廷和草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文人恒久的心态。当然,柳子的“江湖世界”非侠客世界,而是远离政治中心的“草野”世界。柳宗元善于从细微处体察物象,抓住事物独特物象引发感情及独特感受。永州,表现了处于江湖世界的柳宗元的内心世界。
小石潭,颇有特色,“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林纾说,“《小石潭记》穷形尽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在柳子心底,这些水中的嶙峋石头,己不再是石头,而为各具特点的“坻,屿,,岩”,好像成为岛屿仙岩,尺幅千里,一片五光十色的山湖景象,呈现出一种静态之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上藤蔓蒙络缠绕,枝条参差不齐,在风中披拂,摇曳多姿。小石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潭中游鱼。
前人已对游鱼有所描摹,郦道元的“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水经注・洧水》),是以一个地理学家的身份;吴均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是以行旅者的身份。
柳宗元对游鱼的描摹,虽脱胎前人,但独具慧眼,“借鱼写水,鱼水皆活”,可谓精彩绝伦。“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偷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借“空游”“影布石上”写出水之清澈,以“游”“悬”的动作具体化,以静态“然”,以动态“尔”,以神态“似与游者相乐”,使“鱼”情态毕现。
此时,柳子的心情,似乎“处在有鱼与无鱼之间”。千年之前,庄子曾与惠子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鱼”,“余”也,或许,在此,柳子通过游鱼,展示他的内心,应是喜悦的。但遗憾的是,“乐极生悲”“兴尽悲来”:“寂寥无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为何“寂寥无人”?唯一的原因是,他们不懂柳宗元,不懂柳宗元的江湖世界。
也许雪是懂得的。雪是美丽的,江雪是神奇的,永州的江雪更是韵味无穷……
柳子惊奇永州的山水,也惊奇永州的江雪,当江雪奇遇柳子,当柳子走近江雪,柳子便看到了自我:《江雪》,一个寂静空无的境界。他正如寒江独钓的渔翁一般,超然物外,遗世独立,清傲绝俗。
渔翁柳宗元范文2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①绝:无,没有。
②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③径:小路。
④踪:踪迹。
⑤灭:消失,没有了。
【译文】
山山岭岭都见不到飞鸟的踪影,条条道路看不见行人的足迹。只在一叶孤舟上,坐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感受】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今山东永济县人)。他曾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期间写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内心十分压抑。这首诗就是他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压抑。诗中幽僻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体现出作者落寞孤寂的心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寒江雪钓图:天地间没有人烟鸟迹,只有孤独的渔翁在江雪中垂钓。根据诗的内容,你是不是能很容易画出这样一幅画: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周围的群山都披上了厚厚的白色大衣,广阔的大地铺着厚厚的白色绒毯,广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一位身披金黄色蓑衣、头戴金黄色斗笠的渔翁,在这漫天风雪中独自垂钓。这是不是一个洁静绝美的世界呢?
雪是自然界的精灵,孩子们热爱它,成年人也同样喜欢它。古代的诗人也同样青睐于它,像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吴均的“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等诗句,是人们喜爱的咏雪佳句,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渔翁柳宗元范文3
寒江雪意思是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出自唐代柳宗元所作的山水诗《江雪》,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来源:文章屋网 )
渔翁柳宗元范文4
冯广龙(1989-),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在读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乒乓球。
摘要:柳宗元《江雪》的意境美在于全诗笼罩着一种“孤寒”“沉郁”的艺术氛围,将人带入一种“苍凉孤寂”“凄清悲壮”“极静沉郁”“空明幻灭”的审美境界,这些特质与柳宗元多舛的人生际遇和独特的精神气质紧密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曲冷到骨髓,静到幻灭的短歌离骚,让人读之深感其情。
关键词:柳宗元、人生际遇、《江雪》、意境美
柳公短短20字,让我读到了刻骨的苍凉,仿佛走近了一场生命的悲歌,读来字字千斤,每个字都是冰封玉裹,凉透心神,这字句不管落入谁的心中,都会掷地有声,引起一阵钝痛。这种感觉让你不敢轻易的形容,因为它不同于屈子行至汨罗江畔的长歌当哭,不同于阮籍的穷途末路,大恸而还,这些泪和痛在柳公这里已经风干了,沉淀了,大劫大难过后的,是不悲不恸,无情无绪。于是诗现于纸端,呈现的是雪景,投射的是心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开中国的文人史,与柳公有同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面对浩劫,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情绪,光有悲痛,也许只会引来片刻同情,能流传千年,痛彻古今的,只剩那些具有悲剧精神的人格,因为它内含崇高,幸好柳宗元是其中的一个。读《江雪》,心中有痛,却区别于哀,有悲,却无怜。此诗刚入眼帘,便觉得寒气逼人,像极了柳公彼刻的遭遇和心境。也正是这种经历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性格,使这首诗具有了独特的意境。学术界对《江雪》一诗早有了深入探讨,存在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清高孤傲说”、 “佛禅说”、“政治批判说”、 “希望援引说”、“抗争说”,在此不赘述。受以上观点启发,笔者认为这首诗可以透视出诗人被贬后那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意境美,在这里,笔者将对其意境美进行尝试分析。
一、 初为贬谪人:苍凉孤寂之美
苏轼评王维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凡好的诗放在面前,眼前都会自然的现出画面,王昌龄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吟出口,一幅苍凉壮美的图景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再无可替换之句,《江雪》读来让人也有类似的感觉。一个“千山”,一个“万径”,如此辽阔的空间围绕在老人的眼前身后,填充这千山万径之中的是茫茫的天空,皑皑的江雪,除了灰色的树枝与偶尔露出的石色外,真是天地一色,这正符合了柳公的艺术风格,灰、白两色是主色调。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中,置于中心的却是一翁一舟一钓杆,让人感到格外的苍凉空旷,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一点。消失了鸟迹人踪,为什么还要写?是因为它们曾经存在过,又在老人的注视下消失了,也许出生就一直生活在荒漠之中的人,伴着大漠孤烟也不会有什么不适,不会有荒凉感,但是感受过繁华的人,一旦繁华褪尽,留下的必然是难解的苍凉,像是由喧闹热烈的夏进入苍凉沉寂的秋,柳公便是如此,只是他更加彻底,直接进入了冬。
中国文人与政治关系很紧密也很微妙,荣辱沉浮对文人的创作动机和风格都有深刻的影响,让人无法回避,这种影响在柳宗元这里体现得尤为激烈,一朝被贬,万死投荒,由从前的身居要位,赫一时到体验“锥心泣血之痛,长歌当哭之哀”,这一切使他身心俱疲。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先是被贬邵州刺史,而后又道贬永州司马,所谓的贬所,是一个远离繁华中心的偏僻角落,我们不难想象,柳公不仅要忍受自然环境的恶劣,还要遭受他人的恶语相向。在那里,他成了一个被驱逐,被抛弃的“罪人”,他的生命价值也无法体现。由此产生的荒废感、悲戚感是浓重难解的。一向温润的湘南尽然漫天大雪,天意也好,巧合也罢,这一切仿佛已经准备好了,等待柳公的出现,等待他把一切述于笔端。恐怕没有这场大雪,他的处境也犹如立于风雪之中,孤寂无援了吧。
二、 纵难逢君恩:凄清悲壮之美
孤舟、老翁,于大雪封山、天寒地冻之中现出了这两个形象,让你只能远远观望,老人周围似乎环绕着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场。透过背影使人仿佛看到了那倔强的眼神透漏出几分凄迷,那骨节分明的双手紧紧握住钓竿,有执着,有不甘。有人说这是一个被神化、被美化了的渔翁形象,但我更倾向于把他看成是一个海明威似的硬汉形象。在奇寒彻骨的天气里独钓,像有人猜想得那样,大雪覆江,若果真有鱼,钓者又岂独翁?冰封的江面,舟又何用?若意不在鱼,钓者所为何?若不联系柳公的遭遇,这些着实让人有些迷惑。
当朝掌权者对柳公可谓恨之入骨,先是两度被贬,而后再次声明“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多么严厉的惩罚,一朝归去,难有归期,可纵使难遇君恩,柳公也没有像屈子一样以死殉志,他选择了生,而且那样倔强的活着,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凶猛的大鱼和咆哮的大海斗争着,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充满了悲剧感,那空空的吊钩是抗议也是明志,是一种对清白的守护,这一点他和屈子是相似的,“虽九死而犹未悔”,这是文人身上独特的因子,因此那诗也会萦绕在你心头久久难以忘怀。和柳宗元同时被贬的刘禹锡也曾写诗明志,纵使再度遭贬,也不改初衷。这种精神在任何一个国度,任何一个年代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了它,就少了脊梁,柳公可以那么执着的活,还在于他相信自己是对的,曾经深受欢迎的改革,民心所向的制度,只因为换了主人就被否定,让每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都难以接受,有些人选择的是以死明志,如苏格拉底,哥白尼;有人选择活着,亦如司马迁,柳宗元,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给我们一种悲壮峭拔之感。这独钓的老翁,笔直的脊梁,纵然有些凄凉,有些悲壮,却没有人会认为他不美。或许某个失路之人也会在冰天雪地里踏歌而和这首短歌。
三、愁绪实难消:极静沉郁之美
关于这首诗的意境有人认为“太闹”因为它用了“飞”“绝”“灭”“钓”等动词,反而让人觉得整个画面过于喧嚣,还有人认为柳公当时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也是不可能走入安静平和的心态,所以他的诗不同于陶渊明那份从容自然。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像成就了柳宗元独特的风格。他的激愤源于他的执着和责任感,这才是柳宗元。
细细体会,这首诗读来的确让人感到一种“静”,却不是安静,更像是一种静止,一种停滞,就像是电影画面突然间的定格。失去了声音和颜色。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感到静,是一种安静和寂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轻松,一份安然。但是读《江雪》却没有这种感觉,虽有渔翁在,却感受不到一丝呼吸,或是一点心跳,像是冷极了那种紧缩,使人艰于呼吸。就像走进了另一个极端的“呼啸山庄”有的不是疯狂压抑,是一种郁结静止。“一切景语皆情语”又想起王国维这句话来,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心境的人才能缘情而发吧。
柳宗元可以选择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却也免不了悲情愁绪的缠绕,他也想向前人那样在游山玩水当中排解自己心中的郁结,可是,从他的山水游记中我们读到的却不是豁达超然,反而是浓的化不开的愁绪。他的《小石潭记》中的八字足以概括他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见荒凉之感深刻,不是游山玩水可以排遣的。他也想在佛禅中找到自己感情的皈依,可是他的诗还是出卖了他,尘愿未了,如何参禅?
翻看中国的文人史,也许你会觉得柳公活得没有陶渊明、苏轼那样坦然超脱。但是看柳公的经历,他这种抑郁是有理由的,同时被贬,柳宗元所忍受的身心折磨是非常人能比的,苏轼虽然几度被贬,但是从当时的境况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对他并没有过于严厉的苛责,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也是尊敬的。陶渊明本性使然,乐于田园生活,可见他还有选择的自由,这一切在柳宗元这里是不同的,他没有自由,甚至连奔丧都不允许,“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这应该就是他内心的写照。刘禹锡之母过世,还可以蒙恩准离,可柳宗元没有得到这项恩赦,望母离去,他也只能止步悲伤,这贬所更像囚禁之地,好的山水也成了牢笼,更何况穷山恶水。长期的激愤郁结心中,无法排解,而后凝结,像极了这首诗的画面,停滞,压抑。
四、片刻也忘情:空明幻灭之美
如果把这首诗仅仅看成是柳宗元人生际遇的外在体现,我觉得还不够,多才如柳宗元,“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隽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人经史百子,掉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柳子原墓志铭》)。如此出众的人物,对于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应该不无思考,虽总是愁绪难解,但也少不了对人生的顿悟,如果说《小石潭记》可以看做他偶尔轻松而得,那《江雪》也应该算是他片刻顿悟之作了。诗中所用“绝”“灭”“孤”“独”等字眼,使人有一种幻灭之感,配上那晶莹雪,更让人感到一种空明澄澈的美。鬓白身衰,独钓江中,才得片刻忘情。恰似《红楼梦》中那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倒含一丝禅机了,半世岁月,此刻成空。茫茫天宇,皑皑大地,这渔翁称得上遗世独立了。
综上所述,《江雪》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意境美,柳宗元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合自己的人生感受为我们呈现了这首史诗般的短歌,纯净开阔。万籁俱寂的天地中,我们俯瞰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却依旧孤直洁净的灵魂,这人可比屈子,这诗可与《离骚》对读,我们是何等幸运,能够吟诵这颗由先人于痛苦中凝聚的珍珠。这首诗作为柳宗元的压卷之诗,当之不愧。(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参考文献
[1]柳河东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1.
[2]马其耗.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李君怡.柳宗元《江雪》“冷寂”的意境美与悲剧精神[J].艺术学院学报,2010(1):42-45.
渔翁柳宗元范文5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山雪景图。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山雪景图。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来源:文章屋网 )
渔翁柳宗元范文6
《江雪》和《夜雪》写的都是冬天的雪景。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夜雪》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触觉、视觉、感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