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教育史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表教育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表教育史论文

发表教育史论文范文1

在男权社会,历史由男子书写,女子成为历史中一个个模糊的背影。为女子立史、尤其是为女子立教育史,似乎成了奇特之举。女子教育虽然不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拜读熊教授此书,发现有如下特点:

一、潜心研究、基础扎实

作者在撰写本书前,已与同仁(雷良波、陈阳凤)共同编写过《中国女子教育史》一书,积累了编写女子教育书籍的经验。在此之后,作者也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女子教育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经元善的女子教育思想》、《中国女子教育的传承与嬗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女子教育对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民国前期关于“男女同学”的激烈争论》。观看本书后记可知晓,此书是作者呕心沥血、经过长期潜心研究之作。

二、结构清晰、体系庞大

《中国女子教育史》以时间为主线,按朝代的更替将内容分为十二章。 此书系统地描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同时分析了各个时期女子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具体到每一章,又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主流女子教育思想等进行描述,个别章节还加入了个案研究:“蔡文姬的个案研究”(第二章)与“词人李清照个案研究”(第五章)。这既可以呈现整体的女子教育状况,又能捕捉到每一个体的独特之处,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

三、史料详实、理论支撑

“‘史论结合’是治史的基本原则,也是史学的生命线。史料是基础,理论是灵魂,‘有论无史’只是空洞的说教,‘有史无论’也容易成为史料的堆砌。”该书的编写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文献,其中不乏有第一手材料。主要参考文献分三类数目为69,除此之外,文中还多处引用了其他文献,如:《诗经》、《吕氏春秋》、《名媛诗归》(钟惺,万历刊刻本)等。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是我们研究历史需遵循的方法,《中国女子教育史》一书的编写,既尊重历史事实又结合每一时代的特征,依据政治、经济等因素,紧密联系主流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进行分块解析;特殊性与一般性相统一:在中国古代父权社会、男权主义的背景下,教育似乎是男子的特权,女子是被忽略的一方。然而,天赋异凛的女子大有人在,其中不乏有别样风采的巾帼文人。针对这一特点,作者介绍了蔡文姬、左芬、谢道蕴、李清照等声名彪炳千史的女子典型,也阐述了平民教育。在“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统治下,才女确是凤毛麟角。

四、视角独到、注重普及

作者对每一时期的女子教育都做出了分析,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可参考各章题目与章前语)。例如:第三章以“观念杂出:魏晋南北朝女子教育的繁茂”为题,初看题目,读者便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教育状况有了大致印象;读完章前语,更能进一步体会魏晋南北朝在文化多元、社会动荡境况下,女子教育观念迭出。作者对每一时期的女性教育都经过了仔细剖析,描写得入木三分。

“一般来说,学者的社会责任有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谓的个人责任,言传身教,承载和传递国家文化和精神;第二个层次是所谓的学术责任,即传递和制造社会文化新知;第三个层次就是所谓的社会责任,即向社会大众宣传普及学术文化。因此,普及学术乃是学者义不容辞的工作。”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做出了以上陈述。教育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普及教育史知识义不容辞。

《中国女子教育史》一书在普及性方面做出了努力。它相较于前人所著同类作品,语言更加幽默、诙谐。如:“更多的是苛责妇女,对妇女横挑鼻子竖挑眼,设定种种条条框框,以图使妇女就范――都不是从女性的角度思考问题的。”“1844年,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女塾,犹如热油锅中加了一瓢水,立即炸开来,谣言四起:说她是魔鬼化身,杀死亲生骨肉后又来算计人家的孩子者有之;说她办学是假,为把孩子骗去挖眼珠炼药水是真者亦有之。”

五、通俗易懂、启示深刻

通读全书,可知从起初的《列女传》、《女诫》到后来的《闺门女儿经》、《闺门千字文》等,女子教材读物的言语修辞呈现出一个逐渐走向平实、易懂的过程。也因此使教育教化的范围扩大。这与每一时代的语言文学发展有关;也反映出政治上逐步对妇女教育教化的重视。

从先秦至民国,中国女子教育史是一个曲线发展的过程,起起落落;女子教育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国女性长期受到压抑,被套上“三从四德”的枷锁,欲求男女教育的平等,必须从女性自身思想上解放入手。女性学者陈衡哲曾说过:“一个人的天性――天才与禀赋――是不能因为他是女的或是男的而发生不同的。”

《中国女子教育史》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女子教育的专著,也是集教育、历史、文学等为一体的学术作品。它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既可以当作教材补充女子教育史方面的知识,又可以当作常人闲暇读物增长见识。因此,笔者大胆地向读者推荐此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王炳照.加强教育史专题研究服务于当代教育发展―读江铭、谢长法主编的《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2]王东.彭凯平:学者有义务普及学术[N].中国图书商报,2011-06-10.

发表教育史论文范文2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