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少女结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1
一、小说《等待野蛮人》中“梦境”的内涵和演变
“我”在布满兵营的广场上走过的时候,有很多的孩子们在那里用雪搭建城堡,其中一个少女的身影引出了“我”梦境的开始,到“我”挖井时在一个坟墓中看到了一个鹦鹉的尸体时结束。《等待野蛮人》作品中一共有12处梦境,其中和那个少女有关的梦境占据了大部分。这些梦境都独立于故事的主干,在梦境当中揭示了“我”看到的那些“野蛮人”被杀戮以及遭受酷刑的过程,并且“我”也看到了在这些所谓的帝国主义“文明人”虚伪面纱之下的残暴。
小说在梦境当中主要是围绕着蛮夷少女的形象开始延伸,在第一章中,“我”还没有真正见到那“现实”生活中的女主角,只是在梦境中见到过且一直辨识不清的少女的形象。在第二章中,蛮夷少女真的出现了,但是在“我”的梦境中又出现了那种不能相见的隔阂,并且这种隔阂在之后的生活当中会经常出现。在小说的第四章当中,为了能够把蛮夷少女送回家乡,“我”受到了非常残忍的折磨,并且在经历了这些折磨与虐待后,在“我”的内心当中实现了自我救赎。在文章当中出现的第八个梦境当中,“我”看到了这个蛮夷少女身着深蓝色的长袍并且向“我”微笑着。
在这些梦境之后,在“我”梦境当中所出现的那个蛮夷少女的形象从最为开始的模糊逐步变得清纯可人。小说当中的“我”经历了很多的虐待并且最终实现了灵魂自赎。从《等待野蛮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实际上少女形象的转变是对小说当中“我”良心发现的一种奖赏,所以在这件事上,虽然“我”遭受到了惨痛的折磨,但是在“我”的心目当中,少女的美丽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篇小说的线索不仅代表了作者对于善念的坚持和人性的固守,而且也为《等待野蛮人》这部作品增添了希望的光彩。
《等待野蛮人》中最匠心独到的是梦境的结尾和故事本身的结尾重合在了一起。在第一章中,“我”走过广场时看到了那片雪地,孩子们在那里堆着雪人,但是蛮夷少女却不存在。此刻,梦境的次线索和故事本身的主要线索二者完美重合。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等待野蛮人》中的结尾部分并不是特别的明确,这就跟我们所共同经历过的梦境一般,没有真正的开始,就更不用期盼那所谓的结束了。
这篇文章的结尾有一定的暧昧,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对自己祖国的那种希望渺茫的态度,但是依靠着那种人性的力量,最后还是很好地坚持了下来。“我”不会像别的军官那样,在文章结局的时候,“我”平心静气地等待着“野蛮人”的到来,以求得到内心的救赎。“我”似乎并不在意“野蛮人”将会如何对待“我”,因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灵魂的救赎,并且肉体也经受过了所谓那些“文明人”的践踏、蹂躏,“我”已经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依恋了,可以勇敢地和那些垂死的帝国要塞同归于尽了。
二、对《等待野蛮人》中“梦境”隐喻的解读
在小说《等待野蛮人》当中,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着隐喻,整部小说所设置的线索和场景仿佛就是一个漫长的梦境一般,这种属于典型的“寓言式”的写作手法。小说中的“野蛮人”大概就是指那些居住在南非的土著黑人,然而“我”看见的那些遭受酷刑的妇女、老人和小孩,他们被无情地吊打和鞭笞,更可怜的还有那些战俘,他们就像鱼一样被用线穿过了他们的腮帮。这些土著黑人所遭受的痛苦对所谓的“文明”帝国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小说从题目当中就体现了作者的心理状态,首先作者的身份是一名白人作家,在他的内心当中存在着良心发现时的一种耻辱感。他认为白人殖民地将无法阻止非洲黑色的复兴和崛起,作者内心具有对“野蛮人”卷土重来的期盼和历史进步的承认;另一方面是对那些经受过铁蹄践踏的“野蛮人”的命运的预测,吉凶未卜。题目当中的“等待”一词也能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期盼与忐忑、向往和恐惧,这正是作者对处于非洲的白种人内心活动的一种暗示。
在小说《等待野蛮人》当中,通过对一连串梦境的描写,其中梦境当中的一些意象如少女、城堡,他们随着故事的继续而不断发生着演化。这些梦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然而,作者运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于南非的历史、阶级以及文化的理解。小说当中用城堡来隐喻殖民者在殖民地的强权和武力,从第一个梦境开始,到最后的“现实”结束,城堡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经常出现。在《等待野蛮人》中,对城堡只是一些简单的描写,这就更加说明城堡的意义远高于那些营造的气氛和搭建的场景。城堡一般是“文明人”建造的堡垒,是进攻“野蛮人”的据点,象征着强权和武力。在小说当中所描写出的那些城堡的形象基本都是具有压迫性的,使人们难以摆脱。小说当中用城堡来隐喻欧洲在非洲建立的殖民帝国,而通过描写蛮夷少女的悲惨经历来体现出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的残酷与冷漠,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作者那种救赎情结和负罪感在城堡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在小说的开端,“我”的梦境之中所出现的那个蛮夷少女也在搭建着城堡,但是她与“我”之间并不是那种敌对性的关系,好像蛮夷少女和“我”在命运当中就是对立方。在小说的第四章当中,因为把蛮夷少女送回了家乡而导致“我”被囚禁了起来,在经历了那种折磨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是“我”看错了,那个看起来像是城堡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灶头。和城堡象征的强权和武力相比,灶头的象征意义则是安宁、和平和温馨,这种温馨促使蛮夷少女和“我”之间的隔阂慢慢地演变为和和谐,并且“我”和蛮夷少女的关系已经不是仇敌了,而是那种温情的伴侣,这完全是作者想在这个蛮夷少女的身上寻找出那种对于人性的渴望。
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都存在着隔阂,而文章当中的空白就象征了这种隔阂。这种主题从小了说是人与人在社会中的隔阂,从大了说是种族、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分歧。“空白”表现“我”绞尽脑汁之后还是不能回忆起当初见过她的那一幕,虽然“我”们之间存在肌肤相亲,但是仍谈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那些在沟通当中所存在的空白。在整部小说当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不仅仅在野蛮人与文明人之间存在,而且也存在于代表强权的迈德尔警官和乔尔上校与代表人道良知的“我”之间,存在于蛮夷少女和“我”之间。这些隔阂从文章的开头部分就已经出现在“我”的心头之上,并且逐渐与“我”的梦境相结合,变成了可感知的和有形的负担,并且到最后也无法摆脱这种阴影。
小说当中把被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的非洲隐喻成为蛮夷少女,蛮夷少女的面容一开始是模糊的,随着故事的行进才开始慢慢地清晰起来,她的眼睛上有着被殴打的痕迹,双脚也已经是伤痕累累了,但是她那青春的美丽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遮住的。美丽而又无辜的少女在受到侮辱时没有仇恨,受到虐待时没有求饶,并且对亲人以及故乡有着极大的眷恋,在这中间,“文明帝国”的城堡与蛮夷少女的青春活力和生命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野蛮人”也有自己的文明,但是这种文明却不能得到“帝国”的认可,反而遭受了无情的压迫。
虽然遭受了无情的压迫,不能被那些浅薄的“文明人”所熟知,但是“野蛮人”的文明一直是那么的绚丽多彩,就像那些“我”收集过的图片一样,我在为“野蛮人”辩护的过程中慢慢体现出了一种生机与活力,我们能够感受到“野蛮人”独特的文化以及美丽。“我”通过灵魂的指引,将蛮夷少女安全地送回她的族中,然而“我”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蛮夷少女的这种形象为故事增添了很多光彩,蛮夷少女回归故乡也是小说当中最为感人的一幕,这也使“我”的灵魂得到救赎。
三、结 语
综上所述,作者用人性寓言的手法讲述了“梦境”的开始和结束,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青春而美丽的蛮夷少女,其代表了殖民者对非洲的无情压迫,非洲人民通过努力来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等待野蛮人》并没有设想一个明确的结局,但是蛮夷少女安全回到自己的族落,是所有民族和种族所希望的结果,也许这种结果才是作者真正想要“等待”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珍.文明与野蛮的颠覆――解读《等待野蛮人》[J].时代文学,2011(23).
[2] 王珍.对《等待野蛮人》中行政治安官与蛮族女孩的爱情的解读[J].时代文学,2011(24).
[3] 杨柏艳.人性的升华――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等待野蛮人》中主人公的心理历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2).
[4] 孙滢,王莎烈.库切小说《等待野蛮人》的空间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3).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2
芥川龙之介是20世纪初日本“新思想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种于一身,他发展了日本的短篇小说文学类型,借鉴、吸纳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文学样式。哥特小说与芥川龙之介之间的联系,最具象表现于芥川龙之介的随笔《近期的幽灵》。在随笔《近期的幽灵》中,历数英美小说中的幽灵,述及英国作家华尔浦(名著《奥特朗托城堡》的作者)、安·拉德克里夫、马杜林(小说《流浪者梅莫斯》影响了巴尔扎克和歌德)以及冠之以“修道士”绰号的刘易斯,述及司各特、利顿、霍格以及美国的爱伦·坡和霍桑等。[1]其中多为著名的哥特小说家,由此可见芥川龙之介与哥特小说的渊源。
关于芥川艺术观的形成及有意识的创作这一方面,影响最大的要数西方作家爱德华·艾伦·坡(1809-1849),美国的诗人、小说家。艾伦·坡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极为重视作品的“整体效果”。二人之间虽然相隔百年,但是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作品特质、艺术创作态度和主张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2]芥川龙之介在作为短篇作家和批评家的爱德华·艾伦·坡身上找到许多共鸣,曾有评论家说,“坡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是第一个开掘人类意识最深处幽暗领域的人”。[3]而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也多以揭发人性的本质为主题。爱德华·艾伦·坡的诗歌与小说都具有鲜明的哥特体特点,他是使哥特小说朝内在化方面发展最突出的作家。在哥特小说发展上,他最为重要的是把道德探索同心理探索有机的结合起来。[4]《黑猫》与《红死病假面》就是他作品中最典型的哥特作品。
哥特小说被评论家们称之为“黑色浪漫主义”(dark romanticism)。所谓的“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浓墨重彩地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上,它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表达其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主要是通过揭示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解释人性中的阴暗来进行深入的探索,特别是道德上的探索。[5]而且哥特小说的重要源泉是《圣经》和基督教传说,特别是关于地狱的传说。贯穿哥特小说始终的主线是表现善恶冲突,进行道德探索。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地狱变》在情节和主题上都非常符合上述两点,不论是《地狱变》屏风的内容还是“良秀”创作《地狱变》的过程全都充斥着血腥与恐怖,由此刻画出一幅人间地狱。哥特小说中的人物应对矛盾通常表现出双重人格以及分裂自我的创作特点,本文试图引入哥特小说中“分身”这一表现形式概念,从全新视角探究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中“良秀”与“猴子”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以考证其内在联系和代表深意。
二.“猴子”与“良秀”的形象分析
通过《地狱变》小说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创作《地狱变》屏风之前;二、创作《地狱变》屏风过程中;三、《地狱变》屏风的最终完成。
第一部分是“良秀”创作《地狱变》之前的情节。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对“良秀”的描写:
从外表上看,他不过是一个身材矮小、骨瘦如柴的老头儿,一副令人生厌的样子。他晋谒堀川府的时候,时常穿着一身淡褐色布衣礼服,头戴一顶软乌帽,但形容却极其寒酸猥琐。不知为何,他偌大一把年纪却又一副红唇,这情形与其年龄十分不符,直叫人觉得那副嘴脸有如野兽,于是更加着人厌恶。……世上有那口中无德之人,说良秀的一举一动颇像猴子,于是给他取了个诨名叫“猴子阿秀”。[6]
这一段描述最后一句,直接写明“良秀”的诨名为“猴子阿秀”,而从后文中,我们也能知道波丹国进献的猴子,由堀川府上的小公子取名为“良秀”。名称是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个体差异的标志。身为人的“良秀”和“猴子”却有着一样的名称,芥川通过名称直观的将“良秀”与“猴子”联系在了一起。由此再细细品味这一段文字,就会发现形式上这是对“良秀”的外形体貌和衣着进行描写,但是描写中“身材矮小、瘦骨如柴”,“穿着一身淡褐色布衣礼服,头戴一顶软乌帽”,有着“一副红唇”的描写,不由得使人联想起被驯化的猴子穿着衣服时的模样。将身为人的“良秀”描写成猴子的形象,甚至和“猴子”有着相同的名称,寓意可谓讽刺。而正是此处一开始就鲜明的表明了芥川的写作态度:“良秀≈猴子”。
《地狱变》中“良秀”与“猴子”并没有实际的联系,“良秀”与“猴子”间的纽带是良秀的女儿,透过这位少女,没有实际关联的“良秀”与“猴子”有了交接点。良秀的女儿第一次遇到“猴子”,为它求情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再者说,既然它的名字叫良秀,就如同见到家父因错受罚一般,我这做女儿的岂有坐视不管之理啊。”[7]说者虽然无心,但是芥川的此处对话设计却是有其用心,身为人女为一个畜生求情,却说出这样的理由,既表现出少女身为人仆的无可奈何,也再一次点出“良秀≈猴子”。
在没有遇到良秀的女儿之前,芥川对于猴子的描写着重于其作为畜类的行为,如:攀援庭院中的松树;弄脏房间里的榻榻米;偷橘子吃等。而自从良秀的女儿与“猴子”亲近起来之后,芥川笔锋一转,对“猴子”的描写通了人性。如:它整日不离少女左右;良秀的女儿偶患风寒卧床不起时,它陪伴枕边,仿佛惦念其病情而神情忧心;少女蒙受赏赐之时,猴子有样学样将大人赏赐的红衬衫毕恭毕敬举过头顶等,而且因此小猴子讨得了大家的欢喜。“猴子”活生生的由一只讨人厌被人追打捉弄的畜类,摇身一变变得讨人喜欢而通了人性。
第一部分对于“良秀”的描写,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他的绘画技艺,而且强调了他的冷傲而不通人情,却唯独对女儿充满人情之爱,甚至为了女 儿不顾尊卑之别反抗大人,恳请其放还女儿回家。
绘制《地狱变》屏风之前,“良秀”虽因为其超凡脱俗的绘画技巧而性格冷傲脱离人群为人厌恶,但是却仍对唯一的女儿充满父爱之情而不惜反抗权贵;“猴子”自从跟随在良秀女儿身边,由一个野性难驯的畜类而变得讨人喜欢通晓人情。
第二部分转入“良秀”的《地狱变》创作,芥川在这一部分首先使用了倒叙的方式娓娓讲述了《地狱变》屏风的惨烈内容,而正是以此为风水岭,对“良秀”和“猴子”的形象描写发生了巨变。“良秀”在绘制《地狱变》过程中,或者说是他一旦拿起画笔便完全陷入沉迷忘我的境界,完全忘记了疼爱的女儿。在这里芥川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良秀”为了绘画创作而呕心沥血甚至变得疯魔癫狂,为了还原绘画的真实变得冷漠无情,无所不用其极。而与此同时,良秀的女儿的境遇则变得愈发惨淡,在此芥川用隐晦的言语描述了少女的遭遇,却对于“猴子”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写。芥川从第三人视角描述了“猴子”向其疯狂求救,以及在良秀的女儿获救之后,像人一样两手拄地,毕恭毕敬的连连叩头致谢。在这一阶段,“良秀”的父爱被对艺术的狂热暂时取代,而“猴子”此时变成为良秀女儿的守护者,代替“良秀”守卫保护着良秀的女儿。
第三部分是《地狱变》的最终完成,最一幕是火烧蒲葵叶车。当“良秀”认出被捆绑着的少女是自己的女儿时,奋不顾身的向车子奔去,却在火势骤起的当口停下脚步,双目圆睁,嘴角扭曲,面部肌肉抽搐不止,可见其内心的恐惧、悲哀和震惊。面对燃烧的蒲葵叶车,“猴子”的表现是:
从御所房顶径直跃进熊熊燃烧的车中。在那被烧毁塌落的朱漆格窗中,抱住了倒仰其间的少女的肩头,同时,从那弥漫的烟雾之中传出裂帛一般撕心裂肺的哀叫,其声悠长。接着又是第二声、第三声。[8]
“猴子”对少女不离不弃,共同葬身于火海。而接下来,对于“良秀”的一段描写,令人心惊:
方才还如同坠入地狱般痛苦无比的良秀,此刻却在他皱纹密布的脸上焕发出一种无法形容的光辉,恰似一种神情朦胧的法悦的光辉。……仿佛在他的眼中已不见挣扎死去的女儿,而只有美丽的烈火和烈火中备受苦难的女子的身影,而且这幅景象使他内心感到无比欣悦。[9]
此后,“良秀”就一味埋头画那扇屏风。而在完成《地狱变》屏风的第二天夜里,“良秀”悬梁自尽了。“良秀”在面对挣扎死去的女儿和完成《地狱变》这一最高杰作之间,选择了后者,完全舍弃了作为父亲的情感,而投身于艺术,在他的心中,艺术是至高无上的。而“猴子”则完全舍弃了畜类的怕火本能,为了良秀的女儿投身火海,舍弃生命。
三.分身
《地狱变》中“良秀”和“猴子”是两个没有实在关联的存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外形和名称这两个用以区别个体的要素出发,将“良秀≈猴子”。通过良秀的女儿这一个关键纽带,清晰的描写出两条线索:“良秀”在追逐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迷失了父爱和人性,甚至为了完成《地狱变》屏风而完全舍弃人性本能;而“猴子”则摆脱畜类本能,陪伴少女,承担起父亲的角色,成为良秀女儿的保护者,甚至为她舍弃生命。
哥特小说的显著创作特点是:作品中人物应对矛盾表现出双重人格以及分裂自我的创作特点,在社会利益面前,个人欲望为之束缚,由此个体为之分化,自我身份发生缺失,从“分身”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从这一个角度来解析“良秀”和“猴子”的相互关系。
“良秀”在小说中主要有两个社会身份:画家和父亲,他的内心有两种情绪:一、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二、做为一个人本能的父女情感和道德责任,当二者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当“良秀”对于艺术的创作欲望超出父女之情,“良秀”作为父亲的本能与道德责任从他体内分化出来,转嫁到“猴子”身上。这一过程,是一个割舍人性的过程,当“良秀”对于艺术创作的渴望达到顶点,他抛弃了人性本能和人伦道德,心理发生了彻底的扭曲。“良秀”与“猴子”的分身关系,是一种作品创造出的理想境界,“良秀”这一个体中的人性与艺术创作欲在面对矛盾纠结中割裂了自我。
“良秀”追求艺术割舍人类的道德情感,而“猴子”作为“良秀”割舍出来的分身,充当担任人性的良善与责任感的角色。“良秀”在艺术创作与父爱发生矛盾时选择了前者,割舍了作为父亲的情感与责任,这是一个矛盾纠结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割舍的过程。“猴子”是作者设计创作出的形象,“猴子”替代了“良秀”逐渐割舍的人性本能。
“猴子”在“良秀”创作“地狱变”这一作品的最终,抱着良秀的女儿死去。“猴子”的毁灭也象征着“良秀”唯一的人情之爱的泯灭,“良秀”为艺术创作割舍了人性,完成了《地狱变》屏风。但是完成的《地狱变》屏风就能代表他所追求的“最高的艺术”了吗?割舍了人性的“良秀”又能坦然的继续追求创作“至上的艺术”了吗?正如小说中横川和尚所说的那样:“不论艺道如何高明,然为人之道,若违反人伦五常,便应打入地狱。”“良秀”的结局以自杀告终。
四.“分身”和芥川龙之介
艺术是崇高的美好的,亲情与道德则是最基础的人性的东西,但是当“猴子”死去后,“良秀”最终也没能够达到艺术的顶点,他的艺术之路在丧失人性后,无疾而终,最终走向灭亡。其实反映出一个要点,那么就是人的个人追求与欲望虽然看似美好,但是一旦为了个人欲望而舍弃人性的根本,那么终将灭亡。
而这种“割舍人性”的现象在芥川的其他作品中也有许多表现。
“良秀”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内心的矛盾挣扎中,最终为了艺术割舍了人性;《罗生门》中的“下人”为了生存舍弃了心中的良善,《竹林中》中的人物因为、物欲、征服欲不择手段,泯灭人性......虽然《罗生门》和《竹林中》结尾没有明示小说中人物的最终结局,但是读者不难想象,其结局必定是走向毁灭。“良秀”与“猴子”的分身关系,是一种作品创造出的理想境界,“良秀”这一个体中的人性与艺术创作欲在面对矛盾纠结中割裂成为两个个体。而现实社会中人无法分裂,只能是两种情感在人这一个体中的角逐与矛盾。
芥川龙之介作为一名清醒的作家,他的内心也充斥着矛盾与迷失,有着感情与理智的难以取舍,有着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纠结。《地狱变》中的“地狱”是存在于人性深处的黑暗与迷失,艺术成为了没有人性之爱的灾难。但是迷失的又何止“良秀”与作者自身。当时日本的民众,在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的欲望横流之中,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使得人们迷失了人性的根本。政治家,商人,甚至是普通民众都为了各自目的,割舍了人性中的善良,迷失了自我,冷漠自私的活着。当时的日本社会,全盘西化,推崇西方的先进技术,追求“富国强兵”,摒弃日本的传统文化,为了内心欲望与追求,丢弃了日本民族的根本。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地狱变》中最后“良秀”的自我毁灭也反应出芥川对于当时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民众的担忧和警醒。
注 释
[1]芥川龙之介.文艺的,过于文艺的:芥川龙之介读书随笔[M].林少华译.金城出版社.2012.
[2]王昕.芥川龙之介与《地狱变》[D].哈尔滨理工大学日语语言文学.2011.
[3]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P5.
[4]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2期.P98
[5]汪介之、杨莉馨主编.2011.欧美文学评论选(古代至18世纪)[M].北京大学出版社.P209.
[6]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傅羽弘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P83.
[7]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傅羽弘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P85.
[8]芥川龙之介.罗生门[M].傅羽弘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P151.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3
关键词:琼瑶作品 现实笔调 浪漫笔触
琼瑶的小说:早期包括依据自身经历写成发表于1963年的《窗外》至《白狐》和《水灵》。中期《海鸥飞处》,到《燃烧吧!火鸟》、《我是一片云》。晚期《雪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梅花烙》、《水云间》、《新月格格》、《烟锁重楼》,再到《还珠格格》和《苍天有泪》,小说故事背景搬到古代,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一、琼瑶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风格
处女作《窗外》――主人公江雁容雁容对语文老师康南由尊敬发展到爱恋。他们的相爱,在学校传出流言蜚语,决心不再往来却难舍难分。大学联考后,康南被学校解聘。雁容大学联考落榜,悲痛中雁容给康南写绝笔书后服毒自杀。被救醒后,向母亲坦白了与康南的关系,母亲佯作同意这桩婚事,但限定一年内两人不能见面,雁容需到法定年龄时结婚,却介绍江父的学生李立维与雁容相识。雁容仍暗地与康南会面。江母发现后控告康南勾引少女。康南被迫离开台北到南部乡村学校教书。后来,雁容与李立维结婚,因不堪李立维的离婚出走。去南部乡村学校,幻想找回与康南那段刻骨铭心的旧情。但康南已精神崩溃,康南的朋友罗亚文不让雁容再打扰他的生活。下课时,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儿走出教室,又从她眼前走过。再也不是雁容梦里的康南了。
小说前面十三章基本上是琼瑶真实生活的书写,随后四章则和琼瑶的生活有较大出入――琼瑶写《窗外》时,她和夫庆筠之间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危机,甚至庆筠对琼瑶的《窗外》表示出相当的赞许与支持。作为一个敏感的作家,琼瑶一定预感到了什么,她虚构了《窗外》后四章,这部小说的结局和她与庆筠的真实结局却并无多少出入。
此时的琼瑶作品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悲剧为多。如《六个梦》、《烟雨朦朦》、《紫贝壳》、《几度夕阳红》等……现实的悲欢、作家自身的命运,都比较真实的呈现在作品当中,也得到了少男少女们的青睐。
二、琼瑶中期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中期代表作《海鸥飞处》讲述记者俞慕槐一直在不同场合碰上同一张面孔身份迥异的谜样女孩,她忽而是因误杀负心丈夫正准备投海自杀的“海鸥”,忽而是新加坡的夜总会小歌星“叶馨”,忽而是妹妹的同学家境富裕而娇纵的“羽裳”……事实上,三人是同一个人,慕槐带着疑虑与羽裳展开热恋,当羽裳陷入情网,慕槐忽然告诉她他从未喜欢她。羽裳一气之下不假思索就与另一个追求者欧世澈的结婚。慕槐告诉那些不谅解他的亲友,原因只是抱怨羽裳一人扮作多个角色玩弄自己,所以才对她进行报复。羽裳婚后并不幸福,欧世澈只是贪图她家的财产,并不真正疼爱羽裳,在人前装作好丈夫,无人时却施以暴力。此后,慕槐与羽裳,一个在失恋中度日,一个在痛苦中追悔,偶然间两人相见,同病相怜,都转瞬捐弃前嫌,相拥相泣,但两人却都已怯步于道德的枷锁。内心矛盾不知何去何从的羽裳打算逃离这炙热的感情,与世澈出国,忘却这段情缘,事情却出现了意外的转折――贪财的世澈因追上外国石油大王的女儿而主动与羽裳离婚。羽裳便飞回台湾,终于与慕槐结合在一起。大团圆的结局,小说使读者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幻爱情得以在小说中。
中期作品,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苦难爱情,“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那琼瑶作品风行的时代,似乎“误导”了千千万万少男少女和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他们坚信着不管多么“千难万险”的艰苦爱情,都会有琼瑶作品中人物和爱情故事的美好结局,然而,琼瑶作品却不是指引现实爱情的教科书,多少走中期“琼瑶式”爱情的青年们,陷入了失败。
三、琼瑶晚期创作的天上人间笔法
《雪珂》叙述了发生于清末民初的故事,刚烈的颐王府格格雪珂,为一个神明为鉴、天地为证的婚约,几度三番不惜牺牲性命地来交换――格格雪珂和奶妈的儿子亚蒙相爱并私奔,他们被王爷捉回去后,雪柯被嫁进王爷的世交罗家。新郎是个未成熟的男孩,非常喜爱雪珂,而雪珂向他讲述了自己和亚蒙的故事后,他却十分震惊,在罗志刚父母的逼迫下,雪珂自断了小指。婚后三天,罗至刚了她。
民国初年政治动荡,已经是雪柯与罗志刚婚后第八个年头了。顾亲王爷权势消失。罗家失去势力,罗至刚弃政从商,成为承德的巨商。到承德后,罗志刚大张旗鼓地迎娶了另一位太太――沈嘉珊。沈嘉珊嫁进罗家,被罗夫人视为真正的儿媳,第二年,又给罗至刚生了个儿子。雪珂便永远的成为了罗夫人眼中之钉,也永远的成为了罗至刚内心深处的伤痛――依旧承受着悲惨的命运对她的折磨。而后,雪柯的奶妈周磨生了病,又找不到自己的儿子亚蒙,便把孙女小雨点送进了罗家当丫头,她把希望寄托在罗家的雪珂身上。小雨点进了罗家,得到了雪珂异乎寻常的关爱。
从《雪珂》开始,《望夫崖》、《青青河边草》、《梅花烙》、《水云间》、《新月格格》、《烟锁重楼》,一直到《还珠格格》和《苍天有泪》,无一例外的都把视角对准古代,讲述远离现实的古代故事――
《还珠格格》,以皇家为背景。是琼瑶写作风格的蜕变。小说讲述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与夏雨荷有一段露水姻缘,并生下一女紫薇。多年,雨荷病逝,紫薇与丫环金锁带着乾隆留下信物,从江南千里迢迢到北京城去与失散多年的父亲相认。主仆进京后无法面圣,走投无路之际遇上卖艺为生无父无母的小燕子,结为异姓姐妹。小燕子为紫薇帮忙带着信物去面圣,却被乾隆错认作女儿,封为还珠格格,又遭到皇后嫉恨。
乾隆为庆贺重获爱女举行祭天酬神的仪式,仪仗队伍途经街市,被紫薇、金锁看到。激动之余紫薇昏倒,被福伦之子福尔康所救,福家在知道其身世后将她收留。在尔康等人的协助下,小燕子与紫薇姐妹相见,紫薇在大家的安排下入宫,历经种种磨难,在众人的鼎力相助下,终于与乾隆皇帝相认,紫薇、尔康、小燕子、永琪这两对有情人也终成眷属。
纵观始终:从开始的极其现实的实录笔调,到“天上人间”神话笔法;从《窗外》的对自身故事真实再现,到《还珠格格》的传奇写意……扑朔迷离、人间天上。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4
[关键词] 审美;悲剧;人生;偶然
一部优秀的影片,离不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离不开场景、画面的经典设计,离不开演员的传神演绎,也离不开渲染气氛的主题曲的传唱。1940年出品的由茂文?勒洛依导演,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主演的好莱坞战争题材的爱情故事片《魂断蓝桥》,以一个美丽忧伤的爱情故事,一曲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一举成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从而成为一部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爱情经典之作。
经典的力量在于传承和发扬,悲剧的意义在于警醒和珍惜。当我们再回首这部影片,再度让更年轻的观众来感受经典影片的意义,《魂断蓝桥》依然能深深打动一代又一代东方观众的心灵。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力量所在。影片的虽然是以战争为背景,在战争的框架下展开叙事,但毫无疑问,爱情这个亘古永恒的话题才是影片真正诉诸观众的主要表现意旨,也是打动感染一代代中国观众为之如痴如醉的感情力量。
《魂断蓝桥》打动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还因为它遵循了东方审美文化的心理,通过东方惯有的故事结构和表达方式赢得了所有观众的青睐。
一、一见钟情的开首
世间许多绝美爱情的开始,似乎总是与一见钟情有关。这种套路自古有之而又经久不衰,令人久看不厌。如中国古有明清戏曲中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多有一见钟情,后花园相会,相约私奔的唯美场景;今有琼瑶爱情的小说套路,都似乎与一见钟情紧紧相连。如梁祝,如张生与崔莺莺,如柳梦梅与杜丽娘等,可谓是举不胜举。琼瑶等当代言情作家写的爱情小说大多更是循着一见钟情——好事多磨——终成眷属的套路,不知蛊惑了多少少男少女的情怀。被蛊惑的无数少女,总是期待自己的爱情也是一见钟情。由此观来,《魂断蓝桥》能够一开始就打动中国观众的情感,与该部影片的一见钟情式的中国式的套路很有因果的味道。如中国的爱情悲剧片《梁祝》《白蛇传》均是一见钟情的开始、更不用说现在满天飞的爱情肥皂剧了。
同时更吻合东方观众审美定势的就是英雄救美!即将奔赴战场的罗依在滑铁卢桥上救了赶往剧院演出的芭蕾舞演员玛拉一命,临分别时,玛拉将她心爱的象牙雕的吉祥符送给了罗依,两人自此成就了一段美丽的邂逅。
因邂逅而一见钟情,那么故事的发展就自然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心灵,也为人们期待终成眷属的心理作了铺垫,更为故事的结局增加了悲剧的意义。
二、才子佳人的般配
或者说,打动中国观众的不仅是一见钟情的开始,更有才子佳人的般配。偶然相遇,并不代表就会有一见钟情的开始。如何才能产生交会时的互放光亮?影片采用的情节依然是具有浓厚中国色彩的套路:才子佳人的相配。美丽清纯的舞蹈演员玛拉,英俊帅气的军官罗伊,都是美的化身。罗伊看玛拉演出、之后甜蜜约会、次日在雨中求婚、玛拉既惊喜又紧张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罗伊时等场景,都让人久久不能遗忘。罗伊像阳光一样突然照亮玛拉的世界,而玛拉也因为爱情的甜蜜而幸福得像花一样绽放。那时世界是小的,小到只有幸福的罗伊和玛拉,他们成为对方能看到的全部风景。
在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戏曲是明清戏曲中之一大宗,是以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为主的戏曲类型。剧中的才子一般是风流俊雅的白面书生,佳人则一般是才色俱佳的仕宦小姐或青楼歌妓。在唐人传奇中已经有才子佳人故事。到了元明清时代,才子佳人戏曲不仅在创作上达到一个顶峰,而且演出也十分兴盛,形成了“巧遇、定情、受阻、团圆”的典型的故事模式。这成为后代才子佳人小说与影片素材的来源之一。
同时影片中那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的贞洁观念相吻合,与梁祝、白蛇传所传递的爱情观是一致的,这种情感暗合了东方传统的思想和情感定势,透露出东方人的许多传统心理,从而在中国获得了无数观众的热爱。
三、人生因偶然而改变
(一)幸福有时转眼即逝
无论是东西方,人们追求幸福,期待幸福的心理是一样的,人们总希望可以留住幸福。但正如张爱玲所说,长的是痛苦,短的是人生。为了追求幸福,玛拉不顾剧团女经理笛尔娃夫人的严厉反对,与罗伊约会。罗伊行期推迟,要和她马上结婚。可因为错过了教堂规定的结婚时间,两人只好决定第二天再去。可就在当晚,罗依被召回军营,部队提前开拔。两人还来不及结婚,甚至来不及告别,罗依便离开了。为了爱情,玛拉放弃演出去送罗伊,而被迪瓦尔夫人开除,为她求情的好友凯蒂也一同被开除。幸福瞬间远去,整个故事开始被悲剧的氛围所笼罩。
玛拉在生存与爱情冲突时,她义无反顾地奔向了爱情。没有表白,但玛拉的形象因此而纯美多情,这为影片的最后结局增添了悲剧的感染力。
(二)偶然往往是悲剧的催化剂
莫泊桑说:人生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罗伊安排母亲见玛拉。就在玛拉将与克劳宁夫人见面时,她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阵亡士兵名单中赫然写着:罗依?克劳宁。她深受打击。此时罗伊的母亲来看她,尽管这位母亲和蔼可亲,但此时的玛拉情绪混乱、不知所云,她拒绝了克劳宁夫人的帮助。以为失去了爱情的玛拉大病一场,为了维持生活,失去了爱情精神支柱的玛拉,病愈后沦为了街头女郎。命运把玛拉带到了生活的深渊,没有光明,更没有希望。
如果没有看到那张阵亡名单的报纸,玛拉会是如何呢?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会坚强地生活下去,等待他的爱人回来,而一定不会沦落风尘,失去做人的尊严。如果没有可恶的法律规定三点以后禁止结婚,罗伊与玛拉在教堂里结婚;如果夫人能够仁慈一些,不开除玛拉;如果玛拉愿意向罗伊或者其母亲诉说她的困境或者玛拉在罗伊母亲在的时候就昏倒在餐厅;如果后来罗伊母亲找到了玛拉;如果……只要任何一个如果发生,结局或许会完全不一样。可是,生活从来不相信如果,如果只存在于假设中。悲剧已经在所有的细枝末节处都埋下了伏笔,而我们已无力改变!
(三)命运常是捉弄人的高手
因为有变化才会有曲折,因为有跌宕才会有传奇。命运往往是因为跌宕起伏,出人意料,才会有动人心弦。在玛拉已经对生活麻木与绝望的时候,在一次车站拉客的时候,她却见到了罗伊。悲剧的意义而被推向了。
依然是离别的车站,罗伊和玛拉再次相遇了。玛拉习惯性地向归来的军官们媚笑着,没有人在意她的出现,人潮只是向外涌动着。影片此时的镜头定格了几个简单的表情,但却淋漓尽致而又让人感伤不已。玛拉的笑,麻木,还有悲伤。而就在她悲伤的一刻,他们的眼神再次相撞,一切的一切,让人百感交集。我曾经一度一厢情愿地理解,玛拉天天在车站等待,就是为了等待罗伊,等待奇迹。
重逢后的罗伊认为是天意,是情缘,使他更加爱着玛拉。沉浸在幸福之中的他却无法知晓此时玛拉内心的凄苦与无助。罗伊带着玛拉去了他远在英格兰的家园,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玛拉无可置疑的深爱。可是,此时的玛拉,面对罗依的爱,备受煎熬。善良的她最终向克劳宁夫人说出了实情,最后留了一封信给罗依后便悄然离开。玛拉欺骗不了自己的内心,她更不想让罗伊身上的荣誉勋章因她而遭毁誉。与其说是玛拉选择了不归路,更应是玛拉选择了对纯洁爱情的坚守。玛拉从此远去了,可是玛拉对纯洁爱情的守护却从此留在每一位观众的心底而让人心留敬重。
四、患难中的友谊地久天长
影片中打动东方人对友谊的理解,还有凯蒂与玛拉感人至深的友情,令人心动。每次在玛拉最困难的时候她都挺身而出:在玛拉受到夫人指责的时候为她辩护;当玛拉被宣布解雇后,她勇敢地抨击夫人的残暴并随她扬长而去,尽管她深知生活是艰难的。为了维持生计,为了帮助玛拉,她放弃了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人格与尊严。电影的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似乎更为这悲惨的遭遇涂上浓浓的悲剧色彩。
怎能把老朋友遗忘/我时常这么想/怎能把老朋友遗忘/和往日那好时光/希望你改变主意/把你的爱带给我/甜蜜而完整的爱/我会把身上的所有全给你/让我们举杯共祝/友谊地久天长。
没有所求的付出,没有图报的帮助,面对凯蒂的友谊,玛拉是幸运的,她比凯蒂多了一份罗伊炽热真挚的爱恋。
五、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给别人看
我们常感叹人生的无常,总是在你来不及准备的时候,一切便已发生,悲剧已经到来。罗伊以为与玛拉共度一生的幸福就在眼前,然而瞬间已是人生再不能相见。绝望的玛拉独立在滑铁卢桥上,面对一辆军用卡车,她毅然而又平静地迎上前去……在人群的惊叫声中,一个年轻的生命结束了,地上散落着手提包和一个象牙雕的吉祥符。
影片此时进行了刻意的视觉打造:滑铁卢桥畔,依然是雨水萧萧,一切都模糊到惨淡。影片的最后一幕:罗伊在事发地点——在他们初次相识的地方捡到了玛拉送给他的平安符。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在世界的尽头只剩下了玛拉的声音:“I love you,I never love anyone else.I never shall.It is a truth,Roy。”凄美的故事最能震撼人心,影片的空白效应在此得到了凸显。而此时影片的感染力也达到了最。一个香销玉殒,一个抱恨终生。玛拉永远地去了,一切也都得到了宽恕与救赎。
伊人已去,但思念犹在。留给世人的永远是一段绝美凄婉的爱情故事。
六、对美好结局的期待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审美心理都存在着对美好的祝愿和期望。《魂断蓝桥》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诠释让所有的观众为他们祝福,期待他们一场终成眷属的结局。我们曾不止一次对结局惋惜乃至假设,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即使玛拉活着,即使罗伊找到玛拉,他们还能像当初一样吗?即使罗伊和他母亲不介意,他的家族又能接受吗?如果罗伊为她放弃这些,玛拉会幸福吗?假如如果发生了,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也就失去了,带给我们的对和平的渴望也就不是那么深刻了,带给我们对纯真爱情的坚守就不那么强烈了。
让罗伊永远怀念他深爱的女子或许是最好的结局,刻在罗伊的灵魂深处,留在观众的心灵深处,留下观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影片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爱的真谛,更重要的是向人们昭示着和平的珍贵和战争的罪恶。“拒绝战争,争取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这无疑也是影片所期望达到的效果,也无疑是悲剧结局的最有价值的意义:对纯真爱情的怀念和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参考文献]
[1] 王臻.战争与爱情的悲剧美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1).
[2] 冯守宏.暴雨阴霾后的晴天朗日——从《魂断蓝桥》看经典影视悲剧的审美净化功效[J].电影文学,2007(16).
[3] 李珂.悲里寓美——经典影片《魂断蓝桥》的叙事模式[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06).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5
论文摘要:从古至今,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发生了多次的改变。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是富有时代意义的。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智慧,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3.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1.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2.他们是传统的剩余,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3.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没料到来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让生活牵着走,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对乡村和农民来说,被迫转变没有准备,无法消化,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借乡村少女形象,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为了进城,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为了留在城市,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虽然来到了北京,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生活水平很高,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近现代文学史上,作家通过创造典型人物形象,一方面激起读者的同情心,另一方面引发读者思考。其中更有作者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农民工作为百年历史的主角,他们的人生遭际受到普遍关注,探索他们人生的轨迹,对社会思想的进化很有益处。从他们短暂的人生中,看到了社会的缩影,看到了社会变化的过程。文学上对“农民工”的描写构成了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8.1
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文史哲.2009
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九江师专学报.1989
文学少女结局范文6
7年前的一天,居住在美国凤凰城的斯蒂芬妮・梅尔心情跟天气一样糟糕。物价涨了,孩子多了,丈夫回家越来越晚,一切都让她觉得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希望。
31岁的梅尔已有7年的婚史和3个孩子,最小的儿子只有18个月,她一整天都在忙于照顾3个孩子。刚刚在卫生间,她发现耳旁长了几根白头发,心情十分沮丧。
晚上,克里斯蒂安和她面对面吃晚餐,不怎么开口说话,显然,他也不希望梅尔问太多。但疑问早已填满梅尔的心――他对她满意吗?他们会离婚吗?梅尔希望自己具有某种超能力,能钻到克里斯蒂安的心里去,看看他在想什么。然而,她什么也做不了。
一天午后,疲惫的梅尔靠窗而坐,沉沉睡去。她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明媚的阳光,如茵的草地,草地上坐着一对青年男女。少年的目光像冰又像火,嘴唇鲜红,正在向少女诉说:他是个吸血鬼,坠入了爱河,在爱她和杀她之间痛苦挣扎……
慢慢地,梅尔看清楚了,少年是7年前的克里斯蒂安,少女是自己。她想离两个人近点儿,但是怎么也动不了。梅尔惊醒,发现自己做了个梦,梦里的一切似曾相识。7年前,她跟克里斯蒂安初次见面时,她正站在一个水池前,水里出现了一个人的倒影,那人久久不动,她抬头,看到一双像冰又像火的眼睛。正是这一眼,让她认定,他就是自己要终身陪伴的男人。大学三年级时,她就迫不及待地嫁给了克里斯蒂安,毕业后,她成了全职家庭主妇。
但他那双7年前炽热的眼睛,如今却冷漠地看着她操劳。梅尔感觉受到了欺骗,十分难过。在这种自我折磨下,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你得放松点儿,孩子和丈夫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做自己,只要灵魂纯净不变,岁月流逝,容貌老去,统统都不可怕。”医生开导她。
丈夫爱的是怎样的我
可是怎么放松呢?她想起了那个梦,梦里的她热烈、勇敢、单纯,跟眼前幽怨的主妇完全不同。梅尔决定记下那个梦。
她花了一周,将这个梦写成一个万余字的故事,把少年写成吸血鬼,但并不残暴丑陋。而她笔下的少女则像是她高中时代的翻版:不爱讲话,但善良、勇敢、美丽。正是这些好品格,让吸血少年在爱她和猎杀她之间挣扎不休。
这次写作经历让梅尔十分激动,她沉浸在一个奇幻世界里,重温初恋的心动。那些日子里,她不再失眠,也不再觉得受到了丈夫的冷落。
故事完成后,梅尔将它放在枕下,每天在睡前阅读。有一天,克里斯蒂安发现了那几页纸,读完后,他眼含热泪地抱住梅尔,说道:“那个文学女孩儿终于回来了。”梅尔被惊醒,原来,克里斯蒂安迷恋的是当初想当作家的她。回想当年进入大学文学系时,她的确心怀创作梦想,而因为太爱克里斯蒂安,她轻易将梦想淹没于爱情中……
梅尔下决心把这个故事创作成一部长篇小说。但她很快遇到了难题,长篇小说远比万余字的故事难以驾驭。更让人头疼的是,她不知道该写一个悲剧还是一个喜剧,就像她不知道自己和克里斯蒂安的婚姻会有怎样的结局。
做对的自己
好多个深夜,当家人进入梦乡时,梅尔还在冥思苦想。直到有一天,她支撑不住睡去,梦里,吸血少年背着她在森林中穿梭,对她说,经过痛苦修炼,他克服了嗜人血的本性,现在她跟他在一起是安全的。但她却对少年说,如果哪天他意志崩溃杀死了她,她也不会怪他,对她来讲,被爱人尖利的牙齿刺穿喉咙,是爱一个吸血鬼应该付出的代价……
梅尔惊醒过来,明白了一个道理:爱的本质,就是赋予一个人伤害自己的权利。梦里的少年因为爱她,所以赋予她剥夺自己吸血天性的权利;而她因为爱一个吸血鬼,也愿意赋予爱人咬断自己喉咙的权利。
侧头去看身边沉沉入睡的克里斯蒂安,因为没有时间锻炼,他的腹部开始隆起,胳膊和腿上的肌肉都开始松弛。20岁时的克里斯蒂安,梦想是当个财税官,但因为要守在她和孩子们身边,他一直在一个小建筑公司做会计。原来,为了爱,克里斯蒂安已然降低了对生活的期望值。在这些年里,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吸血鬼,在吸食他的青春和梦想?不同的是,克里斯蒂安比她更勇敢,他能在平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
梅尔知道该怎样去写这个故事了。此后,她用了3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部20多万字的小说。结尾处,少女和他的嗜血爱人经历了终极考验――她请求爱人咬自己的喉咙,往她的血液里注入毒素,让她也变成吸血鬼,陪着他永生。但爱人拒绝了她的要求,让她继续做人。永远17岁的他,承诺爱她逐渐老去的容颜,承诺在永远的时空中,记住他们的爱情。
一年多以后,梅尔的姐姐发现了这部小说,将小说推荐给出版社,《暮光之城》得见天日,旋即风靡北美。梅尔应大家的要求,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和电影让向往真爱的人们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