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诗山行的解释范文1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画面感;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2-0069-04
一、小学古诗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谨,魅力无限,但因为历史久远难以考证,古今的情绪表达存在差异性,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浅显,加上对教师的基本素养要求较高,所以古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现今的古诗教学已经摒弃了过去的“填鸭式”的“一讲到底”的方式,但还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1.“放任自流”式。课改后,以诵读为主的古诗课堂教学成为主流。尤其是低段小学的古诗教学,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古诗中的生字,正确读出古诗,至于对古诗情意的感悟则不作要求,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完全放弃了教师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应有的引导作用,还冠以“重诵读,淡理解”的理由,其实是“只诵读,无理解”,对课文的插图等辅助资源视而不见,将“由画入诗,诗画结合”浅显易懂的方法白白丢弃。
2.“高谈阔论”式。有的教师对古诗词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习惯性地把学生当成听众,把自己对古诗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全然不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没有让学生真正从文字中想象画面、体悟情感,忽略了“诗画结合,情境交融”这一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3.“体会思想”式。古诗教学大多数有“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目标。教师在设计时关注意境的体验,但总是把意境绝对化地引向思想感情的体会。即使有情景交融的渗透,也是蜻蜓点水式地一带而过,不能够让学生深刻领悟“情源于景,景触”的二者统一的体系。渐渐的,学生也就不再去勾画古诗所反映的画面,只是由一种单一的文字思维来理解思想感情,而丧失了利用图画构建的形象思维来理解的能力,这样不仅仅局限了作者的作品原意,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扼杀。
二、对古诗教学中画面感的培养的认识起源
宋朝张舜民有诗句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诗与画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1]但是,画是视觉艺术,可见之;诗是语言艺术,可“感”之。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2]因此,读诗、品诗,不应该只停留在文字的猜测与分析解读这样单一化的理解方式上面,应该把诗歌还原到其“诗画一体”的多元化构造与赏析的层面上来。
所谓“画面感”,从作者的角度讲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达到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从读者的角度讲就是阅读语言文字,眼前能出现与文字意境相符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古诗的画面美。画面感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1.画意帮助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教师用课文的插图、媒体的图片、自己的涂鸦,或欣赏,或勾画,或创作,让学生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之中,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艺术美。
2.画意促进诵读。对于古诗所反映的图画的勾画,更能够便于学生记忆古诗内容。单一的文字形式记忆,似乎不足以辅助学生记忆内容,多一种辅助的手段,学生的记忆效果和速度都可获得显著的提升。
3.画意丰富练笔。抓住诗歌中的画面氛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形成鲜活灵动的诗歌形象。以此为基础,古诗中巧妙的练笔环节能起到“可视性”的作用,使笔下的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感人。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中应关注“画面感”的培养,还古诗以“诗画一体”的本来面目,也还古诗教学诗画相融的本真境界。
三、古诗教学中画面感的培养策略
(一)多种创设,营造画面感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彩的场景或氛围。在情境的催化下,想象被激活,枯燥的文字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诗的动人韵味。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与古诗内容相配呈现,给学生提供形成画面的诸多因素,营造想象、呈现画面的氛围。
1.图景描摹,创设形象画面。板画简单易操作,师生都能共同参与,且形象直观。如教学《登鹳雀楼》时,利用板画就收到较好的效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边叙述诗句的意思边板画“连绵起伏的群山”和“落日”。“黄河入海流”请学生板画,并即时点评波浪要画得远些,因为是“入海流”;波浪要画出“滚滚”之势,因为黄河水势汹涌。此时,教师用媒体出示黄河的图片,用“汹涌澎湃、奔腾不息、滔滔不绝”等词语来形容,学生自然而然地懂了诗意,置身于远眺黄河的雄伟壮阔的意境中,为理解后两行诗作好铺垫,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课堂上,把品赏到的意境情味画出来,充满了审美乐趣,闪耀着创造性的生命火花。
2.媒体介入,联想生动画面。古诗教学时借助计算机,融声、光、色为一体,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缩短了学生对古诗理解的实际距离,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写景古诗,如《望庐山瀑布》,若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领会瀑布声、形的雄伟壮观。如果把瀑布的水势、声音通过画面或视频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立即就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就不言而喻地在学生心目中扎下了根。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的营造,能克服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反复推敲、理解语言文字的妙处,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内心思想。
3.实物展示,形成立体画面。教学中,有部分古诗可以运用尝试情境进行教学,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动向,调动学生认识的内驱力,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唤起学生的经验积累来同化新知识。如学习《题西林壁》时,为更明了地理解诗中所隐含的道理,教师用纸板做几座小山固定在一起,上课时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然后描述自己看到的小山是什么样的,进而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从不同角度来看事物,得到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望洞庭》中的“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比喻意境仅靠插图很难找到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带一个水晶圆盘和一个黛青色的海螺,把实物的展示和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形成立体的可感画面,月夜洞庭湖面的意境就能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了。
4.模拟表演,还原生活画面。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教师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难点。如学《小儿垂钓》时,教师请学生表演问路人和垂钓小儿的动作。当扮演小儿的学生上台时,请他对自己的外貌、动作根据诗句作一番定位:头发要蓬乱,坐姿要随意,神态要专注。当扮演路人的学生上台时,离小儿的位置要远些。特别是路人“借问”时,小儿“招手”的动作更是值得探究,学生往往会在“挥手”“摆手”“招手”几个动作之间混淆。这样的活动寓教于乐,表演中突破理解难点,领悟小儿意图,表演中创作了有声有色的精彩画面。这些形式多样的表演创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根据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的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或运用事物演示情境,或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或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或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让诗词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见其形中深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受到思想教育。
(二)多向感悟,丰富画面感
体悟既是学习古诗的过程,又是学习古诗的方法,包括联想、涵咏、揣摩、品论、对话等多种手段。在多向的体悟中,学生将开展个性的多元的解读,而针对古诗呈现的画面也将逐渐走向多元,走向丰富。
1.紧扣诗眼,想象画面。诗眼是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所以,课堂中不妨紧扣诗眼,挖掘古诗内涵,进一步想象画面意境。如《元日》的诗眼是“暖”,抓住“暖”展开想象:“暖”从何处来?从“放鞭炮的快乐”中来,从“长大一岁的快乐”中来,从“徐徐的春风”中送来,从“屠苏酒中微醉的感觉”中来,从“曈曈日”的希望中来,从辞旧迎新的祥和氛围中来……在这样的想象中,《元日》所表达的画面越来越丰富,学生对新年的感受也越来越扩大。
2.品味词句,勾勒画面。古诗中的许多关键词包含丰富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扩展,想象连缀成画面,便能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游子吟》的“密密缝”简简单单三个字转化为这样的画面:昏黄的油灯下,两眼昏花的老母亲,执着一支细细的银针,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夜已深,人已静,但母亲没有顾得上为自己捶捶酸麻的脊背,揉揉发涩的双眼,一针一线缝啊缝……试想,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顿悟到一份深深的母爱呢?
3.赏析修辞,描述画面。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如《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中把“黑云”比作“翻墨”,把“白雨”比作“跳珠”,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墨水打翻的气势和急雨跳跃的景象,体会墨水般的乌云瞬间弥漫天空的迅猛和夏天特有的大又急的雨。
4.关注留白,再创画面。古诗语言精炼,总能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品读时就需要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这些“留白”。《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奔跑着捕蝶的心情怎么样?发现蝴蝶时的满心欢喜,扑抓蝴蝶时的紧张担心,差点捕得时的兴奋,丢失目标时的懊恼,分辨蝴蝶菜花时的急切……再现情境,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展开想象,用上“现代”的语言,让诗意的语言尽情展现美丽的春色图。画面的再创让学生们再现课文情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三)多维表达,呈现画面感
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更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把文字、画面、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教学中,多种感官感受,多种形式表达,多元呈现画面的美感,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愉悦学生的心灵。
1.作画题诗,体会画面更清晰。既然诗歌是由诗与画共同构成的,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该充分利用“诗画合体”的美感,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体会诗歌的意境最好的概述。如《山行》《宿新市徐公店》等都能用画笔描绘意境,使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清晰可见。“情源于景,景触”,学生能构建图画,丰富作品意象,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体现。
2.诵读吟唱,表现画面更丰富。诵读吟唱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形式多样的方法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想象画面意境,领会诗人情感。如配《阳关三叠》学唱《送元二使安西》,用《明月几时有》的旋律手舞足蹈地唱《村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能插入剧本的形式表现。根据对古诗的领悟选音乐、唱古曲、吟诗句、配手势、辅体态、编舞蹈、创剧本等丰富的表现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情感的共鸣。精彩纷呈的古诗词诵读表演,把古诗所蕴含的画面表现得声情并茂、淋漓尽致。
3.练笔创作,理解画面更深刻。(1)灵活引用,画面更丰富。如,上描写春景的作文课时,我们就多提出了一个习作目标“适当运用描写春景的古诗句”。学生们果然思绪飞扬,“春色满园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千里莺啼绿映红”都运用得极为合适。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融入诗句的吟诵来表情达意,不仅为作文增光添彩,且让原诗句所呈现的画面更丰富。(2)挖掘内涵,画面更细致。《清平乐·村居》“醉里吴音相媚好”中的“媚”字把一对远离战乱、安享天伦的老夫妻酒后的亲昵和安逸写得淋漓尽致,可谓全词之“眼”。那么他们正亲切和善地交谈些什么呢?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结合全词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老翁和老媪的对话。形象的文字描述,使这幅“和美村居图”表达的意蕴更加细腻。(3)捕捉形象,画面更传神。教师应捕捉诗歌中的形象,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形成鲜活灵动的诗歌形象,从中品味诗歌意境。此时,若用想象写话代替词语解释、串讲句意,让学生书写脑海中的优美意象,更能让学生融入诗情诗境。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所见》,一首极易理解的诗歌按理应放在低年级教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定要设计“写”的训练。教师可作尝试: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展开想象,具体描写其外貌、“骑牛”“唱歌”“闭口立”的动作、神态、心理以及夏日树林的美景,把作者所见的情形写得动静结合、生动传神。(4)探寻传说,画面更生动。许多古诗在创作背景、内容等方面有着生动的典故、优美的传说。教学中插入与之相联系的典故,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而且往往也会形成练笔的最佳时机。如《寻隐者不遇》,学生对贾岛有所了解,可根据诗中的空白补充想象作者与童子间的对话,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心情,也可以创作一个生动有趣的“文包诗”故事。(5)模仿结构,画面更有趣。积累的古诗,有时可以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供学生去改一改,用一用,写一写。如描写春景的作文,除了引用相关古诗句外,也可以模仿《村居》《江南春》《绝句》改写或仿写。学生积极动脑,一首首小诗酝酿而生:路过公园围墙时写“春色满园关不住,几枝桃花出墙来”。描写校园春景时写“儿童上学早到来,忙趁春光勤读书”。此外,还有“两只山雀鸣枝头,一群天鹅戏水中”等。学生的诗很稚嫩,但何尝不是教学的成功体现呢?古诗原有的画面在学生的笔下显得更有童趣。
潜入古诗,细细推敲诗中的每一个字蕴涵的丰富的写作内涵,挖掘其深层思想,巧妙在“读写风景绝佳处”练笔,更能凸显古诗画面的意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