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原理

生态学原理范文1

内容摘要:本文将自主品牌作为一种有机体,利用生态学思想对品牌生态系统管理进行探讨。通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与协同进化原理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限制因子、环境容量和协同进化效应;通过生态系统管理中的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原理分析了品牌生态系统的种群关系、生态位原理以及复杂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学 品牌生态系统 管理

品牌生态系统及其管理

品牌作为商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持续地与外界各种环境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时刻体现出了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所具有的复杂适应性特性。品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由品牌、品牌产品、品牌企业、顾客以及市场其它组成要素(供应商、客户等)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整体系统。该系统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固有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系列品牌为主体,与客户通过市场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资金流通、信息传递等交换活动进而相互作用,并且具有自组织与自调节功能。

品牌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涉及品牌的价值。由于生态系统是一种复合系统,因此,对于品牌生态系统的管理与调控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同时又受到品牌价值规律的调节和制约。

品牌生态系统管理就是一种资源的管理方法,致力于保持和恢复品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品牌生态系统管理的目的是为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地提供丰富的品牌产品和良好、健康的品牌生态环境;高产、高效、持续和健康、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调节与控制的目标,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协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的关系、生物与资源的关系,以系统整体和谐、协调为基础。

生态学中若干重要的生态学原理和原则,在品牌生态系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诸如相互适应协同进化原理、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等。

品牌生态系统的相互适应与协同进化原理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演变成为稳定状态的系统,是经过长期生物与其非生命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原理认为生物与环境应看作相互依存的整体。生物生活在一定空间,不断利用环境和适应环境,又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能量转化、物质交换,对环境进行补偿,使环境保持一定的物质储备,保证了生物的延续。违背这个原理,将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资源退化和枯竭、生态系统崩溃。

(一)限制因子原理

限制因子原理认为,一种生物要在某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必须得到所需的各种基本物质和一定的理化条件,在其适应范围内分布和栖息。环境因子的最小量与最大量是生物的耐性限度,低于或超过耐性限度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原理表明,生物生存和繁衍一方面受需要最小量的物质数量以及处于临界状态的理化因子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受生物自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耐性限度所控制。限制因子原理阐明了生物对环境最基本的适应关系,对生态系统管理、生物与环境适应关系的调节都很重要。

现实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强烈影响,品牌生态系统经常受各种逆境因素冲击,影响其稳定性及生产力。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品牌生态系统对逆境极限、抵抗逆境能力,以及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及机制。针对某种逆境因子选择耐性限度宽、恢复能力强的品牌及产品和生态系统能力类型加以有效组装,是提高品牌价值、维护品牌稳定性和挖掘品牌潜力的重要方面。

(二)环境容量原理

生物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尽管有的可以循环更新,有的不可更新;有的数量丰富,有的贫瘠;有的质量高,有的质量低,且具有异质性,然而各类资源总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限制。换言之,生物总是生存在两个有限资源空间中。这就使得种群密度小时,个体得到的资源充裕,种群密度上升,且达到一定密度后,因资源有限而影响种群增长,最终停止增长,密度下降。这表明,环境资源能够容纳生物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环境承载量是指有限环境能够稳定地允许达到的最大生物种群数量,这个环境上限称为环境容量。

品牌生态环境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它一方面取决于品牌生态系统中各类资源如品牌个体、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和投资者等生物物种及其活动空间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变化,另一方面由这些物种的本身特性、利用(吸收、转化)能力、行为、耐性限度等遗传特性所决定。这就要求在品牌生态系统管理中,对品牌的生态系统环境资源状况、负载能力做出科学的定性定量评价。品牌资源更需要测定其生产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和更新能力,并据此选择相应的品牌策略,增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三)协同进化效应

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互动联系,其中任一成分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动。共同进化是一个比竞争或合作更为重要的概念,根据协同理论,在系统进化过程中,系统内部要素以及相互之间存在着协同行为,并认为一个生物群落是在短时间内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进化的。

品牌生态系统中同样存在着协同进化行为。品牌生态系统内各关系利益人团体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双向互动联系和重叠交集现象,这使品牌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在品牌种群及群落中更是如此。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创新越来越难。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品牌通过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来寻求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趋势, 世界已进入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这使得品牌个体、品牌种群、品牌群落之间的网络结构复杂性加强。衡量一个品牌在行业中是否处于领导地位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该品牌是开放式经营还是封闭式运转。许多有远见的品牌管理者也认识到,只有协作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自身优势。当然,品牌的协同并不会凭空产生,只有经过恶性竞争之后,才能感悟到协同竞争的重要性。因此,协同竞争观已经成为许多品牌的战略新意境。

品牌生态系统管理中生物之间相互关系原理

(一)种间相互关系

在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生物群落。群落是生物的结构单位,是经过长时期相互作用、相生相克形成的整体。

生物间的生态关系极其复杂,众多特性各异的生物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数量、比例、排列顺序有条不紊地组合成有稳定结构和相应功能的系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一,因为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其二,生物之间存在着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两个以上物种为争夺同一对象,而对其增长和存活起着遏制作用的现象;其三,种间互助关系和竞争关系一样分布很广,形成了多种多样、互助程度深浅不一的、互惠的或单方收益关系。

品牌生态系统中品牌个体、消费者、市场中介、供应商和投资者等可以被看作品牌生命系统中的主要物种,构成了品牌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而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构成了品牌生态系统中的链状结构。目标品牌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形成一个增值链,由于品牌自身往往不拥有其生存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技能,因而,品牌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外界资源的支持,离不开与上下游之间的品牌合作。

在品牌生态系统中,不同链条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了网状结构,品牌个体都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节点,不同品牌把由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比较优势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在网络中扩散,使品牌经济活动的可靠性和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由此,通过对品牌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品牌自身战略方向的不断调整来获得生存空间,在合作、竞争、协调的基础上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品牌个体逐渐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二)生态位理论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单元占据、利用和适应的生态因子的总集合体,也就是生物单元在生存空间和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生态位是生物单元能够生存、繁衍的所有环境变量的上下极限,在极限范围内是该生物单元的基础生态位。实际上,一个生物单元很少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称为实际生态位,未被占据的那部分可理解为潜在生态位。

在生态系统管理中,不论是引进新生物还是调整结构,必须遵守生态位相同的生物间竞争排斥原理,尽量选择那些生态位能互补、不重叠的生物加以巧妙搭配、组装,使系统取得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品牌生态位就是在一定的宏观环境下,一个品牌物种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人才、技术、信息、服务等多个子过程的交互作用而在品牌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和状况。同样,生态位理论在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的培育过程中也有指导性的意义,因为自主品牌的生态位会经常发生重叠,为了使相互的竞争减少到最低限度,每一个品牌的生态位都应同其他品牌的生态位区分开来,或者创造新的生态位空间来增加品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在一个相对趋于饱和的商业环境中,各自主品牌实现协同进化的前提是:对各自主品牌的目标市场要能划分出不同的生态位,即其所占据的资源要有足够的异质性。自主品牌要想使其生态位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就必须要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不仅可以增加品牌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进一步降低品牌产品的成本,增加品牌产品的多样性以满足该生态位上顾客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扩充自身的生态位,这样将会使所有品牌的累积生态位在每一个生态位维度上都能达到最大承载力,以容纳更多的品牌。各个品牌又通过品牌之间的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增加应用领域的多样性,从而为品牌生态位的扩展提供新的可能。

(三)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关系

复杂性与稳定性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多样性既不能绝对导致系统的稳定,又存在一定的反馈关系。因此,稳定生态环境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应充分利用多样性可以促进稳定性的一面,同时,在多物种配置中,生物选择要得当,选择生态上相互补充的生物加以组装。

品牌生态系统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复杂适应系统,因此要适度增加其系统多样性。首先要适度增加品牌及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合理的品牌与产品结构以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及市场运作需要。品牌多样性可以通过不同品牌组合或主副品牌(副标签)等方式得以实现;产品多样性则通过增加产品线或产品项目、品种等方式得以实现。其次是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更多成员进入品牌生态系统,参与品牌生态系统的成员越多,品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稳定,但也要注意,当系统成员多样性增加时,管理复杂性也相应增加,可能导致系统效率下降。因此,品牌生态系统多样性应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王春红,韩福荣.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分析与实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

2.杨京平.生态系统管理与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郭金童,汪波.基于生态理论的自主品牌系统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9(3)

4.张锐,张焱.品牌生态系统化的结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0)

5.王兴元.品牌生态系统结构及其适应复杂性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

生态学原理范文2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园林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园林设计当中,通常要遵循功能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以满足当代人对生理、社交以及安全的需求。在生存环境遭受日益受到破坏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上的提高,生态意识已提上了日程,文化的多元化要求设计师为了满足多元化要求而张扬自己艺术个性的同时,还要对园林的自然回归[1]更加注重。建立呈现出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文明时代,这已是社会的需要,人类文明的需要,是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这是人类社会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到2010 年,使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达19.4%,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到2030 年,森林覆盖率达24%,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到205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环境面貌。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还提出了实现园林城市的标准: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必须超过8 m2;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5%以上。因此,如何在生态和谐的背景之下创建良性发展的城市绿化环境,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基于生态平衡理论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将是中国园林绿化建设总的指导方向。

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形成地域差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它既影响到地域的水文、生物条件,还影响到地形地貌,由于气候、地域的差异,也造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因而对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考虑,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在园林设计当中还要对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给予必要的尊重,必要时还要对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进行利用,重造新的园林景观,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既能保留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能满足了人们新的需求。在建设园林城市中,需要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要体现人文关怀

在设计中要始终体现社会化、人性化的要求,要千方百计满足人们活动、交流、休憩、的需求。任何景观设计中,都应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作为其最根本的设计目的。设计者为了实现其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能,在设计时必须遵循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人们的行为的规律。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综合考虑场地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还要考虑景观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及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以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原望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必要原则,力求打造环境舒适,景色宜人,亲切近人的园林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满足人与人的沟通。

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根植于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

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通常离不开地域文化这一根基。一个好的生态设计,以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为必要,首先要充分考虑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当地的材料植物和建材要充分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苏州园林常见植物有百余种,但绝大部分是利用当地久经栽培的乡土树种,并不算称为新奇。事实显明: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可以使景观设计获得少费人工并同时得到公众的认同的效果。

二、生态学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1、城市园林植物的生态效应

植物群落周边环境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植物群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程度不同, 人们可以据此来了解空气的污染程度。例如,可利用唐菖蒲对氟化物的敏感性来监测大气的氟污染。随着人们对植物生态功能的逐步认识, 在利用植物地上部分来改善环境的同时, 人们也在研究利用植物根系富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作用, 为人们的生产活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作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天然气等高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SO2、HF 和Cl2等已经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不同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能力的大小与其形态、叶量、叶面积、气孔开度等有密切关系,即使生物量相同吸收硫的量也不同。

2、保留原有植被

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与环境间,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3、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保护人文古迹及老园林设计,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进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而老的自然景观尽管粗糙不堪却历经多少年月,有着自己的自然群落,更可以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这种古代的园林景观应该保留,也必须保留,要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4、保持“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各种各样活的有机体有规律地结合以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形成生态的过程。生物种类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因此,要实现生态系统平衡的园林绿化设计,就应多造针阔混交林,避免营造纯林。绿化中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以丰富园林植物品种。丰富的物种种类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地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

5、考虑美学原理

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和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因此,在配置园林植物时,首先应按照实用美的规律配置植物,使人在生理上有愉快、舒适的反应。其次,按照形式美的规律配置植物,使植物及景观的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作为刺激信号,引起人在生理、心理上情感愉悦的反应。其三,按照形象美的规律配置植物。

总之,生态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为城市中的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的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丽清. 从生态适应性探讨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7)

[2] 孙良岩,任萍.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方法浅析——以沈阳市中山公园园区植物配置为例[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9(04)

生态学原理范文3

关键词:城市;景观布局规划;景观生态学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model

Keywords: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继I. McHarg的“自然设计”之后,又一次使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

景观生态思想与景观布局规划

2.1景观生态思想及其发展

“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这些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和水体,森林斑块,农田斑块,建成区等。而无论景观的格

局或是过程,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所以,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及其变化的科学。

2.2城市绿地景观规划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主要解决的是城市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合理利用问题,总体上要按照功能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并应充分考虑满足城市景观审美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注重研究景观结构单元的空间格局、类型组成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通过保护和营造不同层面的生态绿地,建立纵横有致的物种生存环境结构和生物种群结构。这些基于生态学原理的城市景观规划方法,正在各种层面的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渐得到认同和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斑块动态和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更为景观结构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因此,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应该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进行。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3.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通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

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

3.2基本原理

绿地景观规划及其实施最终必须以地表空间为对象,因此,对规划最具指导意义的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则是其理论组成中具有空间意义的部分。

3.2.1关于斑块基本原理

斑块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其大小、类型、形状边界、动态以及内部均质程度对城市景观系统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

3.2.2关于廊道基本原理

廊道指与基质有明显不同的狭长带状地表空间。其重要的结构特征包括:宽度、组成内容、内部环境、形状、连续性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廊道功能上的复杂性要求在廊道规划时最好具有原始的本底及乡土特性。通常情况下,带状廊道较宽,内部包含一个有丰富物种的中心环境,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有一定的抵抗性,因而带状廊道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

3.2.3关于基质的基本原理

基质是景观的本底,也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好、对景观控制力最强的景观要素。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4.1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模式

在上述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一般原理基础上,Forman等人又提出了下列两个绿地景观整体模式,以作为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原则,景观规划中作为第一优先考虑保护或建成的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集聚间有离析”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这一模式(原理)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利用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地带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这一理想景观格局又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这一模式同样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景观,从干旱荒漠到森林景观,到城市和农田景观。

4.2绿地景观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特征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空间模式:它把水平功能流,特别是生态流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强调水平过程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斑块―廊道―基质”作为分析任何一种景观的空间模式。其中,廊道是斑块之间空间联系的主要载体,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道路绿地廊道等。这一空间模式体现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则表现为“核―带(轴、廊)―网”模式。

核:指的是具有相当面积的大块绿化空间,对调节城市气

候,提供生物活动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核”可以看作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

(2)带(轴、廊):即区域或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线状或带状城市绿地。“带”可以视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

(3)网:由纵横交错的绿带、绿廊和绿轴组成,并串连各类“斑块”的绿化网络。“网”是绿地系统“基质”的骨架。

核―带(轴、廊)―网模式的提出,为在绿地景观规划中应用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提供了基本的结构模式。

结语

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景观生态规划。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及对大地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深入的必然。并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等多个领域应用。

但是,同其它多种规划理论和模式一样,景观生态规划模式会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中国土地资源极其贫乏,人类活动强度异常巨大的前题下,在欧美大地上发展起来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的适用性如何还需经广大景观及城乡规划师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①刘青昊,城市形态的生态机制,城市规划,1995.2

②周劲松,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城市,2005.5

③陈孝青,城市生态景观道路设计的探讨,林业经济问题,2001.6

④齐康,城市的形态,南京工学院学报,1982.3

生态学原理范文4

【关键词】多元化;学习理论;生态;融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21―04

为了更好地认识人类学习的过程,研究者们近百余年来对学习理论的探索发展繁盛,各种学习理论纷纷问世。然而,无论是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还是目前流行的社会文化观等,每一种学习理论只不过是选取不同的视角为切入点,描述和解释了学习现象的某些方面或某一层次,都无法为我们提供对学习的全景的认知和理解[1]。鉴于此,本文试图从生态的视角阐释多元化学习理论融合,以提高人们对学习过程的整体性认识。

一 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发展

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时间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低级的综合认识阶段: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认知水平仅限于笼统模糊地形成对学习过程低级的、整体性的认识。

2低级的分化认识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认知有所提高,逐步开始了对学习过程简单的,局部的认识过程的探索。

3高级的分化认识阶段: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人们有能力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各式的学习理论,展现出学习理论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深化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的理解。

4高级的综合认识阶段:流派纷呈的多元化学习理论有各自看待学习的视角,各具优势和不足,这就促使人们试图集各家理论之所长,探求对学习过程高水平综合性的深化理解。

当前,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正处于上图所指的“高级的分化认识阶段”,即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学习理论充盈着我们的头脑,如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文化观、情景学习理论等等。再加上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学习中技术资源工具的日益多元化,正体现了学习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丰富和深入。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为了增强对学习过程的整体性认识,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水平需要加速向“高水平综合性认识阶段”挺进,那么学习理论就面临着一个最突出的任务:融合,有机地融合各种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技术资源工具,实现学习过程和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2]

二 生态学习观的提出

虽然多元化学习理论的出现不仅表明学术上的繁荣,更显示着人们对自身学习过程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然而,多元化学习理论大好景象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人们的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1认识二元论

认识论二元取向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信念,只有好与坏、对与错、真理与谬误之分。持这种取向的人将多元化的各学习理论之间看成是相互对立的。[3]人们都有一种拒斥他人理论以保护自己理论从而证明自己理论彻底完美性的自然倾向。一种观点的支持者总是妄图自己的理论可以包涉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拿自己理论的优势抨击他人理论的不足。最近几年,建构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地出现,有些人将它存在的合理性建立在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实践弊端的批判上,坚信学生应该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任何与之相背离的观点都被视为消极被动、单调乏味[4]的学习。当然,通过对一种理论不足之处的批判从而提出新的理论是提高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常规渠道,这是无可否认的。但认识论的二元取向是我们所不能认可和接受的。

2范式转换论

尽管有关学习的新理论层出不穷,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理论的排挤和彻底的遗弃。然而,有些人对学习理论发展的认识持范式转换论[5],即一个理论替代另一个理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具先进性,可以取而代之,认为百多年来对学习的理解经历的是一个高过一个的革命浪潮,每一场革命都想要彻底根除以往的任何影响。例如:认知主义对行为主义的革命被视为第一次认知革命,到了20世纪的最后10年,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即社会文化观。如果说认知主义的出现重点在于个体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加工和建构,社会文化观则开始重视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脉络中发挥认知的功能,这是我们所能认同的观点,但范式转换论的思想,是我们所不能认可和接受的,如同我们对待上文中认识论二元取向的态度。

3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有时候人类的学习行为确实是由奖赏塑造而成的,人们也的的确确是在加工信息,而同时又在与他人一起协商着理解以调适自己去适应环境。从局部看来,传统的学习理论对于某些情境、针对某些内容和某些学生,对学习做出某一角度和某一层面的阐释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可以被用来指导人们的学习实践。然而,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这是毋庸置疑的。一项任务的学习,往往需要通过对事实、技能和策略等多种知识的综合才能得以掌握。单靠一种学习理论就企图对学习做出全面的解释,这是无能为力的,更不能拿一种学习理论来推演所有的学习形式。

4学习理论的适切性

面对蓬勃发展的多元化学习理论,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社会文化观或者情景学习理论等,都有其合理性和适切性,都有各自阐述学习的聚焦点,关注的是人类学习的不同侧面和层次,都曾给予教育实践重要的启迪。例如:行为主义关注行为训练,通过有效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及时连续的反馈,来培养人的熟练技能和动作,比较适合客观事实的记忆、简单规则的匹配、基本技能的掌握等学习任务。认知学习强调观念性知识的习得,鼓励学生在一般理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构理解,比较适合规则的推导、程序的建立等较高认知加工的任务。建构主义追求人的高级学习能力,如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比较适合一些结构不良领域的复杂知识的学习。目前流行的社会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等理论则十分注重社会往、真实的实践情境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

面对学习现象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理论的多元性,认识二元论及范式转换论的极端思想不利于学习理论的向前发展,也会造成实践工作者的无所适从。我们不能说哪一种理论是“最正确的”、“最完美的”,因为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包打天下,它们只是以不同的视角,在不同层面来研讨人类的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格里诺等人曾精辟地指出:行为主义倾向于从技能的获得来看学习,认知主义倾向于从概念理解与思维以及理解的一般策略的增长来看学习,情境学习理论则倾向于从更有效地参与探究以及对话的实践活动来看学习。然而都曾给予教育实践以重要启迪的行为主义的技能取向和认知主义的理解取向却经常被一些人描述成相反的两极,符合一个观点的学习排斥符合另一个观点的学习。实际上,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实践的主要优点和价值,可以包括在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实践中。由此格里诺等人畅想学习理论的融合――用情境学习来统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6]这一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鉴于学习现象的复杂性以及时下学习理论的多元化,我们不应该再对行为主义等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不加分析的攻击,不应该再将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极端化的对立,而应该以开放的、辩证的、统整的态度来审视人类以往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以生态的视角看待学习,即生态学习观,以期能够加速人们对学习过程的认知由高级的分化阶段向高级的综合阶段的演变,促进各种学习理论的有机融合,还原学习现象的自然性与真实性,以增强人们对学习的整体性理解。

三 生态学习观的内涵

与行为主义学习观相比,生态学习观坚持作为主体的学习者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制于其环境中的物理刺激,而是积极主动地与其学习的环境交互作用:与信息加工理论相比,生态学习观没有将学习者视为汲取、存贮和再现信息的熟练的信息加工机器,而是携有一定生命印迹的、“有情有意”的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与社会文化观相比,生态学习观强调个体与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贡献、相互形塑。[7]从与一些传统学习理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提出生态学习理论还不成熟,尚需进一步的研讨,但完全可以把生态学习观看作审视人类学习活动的一种新视角――追求学习的整体性、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所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的系统总是开放的,生活着多样性的物种,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关系。这样的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组织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破坏,需要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从此角度出发,生态学习观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由学习者、教师同伴、学习活动、工具资源、社会及物质环境构成的活动系统,使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互相促动,协同合作,共同形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系统内各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研究者以及其他成员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这样的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性学习环境(如学习资源、工具),包含有效的社会和文化互动(如规则、方法)。

然而,无论是教师的直接教学,还是个人自我指导式的学习或者合作参与式的学习,都离不开作为信息探测者的学习者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借助有目的的反思实践,与其情境(社会及物质环境)进行交互,也就是说,学习者的意图、活动、反思构成了一个交互作用的闭合环,所有的意义建构都要通过这样的互动得以实现。

生态学习观在认可物种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前提下,既希望相互竞争,适者生存,更追求互依互惠,多元共生。多元异质的学习生态系统中充斥着不同类型的个体,有着异样的思想和多样化的需求。异样的学习个体,借助个性化的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学习活动相互关联,民主、平等地生活在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同一系统中,体现着该系统共性中的个性以及个性中的共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都有自己的能力倾向,也都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各成员相互尊重学习活动中每个参与者的专家身份,倡导你追我赶,彼此较量,相互争胜,鼓励对话与合作,分享各自专长以彼此互补,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他人,利用他人的专长发展自己,通力协作既可解决单凭个人所无法完成的任务,又可分享集体的智慧以增强个人的知识与专长,从而形成相互竞争,适者生存与互依互惠,多元共生的学习共同体。

随着生态系统中新的人员、思想、技术、工具的不断出现,学习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动态的演化,个体在与环境进行建设性的交互中,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地学习、适应和创造。缘于系统内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强大的相互关联性,各“物种”之间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流互动,获得协同发展。为达到系统的平衡,个体/群体必须与外界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者就是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实现有效地学习、幸福地生活和可持续地发展。

四 对课堂的深化认识

反思我们一生中所接受的教育,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课堂的正规学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在校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深层解析课堂学习的内涵,对推动现代学校教育教学之改革,还原课堂学习过程之本真以及增强课堂学习之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堂共同体

人们对课堂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以下三种认识观的转变。第一种是把课堂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室,仅将课堂看作聚集了大量学生,教师为之上课的地方。第二种是把课堂理解为课堂教学活动,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与学的活动,先是注重教师的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来转向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再后来就发展到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也就是所谓的“学教并重”,倡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力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第三种把课堂理解为学习共同体,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彼此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共享学习资源[8]并及时寻求外部人员的帮助,以学习活动为主的生活共同体。突出强调了以下四点:①课堂既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地方。②课堂学习从注重教师单一的“教”向注重学生的“学”的突破。③各成员之间需要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人际联系。④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不能把学习活动从现实生活中剥离开来。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理解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以课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学习进行批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学习生活世界的观点,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的新理念。

2课堂生态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审视并解释课堂日常生活现象的研究视角――课堂生态观,不仅仅把课堂理解为共同体,更倾向于把课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将诸如系统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适应性、动态平衡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相互竞争,适者生存与互依互惠,多元共生等生态理念贯彻于课堂之中。这是对学习超载、权力控制、关系失衡、无视人性、缺乏生机[9]的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课堂生态中蕴涵着尊重差异、平等友爱、多维互动、充满活力、自然和谐[10]与全面发展等多方面的内涵。课堂应当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不断地与外界互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实现自身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变,使学生在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由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单位的课堂,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育人的任务,不仅要成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而且还要成为生态化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一种审视学习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06,(4):913-915.

[2]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90-96.

[3][5]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及其教育实践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53-57.

[4] 邵洁.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构――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9,(8):120-124.

[6][7]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8-128.

[8] 宿晓华.网络学习生态视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9] 李怡明.美国小学课堂生态研究――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附小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 谭玮.英语课堂生态与学习个性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8,(4):58-62.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Learning Theory

――Also on the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to the Classroom

ZHANG PingZHAO Hong-yue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China)

生态学原理范文5

长白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又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涉及面较广的问题。现就如何把该科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去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1 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进而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最后取得经济优势,这是一个基本点。过去在长白山林区的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掠夺式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资源不断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在任何区域性的开发活动中,不仅要对资源进行利用和改造,更重要的是要对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和合理配置,用生态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各种自然资源实际上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任何一个人工生态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的一个不可分隔的具有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代谢功能的综合体。各种自然资源在自然环境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

2 发挥长白山林区自然优势必须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

为了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学原理是结合人类经济目的研究生态经济而找出的规律,即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资和价值流变化的规律。如果正确地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就会更有效地去指导生产活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

2.1 生产活动必须要改造和适应生态环境

改造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控制,使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更为协调,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功能。随着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不断扩大,必须要对各种生态系统的成分加以改造。自然界许多资源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当中成为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整体,这一重要的生态学规律在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各种人工生态系统中,只能加以遵循和利用,对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假如不能改造,就要设法适应。改造和适应是一条生态经济学原则,其重点在于改造,从而才能不断提高系统生产力,许多适应某些资源的措施,也是对另一种资源的改造,应以辩证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改造生态环境的措施必须考虑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2 必须同时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组成

利用自然资源是为了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而保护资源则是为了永续利用,使各种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加强。从生态学角度看,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是关于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则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应用这一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资源只是利用它的潜在生产能力,在利用过程中就必须考虑保护这种生产能力,使之在利用后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提高;其次,利用资源必须要考虑其更新能力,此外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许多资源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某种资源不注意保护,很可能导致其它资源受到破坏。

2.3 各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每个环节,都储存着能量和物质

即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每增加食物链一个环节,就会增加一种使用价值,即食物链越长越能增加对人类有用的物质财富。因此,在利用自然资源中,应尽可能低增加各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环节。

当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增加食物链环节,必须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创造各具特色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3 在资源利用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长白山林区如何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使产品商品化,达到整个社会发展目的,是开发长白山林区的最终战略目标。但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合理利用资源问题,还涉及到产品分配、消费和交换的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中复杂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问题,这些都是生态经济学的内容,当然首先必须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3.1 资源利用如何合理组合

所谓资源利用的合理组合,就是在深入分析当地各种自然资源条件的前提下,首先决定经营何种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系统,然后研究各种资源利用之前是否需要改造和如何改造,各种资源利用数量的组合比例、投入的方式和时间等问题。

3.2 重点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发展商品生产的过程中,资源开发必须要有不同的产品优势,这当然是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差异的产物,因此,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基础。

3.3 必须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更新的关系

自然资源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更新性,如果在其利用中能使各种资源间相互协调,并进行进化性的运动,则资源生产力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逐步提高。资源的另一性质是它的有限性,人类只有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依靠技术发展和管理的进步,才能取得生产的提高。资源的有限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长白山林区林木资源有限,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在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进行资源更新(多造一些工艺成熟林)。

生态学原理范文6

【关键词】有效教学原生态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一直提倡“让学生减负”,倡导“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

而数学向来被学生乃至被公众认为是最有负担的科目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既“减负”,又真正学到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是笔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一路走来,笔者越来越感受到:让数学教学回归“原生态”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何为原生态教学?重庆大学周士勤老师提出:“原生态”课堂,即“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建立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其主要特征:整体性、多样性、适应性。“原生态”课堂倡导让数学课堂返璞归真,多一些自然、真实和朴素,少一些喧闹、花哨和浮躁,从雕琢到质朴的回归,更有常态味道,更具原生态神韵,更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合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流淌出来”,这就是原生态。

原生态教学的优势在哪?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数学生活化、制造认知冲突、潜入游戏等方法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蕴含着“原生态”的教学思想,它们的最大优势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以下笔者通过具体的例子来阐述。

一、从生活中寻找模型,让数学概念教学过程回归原生态

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由于其在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要求导致难度较大。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模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生活中的原型可以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教学更直观、易懂,从而被学生所接受。

以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例,设计如下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形:

1.仔细观察拦洪坝和水平面的关系(多媒体展示);

2.在开关门的过程中,观察门所在平面与墙所在平面的张合程度(动画演示);

3.观察翻书过程中,两页纸所在平面的变化关系(动画演示);

4.展示运动中的人造卫星,要求观察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所成的角(动画演示)。

从生活中提取模型,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利用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效果,展示了面与面所成角的变化关系,从而再现知识的生成,降低了学生学面角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实际上,数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并且又服务于生活,所以笔者认为在概念教学中从生活中寻找原型再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再现了知识的真谛,降低了学习难度,让数学概念教学回归了原生态。

二、制造认知冲突,让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回归原生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学习的原动力。数学公式的推导在教学中往往是难点所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从惧怕推导演变成不屑于推导,更不用谈兴趣与需要。另一方面,在教学上忽略或者淡化公式推导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于此,笔者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为例,在教学中探寻了原生态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已知等差数列 an,对于任何数列都有Sn=a1+a2+a3+… +an,当然可以通过“倒序相加法”导出求和公式 Sn=(a1+an)n2。但是若直接这样展开教学,学生不容易接受,并且很容易因为枯燥乏味滋生腻烦情绪,从而导致教学失败。

笔者设计教学如下:

任务一:探究“高斯算法”

问题1: S100=1+2+3+…+98+99+100?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课前对高斯求和问题的思考结论;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高斯算法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配对分组”,将不同数的求和问题转化为相同数的求和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展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体现预习的重要性。教师总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斯算法,为倒序相加法的运用埋下伏笔。

任务二:探究“倒序相加法”

问题2:(1) 1+2+3+…+23+24+25?

分析:

记 S25=1+2+3+…+23+24+25

将右式倒着写:

S25=25+24+23+…+3+2+1

两式相加得:

2S25=(1+25)+(2+24)+(3+23)+…+(23+3)+(24+2)+(25+1)

观察到:右式共25对,每对均相等,从而

2S25=(1+25)25

得: S25=(1+25)252

同理,亦能得到:

S25=(2+24)252

S25=(3+23)252

……

师生活动:教师给出问题2(1),学生尝试并产生“偶数项”与“奇数项”的认知冲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倒置的思想。展示学生的结论,并点评,给倒置求和的方法下定义为“倒序相加”。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

问题2:(2)d+2d+3d+…nd ?

(3) Sn=a1+a2+a3+…+an?

师生活动:及时跟进,提出问题2(2)(3),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并展示结论。教师给予点评,及时表扬、纠正、总结,对问题(3)分析并充分板书,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掌握“倒序相加法”,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类比归纳,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让数学课堂返朴归真,多一些自然、真实和朴素,少一些喧闹、花哨和浮躁。在教学中以制造认知冲突为关键点再现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原生态”生成过程,使得学习难度大大降低,而看似简单的1+2+3+…+98+99+100 从一开始便噱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游戏潜入课堂,让数学教学方式回归原生态

有时候严肃的表情,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往往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导致学生亦不愿意与你亲近。因此笔者认为教学上也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呈现。笔者认为以下关于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设计便是出色的一例教学方式的改变――以课堂游戏作为引入。

课堂游戏规则:

1.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已知函数和它的图象。

2.同学A在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内任意找个区间I。

3.同学B在同学A所给的区间I内任意的找两个值 χ1、χ2。

4.同学C根据函数解析式和 χ1、χ2的值,快速报出 f(χ1)与f(χ2),并比较 f(χ1)与f(χ2)的大小。

函数一:正比例函数 y=3χ

学生游戏过程:

A学生在定义域内任意找个区间:[-2,2]

B学生在区间[-2,2]中任意取两个数,如 χ1=-1,χ2=1

C学生得到函数值f(χ1)=-3 ,而 f(χ2)=3即 χ1

最后归纳:在正比例函数 y=3χ的定义域(-∞,∞) 上,任意的找 χ1、χ2, χ1

函数图象:随着 χ的增大,函数值 f(χ) 也增大。

函数二:

学生游戏过程1:

A学生在定义域内任意找个区间:[-5,-2]

B学生在区间[-5,-2]中任意取两个数,如 χ1=-4,χ2=-2

C学生得到函数值f(χ1)=16 ,而 f(χ2)=4即 χ1f(χ2)

学生游戏过程2:

A学生在定义域内任意找个区间:[2,7]

B学生在区间[2,7]中任意取两个数,如 χ1=3,χ2=5

C学生得到函数值 f(χ1)=19 ,而 f(χ2)=25即 χ1

学生游戏过程3:

A学生在定义域内任意找个区间:[-3,3]

B1学生在区间[-3,3]中任意取两个数,如 χ1=-2,χ2=1

C1学生得到函数值 f(χ1)=4,而 f(χ2)=1即 χ1f(χ2)

B2学生在区间[-3,3]中任意取两个数,如 χ1=-1,χ2=2

C2学生得到函数值 f(χ1)=1,而 f(χ2)=4即χ1

最后归纳:在的定义域 (-∞,∞)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1)在 (-∞,0)上任意的找 χ1,χ2 , χ1f(χ2)。

函数图象:在 (-∞,0)随着 χ的增大,函数值 f(χ)却减小。

(2)在 (0,+∞)上任意的找 χ1,χ2 , χ1

函数图象:在(0,+∞) 随着χ 的增大,函数值 f(χ)也增大。

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而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单调性对于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以上教学设计以游戏为载体,意在激起学生的兴趣,而整个游戏过程的设计则再现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的生成。“润物细无声”,教学方式的呈现也可以如此简单而实用,在游戏中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亦将其称为原生态。

总之,课堂教学设计要的不仅是教师们眼中的合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自然地流淌出来”。努力构建数学“原生态”教学,还数学教学以“自然本色”,从而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笔者将为此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