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1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6

】页/【

2030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2019—2020学年

第二学期)

——单位

姓名

2020年X月

一、

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X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督促、辅导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进行线上学习,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三、

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四、

教学目标

(一)

总体教学目标

1.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

第一单元“沉和浮”。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时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时间运动的轨迹,是根据其他物体的有规律运动的轨迹来记录的。所以,本单元学习“时间测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事物有规律运动”的认识活动过程。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3.

第三单元“热”。

热是一种能量形式。然而,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一热现象。例如气体、固体和液体三态的转化及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摩擦生热及热传递等。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4.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最终认识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多角度地、持续地收集地球运动的证据,如:资料、理论、模拟实验的结果等,需要对证据进行批判性的逻辑加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个较全面的挑战。

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公转和自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运动,例如,和太阳系一起参与银河系的运动。严格地说,地球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复合。即便是公转,也不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由于本单元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因此只研究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自转与公转。

五、

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养成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和认真写字的习惯。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六)

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七)

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

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九)

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十)

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十一)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2

一、创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自主制作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对学校没有的仪器进行补充,而且学生会在这个完全自主的过程中收获很多,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太习惯,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下面我列举几个在教学实践中的事例。

1.小小测风仪

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今天刮什么风》时,风向容易判定,但风级不易判定,于是我安排了一组学生制作《小小测风仪》,小组分工合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次尝试再改正,我们作为教师要敢于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他们会越做越好的。

本实验中开始该小组只制作了一个重的测风仪,后来在实验时,发现实验不能完成,又制作了一个轻的,增加了测试的范围,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兴趣很高。

2.热空气研究三件套

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热空气和冷空气》安排小组自主探究,该小组设计和制作的热空气研究三件套:

热空气研究三件套包含(旋转小青蛇、小熊热空气检测天平、简易孔明灯)

(1)旋转小青蛇:在蜡烛或能产生热空气的下方会自动旋转。

(2)小熊热空气检测天平:该天平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先调节平衡,在一个杯子下放上一根燃着的火柴,天平会发生偏转,可以用来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3)孔明灯:在充分考虑价格与实用性方面,使用很轻的塑料袋,容易飞起来,注意: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空旷地带,防止火灾。

课上该小组向全班用自制的作品进行实验演示,课上实验很成功,学生笑得很开心。

3.小小木屋

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下册《造房子》一课中,因学校没有房子的模型,学生自主制作了《小小木屋》用于课堂屋中各部分形状和结构的作用。

小小木屋的主要用于探究:(1)小学课本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中,探讨木屋中包含的形状;(2)小学课本五年级下册《造房子》中,和学生一起探讨木屋中各部分形状和结构的作用。以上可以补充在探究《形状和结构》单元的仪器不足情况,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木屋,感受结构和形状的一个示例。(3)在制作小木屋是挖了两个对称的圆洞,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用来研究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光是直线传播的。(4)小木屋前后都开了门和窗户,这样在不影响前面功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动物喜欢黑暗或明亮的环境,因为多个观察点可以形成对照。

原本抽象的课堂,在学生的演示中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学生在制作中甚至考虑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将光是沿直线传播也加入了小木屋的功能中,这个作品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点赞!

二、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里的小动物和植物》这节课,与其带学生在实验室里观察介绍动植标本,不如放手学生充分利用农村校园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体验自然生活,感受科学魅力。

我是这样做的:课前我安排好分组,每组4人,组内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分工:有同学负责记录,有同学负责捕捉昆虫,有同学采集植物等。在安排好任务后,我首先带领学生先到校园整个观察了一圈,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同的小组安排到不同的地点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再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享。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昆虫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蜜蜂蝴蝶四处可见,学生用瓶子把不同的昆虫有选择性地装起来,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动植物,了解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归纳起来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他们也不会那么陌生。比如蜗牛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蜗牛喜欢吃什么,通^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蜗牛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吃白菜叶、青菜叶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在自然生活中发现的。

三、利用生活资源,延伸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探究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互相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

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后,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学习了《地球的表面》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边去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玩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知识;在学习了《馒头发霉了》之后,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时我就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记录了米饭、苹果、面条等发霉的全过程等。对于这样的自主探究,学生不仅没有感到这是一种负担,反而有着浓厚的兴趣。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2011年八道江区的“教学十项工作”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以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推进我校“问题教学研究”的进程,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 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 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平行推进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 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 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 加强新、老三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上学期修订的有关《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集体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

每月单周周二至周五为集体备课日,备课的时间为两节课。

周二下午是语文组,负责人为陈平、赵光荣。

周三下午是数学组,负责人为王永发主任。

周四下午是英语组,负责人是单丽华主任。

周五下午是理化生?,负责人是王霞主任。

周二上午政史地?,负责人是杨福荣主任。

周三上午是体音美?,负责人是姜秀敏主任。

上午的备课时间是三四节课,下午的备课时间是七八节课。

(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效率的“分子”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上课节数)。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好月考工作。

七、八年级本学期搞好两次月考一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九年级搞好3次月考工作。具体为:

七、八年级:第一次 9月26、27日;第二次11月14、15日。

九年级三次月考:第一次 9月27日;第二次 11月15日;第三次 12月27日。

七八年级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同时纳入月考检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平行推进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11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在河口片的办学声誉。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教学领导和主管九年级领导在现今上级部门对延长课时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严控情况下,我校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教学校长本学期九年级听、评课不少于30节;负责年部教学的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⑤抓家校结合。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4.九年级本学期进行三次月考:第一次 9月27日;第二次 11月15日;第三次 12月27日。

每次月考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为下段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深化片区联研活动。

本着“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个促进”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的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转变教与学的角色理念,深化我校“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的进程,力图在各学科教学研究中,①做小做细学科教研主题;②做活做新教研模式。从而推进科研进程。 [1]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本学期继续开展“追求过程体验,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题教活动,活动的具体安排:

1.每月的双周周二为教研日,是各教研组通过课例研讨讲评交流和提升的时间,具体科目每月顺序排出来。

9月份是语文?和数学?的展示课,10月份是英语组和体音美组的展示课,11月份是理化生?的展示课,12月份是政史地?的展示课。

2.抓好各学科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

本学期各教研组的老师要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本教研组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实验、探讨、修正、完善。

3.为促进七年级新生在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迅速过度,9月初将召开一次小学与初中教育教学衔接专题研讨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河口小学参与研讨活动。

4.开展好片区教研活动。

拟在11月份中旬开展一次片区教研活动,初步拟定活动形式为“同上一节课”。

(五)加强科研阵地建设。

1.每月出一期《教学反思》和《精华日志》,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育故事等收集整理,作为我校宣传教改、科研的窗口。

2.组织各级各类的论文征集、评比活动,认真筛选,择优选送。希望老师们投身教科研实践,争取使论文等科研成果再上一个台阶,逐渐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

3.以教师博客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研修,走教师专业化道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六)、加强校本培训和上级培训的二级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制定学习日制度。

①两周一次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科研和教学知识的理论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认识到科研对实际教学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老师们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的研究当中,聘请专家或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有丰富经验的骨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教科研思路。

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途径、优化教研手段。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识,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校本教研时空,为教师搭建释疑解惑、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

③观看国家和省级课堂教学光碟,从中领悟、学习、把握教学前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加强上级培训的二级培训的力度。

外出学习的教师:①要写出外出培训的学习心得等;②要在外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培训,与大家一起共享学习成果。

其它工作是具体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另行安排。

(2)   第四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学校体育卫生学年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4

一、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一样适用。当学生对英语充满了兴趣,就会获得学习和探究英语的热情,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对此,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为基本点,让他们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为其学习的深入和教学效率的促进提供坚实的保证。

一般而言,在课程的导入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之后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并且对于课程的顺利开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哪家店的味道最正宗。这样的话题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并能够迅速产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这时教师询问学生这些美食如何用英语表达,学生会在兴趣的思维惯性下拥有学习和研究的动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二、创设真实交流情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和沟通。这要求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现英语的使用,进而进行英语的学习。当然,教师不可能带领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把所有的场景进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课堂中根据课本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尽可能和真实生活相契合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掌握知识。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办一个“Small Shop”,将课文中学习到的T-shirt,socks,jacket以及以前学到的orange,bread,pencil等物品摆到讲台上,之后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并拿着教师发的代金券用英语进行模拟购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Can I help you?或How much is it?等语句,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小学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互联网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影音播放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提高学习效率。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多媒体除了能创设真实的情境之外,对于将抽象知识具象化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解“进行时”和“过去时”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在人物的对话中掌握进行时和过去时的使用方法,这比教师运用口述、联想等方式进行教学有着更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进行单词识记等琐碎知识点的具体化讲解;翻转课堂可以弥补学生因事未到校而导致的学习遗漏问题;至于学生在课下产生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即时聊天工具、YY语音公会、微博等方式和教师、其他同学进行实时的在线请教与探讨,从而在第一时间实现问题的解决。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问题和聊天记录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为自己教学计划、目标和策略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

四、综合活动进行拓展

英语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资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局限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中,而应当通过组织多元化的综合英语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对英语的兴趣,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和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实现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5

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各实验室应积极配合各年级科学教学活动,做好各课的实验室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强化科学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开拓我校教学特色,做到开足开齐实验课,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机会,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科学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力争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常规化,充分发挥教学仪器(材)应有的作用。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观察、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计划:

1、实验室管理员工作:

①、x副校长:分管实验室(一)和实验室(二)常规管理工作。

②、x教导主任:主分管实验室(一)和实验室(二)常规管理工作

③、x老师:负责实验室(一)的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④、x老师:负责实验室(二)的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科学教研组组长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验室管理应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按照《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科教学仪器,器材配备》要求,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对自然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添置、维护、检查,为教学做好准备。

(3)、各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室学期工作计划和实验教学课程安排表。

(4)、各实验室必须借助于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手段,选择恰当的方法,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各实验室可搜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各类废旧材料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根据教学需要,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7)、各实验室必须加强安全措施,危险药品妥善保管,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配齐消防器材。

(8)、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材)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对仪器(材)出借,赔偿,领用手续,及时做好财产登记注册工作,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9)、各实验室必须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10)、各实验室必须对学生损坏仪器设备按规定赔偿,应填写“仪器设备报损记录单”,并计入“仪器设备报损账”。

(11)、开辟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对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未完成或实验课效果不理想的可利用中午空余时间或课外活动时间重做实验,提高实验课的时效性。

(12、)各实验室必须努力做好“五防”工作(防霉、防蛀、防锈、防尘、防盗)。确保每天放学检查门窗一次;每周对室内地面、窗户水冼一次;每月对器材除尘、清冼一次,并添加防霉剂一次。环境卫生,应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做到专室专用,室内无杂物,无卫生死角,无蜘蛛网,桌面无灰尘,门窗及仪器橱柜玻璃干净。

2、任课教师工作:

(1)、任课教师要在期初制订出学期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检查,再交实验室存档,任课教师按照实验室提供的实验课程表到指定的实验室上课。

(2)、任课教师与实验教师要共同努力,积极配合,努力开齐、开好实验,开足组数,使学生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凡教材要求做的实验不得任意删减,因故确实不能开出,必须向学校分管领导报批。

(3)、任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 演示实验提前三天,学生分组实验提前一周交实验教师,并提前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实验做好防范安排。

(4)、实验教师应配合工作,按单准备实验用品,并提前一天准备好。在准备过程中,要对仪器作必要的检查、校正,使其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5)、演示实验操作前,任课教师要备好课,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实验时做到安全、迅速,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达到预期效果。

(6)、上学生实验课时,要组织学生排队入室,保持肃静。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防范,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若是第一次走进实验室,首先由任课教师带领学习《学生实验规则》和《实验室安全守则》,然后再开始分组实验。

(7)、学生要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准备,实验时要积极思考,细心操作,认真观察,如实记录。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师要跟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

(8)、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擦洗、整理好仪器,打扫好桌面、室内环境卫生,并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实验教师要及时对实验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工作,收回原处保存。要认真填写好《实验登记表》,离开实验室时要关好水电开关和门窗。

(9)、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考核成绩纳入对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

(10)、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四、培训、竞赛:

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3-6年级科学实验教师进行2次实验操作培训。指导教师:王加川

(1) 2011年小学实验室工作计划相关:

查看更多>>

2、利用实验室开放活动时间,以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形式,组织3-6年级部分学生进行每周1次实验操作培训,达到以点带面的推动效果,使学生热爱科学实验。

①、三、四年级指导教师:肖寿生

②、五、六年级指导教师:沈家强

3、组织学生实验操作竞赛。

五、授课地点及课程安排

1、三、六年级在实验室(一)上课。(课程安排见附表2)

2、四、五年级在实验室(二)上课。(课程安排见附表3)

六、相关内容见附表如下

附1:实验室《科学》学科任课教师课程总表

附2:实验室(一)课程安排总表

附3:实验室(二)课程安排总表

附4:3-6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分组实验目录

附5:玉溪小学自然实验室管理制度

附6:玉溪小学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附7: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附8: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玉溪小学科学实验室

二0一一年九月一日

附5:

玉溪小学自然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教师在实验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顺序。准备好仪器、材料、药品等,不做无准备的实验。

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室内安静,认真听讲,按老师要求进行实验,不得随意乱动实验用品。

三、自然仪器、教具,统一保存,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其他教学人员,因工作需借用须请示教导主任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并注销。

四、实验后的废物,教师要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乱扔。废水放净后,要擦干水盆及实验桌。

五、实验课后,教师要认真清理仪器,物归原处,关闭电源、水源,填写“实验记录单”后,方可离室。

六、爱护教具、仪器。经常擦拭,保持清洁。室内仪器、材料、药品,不得私自带出。实验中,如有损坏,应主动报告,办理报损或赔偿手续。

七、搞好实验室的卫生清扫及保洁工作。使实验室经常保持地面洁净,玻璃明亮,仪器摆放整齐。

八、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每学期末,全面清查,及时充实、维护,保证教学要求。

附6:

玉 溪 小 学

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制度

根据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之规定和学校安全工作要求,特拟定本制度。

一、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必须树立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安全意识,都应自觉遵从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的有关规定、规则和条例。安全操作,防范于未然。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要随时绷紧安全之弦,预防为主,管理育人。既要保证仪器设备完整无缺,又要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得有疏忽大意。

三、仪器设备借出或调拨,严格执行审批和登记手续,并要及时收回销帐。随时做到盘点实物,统计数据,报告情况。保证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物相符。

四、做好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安全、清洁、卫生。防止火灾、触电、丢失、盗窃等事故发生,并根据仪器不同类别和性质分别做到防潮、防锈、防变形、防变质、防腐、防热、防虫等。

五、对试剂、危险试剂、药品,剧毒、有害、易爆危险品实行严加管理,专柜存放,单独存放,分别存放,双锁保险。严格履行学校领导签字批准领用制度。禁止不安全行为,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附7:

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一、物资的报废必须填写“报损报废单”,及时报物资主管人员进行核查后,按下列手续办理。

1、单价在200元以下的物资报损报废处理由主管校长审批,报县教育局备案,单价在200元以上者由所属教育局审批、报地、市教育局备案。

2、给予经济赔偿处理的,根据损坏、丢失等事故情况和具体鉴定意见,由物资使用单位填写有关表册,签注具体处理意见及赔偿金额。所在单位填写“赔偿通知单”(四联式),一份自存,一份送财务科,一份送物资主管部门,一份送赔偿人。赔偿人在收到通知后应主动向财务部门办理交款手续。

3、对于耐用期满,又已丧失效能或因客观原因等造成的报损报废,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在每年盘点物资时,由使用单位填制有关表册,其审批手续按上述规定办理。

二、报损报废审批手续完毕后,其物资残值由物资主管部门回收利用,统一处理。

三、校内外借用物资,除按照借物制度办清手续外,交接双方应当面验证质量情况,如有损坏,丢失等情况发生,借方应照价赔偿或修复后归还。

附8: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

一、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了事故,使仪器设备受到了损失,分别给予批评,行政处分,并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

1、不听从指导,不遵守操作规程,不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实验、实习的;

2、工作失职,不负责任,教师或有关人员指导错误或指导不及时,管理员保管不善的;

3、不按制度,又未经批准,擅自运用,拆改设备器材的;

4、粗心大意、大手大脚、造成损失浪费的;

5、盗窃或巧立名目骗取器材的;

6、有意制造事故,或故意违反操作规程的。

二、由于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仪器设备损失,通过鉴定且由有关负责人证实,只赔偿部分损失或不予赔偿。

1、耐用期满仍在使用中的设备器材,在正常使用中发生损坏的;

2、食品设备易坏部件,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发生了损坏的;

3、仪器设备使用和存放缺少必要的防护条件,经主观努力后仍造成了损失的;

4、确因设备质量原因,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造成损失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6

小学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乐谱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及创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识谱教学是融合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综合体,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但识谱教学是一个困扰着农村音乐教学的突出问题。针对农村学校学生求知欲、可塑性强,但生活环境缺少乐谱元素的特点,教师该从何入手,才能确保识谱教学循序渐进地进行?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都是把识谱随课文分散教学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简谱识谱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这种过分分散的识谱教学法违反了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组织复习。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形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识谱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初步的识谱能力。小学学了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谱,这样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都必须在老师的“教”和“带”之下进行读谱练习,不能脱离老师学步,以获得自我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识谱能力的提高。

一、选择适合的谱式

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谱式。简谱是一种采用首调唱名的记谱法,记录单声部的歌曲非常方便,也较容易演唱。五线谱它通过线间的不同来表示音的高低,通过音符的不同形状,表示音的长短,它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的图形谱。我认为选用何种乐谱开展教学,其原则是: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在开展教学中是否有效、科学,是否便于学习与掌握。从音乐教育面向大众化这一角度看,简谱有它很大的优势,如果从学生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应该选用五线谱。另外,在学校开展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例如:合唱、电子琴教学中就可根据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习五线谱。

二、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如,游戏Ⅰ《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鸭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三、激发兴趣先学歌曲

学生为实现学习目的而自觉地去努力的心理动机是兴趣;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识谱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识谱教学和孩子先会说话后会写字一样,学生先学会唱歌,后学会唱谱。学生在先会唱歌的同时,先入为主地熟悉了歌曲旋律,这为歌谱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又能增强学生学习歌谱的自信。在刚开始进行识谱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认识音符“1”的唱名,然后认识音符“2”的唱名。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发现这种呆板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很厌烦,而且出现怠倦现象,我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而收效不大,为此感到非常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教唱《祖国,祖国,我们爱您》这一课时,由于当时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得不够丰满,提前完成了歌曲的教学任务,课堂也剩余了些时间,我仔细看了下歌谱,觉得不难,适合让学生学唱,于是就把剩余的时间用来进行歌谱教学。没想到,学生一改以往唱谱时那副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状态,竟然每个人都很自信地参与到歌谱的学习中,有个学生唱了一遍后,大胆地提出:“老师,原来学唱歌谱并不难啊,您的伴奏能不能稍微慢一点,让我把每个音符都唱唱准,好不好?”学生无意的一句话告诉我,先学唱歌,后学唱谱也是歌谱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借助熟悉的歌曲识谱,在孩子音乐学习中,越是熟悉的越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演唱的兴趣。因此借助熟悉的歌曲来识读乐谱,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经常使用。例如:歌曲《嘀哩嘀哩》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学生本身对乐曲主旋律有了一种“似熟非熟”的印象,这时老师可先引导学生跟着乐曲轻轻哼唱,然后指导学生视唱乐曲的主旋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位置,降低识读歌谱的难度,而且学生普遍都有较浓的兴趣和唱谱的信心,它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项技能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观察乐谱、激励评价

在进行识谱教学时,以乐句(乐段)为单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乐句(乐段)的相同点,将相同或相似的乐句(乐段)放在一起学习。这种化繁为简的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识谱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唱苏少版五年级教材《春游》一课时,我先从乐句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乐谱,找出乐曲中相同或相似乐句,然后把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学习,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通过比较,又让学生唱准了每一乐句结尾的音。

课堂中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在教唱乐谱过程中,农村学生胆小、怕唱错、不敢张口唱,有些学生即使张口唱了,但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于是,我采用了鼓励的方法。只要学生张口唱了,就会得到一个礼物——“小红花”。渐渐地,学生敢唱了,而且也乐于唱了。对于唱得好的学生,我会让同学们给他鼓掌,以示鼓励。

五、训练 “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美感最重要的来源,是音乐的生命,是识谱的基础,也是低年级音乐教学最先进入、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节奏感是通过身体运动来感知,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的教育体系中都研究节奏要素的单独练习,培养重要的节奏能力。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动” ,节奏运动不仅要用耳朵听、用头脑理解,更要在运动神经中去感觉,促使儿童体验音乐的情感、音乐的流动。我们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记忆。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节奏,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较有特点的节奏型,然后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导学生学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如让学生模仿钟表的声响:“滴嗒、滴嗒”,就是×× ××|×× ××|的节奏型;让学生模仿“哒哒哒哒”的机枪声,实际上就是×××× ××××|×××× ××××|的节奏型;让学生学习称谓的叫法“爸爸,妈妈”就是×. × ×. ×|的节奏型等进行类似的节奏训练。再如在苏少版一年级上册《动物说话》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律动分别模仿小鸡说话“叽叽 叽叽”、小鸭说话“嘎 嘎”、老牛说话“哞—哞—”,初步感受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时值。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的说话中,强化学生的节奏感,例如:老师边敲双响筒边说:“今天 太阳 | 出来 了|”,接着让学生编创,如:“我们 大家 | 来唱 歌 |,”师:“唱起 歌儿 | 真快 乐”,生:“啦啦 啦 | 啦啦 啦 ||”等,总之,我们要把节奏融入学生最常见的生活、语言、活动中,把节奏教学融入孩子最熟悉的情境中,这样孩子才能毫无负担地学习。

六、结合器乐教学,强化识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