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质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质量范文1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因为,低质量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会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损害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以前,价格被认为是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现在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很多用户现在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并且宁愿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在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较好的质量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高质量产品的定价可以比相对来说质量较低产品的定价高一些。另外,高质量也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也就意味着公司利润的增加。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从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转向对过程和系统的管理。长期以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局限于对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的管理,而今天,质量的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质量不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质量不再是“合格”产品的概念,因为今天质量的形成是从顾客的要求出发的,最终又是由顾客来评价的,在这两头的中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所有活动和过程。所以,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从原来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原来分割的模式转向系统的模式。2000版本的ISO 9000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到“互利的供方关系”等八项原则,都充分体现了对企业质量管理全过程和系统性的要求,这种要求已经大大的超越了对产品本身的要求。
第二,要从原来以推行管理方法为主转向以培育管理文化为主。过去,我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也好,在开展贯标认证也好,比较注重的是新老七种工具的使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方法等。毫无疑问,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工具和方法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管理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尤其是当我们忽略了管理的社会属性时,管理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质量管理为何不能持续有效、为何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管理要遵循和体现社会属性,就必须建设和培育企业管理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各国企业都处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文化价值观的剧烈变动与重新整合的过程之中,导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巨大变化。于是,重新架构企业文化变成了当今时代的大课题。企业的管理植根于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也必须扎根于质量文化。企业的管理文化通常包括了经营理念、管理宗旨、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公共关系、社会承诺等方面。企业管理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律机制的重要的思想基础。当前,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其中提出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提品和服务的广大企业来说,建设好企业管理文化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我们广大质量工作者来说,培育好企业的质量文化,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能真正体现对顾客、对用户的诚实守信,自然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第三,从偏重于技术创新转向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包括技术在内的生产力各个要素在彼此孤立地存在的时候,它们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只有通过管理,把生产力的各种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生产系统,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显然,先进的管理也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而且,许多事实表明,先进的技术不能代替落后的管理。因此,企业追求创新必须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及其文化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首先都要讲学习、善研究,坚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近年来在发达国家提倡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恐怕就是这个道理。企业的质量管理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比如,当前许多已经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都遇到了“ISO 9000后”的问题,为此我们确实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探索。企业质量工作者要从过去习惯于各车间到处跑的“体力型”工作方法,转变到学习运用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智力型”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求得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质量如何进行管理
质量管理没有完全一样的组织、流程和方法,根据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佳实践――TQM:研发、采购、制造、客服四大供应链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形成TQM组织框架。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每一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单元之间的互动,形成TQM的日常活动。单元内部,形成二级三级的活动。这是开展质量工作的基石。
TQM组织框架以实现组织的战略和方针为目标,建立一二级组织架构,建立质量体系/制度,确定质量目标,和进行KPI考核。
关于二级组织架构,分为三个:
QA:体系维护,审计,问题跟进,追踪,年月周日报表;
QC:执行标准,检查,测试,记录;
QE:问题分析,对策,标准维护;
QA、QC、QE可以是三组人员,也可以是兼职,由一组人员担任,简称QA.人人都是QA.
质量管理的效果,衡量其工作的成效,保证质量工作有效性,稳定性,必须要定期评估。
评估的方法:管理评审,季度/月度/周/日报;
工具:QC七大手法。点检表、鱼骨图、直方图、分层的点图、柏拉图、散点图、控制图。
管理质量范文2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质量;管理
项目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指一组由起止日期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独特过程,该过程应当达到包括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在内的规定要求的目标。项目具有时限性、唯一性和延续性的特点。质量管理是指是指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职责的确定,和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譬如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促使管理职能得到体现的全部活动。项目质量管理指的是对某个确定的项目进行质量方面的管理,具体过程可以有检测,监察项目执行过程,确定质量标准并进行比对,使得项目结束时可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服务。
2007年5月,笔者作为项目经理参与某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的建设。为提高整个城市对突发实践快速响应处置能力,由当地市政府发起,经市公安局主持,特建设了该项目。项目业务范围包括110、122、119日常接处警业务及联合处置业务,其它联动单位入地震、人防、海事等联合处警业务。项目构成包括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呼叫中心服务系统、网络工程、视频监控等,笔者公司负责是应急指挥业务系统,呼叫中心服务系统,是整个项目最为核心的与直接对应业务的部分。110,122,199日常接处业务,联合处警业务,联动单位联合处警业务都是笔者职务范围内的任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笔者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了其质量管理技术和措施。该项目其一特点业务范围广,参与的单位多;110,122,119由接警、处警、出警、反馈参与单位有100多个,其它联动单位16个,其业务规则各有不同;该项目其二特点是对稳定性、性能、并发性要求很高,不同一般的企业MIS系统,一个城市如果110,122,119停止工作,那么就出现民警无法接到110求救,119消防员无法接到火灾报警,其危害可想而知。
一、项目需求质量管理
该项目需求管理难点在于,其一,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员配合极性上需要他们高层领导给与督促,否则就会出现调研无人对应,有人对应也是敷衍了事的现象;其二,需求确认时无人签字,一个原因是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另一个原因是业务处置规范化上,无明确的政策法规及相关经验参考。这样就造成需求调研、需求确认工作难度较大,可如果需求调研不清楚,需求无人确认,项目建设就会出现项目成果偏移实际需求,或者项目出现无效反工,严重影响建设成本,延期建设周期。对此特采用几种手段,提高项目需求管理质量。
(一)要求对方高层领导参与,通过项目委员会加强督促
针对需求管理上的难点,笔者向项目委员会反映,每次调研时通过客户方高层领导110处长及一个分管项目工作的副局长给与签字发文。主要目的是,针对具体模块,安排具体人员接待对应。这个效果比较明显,笔者拿到这份文件找到需求调研单位,客户看到文件上的副局长签字,十分积极配合。
(二)需求确认工作细化,引导客户理解
针对客户害怕签字,害怕承担责任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因为他们对业务到底该怎么规范怎么建设心里没有底气。笔者采用:一、引导,将类似项目给与演示;二、采用界面模型,结合他们的理解和自己的设计,将其需求直观地反映下来,挖掘出直观需求及隐性需求,让客户更确认地理解。当深入了解后,一部分客户也敢于签字了。
(三)签字确认工作,由整个项目委员会及客户一同确认
针对无人签字的需求,笔者提交给项目委员会。一部分是他们强行要求需求调研对应人签字,一部分需求召开会议,经讨论后由委员会签字确认。
(四)需求变更管理
这也是该项目需求管理中一个难题,首先笔者制定需求变更处置流程。客户要项目委员会提交变更需求,对于小的需求变更,定期由笔者方技术人员帮客户整理,然后提交项目委员会;经过评审,再赋予实施;经测试、风险分析,再。
二、性能、并发性、稳定性、容灾性管理
这些是本项目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其难点在于:其一,如果一个重大火灾发生时,将会同一时刻有很多火警电话打入;同时还有110,122也要正常接警,系统要有较好并发处理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其二,系统必须保证7×24小时全天稳定运作,停止工作1分钟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系统必须要很高的稳定性及容灾性。
(一)采用技术设计手段、技术专家会议评审、多种验证测试手段来保证项目质量
1. 设计手段,使系统在建设时,达到理论目标。对性能、并发量方面,系统在设计时,采用支持高性能、多并发量的模式。在业务系统服务器上,采用DOT REMOTING SingleCall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多用户并发,并且每一次请求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无影响。呼叫中心服务端,采用多线程机制,也要每一次请求独立,相互之间无影响。服务器采用双机机制,一能做到负荷均衡,二能做到故障热切换。
2. 专家评审,集思广义。笔者所在公司是一个上千人的软件公司,笔者将设计及性能指标做成议题。召开专家会议,将有类型经验的人集中到一起,评审方案。商讨验证测试指标和方法。
3. 多种验证手段,保证技术设计达到与其目标。笔者使用专业测试工具SilkPerformer来验证性能、并发量、稳定性、容灾性。按照业务预算,模拟50到300个用户登入,执行查询、接警、处警等操作,观察服务器内存、CPU使用情况,以观察其压力测试。在高压环境下,手工创建接警单,验证其并发性等。人为关闭服务,测试其容灾性、故障热切换能力。
系统上线后,还坚持在客户配合下,做一个月实地模拟演示。组织上百人不停地打电话,报警。按照实际业务运作模式,执行模拟演练测试,以保证项目质量。
以上是笔者针对本项目特点,做的质量管理过程。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其远远不够。
(二)分析、引用、遵守公司CMMI5的质量管理体系
1. 使用VSS管理开发库、受控库、产品库。按照公司已建设的管理规范,将各种文档,需求调研记录,需求设计文档,界面设计文档,需求签字文档按规范入库。派专人管理文件版本登记,标识。另外对纸质文件,按照公司规定分门别类,交专人登记存放。
2. 代码规范,代码同级评审,上级评审制度。程序开发前,引用公司代码编写规范,定期有软件小组组长检测规范执行。代码坚持同级评审,小组组长评审制度,以降低软件出错率。
3. 软件测试体系。遵守公司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实施,测试修改、验证、体系。
这些是笔者在项目中主要采用的质量管理过程。经过1年努力,2008年5月6号,110正式上线了。
2008年6月份,122,119其它联动单位也上线了。从上线到现在,系统未发生故障,在系统功能和系统性能稳定性上,都达到了预期要求。需求质量和性能稳定性质量及整个项目质量的管理发挥了很大作用。
所谓的项目质量管理,笔者认为其最为重要的就是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针对性地把握好要点。一个典型的企业质量管理是由每一个独立的项目质量管理组成的,他们的质量管理水平总和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真实体现。在本项目中,笔者指出针对性较强的需求管理,性能那个稳定性容灾性管理为笔者项目质量之首要,因其对其项目特点的理解。需求管理之难度,如果得不到解决,需求就不能清晰,项目目标就会偏移实际需要,项目可能就要失败。一个城市110如果停止10分钟,或者经常停止工作,其它方法做得再好,项目也不能称上成功。
同时笔者认为企业质量管理,他的侧重点在于整个企业项目的提高。其体现在标准化、可指导性、可监控性。笔者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引用很多公司CMMI5质量管理方法,可谓有标准可指导;在项目过程中,遵守一些规范也要求,受其监督,发现问题时有人给与对应,集中解决。另外笔者还认为IT项目企业,对其专家库知识库的建设,对企业项目的发展,项目质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蔚林巍.项目管理的最新进展[J].管理工程学报,2000(03).
[2]盛宝忠.质量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J].质量管理,1994(11).
管理质量范文3
护理质量是现代医院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是医院质量中的两个质量子系统。“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接触病人时间最长,在病房工作时间最长,所以说护理质量在医院整个质量工作中就更加重要。有经验的医院管理者都非常重视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抓好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医院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1]。
关键词:
医院护理;管理
1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
1.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制
医院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院各护理单元均设有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和护理质量监控员。院级护理质量管理由护理部主任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质量监控由主管护师或资深护师负责。
1.2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将护理质量管理纳入综合目标考核中,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和健全了一系列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规程,并且在规范流程上下功夫,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规范护理人员行为。
1.3加强医院护理知识培训
医院设有专项护理知识学习经费,每年选派护士长或骨干参加国家级护理学术会议,院内定期举办护理相关知识学习,并进行考试。
2加大护理质量监控力度
2.1组成质量控制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和各病区护士长组成质量控制检查小组,针对护士长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护理质量质控排班表如下。
2.2制定护理质量检查表
适合记录各种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实行百分制,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质控表如下。
①护理文书书写以高开焰、权循珍为主编安徽省卫生厅出版的《病历书写规范》为标准。
②护士行为规范以王建荣、王社芬为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护理规范用语与实践》为标准。
③急救药品与器械管理标准实行五定,定专人保管;定药品物品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及补充,严格交接班制度,必须了解各种药物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副作用,并熟练掌握用药剂量,在抢救中正确使用。能正确使用各种抢救器械,了解性能,保证器械完好无损。
④整体护理以张锦瑜、吴之明为主编沈阳出版社出版的《整体护理临床指南》为标准。
⑤消毒隔离以宋钢兵、郭秀芹为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院感染管理分册》为标准。
⑥技能操作以安徽省卫生厅医政处、安徽省护理学会编制的《护理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为标准。
2.3实地考核
实地查看相关记录,每月召开护士长会议一次,分析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确定考核结果。将质量检查中得分情况和出现的缺陷,告诉科室护士长,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3医院护理质量不断上新台阶
3.1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态度,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通过对护士行为规范的检查,护理人员改变了服务态度,能“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工作中细心观察,投入情感为病人倾注爱心,使“以病人中心“的护理服务落到实处。同时也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3.2实施护理质量检查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管理质量范文4
血液质量是血站工作的生命线,它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特别是针对医疗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得到完善,对血液质量的安全与血站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保证采供血安全,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
1 加强血液质量控制是提高血液质量的保证
1.1 遵循PDCA循环科学的方法,即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A)。
1.1.1 计划阶段: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是质量保证的前提。我站根据《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详细编写了SOP,其内容涵盖血站各科室的操作规程。SOP为工作人员完成特定工作提供了质量标准。
1.1.2 实施阶段:各岗位职工严格按照SOP进行工作,并将所有相关信息记录下来。
1.1.3 检查阶段:检查审核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它能监督质量保证体系能否有效运转,及时发现与标准或规范不符之处。一般工作中采用“三检三控”方式,即自检自控:要求各科室清楚了解本职工作,能对差错采取有效地纠正措施;互检互控:要求各科室之间,各岗位之间能正确运用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发现和处理差错;专检专控:有本站质量委员会根据质量审核标准,每月到科室进行审检,质控科人员不定时进行现场质控,跟踪审核。
1.1.4 总结阶段:质控科将每月的质量监督检查情况报给站领导并发至各科室,血站每月召开1次由科主任及全体质量监督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根据质控汇报,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对上月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1.2 加强重点岗位上的质量控制:血液的质量控制指从采血、检验、成分制备到血液的储存、发放、运输及临床运用全过程和从器械、试剂、生产程序、仪器设备到产品全方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在我站实际工作中主要加强了对所有试剂的质量控制、采血质控、全血及成分质控、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2 加强内部管理是提高血液质量的根本
2.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我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有:(1)设立血液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在站长领导下,由业务副站长、质量控制科主任、业务科主任等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在血液质量管理上具有监督和决策权力,它负责监督检查各个环节的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征求各单位意见,对各单位提出的有关血液质量问题及时汇总,并提出改进措施。(2)设立质量控制科。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质量监控权力,其组成在配备优秀技术人员的同时,还应配有与其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必要的先进仪器和设备。(3)聘请社会监督员。从主要用血单位中聘请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等人为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血液质量信息反馈座谈会,对血液质量进行广泛地研究讨论,并提出整改意见及落实方案。
2.2 坚持实行质量监督和质量审核制度:质量监督和质量审核是实现质量方针的目的和手段。质量控制科开展经常性的质量监督、定期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交站长办公会讨论解决。质量管理委员会应每月召开1~2次会议,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
2.3 强化质量教育,保证基础质量:抓好血液质量管理,首先要重视基础质量的提高:即抓好人员、输血技术、器材和仪器设备的管理。抓好基础质量就要强化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教育纳入单位继续教育中。要同血液专业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对每袋血都要从对病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要从质量教育入手,同医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增强对血液质量的责任感和严重感。另外采血环境要符合规定要求。采血器材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按卫生部有关规定使用批准检验合格的血液试剂和血型定型试剂。
2.4 加强在职培训工作:输血知识日新月异,尽快掌握输血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是不断提高血液质量的需要。血站应制定职工业务培训计划,定时对职工进行系统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广泛开展业务学习、整体培训、讲座以及岗位技术比赛,派送有关业务人员外出参观、进修、培训等一系列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为提高血液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实现质量标准化,抓好质量标准的制定,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价。把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和标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岗位。
2.6 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保证血液质量的有效手段。我站从2001年下半年全站微机联网,包括血源、献血办、供血、检验、成分机采、输血研究等模块,全站各种信息集中管理,能够全面了解采供血等情况,加大了管理的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全站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环节,保证了血液的质量。
3 加强血液质量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的核心
3.1 严把试剂质量关: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否,试剂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按照规定采购由卫生部批准的定点厂家生产的有批准文号和“批批检”手续的酶免试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剂进站后,要用国家监测中心提供的标准血清再次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入库备用,否则坚决退货。对试剂的出入库和使用情况要有严格的登记制度,以备后查。
3.2 认真做好初检工作:初检工作是整个检测工作的第一关,必须按照规定对ALT、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血色素和血型进行认真检测,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好第一关。
3.3 高度重视复检工作:为了杜绝初检中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结果,严禁献血员中可能发生的偷梁换柱现象,对初检的血液进行复检。对个别结果可疑的标本要进行再次检测,直到结果准确无误。
3.4 血液检验实验室环境:从环境方面来说,血液的检验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安静;有足够空间和充足照明;室温恒定;各功能区划分明确,标识清楚;冰箱温度记录器准确;孵育箱和水浴箱的实际温度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温度,并保持恒定;计时器计时要准确,试验用水应是高质量蒸馏水。
4 加强血液质量环节控制
4.1 血液采集:(1)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基础,同时还 应建立完整的献血者档案,各种采血记录应保存10年。(2)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注意病史询问、体检及采血核对。(3)采血环境要符合清洁区标准,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每月至少做1次空气细菌培养,进行采血环境检测。(4)采血前献血者应清洗手臂,严格采血部位消毒,穿刺部位消毒面积不少于10 cm×10 cm,一针穿刺率大于9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每月至少做1次采血人员手的无菌培养实验。(5)采血前必须对血袋进行质控,包括热源、无菌试验和理化项目的检测。(6)血液采集后要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和血型的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4.2 在成分制备方面:成分血制品的安全依赖于诸多因素,成分血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为提高成分血的制备质量,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成分制备条件,建立无菌净化室,装备血细胞分离机、大容量低温离心机、血小板震荡仪等。另外,还要求机采室及成分制备间的整体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照射。无菌用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使用,消毒溶液一般1周更换1次,梅雨季节1周更换2次,工作人员进入净化间均更换隔离衣,换工作鞋,戴无菌手套,一次性的口罩帽子等,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成分制品的安全。
4.3 在储血、供血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操作与控制以确保血液质量。血库使用储血专用冰箱并连接温控系统,电脑监控。血小板保存要使用专用设备(血小板震荡仪),严格交接班制度,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制度。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发血前做好血液质量检查,在血液运输过程中防止剧烈震荡以防溶血,要保持血液制品所要求的温度,要有温度监视器和报警系统,以保持血液成分的有效性和抑制细菌生长,确保临床安全用血。
管理质量范文5
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的过程起到了保护和保驾护航的效用。质量控制的核心的观念以及方针是“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质量控制,其最终需要达到能够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影响工程的质量的主要的各个因素进行及时以及严苛的监督和管理,最终保证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既定的目标。在具体的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有着材料、检验、施工、监理几个方面。
1、设计质量的控制。对于施工的整体的路面以及相关的桥梁的结构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之中的不应该有所遗漏和疏露的地方,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管以及管理:
(1)严格施工的变更的登记以及相应的手续的层层审批,加强按照明文规定进行相应的程序办理的意识。
(2)对于不是特别有着对于施工影响的变更,需要要求监理、设计、施工三个代表人员能够在现场之中进行会审的处理,并且加强设计单位的审理的管理;
(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的人员应该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书面的规定以及补充的说明。
2、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完善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的实体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的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所以,为了能够对于质量有所保障和坚持,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材料的监控和管理,对原材料进行删选,严格控制供应商,并且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二、严格质量检验
在施工的质量监理方面,工程的一定程度上的质量的检验是对于施工的具体的质量的检验的重要的手段。一个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以及好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工程质量检验的标准必须进行相关的明文的规定,并且使得施工的其中的技术、质量和操作的工艺等都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其中对于检验标准的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确立以及流程的具体的规定。根据检验的内同做出细节的规定以及确立,从而使得整体的施工的过程之中能够对于质量的管理具体到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检验之中难免会遇到工艺以及技术标准要求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此种项目,在其中的技术标准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定以及经过监理人员负责人的签订认证。
2.、组织结构的设计。对于工程的质量的检验,在其中必须创新一定程度上的检验的形式以及流程。其中对于质量的检验的组织形式可以有群众检验、专门人才的检验、专门部门的检验,按照时间的检验可以分为日常的检验和抽验的检验,组织内部相关的人员应该按照检验的标准以及相关的规定对于工程进行相应的检验。
管理质量范文6
1建立管理网络
1.1建立疗案管理委员会疗养院应以疗养员为中心,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重视疗养服务质量,加强疗案管理工作。要健全疗案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和业务副院长分别担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机关业务领导和各疗养科主任为委员。疗案管理委员会实行每季度例会制度,定期对全院的疗案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决策。
1.2建立专职质控管理机构有条件的疗养院可建立质量控制科,作为疗案管理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条件不具备的可设立专门的质控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院疗案质量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组织疗案质量教育和培训。
1.3建立科室疗案质控小组在各疗养科建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疗案质控小组,落实疗案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本科质量控制措施。
2健全规章制度
我军1999年出版的《疗养技术常规》作为全军疗养工作的法规性文件,首次将“疗案书写与管理常规”单列一章,对疗案书写、质量评定、整理、保管和使用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疗养院疗案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疗案质量的不断提升。各疗养院可结合自身疗养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行业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有关的规章制度,提高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注重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疗案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实施全员、全过程、持续化管理,促进疗案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3优化质控流程
3.1重视在院疗案监控从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疗养环节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疗养员一旦出院、疗案一旦生成,许多信息已无法进行核实、修正,将直接影响疗养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应逐步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在院疗案的监控。质检专职人员要定期下科室对运行中的疗案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科室和有关责任人,努力将质量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在电子疗案逐渐推广的今天,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施监控在院疗案势在必行,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监控的即时性。
3.2狠抓终末疗案质检建立疗案终末检查制度,根据具体工作量的不同,选派2~4名有一定疗养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担任质检专家,由质控科或质控办公室直接组织实施,对出院归档疗案进行抽检,每月汇总检查出的主要问题,并向机关和科室反馈。
3.3强调科室疗案自检疗养科主任(或主任医师)、主治医师要充分利用巡诊、查房、疗案讨论、会诊、疗案出院审签等时机,对下级医师疗案书写进行训练和检查。尤其对实习医师及新调入医师,应及时组织疗案书写的培训、学习和讲座,通过传、帮、带,使其尽快熟悉疗养院特点和掌握疗案书写的要领。
4注重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