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牧场之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牧场之国

牧场之国范文1

早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牛、马、羊、猪……都出来活动了。我看见一群正在低头吃草的牛群,自由自在的牛群,我一看,可恶!位儿都被占了,我只好换下一个目标:马。

碧绿的草原上有几匹膘肥体壮的马在飞驰,除了被绿草掩着的运河能阻挡它们以外,没有什么能阻挡它们的飞驰!

但是,唉……可惜,它们的便便非常硬,不过有人爱吃!就让爱吃的人享用吧……

“哇!猪群!”它们呼噜着来了,“猪的便便是我们的最爱。”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冲进了便便……

傍晚,这碧绿的草地上才见到一两个人,等这几个人走了,这牧场之国就属于了黑暗……

牧场之国范文2

1.

大唐故波斯國大酋長、右屯衛將軍、上柱國、

2.

金城郡開國公、波斯君丘之銘。

3.

君諱阿羅憾,族望,波斯國人也。顯慶年中,

4.

高宗天皇大帝以功績有稱,名聞[西域],出使

5.

召至來此,即授將軍北門[右]領使,侍衛驅馳。

6.

又充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并于拂林西界

7.

立碑,峨峨尚在。宣傳聖教,實稱蕃心。

8.

諸國肅清,于今無事。豈不由將軍善導者,為

9.

功之大矣。又為則天大聖皇后召諸

10.

蕃王,建造天樞,及諸軍立功,非其一也。此則

11.

永題麟閣,其于識終。方畫雲台,沒而須錄。以

12.

景雲元年四月一日,暴憎過隙。春秋九十有

13.

五,終于東都之私第也。風悲壟首,日慘雲端,

14.

聲哀烏集,淚[落]松幹。恨泉扁之寂寂,嗟去路

15.

之長嘆。嗚呼哀哉!以其年月日,有子俱

16.

羅等,號天罔極,叩地無從。警雷繞墳,銜淚[刊]石,

17.

四序增慕,無輟于春秋;二《禮》克修,不忘于生死。

18.

卜君宅屯,葬于建春門外,造丘安之,禮也。

一、此碑研究情況的回顧及本文主旨

這方墓志刊布後,羽田亨[3]、佐伯好郎[4]、桑原隲藏[5]、張星烺[6]、向達[7]、羅香林、蒲立本、石田幹之助[8]、饒宗頤、謝海平[9]、朱謙之[10]、方豪[11]、朱杰勤、姜伯勤[12]、林梅村[13]諸位學者先後對此碑作了研究和介紹,或對有關研究作了述評。

所有上述作者幾乎一致同意,阿羅憾是景教徒。羅香林、朱謙之、林梅村進而認為,阿羅憾就是景教碑上的僧首羅含。所有的作者都同意,阿羅憾的原名當為Abraham。一般認為,碑上的拂林是指拜占庭。

在比較一致的主流見解之外,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榎一雄早在1943年就發表長文,認為阿羅憾碑上的拂林不一定就是拜占庭,可能是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忽懍(Khulm)。他批評了佐伯好郎關於”聖教”即景教的意見,認為把阿羅憾的名字還原成Abraham并不是唯一的選擇。[14]岑仲勉在1958年出版的《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中認為,阿羅喊於拂林西界立碑,顯與王名遠置州縣同時。”拂林”只是”西域”之代用字樣。[15]1979年伊藤義教在《瑣羅亞斯德研究》一書中,批評佐伯好郎把景教碑上的阿羅本和阿羅憾的名字都還原為Abraham。[16]富安敦在1981年提出阿羅憾并不屬於任何宗教,他名聞遐邇,因此唐高宗遣使把他召來,即授羽林軍的將軍,這正是後來給予名義上的波斯國王卑路斯和泥涅師的品級。可見阿羅憾在中國被視為與波斯國王相儔的人物。并不是只有Abraham這個名字可以還原成阿羅憾。[17]達菲納於1985年撰文指出,阿羅憾與Abraham對音不符。[18]富安敦在1993年第38回國際東方學者會議上提交題為《關於天樞建造的後援者、中國派往拜占庭的使者波斯人阿羅憾(Wahrām,616-710)》的論文。[19]他在1994年再次提出阿羅憾的原名可能是Wahrām(瓦赫蘭)。[20]在同一次會議上,伊朗學家塞雷蒂欣 然接受富安敦把阿羅憾勘同為Wahrām的假設。塞雷蒂的主要貢獻是指出了缽羅婆文(Pahlavi)啟示錄性質的文獻《本達希申》和《贊德瓦赫蘭亞斯恩》中的有關史料,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21]1996年,在整理出版伯希和研究景教碑的遺著中,富安敦將1984年發表的法文論文加以修訂擴充,以英文刊布,作為附錄,系統總結了他十多年來的有關研究成果。[22]

在分析對比了上述各種研究之後,我認為富安敦的基本觀點比較經得起推敲:

一、從墓志上看到的阿羅憾的主要活動,不是宗教性的。《景教流行中國碑》第18行說:天寶三載(744),”詔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宮修功德。”而阿羅憾早在景雲元年(710)去世,因此阿羅憾不可能就是景教碑上的羅含。本人并不信仰景教的唐高宗,不可能派一個波斯人到景教的故土東羅馬帝國去宣傳景教。

二、阿羅憾的原名可能是Wahrām,這個名字在中古波斯語的薩珊王朝碑銘中通常寫作wlhl’n,有時也寫作wlhl’m。希臘文寫作Baramos或Barame,阿拉伯文寫作Bahrām,是波斯王族常用的名字。阿羅憾的中古漢語發音可擬搆為Alaγam,與此名相合。根據阿拉伯史學家麥斯歐迪(Maʿ ūdī)的記載,波斯末代國王伊 嗣俟 (Yazdegerd III)有兩個兒子,一個即卑路斯,另一個叫瓦赫蘭 (Wahrām),但是阿羅憾的年齡決定他很少可能是伊嗣俟的兒子。阿羅憾可能是波斯王族的旁系,比如庫薩和(Khusrau II)的孫子。

三、阿羅憾在建造天樞的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武則天廢唐中宗,臨朝稱制,改國號為周,受到儒家正統觀念的抵制自在意料之中。為武則天稱帝製造輿論,有些沙門就曲解《大雲經》,盛言神皇受命之事。武三思勸諸蕃酋長奏請造天樞,也是同樣用意。而阿羅憾當時在諸蕃酋長中地位最高,自然成為此事的有力支持者。

以上諸點富安敦論之甚詳,讀者可自行參看其論文,在此不再贅述。本文將集中比較研究有關漢文和缽羅婆文資料,重新擬搆阿羅憾的生平,探討所謂拂林問題:阿羅憾出使招慰的拂林諸蕃,是否可能就是指吐火羅諸蕃?如果假設這裏的拂林是指吐火羅,是否能解釋缽羅婆文史料?作為宗教文獻的《本達希申》和《贊德瓦赫蘭亞斯恩》中是否包括一些歷史事實?這些事實能否與漢文史料相印證?通過這些問題的研究,我們是否能夠對阿羅憾的生平有一個更明晰的了解,并進而對當時的中亞局勢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二、缽羅婆文與漢文資料史料:從阿達希爾(224-240)到伊嗣俟(631-651)

在研究阿羅憾及卑路斯、泥涅師師的歷史、拂林問題之前,我們先對有關波斯歷史的兩種缽羅婆文資料作一介紹,考察這些資料的史料價值。

在考察這些資料前,我們先簡要說明一下瑣羅亞斯德教神話的有關內容。此教開天辟地的神話說,神主烏爾馬玆德和魔王阿赫里曼約定進行為期九千年的鬥爭以決雌雄,最後三千年是關鍵時期,神主選派瑣羅亞斯德下凡,宣傳天啟,傳播正教。但瑣羅亞斯德不可能活三千年,他升天之後,由他創立的宗教怎樣繼續發展下去?于是演化出隱遁先知降世除惡神話:瑣羅亞斯德曾與其妻同房三次,每次都將泄射在地上,傳令天使將此交給江河女神阿娜希塔保管。保存在塞斯坦的卡揚塞(Kayānsē(h))湖。教主升天後一千年,有位姑娘到湖中洗浴受孕,生出第一位隱遁先知烏希達爾(Hūshētar)。教主升天兩千年後,又有一位姑娘到湖中洗澡受孕,生出第二位隱遁先知烏希達爾馬赫。教主升天後三千年,又有一位姑娘到湖中洗澡受孕,生出第三位隱遁先知蘇什揚特,亦即終審日來臨之時。[23]

我們考察阿羅憾碑用的缽羅婆文資料有兩種。一種是《本達希申》,另一種是《贊德瓦赫蘭亞斯恩》。《本達希申》這個書名的詞意為”原始的創造”,亦即《創世記》。據《丁卡爾特》第八卷記載,此書似根據已散亡的薩珊時期《阿維斯塔》的第四卷《達姆達德》寫成,但書中對此并未加說明。[24]關於成書的年代,一般講在九世紀。現存篇幅不等的兩種傳本,印度傳本殘缺不全,存三十四章,伊朗傳本內容比較完整,共三十六章。《本達希申》全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善本原烏爾馬玆德,即最高神阿胡拉馬玆達的原始創造和惡本原伽納克梅努克,即阿赫里曼的破壞搗亂;第二部分寫塵世萬物從創造到毀滅的發展演變過程;第三部分寫傳說中的凱揚王朝諸帝王的統治疆域和豐功偉績。[25]此書伊朗傳本第33章講世界歷史有六千年,與一般神話講九千年有所不同。第四千年,瑣羅亞斯德受到烏爾馬玆德的啟示,傳播正教。在第四千年的歷史中,包括不少伊朗薩珊王朝的史實,四千年之末,會出現一位救世英雄凱瓦赫蘭 (kay Wahrām)。 第五千年, 則 是烏希達爾的千年。第六千年是烏希達爾馬赫的千年,這個千年之末,蘇什揚特將出現。

《贊德瓦赫蘭亞斯恩》是一種關於世界末日說的論著,這是聖書《巴赫曼亞什特》的缽羅婆文譯注本,約寫成於十二世紀,現存抄本約有四千二百字。原著當早出,其內容出自於薩珊時期《阿維斯塔》第一卷《蘇特卡爾》的第七章。瓦赫蘭即瑣羅亞斯德教六大天神中的第一大天神善思,但現存傳本所記述的,并非對這位天神的頌揚,而是神主烏爾馬玆德向瑣羅亞斯德(蘇魯支)曉示他所創造的世界的發展史。其中談及以金、銀、銅、鐵四根樹枝分別代表的世界發展的四個時期;後又說到以金、銀、銅、黃銅、錫、鋼、鐵等七根樹枝分別代表的世界發展的七個階段;與此同時,講述了薩珊王朝帝王的功業,以及”來自凶魔家族的、卷髮的眾妖魔”(喻指阿拉伯人)的黑暗統治。[26]在瑣羅亞斯德的一千年之末,會發生許多災難,突厥人、支那人、迦布羅人、紅匈人和白匈人會從大食人、拜占庭人手中奪取權力。隨著烏希達爾的降生,會出現一個救世英雄叫瓦赫蘭伊瓦爾扎旺德 (Wahrām ī Warzāwand),與邪惡之徒進行最後的戰鬥。 此後是烏希達爾馬赫的 一千年。 最後提及蘇什揚特。

有的學者考證,上述二書中的瓦赫蘭的有些事蹟出自伊朗傳奇式的將領瓦赫蘭楚賓(Wahrām Čōbīn)的歷史,塞雷蒂提出,這位瓦赫蘭的有些事蹟可能出自 伊朗國王瓦赫蘭古爾(Wahrām Gōr)的歷史,有些事蹟則可能出自阿羅憾的歷 史。[27] 我們將結合漢文史料考察這個假設的可能性。

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題為”每一千年降臨伊朗帝國的災禍”,在講述第四個千年時,在宗教預言的框架中,包含了一些史實,從第15節到第22節,比較可靠地記載薩珊王朝的歷史。第15-19節講述薩珊王朝的創始人帕佩克(Papak)之子阿達希爾(Artakhstar,224-240)、奧爾米玆德(Ohrmazd)之子沙普爾 (Shapur,309-379)、耶玆德格德(Yazdegird)之子卑路斯(Peroz,459-484)、卡瓦德(Kavat,488-496,498-531,即《魏書》西域傳記載的居和多)及其兒子胡司洛(Khosar,531-579)的簡要歷史。[28]

《贊德瓦赫蘭亞斯恩》第3章第25節講到:銅的時代是凱阿達希爾 (Ardaxš īr the Kay,224-240)和沙普爾(Š ābuhr,309-379)王的統治期間。 第27節則講到:鉛的時代是瓦赫蘭古爾(Wahrām Gōr,420-438)國王統治期 間。第1章第10節、第3章第28節說,鋼的時代是卡瓦德(Kawād)之子、不朽的靈魂胡司洛(Husraw,531-579)統治時期。第2章第2至4節講到胡司洛召集瑣羅亞斯德教人士開會的情況。[29]

漢文史料沒有提到胡司洛一世,但是隋朝曾與胡司洛二世(591-628)互通使節,《隋書》記載:”其王字庫薩和。””煬帝遣雲騎尉李昱使通波斯。尋遣使 隨昱貢方物。”庫薩和即胡司洛二世。[30]

唐代中國與波斯交往甚多,了解的情況遠勝於前代。《新唐書》卷一九八西域傳波斯國條記載:

隋末,西突厥葉護可汗討殘其國,殺王庫薩和,其子施利立,葉護使部帥監統。施利死,遂不肯臣。立庫薩和女為王。突厥又殺之。施利子單羯方奔拂菻,國人迎立之,是為伊怛支。死,兄子伊嗣俟立。貞觀十二年(638),遣使者沒似半朝貢,又獻活褥蛇,狀類鼠,色正青,長九寸,能捕穴鼠。伊嗣俟不君,為大酋所逐,奔吐火羅。半道,大食擊殺之。

《新唐書》西突厥傳有統葉護可汗下波斯的記載,但庫薩和并非為突厥所殺,根據泰伯里的記載,他是628年2月29日被殺於監獄中的,他的兒子施羅 (Shīrūyah)是在貴族們的壓力下,同意殺父的。施利即施羅,登基後稱卡瓦德二世,在位不到一年就死了。他年僅七歲的兒子繼位,稱阿達希爾三世,在位一年零六個月(628-629)。沙畹認為伊怛支就是阿達希爾三世。泰伯里記載,在阿達希爾三世去世後的混亂中,貴族擁立庫薩和的女兒普蘭(Būrān)為王,在位一年零四個月(630-631)。其妹阿扎米杜赫特(Āzarmīdukht)繼位後六個月又死。 《唐書》所記載的庫薩和之女當為兩個女王中的一個。伊嗣俟,《舊唐書》作伊嗣候,即庫薩和的孫子、薩珊王朝末代國王耶玆德格德三世(631-651)。耶玆德格德三世後來率領軍隊與阿拉伯人決戰失敗,逃往木鹿(Marw,今謀夫),向鄰近地區求援。根據泰伯里的記載,他於回曆31年(651/652)寫信給中國君主(sāhib)、拔汗那王、迦布羅(Kābul,今喀布爾)王和可薩(Khazars)王求援。粟特的突厥首領率軍來援,受到無禮待遇而不滿,與木鹿太守合謀,消滅了國王的隨從。耶玆德格德隻身逃到一個磨坊躲避,被磨坊主所殺。[31]

大《本達希申》第33章第20節關於耶玆德格德三世的記載如下:

當皇權授予耶玆德格德(Yazdegird)時,他統治了二十年;然後大

食大舉入侵伊朗帝國。耶玆德格德在與他們的戰爭中未能頂住。他前往呼羅珊(Khorasan)和突厥斯坦(Turkastan)求援,要求給他馬匹和人員,他們在那裡把他殺了。[32]

呼羅珊即今伊朗東部之霍臘散(Khorasan)地方,以木鹿為首府。可薩為突

厥族之一支,東起裡海東北角,西到多瑙河,高加索山系以北皆是。這裏的突厥斯坦當指錫爾河以北的草原地帶。

我們對有關薩珊王朝政治史的漢文史料、大《本達希申》和《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稍作比較分析,可以看到:漢文史料以年代比較可靠見長,信息來源主要是中國與波斯之間的使節所提供的情況,關於庫薩和以後的政治史記載比較詳細,信息可能來自流亡中國的波斯王族和貴族,但是畢竟兩國語言隔閡,轉寫偶然有誤,史臣只有耳聞,有些細節不免失實。

克里斯滕森在分析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後寫道:”不用說,《本達希申》的作者不可能在薩珊《阿維斯陀》或其評註中找到這些細節。這是包括整個薩珊時代和伊斯蘭征服時代的歷史記載,這些記載出自《帝王之書》(Khavaday-namagh)的阿拉伯文改編本。......《本達希申》的作者用出自《帝王之書》的阿拉伯文著作的歷史輪廓為經緯,加上借自宗教傳說的某些細節,構成一個框架,來闡釋瑣羅亞斯德教關於世界存在六千年的觀念。”[33]我們只要仔細分析,剔除那些出自宗教傳說的細節,就能發現一些歷史事實。

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的第33和34章屬於啟示錄性質的文獻,而《贊德瓦赫蘭耶斯恩》是這種文獻中最完整的代表作。對於《贊德瓦赫蘭耶斯恩》形成的時代,學者之間有很大的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此書所依據的材料可以斷代為公元前4世紀後期。有的學者認為此書最古老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瑣羅亞斯德自己所作的啟示,最晚近的部分則成於公元700-900年阿拉伯征服之後的時代。有的學者則認為此書原本成於伊斯蘭時代。但是,此書中的部分內容肯定反映了阿拉伯征服時代的歷史事實。[34]

三、卑路斯和阿羅憾/Wahrām(瓦赫蘭)

本節我們將綜合漢文和缽羅婆文資料,研究阿羅憾以及卑路斯等波斯王族的活動。《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波斯國條這麼記載伊嗣俟子孫的活動:

伊嗣俟不君,為大酋所逐。半道,大食擊殺之。子卑路斯入吐火羅以 免。遣使告難。高宗以遠不可師,謝遣。會大食解而去,吐火羅以兵納之。龍朔(661-663)初,又訴為大食所侵,是時天子方遣使者到西域分置州縣,以疾陵城為波斯都督府,即拜卑路斯為都督。俄為大食所滅。雖不能國,咸亨(670-673)中猶入朝,授右武衛將軍,死。始,其子泥涅師為質,調露元年(679),詔裴行儉將兵護還,將復王其國,以道遠,至安西碎葉,行儉還。泥涅師因客吐火羅二十年,部落益離散。景龍(707-709)初,復來朝,授左武衛將軍,病死。

中亞形勢從永徽年間(650-655)到龍朔年間(661-663)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永徽元年(650),西突厥汗國阿史那賀魯舉兵反叛,此後八年(650-657),唐朝大軍四次西征,與阿史那賀魯鏖戰,自然無暇顧及中亞西部。[35]《冊府元龜》卷九九五載:

永徽五年(654),大食引兵擊波斯及米國,皆破之。波斯王伊嗣候 為大食兵所殺。伊嗣候之子卑路斯走投吐火羅,遣使來告難。上以路遠,不能救之。尋大食兵退。吐火羅遣兵援立之而還。

吐火羅遣兵將卑路斯送到哪里去,史無明文。根據伊斯蘭史料,大食巴士拉總督阿米爾(ʻAbdullah b. ʻĀmir,29-35/649-655)曾於31-1/651-2派賴比爾 (Rabīʻ b. Ziyad)遠征塞斯坦(Sīstān),疾陵城(Zaranj,地在今阿富汗與伊朗交界處之札蘭杰附近)被迫與大食人締結和約,賴比爾被任命為總督。651-652年、652-653年大食曾在塞斯坦鑄造錢幣。兩年以後,賴比爾被召回巴士拉。當地人民起而反抗大食人,推翻了他們。[36]看來就是在疾陵城起義,擺脫大食人統治之際,吐火羅把卑路斯送到那裡去的。當時唐朝對中亞西部的局勢只能聽其發展,無力干預。

顯慶二年(657),唐朝平定了阿史那賀魯,兵鋒遠及石國(今塔什干),具備了在中亞西部建立羈縻體制的條件。當時大食雖然滅了波斯,但對呼羅珊的控制并不穩固,32/652-653年呼羅珊總督阿米爾帶著大批軍隊離開呼羅珊回伊拉克的巴士拉去以後,留駐呼羅珊的少數大食駐軍不足以發動對中亞西部的進一步擴張。尤其是36/656-657年大食國內又爆發了阿里和穆阿威葉爭奪哈里發地位的戰爭,直到41/661年白衣大食建立。大食人忙於內戰,無暇顧及中亞西部。[37]唐朝自然不會放過這良機。顯慶二年至三年(657-658),唐朝分西突厥地置濛池、崑陵二都護府,在窣利(粟特)地區的拔汗那、康國、何國、史國、安國、東安國、米國、石國設置了八個羈縻都督府、州;《資治通鑑》卷200載,顯慶四年(659)”九月,詔以石、米、史、大安、小安、曹、拔汗那、悒怛、疏勒、朱駒半等國置州、縣、府百二十七。”[38]從而在天山北路、藥殺水(錫爾河)流域及鐵門以北窣利地區建立了羈縻府州體制。

唐朝並且開始向鐵門以南的吐火羅、罽賓、帆延、護蜜等地區伸展宗主權。[39]《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吐火羅國條載:”顯慶中,以阿緩城為月氏都督府,析小城為二十四州,授王阿史那都督”。

《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59節可能就反映了當時中亞的形勢:[40]

統治權和主權將落在那些非伊朗(anērān-ruwān)出身的民族手中, 像匈人(Hyōn)、突厥人(Turk)、可薩人(Xadur)、吐蕃人(Tōbīt),像信德人、科菲亞爾人(čiyōn *Hindūg ud Kōfyār)、支那人 (Čīnīg)、迦布羅人(Kābulīg)、窣利人(Subdīg)、拂林人(Hrōmāyīg,吐火羅人?)、紅匈人 (Karmīr Hyōn)和白匈人(Spēd Hyōn)。 他們 將會成為我伊朗諸地的統治者;他們的命令和意志將盛行於世。威權將從那些繫皮腰帶 (dawāl kustīgān)的人、大食人 (Tāzīg)和拂林人 (Hrōmāyīg,拜占庭人)手中落到他們的掌握之中去。

這裏所談的地區,是伊朗極盛時代勢力範圍所達的地區。那些繫皮腰帶的人是指突厥汗國、特別是西突厥汗國的人,大食人即阿拉伯人,第二次寫到的拂林人指拜占庭人,這三種人經常是伊朗薩珊王朝的勁敵。此時都他們都無力干預,伊朗 東面和北面廣大地區的各國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hyōn,常譯作Hun,漢文史料中常作匈奴,許多學者把中古波斯文資料中的hyōn比定為Chionites,即漢文史料中的寄多羅。任何翻譯都要求歷史的和年代方面的解釋,我們此處仿照塞雷蒂的譯法,,只音譯為匈人。turk,當指阿斯那賀魯敗亡以後,散處各地的突厥人,唐朝在天山北路設立了崑陵、濛池二都護府。xadur,貝利起初釋讀為Hēfdār,認為即悒怛(Hephthalites)。但是這與下面寫到的白匈人重複。他後來認為即可薩(Xazar)。[41]杜環《經行記》曰,拂菻(拜占庭)北接可薩突厥。tōbīd,吐蕃,650-698年為吐蕃歷史上的噶氏專權時期,竭力向青藏高原以外尤其是唐朝西域擴展勢力。這裏出現吐蕃,可能反映了這種形勢。čiyōn *hindūg ud kōfyār,貝利等學者釋讀為 čiyōn andarag kōfyār,翻譯為 ”山居者”。塞雷蒂認 為,可以釋讀為 čiyōn *hindūg ud kōfyār, 這裏的hindūg,併非指印度人, 而是 中亞貴霜人的後裔, 居 住在阿姆河中上游。而kōfyār可能指今阿富汗北部山區。[42]Čīnīg,指中國人。 Kābulīg,指喀布爾人,據《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大勃律條,譯為迦布羅。 Subdīg,譯作Sogdians,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譯為窣利。唐朝當時在窣利地區至少設置了修循、康居、大宛等三個都督府,貴霜、佉沙、安息、木鹿、南謐等五個州。[43]Hrōmāyīg,通常翻譯為拂菻,指拜占庭。但是,塞雷蒂已經提出疑問,為什麼在全是中亞各族的名單中,會突然出現拜占庭呢?[44]下面又說,拜占庭和突厥、大食的威權落到了上述這些民族的手中,顯然自相矛盾。這裏列舉的諸中亞民族相當齊全,但獨缺當時很重要的吐火羅人。出現在中亞各族名單中的Hrōmāyīg可能就是指吐火羅人,我們將在下文討論這個問題。 karmīr hyōn ud spēd hyōn, 紅 匈人和白匈人,可能指悒怛人。[45]悒怛於563年前後被薩珊波斯與突厥瓜分,殘餘的部落散居在今阿富汗境內。後來唐朝的大汗都督府,以嚈噠(即悒怛)部落置。中國人出現在這張中亞各民族的名單上,但是并不特別突出,很可能反映了顯慶年間(656-660)的中亞局勢。

對於鐵門以南、烏滸水(阿姆河)流域直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當時唐朝可以倚重的政治力量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波斯薩珊王朝的殘存勢力,另一個是當時這個地區最強大的吐火羅。

阿羅憾是波斯薩珊王朝殘存勢力的代表之一。細讀阿羅憾碑,我們會提出問題,阿羅憾以什麼功績著稱?以至於名聞西域,使唐高宗遣使把他請到長安,授以將軍之職?這樣的待遇顯然是非常罕見的,一般多是西域國家遣使中國,很少中國遣使邀請異國王族來華。我們提出的假設是:阿羅憾是薩珊王朝的王族,可能是庫薩和的孫子,出生年代(616-710)比伊嗣俟(611?-651)晚不了幾年,比卑路斯年長不少。在《贊德瓦赫蘭耶斯恩》中,千年之末會有一個名叫瓦赫蘭的英雄降生,幫助救世主烏希達爾。阿羅憾的名字在缽羅婆文中正是瓦赫蘭,遂眾望所歸,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又力主與唐朝結盟以推動復國運動。這正符合唐朝當時倚重波斯王族,號召烏滸水至印度河流域的民眾,建立羈縻體制的戰略構想。

《舊唐書》卷一九八西域傳載:

卑路斯龍朔元年(661),奏言頻被大食侵擾,請兵救援,招遣隴州 南由縣令王名遠充使西域,分置州縣。因列其地疾陵城為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為都督。

這時疾陵城正處在起義民眾和卑路斯的控制之下。《冊府元龜》卷九載,龍朔二年(662)正月,立卑路斯為波斯王。

唐朝在鐵門以南至印度河之間的廣大地區分置羈縻府州,不僅與波斯王族之請求有關,而且也與吐火羅的請求相聯系。《舊唐書》卷四十地理志安西大都護府條記載:

龍朔元年,西域吐火羅款塞。乃於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皆置都 督。州八十,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仍立碑於吐火羅以志之。

趙明誠在《金石錄》卷四中著錄《唐紀功碑》上、下,高宗御撰并行書,飛白題額,顯慶四年(659)八月。王應麟編《玉海》卷一百九十四稱之為《唐西域紀聖德碑》。[46]顯慶四年,唐朝已經有把握在十六國設置羈縻府州,高宗遂預先撰就碑文,讓王名遠帶上,到吐火羅去立碑。此一盛舉於龍朔元年(661)得以實現。

《唐會要》卷七三記載:

龍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遠進《西域圖記》, 併請於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縣一百一十、軍府一百二十六,仍以(於訛)吐火羅國立碑以記聖德。詔從之。

這十六個都督府中,第一個就是月支都督府,以吐火羅葉護阿緩城置。阿緩城,即《西域記》之活國,在今阿富汗昆都士;其所屬二十五州,苑湯州以拔特山城置,即《西域記》之缽鐸創那國,在今阿富汗巴達哈商。這裏的吐火羅是狹義的,領土大致在今阿富汗北部,阿姆河南岸,從昆都士到巴達哈商一帶。第二大汗都督府,以嚈噠部落置。沙畹以為府治似在今巴爾赫(Balh),即《西域記》之縛喝,亦吐火羅故地;當時吐火羅與嚈噠雜處。其他都督府中,至少有天馬、高附、悅般州、奇沙州、姑墨州、昆墟州、至拔州、鳥飛州、王庭州等九個均為吐火羅故地。這個鐵門以南、大雪山(興都庫什山)以北、烏滸水兩岸的地域可以說是廣義的吐火羅。其他尚有兩個都督府所在的國家與吐火羅有相同之處:修鮮都督府,以罽賓國置,即《西域記》之迦畢試,文字大同吐火羅國,夏都在今阿富汗喀布爾以北62公里的貝格蘭姆(Begram),冬都在烏鐸迦漢荼城(Udabhandapura,今阿托克附近),當時健馱邏王族絕嗣,役屬迦畢試國。寫鳳都督府,以帆延國置,即《西域記》之梵衍那國,文字風教,貨幣之用,同吐火羅國,語言少異,儀貌大同。都城位於今阿富汗之巴米揚。此外,另有條支都督府,以訶達羅支國置,即《西域記》之漕矩吒,都鶴悉那,在今阿富汗加玆尼。當時也羈屬於吐火羅。

據《冊府元龜》卷九九九載開元六年(718)吐火羅阿史那特勤僕羅的上書:

僕羅兄吐火羅葉護部下管諸國都督、刺史總二百一十二人,謝[風日]

(即訶達羅支國)國王統領兵馬二十萬眾,罽賓國王統領兵馬二十萬眾,骨吐(即骨咄)國王、石汗那國王、解蘇國王、石匿國王、悒達國王、護密(即護蜜多)國王、護時健國王、范延(即帆延)國王、久越得建國王、勃達山(即拔特山)王,各統領五萬眾。僕羅祖父已來,併是上件諸國之王,蕃望尊重。

此上書描寫的情況,不可能是開元六年的實情,因為那時吐火羅已經衰弱。

但是它非常可能反映了阿史那僕羅祖父時代,即唐朝在此地區設置羈縻府州之前,顯慶年間的情況。關於這些羈縻府州的地理位置,請參閱附表。

像以前在天山北路、鐵門以北設立的羈縻府州一樣,唐朝一般承認和支持當地的統治者,授予他們頭銜,唐朝取得某種程度的宗主權,只要這些屬國不威脅唐朝的邊疆安全,唐朝很少干涉當地事務。當地統治者保持相當大的獨立性,一般比在突厥、吐蕃或大食統治下的自主權要大。

唐朝在吐火羅等地設立羈縻府州,立碑以志,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事。早在近六十年前榎一雄就提出,阿羅憾差充拂菻國諸蕃招慰大使,并於拂菻西界立碑,與王名遠在吐火羅立碑,實為同一歷史事件。但是,拂菻通常都指拜占庭,與吐火羅相去萬里。榎一雄提出,阿羅憾碑上的拂菻可能就是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忽懍(Khulum),也即月支都督府所屬杞惟州的昏磨城。[47]在今阿富汗北部之胡爾姆(Khulm)。忽懍這個地方,顯然太小,這個假設沒有足夠的說服力,或許這是榎一雄的觀點始終沒有引起學術界應有重視的原因之一,此說尤其難以解釋缽羅婆文資料中的相關記載。岑仲勉列舉了漢文史料中有關拂林的記載,其中(丙)顯慶年中(六五六-六六零),波斯人阿羅喊(Abraham)充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於拂林西界立碑(見景雲元年阿羅喊墓志)。他認為,綜觀各條,如(丙)之拂林招慰,顯與王名遠置州縣同時。維時波斯大部分已被大食占有,所謂”拂林西界”,斷不能逾波斯而西,是”拂林”只是西域之代用字樣。[48]與忽懍相比,西域又失之過於寬泛,也難以解釋缽羅婆文資料中的相關記載。我們將在下一節討論拂菻問題,本節先接受榎一雄和岑仲勉的基本假設,阿羅憾在拂菻西界所立之碑,即高宗御書、王名遠在吐火羅所立之碑。所謂拂林諸蕃,也就是上述吐火羅諸蕃,阿羅憾實際上就是吐火羅諸蕃招慰大使。

阿羅憾參與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他的墓志的撰寫者大書特書,是理所當然的。學者們迄今未能在漢文或阿拉伯文史料中發現關於此人的記載,但是,缽羅婆文伊朗傳本《本達希申》和《贊德瓦赫蘭耶斯恩》中的某些關於瓦赫蘭 (Wahrām)的記載與阿羅憾的事蹟可以互相印證。唐朝在突厥斯坦、河中、吐火羅、甚至遠及罽賓、疾陵城的廣大地區建立羈縻體制,援立伊朗王族,顯然在當地伊朗族裔中引起了巨大的希望,對他們抗擊大食、復興薩珊王朝的事業給予了有力鼓舞。在瑣羅亞斯德教啟示錄性質的文獻中,千年之末降生的、解萬民於倒懸的英雄瓦赫蘭( Wahrām) 的事蹟中,就有阿羅憾的影子。

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第26-9節寫道:[49]

此後,匈人(Hyōn)和突厥軍隊將(高舉)許多戰旗,大量入侵伊 朗帝國。他們將毀滅這個繁榮芬芳的伊朗帝國,對伊朗帝國的人民大肆危害,恣意施暴。他們將夷平、毀滅和占據許多房屋,直到神明垂憐。

拂林人(Hrōmīg,吐火羅人?)將前來,行使一年主權,此時將有一個榮耀(xwarrah)所歸、出自王族的人從迦布羅斯坦(Kāwulestān)地區前來。他們將叫他凱-瓦赫蘭(kay Wahrām)。所有的人都會和他一起回來。 他將奪取信德(Hindūgān)、拂林(Hrōm,吐火羅?)、突厥斯坦 (Turkestān)和每一個地區的權力。他將連根剷除(ul dārēd)所有罪惡的 信仰,復興蘇魯支(Zardušt)的宗教,沒有任何人再敢坦承其他任何信仰。

......

然後,烏希達爾(Aushedar)的第五個千年將開始。

Zardušt,即瑣羅亞斯德,從姚寬《西溪叢語》譯為蘇魯支,蘇魯支的宗教即瑣羅亞斯德教。此節可能出自《帝王之書》,是對歷史大事的記述,而《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7章第2至11節則提供了更多的細節,也帶上了更濃厚的宗教色彩:[50]

烏爾馬玆德(Ohrmazd)說,”啊,斯皮塔曼-蘇魯支(Spitāmān Zardexšt),暴戾妖魔赫什姆(Xēšm)的後裔、頭髮分梳的妖魔提婆 (dēws)將出現在呼羅珊(Xwarāsān)這邊,此時首先會出現一種黑色的徵兆。蘇魯支的兒子烏希達爾(Ušēdar)將降生在弗拉玆丹(Frazdān)湖畔{說:”在卡揚塞(Kayānsēs)湖畔”。有一個人說,”在迦布羅斯坦(Kāwulestān)”。}”啊,斯皮塔曼-蘇魯支,他在三十歲的時候會來信奉我烏爾馬玆德{說”在支那(Čīnestān)這邊”。有個人說,”在信德”}。一位凱(kay)將會出生{也就是他的父親將是出自凱揚(Kayān)血統的凱},來信度幫助烏希達爾。他高壽一百歲時將要娶一個婦人,因此他將生一個虔誠的凱,他將被命名為強大的瓦赫蘭{那就是有一個人說,”沙普爾(Š ābuhr)”}。當凱將出生的那天晚上,一個異像將降臨世界,一顆星將從空中殞落。[51]當凱將出生時,一顆星將揭示異像,{那就是,達多赫爾馬玆德 (Dādohrmazd)說,”那將是阿班(Ābān)月瓦德(Wād)日”}。凱的父親將死去他們將在國王(šāh)的女僕中養育他。一個婦女將成為君主。

當凱三十歲的時候{有一個人說是這個年齡},一支有無數旗幟的信度和支那軍隊{旗幟高揚,因為他們高舉旗幟},將高舉旗幟、高舉武器,快速奔襲韋赫河(Weh Rōd){有人說,”一個地方的一個村莊”},遠至縛喝人 (Balxān)的巴爾赫河(Balx)的另一邊,啊,斯皮達曼-蘇魯支。當木星昇到最高點時,它將使金星下降,[52]君權將授予凱,將有無數裝備精良、旗幟華麗的軍隊。{有人說,”來自塞斯坦(Sēstān)、帕爾斯(Pārs)和呼羅珊。”有人說,”來自帕迪什赫瓦爾加爾(Padišxwārgar)湖”。有人說,”來自哈雷伍(Harēw)山區”。有人說,”來自陀拔斯單 (Tabarestān)”。}

從那面將出現一個人們期盼的孩子{那是出現華麗旗幟的}。由伊朗帝國的武裝人員、部眾和軍隊組成的帕迪什赫瓦爾加爾的大軍{有一個人說,”他們也被稱為庫爾德人(Kurd)和克爾曼人(Kirmānn)”。這一點并不清楚},他們在共同的旗幟下聯合行動,(將來到)伊朗諸國,將大批殲滅謝達斯普(Š ēdāsp)的暴戾妖魔赫什姆的後裔、 陣容寬闊的軍隊 (hēn ī frāx-anīg)、兩條腿的狼(gurg ī dō zang)和繫皮腰帶的妖魔提 婆。

此書是神主烏爾馬玆德,即阿胡拉-馬玆達向蘇魯支(瑣羅亞斯德)預言,蘇魯支升天千年之後,第一位隱遁先知烏希達爾將臨世,振興正教,拯救世人。而瓦赫蘭及其父親將幫助烏達希爾。

首先,我們應該盡可能把宗教神話與歷史事實分開。烏希達爾是神話中蘇魯

支去世一千年後降生的先知。 神話中他出生的地方在卡揚塞湖畔,此湖即哈蒙- 伊赫爾曼德(Hāmūn-i Hilmand),在塞斯坦地區。[53]這正好是卑路斯的波斯都督 府設置的地區。又說他出生的地方靠近弗拉玆丹湖,即今高德-伊齊拉 (Gaud-i Zira),也在塞斯坦。又說在迦布羅斯坦,甚至說在支那,在信德,則可能是後來為阿羅憾、卑路斯的活動造輿論而加上去的。

又如根據碑文,阿羅憾活到九十有五。瓦赫蘭的父親高壽到九十歲以上,也并非不可能。但說他百歲娶妻生子,瓦赫蘭降生時天上有異常星像,他率領大軍前來時,又有異常星像,當然都是神話。但是這種神話即使在記實的中國史書中也并不罕見,遑論這兩篇文獻本身就是宗教著作。蘇魯支及其三個兒子皈依烏爾馬玆德時的年齡都是三十歲,這裏說瓦赫蘭向伊朗進軍時的年齡也是三十歲,顯然具有某種宗教涵義,而不是實錄。我們可以推測,這些神話性質的部分,可能在阿羅憾 661年於吐火羅立碑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波斯復國運動有意將這些神話中的瓦赫蘭與同名歷史人物阿羅憾聯系在一起,使阿羅憾名聞遐邇,以號召人心。阿羅憾與王名遠一起在中亞西部建立羈縻府州體制以後,某位編撰者進而把他的事蹟添加進去,形成現存的文本。為了論証這個假設,我們嘗試分析一些對應關係。

第一,瓦赫蘭的父親降生以前的時代,伊朗人的敵人主要是暴戾妖魔赫什姆的後裔、頭髮分梳的妖魔提婆,他們從北面威脅呼羅珊,此時會出現一種黑色的徵兆。塞雷蒂考證,這是指突厥人。[54]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第26節則明確寫到突厥人。阿羅憾出生於616年,他的父親當出生於六世紀下半葉。563年前後突厥汗國與薩珊波斯瓜分悒怛,以阿姆河為界。但是不久突厥就強渡阿姆河,擴張勢力至於罽賓,將悒怛舊境完全據為己有,成為薩珊波斯東方的勁敵。

第二,凱揚王朝是波斯傳說中的古代王朝,瓦赫蘭的父親是出自凱揚血統的凱,意思就是出身王族。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講述瓦赫蘭從小由國王的女僕養育長大時,提到一位婦女君主。這非常可能指普蘭或阿扎米杜赫特(630-631)。從阿羅憾在唐朝得到的待遇甚至高於波斯王族卑路斯、泥涅師師來看,他無疑也是波斯王族。他十四、五歲時,正是普蘭和阿扎米杜赫特在位之際。

第三,這裏講到的地域,主要是伊朗東部和中亞。所謂拂菻人統治一年,很少可能指拜占庭人。如果理解成吐火羅人,那是上引《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9節描述的形勢的發展。顯慶年間,波斯已亡,大食暫停東進,突厥阿史那賀魯敗亡,吐火羅暫時成為鐵門到印度河之間廣大地區最強大的力量。

第四,瓦赫蘭主要依靠的是中國軍隊和來自阿姆河中上游的信度軍隊。龍朔元年(661),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遠立碑以記聖德,這個”吐火羅道”很值得注意。唐朝軍隊有”鎮軍”與”行軍”之別,”行軍”即為開往某”道”征伐而組織的征行部隊。下文將要談到,儀鳳、開耀年間(677-682)唐朝派兵護送泥涅師師復國,成立了”波斯軍”,即為一”行軍”,其所征之”道”為”波斯道”,即通往波斯都督府的行軍之路。”吐火羅道”應即通往吐火羅都督府的行軍之路,可能也有”吐火羅軍”開往此道征伐。在這支軍隊的支持下,王名遠、阿羅憾設置了十六個羈縻都督府,卑路斯在疾陵城出任波斯都督府的都督。阿羅憾是這次重大行動中連絡唐朝與卑路斯的關鍵人物。此時漢人起了主導作用,與《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59節中漢人只是中亞諸民族之一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五,支那軍隊開往的韋赫河就是阿姆河,[55]唐朝建立的十六個都督府中,至少有月支(吐火羅)、天馬(解蘇)、高附(骨咄)、姑墨州(怛沒)、旅獒州(烏拉喝)、鳥飛州(護蜜)、王庭州(久越得犍)等八個位於阿姆河中上游及其支流流域。支那軍隊越過的巴爾赫河,當年也是阿姆河的一條支流,[56]唐朝設置的大汗都督府可能位於巴爾赫河流域。這一帶即吐火羅故地,是王名遠、阿羅憾活動的主要地域。君權授予凱(瓦赫蘭)時,有無數裝備精良、旗幟鮮明的軍隊,有人說來自塞斯坦。唐朝設置的波斯都督府就在塞斯坦,這是卑路斯活動的主要地域。大《本達希申》說瓦赫蘭來自迦布羅斯坦,即喀布爾河流域的罽賓-健馱邏王國,那是唐朝設置修鮮都督府的地區。這個地區也長期抵抗大食入侵。塞雷蒂已經指出,組成瓦赫蘭的伊朗聯軍的各民族,或是伊斯蘭早期仍然保持獨立的瑣羅亞斯德教政權,如裡海地區諸國,或是仍然有很強的瑣羅亞斯德教社團的地區,如帕爾斯,或是卑路斯活動的地區。[57]伊斯蘭時代早期保持獨立的地區之一為裡海南面的陀拔斯單,帕迪什赫瓦爾加爾也位於這個地區。[58]唐朝也知道它”世為波斯東大將,波斯滅,不肯臣大食。”(《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至於大《本達希申》說到瓦赫蘭要奪取的信德、拂菻和突厥斯坦,位於信德和突厥斯坦之間的拂林,不可能是拜占庭。如果把這裏的拂菻理解為廣義的吐火羅地區,那麼就與唐朝設置羈縻府州的十六國的地域差不多。

第六,政治地理史概述。通過這種概述,我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波斯薩珊王朝亡於大食之後,阿羅憾、卑路斯等王族會指望各地的援助,在塞斯坦、吐火羅斯坦和迦布羅斯坦復辟。

早在阿黑門王朝(Achaemenid,公元前550-330年)時代,波斯就經略中亞。約公元前545-539年居魯士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國東方最遙遠的省份,包括巴克特利亞(Bactria,以後的吐火羅)、健馱邏(Gandhāra)和迦畢試(Kāpiśa)。大流士(公元前521-486)碑銘所見的省區中包括德蘭吉安那(塞斯坦)、巴克特利亞和健馱邏。阿黑門王朝滅亡以後,中亞地區相繼被巴克特利亞王國、貴霜帝國等所統治。

薩珊王朝(224-651)興起之後,恢復了阿黑門王朝在東方的版圖。沙普爾一世(240-270)的瑣羅亞斯德克爾白碑(Kaʿbe of Zoroaster)上記載的他統治的 版圖包括:木鹿(Merv)、哈雷伍(Harēv)[赫拉特(Herat)],克爾曼(Kermān)、塞斯坦(Segistān)[錫斯坦(Sistan)]、印度斯坦(Hindustān)[信德(Sind)],直到布路沙布邏(Puš ābūr)[白沙瓦(Peshawar)]以及直到卡什(Kaš) [乞史 (Kesh)]、窣利(Sughd)和者舌(Š āš)[塔什干 (Tashkent)]邊境的貴霜沙 (Kuš ānš āhr)。

貴霜沙意為貴霜王,他們是薩珊王朝的總督,當時吐火羅和罽賓處於貴霜沙的統治之下。約公元360年左右,薩珊王朝似乎失去了對吐火羅斯坦的控制。約558年前後,薩珊與突厥瓜分悒怛,吐火羅、迦布羅復歸薩珊。[59]

正因為塞斯坦、吐火羅和罽賓在阿黑門帝國和薩珊帝國時期常為波斯領土,阿羅憾、卑路斯等波斯王族才把他們復辟薩珊王朝的希望寄託在這些地區。

第七,種族、語言、宗教、文化史概述。盡管吐火羅和罽賓多次遭到異族占領,但是這個地區從文化上來說,一直是伊朗文明的組成部分。

自古以來這些地區的居民是伊朗族裔。到玄奘的時代,這些地區總役屬突厥,但是民眾仍多為伊朗族裔。慧超《往五天竺國傳》則明確指出,建馱羅國、罽賓國、謝[風日]國,王及兵馬總是突厥,土人是胡。吐火羅國與罽賓國的衣著、言音、食飲大同少異。犯引國則王是胡。骨咄國王元是突厥種族,當土百姓半胡半突厥。所謂胡,就是伊朗族裔。

在大流士一世治下,這些地區可能開始使用古波斯語作為官方語言。漢代南遷塞斯坦、健馱邏的塞人留下的語言材料証明他們講的是伊朗語的方言。貴霜王閻膏珍(Vima Kadphises)三種語言的碑文的發現証明當時或更早一些就已經有巴克 特利亞文文獻了。巴克特利亞文是用希臘字母拼寫一種伊朗語--巴克特利亞語。薩珊王朝統治下的貴霜沙、悒怛帝國時代的吐火羅地區都使用過這種文字。

玄奘在628-644年間前往印度求法時,來回都經過吐火羅地區。《大唐西域記》第一卷記載:

出鐵門至覩貨邏國故地,......自數百年王族絕嗣,酋豪力競,各擅君長,依川據險,分為二十七國。雖畫野區分,總役屬突厥。......語言去就,稍異諸國;字源二十五言,轉而相生,用之備物。書以橫讀,自左向右,文記漸多,逾廣窣利。

據研究,這裏所說的”字源二十五言”就是指用二十四個希臘字母加一個新造字母的後期巴克特利亞文。[60]而且這種文字的文獻數量還超過窣利文(粟特文)。

慧超726年所著的《往五天竺國傳》骨咄條講到”言音半吐火羅,半突厥,半當土”。這種當土語言可能就是新波斯語。[61]

塞斯坦和巴克特利亞(吐火羅)在瑣羅亞斯德教徒來看,有特殊的重要性。蘇魯支可能出生在伊朗東部,《伽泰》頌歌和《阿維斯塔》後出部分中提到的名山大川、部落戰爭和宗教活動,其地理位置和範圍大多在伊朗東部,尤其在塞斯坦一帶。《阿維斯塔》後出部分中,塞斯坦被奉為宗教聖地,傳說中的凱揚王朝諸帝的世襲領地,境內的赫爾曼德河和哈蒙湖備受頌贊。哈蒙湖在缽羅婆文中稱作卡揚塞湖,保存著蘇魯支的,隱遁先知將從此湖出世,以拯救世界。[62]在哈蒙湖附近的山上,至今猶存火廟遺蹟。

《阿維斯塔》說,蘇魯支傳教的支持者維斯塔斯帕(Vištāspa)就是巴克特利亞國王。[63]巴克特利亞古來就是祆教活動的中心。入主的外族往往容忍和接受祆教。貴霜帝國諸王的錢幣上有些就刻有祆教諸大神的名字。在薩珊王朝貴霜沙統治下,瑣羅亞斯德教相當盛行,錢幣提供了清楚的證據。例如,卑路斯一世的錢銘為:”崇奉馬玆達的君主卑路斯,偉大的貴霜沙”,另一位君主的錢銘為:”崇奉馬玆達的君主霍爾馬玆達、偉大的貴霜的王中之王。”悒怛入主吐火羅以後,也接受了祆教。《洛陽伽藍記》卷五所引宋雲等行紀說悒怛”不信佛法,多事外神。”所事外神為何,宋雲雖未明言,《梁書》滑國傳卻提供了線索:”事天神、火神,每日則出戶祀神而後食。”很可能,悒怛人所事天神即祆教大神阿胡拉馬玆達;而所謂祀火神,則顯然是祆教特有的拜火儀式。[64]中亞突厥人在汗國瓦解(七世紀中期,以 657年唐高宗在西突厥置兩都護府為標志)後,已經有某種程度的祆教化。[65] 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四介紹過一種突厥式的祆神崇拜:

突厥事祆神,無祠廟,刻氈為形,盛於皮袋,行動之處,以脂涂之; 或系竿上,四時祀之。

唐朝設置姑墨州都督府的怛沒西面的卡拉-徹佩(Kara-Tepe)的考古發掘中發 現,在佛教寺院中有一處火壇。唐朝設置王庭州都督府的久越得犍則有一處著名的祆祠,在大食入侵時代仍然存在,《酉陽雜俎》卷十說:

俱德建國(即久越得犍),烏滸河中、灘流中有火祆祠。相傳祆神本 系波斯國乘神通來此,常見靈異,因立祆祠。內無像,於大屋下置大小爐舍,檐向西,人向東禮。有一銅馬大如次馬,國人言自天下,屈前腳,在空中而對神立。......近有大食王不信,入祆祠將壞之。忽有火燒其兵,遂不敢毀。

健馱邏也早在塞琉古王朝時代就存在祆教徒社區。在迦畢試北面的蘇克柯特爾(Surkh Kotal)發現過一座重要的火祠,根據25行的巴克特利亞文碑銘,得知此 祠建於貴霜王迦尼色伽時代,重修於貴霜王胡韋色迦時代。[66]這座火祠直到貴霜沙的時代仍然完好。

正因為塞斯坦、吐火羅(古巴克特利亞)、罽賓、健馱邏地區不僅伊朗族裔多信奉祆教,而且入主的外族貴霜人、悒怛人和突厥人也漸信奉祆教,所以《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等宗教預言文獻在此可能有相當大的影響。預言中的救世英雄瓦赫蘭應在阿羅憾身上,他在這些地區就有超過常人的號召力。

第八,瓦赫蘭所面對的敵人。gurg ī dō zang,兩條腿的狼,可能指大食 人。繫皮腰帶的妖魔提婆,當指突厥人。[67]對卑路斯、阿羅憾來說,主要敵人自然是大食。大食滅了薩珊王朝,使伊嗣俟兵敗身亡,曾攻佔薩珊王朝最後的立足之地疾陵城,而且可能卷土重來。但是大食已經占據伊朗主要部分,他們欲從大食奪回伊朗本土,實非易事。相比之下,在唐朝的援助下,在伊朗東部和中亞重建薩珊王朝,似乎可能性要大一些。要達到這一目的,中亞突厥人就是實際上要對付的勁敵。對王名遠為代表的唐朝來說,大食併不直接威脅國家安全,主要的對手是突厥人,目的是乘阿史那賀魯敗亡之際,在前西突厥汗國的勢力範圍內建立羈縻府州體制,確立對吐火羅、波斯等都督府的宗主權,以防突厥復興,控制吐火羅等地區而與唐朝敵對。

從以上比較來看,我們推測:阿羅憾的事蹟在伊朗缽羅婆文宗教文獻中融入了千年之末救世英雄瓦赫蘭的傳說中。在伊朗傳本《本達希申》中,瓦赫蘭出現在伊嗣俟之子敗亡之後,他是作為第四千年末的救世英雄出現的。但是實際上這些描寫反映了龍朔年間(661-2)的中亞形勢。《贊德瓦赫蘭耶斯恩》中關於瓦赫蘭的傳說,可能被薩珊王族利用作為政治宣傳,目的是為伊朗合法君主的復辟製造輿論。利用啟示錄之類的宗教文獻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也見於其他文化傳統,比如猶太人當中就有這種情況。瓦赫蘭作為宗教預言中的救世英雄,應在阿羅憾身上,使阿羅憾得以在幫助唐朝設置吐火羅諸羈縻府州的活動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即使在阿羅憾離開中亞、返回唐朝,卑路斯、泥涅師師相繼敗亡以後,伊朗族裔還可以把阿羅憾的業績融合進瓦赫蘭的神話中去,繼續作為鼓舞他們抵抗大食人的精神支柱。

*本文涉及的地名,請參閱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冊》,第五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圖 63-64。

[1] 端方(1861-1911),《陶齋藏石記》,1909(宣統元年),卷21,頁9-11。 收入《石刻史料 新編》,第一輯,第11卷,頁8187-8188。

[2] 林梅村,《洛陽出土唐代猶太僑民阿羅憾墓志跋》,收入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語 言和宗教新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頁95-96。

[3] 羽田亨(1882-1955),《波斯國酋長阿羅憾丘銘》,載《東洋學報》3.3(1913年11月),頁 395 -405。

[4] 佐伯好郎(1871-1965), The Nestorian Monument in China,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London, 1916,頁257-259。

[5] 桑原隲藏(1870-1931),《隋唐時代に支那に來住した西域人に就いて》,載《內藤博士還歷 祝賀支那學論叢》,京都:弘文堂書房1926,頁565-660。

[6] Zhang Xinglang, 1978, 第3冊,頁126- 128。

[7] 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載《燕京學報》,專號之二,1933年十月出版,收入《唐代長 安與西域文明》,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頁25。

[8] 羅香林,《景教徒阿羅憾等為武則天皇后營造頌德天樞考》,載《清華學報》,新第一卷第三期 (1958年9月),頁13-22;收入《唐元二代之景教》,香港,中國學社1966年,頁57-69;蒲立本的述評:E. G. Pulleyblank, Revue bibliographique de sinologie 4 (1958), no. 887, pp. 410-411; 石 田幹之助的述評:《東方學》,18(1959年6月),頁116-119;其中譯本:《大陸雜誌》, XXXIII,11(1961年12月5日),頁355-356。

[9] 饒宗頤,《從石刻論武則天之宗教信仰》,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台北,45.3 (1974),頁397-418;謝海平,《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台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頁 170-171。

[10] 朱謙之,《中國景教》,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頁64-65。

[11]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北京,1988年,卷一,頁13-15。

[12] 朱杰勤,《中國和伊朗歷史上的友好關係》,原載《歷史研究》1978年第7期,收入朱杰勤, 《中外關係史論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頁78-96;姜伯勤,《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絲綢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頁15-16。

[13] 林梅村,《洛陽出土唐代波斯僑民阿羅憾墓志跋》,載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上海:上海 遠東出版社,1995年,卷四,頁288,295。

[14] Enoki,1943。

[15] Cen Zhongmian, 1958,頁230-231。

[16] 伊藤義教,《ゾロアスタ-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9,頁301。

[17] Forte, A., “Il persiano Aluohan (617-710) nella capital cinese Luoyang, sede del Cakravartin”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Encounter of religions in Asia during the 3rd to 10th centuries A. D. held in Venice, 16-18 November, 1981). Published in Lonciotti, Lionello (ed.), Incontro di religioni in Asia il III e il X secode d. C., Olschki, Firenze 1984, pp. 169-198.

[18] P. Daffinà, “la Persia sassanide secondo le fonti cinesi”, 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LVII (1983), Roma, 1985, p.135.

[19] Forte, A., “On the Persian Wahrām (616-710), Promoter of the Axis of Sky, messenger of China to the Byzantine Empire.” Paper presented on May 1993 in Kyoto, at the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第38回東方學者會議) (載《東方學會報》,no.64;頁1,9-10上有一個簡短 的日文報導)

[20] Forte, A., “On the Identity of Aluohan (616-710), a Persian Aristocrat at the Chinese Court.” Paper presented at “La Perse et l’Asie Centrale: d’Alexandre au 10e siècle”,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rganized by the 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and the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held in Rome, November 9-12, 1994; 刊於La Persia e l’Asia centrale da Alessandro al X secolo... (Roma 9-12, novembre 1994), Roma: A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1996, pp. 187-197.

[21] Cereti, 1996.

[22] Forte, 1996.

[23] Yuan, Wenqi, 1997, pp. 236-238.

[24] Yuan, Wenqi, 1997, p. 47.會議上宣讀此文后,段晴對缽羅婆文資料的形成過程提出質疑,因此 在此及以後略加說明。

[25] Yuan, Wenqi, 1997, pp. 47-48.

[26] Yuan, Wenqi, 1997, pp. 51-52.

[27] Cereti, 1996.

[28] Bd., 33.15-19 (p. 276-277).

[29] ZWY, 1.10; 2.2-4; 3.25-28 (pp. 149-150, 152).

[30] 《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參閱Zhang Xinglang, 1978, 第三冊,頁102-103。

[31] Chavannes, 1935,頁126;Tabari, v. 5, pp. 398, n. 978; pp. 400-401; 403-407; 409-411; v. 15, pp. 82-83;《舊唐書》,卷一九八,西域傳;《冊府元龜》 卷九六六,九七零,九九五;Zhang Xinglang, 1978,第三冊,頁104-113;

[32] Bd., 33.20 (p. 277).

[33] Christensen, Arthur, The Kayanians, tr. by F. N. Tumboowalla, Bombay, 1993, pp. 58-59.

[34] Hultgård, A., “Bahman Yašt: A Persian Apocalypse”, in Mysteries and Revelations. Apocalyptic Studies since the Uppsala Colloquium, eds J. J. Collins e J. H. Charlesworth, Sheffield, 1991, p. 119; Boyce, M., “On the antiquity of Zoroastrian apocalyptic”,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47 (1984), p. 75; ZWY, p. 23-27.

[35] Xue Zong-zheng,1992,頁353-359。

[36] Shaban, 1970, p.23;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 455.

[37] Wang, Xiao-fu, 1992,頁92-95。

[38] Chavannes, 1935,頁192-197;Xue Zong-zheng, 1992,頁598-603;Wu Yugui, 1998,頁411- 418。

[39] Wu, Yugui,1998,頁418-421。

[40] ZWY, 4.58-59 (pp. 101-157, 191-3); Cereti, 2000, p. 201.我在會議上宣讀此文后,承王欣指出,此段 資料前後矛盾,不宜將中亞各族名單上的拂林比定為吐火羅。我在考慮這條資料時,同樣深感宗教文獻缺乏漢文史料的準確性,要把它嵌入漢文史料構成的歷史圖景中去,甚為困難。只是這條資料列舉諸多中亞民族,素來為西方治中亞史者所重,因此仍然翻譯出來,以供有興趣的學者作進一步的考訂。

[41] Bailey, 1930-32, pp. 946-47; Bailey, H. W., “Hārahunā”, Asiatica.Leipzig 1954, p. 21; ZWY, p. 191-192.

[42] Bailey, 1930-1932, p. 947; ZWY, p. 192-193.

[43] 參閱Bailey, 1930-1932, pp. 948-953.

[44] Cereti, 1995, p. 193; Cereti, 2000, p. 197.

[45] Bailey, 1930-1932, p. 946; History of civilizaiotns of Central Asia, v.3, p. 136.

[46] 參閱Wu Yugui, 1998, 頁418,頁432-3,註53。

[47] Enoki, 1943, 頁237-239。

[48] Cen Zhongmian, 1958,頁230-231。

[49] Bd., 33.27 (p.279); Cereti, 1996, p. 633; Cereti, 2000, pp. 200-201.

[50] ZWY, 7.2-11 (pp. 113-116; 162-163; 202-207); E. W. West, Pahlavi Texts, part I,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v.5, ed. F. M. Müller, Oxford 1880, pp. 220-223; Cereti, 1996, pp. 632-633; Cereti, 2000, pp. 203-204.

[51] 會議上宣讀此文後,馮錦榮指出,這一點可以進一步研究。筆者不諳星像學,有興趣者可參閱M. Boyce-F. Grenet, A History of Zoroatrianism, v. III, Leiden, 1991, pp. 448-53.

[52] 這是此書中的第三次星像,參閱Ph. Ginoux, Sur l’inexistence d’un Bahman Yasht avetique,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Tokio), 32, 1986, pp. 61; A. Panaino, Tištrya pt. 1. The Avestan Hymn to Sirius, Roma, 1990.

[53] Cereti, 1994, pp. 458, 454, 457.

[54] Cereti, 1995, p. 174; Cereti, 2000, p. 197.

[55] Cereti, 1994, p. 454, Cereti, 1995, p. 205.

[56] Cereti, 1994, p. 456, Cereti, 1995, p. 205.

[57] Cereti, 2000, p. 199.

[58] Cereti, 1994, p. 451;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p. 469-470.

[59] Wang Xin, 2001, 頁128,134-135。

[60]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p. 136, 386.

[61]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 384.

[62] Yuan Wenqi, 1997,頁99-101。

[63]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2, p. 41.

[64] 余太山,《嚈噠史研究》,齊魯出版社,1986年,頁143。

[65] 蔡鴻生,《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頁135-136。

牧场之国范文3

(一)保障市场主体自主性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内主要以公有制作为主体,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经济体系,承认与尊重所有市场经济主体相应自主性。独立愿望与独立法律地位为所有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相关活动获取权益与履行义务以及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基础。因此,必须利用法律和法规明确其资格和产权等,保证权力的公平与公正,通过法律、法规管控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实现市场体系的稳定运行。

(二)保障市场经济开放性

目前,市场经济开放性不仅要求对国内的市场体系进行开放,还要求市场经济实现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的经济必须相互交往与相互依存以及相互渗透等,科学应用国内与国外市场,建立资源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同时,强化市场经济法制在保障方面对外开放的作用,改进与完善市场经济法制。

(三)保障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尽管可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是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利用市场经济法制,可以确定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范围与任务,严格规范政府职能与权限,防止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相关生产与经营活动。另外,利用经济法制,还能够确定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确保宏观调控依法实施。(四)保障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竞争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要利用竞争体系实现。可是竞争必须公平与合法。而许多竞争者在竞争时,为了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损害对方利益,比如利用不法手段等。所以,必须制定公平、公正的竞争体系,通过市场经济体系进行规范与调整。

二、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目标

现代法制主要是指法制方式的合理和价值基础的科学统一。首先,现代法制建设一定要高度重视自由和权利正义以及个人主义等相关价值基础。因此,现代法制就会变为“非人”法制。其次,现代法制相应价值基础,若是缺少形式合理准去以及保障程序,就难以有效落实现代法制相应价值基础,且也不会产生法制效益。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此种兼容模式合理与价值关怀现代化法制,仅仅为“理想化”的现代法制,是以西方现代法制为基础进行的抽闲概括。对于“理想化”的现代法制,能够成为国内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可是,必须明确指出,尽管“理想化”现代法制是针对西方现代法制进行的抽象概括,同时以此作为国内现代法制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取向。可是并非指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要一味的全盘西化。另外,将“理想化”的现代法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是揭示其形式合理性与价值关怀,其为宏观方面的目标取向,并非具体法律和法规制度。所以,在法律与法规以及制度方面,依然能够依据相应的社会环境与需求,实现特色主义制度的编排,不可全盘照搬。

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方法

(一)打破市场经济法制中的法律实证主义定性

目前,对于我国法学领域而言,已经习惯在法律的实证主义方面分析法制问题,进而将法制局限于国家正式建立的法律规定以内,此种思维模式造成的必然结果,即忽视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实践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准则和传统社会相关有益制度,因此,在法学领域对于社会习惯规范等的调查与分析比较少。而实际上,国内市场经济在建设的初期阶段,部分非正式经济准去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也是现代法制制度经济学家不断阐明的问题。因此,部分学者也曾提出过反驳意见,主要人为行为准则不是正式的,比如习俗和惯例等存在大部分非理性因素,进而和现代法制中的基本界定、形式合理存在出入。可是,现代法制中的形式合理,其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行为方面的“预期”,并不是“为形式而形式”方面的追求。事实上,绝对性和教条性的追求现代法制形式的合理,就属于非理性观点,导致现代法制出现国语形式主义。在此种状况下,辩证思维十分重要,而非正式的准则能够提供相关行为的“预期”。同时,所有法制方式合理的获取,都具备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必须针对非理性习惯准则进行深入学理检讨,实现其的科学规范与界定,最终得出形式合理特点,进而作为国内现代法制建设重要资源。

(二)构建新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

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主要指公正和自有的竞争体系。首先,加强市场统一性,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市场发生人为分割,保证市场经济的所有活动都可以依据统一法律和行政法规执行。其次,加强市场自由性,建立严格的市场经济管控法律和法规,确保企业经营体系的合理转换,降低行政对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干预,特别是利用各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舒服与限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主体具备自由性。最后,加强市场的公正性,实现市场经济法律统一性,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公开,确保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不管是自然人或是法人等,都可以公平竞争。另外,维护市场竞争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等,避免市场竞争出现不公平与反垄断等现象,使市场主体可以严格依据法律与法规进行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自由与良性竞争平台。

(三)加大市场经济法律执行与监督力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仅仅为全方面实施经济法制建设提供平台。目前,在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以及有法不依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执法与监督力度。首先,积极推广与宣传市场经济法制,在整体上提升公民经济法制意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经济法律出台,而包括的权力观念和民主观念等,全是市场主体必须具有的市场经济法制相应观念。其次,加强经济主体活动的执法监督力度,落实依法执政,维护司法公正,整体上提升执法水平,保证法律可以严格落实。最后,加强司法机关职能作用,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执行部门严格依据法律执行检察权与审判权,对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出现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进行纠正。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司法体系,实现有法可依,加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障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四、结束语

牧场之国范文4

[关键词]新常态;红木产业;生产管理;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1

1 红木产业发展现状

纵观红木市场,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企业发展过快,管理混乱。由于企业发展迅速,管理人员、技术工匠人才短缺,造成工价乱抬,人员流动性大,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及成本。第二,资金紧缺,市场混乱。由于很多企业的经济后盾不足,临时资金周转普遍采用“快出产品、急求销售、低价回资、买一算一”的运转模式,扰乱了整个销售市场价格。第三,品牌意识淡薄。企业在生产中只抓效益不抓质量、不抓品牌,新款缺乏,用材以次充好,质量问题严重。红木市场现状具体表现如下:①行业人力资源成本增加;②原材料成本提高;③产品供大于求;④社会需求降低;⑤产品同质化严重;⑥行业管理和行业标准不规范;⑦竞争激烈,竞争手段不断翻新;管理水平低,员工素质低;⑧大型企业少,中小型企业多;⑨电子商务对红木产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以上种种现状使红木行业雪上加霜,形成了第二次大震荡,造成史无前例的严峻局势。

2 红木家具企业的机会和威胁

2.1 新常态的机会

新常态下,红木家具企业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业洗牌,勇者生存,未来行业会更规范,剩下的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更好;第二,企业冷静思考,快速发展的良机;第三,人力资源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有望降低;第四,市场更加规范,恶性竞争被杜绝。

2.2 新常态的威胁

新常态下,红木家具企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销量下降,利润减少;第二,市场和顾客要求更高,企业的管理投入加大;第三,品牌和服务的要求更高,迫使企业改革创新;第四,不进步将存在被淘汰的危险;第五,大环境不景气,行业整体发展速度放缓,影响企业发展。

3 红木企业的管理创新

3.1 生产管理创新

红木企业生产管理创新的内容如下:①红木企业必须全面改进管理系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机制;②力求做到准时生产和高效生产,紧紧抓住市场机会,充分满足顾客需要;③加强机会管理,确保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三级计划的顺利实施;④实现以生产部为中心的责任管理体制,做到平衡生产和配套生产;⑤强化巡视管理和健全生产会议制度,及时进行生产的监督协调;⑥建立班组长管理团队,实现生产的细微化管理。

3.2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是指在企业内部实现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和目标管理。这是新形势、新常态发展的需要,是红木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来适应变化了的人力资源现状,保障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和管理人员资源充足。在新常态下,工人的学历、知识结构、年龄、个人需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已经不能再沿用以前那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了。企业管理创新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关键,新型管理架构的设计是基础,企业要建立反应迅速、相互监控、管理直接、责权分明的管理架构,来带领和统揽企业各项整体创新工作的开展。

3.3 成本管理创新

红木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主要思想是:①进行物料的边角余料管理,合理使用物料,提高木材利用率;②严格物料的收发和领用管理,责任到人,严格纪律,防止物料丢失和浪费;③进行物料使用之前的合理预算,进行事前监督;④进行物料使用的过程检查、记录、监控,对于不合理使用物料的情况及时制止,杜绝浪费;⑤进行物料的核算,认真总结;⑥制定详细的物料管理制度,按章办事。

3.4 现场管理创新

现场管理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是新常态对红木企业的新要求。现场管理一直是红木企业的瓶颈,混乱的生产现场是品质问题的祸根、是物料浪费的隐患、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对企业的现场管理进行必要的改善。

3.5 营销、服务管理创新

新常态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新常态下的红木家具市场,这些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必须进行营销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在营销创新方面,企业必须善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必须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开拓市场,必须积极学习和勇于开拓,必须懂得建立新型营销渠道,必须学会使用大数据库进行立体化销售,必须大胆使用新型人才,必须积极开发适合现代市场的新产品,必须勇于向新市场迈进,必须建立稳定、持续的盈利模式。

牧场之国范文5

关键词:“准确”“跟踪”“回收”“责任”“分离”“自律”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签证是按照施工发承包合同约定,由发承包双方代表就施工过程中涉及合同条款之外的责任事件所做的签认证明。是对某种施工实施情况的书面描述,由此发生的价格不仅成为工程造价的组成部份,而且也是成为合同的补充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造价控制,除设计阶段外,在施工阶段如何有效进行工程签证的控制,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项目业主比较关注的问题。

由于大型建设工程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此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会给整个施工过程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会发生现场签证而最终以价格的形式体现在工程结算中。笔者审核过许多类型工程的结算,从中发现现场签证错综复杂,花样百出,存在着许多问题,致使现场签证价款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之一,对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现场签证价款的控制。

现阶段现场签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签证人员不重视现场签证,缺乏现场签证价款控制的意识,对签证工作不负责任,未经核实就进行签证,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施工中实际土方开挖、回填采用机械开挖、回填,签证内容为人工开挖、回填,人工开挖、回填和机械开挖、回填相比,造价要增加很多。

 2、有些现场签证人员对定额了解少,不了解定额费用的组成,造成费用增加。如定额取费中已包含临时设施费,但签证人员又签证此费。安装工程防水套管项目抹灰堵眼的工作内容在套管安装中已经考虑,土建项目已经计取,就不应再办理签证堵洞口签证。

 3、同一工程内容签证重复。此类签证尤其在修改或挖运土方的工程中较为多见。

4、未经设计人员同意而签证提高用料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例:某工程设计为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已能满足荷载要求,施工企业提出水电埋管难度较大,为便于施工,要求设计变更为130mm厚楼板;原设计为C25级混凝土,施工单位为提前拆模加快进度,要求改用C30级混凝土。设计单位仅从设计角度考虑,同意将板厚100mm改为130mm厚,C25改用C30。建设单位认为设计已认可,就进行现场签证。这样其楼板增厚30mm和C30与C25级混凝土的差价均由建设单位承担。其实楼板增厚30mm和改用C30级混凝土的问题属于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措施,施工单位都有办法处理此事,改厚楼板或代用高级别混凝土,其差价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消化,不予调整。如果设计出变更通知或者建设单位签证,此费用就合理地转嫁至建设单位。 

5、现场签证日期与实际不符。有些施工企业任意把完成工程量的时间往后推,在签证日期上做文章,利用在建筑工程结算中不同时期完成的工作量其材料价差和人工费的调整的不同,争取得到更多的利润。如,某工程对碎石价格的确认,发生的日期为9月25日,施工单位签证日期为10月5日。按照造价信息网公布的三季度价格为52元/立米,四季度信息网公布的价格为58元/立米。结算按照当期网刊价格执行,这样就增加了材料价格,造成工程价款的增加。

6、语言繁琐容易产生歧义。如基础打桩工程,需要挖土1米深,打完桩后因现场走车需要回填,应该为一挖一填工程内容。施工单位编写签证单时又补加了一句话,基础开挖时再进行开挖。这样就造成了歧义,有很多人认为此签证2遍挖土,1遍填土。最后一句话容易产生歧义。

导致现场签证出现漏洞因素很多。签证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各参建方应委派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把现场签证价格合理地控制好,必须增强现场签证的控制意识,提高现场签证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现场管理中制定相应流程。

在现场施工中对施工方案中的内容进行确认是签证的一个主要内容,因为施工方案是工程开工时制定的工程预期施工组织,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改变原有的方案。在对方案签证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土方工程挖土情况,地下水标高,挖土运距,回填土运距,回填土方式等;马凳筋、钢筋支撑,模板对拉螺栓、止水板、止水带安装清况;以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且图纸没有明示的内容。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好签证费用,除了上述项目必须进行签证外,签证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准确无误原则。工程量签证内容要详细,不能笼统,含糊其辞,以准确计算工程造价为原则,凡可明确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只能签工程量,而不能签证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也不得签价格。

2、实事求是原则。凡无法计算工程量的项目,可签所发生的人工和机械台班数量,但应严格控制,按合理工期及数量,结合实际发际发生,不得考虑其他因素以增大数量进行补偿。

3、现场跟踪原则。为了加强管理,严格投资控制,凡是发生的的签证,施工单位应与现场监理、建设单位施工部、建设单位预算人员一同到现场察看。

4、拆除材料回收原则。现场签证中拆除工程,由业主负责材料回收,并签订回收注明。凡未注明的,工程结算时按拆除量及市场价在工程款中扣除拆除的材料费用。

5、明确责任原则。签证发生后,对签证单内容的责任主体要在签证上注明,如设备供货厂家、设计单位、其他施工单位等。其发生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6、量价分离原则。现场项目部只确认发生的工程量,套价由预算部门负责

7、廉洁自律原则。现场人员签证要坚持合理、公平原则。任何人员不要干预他人的签证工作。不准刁难施工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根据以往工程预结算工作,从中体会到要把现场签证价款合理地控制好,应采取如下措施。

1、由于设计图纸错、漏、碰、缺,导致发生做法改变、材料代换、纠正施工图中的失误,设备缺陷的或其它应由设计变更单或者技术联系单解决的变更问题不应进行现场签证。

2、凡定额及有关文件中已有规定的项目,不须再另行签证。

3、施工单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而发生的工程内容将不予签证。

4、现场签证的部位、数量、原因、日期等要明确。

5、签证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各部门签字确认后必须标注确认日期。隐蔽工程的签证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完成;

牧场之国范文6

在建设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成本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进度计划与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度计划与控制工作的好快不仅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还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高科技厂房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短、参与方多以及技术工艺复杂等特点使得项目在管理和控制上的难度很大,抓好进度计划与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将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与控制的相关理论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可以很好地指导工程进度的实施,保证工期的按时完成。

关键词:施工管理;过程控制;厂房项目

前言:建筑施工既属于装配性质的作业,又属于现场型作业,在施工劳动力安排上、技术要求工艺操作上都很复杂。无论是对于业主还是对于工程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来说,工程的项目管理就是对一个项目自始至终地进行质量、投资和进度这三方面的有效控制,最终达到质量高、成本低、工期短和安全系数高的目的。

高科技厂房建设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特别是制造业的突出表现,越来越多的工业厂房项目进入中国。高科技厂房建设施工过程是否能良好运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准备

项目的施工阶段包含施工前准备及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交易关系正式确立以后,便应组建项目经理部,然后以项目经理部为主,与企业经营层和管理层、业主单位进行配合,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

1.1技术准备:按施工管理架构配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听取设计要求、意图及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做好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和安全交底,解决各专业交叉、搭接出现的问题,以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返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预算和材料计划,以便材料部门组织资源,按时供应,特殊材料进场和设计指定的材料尽早落实货源,及时组织进场;把好质量关,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要求;掌握工程水文地质以及地下原有管道及障碍物等资料,检查复核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桩和水准点,引出轴线控制桩,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及调和控制网。

1.2生产准备:制定雨季、大风天气的施工措施;报建并搭设临时设施,安装垂直运输机械设备,整理好材料堆放场地;接通水、电源、储备施工及消防用水,并做好现场排水工作;修通现场临时运输道路,施工场地硬地化。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就位,调试完毕。

1.3施工现场的准备:做到五通(水通、电通、道路通、电话通、排水通)一平(场地平整),五落实(技术、劳动组织、材料、机具、现场设施落实);应本着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因地制宜和紧密围绕机械设备的目的进行施工,合理紧凑布置临时设施,同时做到场容整齐清洁,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安全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避免多个工种在同一场地,同一区域进行施工而相互牵制,相互干扰。施工平面设专人负责管理,使各种材料、机具等按已审定的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的位置堆放。

1.4施工目标与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是“目标管理法”,它以被管理活动的目标为中心,将管理活动的任务转换为具体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行为科学,借助人们的事业心、能力、自信等,实行自我控制,促成目标实现。目标管理法的具体作法可概括为确定目标、明确责任、掌握情况、协调行为【1】。

1.5组织架构: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式及事业部制等几种形式。其中矩阵式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与系统。在工程施工中,它是施工企业由各种生产要素管理部门和专业职能部门抽出施工力量组成项目作业层。其特点是:多个项目与职能部门的结合呈现矩阵状;把职能原则和对象原则结合起来,既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又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项目经理将参与项目组织的职能人员在横向上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为实现项目目标协同工作;一个专业人员可能同时为几个项目服务,特别有利于发挥稀有人才的作用;项目经理对借调到本项目部的成员,有权控制和使用;要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调配合,对整个项目组织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施工准备工作,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应当自始至终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和“车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原则。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准备工作是企业落实目标管理、推行施工项目管理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因此,严谨科学的统筹规划、合理有序的全面安排、认真负责地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展示企业项目管理实力、创建品牌形象和“精品工程”、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2、工程项目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控制是一项全面的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管理的首要职能【2】。由于每个项目都有独特性,过程控制就是为了尽量排除或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建设进度的影响。简单讲,能让车间如期投产,那么进度控制就是成功的;能让工程评优并在长久的使用中获得好评,那么质量控制就是成功的;从施工准备到项目竣工,员工无伤害,那么安全控制就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可以把整个高科技厂房建设项目按项目寿命周期进行划分,对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分析,有利于分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1 总体控制措施:加强组织管理;搞好经济管理;制订周密的实施性施工进度总体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积极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强化机械配置;制订合理的用款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制订雨季和炎热天气下的施工措施,;积极和业主、设计、监理及各协作单位沟通;采取分区分段流水作业,在施工条件许可下,尽早插入各阶段各工种的施工。

2.2 项目施工资源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其管理应该是动态的。这就要求资源的配置与组合得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工程项目的需要。资源作为工程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它们的费用一般占工程总费用的80%以上,所以资源消耗的节约是工程成本节约的主要途径【2】。对项目资源进行管理,就是优化组合与配置的手段与保证。它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种生产资源,使它能合理地流动,在动态中求得平衡。

2.3 季节性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雨季施工措施;台风、暴雨期间施工措施;高温天气施工措施

2.4 其他的保证措施还有:材料保证措施,劳动力保证措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5 项目的过程协调与控制

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能否按既定目标“经营”好一个项目,积极主动的搞好协调管理至关重要。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应以排除障碍、解决矛盾、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为目的,应以“业主就是上帝,严格信守合同,利于工程建设,充分协商一致,遵守法律法规”为原则。特别是高科技厂房,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阶段,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高科技厂房与普通民用建筑有很大区别,其精密度要求比较高,就拿空调系统来说,洁净车间的温度控制会在±0.1度之间,此外不同的车间还有湿度和杀菌的不同要求,与普通建筑空调系统只要舒适度能满足需要即可的标准是显然不一样的。然而就高科技厂房建设项目空调系统控制本身来说也不是难事,因为中标能负责空调系统安装的都是专业的且资质级别高的公司,但难的是各项目子系统协调配合得分毫不差。这就要求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都应该做好这项协调工作。一方面,施工前要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要及时协调,在每天现场巡查和每周例会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解决协调问题的首要在于能事先发现问题,能在事前解决问题,损失才会减到最少。

小结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特性,特别是类似于高科技厂房这样的较大和复杂的施工项目,工期较长,降效因子众多。在施工阶段的控制管理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返工现象频繁,既造成工程成本的极大浪费,又影响工期,有的甚至还会留有质量安全隐患,影响到项目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工程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控制不仅很重要,而且很必要。一个项目管理的成功体现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估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