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文化交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范文1

最近,读完另外胡文仲教授的那本《文化与交际》,让人颇为心潮澎湃,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记录其中的一些点点滴滴,作为自己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额一些理解吧抑或是自己的一些愚见。至于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在读完胡教授的这本书后,我想,其中的定义也就变得颇为简单了。根据胡教授的定义,跨文化与交际,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所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另外一位著名的学者RON认为,其实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在许多的情况下,我

们都处于这种环境之中-———不同的国家的一种主流文化之下。而,在我个人看来,我还是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跨文化交际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大家都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中。虽然,一直以来,关于对跨文化交际的讨论在一直持续着,但是要轻易地去定义这个概念却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而根据长期以来大家所达成的共识,我个人觉得,可以作如下的定义: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最为本质的体现。文化作为人类和动物最为本质的区别,其实是人类的产物,是人类所独有的。而从交际的角度来看,其实,交际又是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交际就没有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产力,一种智慧,一种信息,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符号系统。总而言之,文化在人类历史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例如,有隐型文化,也有非隐型文化。而在某些特别的时期,也有用合理与不合理来判断我们的行为表现,从而折射出文化的差异性。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文化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还受一国的历史,习惯,宗教,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等的影响。

如上,就是我关于对文化概念,或者定义的理解。接下来,我们的谈论重点就在于交际了。交际,从广泛的角度理解,其实也就是一种结构或者系统———通过某些选择性的符号,使某些信息影响于某种结构或者某些系统,也就是说,信息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这些符号,我们就可以使着两种系统连接起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交际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个人交际或者非个人交际,所谓的个人交际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向传播,也就是说在大脑中自己和自己交流;而非个人交际就是一种人际传播,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交流;最后一种就属于集体传播,也就是在不同的集体之间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大众传播也包括在其中。社会学家杰克莱尔认为,交际其实就是社会中的一个过程,它对整个社会都产生影响。不同的群体,包括某些小的或者某些大的在整个交际圈之间进行互相的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于文化和交际概念方面的一些理解,接下来,我将阐述我具体的一些看法。交际的第一个阶段当属于语言交际。正如语言学家所说,语言就是我们行为的一种言语准则。有人就认为,无论语言方面的研究其对社会科学的影响或者支持有多大,它对我们社会中的问题还是有足够的影响力。我们人类不仅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也生活在一个情感的世界,同时也生活在一个有某些特殊的语言所掌控的世界。如果人类生活在一个没有语言的世界里,要去解决或者商议某些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语言所控制的世界。

跨文化交际范文2

关键词 文化 跨文化 语言 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绪言

在中国,文化一词由来甚早。早在《易经・贲》里就说到这样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在人们广为接受的文化的定义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由文化的定义来看,我们所研究的文化的内容也显而易见。也有人将文化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即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设计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文化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现在人们研究的重点往往集中于跨文化交际,这也是当今社会生活发展的必要趋势和需要。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既然是不同文化背景,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些障碍。而这些障碍大多和语言本身无关,却和潜在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文化有关。举个例子:甲是中国人,乙是美国人。甲邀请乙到家里做客,乙当然也给甲带了礼物,然而甲接过礼物,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欢喜,还对甲说“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之后便把礼物放在一边,不再理会。作为中国人,我们很容易理解中国人的“客气”,甲表现的并没有什么错,然而作为乙来说,心里肯定尴尬无比,认为自己肯定做错了了什么,主人一定不喜欢他的礼物。因为在美国,接受礼物的人一般会表现得十分高兴,并且会当场拆开礼物,和送礼的人一起分享接受礼物的喜悦。这就是中国和美国送礼文化的一点不同,然而这一点小小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2跨文化交际研究

Ron, Suzanne Scollon, Singer都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文化差异不如研究篇章差异更有意义。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首先,语篇研究是属于语言研究的的范畴。因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重点并非语言而是文化。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不是语言的沟通不畅造成,而是由于不符合双方“期望语言”而造成。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并不等于文化本身。也许在语言记录方式本身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价值观,然而这种价值观念最终会以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寻常的跨文化交际并不在于探究对方内在的价值观,而是重在符合整体社会的交际习俗和规则,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最后,在上文说到,文化是有很多层次的,也就是说文化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语篇记录当然是其中的一种。然而还有很多文化并非语言才可以体现。例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语言,然而却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风格,其文化多通过服饰、建筑、节日等体现出来,这也间接说明了,语篇系统的研究远远触及不到文化研究的根本。

3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和策略

(1)跨文化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文化现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文化心理。前文说到文化是有多个层次的,那么我们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也不应拘泥在某个层次上,一定要比较出研究主次来。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体现出文化的一个层面,而是多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如Kluchhohn所说,文化中的许多部分都是隐型的,如同冰山之顶,我们把它叫做显型文化。一般来说显型文化是有限的、少量的,且传达的信息有限;而隐型文化,就是冰山之下,浸没在水里的部分了,这部分往往比重很大,可以揭示现象的实质。

(2)研究主流文化,兼顾地区文化。在跨文化研究上,学界一直有一个争端。一方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另一方则认为,我们只要掌握主流文化就好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两者用该寻求平衡点,简而言之,就是两者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当然,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严谨中庸的文化思想,然而也并非没有道理。

(3)注意将文化研究和语言研究区分开来。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遵循文化的指导进行交际,交际的工具就是语言。二者的关系就如同迷宫和地图。迷宫中的路已经有了,但是只有在地图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尽快找到出入迷宫的路径或者是最佳路径。

(4)重在比较多种文化,,寻求交际的平衡点。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我们不能轻易评判文化的对错和优劣,那么就应该本着一个宽容的原则,。跨文化交际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消除文化交际的障碍,如何才能做到交际畅通无阻,无非两点:(1)尽可能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2)尽可能做到入乡随俗。入乡随俗,看似容易,却很难做到。除了文化在个体身上所呈现的复杂性之外,我们还要兼顾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地区甚至团体文化。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还应将“入乡问俗”和入乡随俗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跨文化交际范文3

关键词:时间观;单向时间制;多向时间制;跨文化交际

时间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人们的时间观一旦形成,其言行就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制约和支配。反过来,一定的言行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递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说:时间会说话,它比有声语言更坦率,它传达的信息响亮而清晰。时间观深深地潜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不易为人们觉察。在交际时人们容易把自己的时间观以及使用时间的方式视为理所当然,,一旦发现差异,就会觉得怪诞或无法理解。本文对时间行为进行跨文化对比,意在避免或减少跨文化活动中的误解与冲突。

一、 时间系统

文化时间观主要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看待时间和使用时间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根据霍尔的理论,世界上存在三种文化时间系统:技术时间、正式时间和非正式时间。 (1)技术时间。指的是用科学方法精确地测量出时、分、秒等时间长度。如天文学中的年就有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1秒多一点儿)、恒星年(365天6小时9分9.54秒)、以及近点年(365天6小时13分53.1秒)。技术时间是与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过程关系不大。(2)正式时间。是非科学的,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具体地说,它是指特定文化的人看待时间的习惯。人们一般把时间划分为世纪、年代、年、季、月、周、日、时、分和秒。但是,有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则把时间与月亮的圆缺和庄稼的生长季节等自然事件相联,如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中就形成了农历中“二十四节气”。正式时间通常不会带来交际障碍。(3)非正式时间。是指人们笼统地提到的时间。它最为复杂,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也主要表现在这类时间之中。当某人说“得要一会儿”时,你只有对他十分熟悉并了解这句话的语境时才知道“一会儿”意味着多长时间。不同文化对约会“准时”所定的标准不尽相同。英、美人的标准是5―10分钟,阿拉伯人的标准是半小时,而意大利人是两小时。非正式时间的用语与技术时间和正式时间的完全相同,但词义却常常是随情况而异,因而会给交际带来困难。了解一种文化成员是怎样对待非正式时间,就可以获知这一文化的时间意识。

二、 时间意识

所有人类都一起共享着时间,生活在现在、回忆着过去、梦想着未来。但是,每种文化对于时间的看法却是不同的。时间意识可区分为直线式、变通式和轮回式三种。

直线式时间的文化把时间看作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在行进、在

流逝,一旦消逝便无法挽回。时间有始有终,是一种宝贵的物品。出身于此类文化的人关注未来,使用时间精确到每分每秒。人们不喜欢迟到,因会打破计划影响随后的安排。不喜欢打扰,想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北美和西欧的人们通常视时间为直线式。

变通式时间的文化不太愿意对时间严格地加以计算和控制。时间是种无限的资源,打扰

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对关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时间计划的重视。人们倾向于关注现在。当人们需要获得关注或是关系需要加以培养时,时间就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把持或滥用的主观物品。南欧,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南美视时间为变通式。

轮回式时间的文化中,时间被看作是迂回的和可重复的。时间的变化协调于自然状态,

时间始终沿着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或螺旋式运动,如昼夜交替,季节的往复,年龄的更迭,农时农作更替,都有圆周式。时间掌管着生命,人类无法控制时间,生命周期控制着人们,人们必须与自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此类文化的人特别注重过去,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可能从过去找出很多联系。轮回式文化的例子包括亚洲、非洲以及北美土著的大多数文化。

三、 时间习惯

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态度之差异还表现在如何使用时间方面。霍尔把世界各国使用时间的习惯分为两种范畴,即单向时间制和多向时间制。

1. 单向时间制

习惯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是一种

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观念。人们倾向于短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习惯。为了利用好时间,人们精心地安排一天、一周、一个月的工作日程,制定时间表,确立优先考虑的问题,要求做任何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守时。多次迟到的人被看作是难以信赖,是对对方不尊重,对事情不重视。北美、西欧、北欧都是单向时间习惯。

2. 多向时间制

时间被看成是发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多向时间强调人们的参与和任务的完成,而不强调一切都按照时间表。对工作安排不那么固定,时间限制不那么死,时间安排更讲人情味。多向时间制讲究时间使用的灵活性,倾向于做长期计划和一个时间允许做多种事情。在一些多向时间制的文化中,不注意遵守时间,不允许时间的限制妨碍事情的完成。亚洲大部分国家,拉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都属于此类时间制。单向时间制与多向时间制的差别只是程序之异、轻重之别,并无非此即彼的绝对界限。

四、 中西方文化时间观差异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属于轮回式,采用的时间体制多与多向制相近;而西方人视时间是直线的,采用单向时间制。笔者将从以下三个维度对比中西方文化时间差异。

1. 时间价值

尽管中西方在使用时间的方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中国文化中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同样,英语中也有: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等类似习语。但相对地讲,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强,而美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而美国人是时间的奴隶。

在大多数西方文化中,由于历史传统和基督教的影响,其主流文化是直线方式来看待时间的,即充分地意识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把重点放在将来。英语中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在语法中表现明显。西方的纪年方法从公元元年开始,一直向前计数。中国传统文化中,直线式和轮回式的时间观都存在,但前者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历来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中国的直线式时间观不如西方强。汉语语法中没有时态的变化。传统的纪年方法是以皇帝帝号或庙号计列,如嘉靖三十六年,对不通晓中国历史的人,其时间的前后概念是模糊的。霍尔说:在西方世界,任何人都难逃脱单向时间的铁腕的控制。时间完完全全地编织人们生活的网络。在英语中,time可与这些动词搭配:buy, sell, save, spend, waste, lose, measure等。有关“准时”或“及时”的词语很多:punctual, on schedule, on time, on the minute, to the minute, on the hour, in time等。汉语中强调准时的表达较少,寻常百姓口中的“太阳落山了”,“一顿饭的工夫”反映出农业社会缺乏很强的时间观,时间概念模糊。

2. 时间安排

属于单向时间制的西方人把时间看成是一条直线,可以切割成若干段落。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由于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做一件事,因此特别讲究计划的周密性。不能在期限内完成规定事情的人经常会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人,应受到轻视。商务活动中,美国人严格遵守双方约定的最后期限,并且把它写进合同中,运用法律手段来要求双方遵守所订期限。即使社交活动也不例外。美国人在举行家宴时会发出这样的邀请:Open house: 3:00----5:00pm Sunday. 这在中国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因为它严重违反了中国人的好客传统;趋向采用多向时间制的中国人做事更讲究时机和火候,即行动的每一个步骤常是依据周围环境随机决定,因而计划性较差,灵活性强。这表现在社交活动时提前预约较少,走亲访友经常是随时随地串门而不必事先打招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情形在西方国家是极为少见的。

守时是单向时间习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对美国人来说迟到5分钟就必须要道歉,如迟到半小时,人们会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失礼。在一些多向时间习惯的文化中,迟到5分钟是小事,甚至认为地位高和重要的人物应该来晚,准时来会降低身份。

西方文化中单向时间取向决定了人们习惯于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强调“一心一用”,同时做两件事几乎是不道德的。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人的多向时间取向,在这种时间观下,人们允许“一心多用”。在一些商场里,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营业员一边为顾客算钱,一边向另一位顾客介绍商品,同时还和身边的熟人拉家常。

3. 生活节奏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深刻地体现了西方的传统时间观。时间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永不停息的单向运动,一去永不复返。正是因为时间的这种特征,西方人有一种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使得他们不得不加快生活的步伐。一项研究指出,连人们走路的步速也反映了文化的时间观。英国人和美国人走路要比中国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快得多。美国的商人和职员,把自己的工作时间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写在效率手册上的做法很普遍。快餐店、速溶咖啡、微波炉等,种种便捷条件有助于人们快速做完事情。

中华民族的时间观是根植于农耕文化基础上,时间和大自然的生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间确实飞逝而过,但就像春夏秋冬交替、日月轮回一样来回旋转进行,很快就回来。因此人们认为失去的时间可以补回。这种时间观点使人们形成了时间充裕的感觉,养成不紧不慢的休闲做事方式。在人们的客气话中可以看到其踪迹:“请慢慢走”,“各位慢用”。有的学者曾这样来概括中国人的时间观:典型的东方镜头是:大漠中的牵驼人,晒太阳儿的农民,一步一叩的朝圣者,边唠边绣的妇女,半天不起竿的钓者,藤架下的品茶人,晨练太极的老者……他们都不着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但与西方的快节奏相比仍慢几拍。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了中西方文化时间差异。一种时间观不可能是那种文化所有成员的时间观,在同一种文化中可以发现多种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时间观。本文分析的只是一个社会中较有代表意义的时间观,是代表主流文化成员的时间观念。

五、 增强跨文化意识,减少交际障碍

为了提高交际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自觉排除文化差异的干扰。在交际中,我们要跳出自身文化氛围,理解他国的时间观及其根源,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尊重即对异文化的时间观念尊重。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其时间语言都应得到尊重。当彼此时间观念不同时,不宜做好坏评价,宜作以客观描述。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对异文化的了解过程,双方要培养移情能力,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体验、去思考,谅解对方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冒犯”。当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随机应变,而不可固守某种交际模式。如:对于最后期限,美国人会严格遵守,并认为这是种良好品质;而中国人则往往认为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规定得过于僵化。中国人应理解、尊重美国人准时的习惯,美国人也可以考虑能否更加灵活一些,赋予自己更多的人情味。

2.克服民族中心主义

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文化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的时间观往往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当对方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这种思维定势时,便会产生冲突。更有甚者,认为本民族的时间观优越于其他民族的时间观。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在交际时,应尊重对方的文化,有意识地暂时放弃与对方相悖的某些时间行为,暂时沿用符合对方的时间观,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中国古话“入乡随俗”就是这个意思。

六、 结语

时间观是长期慢慢形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时间观念也在变化,特别是在大众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人们的时间价值观淡薄,可以边劳动边闲聊。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要求渊源于农业社会的模糊时间概念系统向更为严格的、准确性较强的现代时间概念系统变化。许多中国人,尤其是经济发达区域的人们,已有意无意地由多向时间制向单向时间制转变。线性的时间意识逐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同时,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观念的理解和接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文化融合的现象逐步增多,中西各自原有的传统时间观念也会发生转变、变通和融合的现象,尽管这个过程是长期的。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M]. New York: Anchor Books, 1959.8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23-24.

[3]Michael Argyl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ultures in Contact [A].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Stephen Bochner, ed. [C].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2.38-39.

[4]Sana Reynolds & Deborah Valentine. Guide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45-46.

跨文化交际范文4

摘要: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 因特网(Internet)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它给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它掀开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跨文化交际新传媒

近年来,因特网(Internet)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 [1],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获取信息的手段,更是对跨文化之间的交际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全球性的交际正在形成。它为信息的跨国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迅捷的交流渠道。

一、互联网:跨文化传播的新传媒

大众传媒,它被定义为“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过程。这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等。”[2]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借助报刊的投递、广播电视的信号覆盖来实现,世界各国的人们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都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由于投递渠道、接收手段以及人为审查控制等原因,跨文化的传播受到很大限制。与传统媒体相比,因特网使跨文化传播从概念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它的信息共享、自由传递和全球互联的技术手段,为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同时共享相同的信息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所以,网络以其优势迅速成为真正广泛应用的交际传媒。[3]

二、网络:跨文化交际的新拓展

网络交际作为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在今天对于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网络展示了跨文化交际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和平等性

网络给人类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具有里程碑意义。总的来说,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单向的传播方式,而网络的出现则使双向互动式传播成为现实。网络传播就媒体形式而言,使从单媒体走向多媒体;就传播性质而言,是从单向性走向交互性。网络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交际平台。它是一个对全球不同种族、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进行广阔的自由对话、平等交流的平台。“人们在这里不必阅读来自一个信息源的消息,不必说一个话题,不必受编辑、新闻出版机构的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一句话,网络使少数人垄断信息和文化的圣人时代宣告结束了!”[4]

2.网络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语言符号的丰富性

网络承载着空前密集的信息。网络所建构的平台,是一种智慧交流、承接并使之增加的平台。网络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观点能够自由方便地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激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网络世界已成为一个新技术、新观念、新名词不断涌现的世界。就语言符号而言,在网络上,各种脸谱、数字、代码、号码 、标点符号都成了网络交际语。各种在现实生活中令人莫名其妙的缩写成为常见的网络交际语言。如 ADN( Any Day Now 任何时候,随时),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供你参考),MYOB( Mind Your Own Bussiness别多管闲事),TYVM( Thank You Very Much太感谢你了)等,不胜枚举。网络交际语言在呈现出丰富多采性的同时,又极大地促使了跨文化交际语言符号的变异 。[5]

3. 网络缩小了跨文化交际的距离,减少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6]

网络的发展及应用使得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也拉近了跨文化间的交流。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有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网络的跨地域性与时空性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得到信息更加全面及时。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实现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及时了解国外的各种最新信息。

三、网络引发了人类文化价值观冲突

因网络交际而导致的全球跨文化交际大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增加 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理解、相互尊重以及和平共处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撞。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

1、是人类语言的数目会急剧地减少。处境最危险的是一些在非洲、欧洲等一带的少数民族的语言。在欧洲,濒临绝种的语言则可能包括凯尔特语、弗里斯兰语、索布语和罗曼什语。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部分,丧失了语言,文化就没有了载体和根基。

2、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与不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会发生矛盾冲突。由于两者历史和现实状况不同,意识形态不同,跨文化交际时的话语不同,这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所难免,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短。

当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使跨文化交际学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时时在汲取实践提供的丰富素材的基础上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因此,我们所面对的,对我们既是一个新挑战,也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努力抓住。

四、结语

网络对跨文化交际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展示了跨文化交际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和平等性,还促进了跨文化交际语言符号的丰富性以及减少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给人类的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 华夏出版社,1999, P11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1999,P51.

[3]郭一天.第四媒体:跨文化传播的新挑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9.

[4]陈力丹.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J],载于《现代传播》,1999.

跨文化交际范文5

[关键词]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人类的跨文化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当谈到人际交往,人们立刻就会想到语言交际,而忽略交际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指的是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 它是整个人类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特别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中,具有语言交际所不可替代的功能。非语言交际是交际双方使用各种非语言形式的身体行为、特征和本能组织、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总之,在语言交际中,除说出的话语以外的所有表达形式都属非语言范畴, 它同语言表达一样有着丰富的内涵。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语言交际的误区主要有:

1、体态语语用误区。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人体各部分动作和基本礼节动作。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人们都知道点头“Yes”摇头“No”,但希腊人用“摇头”表示“Yes”,表示“No”时则用面部向前,头部向后仰的动作来表示。这种行为当然与美国和英国文化中类似行为相去甚远, 所以希腊人与美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交流就可能失败。又如,耸肩是许多英语国家常见的身势动作, 它表示“我不知 “我也没办法”之类的意思,而在中国,表达这一含义的习惯动作是摇头或是摆摆手, 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人会对他们的这一动作百思不得其解,从而造成交际失败。再比如说亲吻, 亲吻多是西方人表示关系极其亲密的身势语,受到性别、地位、年龄、亲疏、道德,甚至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欧美,辈分高的人吻辈分低的人额头,男子对女宾吻手背,而辈分相同的明友、兄弟姐妹之间,只是脸颊相贴,只有情人之间才嘴对嘴的亲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吻并不限于男女之情,它还表示尊敬和关心。在苏联的沙皇时代,赐吻乃是表示一种奖赏。在中国,这种身势语只限于夫妇和恋人之间。在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不少奇异的“吻”的法律。例如: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规定: 一个女人在一辆行驶中的交通工具里吻一个男人时,一切危险概由她负责。

2、副语言语用误区。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副语言语用误区是指对沉默、话语转换的把握不当,或是对一些非语义的声音使用不当。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感到很不习惯的是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 比如报告人不回答听众的问题,而听报告人只是静静倾听,不爱提问;交谈中听话人不以明确的声音做出反应。在英语国家里,只要听清了问题就必须作答,即使文不对题,也比沉默不语强。虽然中国人认为沉默是金, 但是如果用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时,很容易造成交际失败,甚至引起更大的误会。

3、客体语语用误区。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 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 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客体语语用误区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少见,这跟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分不开的。例如,日光浴是英语国家人的习惯,人们喜欢在晴朗的日子穿上游泳衣,躺在户外草坪上或海滩上,让太阳暴晒自己的皮肤,以晒黑的皮肤作为健康的象征,而中国人很不能接受和理解这一习惯,在中国,白皮肤是美丽的标志。中国女士害怕太阳暴晒,总是努力想让自己的皮肤白嫩一些。再比如说在香水的使用上, 英语国家的无论男女都喜欢使用香水来掩盖自身他们认为不好的体味,以示对对方的尊重。而中国人却往往不喜欢太浓郁的香水味, 尤其对男士使用香水更加不能接受,甚至认为有点儿娘娘腔。

4、环境语语用误区。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环境语语用误区就是指对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处理不当。布罗斯纳安通过调查对比发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中国文化的聚拢性和英语国家文化的离散性。因此,在空间方面,英语国家的人对待拥挤的态度和中国人不一样, 英语国家地域空旷,人口稀少,他们对自身空间的需求明显,强烈抵制他人侵犯自己的领域。在拥挤的公交车内,英语国家的人觉得很不习惯,竭力避免与人碰撞,中国人却能怡然自得。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排队时的拥挤现象也很不习惯,认为中国人在排队时相互站得过近,而他们排队的特点是与身体前后的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愿与人接触,甚至不惜以粗暴的举动阻止他人触碰自己。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对银行里设置的一米线往往置之不理;英语国家的人往往排斥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二、走出非语言交际误区的措施:

1、增强非言语文化差异的意识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多种多样,很难给出一个满意的描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非言语交际系统。如Almaney 及Alw an 提到过小孩在掌握言语技能之前就已经在学习此系统,并把其视为他们主要的交际方式。随着小孩们的成长,非言语行为早已经在他们的意识里扎根,并能够运用自如无需刻意培养。文章前一部分所提及了几点差异在不同文化中会以不同的方式再现出来,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文化中有其不同的意义,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却表达相同的意思。总而言之,要增强这种文化差异意识,通过阅读其报刊杂志、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来了解其文化底蕴及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正确理解异国文化。

2.端正对待非言语文化差异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了解文化差异;接受文化差异;避免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优越感);学会海纳百川,灵活应变;遭遇文化差异时,学会宽容。

3.注意比较分析应该意识到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归根结底人们是要相互交流的,因此要避免盲目夸大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只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分析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已经造成的困难和问题并探索途径加以解决。鉴于语言和文化的特性不易为人们所觉察,而跨文化交际者与母语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之处又极为敏感和难以接受,对比分析就更显重要了。

4.尊重不同的非言语交际方式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一定涉及正确与错误的道德问题。因此要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加强培养对不同文化模式的容忍性,否则会产生文化偏见。任何国家地区的非言语交际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使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的非言语交际方式进行交际。在非言语交际中,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态、空间时间界域的使用都带有浓厚的文化特征,了解这些非言语行为中的文化差异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冲突和障碍,从而能够更有效、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再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并都遵循着自己内在的规律。在我们了解非言语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时,要尽力做到有海纳百川的气量、避免偏见、防止过于简单化或者盲目夸大差异,端正态度,从尊重文化差异出发,理智地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非言语行为,使我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参考文献:

[1]Zdenek Salzmann Boulder,Language,Culture& Society[M].West view Press,1993.

[2]文卫平.跨文化交际中的定型观念[J].外语教学,2002(3).

跨文化交际范文6

[关键词]:语言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而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事实上,语言习得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由J.Schumann创立的文化移入模式是现代外语学习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移入。他在阐述其文化移入模式时指出:“外语习得是文化移入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文化移入将决定他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化中学语言,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是外语学习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标准对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明确的归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更突出语用,注重对真实语言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无论是听力、单选、完形、阅读,还是书面表达对跨文化语用方面内容的考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面积提高高中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是依据“结构――功能大纲”编写的,每个单元有一个话题及一个交际功能项目。英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语用意识,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词汇教学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比如“dragon”(龙)在汉语中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还有望子成龙的说法。而在英语中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因此,在译亚洲四小龙时就不说“Asian Four Dragons”,而要经文化转义而译成“Asian Four Tigers”。对于英语中大量的成语、典故、谚语等,在学到相关词语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学生。如“to she crocodile tears”(掉鳄鱼泪,猫哭老鼠),“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等。告诉学生对一些词语切不可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处理。

2.对话教学

高中教材中的对话课体现了交际功能项目。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为了实现交际的得体性,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英语教师在对话教学中一定要将语言形式与语用、文化形式结和起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

3.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英语国家的地理、语言、饮食、音乐、媒体等。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必修二Unit5Music时,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加强文化习得,在音乐老师的帮助下我从多张CD、VCD及DVD中截取不同的音乐形式,堂上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了解什么是“Classical music”,什么是“Country music”,什么是“Rock”、“Jazz”、“Blues”。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对西方不同的音乐形式及音乐流派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也可以配合播放同学们自己准备VCD,以增加效果。

二、拓展学生课外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渠道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只有当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习得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时,才能促成习得。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学生课外接触英语国家文化信息的渠道。

1.拓展课外阅读

通过时文选读,了解西方国家新的价值观并可学到最新的俚语。如让学生订阅《上海学生英文报》、《21st Century》等英文报纸,教师还可从《China Daily》及《Times》、《Digest》等国内外英文报刊杂志中选些文章让学生读;通过名著欣赏,诵读英语优美句子,提高文化鉴赏能力,我向学生推荐了《书虫•牛津英汉对照读物》及其他一些名著简写本。

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

利用网络让学生搜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作为课堂讨论的素材及对课文内容的补充;利用学校电视广播系统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文教学片《走遍美国》等和适合学生观看的英语原片如《音乐之声》,欣赏英文歌曲。

3.创设校园英语氛围

在教学楼、实验楼、课室、走廊等地方贴上英语指示牌,英语格言、谚语;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讲座,介绍英美文化,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提供场所,开设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结合英美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举办英语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