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秋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秋诗歌

中秋诗歌范文1

2、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5、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诗歌范文2

中秋节即将来临,中秋节开始于唐朝时期,在宋朝时期盛行,到了明清之时,中秋节已经发展成为了能够和春节起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一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二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

街头就看到月饼的影子

嚼着杏花楼飘香的月饼

尝到中秋节的味道

想象中秋匆匆的脚步就来了

勾起一轮明月挂在天穹

闪现光辉,带出年轮

小时候的记忆浮现

月亮走,我也走

心思跟着月亮跑

跑出山谷跑出村庄

城市的月光很圆很美

月宫里传说一直在上演

中秋月圆时你就会回来

把思念遥寄给远方亲人

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三八月中秋的月亮

是最亮最圆的

月亮升起

撒下一片银灰

竹梢上

归巢鸟儿安睡

池塘里

鱼儿跃出碧光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人们聚在桌前

分享着圆圆的月饼

柚子长得是那么可爱

八月的桂花开始飘香

为团圆增加了一份愉悦

琴声悠悠

唱出家家团圆

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四又一个即将来临的中秋,

又一次深深的感叹!

游子们还在四处飘零,

父母们还在家中翘首期盼??

大海承载着我们的思念,

石油井架寄托着我们的图强。

回想十年前的教室,

我是我父母的学生。

穿越十年的时光隧道,

父母还只是斑白了两鬓。

父母在讲台上,

灌输着智慧的光芒。

父母用深情的目光,

送走了最后一批展翅的飞鹰。

我们在海阔天空中搏击,

现在已经茁壮成长。

我们将胜利的红旗,

立在石油平台上高高飘扬。

无数的夜里,

我满怀对父母的思念。

电话里还是那么慈祥的声音,

眼前蒙现他们殷切的笑容。

虽然我们天各一方,

我们拥有同样光辉的月光。

中秋节现代诗歌朗诵五在这雾锁秋月的中秋节里

手捧清茶倚在窗前

寂寞啜饮着记忆

却是那么的低落

总想

在这个中秋节里还能看见你的身影

与你在月光下把身影拉得长长

共赏那嫦娥悄送的月糕

却发现

人依旧

翘盼那轮月光

思念

揉进清风

飘向你的方向

情感

散在河中

顺水流淌你的地方

在这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里

漆黑的夜孤自独醉

期盼的心却是那么滚烫

思念的歌不再吟唱

中秋诗歌范文3

关键词 电视节目;电视欣赏;受众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5-0001-01

今天,我们已经走入了电视节目如满天星斗的时代。电视节目已经多到让观众眼花缭乱轻易不肯收看的地步。观众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乐于消费电视节目,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着电视人带给他们的惊喜与希望。

在如今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中,文化生活必然是色彩纷呈、丰富多彩。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率先高扬起新型娱乐性综艺性综艺节目的旗帜。娱乐节目满足了人们种种潜在的欲求,使人们在节目中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烦恼,使平日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并在非现实的情境中获得快乐。节目中平民明星化,明星平民化,主持人、明星、平民同在一个层面上寻找乐趣。而且,这类节目空前地调动了现场与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热情。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文艺从“我播你看”的说教式转向观众、明星和电视人同娱同乐参与式的一大进步。进而,这类带有极大商业目的节目迅速风行全国之后,广大观众面对的影评又都是些什么呢?综艺节目竞相“克隆”,你唱罢来我登场,除栏目名称各异外,从栏目的框架、内容、风格、节目形式,甚至嘉宾与主持人形象、服饰、语言都极为相似,你叫“大本营”我就叫“大赢家”“大转盘”;你在栏目名称前冠以“非常”,我就加上“无限”“超级”;你请当红明星捧场,我就请名牌大腕加盟,一时间,明星们频繁穿梭于各家电视台之间,真可谓是名利双收,而观众则要面对同样的内容,同样的面孔,结果只能是不断地调换频道。

再看看电视从业人员素质,队伍参差不齐,在思维模式和知识更新上并不能站在社会进步的前沿,甚至有一部分人背靠电视这棵大树,自己就成了大树,过高地看重了自身行为的意义,对所表现的人和事,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电视综艺节目不过是二度创作,把别人排练好的节目搬到演播室,进行一番适合电视特点的加工,编辑出来就是一台晚会。然而,当社会上没有好的小品、歌舞,电视屏幕也不景气时,你常常会听到导演抱怨最多的就是“找不到好节目”,“找不到好演员”,“请不到明星大腕”,从来没有人扪心自问,“我为什么没有编导出几个像样的小品,没有创作出一首好歌?”面对电视文艺的种种表现,可看出,目前电视节目制作仍停留在竞争无序,缺乏有效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状态中。如何加快电视改革的步伐,以满足广大观众对电视欣赏的需求。以下三点值得我们思考:

1)制播分离――加快步伐

制播分离是电视节目生产专业化分工的进步,是当代国际电视业的通行方式,它有利于提高节目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文艺节目,最适合走制播分离之路。目前我们多数电视台仍实行制播合一体制,财务部门计划拨款,节目管理实行自制、自审、自播,收视率的高低与制作经费投入,节目质量与人员收入缺乏有效挂钩。所以不计成本和铺张浪费表现在节目生产的多个环节。由于制播合一,节目不愁播不出去,经费不用自己去考虑,无风险作业,故制作人压力不大,导致栏目多,精品少,队伍发展后劲不足。实行播制分离,制作人成本和质量意识非常强烈,节目做不好就没人要,成本高就亏损,因此,浪费现象可得到根治。制作公司还将极力网罗优秀人才,庸才将无法立足,有助于恢复电视人的平常心态,使他们清醒看到:在现代电视业还演“守株待兔”的故事,只能落得饿死在树下的悲剧。只有形成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为精品节目的生产和节目的不断创新提供原动力。

2)电视策划――逐步升级

面对全球经济和科技文化日益繁荣、飞速发展的趋势,创新是电视艺术的灵魂。电视策划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列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一本名叫《制造革命》的专著,曾着力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过去的一切社会变化,是我们无法驾驭的。而未来社会的一切变化,却完全可以由我们自行策划并制造出来。于是这个观点被引入电视业,电视策划逐渐流行。电视策划就是为电视制造新款式、新口味和新的个性特征的一种专业分工。从电视文化的制造者方面说,我们不断用新栏目、新主持人,新包装来吸引观众,创造流行时尚,设计电视文化的走向。然而,策划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初级策划,就是设立研究室或聘请专业人士解决最迫切、最具体的“产品设计”问题;办什么栏目,找什么选题,对出问题的栏目进行会诊,对设置不合理栏目进行调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看很多台仍沿袭着这种方式。叫高层次的策划,则把电视频道作为一个竞争主体,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对它的整体形象、文化理念、频道包装、栏目构成、主持人风格、片头滚动、广告经营、收视调查等一切方面展开挑檐思考,制定出可行的策划方略,并积极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加盟电视台工作,形成文化精英直接辅助电视文化。

3)电视欣赏――走出误区

雅俗共赏,曾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审美要求,电视节目坚持雅俗并存,中西融合,多元列对的文化定位,无疑是正确的。这有助于传统文化承袭,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创新,也可以满足观众审美多元化的期待。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收入的人,在当今中国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人们所共享的那种相对统一的价值观念,文化需求,相对简单的生活环境都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的节目,还要按照“雅俗共赏”的传统欣赏习惯去运作,面面俱到,考虑这个,照顾那个,最后只能落个满盘皆输。就是实力强大的中央台,曾经创造过辉煌电视神话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个手众分化的时代都显得左右不逢源,众口难调,更何况地方台的一些栏目。这些,都标志着今天广众传播的时代已结束,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已进入了一个分众传播的时代。因此我们在策划和制作节目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你节目的受众群,然后由受众群决定你节目的风格、样式及包装等。

参考文献

中秋诗歌范文4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对中国男篮近年来参加的世界大赛的各项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中国队与世界强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中国男篮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探寻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中国男篮 奥运会 篮球风格

一、绪论

近几年来,随着NBA不断国际化,世界篮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一支独秀的霸主地位不断遭到欧洲篮球和南美篮球的冲击。欧洲篮球在近几年的精彩表现和在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则使全世界人感到震惊,可以说,现代的世界篮球已经形成了一种诸强争霸的新格局,欧美篮球风格相互竞争、渗透与影响推动了世界篮球的发展。反观中国男篮,仍然停滞不前,球员个人技术、全队整体战术配合都与欧美篮球强国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笔者认为,分析出欧美篮球风格与特点以及中国男篮在几次大赛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中国男篮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出差距,并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尽早尽快跟上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近几年的美洲篮球风格、欧洲篮球风格、中国男篮的几次大赛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以及在互联网中查找有关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互联网下载的比赛视频,进行技术统计与分析。

3.对比分析法

从队员身体素质、篮球理论、技、战术打法等方面对中国男篮同欧美篮球强队的风格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当今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的新特点

从世界男子篮球的竞争格局变化来看,目前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欧美抗衡、群雄纷争的局面,美国篮球优势不再明显,欧洲篮球成功崛起。

西班牙所代表的欧洲球队,他们的进步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支球队,西班牙队的球员大多在美国和欧洲超级联赛打球,多年在世界各地篮球联赛打拼的经历,让西班牙人吸取了世界篮球的精华。欧洲篮球,一直以来都在学习美国,如学习NBA办起跨国界篮球联赛,不断输送优秀球员去NBA以及高中、大学联赛去锻炼。欧洲篮球的崛起与欧洲篮球联赛密不可分,高水平而且系统的联赛是欧洲运动员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保障。虽然欧洲篮球联赛一个赛季的比赛强度不像NBA那样大,但球队间水平接近使比赛更激烈,也使参赛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欧洲球队均非常强调防守,这让欧洲球员们养成了很好的防守习惯,他们也非常适应各种防守乃至NBA球员的紧逼防守。由此可见,欧洲国家在近几年取得的辉煌战绩也就不足为怪了。从近几届世界大赛来看,欧洲诸强所展现出的技战术特点在于,运动员技术全面,场上位置模糊,常常可以在多个位置上进行攻击,很多大个球员既可以打内线,也可以直接在外线进行中远距离投篮,个人素质突出,对抗能力强,能够进行高强度的对抗,尤其在激烈的对抗中仍能完成技术动作。战术组织更为严密,强调整体,不过分依靠球星的个人作用,注重整体防守,防守凶狠,对抗激烈,攻防转换速度快。

(二)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攻防能力上的差距

1.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篮球运动时根据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一项集体运动项目,一切进攻技术和战术都是围绕投篮得分和制约对手投篮得分而展开的,因此,得分能力是衡量一个球队实力强弱的标志。综合看来,中国男篮全队的得分能力不强,命中率也不高,结合录像的分析综合来看,中国男篮进攻方式单一,仅靠简单的中投和单打造犯规罚球得分,缺少合理的进攻战术体系,各个位置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助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助攻技术是建立在熟练的控制、支配球能力和变幻莫测的传球技巧以及默契的配合基础上的。从录像上面可以看出中国队的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和组织配合能力与强队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传球方式少,技巧差、传球缺乏“假动作”,同伴出现攻击机会亦不能及时、果断、准确、有效地将球传给同伴,这是导致中国队助攻不及强队的原因。

3.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

有人说,篮球比赛想表演靠进攻,想赢球靠防守,防守越来越被看成是取胜的关键。结合录像综合分析来看,造成防守方面中国队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一是中国队没有积极挡抢篮板球的意识,另外,对球的反弹路线判断不准,不能针对球的飞行路线及时有效地卡位;二是中国男篮移动速度慢,几乎没有所谓的攻击性紧逼防守,所有队员都处于消极的防守状态,补防不及时,协防不到位;三是犯规较多,特别是无谓的犯规较多,防守动作不规范。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多年来中国男篮在亚洲是无人能敌的,但在世界大赛上一直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同中国篮球孤立地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男篮应该转变思想,放眼世界,多同欧美强队交流,借鉴和学习欧美篮球风格的优点,将这些风格特点融合在自己的队伍中,只有将篮球技术很好地融合在本队中,形成一个整体,才是最好的篮球。

(二)建议

现代篮球比赛技术发挥是以速度和力量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力量和速度的保证,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因此男篮队员应加强力量训练,特别是上肢力量。同时速度耐力也是围绕中国男篮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加强队员的体能素质,提高其身体对抗能力,也是全面提高中国男篮综合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刘玉林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5-23.

[2] 叶国雄.篮球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中秋诗歌范文5

宏大叙事:传承民族精神

所谓宏大叙事,主要是指围绕重大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写作及诗人史诗性写作的追求。2006年是中国工农胜利70周年,广大诗人围绕这一段光辉的历史,遵循严谨的艺术规律,运用多种诗艺,奉献了一首首优秀的作品,如高洪波的组诗《走过若尔盖》、张平的《红原遐思》、黄亚洲的《行吟路》、熊召政的《苏区诗记》、梁平的《中国红》、马合省的《苦难风流(2)》、辛茹的《读一本长长的书》、何辉的《史诗》、龚学敏的《》、康桥的《征途》等,向读者展现了精神的理想之美、崇高之美。许多诗人在创作前带着追寻历史的巨大热情和感受的真挚愿望,重走了路,亲身感受了的艰难险阻,接受了精神的洗礼,并目睹了沿途革命老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故他们笔下的“”直白而真诚,是思想性与哲理性的思考,是一种“史”、“诗”、“情”、“思”相融合的精神向度,他们把人类历史丰富而灿烂的精华,用近乎原生态的方式凸现出来,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情感描摹与理性反思的空间。

日常经验写作:强化叙事和抒情

与宏大叙事同时呈现的,是日常经验写作持续走高,并有强化叙事、抒情的创作态势。诗人或在冷静的观察中客观描述生活场景,或实录人物对话纳入个人情绪与客观情景为一体,或设计戏剧性场景间接抒情写意,或还原一个生活细节以拓展疆域与情绪容量。如《人民文学》2006年发表了81位诗人的新作,其中组诗33组,总诗歌数为341首,其中日常经验写作的诗歌作品占有较大比例。在各种文学刊物上刊发的这类作品,将繁复而杂乱的日常经验织入精巧的表现方式,显示出一种葱茏的诗意。诗评家王士强评价认为,不少作品既有对世事万物的智慧体察,又有对个人内心生活的真切表现,把中西文化、历史和传统与个人具体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显示出一种成熟而又浑然的大气品质。

此外,关注民生问题,是2006年诗歌的一个突出现象,诗评家王光明说,《诗刊》《星星》《天涯》等刊物都曾发表过一些引人注目的作品,表现农村问题、打工问题和社会底层生活问题等,并引发了关于“底层写作”的讨论。虽然有些作品看起来社会意义大于艺术意义,但诗人通过这些题材的表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寻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即强有力的现代季风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时空感性、家园意识,也改变着人的命运、灵魂和价值观念。

因为生活矛盾和复杂,诗中的情感和意识也就不再简单流于一些人倡导的“批判现实主义”。2006年出现的一些“城市诗歌”,就不是单纯表现人与城市的抗衡性和疏离感,而是爱恨情仇的交织,突破了以往现代主义诗歌想像城市的陈规。而面对现代生活的浮躁与混乱,怀旧与反省的情绪和意识也在滋长,面对“日日新”的世界和快节奏的生活,“慢”也成为生命与诗歌的一种关怀。一些诗人正把往昔的世界和人生有声有色地放进视野。对此,诗评家沈泽宜认为,2006年诗歌仍延续前两年的走向,正在进一步向现实、向人和人的命运走近,正在弥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炫技型写作所造成的断裂。其次,一些优秀诗人已在思考现代汉诗如何与书写了三千年心灵经验的古典汉诗接轨,逐渐改变以往一面倒地向西方诗歌学习的局面。

中秋诗歌范文6

【关于中秋节的对联及诗歌】上联:巫山丝竹

下联:翰苑金莲

上联:明月映天

下联:甘露被宇

上联:一天秋似水

下联:满地月如霜

上联:二仪含皎洁

下联:四海尽澄清

上联:天上一轮满

下联:人间万家明

上联:天上一轮月

下联:人间万里明

上联:中天一轮满

下联:秋野万里香

上联:白人随鹤舞

下联:明月逐人归

上联:半夜二更半

下联:中秋八月中

上联:尘中人自老

下联:天际月常明

上联:冰壶含雪魄

下联:银汉漾金辉

上联:亭空千霜月

下联:水续万古流

上联:春秋多佳日

下联:山水有清音

上联:绿窗明月在

下联:青史古人无

上联:薄帷鉴明月

下联:高情属云天

上联:明月本无价

下联:高山皆有情

上联:皓月无幽意

下联:清风有激情

上联:泛渚怀袁子

下联:登楼学庾公

上联:清光同会合

下联:秋色正平分

上联:露从今夜白

下联:月是故乡明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一曲霓裳传玉笛

下联:四围云锦拥金徽

上联:一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光辉增

上联:人逢喜事精神爽

下联:月到中秋玉镜明

上联:几处笙歌留朗月

下联:万家箫管乐中秋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 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 对对颇用心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