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的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塞北的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塞北的雪范文1

《奥赛罗》写的是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悲剧爱情故事,在这部剧里,莎士比亚充分发挥了人文主义者对待爱情和自由的态度。他将奥赛罗设计成充满冒险精神的勇士形象,面对爱情,奥赛罗勇敢果断而豪迈,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而女主人公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也是一往情深,照奥赛罗所说,苔丝狄蒙娜对他抱有同情,她为他的勇敢而感动。这样的爱情体现出了新时期的爱情观,那就是爱情要建立在互信互爱的基础之上,彼此都要互相理解,这样的爱情观与自古以来的门第观念完全不同,这种完全抛弃了种族、门第与社会地位的爱情观念也是人文主义者全新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态度。由于完全背离了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必然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不容,这样的爱情必然会遭到阻拦和破坏。在《奥赛罗》中,这对恋人在相爱之后首先遭到的打击就是来自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她的父亲极力反对这对恋人的相爱,更因为奥赛罗黑人的身份而不允许他们结婚,加上狡猾而奸诈的伊阿古从中挑拨离间,最终导致了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在这出戏剧当中,虽然伊阿古令人憎恨,但是从整体情节发展来看,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两人的性格特征也直接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毁灭。男主人公奥赛罗容易轻信别人,同时又有很强的嫉妒心,他轻易就相信了他卑鄙的手下伊阿古,并且对苔丝狄蒙娜产生了怀疑。而苔丝狄蒙娜性格也有缺陷,她粗心大意,由于她的疏忽丢了自己的手帕,让奥赛罗误以为自己的妻子不忠,从而促使了悲剧的爆发。这种情节设置实际上是代表了莎士比亚的美学思想,以及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理想,虽然这部剧简单地看来就是因为手帕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但是它绝对不是一部简单的恶作剧,而是具有十分复杂的美学特征,作者将这样的情节设置在文艺复兴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具有典型意义,剧中的激烈矛盾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十分复杂和丰富。

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出现了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碰撞与对立,正如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所说的,文艺复兴是产生巨人的时代,这些巨人充满了思维能力,饱含热情,学识渊博而多才多艺,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异常残酷的时代,面对“羊吃人”的社会现实,新兴的人文主义者虽然具有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愿望,但在罪恶的资本主义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却感到寡不敌众,理想得不到实现,面对这种困境,莎士比亚对此进行了反思与思考,他此时创作的《奥赛罗》就是蕴含了深厚的悲剧意蕴,体现出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刻意将主人公奥赛罗化作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形象,在这部戏剧里,他勇敢坚强,慷慨无私,心中充满着追求至善至美的崇高理想。奥赛罗代表了戏剧美好的一面,与他相对应的是伊阿古和勃拉班修之流的人,在莎士比亚笔下,这类人具有极端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伊阿古,身上兼具了封建主义的凶狠残暴,同时还有资本主义的狡猾与伪善,他们是邪恶与丑陋现实的化身。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奥赛罗与伊阿古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美好与丑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虽然在世人看来,理想是美好,令人热切期盼,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产生在孱弱的人文主义者身上,本身就具有了悲剧意义,人文主义者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在面对黑暗现实的时候是那么不堪一击。从主人公奥赛罗身上可以看出,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幼稚表现暴露无遗,奥赛罗并不理解自己所要追求的自由爱情是平等而伟大的,他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人文倾向。也就是说,他对于这种追求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完全无意识的,所以在面对艰难的时候他非常困惑,这种性格特征就给了伊阿古可乘之机,伊阿古对奥赛罗说同阶级、同肤色的人向苔丝狄蒙娜求婚她都置之不理的行为违反常理,面对伊阿古这样的说法,奥赛罗并没有表示反对,更没有对于自己所要追求的爱情以坚定、有力地回击。相反的是,他反而对于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疑惑,并且一度怀疑苔丝狄蒙娜。此时的奥赛罗已经忘记了自己与苔丝狄蒙娜的牢固基础,也忘记了自己对于美好爱情与理想的追求,这样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不断怀疑苔丝狄蒙娜,最终不再信任苔丝狄蒙娜,亲手将自己的爱情葬送了,与其说奥赛罗是对于苔丝狄蒙娜产生了怀疑,实际上是他对于理想与美产生了动摇。

虽然从表面看来是由于奥赛罗自身性格特点,以及伊阿古等人造成了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悲剧,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份爱情本身就会是悲剧结局。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是因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不管阶级地位还是种族肤色都是相距甚远,这违反了封建传统道德,也必然会导致封建势力的极力反对与扼杀。例如,反对的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勃拉班修,这位老封建将相貌与财势视作婚姻的必要前提,认为苔丝狄蒙娜这样貌美的姑娘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与黑种人结婚的,对于他们的结合,勃拉班修表示出极度的不理解,认为这完全不合常理。这种封建思想一直被勃拉班修所信奉,并且始终禁锢着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直到勃拉班修死了,他都不同意这对恋人的婚事。而伊阿古成了这份爱情的主要破坏者,由于伊阿古集封建势力的顽固守旧与资本主义的狡猾奸诈于一身,所以对于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爱情来说,伊阿古的威胁更大,尤其是伊阿古身上表现出的资本主义的阴险与狡诈对于男、女主公的爱情来说是致命的一击。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伊阿古不择手段,不断去破坏奥赛罗对苔丝狄蒙娜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下圈套以蚕食他的意志力。面对这样的恶势力,奥赛罗难以招架,要抵御这样的困难,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简直是太难了,对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来说,虽然人文主义思想已经初具形态,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还没有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所以人文主义者还缺乏一定的社会基础。所以,在面对黑暗势力的时候他们无力抵抗,只能陷于困惑与不解,即使是无比愤怒也只能空做哀叹。从这方面来说,人文主义者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牺牲品。《奥赛罗》绝不是单纯的描写爱情悲剧,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作品里表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美好愿望,以及理想得不到实现之后的毁灭性悲剧意蕴,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虽然《奥赛罗》是充满时代悲剧与社会悲剧的作品,但是它的美学意义还不止如此,正如我们所知,悲剧的美学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悲剧意蕴,同时还体现在隐藏在悲剧之下的积极的精神实质。悲剧美学范畴包括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剧中的主人公死去后,他们身上表现出了各种美好的品质已经幻化为一种精神的力量激励着世人不断进步,他们崇高的精神和美好的心灵指引着人们,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虽败犹荣,这样的牺牲反而更能激发起人们的赞美与同情。另一方面,虽然一般在各种悲剧冲突中,邪恶一方的势力总是压倒正义的一方,但是在这个矛盾冲突的过程当中反而暴露了丑陋一方的渺小与空虚,他们身上的腐朽更能够激发起人们的愤恨与憎恶,并由此认识到了正义的美好,人们会相信,虽然邪恶一方暂时是占优势地位,但是终有一天他们会走向灭亡。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倾注了自己大量的精力,他把自己作为人文主义战士的美好理想与愿望全都寄托在剧本中。莎士比亚本人就是乐观主义者,所以他的很多戏剧虽然是悲剧形式,但是其中充满了启迪,让读者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进步意义,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美好意愿。虽然在这部剧里表面上恶势力战胜了新势力,但是善、恶只是指向行为,并不代表善与恶本身,恶势力想尽各种方法镇压新势力,处处孤立分裂新势力,虽然最后悲剧结束,但悲剧的背后是真、善、美得到了永恒的胜利,相比之下,恶势力则走向了永久的毁灭。

塞北的雪范文2

关键词:技能大赛 中职会计 理实一体化

一、目前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会计教材更新不及时。虽然目前使用的中职会计教材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但是教材的更新赶不上财经法规的更新步伐。例如2013年起,个人所得税率的纳税基数从2000调整到3000,企业已经按时执行,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却没有及时跟进;2013年实行的“营改增”,在新版的税法教材中还没有看到。

2.教学理念和手段陈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许多中职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已经开始更新,但会计专业课程多,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短短两年的学校教学时间相对较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仍以老师讲授理论为主,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够,经常采用文字表达经济业务,T型账户讲解会计账务处理,偏重理论传授,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3.实践场所无法落实。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为主,校内实践一般是在模拟实训室里,通常采用发给学生一整套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一整套账务处理的方式。尽管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老师讲学生做的方式,但最终无法达到实训的目的。对于校外实习的会计岗位,一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实践单位,二是即使能够找到实习单位,同一企业无法同时接受那么多会计专业学生实习,这样就使得校外的会计实习更多是流于形式。

二、技能大赛在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参加比赛的学生来讲,通过强化训练,学生们都能娴熟地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与其他学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当然,最明显的还是在就业方面,参赛学生在学校推荐和择优录取条件上都存在显著的优势。许多同学都表示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虽不能上台领奖,但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筹码。

2.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备赛选拔、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就把市场的最新信息传递给教师团队和学生,从而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了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促进了课程改革。通过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学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方面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模式,开展了以“学中做,做中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竞赛的项目及要求,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的开展。

三、中职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1.课程内容“理实一体化”。“理实一体化”就是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会计专业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要改变传统的会计模拟实习中学生每人一套实习资料,一人充当多个角色,完成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的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的状况。

2.强化课程间的横向整合。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试行了以ERP营销沙盘模式为主导的课程资源联合开发,充分挖掘企业的综合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分解,再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提取、综合,形成新的教学案例。利用新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教学时,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学生们将意识到这是一个完整的“企业”,通过对前面课程的复习,从而提高自身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3.形成专业师资团队。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一个教师可以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专业团队,团队成员要密切关注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与岗位任务动态变化,并能将会计改革的内容迅速转化为教学内容,具有根据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实施教学的能力,能够较好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已成为各类职业院校培养选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该平台的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春天才会早一天到来!

参考文献

[1]邹晓玲 探讨中职会计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41-42。

[2]杨奇 职业技能竞赛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及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299-301。

塞北的雪范文3

关键词挑战杯;指导;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182-02

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经过短短十一年的发展,“挑战杯”竞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已成为青年大学生交流创新创业思想、展现智慧才华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为响应浙江省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学生局面,温州医学院自2004年以来,认真组织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力求在组织指导和运行机制上寻求改进和创新,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第一次参赛时仅获得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三等奖一项,而到2009年除荣获诸多省级奖项外,还荣获了国家二等奖一项和国家三等奖两项,进步明显。

本文简要从项目选题、学生团队组队、教师团队、大赛运行的环境和政策机制等因素对高校组织“挑战杯”大赛工作做以下研究与思考,以期为大学生“挑战杯”大赛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挑战杯”大赛的选题

选题是大学生从事“挑战杯”活动的首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选题不但决定了研究的目标、方向和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与途径。合适的选题有助于推动研究的开展,提高学生对研究的信心和兴趣,提高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

选题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指导老师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个人、团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从问题线索的搜索与寻找,要素的选择与重组,到问题的初步形成与定义,以及题目的评价与修正等进行广泛参与。发挥团队的集体作用,组织团队的讨论和思想交流,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另一方面,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不断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方法和科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深度。最好还要结合自己的科研选题经历,将选题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科技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培养其问题意识和选题能力,促进其科研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个好的项目应具有以下几个要素:

1)创新性。所谓创新性是指具备与前人、众人不同的独特见解,提出新原理,创造新模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作用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2)成果的获得性。成果一般从教师的科研成果中寻找,选择适合市场开发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有较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项目。

3)成果的含金量及应用价值。选择的成果最好是获得专利或经过科研成果鉴定,有潜在的广泛应用价值,并有相应的市场应用证明材料,选择的成果最好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其他科学基金等资助,并有相应的科研论文公开发表。

温州医学院作为一所拥有医学类特色专业的大学,能扬长避短。在选题方面注重发挥权威专业的优势;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力求借学术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对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则借助已经得到的成熟技术,致力于发展其辅助技术。在选题上同样也花了较多的时间进行精心准备。据以往的经验,选题一般最少要用半年时间,最长的则需要一至两年才能发现并明确研究的问题。

2学生团队的组队

组队是参赛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二。组织大学生“挑战杯”团队时,最好选择偏重于有科研学术精神的学生,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选择团队成员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如组织管理型、理论研究型、后勤服务型等具有科技创新潜质、性格特点和特长、互为补充、相互不可替代的5~10名学生组成参赛小组。

团队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一定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感召力,有较好的综合知识储备,口语表达能力要强,特别是要在组织、协调、沟通方面相当擅长,有创业意识、协调组织策划能力,同时要有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这样的领导者在团队中能起到比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

团队成员的能力需达到平衡,最好要均具有善于主动观察与思考、兴趣爱好广泛、不轻言放弃等个人素质,同时对创新创业还要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公关表现能力、英语水平和电脑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有过竞赛经历者最好;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合作、诚信的科研精神,要有责任感;同时,全体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此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和实现团结的保证。

当然要能挑选出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对团委老师和指导老师实属不易,必须在和同学生接触中(如在课堂、实验室或其他学生活动场合)多观察,不放过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做储备人才的有心人。

3指导教师团队的选择

虽然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指导教师素质及其核心作用举足轻重。据资料显示,在学生获得奖励(包括校级、省级、国家级))的项目中,有近90%的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获得高级别奖励(省级、国家级)的项目,几乎100%得到过专业课教师的详细辅导,甚至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资助。实践证明: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是大学生参加“挑战杯”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指导教师首先应是科研成果的主要研究者,对产品研制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理论技术水平,必须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较为深入地了解产品的研制、市场前景等,尤其注重在产品技术上把关,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尝试和利用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多媒体制作、作品汇报和答辩等方面也要给与相应的指导。

作为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具有其他方面的重要素质,如要有时代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精神,要吃苦耐劳,拥有由使命感激发出来的激情和热情,并具有持久性;一个参赛项目的完成需时长达1~2年,要使团队里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契而不舍的科创激情,指导老师一言一行影响着所带团队的士气;同时指导老师还必须解决科技竞赛活动中随时出现学生思想问题,如个人主义、功利思想、正确对待困难和失败、纪律、工作责任心等问题。

4大赛运行环境的营造

在“挑战杯”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做好竞赛环境的营造工作。“挑战杯”项目顺利进展所需的很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氛围、平台和经费,围绕这三点,学校要开展以下工作:

1)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目前,一些学生、教师对“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的设置还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使全校教师、学生、社团、教研室以及各个职能部门均对其有足够认识。

2)继承创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在“挑战杯”大赛之外进一步设立和健全其他形式的平台。如温州医学院开展的校园科技文化节、校级学生科研立项、系列科研讲座、瓯越大讲坛、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等活动,培育参与群体,增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使这些平台作为“挑战杯”的前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3)强化资助,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一要设立固定的课外科技活动基金,作为课外科技活动日常活动的开支和对重点项目的支持;二要广泛地争取社会的支持,获取外界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资助。目前温州医学院在这方面也成立了相关创业园区,面对当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结合学校的实际能力,有选择性地支持、扶持一些符合实际市场需求、具有真正可行性的创业项目,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5 大赛运行机制的建立

要使“挑战杯”项目研究顺利进行,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实在实践层面上,在政策机制完善方面要做到:

1)完善大赛运行的领导体系。如温州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各二级学院也相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本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有条理地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巩固物质保障基础。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已有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等,除保证正常的教学外,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积极发挥各创新基地的作用。如温州医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开展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基地,课余时间也逐步为学生开放相关实验室,为学生的课外科研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尽量为学生科技活动服务。而且不断加强基地建设,设立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和学科竞赛基地,通过考核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

3)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包括在学生奖励机制和教师奖励机制两个方面。如温州医学院完善了学校工作考核制度和相关奖励办法,将各学院和教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温州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办法》,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的教师和对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

6大赛与地方经济、银行、风险投资等的结合

“挑战杯”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组织和参与项目的运行,自身创新创业的素质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指导教师的科技创新、创业的思想和能力;对于确有前景的项目和优秀的创业团队,高校作为“挑战杯”大赛组织者,可以尝试适时的引入地方经济、银行、风险投资等资金,对项目的后续工作进行支助和开发,使项目真正走出校门,走向市场,做大做强,实现真正的创业目的。

相关的事例可以参考像第六届全国“创业杯”大赛后,四川大学临界点创业团队《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革技术推广与应用产业化创业计划书》获得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000万人民币总额的连续投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翔宇循环创业团队的《江苏翔宇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获得江苏翔宇科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6000万元人民币投资等。

参赛团队能在“挑战杯”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这种综合实力包括:管理体制与投入、师生综合素质、科技活动平台等方面。高校大力开展“挑战杯”大赛,通过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准备到完成参赛作品及最后参加汇报答辩竞赛的锻炼,培育和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学生对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随着指导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挑战杯”大赛必将举办的一届比一届精彩,从而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温州医学院大学生思政教育专项,项目编号:XSZ07003

参考文献

[1]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31(2):140-142,147.

[2]罗春丽,吴绮思.“挑战杯”竞赛的思考医学教育探索[J].2008,7(11):1209-1210.

[3]杨致邦,秦思栋,田一玲等.“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平台[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2:228.

[4]侯宏虹.挑战青春,创业人生-第六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述评[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45-46.

塞北的雪范文4

[关键词]北京创新大赛 “信息素养” 培养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北京创新大赛,英文名称为:Beijing Youth Science Creation Competition,英文缩写:BYSCC)是一项具有28年历史的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目前北京市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

举办北京创新大赛的根本宗旨在于推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科技教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以迎接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挑战。

从创新大赛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要看两个概念:

一是创新大赛宗旨中提到的“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主要是指人们为了在科技事业上取得成就并适应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敢为科学献身的科技道德品质。科技素质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论、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也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智慧、科技研究能力、科技发明与创造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还包括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科技道德品质。

二是“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人们对“信息”这一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人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是“一个多元化、有层次的概念范畴,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集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于一身的关于信息的综合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21世纪的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从这两个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创新大赛宗旨中所说的“科技素质”和笔者要谈的“信息素养”,这二者的相关性、必然性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为了使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能够与世界接轨,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轨道,都必须考虑到已成为“科技素质”内涵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具备,能促进“科技素质”的形成和实现,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具全面性。

通过北京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是学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包括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按照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从事信息活动的意识。

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要从这两个层面入手,具体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

首先,要在科技活动中,引导学生能辩识自己的信息需求;能了解完整的信息和智慧决策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地陈述信息问题,表达信息需求;知道有哪些可能有用的信息资源;能制定妥善的信息检索策略;其次,能使用印刷方式科技方式存储的信息资源;能评估信息的相关及有用程度。

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创新能力

指导学生能在科技活动中,结合自己的活动项目,组织信息使之能有实用性;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组合新信息使之成为自己原有知识的一部分,并进行整合,为自己的项目服务,从而实现创新。也就是说,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通过“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效创新。

三、学生在信息时代的信息修养

在科技活动中,注意加强学生的“信息免疫力”,建立信息时代的“信息修养”。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使学生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做一名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信息使用者、探求者和创造者。

综上所述,在科技活动过程中,只要从以上两个层面,三个具体方面注意和不断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就能使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与信息时代俱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他们更有能力迎接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科学中国人.2005,(5).

塞北的雪范文5

关键词:分层教学;理实结合;岗位技能;以赛促学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结合实际,培养具备电子及相关行业需求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满足社会对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优化技能教学方法,大幅度提升学生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就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刻不容缓的

问题。

一、分层教学结合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所谓分层教学,其内涵核心就是“因材施教”、“知人善教”:尊重个性差异、关注个性发展、挖掘个性潜能,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让所有学生鲜活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其具体策略是,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学习能力、兴趣特长、技能水平、遵规守纪等情况,将学生分成A、B、C三层:

对A层学生采用“低起点、补基础、扶着走、多鼓励”的策略;

对B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多反馈”的策略;

对C层学生采用“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创新”的策略。

即:A层学生扶着走,B层学生小步走,C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分步走。

例如,在《小夜灯的制作》这一教学单元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阶梯形的教学目标,因学定教、顺学而导:A层学生能看懂电路图,完成小夜灯的组装和排故;B层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活中人们经常白天忘记关灯这一现象,提出改造电路的设想以达到自动控制小夜灯开关的目的;C层学生能真正完成电路的设计改造,采用光控或声光控。当然,为照顾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我还设置了选择性的作业,利用课前收集的素材,为小夜灯制作一盏别致的灯罩,让每位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有不少学生还将小夜灯作为礼物赠送给家中的长辈,给他们的夜间起居带来方便,同时家人的赞赏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激情。

二、理论教学结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想让理论课和实践课融为一体,授课地点应尽可能安排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这样既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要,能够做到边讲、边练、边评,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

例如,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电子技术基础》这门专业基础课程中,每个教学项目由若干子任务构成,各子任务中都有相应的技能模块,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基本操作技能和装配调试电路的工艺水平。在学生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前提下,能分析判断出各基本电路发生故障的可能原因和部位,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各模块电路的组成原理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分析与应用。以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为例,可先让学生用万能电路板制作电路与测试参数,教师再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得到的数据分析、讨论进而归纳出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只取决于反馈网络的电阻与输入电阻的比值,而与集成运放本身的参数无关。这种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较之教师直接出示的计算公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牢记,同时提高了学生设计、制作电路的能力,这种“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同步、理实结合。学生一边学理论知识,一边练操作技能,达成了“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情境教学结合角色体验,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条件,是学习的直接动机,是成才的最佳起点。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教学任务,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学习情绪从一开始就被引入到最佳状态,这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组织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下进行“电子小产品”的制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LED台灯、助听器、声光控制开关、音乐门铃等电子产品的装配全过程。将元器件检测、安装、焊接、调试、质检等多道工序组成一个生产系统,在各小组内大家轮流扮演质检员、焊接员、调试员等角色,在亲历电子小产品生产制造的每个步骤后,最后经质检合格的小产品归学生所有。这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学生在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养成了职业习惯,熟练了岗位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精湛的、娴熟的专业技能,这是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更是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电子技能竞赛为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的优化指明了方向,通过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参与,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智,车仁信.结合电子竞赛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科学,2008(6).

塞北的雪范文6

1.演讲的重要性

演讲是沟通的升华,是交流的最高境界,它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日益密切,沟通成为了发展的关键,而演讲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手段,势必贯穿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强有力地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外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已不再局限于对履历档案和文凭证书的审查,各种方式的交谈、面试和答辩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是最为重要的考察环节。不录用口头表达能力差、逻辑思维混乱的人似乎已是许多职场老板们的共识,包括演讲能力在内的交际能力已被公认是招聘员工时最重要的素质。(任文,2007:66)对于多数人来说,用母语来演讲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用外语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和抒发感情更是难上加难。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们,更应该长期培养自己的演讲技能,因为他们将来的工作绝大多数是倚重“舌头”功夫的交流型职业,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出色的英语演讲技能是他们工作顺利、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2.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自《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英语教学改革引起重视、教学设施的到了改善。并且,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社会对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迫切;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英语学习,渴望学好英语。但是,由于目前的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学时以及学习氛围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另外,教学内容及其词汇用法与说英语国家存在差距,导致学生在阅读英语原版报刊时存在理解障碍;其次,大多数学生都是死记硬背单词,割裂了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关系。最后,课堂上,大多数在英语的口语应用上非常欠缺,都不愿开口表达思想,好班的学生稍微活跃点,差班的学生则情况非常糟糕。

目前,随着四、六级考试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学英语教学不但没有淡化应试教学的色彩,反而朝着“考研是目标,四、六级是关键,60分是硬道理”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既不能听也不能说。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的那样:“很多学生及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

3.开设英语演讲课的价值

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一流,不仅仅是某学科专业的一流教学研究,最根本的是一流的才智、创意、人格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演讲正是通识教育中颇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经典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演讲这个龙头项目将会拉动相关学科的连锁性成长,因为,演说的语言只是内涵的语音流走形式,内涵当然是演说者的文化、知识、修辞技巧、思维境界、价值观念、心理内驱、人格魅力的有机整合。演说能力的美丑优劣在相当程度上与这些内涵相适应。因此,演讲及其教学的成功将是通识教育成功的重要元素。英语演讲当然如此,它与其他语言的演讲仅仅只是语种外壳的差异。

4.英语演讲大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