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冬季作息时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1
关键词:动作;模式;专项;技术;训练
中D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1-0025-01
一、动作模式与专项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任何一项运动技术都是由若干独立的动作连结组成的集合。尽管不同的体育项目需要完成不同的专门动作,但各个运动项目的专门动作都应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基本原理,并具有相应的动作标准和动作规格。可以说,动作是专项技术训练的最小单位,而建立动作模式则是实现专项技术训练可重复性和规范性的平台。通常所说的动作模式就是指有效完成某一特定动作的方法。
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实施身体运动功能动作模式训练的前提是对所从事体育项目的技术进行分类,以此为基础再对每项技术进行独立动作解析,并依照完成每个独立动作的难度或强度进行分层和排序,进而建立各个独立动作之间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为形成高质量的专项技术提供保障。因此,动作模式与专项技术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与专项技术无关的动作模式训练对专项技术的形成都是无用的。正是两者之间存在这样的紧密关系,身体运动功能动作模式训练必须要依据运动场上的动作需要来设计,并按照多维度、多关节、无轨迹、无序的原则进行针对性训练,尤其要强调动作模式训练的本质是提高动作质量而不是提高肌肉力量,目的是练习者在比赛时能够有效地展现运动技能。
二、动作训练是提高专项技术的有效途径
传统体能训练是以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作为训练模块,这种训练模式有其优点,但也同时会出现有些运动者尽管身体素质发展的很好,而且身体外型也很强壮,就是在场上跑不快、跳不高、停不住、转不动,比赛场上所需的动作做不出来,运动技术表现不出来。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体能训练仅重视了肌肉训练,没有重视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作用,更没有重视动作模式训练。因为肌肉训练未必能提高动作质量和运动场上的技术表现能力,而动作训练才能把专项技术所需的肌肉力量发展起来,并提高动作质量和场上运动技术表现能力。
而动作模式训练则较好地抓住了神经对肌肉支配能力这一核心环节,依托躯干支柱的稳定性和各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使得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得以增强,同时通过专门动作提高辅助肌群的固定作用和拮抗肌的适宜对抗作用,从而使得技术表现更加流畅、协调和快速。从动作模式训练的效能来看,训练中所采用的力量训练手段基本属于“柔性力量”,它并不直接提高单块肌肉的收缩速度或力值,而是通过肢体稳性的加强,主动肌与辅助肌、拮抗肌之间协作能力的提高,以及神经-肌肉支配能力的改善,提高单个动作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动作与动作之间的配合,以及完整技术的节奏感和流畅程度,最终达到提高多块肌肉参与完成的整体力量的目标。
三、动作模式训练是提高动力链传递效能的有效途径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无疼痛训练,因为带着伤痛训练很容易使运动者出现代偿动作,进而破坏原有的技术动力定型,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因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以运动功能动作筛查作为训练的切入点,以动作模式训练为核心,以提高动力链传递效能为目标。
从建立动力链传递效能的过程来看,功能动作筛查是为了确定运动功能障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消除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和手段。在具体方法设计上,动作模式训练就是围绕如何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并通过实施一系列单独或组合的动作模式训练,逐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进而提升单个动作的稳定性和消除代偿动作,最终达到提高动力链传递效能的目标。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如果没有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或者只注重练习数量的堆积,不注重动作质量的训练,就会出现一些代偿性动作,增加无效训练的比例,降低肌肉完成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甚至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等各种负面影响,进而会影响专项技术的形成。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练习动作的正确性,或者错误的动作在训练中得到控制或解决,运动者才有可能向高水平方向发展。因此,动作模式训练关注的是完成动作的质量和动作实效性,而不是关注肌肉力量的训练。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2
关键词:门座式起重机 隐蔽性故障 锥盘 频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T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016-02
门座式起重机主要应用于港口装卸单件货或散装物件,其自身体积较大,以港口广泛使用的MQ25型门机为例,其最大高度达53.1M、重量达430T。门座式起重机主要由旋转机构、起升机构、臂架变幅机构以及运行机构四大机构组成。
旋转机构是门座式起重机的重要工作机构之一,它的作用是使起吊的货物围绕起重机的旋转中心作旋转运动,达到在水平面运送货物的目的,并与起升、变幅、运行机构配合操作,把货物运送到起重机有效工作范围内的任意地点。旋转机构包括支承装置和驱动机构两大部分,其中驱动机构的原动机为立式电动机,传动装置由极限力矩联轴器、立式行星减速箱、开式小齿轮组成。
1 旋转驱动机构常见故障分析
1.1 卧式制动器故障
1.1.1 刹车总泵、分泵失效
刹车泵主要故障有:漏油,由于泵体内的皮碗疲劳损坏、管接头松动所致;压力不足,液压元件内有空气混入所致。
1.1.2 拖刹
在旋转机构正常运行时,制动瓦块与制动轮之间打开间隙较小,在旋转过程中仍然存在制动力矩。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制动器手轮定位槽或定位销损坏,造成制动臂和制动瓦块无法正常复位所致。
1.2 极限力矩联轴器故障
1.2.1 联轴器内侧锥盘打滑
极限力矩联轴器,顾名思义可以将旋转机构传递的扭矩限制在一个额定范围以内,比如M10-30型门机的极限力矩联轴器的额定扭矩为549±49N・M。联轴器的扭矩是由制动轮内锥面与锥盘外锥面之间的摩擦力所提供的,如果其摩擦力不足就会导致该联轴器无法传递额定的扭矩,使锥盘发生打滑。
1.2.2 弹性柱销组件损坏
弹性柱销组件中弹性体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六个月左右,但受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会使弹性体异常损坏。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弹性体的话,柱销会与柱销孔直接撞击,从而造成柱销和制动轮的损坏。引起弹性体损坏的主要因素有:(1)由于装配不规范,电动机半联轴器与制动轮的同心度达不到要求;(2)极限联轴器发生打滑时,制动轮与锥盘相互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联轴节的温度急剧升高,严重的可达250℃以上。弹性体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几个工班就会失效。
1.2.3 制动轮摆动
制动轮上方轴端的紧固螺母和锁紧垫圈松动,平面滚动轴承损坏,锥盘下方的大螺母松动都会使制动轮的轴向产生间隙从而发生摆动。
1.3 立式行星减速箱故障
1.3.1 漏油
门机在包装件、钢轨、钢板等人机配合作业中,对货物起吊、放置位置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要频繁地操作旋转机构来做到良好的配合。使得立式行星减速箱受到频繁的正反转冲击,从而造成减速箱箱体连接处、轴与油封配合处出现松动或出现间隙,出现漏油的现象。
1.3.2 齿轮及齿轮轴故障
引起齿轮故障的主要原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制造和装配如齿轮配合偏差大等原因造成的故障:第二类是由于齿轮长期啮合运行而造成的故障。相互啮合的轮齿之间有相对的滚动和滑动,而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力在齿轮节点两侧的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在轮齿上形成脉冲式的作用力。根据以上故障原因,将立式行星减速箱的齿轮故障分类如下:
(1)齿轮齿面磨损,故障机理是直径大于30uM的磨料造成的磨料磨损。
(2)齿面胶合和划痕
由于门机旋转机构的载荷大,加之不良的话齿面油膜容易发生破裂,在摩擦和表面压力的作用下产生高温,使接触区域内的金属出现局部熔焊,形成划痕和胶合。
(3)轮齿弯曲疲劳与断齿
轮齿在承受载荷时,如同是悬臂梁,在齿根部受到脉冲循环的弯曲应力作用。当这种周期性的应力过高超过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极限时,就会在齿根部引起疲劳裂纹,并逐步延伸以致发生断齿。此外,由于门机调整起吊位置的需要,旋转机构频繁地起动和制动也可能会引起断齿。
(4)传动轴断裂、花键断裂
门机的操作不当,尤其是门机司机“倒档刹车”的违规操作使立式行星减速箱的输出齿轮轴、花键受到极大的冲击力,是发生传动轴断裂和花键断裂的重要原因。
1.3.3 轴承磨损
由于滚动轴承的材料缺陷、加工或装配不当、不良、水分和异物侵入、腐蚀以及过载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轴承的损坏。此外,即使轴承的装配和运行均处于正常状态,在长期运转后轴承也会出现疲劳剥落和磨损等现象。轴承的具体故障类型有:磨损、滚道及附近表面塑性变形、表面腐蚀、轴承零件断裂、轴承零件胶合、保持架损坏、接触面疲劳剥落等。
2 隐蔽性故障的创新诊断方法
2.1 采用电流监测装置监控极限力矩联轴器锥盘打滑故障
极限力矩联轴器锥盘出现打滑的初期,通过耳闻、触摸等感官检查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然而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的话,就会使故障变得严重化,比如:制动轮和锥盘报废、联轴器弹性体频繁损坏等。因此,我们创新引入一套旋转电动机电流监测装置对其进行监控。
装置原理:在旋转机构起动时,如果极限联轴器的锥盘打滑无法传递额定扭矩,那么旋转电动机的负载也会低于正常起动时的负载。根据电动机相电流与电动机的负载成正比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电动机起动时相电流值的大小来判断锥盘是否出现打滑。
已知一台M10-30型门机左侧旋转机构锥盘发生打滑,旋转电动机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电流为40A。在负载起动瞬间对其左右两个电动机进行检测发现:右侧电动机的相电流值在60-75A之间;左侧电动机的相电流值在30-40A之间。以上检测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出,左侧锥盘打滑一侧电动机的相电流值比右侧正常值低20-45A,符合之前的推论。电流监测装置由安装在电动机电源线上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在驾驶室内的电流对比装置以及与之配套的继电器等元件组成。
2.2 立式行星减速箱体故障的时域波形分析和频谱分析法
立式行星减速箱箱体是密封的结构,通过感官无法对减速箱内部故障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此引入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分析和频谱分析的方法,对该减速箱进行故障诊断。减速箱的传动轴、齿轮和轴承在工作时,都伴随着振动的产生,若发,一故障时,通常会引起振动的异常增大,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发生变化。减速箱特征频率主要包括轴频、齿轮的啮合频率以及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保持架的频率。它们和谐频、边频相结合,成为对故障判定的依据。
在我公司一台M10-30型门机旋转立式行星减速箱周期性异响的检查中,采用了时域波形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旋转电动机额定旋转频率为11.9Hz,立式行星减速箱中各齿轮齿数为:高速级太阳轮z1=18、行星轮Z2:51、中心齿轮z3=120;低速级分别为Z4=20、z5=37、Z6=94。
首先,在电动机额定转速时分析减速箱故障时域波形图(见图一),可以了解到减速箱每隔4.3s左右有一个冲击,这也和之前感观的判断相吻合。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作用;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联系,是一门经验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可以说是对小学生生活的延伸与拓展。它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课,顾名思义便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为核心,这样才能将此科目的重要教学作用发挥出来。但就21世纪的发展而言,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之中,那么它究竟在综合实践课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以下是笔者的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综合实践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小,其好奇心较重,对各种事物都有可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因此,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之时,教师必须充分对其教材内容进行研究,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主题,这样才能组织小学生顺利的进行学习。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综合实践课程之中,可以巧借声行并茂的教学形式,将自然、社会与学生的经验完美的融合,提高教学的有趣性,促使学生对不同事物产生整体的认识,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所处的社会、学校与个人联系起来。教师在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之后,要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设计多彩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与学习主体相关的材料,或者搜索网上其他名校的有效资源,拓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视野,促使学生真正的去体验与感受,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透彻的感受与领悟课堂主题,拓展学生的认识与掌握知识的范围,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真实的明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在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其核心是学生,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小学生的爱好。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本校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如电脑、多媒体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真正的进行主体性学习,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爱好,促使学生们都可以个性化的发展。
4.有利于学生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现代的小学生,必须从小重视信息素养的发展,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运用到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综合对新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推动学生们整体化的发展,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推动小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在小W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1.确立从“单一转为多样”的教学
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最好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声行并茂的特点,可以从多层次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注意力及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节省教学时间,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学习、操作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只需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
比如在学习辽师大版的《手指游戏》之时,在正式上课之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导入童谣:“手指游戏真精彩,七十二变多愉快。简单易学做得来,健脑益智人人爱。”手指动一动,会有很多的变化,是不是非常有趣啊,你会做哪些手指游戏?通过多媒体情境与设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手指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创编手影剧的兴趣,让学生们合作设计、创编、展示、评价手指游戏的过程,体验手指游戏的创作乐趣。
2.重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
新时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教师必须发挥好自己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作用,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材内容,合理的采取各种教学策略,这样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才可以被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之时,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为出发点,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导向,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与思考。同时,教师必须善用把握教学时机,有效促使学生技能的发展。此外,必须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要将评价从原来的知识评价转移到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问题积极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评价,真正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指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教学之时需意识到此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将信息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课中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运用能力、问题积极能力及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伟.异彩纷呈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4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中学生写作动机的现状,寻找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写作内部需求的培养与激发以及写作外部诱因的设置与运用等一系列的动机行为策略,进一步激发与维持初中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在教学实践中,引发中学生的写作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一、作文教学中写作动机的相关概念及功能
驱使人们活动的动因或者力量,包含个人的主观意图、愿望、心里的冲动或者企图达到的目的等就是动机。动机包括内驱力和诱因两个部分。内驱力是指在主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来自内部的刺激。诱因指的是外部刺激,是主体趋向或者逃避的对象。在主体需要的前提下,动机的产生决定着人的行为的多样性和方向性。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了动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动机使学习者产生了巨大的自我认可感和自我满足感。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因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并没有绝对划分开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者往往受到多个方面的刺激产生内外两种动机,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内外两种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机的功能主要分为唤醒功能和指向功能两部分。第一,唤醒功能也就是动机唤醒主体使主体进一步参与到活动中来,唤醒主体水平的提高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第二,指向功能。当动机指使主体参与活动时,动机指使主体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任务或者工作,本质上就是忽略某些客观主体而使活动指向某些特定主体,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二、我国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写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很有实用性的,比如在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进行沟通交流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其中,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训练。然而,虽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作文写作的指导,但结果且不尽人意。在广大初中教学中,由于某些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写作教学一直处于阅读教学的附属地位,在初中学生尤其是乡镇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学习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
目前,很多教师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写作教学中,讲解了大量的写作知识,也制定了严密系统的教学计划。但是,事实却不让人满意。在这种教学中,只有极少数基础好文学素养高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写作提升目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观念上的差距以及认识上的偏差。学校过分关注成绩的提升,以成绩作为考评教师教学成绩好坏的标准,由此可见,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写作的重要性,但事实上教师讲解的写作知识是相当有限的,这也是为了追求成绩的快速提升,为了使学生和家长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学习的写作知识很有限,写作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不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此外,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不到普遍提高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考试制度、教师的指导、写作过程以及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等都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因素。语文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够明确的教学方向,根据老旧的作文写作标准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方式不够灵活,忽略学生的心理状态,写作训练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忽视了作文写作的丰富性和发展性,学生自身素质较差,文学素养不够,思想浅显,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作文整体水平不高的原因。
三、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任务还没有完善,目前反映出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可以从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创设写作情境;激励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引导学生坚持日记写作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解除应试写作的束缚,改变被动写作的局面。但目前中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和兴趣。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我国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有效方法。
第一,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写作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进行表达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按照命题格式来写,势必会埋没学生的写作才华,扼杀学生的写作灵感,不利于写作教学的进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倡学生写“自由作文”或者课外以写“小品文”的方式给学生留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第二,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拓展学生写作视野。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推荐适当的有助于写作提升的书籍给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丰富写作素材以及提高写作技巧,可以说这二者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的,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设立有效平台,培养学生的写作成就感。首先,在写作教学中,作文教学要设立合理可靠、行之有效的写作目标。创设合适的写作情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内部动机来看,激发学生自身的写作热情是提高写作水平十分有效的方式。其次,对话评讲作文,这是批改作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通过批改作文,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请优秀学生讲解自己的写作体会和写作经验,提升学生写作的成就感,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不断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5
[关键词] 商业空间设计 学习模式 知行合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年轻”应用型学科,而商业空间设计课程不仅是环境艺术设计学中的重要课程,也是社会实际项目中的重要部分。为了让我们环艺本科生能够从实质意义上了解及掌握商业空间设计,学院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全新的设计。这次的商业空间课程并没有延续以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老师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让我们深入施工现场,参与方案设计及方案制作,让我们在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主动对引发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老师在项目进行的每个阶段循序渐进地传授理论知识,从而使我们能够利用理论知识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前沿。
这一新的学习模式解决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项目要求脱节的现象的问题,使我们在学习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的现实存在达成了一致,在今后就业面对实际操作时,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单单只是纸上谈兵。
在商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酒店的室内空间设计有了大致的了解。为了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商业空间设计,老师以度假酒店为例,将“宁海森林温泉度假酒店设计”作为实际案例课堂,从酒店的外立面到内设计再到施工图的绘制,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想法逐个解决问题,在对酒店进行改造设计的同时从实质上理解了商业空间的设计以及施工,将我们的设计思路从空想提升到了实际应用,实现了质的飞跃。
一、项目调研阶段
在项目制作的前期,我们对“宁海森林温泉度假酒店”的改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此次项目设计的难点。对于从未接触实际项目的我们来说,难点在于第一,做项目时,对空间尺度的较难把握,感性认识与实际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室外的风景是一直在变,而室内的装饰是不会随着室外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我们要做到使室内与室外相融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第三,虽然都是酒店设计,但是度假酒店与一般城市酒店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度假酒店和一般城市酒店的不同,是我们需要做深入研究的。
在我们进行改造方案设计之前,我们了解到度假酒店大多建在滨海、山林、峡谷、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这些地域往往有很多特有的文化可以挖掘,如何让建筑及室内装修设计体现本土文化特质是我们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度假酒店案例,并对其室外及室内空间装修设计风格与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同时我们到施工现场对度假酒店进行现场测量,其中我们发现酒店原始的框架结构略显呆板、凌乱,空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而如何在已有的框架基础上进行改良,使得酒店能给人一种时尚、现代而又不失度假酒店的休闲感,是我们在现场测量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对现场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我们也与业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业主希望在距离酒店200m处新建一个室内温泉会所,能够为来度假的客人多提供一些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结合了业主的要求,分析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特色之后,我们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得出了此次设计温泉度假酒店的初步方案。
二、项目实施阶段
经过前期调研之后,我们基本确定了设计风格。
首先对宁海森林温泉度假酒店进行了空间功能划分,由于原始的空间框架非常零散,所以我们对原始的空间划分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空间的功能性非常明确,我们始终秉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结合人体工程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空间的原则,并且尽量减少电力资源的损耗,确保低碳设计,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完整的空间,并且绘制出平面功能布局图纸。
其次,我们针对新建的温泉会所进行构思,期间我们构思了多种方案,经过讨论以及对业主需求的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了以泰式屋顶作为建筑的元素。在选材方面,我们力求创造一个自然舒适的空间,经过再三斟酌我们决定以木材与石材作为主要材质。一方面能够让游客在度假酒店里感受到异国风情,另一方面石材与木材来自于大自然,不仅仅低碳环保,更重要的是能带给游客舒适、放松的生活享受。在确定了建筑的元素以及材质之后,我们绘制了建筑外立面效果图,并且与业主达成共识。
第三,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我们对室内的空间进行设计。我们将建筑外立面所使用的木材与石材作为我们的主要材质引入室内,力求营造一个舒适、清幽的氛围。这也是我们在提出难点之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材质方面寻找共同点。在完成室内效果图制作之后,我们向业主讲解了此次设计的思路以及特点并且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此次“宁海森林温泉度假酒店”改造设计将于明年初正式实施。在完成了项目的制作之后,我们也对这次项目制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现在高校教育的理论多过于实践的大背景下,能把自己的创意想法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对我们不仅仅是一次新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可行的创意,在日后的设计中怎样去进行合理的设计,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冬季作息时间范文6
关键词:轮式机器人;S3C2410;智能化;嵌入式;操作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1-0036-0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所有领域。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早上个世纪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关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从移动方式上看,移动机器人可分为轮式、履带式、腿式(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和水下推进式。本文重点放在基于S3C2410轮式移动机器人操作系统平台的构建。
一、S3C2410在轮式机器人中的应用背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在轮式小车中的应用也相当的广泛,而且表现也不错。但在轮式小车上增加机器手臂和探路的摄像头后,单片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移动机器人要走向实用,必须拥有能胜任的运动系统,可靠的导航系统,精确的感知能力和具有既安全又友好地与人一起工作的能力。移动机器人的智能指标为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自主性是指机器人能根据工作任务和周围的环境情况,自己确定工作步骤和工作方式;适应性是指机器人具有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主要通过学习),不但能识别和测量周围的物体,还有理解周围环境和所要执行任务的能力,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操作和移动等能力;交互性是智能产生的基础,交互包括机器人与环境,机器人与人及机器人之间三种,主要涉及信息的获取,处理和理解。鉴于此,我们在轮式机器人上使用S3C2410处理器,让它在行走初步智能化以后的升级中还能应付自如。
二、S3C2410简介
S3C2410处理器是Samsung公司基于ARM公司的ARM920T处理器核,采用0.18um制造工艺的32位微控制器。S3C2410芯片集成了大量的功能单元,包括:
1.内部1.8V,存储器3.3V,外部I/O3.3V,16KB数据Cache,16KB指令Cache,MMU。
2.内置外部存储器控制器(SDRAM控制和芯片选择逻辑)。
3.LCD控制器,一个LCD专业DMA。
4.4个带外部请求线的DMA。
5.3个通用异步串行端口(IrDA1.0,16-Byte Tx FIFO and 16-Byte Rx FIFO),2通道SPI。
6.一个多主I2C总线,一个I2S总线控制器。
7.SD主接口版本1.0和多媒体卡协议版本2.11兼容。
8.两个USB HOST,一个USB DEVICE(VER1.1)。
9.4个PWM定时器和一个内部定时器。
10.看门狗定时器。
11.117个通用I/O。
12.56个中断源。
13.24个外部中断。
14.电源控制模式:标准、慢速、休眠、掉电。
15.8通道10位ADC和触摸屏接口。
16.带日历功能的实时时钟。
17.芯片内置PLL。
18.设计用于手持设备和通用嵌入式系统。
19.16/32位RISC体系结构,使用ARM920T CPU核的强大指令集。
20.带MMU的先进的体系结构支持WinCE、EPOC32、Linux。
21.指令缓存(Cache)、数据缓存、写缓存和物理地址TAG RAM,减小了对主存储器带宽和性能的影响。
22.ARM920T CPU核支持ARM调试的体系结构。
23.内部先进的位控制器总线(AMBA)(AMBA2.0,AHB/APB)。
S3C2410处理器最高可运行在203MHz。核心板的尺寸仅相当于名片的2/3大小,尺寸如此小巧的嵌入式核心板是国内首创。我们将它应用到轮式机器人上,最终使轮式机器人的移动满足我们的要求。
三、嵌入式操作系统在轮式机器人中的构架
(一)目前构架嵌入式系统软件最常用的方案
目前构架嵌入式系统软件最常用的有三种方案:一种是基于uC/OS-II操作系统。uC/OS-II是一个完整的,可移植,可固化,可剪裁的占先式实时多任务内核。uC/OS-II是用ANSIC 语言编写,包含一小部分汇编代码,使之可以供不同构架的微处理器使用。uC/OS-II可以管理64个任务,具有信号量,互斥信号量,事件标志组,消息邮箱,消息队列,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和内存块管理等系统功能。第二种是基于ARM Linux操作系统的。ARM Linux是Linux操作系统在ARM上的应用。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著称。它能够在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Linux之所以受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一是它属于自由软件,用户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它和它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改,无偿对它使用,无约束地继续传播。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第三种是基于Windows CE 操作系统的。Windows CE 也是具有多进程、多线程、可剪裁的操作系统,由于它跟现在的家庭用户的Windows 操作系统同是微软的产品,因此使用起来很容易上手。
(二)构建基于S3C2410的Windows 5.0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的是Windows CE操作系统。Windows CE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内核的剪裁和文件系统的改造。构建Windows 5.0的开发平台,首先必须在PC机上安装Windows 5.0开发环境,Windows 5.0安装完成后,将包括以下开发工具:
1.Microsoft Platform Builder 5.0 。该工具是用于定制Windows CE .net 5.0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IDE)。
2.运行于不同CPU构架的Windows 5.0操作系统。
3.Microsoft Platform Builder 5.0测试工具。
4.Microsoft Platform Builder 5.0部分源代码。
以上开发工具都是可选安装的,我们选择了Platform Builder 5.0对Windows CE .net 5.0进行一些文件的加入选取。在经过PC机上的Platform Builder 5.0软件的编译后生成操作系统二进制镜像文件nk.bin和nk.bn0。然后通过下载工具下载到S3C2410上并运行起来。
四、构建轮式移动机器人小车的上位机实时监测界面
为了达到轮式机器人的交互性,我们用VC++构建了上位机的实时检测界面。
观察界面的部分程序代码如下:
// 读按钮操作,打开串口,构建命令帧,启动发送
void CTalkToCarDlg::OnRead()
{
//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this->UpdateData(true);
// 将对话框中的地址等数据取回
if(open_CommPort())
{
m_iReadMemContent = GENERAL_DATA;
makeSendFrame(READ_BYTE, &m_baSendFrame); // 构建发送帧
m_iRcvStat = NO_RCV; // 初始化接收状态
m_ctrlCommToCar.SetOutput((COleVariant)m_baSendFrame); // 启动发送
m_baSendFrame.RemoveAll();
}
else
{
m_ctrlCommToCar.SetPortOpen(false);
}
}
// 写按钮操作,打开串口,构建命令帧,启动发送
void CTalkToCarDlg::OnWrite()
{
//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this->UpdateData(true);// 将对话框中的地址等数据取回
if(open_CommPort())
{
makeSendFrame(WRITE_BYTE, &m_baSendFrame); // 构建发送帧
m_iRcvStat = NO_RCV; // 初始化接收状态
m_ctrlCommToCar.SetOutput((COleVariant)m_baSendFrame); // 启动发送
m_baSendFrame.RemoveAll();
}
else
{
m_ctrlCommToCar.SetPortOpen(false);
}
}
通过无线通讯模块(我们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HOPE公司的RFM12B无线收发模块)随时可以观察和了解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构建好在运行中得到的反馈数据如图3所示:
图3反馈回来的数据显示了轮式移动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S3C2410的工作状况。
五、实验与结论
根据以上的设计,我们在实验室的一个移动轮式机器人上进行了初步的实际实验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此研究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机器人运行中的大量数据与信息,对轮式移动机器人以后的智能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宗键.Windows CE 嵌入式系统[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6.
[2]周立功,等.S3C2410 &Windwows CE net 5.0试验教程[M].广州志远电子有限公司,2006.
[3]Samsung公司.S3C2410A user’s manual Revision 1.0[M].Samsung,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