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范文1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本事贴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必须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本事有必须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本事、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教师的教导,可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本事;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忙,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七个教学单元及总复习,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正式教学代数的初步知识;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教学资料是第二单元位置,初步渗透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以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第四单元可能性;还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掷一掷。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1.从六年级上册移来“位置”单元,“观察物体”移到五年级下册。
2.“可能性”单元根据课标要求进行了调整。
3.“数学广角”的资料进行调整。
5. 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由原三上移来。
课标调整过后,新旧教材的衔接比较乐观,基本上没有新的知识点断层,仅有一些资料因为课标变化,要求降低,或者删掉或者往后挪动,本册第四单元“可能性”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了,孩子们在四下还学习了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因为课标的修订,教材的编排作了较大的调整,使其更贴合新的课程标准,所以在教学当中应结合新教材的编排思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回顾,完备以前所学知识,构成更新的认识。同时本期还需补充遗漏资料“数字编码”、“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鸡兔同笼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本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本事,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等,初步了解简易方程,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5.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经历较复杂物体的观察过程,体验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7.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探究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本事。
9.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组合小正方体,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主要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范文2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43-0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大都是公式、定理类的显性知识,学生所接受的数学知识也都是显性的知识内容。但是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仅要掌握显性的数学知识,还应意会教材中存在的缄默知识。数学缄默知识是指数学思想以及学生的个体感悟,是对数学问题的正确预感、直觉、猜想和转化,并由此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的融合,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数学知识的检验。
一、展示思维过程,意会缄默知识
数学缄默知识贯穿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融合于思维变化的每个步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公式定理时,就已经隐性表达了缄默知识。要想运用缄默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析题目特点,从“是什么”推理到“怎么做”,用到哪些显性知识来衔接,这样学生才可以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以运用正确的思维模式予以解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暗示”学生运用“缄默知识”去解决“显性问题”。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中“用字母表示数”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巨大优势,引用儿歌《数蛤蟆》进行教学:“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这是一个永远也唱不完的儿歌,我们怎么样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把它说出来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就会灵动起来,根据预习知道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即当用n来表示蛤蟆数的话,则就有n只蛤蟆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从而体现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也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学生在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实际价值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学习情景,迁移缄默知识
数学缄默知识是比较灵活的,要用时可以直接调用,比如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像这类缄默知识,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来激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转化。教师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实现以往经验的再利用;学生则在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知识的积淀,数学综合能力将不断提高。缄默知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情景的创设有利于缄默知识的激发和外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方程的意义》时,学生虽然已经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何为“方程”并不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展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天平来表示,更加直观形象。如在天平的一侧放上150g的砝码,然后在天平的另一侧放上重100g的杯子,往杯子里注多少水才合适呢?如果设水的重量为x,怎样列出等式呢?因为“平衡”才“相等”,所以学生可以根据天平原理列出等式100+x=150。用天平的原理来学习方程的意义有利于学生迁移“缄默知识”。这里的缄默知识便是“天平的平衡性”,这是学生已经储备的知识。
三、加强反思内化,整合缄默知识
知识的内化需要学生主动地积累和反思,但是缄默知识是文字、符号、语言之外的知识,是动态的、无形的,需要在情景中激发。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发展并不断升华。如解题思路、做题方法等,小学生没有意识去归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做题的过程,即使是自己错误的思维过程,也要明确错误的原因。教师在引导时要分清楚哪些是显性知识,哪些是缄默知识,加强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的管理以及对缄默知识的归纳整合,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方程》一节,教师可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引导学生学习解方程。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是: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等式两边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根据这两个性质,如x+3=9,我们可以在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3”,变成x+3-3=9-3,可以得出x=6。接着可以让学生练习x-2=7,提示学生方程的性质,那么这个方程如何解呢?学生很快可以得出“x-2+2=7+2”,得x=9。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后方程两边的式子的变化。经过知识的内化,学生很快就归纳出解方程的方法:只要能把方程含有未知数的一侧通过加减乘除消去数字,就可以得出方程的解。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范文3
一、1. 39420 0.3942 0.876 4.5 2. 5 3. 3.6 4. 左 一 5. 1.01 6. 17200 7. ><<<<< 8. 10.8 9. 22.5 2.25 10. 3 11. 2.56 1.4 12. 0.16 6.25
二、100 4.5 6 250 312 80 295 15
三、1. 22.5÷0.5=45(千米)
2. 0.25÷0.2=1.25(米)
3. (0.85×50)÷10=4.25(吨) (1.7×10)÷0.85=20(吨)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一、1. 0.7 2. 6 12 3. 8 4. 120 5. 9 6. 15 7. 6 8. 24
二、90平方厘米 96平方厘米 156平方米 三、略
四、1. (1.6+4.8)×0.8÷2=2.56(平方千米)
2. 40×18×5=3600(棵)
3. 120×30×0.92=3312(千克) 3312÷2.4=1380(千克)
4. 8400÷250×2=67.2(米)
5. (48+62)×36÷2÷6=330(棵)
《“简易方程”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一、1. 2 20 0.012 2. 5b ■a 3. 2a b2 4. a×b s÷a 5. x+5 2x+5 6. b+1 b+2 7. ■ ■ 二、1. √ 2. × 3. √ 4. × 5. × 三、1. C 2. A 3. C 4. C 5. B 四、5 100 2 0.5 1.225 44
五、1. 设2004年欧洲人口有x亿。5x+4=39 x=7
2. 设上层有乘客x人,则下层有乘客2x人。x+2x=51 x=17
3. 设两种邮票都是x枚。6x+8x=70 x=5
《“统计”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一、1.略 2. 67+53=120(人) 3. 民乐组 4. 略 二、1. 略 2. 25+23=48(人) 写作 3. 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三 十 2. 扩大2倍 3. 8.03■ 8.04 4. < = < 5. 8.3 0.83 6. 254 7. 1967年12月24日 8. 2.3a 9. 2 10. 10 11. 6.2 12.3 12. 70 0.92 13. 0.4
二、1.C 2.B 3.B 4.C 5.C 6.B 7.B 8.C
三、1. × 2. × 3. × 4. × 5. × 6. × 7. √ 四、1. 1.33 31.22 3.2 2. 110 2 13.3 480 110.93 453 3. (1)(2.5÷0.5+49)÷25 (2)设这个数为x,可列方程:2.5x+3×6=28
五、1. 略 2. 略 3. 72平方分米 174平方分米
六、1. 50×18÷75=12(分钟)
2. 设苹果每筐重x千克。25.4×4-3x=12.5 x=29.7
3. 12×0.8÷0.5=19.2 所以可以买19张贺卡。
4. [460-60×(2+3.4)]÷3.4=40(千米/时)
5.设桶重x千克。(3.25-(x)+(5.75-x)+15÷2=15,x=0.75,所以第一桶装汽油3.25-0.75=2.5(千克),第二桶装汽油5.75-0.75=5(千克)。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工作坚持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帮助学生学好数学为宗旨。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达成教学目标:
本期完成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会了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知道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在计算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知道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情景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5、使学生经历了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了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的面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6、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基本学会了求数据中的中位数与平均数。
7、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8、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本期坚持了教学“五认真”。
本期的教学工作,认真坚持了教学“五认真”。
1、认真钻研了教材、大纲,研究了班集体情况。
开学之初,认真地学习、研读了教学大纲、教材,仔细研究了大纲讲的知识技能的要求用语及目的要求和重难点,研究了教材重难点及注意点和关键,了解了教材的编排体系,研究了班级情况,掌握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家庭情况及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情况。
2、认真撰写了课时教案。
针对了解的情况内容情况,本期教案作了各章节的分析,写出了符合班级情况的教案,并注意分析了上课得失,写上了课后小记,以便知识的弥补和信息反馈。
3、认真上好了每一节课。
课前,我总认真熟记教案;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并遵循教学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各方面,努力提高了随堂课的教学质量。
4、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业。
课后,我总是留给学生适量的适度的练习题,对学生的作业,我作了认真的批阅。做到了认真及时、全批全改。有的还适时注明批评,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5、认真作了学生的单元测验。
本期教学工作,做到了教学一个阶段,就立即捕捉信息反馈,对学生学习知识情况进行了单元测验,测验中,对学生进行了认真对待考试的思想教育。
6、认真辅导了班上的后进生。
本期的后进生,我抓得早,抓得牢,从上期就部署了计划,对后进生进行了辅导。辅导中,针对当前教学中的重点,关键进行辅导、复习,力争使后进生人人过关。
四、本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本期,针对学生间时的思想波动,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如: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了解时代特征的教育、使全班同学均能正常发展。
五、课改得失。
本期也作了课改的尝试,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对课改的理念、课改的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落实。
六、本期做得不足之处。
1、课改的实践力度不够。
2、对优生的拔尖工作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