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语文时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1
关键词 诗歌 积累 阅读 类型 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诗歌鉴赏是历年来高考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考试题目,虽然分数不是太多,但因为诗歌鉴赏类题目范围比较广、考查的面比较宽,所以在复习时让考生往往很难抓到重点。这样导致许多考生在诗歌鉴赏类题目中白白地丢掉了一些分数,实在令人可惜。其实,只要考生们利用空闲时间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多了解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这类题目的规律和技巧,就会在考场上发挥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 注意日常的诗歌积累
高考的科目内容比较多,而考生由于时间有限,可以放在语文上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如果把所有学过的诗词再背诵温习一遍,不太现实也没有那个必要。一般高考出题时,往往会选一些经典诗词或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考。所以,在语文复习时,对于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常见诗词平时一定多读、多背,积累在心,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诗词,也要尽可能地有所了解,增加自己的诗词知识库,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素质。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起床、吃饭等空闲时间,背上一两首诗词,日积月累以后,记住的诗词数量就会相当可观。同时要多把这些诗词中的精华部分或经典部分记熟吃透,并且体会这些诗词的运用手法,表达思想及修辞方法,品味诗词的创作意境,了解词语运用的妙处。这样,在考场上一般题目都可以能够应付自如。
2 注意常见的诗词类型及特点
在高中语文中,一般诗词都比较适合学生来读,也不是太深奥难懂。归纳起来主要分为送别类、怀古类、征战类、田园类、抒情类、明志类、归隐类、说理类、思念类、悼念类等等,考生们在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观察所读诗词的类型,然后按该诗词的类型进行分析、品味其中作者表达的意境。如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类型的诗词一般是送别时叮嘱亲朋好友,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感情。再如征战类:“可怜闺里月,长照汉家营”。一般来说,此类征战诗表现战争场面、英勇作战、建功立业这样思想的比较少,更多的表现是对长年无休止战争的厌恶,对远离家乡以及亲人的想念之情。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各类诗词的类型、特点,那么就很容易抓住诗词的中心思想,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就能大概了解到七八分了。对于时间宝贵的考生来说,这一条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
3 注意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作品特色
通过一个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包括了解这个人所处的背景、时代等等,可见“读文知人”,是诗词学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其实所有的诗歌创造都离不开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作者的内心感受、人生理想、审美观点、所处背景时代、政治气候等等都往往体现在其诗词作品中,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到诗人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处境、人格品性、作品的创作风格等。掌握了这些方面内容,考生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分析了。比如说李白的轻狂不羁的性格,所写的诗篇“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以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等诗句,正是其人生性格的写照。而陆游是具有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才能写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名句,不同作者的生平及不同的作品特色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认真地总结概括,抓住作者本身特点这根主线,对其作品的了解才能更加透彻和完整。
4 注意了解诗人的主要思想情感
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理清作者的主要思想情感,不同诗歌的作者因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其在诗歌中体现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作者,也会因所在的生活环境不同,在作品中所流露的主要思想情感也会不同。因此,不同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也就会大不相同。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考生们就应抓住陶渊明厌倦世俗,喜欢归隐的田园生活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并结合他(下转第所写的其它诗歌,理解他的这一主要思想情感在不同作品中的应用,更好地鉴赏、理解他的作品。
5 注意积累诗歌中常用典故
中学课本的古代诗歌,常常会运用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往往可以起到“寓情于事”“烘托”、 “渲染”等作用。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时对典故要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典故原意并结合作者所处时代的现状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以便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感情主线。典故运用的好处是:借前人之事或诗句,用极少的话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借他人之口,说自己之事”是典故常常起到的作用。复习时,对比较生疏难懂的典故可以少读,对常识性、经常在文中出现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积累。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在诗歌中还会经常运用意象的表现手法,主要表现在用特定景物和对象来表现对应的情感和事物,这就是我们所称谓的“意象”。在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所咏扬的对象实际上为客观想表达的人或物,正所谓借景抒情、睹物思人。把握这些经常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在做相应试题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不同作者运用时所表达的意思基本都相同,如:“明月”往往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松柏”往往表达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梧桐”则表达了作者看到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感叹身世的孤苦凄凉等。熟悉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传统含义,对我们理解诗歌非常有帮助。
7 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
考生在复习诗歌时,还要注意掌握诗词常见的表现技巧。一般的诗词作品主要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三个层面来表达作品内容的,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等。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运用了对偶、夸张等技巧。诗词中表达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句中,诗人借用生于南国的红豆,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表现手法主要分为对比、衬托、象征、渲染、比兴等。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所运用的渲染等。考生复习时多注意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作者写作时所运用的表现技巧,透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
总之,鉴赏诗歌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阅读诗歌,只有多读、多想、多问、多悟才能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平时读得不多,那么积累的也就少,对诗歌感悟也就少,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教材中的诗歌,并扩充自己的诗歌阅读范围,掌握好诗歌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为高考语文能够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上文中所提到的几项注意点是在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方面。如果考生能够在复习中,在打下坚实基础后,再从这几个方面认真地去复习,避免单纯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就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复习效果和语文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候文同.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复习方略[J].语文天地,2008(7).
[2] 石岩.高考古诗词命题趋势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5).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2
关键词: 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职业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职业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在专业教育以外就需要有通识教育,高职语文就肩负着这样的一个重要使命。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理应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高职语文,这一点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共识。我们做过多次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从结果看,90%以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高职学生应该继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高职语文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一方面,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对这门课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课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学生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于是,高职语文的地位每况愈下,从必修课到选修课,课时从72节到48节到36节,乃至在有的专业有的学校,高职语文已被“开除”出高职教学课程体系。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加有为。如何改变高职语文的尴尬处境?唯有不断改革。只有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在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高职学生的可接受性,厘清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与合理使用教材,探索最有效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高职语文教学考核方式,才能强化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使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确立和巩固高职语文在高职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一、明确高职语文的科学定位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科学定位十分重要。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有许多问题是由定位不明确、不科学引起的。如有人期望通过高职语文课解决高职学生所有的语文问题,而不是有所改善,把高职语文弄成了“高四语文”,结果几乎要“搞死语文”;有人希望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提高通用能力,结果高职语文变成了“**专业语文”,等等。
那么,应该如何定位高职语文呢?
首先,从课程性质和高职教育目标看,高职语文应该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语文要继续担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传统使命。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必修课。
其次,从教育层次序列的角度来看,高职语文应该介于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与高中语文的偏重应对考试和大学语文的偏重理论不同,高职语文应该突出能力提高与实践训练。因此,高职语文的基础知识可以与高中语文程度相同,在系统性上有所提升,比本科大学语文要求难度可以适当降低。
再次,从教学对象看,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语文应该是实践性课程。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高职语文的教学不宜有太过深奥的理论教学,而应该以实践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
最后,高职语文是也只能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职能和作用,但它不是万金油,也不能代替专业课程的教学职能,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外,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从专业课程教学中获得。高职语文教师要坚守高职语文的本职,剥离附加在高职语文身上的不切实际的职责,从而专心致志地完成高职语文的任务。不要强求通过短短的几十个课时,让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有大幅度提高,语文水平的提高是逐渐实现的;也不要多想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职业能力,高职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和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由专业课去完成。实际上,朱光潜先生曾说:“别的科目凡用到国文的,其实也该分担起语文训练的责任。”当然,通过高职语文教学也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某些职业能力,但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刻意追求,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我们认为,高职语文一定要与专业相结合不必要也不现实。一棵树要结果,看起来是花的功能,但追溯起来还是“根本”的功能。语文课所要培养的是“根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观察力、判断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和人文关怀,这些也许不直接表现为职业能力,却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如果硬要把高职语文与各类专业课程结合,那么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太高了,试想,高职语文经常有多个专业合班上课情况,上课时语文老师要怎样把语文与不同的专业结合呢?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也不必要强调语文与专业的结合,远离专业才能拓宽视野。
二、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高职语文的首要目标依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学生完成了高中或职高阶段的学习任务,理论上讲已经掌握了较完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从高考语文成绩来看,高职院校有的学生语文成绩还不到60分(总分150分);我们在高职语文课开始时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有个简单测试,从测试情况看,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仍然需要强调,语文意识仍然需要强化。这是与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学生迥然有别的,所以,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有所差别,强调基础,强化语文意识,降低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语文要补高中语文的课。1982年徐中玉先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当时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补课的性质。这一点,对今天的高职语文恰恰适用。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可以与高中语文重复,所谓温故而知新,一方面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巩固理解已有的知识,对于同样的知识内容,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变化,理解和感受是会进化的。另一方面使知识系统化,加深记忆,有利于终身学习。
高职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中传授听说读写技巧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所以听说读写的训练必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了解到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水平并不落后于同龄人,只是还未达到“有口才(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境界,所以需要继续训练提高;高职学生也不是不阅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量可不会比老师少,只不过其阅读的内容和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在高职语文课中,必须进行阅读训练;高职学生最欠缺的是听和写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写作,需要加强听和写的指导与训练。高职语文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能,必须让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所以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也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安排了相当的课时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主要内容有:听讲座、听对话练习,经典朗诵、诗歌朗诵,课堂演说、演讲比赛,写字训练、随堂作文和作文比赛等。
我们不主张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多讲应用文写作,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有办法写好应用文。况且,高职语文的课时有限,不必要面面俱到。
确定了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材与灵活有效使用教材。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包括高职高专使用教材,据不完全统计有1400多种,如何挑选合适的教材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坚持选用标准高,经过长期检验口碑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或高职语文教材。
我们经过多年尝试,选用了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以人文性贯穿全书,体现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相统一的原则。在教材使用上,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用介绍文学史的方式串讲,适当精讲中小学教材未出现的经典文章,教材中大部分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着眼点在开阔学生视野。
三、采用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3
一、对传统语文课教学实践的思考
传统教学观念把教学看做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陶冶性情的过程。所以,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代替了学,“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面对课堂严肃的气氛和老师严肃的神情,学生大多数口不敢开,问题不敢提,意见不敢说,这种沉闷的教学气氛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习的独立性丧失,而且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长期下去,其结果必然使一部分学生越教越不会,越教越不爱学,走入教与学的误区。
新课标指出,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等要素进行互联互动,是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师最重要的是:一方面设法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习方式应当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参与式教学的尝试及效果
(一)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参与”环境。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和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导致教学价值观主体性缺失和学生主体性缺失。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教学价值观主体性缺失,首先表现为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忽略学生是有能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其个性特长被忽略甚至扼杀,表现对学生主体人格的极度轻视。而学生主体性缺失,则主要表现为课堂语言交往的主体性缺失和学生自我控制感的缺失。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旧的呆板教学模式。要精心地备课,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情况,考虑教法练法;教师由“传授者”、“监督者”和“指令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师生间、生生间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学生由以前的“听众”转变为“发言人”,教师成了学生的组织者、监督者和帮手。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参与意识极浓的氛围中情绪高涨,自己吸收消化知识,运用自如,不是能有效增强记忆力师生双方不是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我们何苦唾沫飞溅、苦口哑嗓的一堂课“填鸭”呢?为什么不做个可爱的导演组织引导学生自己活动呢?
(二)营造自主学习的土壤,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1.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好学的课堂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认为应该朝这方面的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教学《虞美人》时,我在引入新课后,就展示以虞美人的歌曲为背景音乐,滚动播放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进入哀愁的情境,便于接下来的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省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营造好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2.交给自主学习时间,确保有思考空间。在课堂40分钟内,若要交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就要切切实实地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来,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参与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谈、思、议、说、写,不能只流于形式,要注重效果。一般地说,一堂课上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应当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保证学生从容参与。
3.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自信的课堂氛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此,正确的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激励是升华学生情绪的一种驱动力,学生在参与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学习初因,营造自信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奋发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收获感、成就感,尝到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4.加强情感交流,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会极大地影响教学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坦诚地向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应鼓励学生向自己吐露感情,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举止真诚,有助于学生和他相处,学生感到老师可信、可靠,很愿意走近他,希望从他那儿获取信息,进行有效交流,分享有益的情感,使教与学得以有效进行,教师的理解、接受、真诚的言行还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压抑行为。其次,在教学与评价中教师应设身处地地尽量采取积极的语言、行动、认可的态度,这是寻求师生双向理解、信任的有效途径。因为积极的语言、行动能使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化,当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感情得到认可时,学生就会乐于同教师交流,并从交流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就会以最佳的情绪主动投入,积极参与,自由地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愉悦。这样就会形成“诲人为乐,学而感趣”的教学之风,师生间人际关系的情绪效也会得到最佳的发挥。
5.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1)课堂讨论。在日常教学中,我往往是抓住课文的一句主旨或文章脉络的句子(词语),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有三人为一组的讨论或六人为一组的讨论,遇到焦点问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按常规教学,教师说明“不宁静”的原因就可以,但只要多问一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作者‘颇不宁静’呢?”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学习,研读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答案就不再单一:有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家庭原因,也许还有信仰问题。这样既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求,又避免学生无的放矢讨论问题,从而锻炼、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2)小品短剧表演。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表明,课堂教学要从多方面给他们刺激,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小品短剧表演可以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画面解放出来,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优势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时,可先让几名志愿者表演“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两段故事,其余学生对照课文,观察表演“像”还是“不像”。表演完毕,再让学生思考:表演者的哪些翻译不准确?哪些表演不到位?在“头脑风暴”的“轰炸”下,大家一起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还疏通字词,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但给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新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
(三)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强学生自主实践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感悟能力,而安排在高中阶段每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人教版)上的课文仅仅有二十四篇文章,这远远满足不了一个高中生在一个学期四五个月时间里的阅读量的要求。课本上的二十四篇文章只是供教师教会学生怎样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方法,教会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自我学习和阅读的经验。毕竟,通过课文传播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涉猎。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利用每周的一节自习课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通过博白语文在线网的电子图书栏目向学生介绍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名著和鲁迅、老舍、朱自清、冰心、毕淑敏、余秋雨等优秀作家的作品。当然,在赏析时不听任学生流之,而要做好正确的指导,要求学生要做笔记,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了解语言特色、写作技巧、思想感情等,并学以致用;最好写些读后感,特别是上个学期我县教研室语文组就进行全县高二年级中外文学名著阅读比赛,我校就有916人参加,获一等奖26人,其中我指导的班级就有七十多人参加,获县一等奖4人。因此,在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增加课外阅读,既挖掘文章中潜在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表达特点、写作方法等多方面资源,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大部分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真切体验,有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文水平在自由表达和模仿中得到了提高,走进了名家的文学世界,拥有了自己的文学世界。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4
一,浏阳市场馆建设情况
浏阳市一方热土,革命老区,出过33位将军。人口138万,市区人口20万。传承先辈“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浏阳人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都走在全国最前端,财政收入8年前不到1个亿,而在去年达25亿,支柱产业为传统花炮、新起医药、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xx年,旧城从东往西扩展,以高架桥飞虹凌空连接新旧二区,拉开城市骨架。浏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场馆建设,在新旧城区和乡镇共建设文化体育场馆近百座。
现有场馆:
文庙、谭嗣同纪念馆、谭嗣同故居,33位将军故居、文家市纪念馆,xxx故居(投资3000万),欧阳于谦大剧院(投资8000万元)。花炮博物馆、浏阳博物馆。三大广场(财政广场、浏阳河广场、文体广场总投资2。3亿,占地1000亩)。浏阳体育中心(投资1。3亿)。
在建场馆:
时代体育广场(投资1。1亿),室内体育馆(投资3亿,含1万座位的足球场)。这两个场馆均位于旧城区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旁边,共同构成浏阳体育新城市形象。
资金来源:
1,绝大部分政府投资:财政平均每年投资2个亿。
2,争取上级政府投资:xxx故居3000万资金构成为长沙市1000万,浏阳市1500万,民间捐助500万。
3,部分调动民间资金:采取谁投资多谁控股的模式。浏阳博物馆便是收购民间博物馆,融拿民间资金建设而成。
管理方式:
1,融资回报方式活跃,给捐资20万的个人塑造3米铜像作纪念。
2,场馆经营方式创新。走改制之路,文家市纪念馆改制前年收入10万,改制后年收入103万。走人才之路,讲解员待遇比管理员高5个百分点。
3,创意各类文体活动。打机遇牌。xx年年,长沙举办全运会,浏阳抢抓机遇,建成浏阳体育运动中心,承接部分体育赛事。打名人牌。xx年在浏阳博物馆举行儒家文化讲学,请于丹教授讲学。打花炮特色牌,每年在浏阳广场举办花炮节,在浏阳博物馆举办花炮摄影作品展。打群众牌。在各大广场每月推出主题活动,今年国庆60周年大主题成为每个广场活动重心,市政府预算资金100万奖励参与表演的群众。
二,花垣县广场建设情况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5
[摘 要]写作,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巩固知识、考察能力、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其能力应是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修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因职高教育对象受其知识基础、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职高写作训练收效甚微。我在职高作文教学中,主要以分阶段主题训练与社会强化实践等作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职高作文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职高学生写作训练 主题训练观察能力培养洞察能力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职高的作文教学更是难中之难.一到写作文时学生都是唉声叹气,有的干脆不交作文,就是交上来的作文好多也是错别字连篇.大部分的作文都毫无生气,没有新意,更谈不上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职高的作文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
要解决职高的作文教学问题,首先要考虑职高学生的知识基础。进入职高读书的学生,大多知识基础都差,因而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错字连篇,要么是句子都连贯不到一起,更谈不上有什么深意或新意,所以即使写了交给老师批阅,教师也是云山雾罩,改的别扭。作文点评时教师必然要反复强调这点,教师批阅的累,学生写的累,势必对写作也就越来越没了兴趣。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很多职高学生在学校一般就报着混日子的态度,学习不学习是其次的,得过且过才更惬意。平时上课都有部分学生不听讲,作业不做,更不要说令他们头疼的作文了。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们将来又不靠笔杆子生存。再次,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这部分基础差,心思不在学习上的职高生,情感寄托是什么呢?通过这些年的互动我发现,职高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生活没有希望,甚至对身边的亲人也比较麻木,除了懵懂的爱情可以触动他们,其他的情感之门是封闭的。这样的学生如何写出有着深刻社会洞察力、深厚文化底蕴的作文?所以,在我看来,要想解决职高作文教学的问题,必须要处理好以上几个因素。
针对上述因素,我在进行职高作文训练时拟定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分阶段进行主题训练;第二,培养学生对细微事物的观察能力;第三,增强社会实践,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第四,进行社会实践训练,作文与生活同一。具体操作上是这样的:
分阶段进行主题训练。即针对学生的基础因素,从职高一年级起,作文课时组织学生设想生活里发生过的事情,由学生自由讨论,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当堂表演一番,或者脑子里回想一下,然后用文字写下来,文字不要求长,这样来练习事件的述说,训练学生的记叙能力。逐渐的就解决了学生在叙述时的语序混乱问题,慢慢地把常用字也掌握了。
第二学期起,采用美术科目的训练方法,要么在课桌上放置静物,要么就带学生在校园里观察花草,云彩,雾气,季节性景观等,教引学生学习观察,观察事物的色泽差异,明暗变化,质地区别等。观察过后也要求写生把所看到的写下来,文字也不必长,但是注重带动学生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描摹,务必使自己所写的与所观察到的相吻合,尤其是最最细微的地方也要注意写出来。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描写能力,并逐渐使学生的文笔温润起来。这样的训练在职高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进行两年,学生的写作语言和文采必会发生变化。
进入职高二年级,除了继续前面的训练外,重点是要开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对情感的体验和分析之路。这时的作文课,教师就注意搜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或生活里发生的情感事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激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判断,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不会空洞无物了,随之更会培养出他们一定的社会责任心。当然,职高作文教学中在爱护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教师要能放得开,还须收得拢。不可否认,由于职高学生涉世不久,知识、经验还比较肤浅,思考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片面性,因而需要加强指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得到实际锻炼。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不应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不能只是以单纯传播专业知识为己任,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让他们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来解决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各种问题。
职高作文教学不同于普通作文教学的一点就是还要要彰显职教特色,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要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更好的结合起来,这在职高教程里就有所体现。职高教材的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中都有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编排就很好。我就紧抓教材,设置各种情节训练应用作文的写作。例如作文课上,我设置角色,学生分演招聘单位,应聘人员,模拟场景进行对话,然后学生讨论对话中的问题,以这种形式训练应聘书的写作,自荐信或推荐信的写作。让学生在广告栏里摘选各种启示,广告的写法,在作文课上进行探讨,研究不同应用文的格式及语言。诸如此类的训练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又逐步训练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使作文与生活同一起来,学生也不再认为写作文和自己生活无关了。
这样的三年训练之后,学生从言语表述,语言组织,情感体现,社会洞察等几方面都会有一定的进步,最后要注意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将所有的能力逐渐整合起来。完成这个目标的措施就是在分主题训练中穿去一般作文写作。
首先,精心设计好指导课。我一般是出好作文题目后,先用五六分钟时间,发动学生对题目展开讨论,以便搞清题意,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其次,针对题目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情感认识,鼓励学生写作时不落俗套地进行独创。然后再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紧扣题目,各自立意构思,编出文章段落提纲;最后让他们成文。
高考语文时间范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以“积极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逐步到位”为基本思路。尊重学生发展,注重语文教学规律和创新,以语文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优化教学过程,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将过程与方法相结合、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语文的育人功能。
一、传统和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所要求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是单纯地追求“新”,教师要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效地将传统和创新教学教学方法相结合,既充分传承传统教学中大方得体的教态,又要富有创造性地、幽默诙谐地讲授内容,将高中语文读、背、写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到教学中。既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精彩,又要注意课后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自主合作的教学精神。
读,侧重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作为语言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段落大意,并通过文字分析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教师积极培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选择优秀读本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背,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的考核。能够将平日素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是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背诵名篇的要求的体现。
写,强调学生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教师让学生将所学做好笔记,做好课文的分析,做好心得体会的记录,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坚持每周3篇,体现学生的生活感悟。
二、课本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新课标要求高中教学要利用现代媒体和教学手段,这是改革的必然和发展趋势。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高中语文课本的内容,将文字具体化,使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更为深刻地直观理解。将课本知识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摒弃因偏重一方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做法。通过情境设置,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自觉地调整心态和学习策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三、考试成绩与学习过程评价相结合
新课标要求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评价要将结果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过程性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注重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学生价值取向的培养,将学生的成绩与课堂表现、课后学习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与整合。在评价过程中,要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改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反思,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构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应用,将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刚.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10).
[2]高洪艳.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