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戴着镣铐跳舞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戴着镣铐跳舞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1

关键词:写作;激发;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92-01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注重作文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僵化的、程式化的教学方式给作文教学戴上了沉重的镣铐,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扼杀了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因此,新课标下要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各种弊端,着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

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敢做,也愿做,并且可以做好。所以语文教师应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设计贴心作文题

(一)题目设计要新颖,激活学生的思维。题目设计应跳出老套,取出新意,比如《倾听自己的心跳》、《生命如涛》、《一棵十八岁的树》等。

(二)题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比如《十八岁的烦恼》、《青春如歌》等,这些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出在学生生活的热点,使学生产生了写作欲望的冲动,从而一展风采。巧设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写作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三)题目设计要开放。设计题目时可采用半命题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如《在 的日子里》、《 这样教育了我》,这种题目有利于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放宽写作时限

教师在确定写作时间时,应当考虑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其实写作亦需要一个提炼加工润色的过程。鲁迅先生说:“写不下去的时候,不要硬写。”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写作速度等因素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写作时间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和写作兴趣。这样,也许每位学生都能写出令老师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文章。

3、多鼓励、多表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写作产生亲切感,迸发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以往教师批改学生作文,往往在作文本上画满红色的叉叉、问号和删除线,在最后的点评上指出学生的不足,对学生的优点一笔带过,甚至不讲。这样的批改方式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挫败感,最终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

刘禹锡有句警世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让他们写出自己发现的独特感受。另辟蹊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命题创新

作文命题的开拓和创新是作文成功的先决条件。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凭借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也是作文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2、思路求新

所谓思路求新,就是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这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摆脱陈旧的观念,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文章。如以“水”为题,我引导学生由有形之水――自来水,引发出饮水思源,节约用水等;由水的精神,引发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3、材料喜新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2

[关键词]理想教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加,教育条件不断改善,不少学校教学的物质条件已初步现代化。但教育的物质条件现代化并不等于教育就是“理想教育”。

一、教育的困惑:戴着镣铐跳舞

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门也正在制定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以推动这一转轨的进程。然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根深蒂固,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的各种竞争压力,使得这一转轨需要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教育领域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市场经济的发展既需要素质教育,又需要应试教育。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一面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一面又十分推崇应试教育。广大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面临两难选择,无所适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一方面,教师努力尝试素质教育,一方面又不能抛开应试教育。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教育是“戴着镣铐跳舞”。

二、理想的教育:是教师超越自我、不断追求的新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教育呢?理想教育实质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理想教育”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创新中。然而,现实是复杂的,教师是活生生的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有着自身的切实利益关系,在实现教育的理想过程中,有许多的无奈、叹息。然而,不管应试教育的阻力再大,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实践者,教育的理想不能丢。教师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追求,要敢于摒弃应试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改变现实的勇气和智慧。简单地说,在教育的现代化中,教师要有追求科学教育理念和探索科学合理教学模式的精神,“以理想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理想教育应成为教师自我追求的新境界。

三、实现理想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1.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民主的精神是实现“理想教育”之魂

应该说,目前的应试教育形势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理想的教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只是一步之差。但就是这一步,为什么可望而不可即?也许,我们该反思一下了。在目前的评价机制及上级权威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下,教师要实现理想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需要有勇气和智慧,需要发扬科学民主的精神,反对权威,敢于与权威抗争。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教师要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勇于实践,勤于探索,为社会提供真正的理想教育。

2.学会拿来主义,不断学习、研究、创新

理想教育不仅在于教师有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还在于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在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给受教育者提供真正的理想教育。在当前的形势下,国际国内教育科研方兴未艾,主体教育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新鲜活力,为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支点和新的思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汲取其有益的营养成分,学会拿来主义,要注重对实际的分析研究,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理想教育”,教师还必须努力学习和研究新的课程标准。教育部颁布和推行的新课程标准,蕴涵着大量的先进科学教育理念,为克服应试教育、深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操作标准。因此,教师要积极配合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研究创新,实现理想教育。

3.学会“戴着镣铐跳舞”,跳出华美的乐章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3

一、建立开放的阅读观

回到写作的本原,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生活就会有写作。有些学生将写不好作文,简单地归因于生活的单调与枯燥,认为每天过“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生动的内容来。殊不知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心灵表达的深浅与厚薄,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就要扩大自己的写作空间。空间大了,材料丰富了,写作也就容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都是文人追求的一种上佳境界。所以一定要建立开放的阅读观,既要关注课内,更要关注课外。让学生在课外书籍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多读,实际是让学生与智者对话,与作家交朋友,实际上是让学生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灵。

二、建立开放的写作观

通过多读,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就不会把作文视为苦差事。教师给学生布置的练笔形式也要不拘一格,日记、随笔、作文、摘录美文等,要形式多样,要坚持一周一练。练书法三日不练手生,写作文亦是如此。巴金老先生曾说过,“只有写才会写”。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即“我手写我心”,减少束缚,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乐于表达的家园,让作文成为学生私人化的事情,让他们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当然,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尊严和隐私。

三、巧妙下批语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4

年少时,也曾有少年心事当拿云,依天抚月阅碧空的豪迈,也曾有高峰揽天下,小亭觅知音的情怀,然尘世的喧嚣,岁月的沧桑,将这些一一磨平,留然于心的是无尽的寂寥和莫名的期待,期待在青春的河流中来一次惊醒,来一次顿起,来一次春花灿烂。

就这样,面对青春,我一直无语。春花时不说,秋雨时不说,真待说时,不见花开,只见花落了。

过了三十,又想等老了,带着孩子登山听泉,观海望月,也不失人生的一种趣味,伴着妻子,漫步在乡间小道,让野花染亮妻子的眼神,让绿风吹散妻子的皱纹,相互扶将着一起慢慢变老,也不失人生的一种浪漫。然对于青春,总有一丝遗憾,有一种不舍。

那天,办公室的一群年轻人提议到KTV唱歌,我也被这种情愫感染。工作是面哈哈镜,里面的你永远是变形金刚,有一种戴着镣铐在跳舞的感觉,走出失色的年华,活出真我的风彩。去,咱也去唱歌,咱也年轻一把,咱也来个与时尚接轨。

没想到年轻人会的歌曲还真多。温馨的氛围,曼妙的歌声将不大的空间变成欢乐的海洋。拘束己成昨天,顾忌己属从前。词词新曲笑笑意,首首老歌层层翻。好多年不唱歌了,翻出仅有的记忆,不是词忘了,就是曲不成调了。最后唱了个《敖包相会》,真的感觉年轻了。回来后,我还年轻着。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5

应试作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应试性质。这是应试作文的本质属性。这篇文章是一场重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考生来说,中考一生就这一次。它的成败可能决定整个考试的成败,并进而影响升学甚至危及前途。

2 “遵命”要求。应试作文不同于自由写作,它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它要接受统一尺度的裁量。所谓的自由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有人把应试作文形象地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有些平时作文写得相当好的考生却在关键一役中败走麦城,就是因为他不“遵命”,跳到“圈外”去了,犯了规。

3 急就章。考生必须在1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容不得你细思慢想。

4 读者唯一。应试作文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的裁定就是终审。你没有机会抗诉。阅卷老师要在两分钟内看完你的文章并且裁定你的得分。如何“闪”出你的才情,如何避免阅卷老师误判,这些都是考生必须思考的。

戴着镣铐跳舞范文6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身心疲惫,学生则不堪重负。甚至,有些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可以不无刻薄地说,旧课程实际上是让教师和学生戴着镣铐跳舞。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单一的讲述,不注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结果学生兴味索然。学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记忆、背诵、抄写这些过细的知识点上,致使历史教学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目标流于形式。“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纯洁无暇的灵魂,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前进点燃一盏明灯,这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难做好的事情。”

但是,传统历史课堂教育并不是过时的、陈腐的教育。对传统教育不能一概否定。“民国时期教学设备简陋,模型、图画、地图及表格等难以运用,不能归责于教员。当时教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讲授历史,一种是‘讲演式’,一种是‘说故事式’。前者的讲法类似在讲台上开留声机,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稍有经验的教员便改成后一种讲法,结果受到学生欢迎。”可以看出,传统历史课堂教育中也有好的、优秀的一面。关键是讲的人使用的方法是否恰当。

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具有一定的优点,如,可控性强、简便易行等等。对于一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语言、旁征博引等方面积累的基本功可能容易得到发挥,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但并不是所有教师的教学语言都非常见长或能达到知名教师那样的水平。因此,这种方式又容易演变成注入式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难以获得必要的教学反馈信息。

二、喧嚣之后的迷惘

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用历史课件教学除去保留传统教学的许多长处,还具有内容容量大、形式生动的特点。据调查,93%的被调查的高中生更喜欢上历史多媒体课,84%高中生因此而更喜欢历史任课教师。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传统教学具有丰富的遗产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常规教学中,历史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不可企及的。一些中学继续使用传统方式教学的历史教师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众所周知,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历史教师往往在无暇顾及个别学生,同时传统教学倚重逻辑能力培养的认知构建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尤其是口头讲授教学。夸大和缩小历史课件作用的做法是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历史课件与传统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三、回归理性,推陈出新

新课改后,热衷于课程改革的教师都很看重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但在运用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水平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我认为历史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上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意到花大部分的精力去制作漂亮的课件。忽视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让学生在获得很好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忽视了记笔记,对书本非常生疏,做起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熟悉课本。有的历史教师在使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时,一堂课从头到尾手按鼠标,这种使“执教者手忙脚乱,学习者眼花缭乱,听课者心烦意乱”的做法,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历史老师不懂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信息技术的青睐。没有真正实现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过是由“人灌”变成了“电灌”。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的目标。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其本质是人学。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情感的陶冶等需要课堂上师生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历史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计算机无法取代的。部分历史教师用多媒体施教,往往忽视了历史学科这些目标要求,出现了“技术主义”的倾向,而淡化了人性化的教育。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肯定的,应提倡使用。但要讲究适度,并非越多越好。没有必要什么内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而有的内容本来就是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如果再用多媒体课件使它变得十分的直观就适得其反了。尽管多媒体课件是教学中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一种十分重要、有效的手段,但它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道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如果忽视了它的“辅”,那么随着网络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完全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络完成学业,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那样的教育肯定是片面的,也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