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纤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竹炭纤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竹炭纤维

竹炭纤维范文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摘要】 竹炭纤维具有优良的环保性和抗菌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制品。为了提高此类纤维的浆纱性能,通过改变几种常用浆料的配伍,对竹炭纤维纱进行了上浆实验。结果表明,浆料的配伍性对竹炭纤维浆纱的强力、伸长、耐磨及毛羽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当淀粉/PVA/CMC共混浆的质量比为80/15/5时,竹炭浆纱的使用性能较为优异。

关键词 竹炭纤维;配伍性;浆纱;使用性能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TS105.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29-02

收稿日期:2015-03-10

基金项目:2014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韩慧敏(1963- ),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纺织材料、浆料与浆纱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0 引 言

近年来,纺织领域内不断掀起纤维革命,功能性保健纺织品成为市场主流。采用竹炭纤维纱制成的纺织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竹炭纤维因而获得了“黑钻石”的美誉。竹炭纤维不仅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环保特性,同时包含吸湿透气、蓄热保暖和产生负离子等多种功能,适宜于制作贴身穿着服装。竹炭纤维的功能亦具有永久性,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随着竹炭纤维产品的不断推广,如何选择合适的浆料对此类纤维纱线进行上浆以提高其可织性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工艺问题。因此,本研究选择几种常用的纺织浆料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伍,然后对竹炭纤维细纱进行上浆实验,并测定竹炭纤维浆纱的机械力学性能及毛羽性能为主要指标,从而遴选出适宜于竹炭纤维纱线的浆料配方。

1 实验设计与过程

1.1 原料配方与规格

酸解淀粉,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以盐酸按照Zhu的方法[1]对其进行酸解制成;PVA1799,化学纯;羧甲基纤维素(CMC),实验室自制,取代度为0.7,其纤维素原料源于汉麻秆,此类浆料退浆后易降解,不会产生有毒物质;竹炭细纱为竹炭粘胶短纤纱,细度为14.8tex。

为方便表述实验中的3种共混浆料,文中用1#表示m(酸解淀粉) ∶ m(PVA)=70 ∶ 30,2#表示m(酸解淀粉) ∶ m(PVA) ∶ m(CMC)=80 ∶ 15 ∶ 5,3#表示m(酸解淀粉) ∶ m(CMC)=90 ∶ 10。

1.2 浆纱试验

上浆实验采用的是GA392型电子式单纱上浆机,浆纱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打开浆纱机电源进行预热,浆槽温度调节到95℃,烘房温度为105℃;

配制含固率为10%的共混浆液,搅拌均匀后移入圆底烧瓶中,放入95℃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待升温至95℃后,计时1h,煮成的共混浆液即可进行浆纱;

按要求将细纱缠绕在浆纱机上,将煮成的浆液倒入浆槽,调节浆纱速度为30m/min,浆纱张力118g。按启动按钮,约5min后,按停止按钮,取出纱筒,上浆试验完成。

1.3 浆纱性能测试

采用YG023A型全自动单纱强力仪测试浆纱增强率及减伸率,试验条件:初始张力12.5 cN,夹距500 mm,拉伸速度500 mm/min;用LFY-109B型电脑纱线耐磨仪测定浆纱耐磨性能,摩擦速度60次/min , 单纱张力30cN;用YG171B-2型纱线毛羽测试仪测试毛羽数量;采用碱退浆法测定退浆率。有关浆纱性能的试验操作及计算参照范雪荣等人的方法[2]。

2 结果与讨论

2.1 浆料配伍对纱线强伸性能的影响

淀粉、PVA与CMC的配伍对竹炭浆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随着淀粉浆料所占比例的增加,浆纱的断裂强力逐渐上升,而断裂伸长率则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淀粉是目前工业界最为常用的纺织浆料,然而,由于淀粉大分子本身刚性环状结构的缺陷,其对纤维素纤维的粘附性能并不是很好。此外,由α-葡萄糖剩基所形成的刚性环状结构导致了淀粉分子链的柔顺性较差,玻璃化温度较高,刚性很强,成膜性较差,所形成的浆膜呈现“硬而脆”的特点[3]。因此,当淀粉在共混浆(3#)中所占比例为90%时,纱线的减伸率已达到32.46%。PVA对纤维素纤维的粘附性能佳,所成浆膜具有“坚而韧”的优点,然而,PVA易结皮,难退浆,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其生物降解性很差,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损害,这些缺陷限制了PVA的使用。CMC属生物基浆料,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力很高,其膜性能虽不如PVA浆料,但较淀粉为佳,与其他种类的浆料混溶性也好,故多作为辅助浆料用于调配混合浆[4]。由表1可知,以淀粉为主浆料,适量添加PVA、CMC(2#),所浆出竹炭纱的断裂强力与保伸性均能达到较高的数值。

2.2 浆料配伍对纱线耐磨性能的影响

共混浆的配伍性对竹炭纱耐磨性能的影响如表2所示。观察此表可知,随着淀粉浆料所占比例的增加,浆纱的耐磨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浆纱的耐磨性最佳。

浆纱的耐磨性与浆料的内聚力、强伸度与韧性密切相关,披覆在纱体外的淀粉浆在烘燥成膜后虽然具有较高的内聚强度,但其脆性亦大,在摩擦过程中易造成落浆。在淀粉中混入PVA,可以提高浆膜的韧性,进而改善浆纱的弹性。CMC与纤维素纤维的粘附性较好,浆膜性能居于PVA与淀粉之间,良好的混溶性使之与其他浆料的混合浆液易于调制均匀,可长时间使用而不会分层。2#浆料是由淀粉、PVA及CMC配伍而成的混合浆,所成浆膜内聚力高,对竹炭纤维的粘附力良好,故所浆出纱线的耐磨性优于其他两种浆纱。

2.3 浆料配伍对纱线毛羽性能的影响

共混浆的配伍性对竹炭纱毛羽数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得知,随着淀粉浆料所占比例的增加,浆纱毛羽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浆纱的毛羽数最低。

淀粉、PVA及CMC的分子链上都含有与竹纤维相似的基团,尤其是PVA和CMC,对竹纤维均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共混浆液在浸透入经纱内部后,能有效增强纤维间的抱合,贴伏毛羽,故浆纱的毛羽数量远低于原纱。需要指出的是,PVA1799浆膜的撕破强度过高,分子间的聚合力超过粘附力几个数量级,造成分绞阻力大,分绞困难,极易产生二次毛羽[5]。因此,PVA含量较高的1#浆纱的毛羽数量高于另外两种浆纱,而2#和3#浆纱的毛羽数量较为接近,并未产生明显差别。

3 结 语

由试验结果可知,淀粉、PVA及CMC混合浆料的配伍性对竹炭纤维纱的上浆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以淀粉为主浆料,辅之以适量的PVA、CMC浆料可获得使用性能良好的竹炭浆纱。三种浆料若能合理搭配使用,所浆竹炭纱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及耐磨次数就能达到较高的数值,纱线毛羽数量也可大幅度降低。综合使用和环保性能两个因素,质量比为80/15/5的淀粉/PVA/CMC混合浆料比较适宜用于竹炭经纱的上浆。

参考文献

[1]Zhu Z F, Li M L, Jin E Q. Effect of an allyl pretreatment of starch on the grafting efficiency and properties of allyl starch-g-poly(acrylic acid)[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2:2822-2829.

[2]范雪荣,荣瑞萍,纪惠军.纺织浆料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17-229.

[3]Zhu Z F, Chen P H. Carbamoyl ethylation of starch for enhancing the adhesion capacity to fibers [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7,106:2763-2768.

竹炭纤维范文2

《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国家标准不适用于建筑业

《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GB/T28001:2001标准3.4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显然《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六条定义的重大危险源

没有涉及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的破坏或失效的问题,即没有涉及第二类危险源,只是第一类危险源。

与《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六条配套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标准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标准,该标准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对爆炸性物质(26种), 易燃物质(34种), 活性化学物质(21种),有毒物质 (61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的生产和储存的临界量加以确定,只要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即为重大危险源。

GB 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在适用范围中明确:本标准不适用于: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 军事设施;c) 采掘业;d) 危险物质的运输。

显然,上述标准仅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类的化学物质。它的局限性较大,不适用于核设施、矿业、建筑业、水利工程、航天发射等,也没有涉及存在能量的装置(设施、作业活动)等。

二、LEC法不应是建筑施工企业首选评价方法

对于高风险或大型、工艺复杂的企业,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宜采用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系统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是对系统中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目前,已开发出数十种评价方法,每种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应用条件、评价对象、工作量均不尽相同,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直接判断法、安全检查表法(SCL)、预先危险分析法(PHA)、故障树分析法(FTA)、事件树分析法(ETA)、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DOW)、帝国化学工业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等(FMEA)等。

但非常可惜的是现在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在管理体系文件中危险源评价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LEC法,少数企业是LEC法结合专家评分法。这不能不说是目前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尴尬。

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利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3种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但是,要取得这3个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的计算方法,给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通常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取值划分如下: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取值表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重大、致残

1 引人注目、需要保护

 

由于施工业事故发生的后果往往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不一定完全对应,也由于LEC三者取值的经验性、难免带有局限性,个体取值差异较大,导致在企业中对同类危险源分析结果差异较大。也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流动性大、临时性强、现场环境多变、变动性大、交叉作业多等特点,笔者认为LEC法不应是施工企业危险源风险评价的首选方法。

三、建筑业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至目前为止,笔者尚没有见到建筑业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回答了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定义。危险性较大工程是指(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二)土方开挖工程;、(三)模板工程;(四)起重吊装工程;(五)脚手架工程;(六)拆除、爆破工程;(七)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并指出以上规定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条例》要求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单位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将危险性较大工程进一步细化。第3条指出:危险性较大工程是指(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并采用支护结构施工的工程;或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上等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 (三)模板工程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装工程 ,(五)脚手架工程 :1、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包括整体提升与分片式提升; 3、悬挑式脚手架; 4、门型脚手架; 5、挂脚手架; 6、吊篮脚手架; 7、卸料平台。 (六)拆除、爆破工程 :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或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1、建筑幕墙的安装施工; 2、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 3、隧道工程施工; 4、桥梁工程施工(含架桥); 5、特种设备施工; 6、网架和索膜结构施工; 7、6m以上的边坡施工; 8、大江、大河的导流、截流施工; 9、港口工程、航道工程; 10、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已经行政许可,尚无技术标准的施工。

〈办法〉第5条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的工程有 :(一)深基坑工程 :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工程。 (二)地下暗挖工程 :地下暗挖及遇有溶洞、暗河、瓦斯、岩爆、涌泥、断层等地质复杂的隧道工程。 (三)高大模板工程 :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四)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 (五)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的工程 :(六)城市房屋拆除爆破和其他土石大爆破工程。

四、建筑业危险等级评价方法探讨

笔者认为对危险作业活动(危险性较大工程)、设备设备、场所可以分别评价风险等级,不应强求统一的评价标准,应该根据现行标准规范和企业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参照建设部建质(2004)213号文指出的10个方面,同时考虑设备设施、场所,分别规定等级标准,分别评价,列出评价控制清单,分别规定控制权限,可能更符合施工企业的实际。

如:某集团公司将脚手架工程按搭设高度分为24米以下,24-50米,50-80米,80-100米,100米以上等五个等级,对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的资格、设计要求、评审审批程序等进行了专门规定(承重脚手架比工作脚手架加严一级进行管理)。

如:某集团公司对爆破工程危险性参照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分为5个等级(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定为五级,当然也可以根据企业施工能力和经验进行进一步细分)。

爆破工程分级标准

爆破工程类别 爆破工程按药量与环境分级

A B C D

硐室爆破a 1 000≤Q≤3 000 300≤Q<1 000 50≤Q<300 0.2≤Q<50

露天深孔爆破 — Q≥200 100≤Q<200 50≤Q<100

地下深孔爆破 — Q≥100 50≤Q<100 20≤Q<50

水下深孔爆破 Q≥50 20≤Q<50 5≤Q<20 0.5≤Q<5

复杂环境深孔爆破 Q≥50 15≤Q<50 5≤Q<15 1≤Q<5

拆除爆破 Q≥0.5 0.2≤Q<0.5 Q<0.2 —

城镇浅孔爆破 — 环境十分复杂 环境复杂 环境不复杂

注:爆破作业环境包括三种情况:环境十分复杂指爆破可能危及国家一、二级文物,极重要设施、极精密贵重仪器及重要建(构)筑物等保护对象的安全;环境复杂指爆破可能危及国家三级文物、省级文物、居民楼、办公楼、厂房等保护对象的安全、环境不复杂指数破只可能危及个别房屋、设施等保护对象的安全。

又如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京轨建十工字(2005)33号文)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沿线周围环境复杂,高大建(构)筑物距离结构近,地下管线密布,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下穿桥梁、河流、建筑物及既有线,同时施工方法技术复杂特点,将环境安全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进行分级管理;环境安全等级根据工程经验,参照以下定性规定进行分级:特级环境安全风险:指下穿既有轨道线路的新建工程。一级环境安全风险:指下穿既有建筑物、河流、穿既有轨道线路的新建工程;地铁结构采用矿山法施工,安全风险定为一级,地铁结构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安全风险定为二级。二级环境安全风险:指靠近既有建(构)筑物、下穿重要市政管线(雨水、污水、热力、煤气、上水)的新建工程;地铁结构采用矿山法施工,安全风险定为二级,地铁结构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安全风险定为三级。三级环境安全风险:指紧邻河流、下穿一般市政基础设施的新建工程。

五、固有危险性与现实危险性评价

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一旦发生后后果的严重性。现实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施工工程的特定危险性和施工工艺的特定工艺过程和涉及到的设备设施的危险性所决定的评价单元的固有危险性,而且还同各种人为因素及安全防范措施的综合效果有密切关系。即现实危险性评价在前者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危险性的抵消因子后的评价结果,它反映了人在控制事故发生和控制事故后果扩大方面的主观能动作用。

危险性分级应以识别单元的固有危险性大小作为分级的依据(这也是国际惯用的做法)。分级目的主要是便于对危险源进行分级控制。决定固有危险性大小的因素基本上是由单元的工程属性所决定的,从而是不易改变的。因此用固有危险性作为分级依据能使各项目部、子分公司在危险源分级管理上尺度保持稳定一致。分级标准的划定严格说不是一项技术方法,而是一项政策,分级标准严和宽将直接影响企业各级部门直接控制的危险源数量。

固有危险性评价的意义:工程开工前进行评价,便于施工方案的制定、资源配制和组织管理。

现实危险性评价: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查,实行动态评价,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方案调整和隐患整改。

如某公司将爆破器材仓库统一评价为重大危险源,该公司2005年共有9个项目设有12个爆破器材仓库,其中11个库房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各项管理制度执行较好,但有一个仓库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并且受地形条件限制,设置在高压线附近,仓库后侧有泥石流沟分布,雨季易发生山洪泥石冲击。公司根据《爆破器材仓库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评价,采取了安装避雷针并由当地气象部门进行检测验收,在其后侧修建高3.5米、底宽1.6-1.8米、顶宽0.8米的浆砌石挡墙从而降低了其现实危险性。

竹炭纤维范文3

化纤服装的原材料就是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是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材料,例如涤纶、锦纶、腈纶、粘胶、天丝、竹炭纤维等等。也可以说,除了自然界中可以直接利用的天然纤维(棉、毛、丝、麻等)之外,其他经过加工而制得纤维材料都是化学纤维。

(来源:文章屋网 )

竹炭纤维范文4

关键词:建筑施工;危险部位;防护措施

1 基坑的支护

基坑的支护包括两个方面:基坑临边的防护措施和上下通道的设置。首先在基坑的周围(挖土区除外)设置连续的高度至少要大于1.2m的防护栏杆,而且不能仅设置一道就草草了事,至少要设置三道连续的防护栏杆。栏杆柱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m,与基坑边口的距离不能大于50cm。为了确保防护栏的上栏杆的任何地方都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防护栏杆的整体构造(比如栏杆的固定以及栏杆的横杆的连接)就都要以这1000N的承受力为目标。如果基坑的深度超过2m,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不能仅是设置栏杆,还必须要采用封闭式的防护。在栏杆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层密目式的安全网。

其次是上下通道的设置。在基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都要设置2个专用的上下通道。为了保证上下通道的可靠,通道的材质选用钢管或者是钢柱为宜,结构上面也要确保牢固。如果基坑的深度超过5m,还要在通道上设置好休息的平台。

2 模板工程

在装拆模板的时候,对于施工人员必须持有建筑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上岗证。如果作业的高度超过了2m,就要设置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而且架子的周围设好安全网和防护栏杆;作业的面孔洞和临边的防护措施也不能忽略;对于模板上材料的堆放有着严格的施工方案规定,堆放的时候不能超过规定的堆放量,同时也要注意均匀放置,防止材料从高空下落酿成事故。在进行拆除施工之前,必须先经过申请审批的手续,获得批准之后才能进行施工;拆除的时候严格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依据进行,临时的警戒线也要设置好,安排有专人进行监护;还要注意不能留下安全隐患,剩余一些悬空板不拆除。

3 脚手架

脚手架往往也是一个危险源。首先在搭拆脚手架的时候,施工人员也要持有上岗证(建筑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上岗证)、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整个施工的过程要有专人负责指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所规定的搭拆顺序和方法进行。对于脚手架的连墙杆的施工顺序应该是从底层的第一步开始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然如果这步的设置确实有很大难度时,也可以使用其他可靠的方式进行。无论是搭设还是拆除的时候进行一次的高度都不能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二步。而且在拆除的时候也要本着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顺序进行,务必做到一步一清,不能上下同时进行搭拆。拆下来的钢管、脚手片、扣件、安全网等物件不能乱丢,要将其按照类别分别放置好。

对于脚手架内和楼层临边的防护措施,首先要注意作业层的脚手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25cm,一旦超过了这个距离,就要用竹篱笆进行封闭,而且脚手板要连续三步都牢牢铺满,并将四个脚都绑扎好。对于脚手架拐弯处的处理,要保证脚手板的平稳性,搭设的时候要交叉进行,而且还要用木板垫平,为了防止这个地方的脚手板发生向内坠落,还要设置好内防护栏杆。

4 四口和临边

首先是工程中的四口做好防护措施,所谓的四口指的是楼梯口、防护棚、卸料平台以及电梯井口。对于防护棚的防护要求为保证棚的宽度比通道口宽出一米,棚顶搭设的间距应该超过三十厘米,而且应该是两层,此外,应该保证这个二层不能用来堆放材料。在各个楼梯口、卸料口等都应该设置防护栅栏,高度在一点二米到一点五米范围以内。但是应该保证栅栏底部距离地面必须是三十厘米,而且保证踢脚板的牢固性,尽可能地降低危险的发生。有些时候容易发生人员看不清栏杆而发生危险,所以我们可以在栏杆上刷上醒目的油漆引起人们的注意。电梯井口的高度不应该超过二楼,而且在小于十米的位置设置安全网。在电梯井口预留洞口的时候,可以在一点五平方米以内设置盖板加以固定。如果预留洞口的位置超过了一点五米以上,还应该在洞口设置防护栏并在洞口上方设置安全网。

其次还应该做好临边的防护工作,临边指的是施工现场中的框架边缘、屋层的周边、没有安装栏杆的阳台边等,这些地方也十分容易发生危险,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在这些地方应该架设超过一米二的防护栏,栏杆的间距应该小于两米,而且还应该在外面安置安全网,这样才能提高安全系数。

5 施工用电

5.1 对于配电箱及开关箱的防护

配电箱和开关箱直接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正常用电,所以我们必须严格对待。要求掌控这两部分的电工必须有上岗证,而且在操作的时候应该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一定要仔细认真的工作。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的距离必须保持在三十米之内,而且开关箱和机具之间的距离应该小于三米。配电箱里面应该具备相关要求的零件码,在每个配电箱上海应该注明维修工人的名字、配电箱的用途,做好编号,这样方便操作人员查看和管理。

5.2 配电线路的防护措施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会有很多的配电线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配电线路的防护工作。在埋设配电线路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我们可以把线路直接埋设在地下零点七米左右的位置,还应该在电线的上面覆盖一层最少五十毫米的细砂,最后覆盖一层坚硬物质。尽量避免电线在地面上随便放置、捆绑、拖拉。如果电线穿过一些比较容易被损坏的场所,还应该加强防护。对于电线的规格必须注意,使用符合规定的电线。

5.3 外高压线路的防护措施

针对施工现场的外高压线路来说,做好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禁止在线路下方放置施工材料、搭建施工棚。即使要放一些东西也应该在上面放置一些木头等绝缘物料做好绝缘隔离,还要放置警示牌以示警示。

5.4 TN-S接零保护系统

零线是保证设备不连电的重要部分,在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比较多,就必须做好保护零线的措施。在施工现场必须保证保护零线是单独架设的,而且上面不能够有任何的开关,每一台用电设备都应该有保护零线连接,对于保护零线来说有自己的要求,首先保护零线的截面必须超过工作零线的截面;其次接地线必须要使用超过两根的导体,这样才能够提高保护零线的安全系数。总之,应该降低施工现场触电的几率。

5.5 机具用电的防护措施

在施工现场会用到很多的用电设备,我们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不可以为了节省费用就让好几台用电设备共用一个开机箱,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在维修机器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拉开了电闸,就会容易出现事故,我们应该采用一个用电设备一个开机箱一个电闸。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一项建设部分,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体现。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危险部分,直接关乎着人们的生命,我们必须加以注意,安全和治理并举,施工企业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计划,尽可能地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竹炭纤维范文5

[关键词]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1 引言

近些年,国家建设部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状况呈现平稳、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建筑施工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工种多、工序多、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多,而且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在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危险和危害因素也相应地多而繁杂,加上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建筑领域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全面、准确地系统辩识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既潜在的风险,采取最佳方案,进行有效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经济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效益,对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开展,保持建筑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

建筑施工管理单位应针对建筑工程的类型、特点、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根据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充分辩识出本工程各个施工阶段、部位和场所需控制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列出清单,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已辩识的全部危险源和和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内外的影响,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2.1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辩识的依据

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操作规程及以前一些事故案例,可作为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辩识的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0)第4.1条规定,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国家建设部的历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对建筑施工事故的类别、发生部位进行了全面的统计,也是辩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依据之一。

2.2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用的辩识方法

2.2.1 经验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

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

类比分析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总结以往的生产经验,对以往发生过的事故或未遂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不难找出危险因素。

施工现场的危险源主要是通过经验分析方法来辩识。

2.2.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2.2.3 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

了解生产或使用的材料性质是危害辩识的基础,危害辩识中常用的材料性质是:毒性、物理化学性质、燃烧和爆炸特性等。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或使生产过程中的材料的危险性质加剧。

2.2.4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它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eth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符号L表示;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分值用符号D表示,D=L*E*C,D值愈大,说明危险性愈大,当D值超过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时,就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2.3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常见类型

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一般按事故发生的类型和部位进行辩识。

2.3.1 按事故发生的类型

图2.1为1996~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事故类型分布情况。从1996~2005年事故类型统计结果分析来看,事故类型以“五大伤害”为主。既高处坠落占46%,触电占14%,施工坍塌占13%,物体打击占11%,机具伤害占6%。五大伤害”事故起数占事故总数的90%。

这五类事故是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类型,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常见重大危险源。其他重大危险源还有中毒、爆炸、火灾等。

2.3.2 按事故发生的部位

重大危险源控制是建立在重大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编制科学的危险源管理方案,预控施工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投入到高风险的地方,达到实施风险控制的目的。低成本、高效率地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施工安全。

3.1 重大危险源控制基本原则

3.1.1 消除优先原则

首先考虑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实现本质安全。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3.1.2 降低风险原则

若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其次考虑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伤害或损坏发生的概率或潜在的严重程度。

3.1.3 个体防护原则

在采取消除或降低风险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时,最后考虑个体防护设备,作为补充对策。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

3.2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3.2.1 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危险源确定后,在对危险源进行系统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危险源重点

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应急救援措施和考核奖惩制度等。

(2)明确安全责任、定期检查

应根据各危险源的等级,分别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其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危险源的定期检查责任,除了作业人员必须每天自查外还要规定各级领导定期参加检查。对危险源的检查要制定检查表,对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如发现隐患则应及时反馈,及时进行消除。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贯彻执行有关危险源日常管理的规章制度,按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安全检查表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作业经过审批等。所有活动均应按要求认真做好记录,领导和安检部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育,根据检查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要建立、健全危险源信息反馈系统,制定信息反馈制度并严格贯彻实施。对信息反馈和隐患整改的情况,各级领导和安检部门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奖惩。安检部门要定期收集、处理信息,及时提供给各级领导研究决策,改进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工作。

(5)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基础建设工作

建立健全危险源的安全档案和设置安全标志牌。按照安全档案管理的有关内容要求建立危险源档案,并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整理。在危险源的显著位置悬挂安全标志牌,标明危险等级,注明负责人员,表明主要危险,并扼要注明防范措施。

(6)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

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划分等级。定期严格考核评价,促使危险源控制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3.2.2 技术措施

(1)消除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按照现代安全管理的观点,彻底消除所有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如淘汰毛竹脚手架、钢管扣件式物料提升机等。

(2)预防

当消除危险源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危险因素发生的措施,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连锁装置、排风装置、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

(3)减弱

在无法消除危险源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轻危险因素的措施,如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使用防火材料等。

(4)隔离

在无法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源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将人员与危险源隔开并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等。

(5)警告

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6)应急救援

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当事故不可避免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实施迅速的救护,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7)安全教育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包括:作业区域的要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危害、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措施等,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操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3.3 重大危险源控制程序

建筑工程在开工前,应先编制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针对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组织有关安全专家辩识施工现场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并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判定哪些是重大危险源,然后确定有关责任部门制定各专项安全施工控制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监督安全管理、技术、教育等控制措施到位,最后对执行成果进行评估、改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程序见图3-1所示。

4 实例:设备安装过程的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运用经验分析法和危险性条件分析法,结合神华煤制油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工作经验,以设备安装作业为例,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4.1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内容

依据:事故发生机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企业内部规定。内容:辨识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是指各级施工人员;“机”是指机械设备、装置等:“料”是指材料、材质;“法”是指管理制度、工艺:“环”是指作业的环境、条件。

4.2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表格中各项解释

①任务: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

②工序:完成项任务所需要的多个作业;

③危险源/危险因素: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④风险类型:从“人、机、料、法、环”五个面考虑,风险所属于的类型:

⑤事故类型: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⑥风险评估:危险源引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根据以往事故统计或经验判断来判断;危险源可能引发的“损失”的确定方法:假设在危险源实际出现的状况下,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对附件1《矩阵风险表》所示的风险矩阵表,赋予相应的损失值;风险值的确定方法:风险值=损失×可能性。如上例中,风险值=损失5×可能性3=15;风险等级的确定方法:将计算得出风险值与附件1《矩阵风险表》对照即可得到相应的风险等级。如上例中风险值为15,易知其介于9-16之间,风险等级应确定为“中等”。

⑦管理对象:危险控制的对象:

⑧管理标准:主要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法规、行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

⑨主要责任人:具体施工作业的人员或班组长:

⑩直接管理人,具体施工作业的直接管理人员:

⑩监管部门从员:具体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部门;

⑩管理措施:危险因素的控制和消除的措施:

详见附件2:《设备安装重大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参考文献

竹炭纤维范文6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版画;民俗文化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名称源由

朱仙镇位于开封古城右畔,谓中原文化古镇,始建于战国。北宋至清乾隆年间,为我国四大名镇之一。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国四大木板年画之一,其制作采用木版与镂版相结合的方法,水印套色,种类繁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用纸讲究、色彩艳丽、线条饱满、构图紧凑等特征。朱仙镇木版年画十分讲究用色,以矿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制的颜料色彩十分纯净。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久不褪色,构图饱满均称,线条简练粗狂,造型古朴夸张,艺术风格独特。年画题材和内容大多取自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种类繁多,形象生动意①。目前,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首的中国木版年画正在申请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②。2010 年10 月19 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之一,参加了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朱仙镇木版年画以其独特魅力,让众多前来参观的观众发出感叹③。

二、朱仙镇的木刻画艺术五大特点

朱仙镇的木刻画,经过千余年来民间艺人辛勤劳动创造发展,形成了它的艺术特色,综合起来,可分为五大特点:

1.构图饱满;在整个画面图上,是继承汉唐传统构图方法,整个画面上,饱满、对称、紧凑、严密、上空下实、留空白地方较少。人物造型、有主有次、不繁琐、匀实、对称、装饰性强、安排巧妙、合情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2.线条粗犷豪放:有阴< 粗>,有阳< 细>,阴阳对比性较强。尤其是在神像画的衣纹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民族纯朴、厚实、健壮、整洁之风度。

3.形象夸张:人物造型,不按常规,不求比例,而是以夸张手法,突出人物头部,人大骑的马小,主题人物大,从人小。看到人物面孔,就知其人性格。用色也是如此,不按常规着色,怎样用色彩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就着什么色。

4.色彩艳丽:用色非常讲究,用松烟、章丹、槐米、铜绿、葵籽、苏木、金箔等作主要原料,精练配制而成各色颜料,这样配制出来的颜料,印制出来的效果,色彩浓重,不虫蛀,久不脱色,不跑色,适宜装裱,适宜珍藏,永保鲜丽,久存如新。

5.人物无媚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英雄人物,大义凛然,纯正不屈的精神气质。

三、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主要价值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它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中体现了广大民众的风俗和信仰。乡土气息浓郁,民间情趣强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

一是艺术价值:其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中原劳动人民憨厚纯朴热情豪放的性格和审美情趣。

二是学术价值:它选择的题材和塑造的人物多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和人们所喜爱与敬仰的英雄豪杰。这些都为研究我国历史学、文字学、民俗学、服饰演变、戏曲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史料。

三是收藏价值:年画是集中手工劳动的艺术结晶,是中原地区的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遗存,内容丰富,艺术形式独特,极具收藏价值。

四是社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开封朱仙镇年画,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雕刻工艺、水印工艺及画样题材。源于中原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中的形象和情节,并吸收了壁画、绘画、木雕、砖雕等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历代艺人的改进创作逐渐形成了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简洁、夸张的独有特征。其人物一般“头大身小”,“人大马矮”。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选用上等坚实的梨木进行刻版,刻前先用植物油涂于木板表面三到四遍,自然凉干后,再用顶沸的热水冲洗。然后用特制刮刀刮去木板表面浮油,艺人称之为“熟版”。木板雕刻工具早年多为自行制作,有刻刀、净缝刀、文章锉、巩锉、刮刀、铲刀、敲锤等二十余件。而现在,雕版师傅也在使用成套的专用雕刻刀。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刷用色十分讲究。艺人们运用传统的炒、熬、滤等多道配色工艺,精心炮制。使年画色彩更加鲜艳,绚丽多彩。他们在绿、紫色中加入白矾、石灰。紫、绿两色要充分发酵,调制时要调起泡沫,色彩才沉稳、耐看、有韵味。还将色中加入残剩茶叶水,晾画时,才互不粘连等等。

五、结语

但是,不可否认,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使其失去了很多市场。年画行业整体生产水平不高,效益较差,难以吸引年轻人学习,后继乏人。另外,大多数老艺人年事已高,其技艺无法很好得到传承。特别是传统矿物、植物颜色的制作方法已鲜有人知,如不加以保护,这项技艺将面临失传。

参考文献寄注释:

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简介》,discovery.cctv.com/special/C16845/01/index.shtml,央视国际网. 2006 年11 月13 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