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岁寒三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岁寒三友范文1

刻铜墨盒是晚清至民国间文人墨客实用的文房用品,把松竹梅刻上铜墨盒,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人格、情操,请同好共赏松竹梅“岁寒三友”刻铜墨盒,增雅趣,添笑意。

松树墨盒为黄铜,正方形10厘米。山峦之上,一株老松,苍劲挺直,松针茂盛,宁折不弯。松树不惧严寒酷暑,风雨摧不倒,冰雪不变色,四季常青,被人们誉为“不老松”。多少文人画家以此作画、吟诗,表达自己的人格品质。唐白居易的《松树》云:“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杖,夜深偷送好声来。”宋吴芾的《咏松》:“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同志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道出了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

竹墨盒为黄铜,正方形8.8厘米。几杆修竹,清瘦高雅。竹蓬勃向上,虚心正直的君子风度,多少诗人为其歌咏,代不绝人。唐王维的《题竹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宋黄庭坚的《画墨竹赞》道:“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唱出了多少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

梅花墨盒为白铜,长方形10×4.5厘米。一枝老干横斜,数朵梅花绽放。梅在寒冷风雪中独天下之春,被称为:“报春花”。多少诗人咏梅、颂梅,留下传世绝句。唐杜甫的《江梅》诗中道:“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宋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卢梅坡的《雪梅诗》:“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冲寒斗雪,高洁芳香的品质,尽在诗人的情感中。

岁寒三友范文2

1、梅花和松树、竹子被称为岁寒三友。

2、岁寒三友:汉族传统寓意图案。指松、竹、梅经冬不凋,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3、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

(来源:文章屋网 )

岁寒三友范文3

挺拔的身躯

粗壮的枝干

坚强的意志

……

松啊

狂风肆虐

而你

却毫不畏惧

冬天的来临

你当作考验

目标与信念

造成你的根

风雪中

你的身影

那么坚强

是惊雷?

是飞雪?

还是在骤风中

造就了你

是阳光?

是琼浆?

还是在露水中

让你生长

竹啊

飞雪飘扬

而你

却从不退缩

飞雪的到来

你当作磨砺

进取与自信

造成你的根

风雪中

你的身影

那么高大

一朵花苞

绽放了

两朵、三朵

……

梅啊

冰天雪地

而你

却丝毫不怕

寒冷的降临

你当作使命

坚强与品质

造成你的根

风雪中

岁寒三友范文4

1、梅花的象征意义是:坚韧不拔、坚强不屈、不愿与世俗同流、不争名求利、高风亮节的君子。自古以来,梅花都是历代文人墨客们的心头好,是“岁寒三友”之一,也是“四君子”之一,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底蕴。

2、“岁寒三友”指的就是松、竹、梅着三者的合称,因为这三者在冬天都不惧严寒经冬不凋,并且梅花还耐寒开放,由此就有了“岁寒三友”的叫法。而“四君子”指的则是梅、兰、竹、菊着四者,古人分别将它们赋予了傲、幽、澹、逸这四种品质。

3、描写梅花的诗句有很多,例如“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岁寒三友范文5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吉祥图案;文化意蕴

一、中国吉祥图案的表现形式

(1)运用谐音。中国人逢遇喜庆吉祥,偏好谐音寓意。这其中就应用了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有许多读音相同、字义相异的现象。利用汉语言的谐音可以作为某种吉祥寓意的表达,这在吉祥图案中的运用十分普遍。例如,一只鹌鹑与九片落叶组成“安居乐业”(鹤居落叶);鱼谐音“徐”,罄谐音“庆”,梅谐音“眉”,喜鹊代“喜”,花生代“生”,等等。以上各例,就可分别组成“吉庆有余”“喜上眉梢”“早生贵子”(枣,花生,桂园,莲子)等吉祥图案了。(2)寄物抒情,附会象征。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由于生态、环境、条件、遗传等因素,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属性,人们就借此喻志,附会象征。例如,狗的不侍二主喻为忠、羊羔跪而吃奶喻为孝,鹿的不食荤腥、性情温顺比作仁,马之顺从主人谓之义。儒家提倡的忠孝仁义等抽象的概念就有了具体的象征物。又如鸳鸯雌雄成对,形影不离,用雌雄鸳鸯并浮水面,即“鸳鸯戏水”,寓意夫妻恩爱。在植物方面,最常见是松、竹、梅、荷花等,是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出现最多的。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碧竹,傲雪报春的冬梅,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忠贞的友谊。松、竹、榭皮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3)用吉祥文字组成图案。文字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装饰性,其各种变体或书法形式都有较强的表现张力,因此直接将吉祥文字装饰在客体上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特点,故吉祥语言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存在了。常用的吉祥文字有“福”、“禄”、“寿”、“喜”四个字。它们组成的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各种书法或变体形式可以组成“百福”、“百禄”“百寿”、“百喜”图,常与室内艺术品或屏风雕刻结合起来,体现出书法艺术、民族艺术和传统又化相应相生,颇具意味。

二、传统工艺美术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

(1)信仰的意蕴。意蕴,是艺术形态所表现的深刻的生活意义与社会意义,是思维内化的延伸。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产生与古代先民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认识非常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为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只有顺从它,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为了获得平安、丰收,便产生了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于是,趋吉避凶成了原始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人们在创造了器皿时就装饰以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如果说,早在六千多年前,半坡彩陶上出现的鱼纹、鹿纹、蛙纹,还是人们最初勾画出的对大自然理解的情绪符号及对大自然膜拜意识的话,那么1800多年前东汉时期,瓷器出现的蝶形纹样,和普遍盛行的用鱼纹装饰的器物,就是人们对大自然有意识的歌颂之辞了。(2)思想的意蕴。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以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吉祥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宗法世袭制度,它从人际关系而约定人的上下尊卑,以伦理道德维护人际关系。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马因一生追随主人、任劳任怨而被赋予“忠”、“义”的含义,符合儒家道德规范而被广泛运用。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一种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体现着人与人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认为广大艺术,不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要以“厚人伦,美教化”为职责,提倡人们在创造关好生活的同时,又要善于从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发掘审美情趣。

参 考 文 献

岁寒三友范文6

人间四月天,春雨,你悄然而至,淋醒了沉睡的芳草,万物舒丽,馨香弥漫......。

春来绿满,心情怡然,春色美景尽收眼底。漫步春光,执一支素笔,咏花赋月,轻吟浅唱,将墨香摇曳在春的气息里。岁月漫漫,悠悠人生,四季冷暖无常,风雨无情,得与失,谁也无法挽留。守一方净土,惟有用墨修心,寂静清欢,一盏茶、一本书、一知已,足亦。淡墨装点岁月,在时光里沉香......。

《 七律.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是知音,碾冰雕玉净尘心。

三友傲骨雪中笑,历尽苦寒雅客钦。

寒梅卧雪吐芳绽,松竹气节传古今。

德高岂共桃李伴,舞尽风骨为君吟。

《七律.赏春》

清波潋滟碧连天,芳草萋萋柳若烟。

花枝莺啼鸣翠柳,粉杏吐蕊绽娇妍。

风和水暖鸳鸯戏,鸟语花香彩蝶翩。

无限春光旖旎醉,芬芳入韵赋诗篇。

《七律.春韵》

闲暇漫步小桥东,青山倒映翠池中。

光波潋滟晴方好,燕舞莺曲春韵浓。

春裁绿锦苍山翠,百花斗艳献春风。

千里花香春似海,玉兰氤氲展娇容。

《七律.花语》

风疏春雨花润红,花姿摇曳笑春风。

满枝锦簇百媚艳,馨香氤氲醉路翁。

香馨身时多客赏,转眼缤纷枝头空。

群芳长怨花期短,花谢花开千古同。

《七律.白玉兰》

花姿绰约绮银妆,洁白素雅吐幽香。

雪涛云海清香洒,醉倒路翁绮梦藏。

风疏花枝香溢远,冰清玉洁绽芬芳。

玉兰绽放报春早,疏影氤氲沐暖阳。

《七律.春柳》

春风轻拂弄柳姿,纤枝映水翠一池。

万条垂湖逗鱼戏,碧水柔波载浪迟。

柳烟织翠摇曳梦,千丝万缕染墨痴。

诗情画意云烟翠,风来绿满跃纸驰。

《七律.花月夜》

月洒花枝夜未央,花沐清辉溢馨香。

帘外花枝和月舞,月挽花姿韵味长。

花融月色两无语,花羞沉醉月中藏。

满院花枝疏醉影,月色轻盈漫花樯。

《七律.咏花》

梅花点缀凛寒冬,幽兰静雅我独钟。

竹影婆娑疏影翠,菊风摇曳常芳容。

牡丹国色春欣暖,金桂天香秋意浓。

百合馨香心缱绻,湖塘碧水绽芙蓉。

《七律.牡丹》

露润芳姿翠玉香,雍容华贵绮红妆。

万态妩媚冠滴韵,国色倾城韵犹长。

莫道春光归欲尽,韵彩端庄入画藏。

疑是洛川仙女到,威仪胜却净莲芳。

《七绝.咏竹》

幽溪苍翠隐林丛,岁寒君子亮节风。

冷眼红尘甘寂寞,长青四季自从容。

《七绝.知音》

诗词吟赋碾墨香,知音会意犹味长。

月下抚琴传心绪,琴韵潺潺音绕梁。

《七绝.诗》

闲赋暇吟心自痴,豪放柔情各自思。

意境笔墨云水注,口吐沉香跃纸驰。

《七绝.春鸟》

林间雀鸟沐晨光,跳跃枝桠抖落芳。

鸟啭莺啼花含笑,春鸟啼林花自香。

《七绝.梅魂》

春来煦暖秀新妆,风骨梅魂叶中藏。

三春虽有桃千树,不及梅花一缕芳。

《七绝.春雷》

昨夜雷雨惊梦人,淋醒芳草浸心纯。

三春杏雨疏翠袖,雨洒大地万物新。

《七绝.春景》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