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力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力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力量

自然力量范文1

保湿精油研磨皂(图.1)

由于在制作过程中不需要调制碱液,研磨制皂法适合初级制皂者,只要在现有的天然油脂基皂中加入各类植物成分,就能得到一块适合自己肤质的冷制皂。

材料:天然油脂基皂100克、紫草根粉5克、薰衣草精油2毫升、广藿香精油1毫升、荷荷巴油适量

工具:耐热玻璃碗、搅拌棒、手工皂模具

(图.2)1.确定各类基皂的添加量,将基皂切割成小块,放在耐热玻璃碗中,进微波炉加热几秒钟至融化。

(图.3)2.将融化后的基皂液趁热搅拌均匀,放至温凉后调入紫草根粉、薰衣草精油、广藿香精油再次搅拌均匀。

(图.4)3.等皂液变得超微粘稠时,在模具表面涂薄薄一层荷荷巴油,然后将皂液倒入,尽量避免带入气泡。

(图.5)4.轻轻拍打震动模具,让皂液表面变平整,静置至皂成形后脱模即可使用。

Me 天然油脂基皂有很多种类,如橄榄油、椰子油、米糠油、荷荷巴油、蛇油等,它们的清洁力和保湿力有些许差别,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来选择。

清爽香薰沐浴盐(图.7)

沐浴盐由天然海盐、矿物质和植物精油等成分组成,除了有盐的清洁力,还富含铁、钙、硒、镁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使用可以消除黑色素,让肌肤逐渐恢复细白、嫩滑。

材料:海盐500克、维生素B3(烟酸) 2克、薰衣草干花蕾30克、薰衣草精油5毫升、紫色着色剂适量

工具:玻璃碗、搅拌勺、钢筛、玻璃罐

(图.8)1.将海盐碾碎,用筛子过滤掉过杂质,然后加入薰衣草干花蕾、维生素B3 。

(图.9)2.将薰衣草精油洒在海盐上,等精油吸收后,将结块部分的盐碾碎。

(图.10)3.加入几滴紫色染色剂,最好选用纯天然的着色剂,如果对颜色没有要求,也可以不加。

(图.11)4.制好的海盐需要用玻璃罐密封保存,才不会让精油成分挥发掉。

更多巧思妙想――

(图.12)把无烟蜡烛融化后倒入模具中,表面撒上薰衣草干花,独特的香薰烛就做好了。

(图.13)将薰衣草精油滴在BB油里,就制成了能帮助安定小孩心神的睡前薰衣草油。

自然力量范文2

Nature didn’t have many surprises up her sleeve, think again. Nature has a load of other powers that can only be described as, well, freaky.

The Mother of All 5)Tornadoes

The fastest wind speed ever recorded 318 miles an hour occurred during a tornado near Oklahoma

City in 1999. Scientists classify tornadoes by the damage they can do. A tornado with wind speeds of 70 miles an hour can sweep away entire houses and 6)hurl cars through the air. But a tornado with wind speeds of more than 300 miles an hour has the power to 7)derail train cars, tear grass from the ground, and even rip 8)pavement from the street.

9)Dodge Balls

About 1,000 years ago, hundreds of people were mysteriously killed in the Himalaya. A recent

investigation concluded that they were caught in a 10)hailstorm that dropped 11)chunks of ice the size of baseballs on the victims’ heads at more than 100 miles an hour. Hail is formed in storms when raindrops

are carried into extremely cold areas of the

atmosphere by powerful 12)vertical winds. The longer the tiny specks of ice bounce around in the wind, the bigger they become. When the 13)clumps of ice grow too big for the wind to hold up, they fall to the ground as hail.

It’s Raining Frogs!

Small frogs rained on a town in Serbia, sending 14)residents running for cover. “There were thousands

of them,” a villager told a local newspaper. “I thought maybe a plane carrying frogs had exploded in

midair,” said another resident. Had the town gone crazy? Probably not.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15)waterspouts and tornadoes can suck up the surfaces of lakes, 16)marshes, and other bodies of water. When they do, they can take frogs and fish along for the ride. The tornadoes can then drop them miles away.

Flaming 17)Twisters

As if tornadoes aren’t dangerous enough, one kind is made of fire. Wildfires are so powerful they can create

their own weather. As these fires burn, they consume huge quantities of oxygen. The heat causes the air to rise. When fresh air 18)swoops in and replaces it, strong winds are produced. Sometimes this self-created

weather causes 19)swirling tornadoes of fire. These flame-throwing tornadoes, called fire 20)whirls, can be 50 feet wide and grow as tall as a 40-story building.

Gas Attack

When a volcano 21)erupts, a glowing sea of 22)lava often flows down its sides, destroying everything in its path. A lava flow is extremely dangerous. But a

volcano can produce something even deadlier: a 23)pyroclastic flow, which is a cloud of gas and rock that can reach temperatures above 1,000. The flow crashes down the side of a volcano like an avalanche. While most people can easily move out of the way of most lava flows, they can’t escape a pyroclastic flow so easily. These flows typically reach speeds of more than 50 miles an hour.

Snowball Factory

You head outside after a snowstorm and see dozens

of 24)log- or drum-shaped snowballs. These rare

creations are called snow rollers, and Mother Nature makes them all by herself. Snow rollers form when wet snow falls on ground that is icy, so snow won’t stick to it. Pushed by strong winds, the snow rolls into logs. Maybe this is nature’s way of saying it’s time for a snowball fight.

Mystery Waves

Imagine you’re on an ocean 25)liner when a wall of water ten stories tall runs toward you like an unstoppable

train. It’s not a tsunami, caused by an undersea earthquake. Tsunamis are tiny in the open ocean and become 26)enormous and deadly as they

27)approach the shore. No, what you’re witnessing at sea is a 28)rogue wave, also called a freak wave.

Scientists aren’t sure what causes these waves, but they do know they can appear without any warning in the open sea, even in the clearest of weather. As

recently as 15 years ago these waves were thought to be a myth. But scientists now know they are very real and very dangerous to even the largest ships.

Great Balls of Fire

During a thunderstorm, a glowing ball the size of your head suddenly appears. It 29)hovers a few feet above the ground, drops down, dances across the yard, and then 30)darts up into the air before it fades away. This freaky 31)phenomenon is ball lightning. Sometimes it disappears with a small explosion. Some scientists think that when normal lightning strikes the ground, it 32)vaporizes a mineral called 33)silicon found in soil. They think this silicon forms a kind of bubble that burns in the oxygen around it.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候强大得惊人。一次大地震足以把庞大的建筑物,把整片山坡夷为平地。在尼加拉瓜大瀑布,每秒钟有超过50万加仑(约189万升)的水从18层楼的高度俯冲到下面的尼加拉瓜河――这样的流速足以在1分钟内注满将近50个奥运会规格的游泳池!此外,大家都知道飓风、暴风雪、雪崩、森林大火、洪水、海啸和雷暴等自然灾害。但如果你以为大自然母亲能带给人的惊叹仅此而已,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大自然还有许多惊人的力量,或许只能用“怪异”来形容。

龙卷风之母

史上记录的最大风速――318英里/时(511千米/时),出现于1999年俄克拉何马城附近的一个龙卷风肆虐之时。科学家根据龙卷风造成的损害程度对其进行分级。一个风速70英里/时(112千米/时)的龙卷风可以把整所房子吹翻,把汽车抛到空中。而一个风速达到300英里/时(482千米/时)以上的龙卷风则足以使列车脱轨,将草连根拔起,甚至掀翻路面的人行道。

躲避球

大约1000年以前,数以百计的人在喜玛拉雅地区神秘遇害。最近的一次调查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人遭遇了大冰雹的袭击――当时有无数棒球大小的冰块以超过100英里(160千米)的时速砸到遇害者的头上。暴风雨发生时,强大的垂直风把雨点带到极其寒冷的大气层区域,从而形成了冰雹。细小的冰粒在风中颠簸的时间越长,就会变得越大。当冰块凝结过大,风力再也支撑不了其重量时,它们就变成冰雹掉落地面。

下青蛙啦!

塞尔维亚的一个小镇上竟然落下无数小青蛙,居民们慌忙奔走躲避这场“青蛙雨”。“有好几千只青蛙呢,”一名村民对当地一家报纸说。“我觉得可能是一架装有青蛙的飞机在半空中爆炸了,”另一名村民说。难道这个小镇发疯了吗?很可能不是。科学家相信海上龙卷风和龙卷风都能够吸起湖泊、沼泽和其他水体表层。出现这种情况时,龙卷风就会把青蛙和鱼一起卷走,然后在数英里外的地方把它们

撒下。

火焰龙卷风

好像龙卷风还不够危险似的,竟然还有一种龙卷风是由火形成的。野火力量强大,甚至能够制造自己的天气现象。火焰燃烧时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的热量使空气上升。当周围的新鲜空气迅速补充进来时,就产生了强风。有时,这种自然形成的天气现象会引发旋转的火龙卷风。这些喷吐着火舌的龙卷风被称为“火旋风”,它们可以达到50英尺(15米)宽,并攀升到40层楼的高度。

气体袭击

火山爆发时,经常会有一片熔岩之海沿着山坡流下,毁灭沿途一切。熔岩流极其危险,然而火山喷发时还会产生另一种更加致命的东西――火山碎屑流,当中混合了气体和岩石的杂质,温度可达1000(537℃)以上。火山碎屑流沿着火山坡以雪崩之势猛冲下来。大多数人能够轻易躲避大部分熔岩流,但是要躲避火山碎屑流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些火山碎屑流时速通常可达50英里(80千米)以上。

雪球工厂

暴风雪过后,你走出门外,看到很多圆木状或鼓状的雪球。这些不寻常的产物叫做“雪卷”,是大自然母亲亲手创造的。当潮湿的雪落到结冰的地面时,雪不会粘着在地面,而是在强风力的推动下不断滚动,最后变成圆木状。或许这是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可以打雪仗咯”。

神秘的海浪

想象一下你正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突然有一堵10层楼高的水墙像一列无法停止的火车那样朝你汹涌而来。这并不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海啸在外海规模较小,只有当它靠近海岸时才会变得巨大而致命。不,你此刻在海上见到的是一个“超级巨浪”,也叫做“畸形波”。科学家还不能肯定是什么引起这种海浪,但他们知道这种海浪可以在最晴朗的天气里突然在大洋出现,事前毫无预兆。直至15年前,这种海浪还被认为是一种传说。但是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它们确实存在,而且即使对大型船只来说也会非常危险。

自然力量范文3

“我觉得不化妆就是对皮肤最好的保养。此外,心情要保持愉快,睡眠要充足,经常健身。”陶虹坚持的美容秘诀就是这么简单――纯天然,“不过,如果一定要化妆的话,我会选择唇妆,而且大多选择无色或淡彩的润唇膏,因为我的嘴唇偏干,经常起皮儿。”

对她来说,最大的美容难题就是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导致气色不好,精神不佳,黯沉、眼袋、黑眼圈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而忙碌的拍戏工作,注定了她的睡眠不会很充足。于是,如果有时间,她最喜欢晒个日光浴,做个纯天然阳光SPA,享受阳光的能量,顺便补充睡眠。“我特别喜欢去三亚和内蒙草原。在三亚,我可以好好晒晒日光浴;而在内蒙的草原上,我可以骑着马享受阳光。”崇尚天然的陶虹,最推荐的美容保养品是精油类的产品,“因为它们纯天然,对皮肤没有伤害,而且功效非常好。”无论是充满能量的阳光,还是有着神奇力量的精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最天然的保养品。

当然了,喜欢天然,并不意味着拒绝高科技。对于时下火爆至极的医学美容,陶虹的态度却并不抗拒:“虽然我自己应该不会尝试,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医学美容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一部分人增加自信,这没什么不好的。不过,对于这个一定要适度,不要过于迷恋,不要刻意去伤害身体。”

自然力量范文4

一、引言

考核是检验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通过对试卷分析,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1]

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评价方面都呼吁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但试卷测试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因此试卷质量分析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备环节。目前多数学科如数学和医学专业已经重视试卷成绩和试题质量分析,[2-7]]对世界自然地理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研究较少,[8-10]贺丹君等从评价体系上对地理课程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未对试卷质量进行定量分析。[11]然而,《世界自然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最能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人地相关性,具有其它地理学分支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对《世界自然地理》试卷成绩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试卷的优劣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57名学生的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判试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映能力,旨在为今后的考试命题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2007级地理科学本文由收集整理专业的本科生共57名学生的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由任课教师命题,试卷评判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进行,由任课教师评分。试卷卷面分值满分为100分,包括4种题型,26道小题: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包含15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57.69%,共15分;第二题简答题包含5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19.23%,共40分;第三题填图题包含4道小题,40个空,占总题目数的15.38%,共20分;第四题论述题包含2道小题,占总题目数的7.69%,共25分。

2. 方法

试卷分析主要是指通过收集一定量的原始数据,按照设定的评价指标,运用测量学和统计学的理论,通过计算各种统计量数和绘制统计图表,对试卷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12]可以针对某一门课程,比较学生各成绩段的比例,分析学生成绩的分布是否合理,与试卷内容是否相关等。评价指标可以从教学大纲、命题、试题数量比例等方面来设定。

试卷质量的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对试卷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12]根据《教育测量学》的介绍,[13]本文主要选取难度、区分度两个指标对试卷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1)难度。试题的难度是衡量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13]

在编制试题时,难度分布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这样有利于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试题的难度即考生对该题的通过率或得分率,对于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的试题,难度(p)就是答对(或通过)试题的人数与考生总数之比:

(1)

式中,r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考生总数。

对于满分量大于1分的试题,难度则是考生对该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满分之比:

(2)

式中, 为考生对该题的平均得分, 为该题的满分。p值越大,试题越容易。因为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通常情况下,把平均难度控制在0.45~0.75之间比较合适。[13]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

(2)区分度。题目区分度是指检验题目对其学业水平不同的考生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它是学生掌握知识水平和能力差异的指标。[14]通过考试,学习好的学生得到高分,学习差的学生得到低分,则说明试题的区分度高;如果学生中好、中、差三个层次的考试成绩处于同一个分数段中,就反映不出学生学习水平,那么这样的试题区分度就低。所以一般采用比较方便的两端分组法来计算试题的区分度。所谓两端分组法,即当测试成绩成正态分布时,将考试总分进行排序,然后选出得分最高的27%列为高分组,将得分最低的27%列为低分组。区分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1,2,3,……n (3)

式中, 和 分别表示全体考生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第i题的平均分; 表示第i 题的满分值。d≥0.40为优秀;0.30≤d<0.40为良好;0.20≤d<0.30为尚可,需改进;d<0.20为劣,需淘汰或修改。[15]试题区分度的评价标准具体见表2。

表2 试题区分度的评价标准

3. 结果分析

从2007级地理科学专业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的成绩分布来看,试卷满分为100分,客观题总分为35,主观题总分为65,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为68.35,最高分为91,最低分40.5,标准差10.10,及格率为80.7%,不及格率为19.3%。

一是课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1)试卷总成绩分布:2007级地理科学班的57名学生,有39名学生成绩分布在60~79分内,占68.42%;有6名学生成绩分布在80~89分内,占10.53%;有10名学生成绩分布在50~59分内,占17.54%;仅1名学生成绩高于90分和低于40分,各占1.75%,见表3。通过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可以看出,该班期末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见图1。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也能够说明试卷设计是合理和具有科学依据和实际意义的。[15]本试卷总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试卷总体设计合理、可靠、科学。

转贴于

表3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总成绩分布情况

图1 《世界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布图

(2)试卷各大题成绩分布。该试卷共四个大题,因为各题总分不一样,所以把各大题以100分为基准,对分数段进行折合计算,具体各分数段的人数和比例见表4。通过对各大题绘制直方图可以看出,单选题、填图题成绩分布呈偏正态分布,简答题成绩呈偏态分布,但是没有单选题和填图题严重,大体还呈正态分布,这看出就大题而言,单选和填图题设计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反应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单选和填图属于识记类知识类型,本来就不好区分学生层次,所以总体看来还是符合实际的;简答和论述题成绩大致呈正态分布,能较好地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和智力水平,设计很好,见图2。

二是难度、区分度分析。从总成绩看,试卷难度为0.680,试卷区分度为0.402,表明整卷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总体来说试卷质量优良。在各大题中,难度都适中,区分度除了单项选择题为0.29,试题尚可,须进一步改进外,其它三道大题都为优良。结合2007级地理专业的学生为理科生的专业背景,地理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该试卷的论述题等反映综合能力的试题偏难,但区分度较好,适合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考试的有效性程度,见表5。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该试卷整体的命题结构好,学生总成绩和大部分大题成绩呈正态分布,试题难度适中,除了选择题之外,其他题型区分度很好。建议以后命题要严格按照教学文件规定的要求,不断完善命题工作,特别是选择题的要加强命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应该从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不断改进命题工作,让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1. 试卷构成

整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7:13;客观题主要考核学生对世界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的程度,而主观题则是考核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试卷考试内容覆盖面较广,基本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大部分教学知识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试卷试题综合了教学大纲的多个知识点,适当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试卷结构记忆类占20%,理解类占40%,简单类占15%,综合应用类占25%;试卷各类题型所占的比例均符合教学要求,难度适中则反映出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2. 考试成绩分布

由于2007地科班属于理科生,没有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所以本次试卷的命题不但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因此试题大约有70%是考察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及实际应用,也设计有30%左右的基本知识题,如选择和填图题。从总成绩来看,该卷的成绩分布是呈正态分布,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考查综合能力的试题还是比较适应的,其分值大部分集中在60~80分,见图1;从各大题成绩来看,简答和论述题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试卷能很好区分学生层次和体现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能很好达到测验目的,但是单选、填图题的成绩分布呈偏正态,虽然这两大题属于识记型,但是作为试卷设计,还是应该从科学性测验出发,更好体现学生水平为原则,所以在以后的命题中,会更加注重这两部分题目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本次考试基本反映出学生对世界自然地理知识学习的实际水平,同时也说明命题者对试题难度等因素掌握得较好。

3. 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难度和区分度都是判断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考生能力的程度。通过一次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区别开来。难度系数(p)是反映试题难易程度的重要参数,难度系数越小,说明试题难度越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45~0.75之间比较合适。[10]本次试卷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68,四个大题的难度分别为(单选题0.72,简答题0.70,填图题0.71,论述题0.62),不管是从整个试卷来看还是从各大题来看,本套考卷所有类型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62~0.72之间,根据表1(试题难度的评价标准)来看,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比较合理,能区分学生能力。

区分度(d)是衡量试题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评价试题质量、筛选试题的主要指标,d值越大,区分效果越好。一般认为,d≥0.4,区分度极好;0.3≤d≤0.39,区分度良好;d≤0.19,区分度极差;所以试题区分度≥0.20即为可用试题,而区分度≤0.19的试题应该被淘汰。世界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有其特殊性,概念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尤其记忆各大洲的山脉、河流、湖泊容易记错,各周的地理位置不易描述,而且该级的学生是理科生出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有待提高,诸多因素使命题者难以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及区分度。在本试卷中,整卷区分度为0.402,各大题中,除了单选题的区分度<0.30(为0.29)外,简答题、填图题和论述题的区分度均>0.40(分别为0.53、0.48和0.52),而且简答题、论述题的区分度非常好(d>0.5)。通过试卷分析表明,本套试题的区分度、易难度良好,其分析结果为命题者今后的命题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今后对单选题和绘图题的区分度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判断题应淘汰或注意完善该题型的区分度。

4. 今后命题工作的导向

自然力量范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塔塔”为你整理了这篇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

一、督查内容和方法

(一)督查范围。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自查实施。

自市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安庆市202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通知》,由县卫生健康委疾控办组织县疾控中心组成调查组,严格按照《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进行自查。

二、自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此次共督查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实查病例登记数442例,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率99.55%。

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网络报告病例440例,报告及时440例,报告及时率100%。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的必填字段信息填写完整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100%。

4.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实查填写完整的纸质报告卡135张,同时与门诊或住院登记信息一致,填写字迹清晰且无明显逻辑错误,无涂改的传染病报告卡135张,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100%。

5.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与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电子卡必填信息完全相符的135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100%。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实查纸质报告卡135张,身份证号填写完整135张,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100%。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

1.疾控机构。

(1)辖区传染病常规监测管理工作情况。每日做好传染病报告卡实时监测审核记录,每日至少4次以上,记录完整;建立了异常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与流程,并能有效付诸实施;针对传染病报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指导,每月至少开展1次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1-11月份传染病报告报告质量评价综合率均值为100%。

(2)数据分析与利用。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每月进行月分析,年终有年分析;重点控制传染病有专题分析;每月将常规分析报告通过纸质和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反馈;根据疫情流行情况适时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与评估。开展了辖区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有检查方案和原始工作记录,实行辖区全覆盖,督查结束后有总结和通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二次督导;21家网络直报单位,2020年1-11月有5家全年没有传染病报告,分别是4家民营医疗机构和县血吸虫防治站;县直医疗机构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1家,为县妇计中心;乡镇连续3个月零报告单位4家,为雷池乡卫生院、凉泉乡卫生院、鸦滩镇、高士镇卫生院;县级疾控中心每年对下级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至少2次以上,每次都有指导记录。

(4)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均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及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相关技术培训,有文件通知、有签到、有总结、有考核;培训的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版)》重点传染病防控技术以及疟疾、登革热等诊治知识培训。

(5)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配置情况。疾控中心配备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专职人员2人,实行A、B岗位制。配有专用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为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了可实时连接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无线网卡,对疫情监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加班补助,并可以调休。

(6)用户信息安全管理情况。建有辖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及授权安全管理制度,对直报用户和本级用户均有备案,并对系统用户开展了信息安全相关培训。

2.医疗机构。

(1)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各医疗卫生单位均成立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相关工作制度齐全;但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纸质版本普遍缺少有效证件号登记栏,但县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均设有该栏;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检查结果门诊和住院医生可以实时浏览打印。每月定期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有记录,县医院并能落实奖惩措施;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部分单位对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了培训。

(2)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各单位均指定专门科室负责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配备有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兼职人员,并对直报人员有一定的加班补助,加班后可以适时调休。

(3)医疗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系统,除县级医院外,其他单位都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县级医院放射和检验结果门诊医院可浏览,但乡镇一级系统不具备该功能;目前也不具备导出功能。

(4)用户信息安全管理。直报用户在县疾控中心均有备案,各单位均配有传染病报告专用计算机,并安装了杀毒软件。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各单位均开展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工作,但大部分缺少传染病诊断标准方面的内容,缺少培训考核,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意识和发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电子病历系统尚不完善。虽然各单位均建有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但乡镇不具备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需要。临床医生登记意识和传染病报告意识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规范培训,丰富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内容,做好培训考核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自然力量范文6

关键词:自然电位 信号传输 干扰

一、前言

自然电位与井中岩层的岩性有密切的关系,能以明显的异常差异来显示渗透层。自然电位曲线可以用来判断岩性和划相、确定渗透层、求地层水电阻率、估计地层泥质含量和判断水淹层等。并确定地层水的含盐浓度,后者直接与地层水电阻率Rw有关系,而地层水电阻率是计算地层含油气浓度的主要参数。由于测量方法简单,并且能够提供主要的参数,它一直是测井作业中的一项必需的内容。

二、5700自然电位SP测量解析

一直以来自然电位被认为是简单稳定的测井项目,无论在测井理论和处理方法上都很容易理解。但是5700成像测井系统里面对它们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它们的不同命名,原本简单的自然电位测井变的扑朔迷离。

1. 5700常见的自然电位名称

1.1SP在通常状况下记录的曲线,由仪器的自身测量电极测量如1515和1503;

1.2SPCH通常由电极马龙头环测量,在我们通常的服务表中以3069XA出现,

1.3SPBR由双侧向长橡胶电极测量而得,长度至少85ft,也就是我们说的加长电极。

1.4SPSB以仪器的绝缘电极上的电极环作为参考环,也就是绝缘短接上的电极环。

2.自然电位信号的传输

在5700测井中,用两种方式来对自然电位进行处理:一是它作为模拟的测井信号上传到地面系统。二是它直接在井下被数字化后,经由模式2上传到地面数据采集。

模拟的SP即传统意义上的SP。是以我们放在地面的“泥浆池”电极棒为参考电位的,远电极取决于在井下运行的是感应仪器还是双侧向仪器。仪器供电后它的默认选择是仪器上的测量电极环。模拟信号由模式5的中心抽头上传,到LCP里面的模式5的中心抽头接受,由DASP板处理成SP曲线数值。同时,自然电位SP在3510里也被处理成数字信号如SPDH,它的参考远电极是电缆钢缆外皮而不是地表的“泥浆池”。

用3514作为传输短节时,模拟信号可以由缆芯7上传,如感应类的测井仪器,但测双侧向的时候,SP必须在井下数字化,然后由3514通过模式2送到地面采集,这是由于缆芯7作为双侧向的回路信号,而模式5的中心抽头又被其他占用。也可用电极上的电极环来替代仪器上的测量电极来进行自然电位的测量,这样的测量电极制做在软电极上或硬电极上,它与缆芯8相连。如DLL测井用这个8号电极来进行MLL测井,如果在测井项目中无MLL,这个电极可被用来作为自然电位的测量电极。

3.自然电位信号的采集控制

自然电位信号来源及测量参考点由不同的继电器控制,了解控制继电器的位置,合理的选择SP信号的通道,才能测得正确有效的自然电位曲线。

通常情况下,调用相应的服务表后,在仪器控制窗口下有这样一个选择COMR:SPSOURCECONTROL。你可以选择自然电位测量环的选择,是TOOL仪器上的测量环,还是来自电极上的测量环BRIDLE。供电后仪器里面继电器的默认选择为TOOL。

在我们测井时会遇到这样的窗口:COMR:MODE7/SPCONTROL,仅在真模式7中出现,这个窗口是让你连接或断开mode7信号以及自然电位信号是否到缆芯7上去。通常情况下,在3514里面的K1继电器已经连接好了。对于一些需要开收腿的下井仪器,这个继电器可能被用来开收腿,连接到自然电位上的开关可能断开,这就要我们开收腿后重新连接一下。在实际测井中,通常在测阵列感应时如需同时测SP和SPDH,则需要手动操作这个界面窗口来实现,否则SP可能在曲线窗口中只是直线而没有数值。

当用3514做传输短节来测DLL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窗口COMR:LLREFERENCECONTROL,它给操作者一个DLL参考回路的方式,也就是在5756LCP里面的电缆外皮,它是通过3514来控制井下仪器DLL的回路的。这个控制窗口本意是让你连接井下DLL信号和上传至地面5756LCP的回路的。LLRETUREN-SURFACE将通过一个200Ω的电阻值给DLL一个地面的回路连接。在大多的情况下,你无须调整LLRETUREDH和SURF的默认设定。

5700成像系统测井时,一般情况下,在给仪器供电后,默认状况是仪器里继电器在标准模拟信号位置,也就是采集到的是常规的自然电位。

4.自然电位信号异常的分析及排除

在自然电位测井过程中,许多无关的因素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形状,导致曲线失真,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给处理解释带来错误结果。现场中经常遇到的有:工业迷散电流干扰、绞车磁化干扰、电极极化干扰等。

4.1自然电位曲线应平滑无毛刺,工业迷散电流引起的干扰在曲线上表现为有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锯齿状变化,其原因是井场漏电,使自然电位的地面N电极电位无规则变化,造成测量M电极与N电极间电位干扰,出现锯齿状曲线。消除或减小这种干扰的措施有:暂停井场附近电力设备工作或将地面N电极远离有可能造成干扰的电力设备放置。

4.2绞车磁化引起的干扰在曲线上表现为周期性的正弦波变化,而且变化频率随滚筒快慢而变化。引起干扰的原因是,测井电缆绕在绞车滚筒上形成线圈,当绞车部件被磁化,滚筒转动电缆切割磁力线,电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进入自然电位测量道而产生干扰。防止或消除的方法有:尽量避免在测井时通太大直流电,尤其要避免一根缆芯通大直流电防止绞车磁化;发现绞车被磁化要及时消磁或更换相关部件;滚筒要用如不锈钢防磁或剩磁小的滚筒。

4.3电极极化干扰造成自然电位曲线基线漂移或出现台阶、跳尖等现象。测井时,当地面N电极放在不稳定的泥浆中(如流动泥浆或水渠中),由于扩散吸附电动势的影响,N电极的表面电位变化造成电极电位干扰,从而出现自然电位基线漂移。另外,当测量M电极在井内运动时,测速突然变化会使M电极上电位突变产生电极电位干扰,出现跳尖、台阶等现象。消除干扰的措施是:自然电位电极环和电极棒用不活波金属铅作电极;地面N电极要放在静止泥浆中;测速要均匀。

三、结论

1.测井时根据选用的服务表,操作工程师必需熟练地掌握自然电位曲线名称含义及所走的通道,合理控制继电器的位置,才能测得满意的自然电位曲线。

2.测井现场环境条件复杂,产生自然电位测井干扰的原因很多,首先要根据出现的状况分析判断干扰原因才能正确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干扰。

3.操作工程师必须熟悉自然电位通道及合适的检测方法,才能很好地应对现场出现的SP测量问题。

参考文献

[1]BakerAtlas操作手册.

免责声明

中文期刊网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期刊咨询
在线服务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