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1
1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获得物美价廉的成果,令患者满意
现在医院里的医疗设备和西药主要是国外进口或购买国外专利国内生产,中国原创很少,这直接导致患者看病费用昂贵,消费昂贵又是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患者及其家属深感医疗设备检查和药品太贵,疗效也不好[2],就误认为临床医学生故意多收费,就会对临床医学生抱有深深的敌意,稍有小的冲突就会引燃,爆发激烈的医患冲突。如果把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就会大大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因为花钱很少还能治大病或者即使疗效不好但是花费很低也可以接受,总比花费很高但疗效差的结果好得多,这样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接受,也就不会严重误解临床医学生故意多收费不给治疗,从而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如何把医疗设被和药品的价格降下来?最主要的办法是中国临床医学生和其他相关医学的创新者经常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世界领先科技创新活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中国医学力量创新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医疗设备和药品,这样就会物美价廉,令患者及其家属少花钱治大病、疗效好,对临床医学生心存感激,医患关系也就容易相处并很和谐。
2患者对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促使医学生更关心尊重患者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临床医学生对患者关心不够,不尊重患者,没有平等友好地对待患者,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医学生产生严重的误解,认为临床医学生不关心、不重视他们,是想害他们,而不是救他们,于是医患稍微有点小冲突,就会引起严重的暴力冲突,导致许多临床医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损,患者及其家属也因严重伤医而被法律严惩,医患两败俱伤[3]。临床医学生如果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就能促使医患关系和谐相处。因为临床医学生要想创新出令患者满意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必须了解患者及其疾病的需求,把这些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必须多接触患者、真心实意地关心患者,患者才愿意与医生合作,才会感觉医生确实为患者着想,心中对医生充满感激,非常有利于医患相处。同时,由于患者对临床医学生所创新的医疗设备、药品有亲身体验,所以最能知道优点和不足,最能指导临床医学生如何坚持优点和改进缺点,患者是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导师,所以临床医学生必须重视和尊重患者,把患者当作老师,促使医患关系更能和谐相处。这样即使没有研究出令患者满意的产品,但患者一般也不会误解临床医学生,而是深感临床医学生真心实意地为患者着想,从而也真诚地为医生着想,医患和谐相处。
3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使其更加细心,避免或杜绝因粗心而发生的医疗事故
临床医学生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能够养成非常细心的习惯和素质,因为能够创新出高科技产品的临床医学生必须非常细心,非常重视细节,否则也不可能创新出高科技产品,任何高科技产品的创新都需要最高程度的细心、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高科技创新中出现一点儿粗心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造成物质财富的巨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这样,参加创新的临床医学生就必须非常细心,养成非常细心的良好习惯和素质,才可能获得高科技成果。临床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养成或得以巩固、加强的非常细心的良好习惯和素质确保他们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也非常细心,不会发生因粗心而危害患者的医疗事故。所以,医学行业各级领导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使临床医学生参加并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4],并作为日常考核、职称评聘、职务去留升迁的重要考核标准。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调动临床医学生参加并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养成或巩固、加强细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和素质,以减少或杜绝治病救人过程中的粗心大意,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获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好评,从而促使医患和谐相处。
4临床医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敢于探索研究突发新病,从更有效地救治患者
临床医学生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多创新出高科技产品,非常有利于养成敢于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和素质[5],这种良好的习惯和素质促使临床医学生在治病救人过程中遇到患者身上出现的新疾病、疑难杂症,就会非常有效地积极创新,不会轻言放弃,而是积极救治,临床医学生运用平时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形成的敢于善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和早已锻炼出的很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平时积累的丰富的创新经验,毫不犹豫地探索研究患者身上出现的新病种、疑难杂杂症所用的新的治疗方法、医药、医疗设备,最有效地挽救患者,获得患者家属的好评,从而促使医患和谐相处。所以临床医学生需要经常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积累丰富的创新经验,以便更好地救治患者,令患者及其家属非常高兴。
5临床医学生科技创新可使医学生、患者获得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147-0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入了解影响和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诉求,推动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2014年7月,江苏泰州市科协与老年科协共同组织了全市范围内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状况的调查。本次调查,《泰州市科技人员状况调查表》收回475份,有效答卷434份;《泰州市企业科技情况调查表》收回146份,有效答卷124份。与此同时,我们抽样走访调查了三市三区18家企业,与企业科技创新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与交流。
一、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按照2011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精神,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这次调研涉及的5家国有控股企业、2家集体企业、103家民营企业、5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及其他9家企业均属中小企业。
本次调查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泰州的中小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市场决策,更有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迫切的创新需求。各个企业的基本特征不同,战略与管理行为选择各异,加上企业结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团队、科研团队的差别,创新活动各有招数,各有成效。几个主要指标情况如下。
(一)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例
接受调研的124家企业年收入总额是440.20425亿元,研发经费总投入是16.25888亿元,研发总投入占总收入平均比重为3.69%。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大有不同,部分企业占比较高,也有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与企业的规模并无确定的关系,与企业所在区域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
(二)科技人员占企业人数比例
在被调查的124家企业中,工人总数是4.5186万人,其中科技人员8948人,科技人员占工人总数的比重为19.80%。相比科技经费的投入,比重明显上升,说明泰州的中小企业较注重企业科技人员对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三)科技人员学历及职称情况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34名科技人员中,从事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达340人,只有94人服务于传统产业。434名科技人员中,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24人,本科毕业生135人,大专及其以下学历的262人;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55人,中级职称125人,初级职称131人,还有93人没有职称。企业高学历人员的比例不高,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太少,甚至有些企业对职工的职称评聘没有引起重视,有些科技人员对自身的职称评聘也没有足够的关注。特别是有些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并不与职称挂钩,严重影响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部分企业在内部评聘职称,收到的激励作用是明显的,但不鼓励科技人员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职称评聘,其背后担心人才流失的用意也是明显的。
(四)科技人员工资情况
124家企业中,科技人员年平均工资在2万~5万元的有31家,5万元~10万元的最多,有55家,10万~20万元的有18家,20万~30万元的有20家。124家企业科技人员平均年工资状况表明,科技人员的工资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五)近5年企业的专利情况
124家企业近5年的专利数,在0~10件的有24家,在11-20的有19家,2l~50件的有51家,51~100件的12家,100件以上的有18家。以上数据可看出,近5年企业专利一般在50件以下,专利数目不够多。
泰州的中小企业普遍关注科技创新,大多有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不少企业成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与多家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还有的成立了自己的检测中心,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博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被调查的企业中大多有自己的专利。大多企业取得了喜人的科研成果,但从总体看来,泰州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都处于全省的中游水平,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产品数、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全社会研发投入数、上争计划项目数等等,与南通、扬州、镇江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制约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资料分析,从座谈中大家关心的话题分析,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企业的科技创新全社会支持不够
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不仅仅是主管科技创新工作的某个或某几个行政部门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各级党委政府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而且要理性选择关注与支持的重点。目前,泰州市相关的职能部门比较重视大的科技创新项目的推进与支持,对小改小革热情不足,支持不多;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关注不多,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新兴产业的创新上。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要么门槛过高,中小企业望尘莫及,要么是“阳光普照”,缺少政策的激励性,花了钱却难以发挥推动作用。
(二)科技合作缺少长远的运作
为了提升创新能力,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但从合作的现状看,大多是项目合作、阶段性合作,而不是持续的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合作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科技力量薄弱、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但反映了合作双方的无奈心态,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与通盘设计,合作双方在齐心与协力方面以及长久合作方面都存在可以改进的余地。而同行业企业之间因为利益的相关性,激烈的竞争使知识与技术外溢受到严格的限制,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的情况几乎成为不可能,这与如今科技创新需要联合作战的大趋势是相悖的。
(三)企业主与科技人员创新的动力不足
就目前情况看,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稍稍强一点,制度设置上也有一些值得肯定与学习的地方。而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一般说来,没有足够的关注、没有足够的人力、没有足够的财力,创新带来的效益明显不足以引起企业主的兴趣。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数量少,学历职称低,创新研究的知识不够,热情不高,信心不足。这种不平衡在泰州是十分明显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企业家的素质不高,政府投人不够、科技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这都有道理,但又都不是完全的道理。对这些缺陷与不足,不可能一下子全面得到弥补与解决,不可能靠某个时段的努力、某个方面的工作就能排除影响科技创新的所有障碍,重要的是要细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中,哪些是可以由企业努力做好的,哪些是必须得到政府扶持的,哪些通过科技人员的自身努力是能够做到的,哪些又必须是要多方面通力合作的才能发挥作用的。
三、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科技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必然体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要求。创新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与诱人的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动力。但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因素,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文化创新等方方面面。依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创新投入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管理制度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二级、三级的指标。创新投入包括财力投入、设备投入、研发团队投入;产品开发的周期、研发成果的数量、研究成果的转化以及生产设备水平、生产工人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标准化水平、资源利用率等体现了企业的创新实施能力;营销网络建设、市场占有率、品牌强度等营销指标和销售水平、利润水平、出口创税水平产品创收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创新实现能力。此外,企业家的创新理念与热情、员工的创新理念热情、创新战略管理能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等,对企业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每个环节都影响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当然,社会大环境对企业的创新也起到明显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强调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都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四、推进泰州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一)立足基层一线,创新激励机制
泰州市中小企业为主的现实、科技人员短缺的现状,要求泰州的科技创新要立足基层,立足一线。美国的一项评估结论是70%的原始创新来自中小企业,我国60%以上的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是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企业科技创新是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创新,依靠理论的创新、依靠实验室的探索,但又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创新、工艺创新、方法创新来自于生产一线。所以说,生产一线也是科技创新的一线,广大一线工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不能忽视“能工巧匠”作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创新的成果可以从小改小革入手。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可以在少数企业中看需要而建设,在绝大多数企业要增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眼睛向下,努力调动广大工人的积极性,把工人中的“嗡嗡制度”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对工人提出来的建议,理论不必深,有益就好,成果不必大,有效就好,奖励不必多,持之以恒就好。参与的人多了,参与的热情高了,就能培育出企业的创新文化,个人就能在活动中增加才干并逐步成长起来,企业就能在日益兴起的创新中发展起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技术改造、点滴创新中获得的奖励收入起到的激励作用是工资增长无法比拟的。激励机制的创新也是重要的创新。在落实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提升精神奖励带来的激励作用。政府定期对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高规格、大范围的表彰,宣传媒体开辟专栏、专访,高调宣传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精神,传播科技创新的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敬科技工作者的氛围与风气,构建全民创新的文化。
(二)加强科技人员的引进、培训
许多企业有好的项目,亟需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来研发。但泰州的中小微企业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科技人员都有比较强烈的学习热情,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对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调研中发现,434份科技人员状况调查,有197人近一年来没有参加任何学术团体或科技社团,没有参加过一次学术交流,有203人两年中没有参加过科研项目的转化或新产品的生产。有234人没有参与有政府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有71人都没有参加过企业的科研工作。他们因此感觉到苦闷与困惑,不少科技人员表达了进修、学习、培训、交流的愿望。也有一些企业因为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重视科技人员的进修、学习、培训和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证明,科技人员的进修、学习、培训、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应加大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鼓励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叠加,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学习,有针对性地聘请相关专家讲课,努力提升现有科技队伍的创新水平,巩固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培养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
(三)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在政策与财力上,加大对有效中介机构的支持
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特长,帮助企业突破信息不畅、交往不广的局限性,帮助企业在与科研院所之间、与同行企业之间搭建信息高速路与合作的“立交桥”,组织调动社会科技资源协同开展共性技术的研发,通过规划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中介机构在企业研发需要、研究机构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帮助,在专利申请、政策实施、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业务提升方面给予指导。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在组织、协调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更具有专业性,政府在引导协会工作、发挥协会作用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应给予大力的支持。企业的科技人员对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的过去有着良好的记忆与强烈的向往,而在中介机构的组织下还是有可能再现昔日的辉煌的。
(四)分担企业科技创新风险
企业创新的过程是有风险的,投入和产出的不确定性,是企业对自主创新最大的顾忌。加之有些投入是巨大的,这种投入能力的限制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这方面,既要清醒认识创新投入的风险,也要张扬创新收益的诱惑;既要考虑企业的局部利益,也要考虑社会的整体效益。所以,在投人的机制方面,可以考虑政府的参与和支持。能否考虑投入风险的承担比例与创新收益的分享份额,选择一个相对公平的平衡点,使政府成为创新力量的支撑,成为企业面对创新风险的靠山,从而减少企业创新的顾虑,增加创新的勇气与信心。推动企业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比以结果论英雄、以成果发奖励更为重要。政府分担风险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做到企业不分大小,都能在面对风险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府的支持,既不会懈怠又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又不一定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还能减少政府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评选与奖励过程中的弄虚作假。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工科新生 科技创新意识 入学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92-0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从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如何将工科新生引入创新队伍,踏上创新之路,实现从“迎新”到“纳新”再到“创新”是入学教育方案设计之初便应思索的问题,而正是这种前瞻性的思考与设计,将进一步促使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萌生,反哺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 大学新生创新意识现状和心理需要特征
大学生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从事独特、新颖且有一定意义的活动的一种自觉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最主要表现为不满足于课堂所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意识。这种意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和支撑。这种意识之于大学新生,是隐性而萌动的存在。
当代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前,接受的多是应试型教育,学习的目的就是“考试取得好成绩”、“升入满意的大学”,压抑了自身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发展。进入大学后,面对着广阔的大学时空,生活遭受全新境遇,很多新生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存在误解,加之自我约束能力及辨别力不强,极易在光怪陆离的大学中迷失。同时,大学新生在心理上有着强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需要,潜意识中有着比一般社会同龄更高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证明过往奋斗的价值。总之一句话描述大学新生的特点,就是:学习的惯性犹在,学习的方向与方式则易摇摆。
2 新生入学教育阶段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期
从上述大学新生的创新意识现状和心理需要特征梳理中可以看出,对于这样一群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强的青年群体,如果我们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伊始就能主动贴合新生刚入学时的思想心理特征及需求,对大学新生心理中积极的一面予以鼓励引导,对消极的一面积极疏导,无疑把握住了新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会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内容方面应精心设计保证入学教育有料有营养,通过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的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展现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诱因,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创新体验,逐步引导学生将对创新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创新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这样才能更为符合学生“胃口”,填补教育“真空”,引导学生迅速确立学院认同、专业认同,进而开启大学四年的求学之路。
3 新生入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3.1 与新生心理实际相结合,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项目设计应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贴合新生入学时心理思想特征实际,紧紧抓住新生人心向学的特点而展开。只有主动迎合学生发展需求,才能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和主动参与。
3.2 活动开展重在营造创新氛围,学生参与方式重在感知
利用“首因效应”原理,从学生主体感知出发,强调第一印象,重在创新氛围的营造,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萌生创新意识,为以后的创新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3.3 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充分发挥主要团学组织力量
除却传统的课堂教育,当代大学校园团学组织等社团的兴盛为搭建开拓第二课堂实践平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以学生专业学习为依托的精品团学课外活动为学生科技创新培养营造了巨大空间。这些主要团学组织与学生有着天然的亲近优势,“传、帮、带”效应明显。
4 多维度培养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入学教育活动设计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创新意识的培养则重在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科技创新意识的激发有助于专业兴趣的培养,这与工科专业特点密不可分。入学教育活动开展中,应精心设计、充分整合,从感知、体察、等几个维度上为工科新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4.1 感知维度:意识激发
(1)优秀师兄师姐谈
优秀师兄师姐谈活动旨在通过优秀师兄师姐现身说法和新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加强新老生的互动交流,形成老生对新生的“传、帮、带”。师兄师姐们从自身历程谈起,对新生更有触动意义,促使新生更早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树立心中标杆,尽早做好全面规划。
(2)科技创新团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先进事迹报告会一般主要由科技创新团队介绍项目经验和获奖经历,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团队作战”成功的范本,使同学们更了解学术科技团队从组队到运行的过程,更加了解与识别机会与资源,促使其早日规划创新路线。
(3)创新实践大讲堂
创新实践大讲堂在此泛指邀请大学生涯规划专家、学术领头人、通识教育专家、企业资深HR等嘉宾为学生开办的讲座的统称。此类讲座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使同学们进一步被人格魅力所感召,体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引发自我增值的想法和决心。
4.2 体察维度:文化感受
(1)科技创新作品展
学校应将高年级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获奖作品及科技协会会员平时制作的优秀科技作品进行展出,引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参观学生学术科技作品,促使新生切身感受科技创新的氛围,领略创新创造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术科技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对大学未来生活确立基本感知,惊奇之余更引发思考。
(2)科技企业文化游
企业参观是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清晰定位,为将来择业就业奠定基础。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对相关公司的发展历程、行业状况、公司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人才培养等问题形成基本认识,扫除对于专业前景的迷茫,进一步明确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伟,张建旭,邵毅明.工科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与专业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5):172-174.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4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项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找到有效促进两者平衡关系的发展方法。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该文重点研究了科技创新促进构建节能减排机制的途径,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05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加快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长远意义。而在节能减排发展的着手点中,科技创新是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核心举措[1]。因此,政府与企业必须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研究,最大可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功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节能减排机制的发展。
1 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虽然我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了节能减排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多建设成果,但目前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挑战。首先,我国节能减排问题已经处于较为严峻的境地,我国重大战略资源消耗对外依赖度较高,而由于相关技术的落后造成节能减排工作无法较好地达到预期,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已经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而现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其次,世界各国已经将环境保护列为了重要的发展问题,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也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这一发展环境下,世界其他国家必将以环境保护的名义进一步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施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同时,受到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的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较大的不利影响,国际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得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将面临较大挑战,我国出口增速不断减缓,产业发展压力较大,这也将进一步影响我国节能减排进程的推进。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强调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并采取有力的发展措施推动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从而切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的稳步发展。
2 节能减排的发展路径
进行节能减排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重点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等生产业,以专业化分工与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进行这些产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还应重点进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与生产设备,从而提高高级产业的生产效率;其次还应该重视发展生活业,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服务需求[3]。二是强化技术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产业关键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建设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并重点进行部分标准示范企业建设从而达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企业与科研院校必须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以此为标准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发展进行考核与评估,并以区域减排指标为基础,具体细化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节能减排指标,从而能够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节能监督,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企业中,对于考核结果不良的企业进行重点整改,并给予考核优秀的企业一定的奖励,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发展效果。
3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重要性
一是不断扩大内需,保证节能减排和经济可以得到共同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科技的主要任务。通过不断实践,可以发现科技的进步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同样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必然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并让经济获得新的力量。
二是提高经济循环发展,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优化,就必须发展科技创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优化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科技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发展范围和空间,不管是汽车工艺的创新还是能源的再生、经济循环以及控污减排等技术的研发,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为将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社会,并大力开展友好型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科技部在科研费用上的投入已经高达百亿元[4]。
三是可以加快创新产业的发展,保证经济可以得到稳定发展。通过稳定增长、社会结构调节、保证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可以更好地发挥出科技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科技和经济之间的融合。科技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整个社会,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在新兴产业中有着重要的贡献,并保证社会经济可以得到循环发展。
4 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策略
在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机制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以下4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制定合理的循环经济相关科技的发展规划,从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社会发展形式以及产业发展需求等多个方面考虑,制定全面、合理的发展规划,从而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全方位的发展框架。二是要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对新能源技术的创新建设,推动以煤气化联合循环为核心的能源发展技术,并加快调整我国能源结构,更加广泛地推广取得的有益科技成果,从而有效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与技术发展,政府必须承担起对环保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引导责任,给予该类产业足够的经济与资金支持,从而真正推动我国环保技术的普及与发展[5]。三是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平台与联盟建设,要重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进行产业节能技术的发展与服务,并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推动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四是坚持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举措,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工作,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在社会各层面、各产业领域广泛地展开技术创新,并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最终真正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5 结语
文章首先探究了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包括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气候恶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在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性,认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扩大内需、促进循环经济以及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的构建策略。希望此文对节能减排机制构建的研究,能够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价值、促进节能减排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忠华,霍奕彤.以科技创新促进沈阳节能减排机制的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84-587.
[2] 查国强.以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冶金,2012(1):49-51,54.
[3] 李军红.依靠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J].创新科技,2012 (7):28-29.
[4] 蒋桂芳.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J].创新科技,2012(6):14-15.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五个统一
0 前言
党的十报告中突出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加快形成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是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职能的社会机构,切实构建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面对错综复杂的校内外关系,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物质、价值理念、行为、制度、环境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具体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观念僵化、目标虚化、方法简单化、发展盲目化等问题。因此,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实践中必须明晰价值导向、创新思想、伦理道德等相关理念的人文内涵,科学设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机制平台、载体途径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要厘清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遇到的几对关键性关系,通过践行五个统一,突破约束、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提升实效。
1 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悠远绵长,中国的科学技术曾引领世界潮流。但在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使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产生“双刃剑”的作用。高校要在科技创新文化中获得突破,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的统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扬弃。主要需做到以下几个转变:
首先,从尊奉权威到培养批判精神转变。中国传统文化重继承、重经验、重祖宗之法,墨守陈规和讲究等级秩序的儒家传统,使人们养成“尊师听话,信奉经典”的习惯。尊奉权威、过分强调传承正是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的障碍,反观近现代以来的多次工业革命,相信自然秩序、敢于怀疑权威、形成批判性氛围,则是实现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助推剂。批判性思维的涵育和批判精神的树立应是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础。
其次,从“功利至上”到“非功利性”转变。当前,社会上“官本位”、“钱本位”等功利主义思潮日益侵蚀高校肌肤,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浮躁之风等现象在高校中也不乏存在,教师不安做学问、学生无心学知识的校园势必不会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高校是孕育科学、真理、知识和人才的摇篮,它必须找到超越世俗的“非功利性”理想主义,具有自己的风骨和“灵魂”,唯有如此,教师、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志趣的引领下深入思考与探索,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从“文理偏颇”到科学与人文结合转变。历史上经史子集一统天下、八股取士、“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等时期,造成学校中一直存在着很深的“文理”鸿沟,由此导致的教育生态环境失衡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双轮驱动的创新文化必须植根于通识教育的土壤中,这就要求高校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
2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统一
从文化的形态来看,包括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指为了保障高校科技发展需要所须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科技创新合作所形成的物质成果,而非物质文化则包含制度、理念、精神、氛围等层面的文化表现,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俗称“硬件”与“软件”,共同构成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不可偏废。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愈加重视,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高校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过程中,将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等等容易衡量的硬件建设项目放在重要位置,淡化甚至忽略了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文化育人等隐性文化的建设,从而在制度、理念、大学精神等软件方面出现短板,造成学生人文内涵的缺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学术素养、创新能力、人文思想缺失。校园中尽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学生却感觉不到高等教育创新、开放的人文精神,感受不到科技创新的氛围,因而缺乏对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缺乏归属感,缺乏积极主动完善自身、锐意进取的外在精神激励。其次,校园物质文化缺乏活力,缺乏人和物的结合。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必须与人的活动和思想相结合才能体现精神文化的内涵,否则永远无法达到创新的目标。再次,忽视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指高校有关校园科技创新建设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包括学校的总体规划、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形成的纪要、计划、大纲、制度、办法、守则等。制度文化是促进高校规范、稳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3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高校需要从自身的职能与目标着手,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在二者互为依托、融通交汇中促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高校培养人才的职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对21世纪人才提出了四个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为这四种基本学习是人生的支柱,教育应当围绕它们加以组织。而高校也已经或正在成为各国知识创新的中心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科学研究与创新靠高素质人才来完成,人才培养为科学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而科学研究也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学生得以更好地成才。
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高校评估及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项目及成果,而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格则放低标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冲击。师生关系变得疏远,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掘。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认为,“不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而且老师也从学生那里学习。在一所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有一种辩证的关系。”确实如此,在教学中,学生其好奇心及独特的主意往往能激发科研灵感,不仅能够以此兴趣引导学生成长,也可以为教师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新生力量。而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科研中,能让学生更多接触国内外学术前沿、科技创新素材,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此,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能为创建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4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具有过程与结果之分,过程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发展路径等,而结果是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在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注重整体性的过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目标达成手段能够更完满地实现目标,而结果的有效运用也能够激励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不断螺旋向上发展,因此,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各高校通过整合校内及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对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设计、过程控制等手段,成果颇丰。然而,目前成果开发未得到有效运用,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闭环运转链条中缺少结果反馈的刺激,从而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未能形成对创新文化的有效引领、激励作用。例如,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但是大部分科研成果并未形成专利,当科研课题结束后,大量的科研成果被埋没,而学术舞弊现象、知识产权不明晰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往往使从事科研工作的个人及组织产生不公平或不受重视之感,特别是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受到重挫,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持久性。因此,在有效控制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过程的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才能保持校园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持续地勃勃生机。
5 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从狭义上来讲,高校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是指高校中与科技创新有关的物质文化及理念、制度内涵,但从广义上来讲,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外延则涉及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通过文化育人,往往在文化建设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技创新文化随着时展的需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与其他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因子,共同肩负育人使命。而科技创新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校园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自身具有更强的“双重效应”:一般的校园文化活动功能更多地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科技创新文化不仅可以起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还可以更为直接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风,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将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使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师生支持及向往。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理念、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等内容构成,加强高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将科技创新寓于学习及生活,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师生积极创新。高校应改善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模式,拓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渠道,打造科技创新文化品牌,成为校园文化的“王牌”,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引领下,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实现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高校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在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职能与目标、过程与结果、内涵与外延相统一的实践中,必会取得与时俱进的成效,为自身职能的履行和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03).
基金项目:北京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专项课题《校园科技创新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课外科技创新项目 经济困难大学生 创新型人才
一、问题提出
创新性不足一直是当前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与社会接触的渠道少,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弱等问题,并制约其发展,因此,从学校和学院层面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为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文提出“经济困难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方案设计。
二、研究实践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院每年到校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学院学生管理队伍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立足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学院鼓励并组织经济困难学生申报科技创新的课题,联系学院资深教授、导师或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学院优势科研资源,通过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省级、校级创新团队、国际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平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的出现,同时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程,以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和培养体系
通常各院校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模式主要是物质资助和经济困难生活动的开展,例如各类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爱心礼包、自助活动等。通过课题研究的参与,贫困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完善经济困难生资助和培养体系。
(三)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
由于受跨校区影响,高校师生在课堂中交流时间减少,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科研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同时也了解学生的需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步骤
(一)申报范围
学院在校本科生,以经济困难生为主,项目执行时间12个月,要求学生离校前完成申报项目。
(二)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要有一定的前期预研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申请者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
2.每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参研人员一般为5人(含负责人),不得少于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在研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次立项项目。
3.项目时间周期为12个月。
(三)项目管理办法
1.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项目组自觉接受学院对项目的管理,包括参与学生学术交流活动、成果展览、接受中期检查、抽查和结题考核。
2.中期检查:学院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或阶段性检查,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3.项目结题:学院成立项目结题答辩工作小组,由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结题答辩工作。学生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撰写项目结题表和总结报告等,提供相关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创意方案、实物作品、软件等成果的支撑材料。考核结果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考核优秀的作品将组织推荐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的创新性实验的比赛。
(四)项目实施步骤和阶段安排
项目实施步骤:对项目进行全面宣传――组织学生申报课题――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课题进行中期检查――课题结题――形成可研性报告,成果推广。
第一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管理制度等资料。
第二阶段:对项目进行宣传,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提交课题申报书,并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前期工作的资料,并形成项目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学生提交中期检查报告,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
第五阶段:课题结题,要求各课题负责人提交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相关资料,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考核。
(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经费由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并进行运作,由项目组组长监管。
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本着以下原则进行支配:一是项目导向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申报,促进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项目经费的支持对象是在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做到专款专用,转账核算,将经费的使用切实落实到学生身上;三是鼓励创新原则。项目经费的资助倾向于创新性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发展。
每学年资助10个创新性项目,每个课题预拨支持经费1000元,具体的经费审批视课题情况而定。
四、效果及反馈
(一)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
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锻炼,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成一批大学生创新性成果的出现。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生生直接深入接触课题研究,充分实现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参与过项目的生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既拥有科研经历又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石。
(三)创新实验项目影响广泛
每个创新项目在学生中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某些未参与项目的学生表示对本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更多让他们深入实践的机会,其中一些项目被推荐参加全国性比赛。
(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以外接触的学生面通常只有研究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为本科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创新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就要促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在本项目开展过程中,严密的管理机制、灵活的运作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是项目领导小组超强执行力的有力体现,形成多种育人途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实践动手、社会交往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更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方式,有力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需要改进方面
(一)需要充裕的时间完善项目
时间充裕的话,学生通过良好的研究平台,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会取得更卓越的创新成果。研究具有连贯性,指导教师希望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科研工作。
(二)项目资助面不够宽
由于经费有限,项目资助面有待拓宽,项目应该提高整体资助力度,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
(三)保证项目持续性开展
一是可以保障同学们的参与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连贯性,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二是为学院的研究平台源源不断地输送学生,既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又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得以贯通。
参考文献:
[1]纪利琴,苏巧平,薛颖操等.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式方法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8(1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