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题范文1

读题范文2

【关键词】 第一学段 读题能力 培养

【问题现象】

在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可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然而,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实践中,同样的一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困惑着我们:许多学生抄错题或无视题目要求,在未读懂题目意思的情况下盲目解题而导致错误。确实,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听完就“懂”,做了就错,一讲就会。分析错误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隐藏的是学生不愿读题、不细读题、不会读题的深层原因。

【原因分析】

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经过深入查找与剖析,发现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读题”遇上认知经验不足

在读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困难往往是因为问题情境与他的生活实际或认知经验脱节,或者对题中的某些字、词理解不了,从而影响对整个问题的感知与理解。

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汉字容量约529个(若加上配套作业本上的共约642个),而语文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只有400个,并且这400个字是要在一学期中逐步认识的,学生已有识字量和教材所需识字量相差悬殊,如此对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读题。

如题1,学生才刚学会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两步运算才能解决,复杂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只能拼凑答案,导致解题错误。

二、“读题”遇上信息感知障碍

有的学生读题习惯较差,读题一目十行,一蹴而就,甚至在没有读通问题的情况下匆忙答题,经常出现对信息的感知错误,从而引起解题错误。很多学生在读题过程中,没有抓住关键信息,或忽视情境图等辅信息,以致大脑在输入、加工信息阶段就缺失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导致解题出现方向偏差、错误。

如题2,问题配插图,提醒学生: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3条边的总和,原因是试验田的一边靠墙不需要用篱笆围。在学生的错误解答中,可以发现他们并未正确感知图中信息,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发现图也是问题信息的一部分。在解答时依旧常规思维求了4条边的总和,导致错误。

还有的学生读题时会不自觉地受已有的习惯、经验影响,使得问题的意思发生变化,导致错误。

如题3,问题是“3个一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正确的答案应是93,但不少学生写成39。询问他们怎么想的?回答是:我们读成了3个十加上9个一。数学题目中的“序”十分重要,换了次序,题目自然就错了。

三、“读题”遇上负面经验取代

“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财富。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学习、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可“经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第一学段学生而言,已有的解题经验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但不通过认真审题而凭经验解决问题就是经验负面效应的典型体现。

如题4,在该问题解决中,学生已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却为什么没有算2圈?因为学生有着丰富的求长方形周长的经验,所以,在遇到本题时,头脑中的经验立即被激活,于是在求出长方形周长后,便不假思索地停止了解答。

【解决对策】

从上述问题与现象中,我们不难觉察影响学生“读题”成效的因素。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师,我们在学生“读题”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引导策略,从而真正发挥“读题”的作用和效果?以下笔者就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见解和思考。

策略一:细化读题指导,养读题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都以良好读题习惯为基础,因此,养成良好读题习惯关系到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平时学习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读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1.读的习惯。解题开始于读题。学生只有通过仔细读题,明确题意,才能进行分析思考。鉴于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通过轻声读题、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弄清题意,找到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

如题5,读题要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初读。知道题中说了什么,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采用个别读、集体读等方式,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第二步,精读。咬文嚼字就是精读的有效方法。要教学生学会抓重点字、词,学习通过关键词理解题意的方法。例如,“我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先抽象为“我比小林多”,再理解谁收集得多?学生只有在读题中学会推敲、思考,才可能真正理解题意。第三步,复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并将算式11+3=14(个)与题目对照,检验是否正确。学生在独立作业过程中,如能坚持做好“读题”这一环节,坚持先读题,再动笔,既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又能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看的习惯。一年级的数学题目往往图文结合,故学会认真仔细观察、边看边想亦是读题全面的保证。在平时教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注意方法指导,如观察的顺序、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炼、隐藏信息的发现等。

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可爱的学校”中,整页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学生很容易兴奋,并跳跃地看。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主要信息的同时,学习边观察边思考图片信息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标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对题目的感知程度,可指导学生做标记(如题5),标记重点是比较容易忽视或混淆的字词。通过对标记字词的再次感知,可促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策略二:改进呈现方式,激信息关注

问题呈现方式的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关注度,与问题解决的正确率亦直接相关。

1.选择贴近学生的情境作为问题背景。情境远离学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要产生障碍。所以我们要尽量使问题接近学生的生活情境,熟悉的情境,自然也会减少读题障碍,减少解题错误。

如题6,对这一题,因为学生或多或少有过出去旅游的经历,知道团体票要比个人票便宜,因此在选择如何买票的问题上学生会对两种不同买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是虽然不足50人,但是如果按团体票购50张比买散客票更加合算。

正因为这个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对这个情境又有足够的经验或体验,所以学生解题思路就比较清晰。

2.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问题。对于某些较为抽象的问题,特别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情境图也能够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解决因直接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导致的理解困难。

如题7,有了这样一个直观图,学生虽然不认识长、宽、高,但通过图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搭成的图形高是多少。

3.运用格式化手段强调文本。教师可根据经验预判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感知困难,并在呈现问题时采取一些格式化的形式,如加粗、改变颜色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减少感知错误。

如题8,通过改变字体颜色、加粗等方式以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

策略三:呈现对比问题,显问题差异

就解题经验而言,学生往往是片面的、欠缺的、不完整的,第一学段学生更是如此,常凭经验记忆方法,如“看见多用加法”“看见倍用乘法” 等。因此,教师可通过在教学中安排对比练习,以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表象感知,以形象直观的对比方式,打破学生以经验取代读题的现象。

如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题:

(1)淘气手中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一束7个,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2)笑笑手上有一束气球5个,又买来这样7束,现在一共有气球多少个?

首先让学生仔细感受两道题目的差异,第二小题当一些学生以“又买来”用加法为理由时,另外有同学马上指出“又买来”不一定是用加法,关键要看买来的是“几个”还是“几束”,如果买来的是“这样的几束”,就表示出现了相同加数,应该选择乘法比较合理、方便。

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更加明白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通过辨析题目异同,突破看见“又买来”或“求一共”就用加法的经验定势,进一步认识到做题前需要仔细审题、感悟数量关系。更重要的是,经常设计这样的对比练习,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关注细节的好习惯。

策略四:准确表征问题,扬个性解读

从某种意义理解,学生是否读懂一个问题可以看他能否用自己的方式表征问题。所以读题后,我们可以经常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征问题,以检测自己是否真的读懂题意。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题目读完后,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问题,是检测学生有没有读懂问题的好方法。“题目提供了哪些有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这幅图说了怎样一件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这样的训练过程可逐渐减少学生读题上的错误。

2.用适当的图示表达题意。数量关系对于第一学段学生而言既抽象又复杂。如果能指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标)出正确的、有意义的图,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更丰富了学生的读题方法。

如题9,学生通过图示清楚表征了问题,表明学生已经理解了题意,从而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3.用合理的数量关系概括问题。当学生能把问题用正确数量关系表示出来时,表明学生已经理解题意。学生具有较强读题能力往往体现在读题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找出正确的数量关系等方面。

如题10,学生如果在读题后知道分析数量关系“边长×4=周长”,那么,解题错误自然会减少。

以上对于学生在读题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笔者亦只是就题论题,以自己所见所思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由于学生个体的复杂性,读题中各种问题的出现必然还有其他的因素。

良好的读题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精巧的读题方法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作为第一学段的数学教师,我们在学生的“读题”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芳.低年级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8).

[2]王伟娜.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读题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1).

[3]孙瑾.大家都来“读数学”――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读题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读题范文3

一、存在的问题:基础知识不牢,读题能力不强,审题不准,知识迁移能力弱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而非水平性考试。高考人才选拔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其二,具有良好的思维素质;其三,具有批判意识和实践技能。因此高考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政治学科而言,这一点就表现得相当明显,高考政治命题往往以最近一年内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获取和解读这些时事的相关信息,调动和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来描述和阐释时事热点,从而正确把握时事的本质,而所有这些都是“能力立意”的题中之义。但提倡“能力立意”不能忽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立意”首要的就是要求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近几年高考侧重于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这是因为基础知识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因此要求考生把牢基础知识关,这是答好题的前提。

二、应对的措施:读懂题,审准题

(一)选择题的读题与审题

近年来,高考选择题的分值约占试题总分值的“半壁江山”,可谓“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选择题看似简单,但要想获得高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好选择题,首先,要了解选择题的类型,高考中常见的选择题类型有理解说明型、判断连接型、因果关系型、比较关系型、漫画材料型、组合选择型、否定选择型、最佳选择型等。其次,要了解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常见方式有偷梁换柱法、因果混置法、以偏概全法、舍本逐末法、似是而非法、鱼目混珠法、变换叙述法等。第三,要了解选择题命题的侧重点,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贴近百姓生活的问题、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是选择题命题的重点。

(二)主观题的读题与审题

文综试卷的主观性试题表现为综合试题,即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政治学科的主观性试题常见类型有文字类、图表类、文字图表综合类、表格类、漫画类、探究类等,只有认真读懂与审准各类题型才能答好主观性试题。具体说来,解答政治主观题要注意把握以下“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要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通常情况下,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是由设问规定好的,通过审设问把这个问题划一个范围,一个是问题范围,一个是知识要求的范围,看它到底问的是什么,把关键词找出来,找到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再寻找知识的要求和范围,是政治常识,还是经济常识,或是哲学常识。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课本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不管材料题所选的内容有多新,必定与课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材料往往蕴涵着答题的角度,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课本知识点设置答案。解答政治常识主观题时,命题材料往往提到一些具体事实或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从事某些活动的参加者,来明确答题的方向。

读题范文4

主题式联读题,就是将具有相同主题的材料放在一起,从规定角度进行理解探究、综合比较的阅读试题。这种题型具有材料的多样性、能力的综合性、答案的开放性等特点,着重考查学生思维的联想和创造,是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题型。

[中考原题]

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生发出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论语》)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005年重庆市)

[解题指导]

这道题题型新颖,既有对古诗文理解领悟能力的考查,也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体会的能力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体答题时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1.审准题干,揣摩命题意图。题目要求联系三则材料和社会现实谈感悟,不能只抓住其中一个方面谈。若不符合题干要求,就会失分。

2.把握要点,提炼材料主旨。通过认真阅读思考,读懂并筛选出材料的深层含义。三则材料的主旨要点可拟为:(1)是“团结友爱”;(2)是“明礼诚信”;(3)是“和平安宁”。然后再进行求同辨异的比较探究,概括出三则材料的共同主题:和谐共处。

3.联想拓展,综合归纳答案。做题时思维要活跃,善于从材料中产生相似联想、相关联想,联系社会现实的相关问题组织答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近年中央在大力宣传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也在开展“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这样联想拓展,把相关问题联系在一起分析思考,就会综合归纳出题目的答案: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建(或拟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等)。

[相关链接]

(2004年宜昌市中考题)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到。(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虬曲,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黑色略淡中见浓黑、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黑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来。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封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那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质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质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30个字左右。

5.如果根据前二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则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则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则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30个左右。

读题范文5

【关键词】诗品;下品;王粲;曹植

钟嵘《诗品》是现存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它对汉魏到南朝齐、梁时代的五言诗作了系统的论述,对后代诗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阅读《诗品》时我产生了几个问题。

一、上中品作家多标明渊源,下品作家无渊源考原因何在

如汉都尉李陵“其源出于《楚辞》”,魏陈思王植诗“其源出于《国风》”等等。下品中的诗人则多人合为一条无渊源标明,如汉令史班固汉孝廉郦炎汉上计赵壹“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

原因可能有三,一、下品作家的作品风格不明显,无源流可考;二、下品作家作品风格明显但流传作品数量少不能就其留存作品推断整体的风貌;三、下品作家与前代作家存在渊源关系但钟嵘未指出。先讨论前两种情况,曹操位列下品其作品风格明显也有源流可考(与汉乐府有密切关系),其作品保存也比较完整(《曹操集》)所以前两种原因都不符合。由此可见下品中的一部分作家风格渊源可考只是钟嵘未提出在《诗品》中仅对其作品情况给予了简单概括。说明钟嵘可能对下品作家不是很重视。仔细分析曹操作品未标明渊源发现,钟嵘拥有雅正的文学观。除了《诗经》、《楚辞》之外钟嵘不认为其他影响(如《乐府》)能够称之为源头。

二、王粲对魏晋上中品作家影响巨大

(一)王粲影响力的表现

《诗品》上中品作家中生存于魏晋时代的共有十六人,除去王粲自己还剩十五人。其中明确表明其源出于王粲的有四人占了四分之一他们是潘岳、张协、张华、刘琨。郭璞源出于潘岳潘岳又源出于王粲,这样直接和简介与王粲有关系的就有五人占整个魏晋时代上中品作家的三分之一。王粲又源于谁呢?王粲源于李陵,上中品中与李陵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有三位:曹丕、应璩、和嵇康,这样风格属于李陵方面的总共有十位,在往上推李陵属于受楚辞影响的一支。

那么楚辞、李陵、王粲之间能划等号吗?为什么不把这一支作家统统写成源出于楚辞。有这样几种推论,推论一:师承关系是按照时代远近考察的,也就是说一个作家最可能师承或模仿接受距离自己年代较近的作家。推论二:楚辞、李陵、王粲之间同中有异不能简单的将所有楚辞系作家都划归为源于楚辞。首先来看推论一:潘岳、张华、刘琨都源于王粲他们之中张华最长,为何不说潘岳刘琨源于张华?因为潘岳的影响远远大于张华,达到了开宗立派的程度。此点说明世系关系不仅根据时代远近更根据被师承者的影响大小。郭璞于刘琨年齿相仿但一个源于潘岳(潘岳也源于王粲)一个源于王粲,为什么不写二人都源于王粲或者都源于潘岳呢?可见王粲与潘岳也有差异。考察作者渊源主要根据的是作品的风格而非时代远近,当然时代离自己近的会更多的影响到自己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此以来推论二比较合理。

(二)诗人受王粲影响的原因

为何楚辞系统影响大或者说钟嵘更欣赏楚辞系统的作家?西汉立国时本来就楚风大炽但到了东汉儒家的审美风尚处于官方的主导地位这些从东汉迁都,《两都赋》中都能看到。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的影响也就代替楚风处于文学作品风格中的主导地位。魏晋时值乱世各种思想极其活跃人们更加注重对于个性的追求,对于楚文化的回归是对东汉以来儒家文化的一种反叛。此时期文人的处境多于楚辞作者类似,用有楚辞风格的诗歌抒发他们的感情是顺理成章的。西晋奢华盛行,辞藻上流行繁缛与楚辞华美风尚更为一致。诗经体的朴实之风不是很受欢迎。

楚辞是由于作者“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个人遭遇所抒发的“穷苦之言”。易代之际士人们有如屈原般背井离乡,如王粲般转投他主的经历。在情感上他们与屈原更贴近。

三、关于曹植的“源出于国风”

(一)楚辞与《诗经》中国风的相同与不同

魏晋上中品作家中除了楚辞系作家外另外一支影响较大的就是以曹植为代表的受国风影响的作家群,主要有二陆。他们与楚辞系作家到底有何不同呢?内容、语言、修辞方面国风都表现出了更加朴实的风格。楚辞更偏向于个人悲伤感情的抒发。《国风》所抒发的感情多与日常生活有关而楚辞多与政治生活有关。

(二)曹植作品到底是像国风还是像楚辞

曹植作品中的一部分句式整齐,叙事感强烈的作品确实有国风的特点。但这些相似都是艺术形式方面的。代表曹植成就的后期作品大多数包涵与屈原相似的情感。且“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更符合楚辞华艳的风格。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看我个人认为曹植更像楚辞。且钟嵘评曰“情兼雅怨”也更符合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盖自怨生也”的“怨”的特点。他对新朝“魏”是充满了希望与抱负的,无奈君主不用从人生经历来说还是与屈原近似。

四、结语

综上我认为钟嵘对下品诗人重视不够,曹植作品风格更接近楚辞。在此我表示对钟嵘观点存在不同意见,希望引起共同的讨论。

参考文献

[1] 钟嵘.诗品[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 曹旭.诗品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读题范文6

教材解读是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新。

教材解读能让教者吃透教材,把握编者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

本文解读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对教材的把握,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单元内容整体解读

编者很注重“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具有两大特点:

1.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找最优化的方案。

教材呈现能这些问题,目的就是让教师在教学时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并不要求学生一看到问题就能从优化的角度给出最优的方案。本单元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二、所选课节具体解读

1.设计理念

“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还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所以教者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体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2.解读教材例2《烙饼问题》

教材首先给出一幅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妈妈正在烙饼,并且说出了烙饼的方法“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接下来教材呈现出3个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场景。

结合内容,我精心设计了烙饼的最优方案,并用课件逐一展示:

1正面2正面

1反面3正面

2反面3反面

再用课件展示4张至10张饼所需时间的表格。

对于优化策略,教材不单只在3张饼上,最主要的是在解决烙3张饼的问题后,让学生进一步扩展到4张、5张……10张,让学生探索出规律。

三、所选课节习题解读

课件出示美味餐厅情境图(教材108页第4题)。

此题的意思是:餐厅现在同时来了3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只有两个厨师,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比较合理呢?与例2的解决方法相同,应先给前两个人各炒一个菜,接下来再给第一个人和第三个人各炒一个菜,最后给后两个人各炒一个菜。

汇报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