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1

那么,如何借鉴和运用魏书生教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呢?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及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严谨的组织教学精确的讲解语言和漂亮的示范动作之外,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各项练习活动,进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能够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提高;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沟通、交朋友。使学生心平气和地、心情舒畅地、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课的各项练习活动,养成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体现课改精神,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基础上,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参加各项练习、锻炼身体。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呈现出活泼健康的状态。

大家知道,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由于男、女生的生长发育不同,喜欢和爱好的活动、适应的项目等都有了区别。所以应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按性别分组进行练习,也可以按学生的运动能力分组进行练习,有条件的(师资具备齐全)还可以合班分组进行教学,男生由男老师来教,女生由女老师来教。因为在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又各不相同,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样,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的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的练习,使学生都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另外还要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运动成绩和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指导和帮助为辅,尽可能地不批评学生,绝对不能惩罚学生。

三、遵循科学规律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

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有体育运动竞赛就会有夺冠军、争第一。而且,青少年学生正好具有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例如在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可采用游戏(或比赛)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因为,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等,特别是具有竞争性。我们应利用体育游戏的这些特点,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来调动、诱导、启发以及激发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遵循科学,教学中要“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标准漂亮的示范动作前或后,以及出现错误需纠正时)运用精炼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练习和方法及顺序、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等。要注意用专业术语并结合语言艺术,能使学生听得懂、理解透彻。例如,讲排球的正面双手下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时的“一插、二夹、三提”。“一插”就是当球下落到体前时将握好的双手插到球的下部:“二夹”就是双手插到球下将双臂伸直向内夹紧;“三提”就是借助腿部蹬伸身体向上的同时,两(手)臂向上提,以击球。不要有多余的语言。然后,及时地进行分组练习。

“多练”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参加练习活动。因为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的身体练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既能使学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掌握、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导语,严谨地组织体育教学,不但要保证没有多余动作,还要保证没有多余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在没有干扰地、静心地去练习、去锻炼身体。陶冶美的情操,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五、要努力培养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2

[关键词]魏书生;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15)06-0152-03

教育必须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进步。当下,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涌现出优秀的语文教育改革者,管理派的代表———魏书生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科学的语文教学改革思想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法宝,他成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成果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

一、民主与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谁都有当家做主的民利。因而,他创造性地把民主的思想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民主语文教育。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热爱学习,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这是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魏书生认为,教育不仅需要民主化,而且也要科学化。因为语文教学科学化,可以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让学生按照语文学科的性质规律去学习,这样能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一)语文教学过程民主化

魏书生认为,所谓民主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魏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不是课堂上的指挥官,不应该对学生随意发号施令。教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不可以强迫学生去适应自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第二,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互助的学习关系。教与学应该是互助平等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教师一人做主,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讲授和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学生也帮助老师教学。魏书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二字特别重要,帮助就不应该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去寻找他们能够主动学习的因素。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提高,达到师生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人性与个性的发展。魏书生认为,学生应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主人的首要条件应该挖掘学生自己内心深处真善美的成分,使自己人性的成分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不能掌握语文学习客观规律、不能自觉学习的人,变成能够遵循语文学习客观规律、自觉学习的人。第四,教学过程中决策要民主,让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管理中来。魏书生认为,学生多参与语文教学过程会增强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而且要参与教,这样才能增强主人翁意识。魏书生认为,学生如果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可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许多难题。所以,魏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民主思想的运用。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民主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最大地释放了学生的自身能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

魏书生十分重视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所谓科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管理学的一些知识帮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与学习的管理者,减少无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魏书生通过建立计划、监督检查、反馈三个系统,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管理者。第一,建立计划系统。魏书生建立了三项计划来保证语文学习的效率。第一项,按时间范畴来制定的计划。魏书生总结出34件事,并把“这34件事分为六类,按日、周、月制定常规,让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常规进行学习和活动”[1]。第二项,按照空间范畴制订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干,并使学生明确分工。第三项,对不是常规的学习任务制订计划,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建立监督检查系统。魏书生制订了自检、学生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语文教师检查五项监督检查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三,建立反馈系统。反馈系统对计划制度定期进行评议,根据计划制度的实施情况补充不完整语文学习计划,取消不合理的语文学习安排。有了反馈系统才是一个完整的语文教学管理系统,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途径与方法

魏书生作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学改革家,他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变革。纵观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其核心经验是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规律、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规律来改革教学方法。

(一)语文知识的系列化、系统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认为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模糊,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比较公式化。魏书生认为,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先弄清楚语文知识的内部结构,使语文知识系列化、系统化。如果一个人要去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地图是少不了的,地图可以使人目标方向明确,能够按照地图选择最优的抵达路线,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魏书生觉得学习语文的时候,学生也应该有一张“知识地图”指导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从1979年开始,魏书生指导学生画语文知识结构图,称为“语文知识树”。此图涵盖了初中阶段六本教材中所有的课文和知识点。学生有此图后,明确知识的层次结构,明白语文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语文学习不至于走弯路。

(二)独特的课堂教学方法———六步课堂教学法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主张,“教师放弃话语霸权,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2]。魏书生不断创新,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控课堂。魏书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新途径———六步课堂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1.定向。定向就是确定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及学习重点。确定学习重点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魏书生不是单纯地从课文内容去确定学习重点,而是多角度的去确定学习重点。如从本堂课授课内容的角度看,从本单元、整册书、语文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语文知识树的角度看去确定每节课的语文学习重点。另外,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重点。确定重点的方式,魏书生大多经过学生的讨论而确定。有时魏书生提出的被学生否定,那么就按学生提出的重点去做,然后把提出的重点写在黑板上。2.自学。自学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一项重要环节,确立学习目标是自学的首要条件,学生们根据确立的学习目标,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步骤,可以增强学生做学习主人的劲头。3.讨论。“没有一本工具书能回答所有的问题”[3],这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理念是很有益于学生独立精神、健全人格的发育和提升的”[4]。学生经过自学,大部分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记下来,然后与周围的同学,四个人组成讨论小组来研究各自在自学中遇到的学习难点。4.答疑。学生在经过自学、分组学习讨论之后,则可以将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全班同学。若全班同学都不会,则由老师解答。在答疑时,可提出教学重点所涉及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这一疑难问题是大家普遍都不会的,那么老师可以给予解答。如果是非普遍性的问题,魏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给予解答,目的是节省课堂时间。根据实际,可以下课与学生进行研究解决。5.自测。自测即自我测验。测验有很多种方式,有时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重点出题,自己解答。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是自测的常用方式。有时是请一名学生出题,大家解答;也有分组出题,大家抢答;有时是魏书生出题,或做书后习题。全班同学以竞技的状态去回答书面的问题,回答问题之后,用红笔纠正改错,改过之后,将错过的题再答一次,然后再次用红笔批改。这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这样自测,学生既明确了自己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又能明确哪些知识可以经过课后努力得到进步。6.自结。自结即学生自我总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梳理。学生在老师完成课堂教学后,回忆总结课堂上学习的重点内容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环节,总结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自结的方式一般采取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说或请一名同学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总结,其他同学帮助更正。魏书生这一环节与录像机“倒带”的方式差不多,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上课内容根据需要重新播放一遍。自结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都是有好处的。魏书生科学的“六步教学法”值得当下语文教育借鉴,其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答疑过程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自测、自结两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语文教学改革若要取到成效,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素养,即语文教师首先要有终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关心政治,追求进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其次要有热爱专业、努力学习的进取精神;要有较高的语文专业的知识修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等。语文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成败。魏书生之所以能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身具备较高的素养。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职业道德、专业、教学等素养的提升,以保证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实施。

(一)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具备治学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健康的人格等。魏书生认为,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有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了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才能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师只有自己做到遵纪守法、一身正气,才能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语文教师平时要注意言谈举止,老师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注意生活细节,应时刻在一切方面检点自己,为人师表,做到衣冠整洁,言谈举止文明礼貌,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表率。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蕴含于其工作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提升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文化基础、语文专业知识、语文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就必须使自己语文专业知识丰富;要想在课堂上能够讲授自如,就应该有丰厚的学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专业知识领域有深厚的学养。从传统的知识观角度来看,语文专业知识,就是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的角度来看,语文专业知识则包括言语行为知识、言语知识等。在社会不断变革、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深和提高语文专业知识,拓宽视域,跟上本专业的学术发展,要努力做到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而精。语文教师只有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才能进行语文教学改革。

(三)提升教学素养

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是技术的升华———艺术。所以,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语文教学内容,透彻地理解和领悟教育的本质,而且还需要熟悉学生的心理活动,懂得教学规律;能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善于组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并且能够灵活把控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一堂好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适当有效的教学行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间平等的合作与互动将语文知识与学习方法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通过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老师的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及教师的感染熏陶,而不能通过教师的监督与纠正得到提高。所以,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学生领悟学习的真谛,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学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导师”的角色,需要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91.

[2]肖川.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8.

[3]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54.

[4]董旭午.让语文回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8.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3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反向思维

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创新能力及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一、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虽然已实行了很长时间,效果却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仍很陈旧,教师只是简单地把知识讲述给学生,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只带耳朵听,考试的时候把笔记准确无误地照搬在试卷上就算达标了。这样的“教”与“学”只是完成任务,无法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新的时期,教师应首先具备很强的创新意识,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授课过程中要努力创造宽松的学习空间,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关心体贴学生

生活中,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很好的照顾,这些学生内心孤僻、生性敏感,特别需要师长的关心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之余应多对这些学生给予开导,取得学生的信任,诱发其学习动力,最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能巧妙地引入一个小故事或组织一个简单有趣的小游戏,以一种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形式开始一堂新课的讲述,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挖掘数学的内在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的内在美既不同于美术中线条图形的视觉美,又不同于音乐中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的美有简洁美、对称美、突变美、和谐美,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显示出其新颖奇特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萌发对数学的喜爱,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习方法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却不会一直有老师陪在身边,这说明学习的目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学会好的学习方法,这表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一旦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平面内有n个圆相交,任三个不过同一点,交点个数f(n)=?对于这个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变式为: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这n条直线的交点个数f(n)=?

(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已有了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很多时候会对已形成的结论产生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来说无疑是有利条件。教师在数学授课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在共同探讨、研究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完善思维,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

四、对学生反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反向思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由于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因此数学中的概念都是现实世界里形式和数量关系这类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如果从反向的角度认识概念,挖掘出概念所包含的隐含条件,就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已知三个正数a、b、c成等差数列,求证:a-bc,b-ac,c-ab也成等差数列。要证明上述结论成立,需要运用逆向思维先证明2(b-ac)=a-bc+c-ab,即2b+(a+c)b=(a+c)。由于x、y、z成等差数列,因此2b=a+c,故结论成立,即a-bc,b-ac,c-ab成等差数列。

(二)加强学生反向思维的训练

高中数学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多数都是开放题,开放题是指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条件不断变化、结论不唯一,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的题目。通过开放题的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多层面展开逆向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结语

新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现今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反向思维能力应该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向与固定思维方式相反的方向思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浅谈数学差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时代教育,2011(10).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4

生物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验性,是一门互动学科,而教材知识一般较为机械,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关注度普遍偏低,给生物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多媒体技术是典型的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师能够将课本中的知识进行简易转化,使专业枯燥的语言变得直观,易理解。多媒体技术文字、声画图像结合的特点改变了传统静态的板书教学模式,形象生动、声情并茂的动画片段可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互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增强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在线网络,收集优秀课件,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虽然多媒体技术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对多媒体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多媒体技术应用过于形式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2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转变职能角色,精心安排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强,师生互动频率高。教师应当首先转变自身的职能和角色,建立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关系,做好学生的指导者、监控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还要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应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选择教学案例时应选择学生关心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不可漫无目的地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插入大量的动画、视频,以免因过多、无用的内容干扰学生的思维,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比如,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相应的文字介绍,以打破原有的认识方式,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此外,教师要熟练掌握一些电脑软件,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如讲解“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时,必须要带上几幅细胞分裂的图例,用很长时间才能把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给学生讲解明白。有时候,由于光线的原因,后排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导致他们逐渐对生物失去兴趣。无形中不但浪费了许多时间,还耽误了课时,效果十分差。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之后只需要简单讲解,学生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增加课堂互动,设置情境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并在课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转变授课方式,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播放视频和生动的实验场景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趣味实验,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验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由于动画教学内容多,若不能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关系,容易使教师成为单纯念课件的“播音员”,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很好的延伸,师生之间的互动少,课堂氛围沉闷,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将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合理正确地运用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在讲述复杂的生物实验时,首先将实验器材在多媒体屏幕上进行罗列,并一一向学生介绍器材的用途和方法,使学生对实验器具有着正确的了解和认知。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的基本使用功能时,还应告知其安全操作事项,提醒学生注意实验难点和易出错点,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严重错误。此外,多媒体不仅能够模拟演示实验,而且能够完成实际操作条件无法进行的实验,为教学工作创造有利技术环境。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生物知识,并为其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理论结合实际,侧重实验练习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往往在帮助学生明确实验教学的目的后,才能促使学生更为周密地掌握实验活动的细节,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现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之初带领学生观察实验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演示的实验过程,并提出相关问题,然后适时暂停实验,鼓励他们结合预习和已掌握的知识分析和发表看法,得出实验结论。当学生观看视频时,会被实验现象吸引,进而主动发散思维,进行实验探索,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寻找实验原理,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既没有偏离既定实验目的,又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按照实验要求,设计完整、有序的教学程序。下面以测试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含量为例,讲述生物实验步骤。首先在屏幕上显示白萝卜、大豆和花生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生物的特点,并探讨三个物体中是否含有共同的物质;然后通过问题和图片的引导,使学生逐渐领会到实验的目的。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易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总结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5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思想疏导与教育 实效性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英文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应用服务,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打破现实的约束并向网络延伸,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社交网站的整体用户覆盖率达到61.7%,10―29岁的人群是社交网络的主力用户,90.1%的用户会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教育模式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深入发展。社交网络作为普及应用的社交平台,备受新鲜感强、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成为他们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活动、道德行为和心理健康等。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挖掘社交网络的特点及优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途径。

一、社交网络的主要特点

社交网络的价值来源于真实性,它以人类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模拟或重建于以网络为基础的比特空间。在虚拟网络中,人类的社交行为是以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在虚拟空间中的真实传递为基础开展的;便捷高效性。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流双方可以在身处异地的任何时间进行即时的互动交流。同时,社交网络颠覆了过去单向、延迟的信息传播模式,每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将同一信息传播给成千上万的其他用户;继承黏度性。社交网络继承整合了传统网络媒介的多方面优势,以一种全新的社会交往服务模式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交往体验。社交网络中创新性插件的使用为用户提供了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契合了人们社会交往面上的多种需求,提升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这一特点弱化了用户间外在条件的差别,每个用户都能平等地集散信息,为人们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人际关系提供了可能,更有助于新的社交关系的构建。

二、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社交网络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机遇

首先,社交网络拓宽了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平台。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线下开展的单一模式,推动着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教育空间由物理世界向虚拟网络延伸。在虚拟网络中,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随时随地地开展工作。这种开放的、虚实结合的教育方式大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平台;其次,社交网络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全新的在线对话方式。相比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交流,社交网络虚拟空间的氛围更自由宽松,开展在线对话更能给人以敞开心扉的安全感,此时学生的所想所思能自然流露,身心状态也最真实,这些都为提高思政工作切入点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再次,社交网络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与影响力。社交网络的信息集散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受众广泛,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社交网络的运用可以使思政工作者快捷的搜集与针对性强的文字、图像、影像等信息和资料,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多样的手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相比,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此外,社交网络环境中,思政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新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变化,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思政工作者积极开展正能量的思想疏导与教育,正确引领网络舆论的方向,创造与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话题,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渗透力。

2.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交网络既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又给其带来了冲击。首先,社交网络冲击了一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坚定理想信念的形成。长期处于校园环境中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自制力及判断能力较弱,各类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价值认识的偏差,同时社交网络中一些不健康、偏激、错误信息的传播弱化了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其次,社交网络影响了一些大学生健康身心的成长。社交网络便捷高效的特点和强大的功能对大学生参与线上社交有强烈的吸引,他们在虚拟丰富的网络世界中更容易产生欣愉和满足感,这就提高了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的风险,进而对他们健康身心的成长产生影响;再次,社交网络加大了思政工作者对网络信息把控的难度。社交网络中存在纷繁复杂的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对于这些庞大的信息量,在现实中很难全面地监管与过滤,这就对思政工作者全面把控网络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1.加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社交网络平台建设

当前,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载体,社交网络应该受到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方面的重视。高校教育者特别是思政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成为大学生社交网络的参与者,继而着力打造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及院系、学校层面上的社交网络交互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积极为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工作开拓便捷的在线式交互空间,就学生所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及时进行线上交流研讨、组织开展特色思想疏导与教育活动等。同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两相结合、双管齐下的方式开展思想疏通与引导。另外,思政工作者将学校管理、服务、宣传等多项工作通过社交平台来开展,积极在平台中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使师生在轻松交流的同时积极促进师生关系的全面发展。

2.利用社交网络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方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由点及面的信息传播特性,积极在社交网络中提供正确的舆论信息,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使学生在浓郁的正能量氛围中自觉净化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进而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同时,思政工作者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以树立典型、正向激励为主要手段,通过社交网络将优化的信息高效快捷的散播,使学生在优秀榜样的映衬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成才。

3.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教育功能

在社交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功能和特性,积极开展社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着力发挥社交网络的教育功能。例如,利用社交网络的互动功能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在线心理服务,引导学生倾吐内心的烦恼与苦闷,并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实时互动与疏通引导;利用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开展诚信、安全、法制教育研讨,使每一个学生在研讨中既能充当议题的设置者,又能作为不同观点的讨论者;利用社交网络支持承载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的功能,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展播,通过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7).

[2]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

[3]董婧蒙,陈大勇.运用主流网络社交工具加强高校学生思想交流与引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4]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0(3).

[5]刘振.社交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问题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3,6(3).

[6]秦丽娟.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

[7]王雷.社交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3).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6

一、了解与研究学生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4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师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了解学生,方能分析学生,教好学生,方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加以疏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观察、谈话、书面材料、调查访问。魏书生常用的方法是谈话,这种谈话决不在办公室进行,而是在放学路上和特定的焉学生一起的时候进行。因为,离开了课堂、学校的环境,师生面对着一个广阔的社会,能够摆脱固有角色的束缚,谈话更自由些,离社会实际总是更近些,也更能贴近学生的心。谁能说,“谈话”不是了解学生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呢?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运用方法论,总结他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平行影响的教育学说。魏书生是深得这一学说精髓的。

1、用“格言警句”引路

“阳光、火光、电光,能照亮江河山川,能照亮道路,能照亮物质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魏书生始终坚持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抄一句格言。“尊人者,人尊之”、“隐其恶,扬其善”、“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一万次口号抵不上一次行动”、“聪明的人改变自己,糊涂的人埋怨别人”……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了这些格言明灯的照耀,一定要比昨天更明亮。魏书生是一位极具鼓动力的人,他自己联系实际,提出的口号:“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伟人们忙着干实事,可怜虫忙着骂别人”等等,也将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沿着他指引的人生之路前进。

2、用“道德长跑”明理

魏书生管写日记叫做“道德长跑”。因为春夏秋冬,年复一年地坚持长路的人,都变得身体健康,强壮有力。而写日记,倘长年坚持不懈,就能使人心灵健康、强壮、开阔。绝大部分心理正常的人,写日记时都说心里话,说真话,这便起到了教人求真的作用;绝大部分人写日记时一般都劝自己上进向善,劝自己助人改过,绝大部分人都在日记里针砭丑恶,赞扬美善,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物,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有了日记指导,才使学生人生的航船不只在个人的小河上打转,而把它导向了广阔的人生,导向了社会,导向了世界,才使它真正起到道德长跑的作用。我想,写日记,进行道德长跑,实在是值得推而广之的。

3、用《班级日报》促进

学生手抄的《班级日报》每天有“班级新闻”、“班级怪杰”、“我们的未来”、“前任班长评价”、“文章病院”、“警钟专栏”、“征求意见”等栏目,它不同于许多严肃的国家大报,她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色彩斑斓,读起来赏心阅目,因这搜集报道的内容来自学生身边,平添了不少班集体生活的乐趣。那每月装订成册的合订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全班同学的心维系在一处,为班级管理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他的《班级日报》,魏书生毫不谦虚地到处宣传,到处劝人家办。谁办谁受益的事件是无须宣传的,我们大家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

4、用“班规班法”制约

魏书生教书十几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魏书生的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有常务班长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备品承包责任制等。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有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魏书生的监督检查系统很是严密,自检之外,有互检、班干检查、班集体检查、教师抽查、同时还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规范。在如此制约手段的作用下,学生怎能不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面向集体又不能忽视个别教育工作

魏书生做个别教育工作的点子是极多的,大有随手拈来之意。学生犯了错误,处理的方法就有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多种。每周进行的选举,产生“闲话能手”、“逃避劳动能手”、“心胸狭窄能手”、“最关心班级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周进步最大的人”等等,这样既选先进也选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效果明显。而个别教育工作中,魏书生最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吕叔湘老先生说:“魏书生想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为了转化后进生,魏书生一直要求全校专任教师和兼课的校长主任们,都要和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学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组”。他跟老师们讲:“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后进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多么朴实的言词,多么深刻的内蕴啊!这不是我们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最好指南么!

四、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可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