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1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于公元1083年,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远离朝廷,心情抑郁,悲凉失意,本文即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写照。文章开头交代了夜游承天寺的缘由:月色入户,夜不能寐,于是找张怀民同游。接着,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月光下承天寺的美好景致。两个有着共同遭遇的人漫步在如此幽静的夜色之中,举头望月,抑或低头沉思。心中多少委屈,无从诉说,也无需诉说。
这两篇短文,都有对自然景物的独到描写,但作者在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前者表达的是作者沉醉山水、悠闲自得的愉悦之情。陶弘景一生博学多识,读书万卷,六经诸子史传无所不通。齐武帝时,陶弘景辞官归隐茅山,不与世交,徜徉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词咏赋为乐。东阳郡太守沈约等人,曾多次书信相邀,他却从不赴约。梁武帝对他亦恩爱有加,但屡请不出,每逢吉凶未卜或国家大事都要请教陶弘景,是谓“恩礼愈笃,书问不绝”。一个不愿做官的人,连皇请不动他,心中自然是无所牵挂,怡然自乐。而后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有作者遭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无奈哀愁,也有渐老渐熟,平淡致远、悠闲旷达的超然情怀。苏轼为官之时,正是北宋王朝开始出现政治变革之日,可谓繁荣背后暗
藏着危机。苏轼一生关注百姓疾苦,反对王安石变
法,认为王安石所倡导的新法有损百姓,于朝廷不
容,从此被迫离京。其心境可谓一言难尽,微妙而复杂。阅读时同学们要细细品味!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题,主要考查
两文与其他文章的对比阅读,尤其
是《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考查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词语解释。词语解释一般以注释为主,如“念”“相与”“中庭”“空明”“但”等,对古今词语不同的词语“户”“盖”也有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重点识记课文注释及古今不同的词义,答题时要准确无误。
2.句子翻译。如:“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句子时,首先要落实重点字词,其次要能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一一对应,最后还要通顺、流畅。
3.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品析描写月色的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首先要从比喻的修辞入手,分析修辞的妙处;其次要从句子描绘的境界入手,分析美景给人的特点。
4.探究结尾的深意。探究结尾“闲人”的深意是经常考到的。在答题时,同学们一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二要力求全面,把“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这些意思都要答出来。
(2010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1~4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黑体的词。
(1)晓雾将歇 (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3)怀民亦未寝 (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______________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2
一、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
一般说来,语段的内容总是互相勾连、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如果出现了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的语句,就会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干扰读者的阅读理解。因此,修改语段,要密切关注语段中的“多余句”和“无用句”,及时将其删除。
【例1】清华,中国高等学府的代表。它历经百年沧桑,始终屹立于教育高峰。虽时光流转,但精英之风采,长久留存。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百年校庆之际,“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共举“百年清华”盛典。无论你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一员,只要对“清华”二字心存感慨,皆可写信给这所百年学府一诉感想。
只要认真读一读语段,就能正确把握其主要内容:“百年清华,精英风采长存,教育屹立高峰。‘新浪文史’栏目与《看历史》杂志联手,邀请读者抒写对百年清华的感想。”然而,语段的第三句话“海峡两岸清华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既不是对百年清华的讴歌和赞美,又与“一诉感想”毫无关系。所以,该句是多余句,应删除。
二、与语段意思发生偏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语段内容毫无关系的句子是比较少的,更多的句子似雾里看花:初看起来字字珠玑,没有任何差错,但仔细观察,发现瑕疵颇多,游离主题,“剑走偏锋”。或需要修改润色,才能走上“正轨”,或需要直接删除,才能“力挽狂澜”。
【例2】首都百万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治安防范、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从临时应急机制逐步走向常态治安管理模式,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共同构筑起首都平安的钢铁长城,为新时期维护社会治安、化解纠纷,摸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的道路。
语段中的“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句,初看起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与“社会治安”、“化解纠纷”等关键词也有关联之处;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语段的主要意思是“百万平安志愿者构筑起首都平安的钢铁长城”,而该句话明显地偏离了原意。正确的修改方法为:一是直接删除该句,二是把“保护生态环境的”改成“的安全”或“的法制”。唯有如此,才能与语段保持一致。
三、与语段中心发生抵触
每一个语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语段中的所有句子都要围绕这个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角度来论述、引申和发挥。如果某一句子没有围绕中心叙述、说明或议论,就会游离中心,甚至会相互抵触、冲突,或自相矛盾。
【例3】世博会真的近了!烈日炎炎,挡不住志愿者和参观者热情的脚步。数以万计的城市文明志愿者行动起来,上海几乎变成了“志愿者的海洋”。在全国各地,各种关于世博会的活动不断掀起,世博会的精神和理念正渐渐被中国民众了解、接受和传播。这次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宴,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然而一个所有人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我们今天对待世博会的热情似乎远没有达到奥运会的程度。
该语段的中心是“国人热盼世博会”,围绕这一中心,依次从四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志愿者和参观者热情盼望世博会、全国各地有关世博会的活动不断开展、世博会的精神和理念已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和传播、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而语段的最后一句话说人们“对待世博会的热情似乎远没有达到奥运会的程度”,与中心发生了冲突,因此,要把“然而一个所有人……达到奥运会的程度”这句话删除。
四、与特定场景不相吻合
语段中的语句,要符合特定的语用场景。不同的语用场景,对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庄重场合,用语应庄重规范;日常场合,用语应自然、亲切,一般多用口语;而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简明,经常使用某些专门术语或行话……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原则,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例4】1954年,巴西足球队在世界杯上意外地输给法国队,与冠军失之交臂。足球是巴西的国魂,意外的输球使得球员们分外沮丧、懊悔,他们准备承受球迷的嘲笑和辱骂。可是,当飞机降落时,眼前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上,人群中打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球员们心中悬着的石头顿时放了下来。4年之后,巴西队重整旗鼓,终于赢得了世界冠军。在宏大而激动人心的欢迎场面上,人群中依然打着那条格外醒目的横幅:“这也会过去!”
对这一语段的修改,题目的要求非常明确:找出与现场氛围以及球员们的心情不协调的一个句子,并加以修改。因此,在寻找病句时,一要真切感受现场氛围(语用场景):巴西球迷对足球队的包容、理解、支持和期望;二要逐句推敲,反复比较,找准与现场氛围不吻合,且是描绘球员们心情的句子。从整个语段看,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句子为“球员们心中悬着的石头顿时放了下来”。在此基础上,对该句加以修改。参考答案为:“球员们顿时泪流满面”或“球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等。
五、与语段情感不相协调
我们知道,单一词句的感彩一般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运用,或褒义,或贬义,或中性。而文中(包括语段)词句的感彩就不同了,需要我们仔细揣摩,认真咀嚼,才能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有时候,稍有不慎,就会使用错误,成为不易察觉的病句。
【例5】一天的熙熙攘攘结束后,世界归于宁静。躺在床上,想好好看看美丽的星空,细雨却像一位久别的朋友,打破了这难得的静谧。这倒使我想起了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也总在夜晚不期而至,或温婉儒雅,或豪气万丈。倘若没有碰到撒野的风儿,雨总会来得那样轻,那样静,那样有气势。碰到风儿捣乱,“冷雨敲窗”,乡亲们有时会起身推窗而望。细雨如丝般飘下,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充满了泥土的味道,深深吸了一口气,呵,真让人陶醉啊!慢慢地,屋顶便奏起了低低的交响乐,滴滴答答,滴滴答答,让人烦躁。
先是和风细雨,继而滂沱淋漓,渐而缥缈迷茫。听着,品着,好不惬意。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3
1.细观标题
例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考生解答时先细观标题“思远人”。便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然后,联系全词加以验证。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客的深切思念之情。
2.借助注释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注释说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由此可知作者借对大自然风雨摧残鲜花的不满,曲折地表_自己有心报国却生不逢时的复杂心情。
参考答案上阙“道是天公不惜花”是扬.下阙“道是天公果惜花”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鲜花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3.联系作者
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但宋神宗去世变法就结束了。此词作于词人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之时。所以,联系词人人生际遇,可知这里表达的不仅有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而且有壮志难酬之忧。
参考答案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表现了作者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4.捕捉“词眼”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两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只要抓住了“词眼”,就抓住了解读诗歌感情的钥匙。范词的词眼是“愁”,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之情:秦词的关键词是“久长”,重点强调的是感情的坚贞与长久。
参考答案
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就不在乎朝暮厮守。
5.分析意象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思路点拨尽管在诗词中“杨柳”“飞絮”的内涵一般是固定的,即“留别”“飘忽”,但考生也要依据词作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其中“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句子,可见本词“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还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对暮春的感伤之情及愁情别恨。
6.关注典故
例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蓣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词的结尾借用贺知章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翻出新意,以此句作结。表现他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
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之情。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7.忠于原词
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相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4
一、诵读:抓诗眼,明基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和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词语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诵读时注意这些词语的运用,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中“绿”为形容词,使动用法,通过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诗词表现力。诗词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也是表达作者情感基调的心灵之窗,例如,“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中的“喜”和“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均为洞察诗词旨趣之窗。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是喜悦、甜蜜还是忧郁、愤怒,是淡泊闲适还是激昂、烦躁,抑或寂寞幽怨,抑或高雅恬静,一切都在诗眼中。
二、欣赏:品名句,体情味
诗词中的佳句往往是诗中议论和抒情的文字,例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忧国伤时恨离别,寄寓花鸟意像之中。诗词中最具感染力最形象的句子也能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味,例如,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幅“秋日晴空”图既给悲秋者的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画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真实意图。
三、了解:知作者,悟风格
要想深入了解一首诗词,还需了解以下几个方面:题目、作者、背景,熟悉著名诗人的基本风格,并关注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苏轼豪迈奔放,开朗洒脱。《明月几时有》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题西林壁》借壮观景象抒发豪情壮志。李清照,婉中见直,柔中见刚。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清新自然,李诗风格飞腾想象、壮大奇伟。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故此,诵读欣赏还需要向课外延伸、搜集资料,网上阅读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多层面了解作者思想的格调,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联想:现意境,学方法
诵读欣赏时引发的联想,对深入理解诗词有推动作用,联想是自然跳出的,不是冥想可得,激发学生联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由意像入手充分联想把握意境,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发智力。
五、积累:重扩展,养习惯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5
一、模式名称
“意脉品析”散文教学模式
宋代无可《藏海诗话》有“意脉连贯”之谈,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则有“意脉直贯”之说。意脉,指诗文深层结构里蕴含的情感脉络,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如同经脉相连,贯穿全身,它使文章得以成为生气灌注的艺术整体。作者设计九曲幽径,而又禁口不言,要使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到达其审美意境。(金元浦《文学解释学》)所以,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十二韵》)在散文教学中,遵循情感思路,品析意脉,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层结构,深刻理解文本。
《记承天寺夜游》摄取一个短暂生活片段,叙事简净,写景如绘,抒情深微;表达了夜游之感悟、感慨,蕴含了贬谪中豁达乐观而随缘自适的情怀,也隐含了自我排遣的失意心境。文章意脉,于尺幅之内数经流转,由入夜之孤独、寂寞,而高兴,而又生落寞,而又再轻松、愉快;又及赏景而沉浸,而惊喜、赞叹,最后终结于顿悟、感慨。真是行止自如,摇曳生姿。课文最后的抒情,蕴含了当下即是的生活哲理,即辩证面对得失,依乎自然,返归本真,随遇而安,就能超然物外,超越人生困境,到达生命的自由境界。
二、基本环节
感受意脉——品析意脉——内化文情
(一)第一环节:感受意脉
这一环节,主要是整体感受,在初步感受内容时,感受思路,一是文本的外在结构;二是内在的情感线索。每一环节设计,又因具体课文而定。《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紧扣意脉,围绕夜游之“因”——“景”——“感”,设计“诵读:感受意脉”、“研读:领悟文意”、“美读:内化文情”三个主体板块,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情怀,提升阅读感悟,获得面对挫折的哲理启示。导入课文后,设计如下板块:
1.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目的在于因声求气,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熟悉课文内容。
2.结合注解理解文意,围绕“夜游”,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填一个字,分别概括每小节大意,并指出运用的表达方式:
第1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第2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第3段:夜游之____________。
首先是对照注解读课文,这是学生自我理解的过程。因为课文注解较为详细,所以学生基本能够翻译课文,初步理解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概括段意。这样也就理出了课文的写作思路:叙述夜游之因,交代背景和原因;描写夜游之景,蕴含惊喜之情,又生发了夜游的之感;抒写夜游之感,则很自然地表达了夜游的所感所悟。从表达方式上看,全文叙事、写景、抒情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梳理文脉,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而梳理文脉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感受意脉的过程。
(二)第二环节:品析意脉
这一环节,是整篇文章教学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品析要尽可能紧承第一环节,做到环环紧扣,环环相生。所以,第一环节设计,要为第二环节教学,埋好线索,做好铺垫。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在感受文脉的基础上,紧扣夜游之因——景——感,设计三步品析:
1.作者夜游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引导学生先发现,直接原因是,“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再追问,为何到承天寺夜游?“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由这两问,带出全段品析:
“夜,解衣欲睡”,是全文意脉的起点。入夜不久即眠,本也正常;但对贬谪者来说,没有了送往迎来,就显得清闲,甚至有些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入户”,乃平常现象,何况既非望日,更非中秋,为何起行,而且是“欣然”的?看来作者并无睡意,只是闲无聊赖。由此就可体会到了作者“解衣欲睡”的孤独与寂寞。所以,可能觉得“月色入户”,如访而至,油然欣喜,而起行赏月。情绪由低落转而高兴。“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包含心理纠结,即渴望“与乐者”,却偏偏“无与乐者”。可见贬官于此,门庭冷落。虽有赏月之情,却又生落寞之感。一个“寻”字,也很有意味。张怀民是作者志趣相投的朋友,亦被贬谪黄州,暂寓承天寺。曾在黄州建亭,苏轼名之“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称其“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馀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可见其旷达的胸怀、随遇而安的品格。而作者不是去“请”、“邀”,而是去“寻”,能不能寻着,也就说不定。由此,作者的落寞得到了更深的表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为赏景做过渡,并暗示了立足点。“亦未”,渗透欣喜之情,因怀民似乎心有灵犀。(直称)“怀民”、“相与”,都显得亲切、友好。“步”,散步,显得闲适、自在。此刻的心情,又转为轻松、愉快。
这样学生在品味语言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变化,也就体会到了作者贬谪生活的孤独寂寞人生。夜游的原因,有喜爱月色,清闲无聊,孤独寂寞,排遣郁闷,寄情自然等;但孤独寂寞,自我派遣是主要原因。
2.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描写夜游之景的精妙之处。首先,让学生翻译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抓住“盖”字,理解先前所见,都是错觉,并指出两种错觉。然后提示欣赏角度,根据提示的5个词语——比喻、衬托、悬念、动静、照应,发现两种错觉对写景的妙处。这样可以明确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形成学习板块,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同时,也尽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各有收获。
(1)比喻,原文“积水空明”,“空明”,清澈透明,以清澈透明的积水比喻月光,使皎洁的月光有了令人想象的形象性。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强化月光如水的感受。
(2)衬托,原文以“藻荇”的影子衬托“水”的清澈透明,再以“水”的清澈透明,衬托月色的皎洁,两层衬托,更加突出了月色澄澈。
(3)悬念,比喻连用,似乎院中果真积满了清澈透明的水,而造成悬念,最后以“盖”,点出所谓“藻荇”,乃竹柏之影,给人恍然大悟之感,也暗示了作者的错觉的醒悟,对月色澄明的觉悟,对贬谪人生的感悟,饱含着惊喜之情;这就为下文抒发感慨,做好了铺垫。
(4)动静,原文“积水空明”,为静景;“藻荇交横”,“交横”,斜横交错,给人以动态的联想,蕴含着竹柏的摇曳之美。
(5)照应,“积水”的“积”,紧扣“庭下”,照应上文“步于中庭”,暗示了由中庭看庭下的立体感,又自然有了“水中”之感,更激发人想象月色泻满庭院的澄明景象。
3.领悟夜游之感,主要设计两项练习:
(1)第3段两个反问句表达的内容,并不合乎客观事实,你如何理解?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情由景生,感慨因赏景而来。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语意都显得十分肯定而强烈。但并非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这种情感体验的艺术表达与客观事实的矛盾,极力强调了美的事物,随时、随处都有,具有普遍性。因而,禁不住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根据第三段语境,补写句子:
每夜都有明月,每处都有竹柏,只是世人因为____________,所以不能欣赏到美好的事物,而我们两个闲人因为____________,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通过这样的补白,引导学生体会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怎样?更多的世人(与“闲人”相对的“忙人”)又怎样?根据语境可试作补白:“闲人”清闲,世人忙碌;“闲人”从容而优雅,可以脱离喧嚣与污浊,世人汲汲于名利,难免身心憔悴;“闲人”或许会有孤独、寂寞,但却能感受自然中的美好一切,世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无暇也无心欣赏生活中的美景,令人感慨而遗憾。
另一层含义是,自古以来贬谪者甚众,“如吾两人者”盖寡。比如柳宗元,他游小石潭的最终感受是“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内心充满着难以排遣的抑郁、凄凉。而作者的夜游却是审美的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美的事物普遍存在,对“闲人”而言,恰有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苏轼《前赤壁赋》)。
这样,学生可以理解,作者夜游中能够感悟到,美的事物随时随地都有。虽然自己遭遇贬谪,却正好能有闲情逸致,欣赏到美好的事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作者正是以这样顺其自然,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修养了旷达的心胸,从而在孤独寂寞的贬谪人生中,感受到了生活快乐。
(三)第三环节:内化文情
如何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语言积累,最基本手段,还是诵读。不过,这应该是设身处地的美读,也就是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达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朗读过程中,尤其要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因为这是深化学生情感理解,促进文情内化的重要方法。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要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寂寞——欣喜——惊喜——感慨。具体来说,要把握住每段的关键词句,第1段交代时间句,宜读得平缓,“解衣欲睡”、“念无与乐者”,宜低缓,“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包含的欣喜之情,宜轻快;第2段前两句两种错觉,要读出宁静、沉浸之感,最后一句读出惊喜、兴奋之情,读出;第3段前两句,要读出强烈的反问语气,读出一种顿悟感,后一句要读出意味深长的感慨。
当然,文言文教学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兼顾文言词句的理解与掌握。为了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益,《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还更多地考虑了以下两方面:
一是“立体化”,主要指教学目标三维度立体构建,相互促进;教学板块设计有机联系而内容、层次、角度、方式不同的阅读活动,努力使不同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多方面获益;文本解读内容和形式兼顾,将文言文词句理解,随机融入语言品析之中,力求灵活高效。“立体化”旨在避免教学的狭窄化、片面化,增强学生阅读效益的综合性、整体性。
表达心情感慨的句子范文6
摘要 层递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有着相当普遍的运用。本文试以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歌为例,通过对层递手法的界定、类型、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层递手法对于诗歌情感的表达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现代诗歌创作借鉴。
关键词:层递 诗歌 情感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层递是古典诗歌中运用相当普遍的一种手法。它在表达深沉情感的方式上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借景烘托,间接抒情;第二种类型是于情递接,直接抒情。层递所抒发的情感大多数为愁苦之情,其它情感则很少见。“它在诗歌赏析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情景关系上,达到了互藏相生的艺术效果;在情感表达上,凸显了沉郁深婉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涟漪效应’和‘游丝效应’;在审美层面上,体现了情感层深与语言浑成的有机融合。”
一 层递手法的界定
层递,又称层进。“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辞海》)这种逐层排列、层层递进的手法,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效果显著。如果使用得当,在抒情中可以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深沉。这种极易增强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修辞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相当普遍的运用。如: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南唐・冯延巳《鹊踏枝》)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北宋・欧阳修《蝶恋花》)
不过由于诗歌本身句式结构的特点(平仄、字数、词牌),我们不能机械地以“句式结构相似”这一条框来严格地界定它在诗歌中的使用。另外,层递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运用,似乎还仅囿于在情感表达的这一范畴。因此,我们可以将诗歌中层递手法的概念狭义地定性为:“在古典诗歌中,借助多层次的内容组合,直接或间接地将诗(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逐层深入,使之表现得更为强烈深沉的一种修辞手法。”如此,以方便我们在古典诗学习中对层递手法的理解与探究。
二 层递手法的类型
古典诗歌中层递手法在表达深沉情感的方式上有两种基本类型: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第一种类型是借景烘托,间接抒情。即诗歌借助非感情本身的外界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抒情主体内心郁积的深沉情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往往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例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怎么能够忍受在料峭春寒中,独处偏僻的旅馆?更何况是在那声声啼血的杜鹃哀鸣中面对着惨淡的西沉夕阳,目视暮色一点点地侵袭着所见之景。这一句词可谓写极了漂泊他乡的游子心中的羁旅愁情:它从游子所处地点的偏僻、所感气候的峭寒、所闻杜鹃声的哀怨、所见天色的暮晚4个方面来表现,分别以孤馆、春寒、杜鹃声、斜阳来烘托词人被贬谪外地、宦游他乡时心境的孤寂、凄寒、悲哀、落寞。又如: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这一句着力表现了梅的愁苦之情,从野梅所处地点之荒芜――驿外断桥边,所处境况之孤独――寂寞开无主,所处天色这昏暗――已是黄昏,以及所处天气之恶劣――更著风和雨4个方面来逐层深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生在荒芜废弃的驿站外的断桥旁,已是不堪;竟然连同伴也没有,孑然一身的野梅,更令人心揪。此刻暮色又至,夜色将临,漫漫长夜如何煎熬过去?更让人心疼的是寒冬腊月,寒风冷雨不期而至,百般肆虐,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二种类型是于情递接,直接抒情。即诗歌专注在情感本身的层面上逐层深入,直接表达抒情主体内心强烈深沉的情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情感的深沉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情感的抒发必须体现逐层递进的层次性。例如: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本词表达词人因惜春而寻春却又找不到的愁苦沮丧之情,可谓微妙曲折、层深语浑而又淋漓尽致。其意有6层:因春逝而寂寞惆怅,意欲寻春,一层;突发奇想,说不定有人知春所在,不如喊来同住,心情一振,二层;转念一想,春无踪迹,无人可知,情顿愁苦,三层;忽见黄鹂站在枝头,心想或许黄鹂随春而来,应知春去向,可向其打探,心情又一振,四层;但是黄鹂纵然知道春归何处,因自己不懂婉转鸟语,也无从知晓,更显失望,五层;纵然自己能解鸟语,可是黄鹂早已飞过蔷薇,鸟已飞,夏亦至(蔷薇初夏开放),无奈只能惨面现实,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彻底化为泡影,愈显伤感,六层。词人借助两处天真假想情感振起,三处直面现实,逐层击碎梦幻泡影,饶有情趣地写出了寻春不至的愁情。这种愁情浑成而不刻露,以多层曲折的方式递进,将情感发掘得很深,显出了其情意的无穷,颇具艺术魅力。又如: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同样有着层层深入的妙处,“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去,此一层意也。人愈伤心,花愈恼人。”女主人公因3月雨横风狂,花飘满径而自怜命苦,黯然落泪,第一层意也;但凡女子伤心至处,总希望有一个倾述的对象,以便缓解心中压抑,此时眼前与自己命运相似的花儿成了首选,第二层意思;但是花非人,却是无语,愈发使女子泪眼涟涟伤心不已,第三层意思;花儿不但不解风情,似乎也要抛弃她一般,飞过秋千,有情人如此,无情花更是如此,这不禁使女主人公悲痛欲绝,此第四层意思。词人借助四层意思,三处层递转合,将这位独处深闺大院的思妇心中那种愁怨的情感,表现得愈发凄楚伤感,哀婉动人。
有意思的是,古典诗歌中借助层递手法所抒发的情感,大多数为愁苦之情,其它情感则很少见。这其中的奥妙或是偶然天成,或是有意为之,其背后可能有着深层的时代因素或者诗体因素,期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三 层递手法的作用
下面,从3个方面谈谈层递手法在诗歌赏析中的重要作用。
1 在情景关系上,达到了互藏相生的艺术效果。
层递手法的重要类型之一,即是借助外界环境尤其是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情感的深沉。在景物的选取中,词人往往依托能够渲染气氛的景色来深化悲情。如李清照《醉花阴》上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从天气之惨淡、愁苦之久长、佳节之又逢、气候之骤凉4个方面来层递,因丈夫赵明诚不在而造成的愁苦心情,特别是屋外薄雾浓云的天气,再加上闺房金兽缭绕的瑞脑烟香,很能渲染出当时压抑沉闷的气氛,烘托出词人因思夫而不得所生的百无聊赖、郁郁寡欢的心情。
情景互藏相生的层递诗句,往往在境界上契合“有我之境”。这和“无我之境”是相对的。无我之境,所谓无我,即“以物观物”,指写直觉中的境界,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内心比较平静,无甚激情,单凭直觉去观察外物,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我之境”,则“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高兴时看到的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所看到的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正所谓“缘情造景”。层递手法中诗人们往往有意采用大量特定的景象来强化内心的情感,因而此类层进的景物描写往往会体现被赋予的诗人的情绪,即情在先,景在后。像上面秦观的《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遭遇贬谪,自己悲苦的心情投射到景物上,所以看到的是孤馆春寒,再加上一个“闭”字,显得孤独寂寞而又凄寒,耳里是杜鹃哀鸣,又值斜阳暮,更显悲苦。又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思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中感慨很深,非常愁苦。她把这种感情加到景物上去,使花人格化而去问他,又写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
2 在情感表达上,凸显了沉郁深婉的艺术效果。
层递手法结构很别致,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将所要吟诵的内容分成许多层次,且每一层都在围绕中心强化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每一层又在无形中逐步加重情感的力度,使诗歌情感表达产生一种神奇的艺术效果:沉郁者有如巨石掷静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姑且称之为“涟漪效应”;深婉者则有如蚕茧抽游丝,细微绵长而不断,我们姑且称之为“游丝效应”。这两种效应使得诗歌的情韵颇具魅力,反复吟咏,便会愈觉情感深沉之浓郁,或纤婉之断肠。
如暗含了层递手法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就是以情感的深沉浓郁见长。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评点此联:“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此评论可谓精妙之极。本联以“地远、时惨、羁旅、久旅、暮齿、衰疾、高迥、无亲”八层,步步推进,将“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情感概括在“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中,使人深深感受到老杜那沉重跳动着的感情脉搏:那作客思乡的情结,更添久客之孤独、悲秋之苦病,加上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更见深沉,情感一层一层地推进,好比上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推排不尽,驱走不绝。
纤婉者如上面所提两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句。这其中蕴含着无限伤春的感叹、独守闺房的幽怨、自叹身世的凄凉、无人倾述的痛苦、不被理解的悲伤。亦是层层深入,步步开掘,情感怛恻,绵邈不尽。明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赏析此句:“一若关情,一若不关情,而情思荡漾无边。”真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其中情感艺术的精妙所在。
3 在审美层面上,体现了情感层深与语言浑成的有机融合。
诗词家讲究诗词意的层深,而语言又追求浑成。“作词者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王又华《古今词论》引毛先舒说),即有人为追求所谓思想深度,挖空心思,把精力用在使主题模糊上,故意设置阅读障碍,深而无度,语言刻板毫无情趣;或者是有人为追求语言的浑成自然,却又忽视了情感的表达,诗词往往显得直白肤浅,无甚玩味的地方。而层深的诗句的艺术审美价值,却往往能够“鱼和熊掌”二者兼得,这一方面是由其特殊的修辞结构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其表达情感的深沉决定的。一般来说,只要诗词创作者对生活发掘得深,有着深情厚意,然后通过恰当的形象,用精练的准确表达出来,往往可以使诗句达到含蓄而不浅露的艺术效果。
冯延巳《鹊踏枝》中“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极写词人所生新愁之苦,却丝毫不让人觉得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细细读来,有含英咀华之效: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押韵典雅,句式齐整,摇曳而有风度,在词的“体格”(句式、韵律、选材等)上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在词的“神致”(意境、思想感情、弦外之音等)上则更具魅力,从词人所处境况之孤独、所在小桥之偏僻、所遇天气之寒风习习、所待时间之漫长竟至月上树梢几个方面,将词人独自站立在小桥上,轻风吹来,衣袖鼓起,人回去后,树林中升起一轮新月的意境,朦胧而隐约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又很自然地表现出了词人如有所待又若有所失的情状,语淡而意远。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词话丛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2] 周振甫:《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
[5] 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6]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7] 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